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提肛 養生樁

提肛 養生樁

發布時間:2020-08-11 00:22:36

1、身體虛弱應該多鍛煉還是多休息?

日常運動以舒展筋骨,活動氣血為主,不宜多出汗,輕微出汗即停,每天運動時間為半個小時到一個半小時左右,時間長短依自己體力而定,不能運動後覺得累乏(可一次運動一小時,也可分為兩次,三次,每次二十來分鍾,合起來一小時也行)
運動的准則是,怎麼舒服怎麼運動,反正不要讓自己累著。
推薦的室外運動,快走,慢跑,如果是早上運動,最好在太陽升起後再開始,慢走每次一個小時以上,快走,慢跑每次半個小時左右,另有室內運動,踮腳尖,捶後腰,摩後腰,轉腰,雙腿背部伸展式 ,前俯後仰,晃海等。
除運動外,還有一些小動作之類的,像咽唾液,摩腹,按摩肚臍,腳底湧泉穴,大小便時咬牙,收縮臀肌,會陰(不建議練習提肛之法)腎虛者要多活動腰部及下肢,動作不可猛烈,宜慢慢而動,關節打開即可。
另,在體質尚虛時不要做力量型的運動,健美的運動,與養生的運動是不一樣的,練肌肉並不利於養生,看各國肌肉健壯之士,少有得享高壽者便明了,那種運動是反自然的,看中國之的功夫高手,如近代前賢,留有影像者,王薌齋,萬籟聲,王子平,諸位先生,文弱如書生,所以運動,主要是全身和諧,而不是強壯某一部分的肌肉,這個是一定要弄明白的。
另外,平常坐時一定要坐直,不可體態不正,如果常期脊柱側彎,晚年腰背必出問題,走路也要注意正確的姿勢,不可養成不良習慣。(有條件的話,可以練一下意拳的養生樁,太極拳之類的內家功夫)
快走,慢跑(這兩種不說大家都明白)
踮腳尖(兩腳趾抓地,重心落在前腳掌上,後腳跟離地,動作宜慢,每日可做三五百次,依自己體力而定),平時洗臉,刷牙時,也可以保持腳跟離地的狀態。
體質稍好者,無內臟下垂者,可以試著跳繩,剛開始從每次五十下試驗,逐漸增加次數,每日二三百就行,最多五百下。
飯後不宜
捶後腰,雙手握拳,交替輕捶後腰位置,次數不限,飯後不宜。
摩後腰,雙手握拳,在腰後相合,以拳背,在後腰部做上下摩擦,動作不要太用力,次數不限(用雙手掌心摩擦後腰效果也一樣)。

2、渾圓樁和混元樁的區別是什麼?

一、收式不同

1、渾圓樁:兩手合抱於丹田,男左手在下,女右手在下,靜默二分鍾,默想全身氣機如百川歸海一樣流入丹田,丹田如同無底深淵,收藏無盡氣機。然後提肛收腹,二手往下一按,氣機收入丹田,就完成了收功。

2、混元樁:雙手往邊收好,雙腿站直,可左腳向右收,可右腳zd向左收,收的時候比如左向右收,左腳就腳尖往右邊擺90度,然後向右擺180度,著和樣把腳合到右腳為止,可能會聽到骨骼的聲音,那是放鬆骨骼的一種方法。

二、由來不同

1、渾圓樁:是武術運動中的基本樁式,亦寫作「混元樁」,也有稱之為「無極樁」「太極樁」等。意指天地,天地能滋生萬物。取此意,武術運動中諸多樁式都由渾元樁衍生而成,渾元樁的基本要領也被各類樁功廣專泛吸收利用。

2、混元樁:是一種較古老的拳術,源於傳統武術門派里的形意拳,為其築基養生樁法,以松靜自然為主。

(2)提肛 養生樁擴展資料:

混元樁練習的注意事項:

1、不可以在電風扇下和冷空調房裡練功,易感風寒;

2、站前喝口水,因為站的時候會出汗。

3、可以酒後屬站樁,不可以事後站樁(房事後)。

4、初煉者,應該避開刮風、下雨、雷鳴時站樁。

3、站樁問題

渾圓樁源於中華傳統武術門派里的意拳(大成拳),為其築基養生樁法,以松靜自然為主。誠望習者「守平常、莫好奇」,認真訓練。站樁是形、意、氣、力互相聯系,互相制約、調整陰陽平衡的整體運動。形(姿勢)和意(意念渾圓樁活動)又是這一功法的根本,二者互為作用,不可偏廢,其訓練以形為體,以意為用,以靜為和。
站樁需遵守四容五要的原則,四容即:頭直、目正、神庄、氣(聲)靜;五要即:恭、慎、意、切、和。恭者神不散,慎如深淵臨,假借無窮意,精滿渾元身,虛無求實切,忽失中和均。
初習渾圓樁,首先應將整體間架安排正確,在虛靈挺拔的原則下進行由局部到整體的放鬆訓練,尤其是雙肩和胸部的放鬆更需時時注意。其要求是:頭直目正,氣靜息平,身端體正,松肩橫肘,腋下全虛,屈肘環抱,胸腹放鬆,腰背正直,膈肌放鬆,胸虛背圓,雙膝頂出,臀部如坐高椅,足趾抓地,足心涵空。整體要求是:松靜自然,虛靈挺拔,曲折玲瓏,渾圓一體。
渾圓樁動作簡單易煉,誠如王薌齋老先生所言:「養生樁,極容易,深追究,頭萬緒。」僅站好姿勢不動,一不調息,二不意守,三不周天循環。即不調整呼吸,不留意丹田,不搞大小周天。為保健養生治療某些慢性疾病,增長體質,使工作肌產生被動性的站樁練功,簡單易行,人人都可學會,效果良好,無副作用。站樁時間不做硬性規定,可隨身體狀況靈活的安排。站樁疲乏難奈時,功感大失,說明體內消耗大於補充,應改為坐、卧式,疲勞消失後再站。總之,要靈活、漸進地延長練功時間,不要超出身體的負擔。
站樁不要追求功感,要意念淡守,既不要忘記,也不要強想,「勿忘勿助」。體內起變化時自然會出現功感。

渾圓樁 - 入門
起式
身體正立,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這一點很重要,自己不易體會,要讓別人看你是否站得與肩同寬),腳尖向前,不允許有內外八字,全腳踏地,二肩與腳掌心一線,做到這點,足心就會有發熱或發麻的感覺。雙手自然下垂,雙眼目視前方。
起式的目的,一是凝神,做好練功的思想准備;二是體會氣血運行,從而進入站樁狀態。
站樁
雙手緩緩上提到胸前,雙手外拉而抱圓 ,兩腿自然平衡站立,既不外開,也不內扣,基本接近自然。姿勢要點如下:
脊柱正直,這是氣機發動的關鍵,必須做到。頭正,頦微內收。這是軀乾的要點。
兩手指尖相距一拳之遠,指尖相對,掌心向內,十指自然分開,手掌與胸距約30公分。雙手放在肚臍以上肩部以下的部位,具體可視個人的情況而定。手略高於肘,肩部要松,這是內力導於稍節的通道。內抱外撐,站到一定程度,自可體會深切。還要做到肘橫腕挺。這是上肢的要點。  
站樁時呼吸自然,練功中要注意全身肌肉放鬆,心態平和,只有這樣站得才會輕松,站得長久。
註:土行孫樁式中雙手位置比較高,這是功夫到一定程度後所為,難度比較大,初學者可以將雙手位置放低點,只保持在肚臍以上即可。
收式
兩手合抱於丹田,男左手在下,女右手在下,靜默二分鍾,默想全身氣機如百川歸海一樣流入丹田,丹田如同無底深淵,收藏無盡氣機。然後提肛收腹,二手往下一按,氣機收入丹田,就完成了收功。
註:丹田位置在肚臍與命門對應的小腹部內。
練功意念
剛開始練功不必要求意念,功到一定程度自然會有體會。初學樁功全身酸痛、疲勞,容易造成肌肉緊張,姿勢變形,所以在練功中時刻注意姿勢,要常留意放鬆全身肌肉。剛開始練功時可以考慮聽聽音樂,看看電視,以緩解練功帶來的枯燥和煩躁。隨著以後練功的深入,應該慢慢放棄聽音樂看電視,專心練功。
注意事項
1、不可以在電風扇下和空調房裡練功,易感風寒。
2、功後最少半小時內不可以接觸水(比如喝水、洗澡等等),也不可以大小便。所以最好是在功前喝水,大小便!
3、可以酒後站樁,不可以房事後站樁。煉功的人最好減少或者避免房事,功後想要有房事,間隔的時間越長越好,最好是4小時以後,否則容易短壽。
4、初習者應避免刮風、下雨、雷鳴時站樁。
5、有心臟病的人不可過度練習站樁,可嘗試減少每次站樁的時間而增加站樁的次數來過渡,積少成多。
6、感覺到胸悶、頭暈、身體疼痛者,應適度減少站樁時間或停止站樁,並尋找原因。

馬步站樁功

祖國醫學的經絡學說理論認為,經絡是人體內氣血運行的通路。經有路徑的意思,是縱行的干線 ;絡有網路的意思,是經的分支。它們遍布全身,內連五臟六腑,外達四肢百骸,溝通內外,聯系表裡,構成了一個完整、獨特的功能體系,使肌體內外上下統一協調,以維持人體的正常生理活動。《靈樞·經脈篇》說:「經脈者,所以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因此有「通則不痛,不通則痛」之說。馬步站樁功的機理,類似於「體外反搏」的原理,它通過調整和保持特定的「上虛下實」姿勢,以增加心臟氣血的迴流量和上身各部的氣血通量,有利於建立「側支循環」和改善微循環,使周身的經路暢通,氣血調和,陰陽平衡,從而達到防治「人老先從腿上老」,祛除疾病,健身益壽的目的。
馬步是大多數中國武術門派所採用的基本的樁功訓練,通過練習馬步主要是為了調節「精、氣、神」,完成對氣血的調節、精神的修養的訓練,鍛煉對意念和意識的控制。在蹲馬步的時候,常常要求要凝神靜氣,要呼吸自然,要蹲得深、平、穩,以練習喉、胸、腎等器官,並使腹部肌肉縮進,腿步肌肉緊張,以圖達到全身性的綜合訓練。這種樁功,由於是長時間的靜功,所以對於人體全身各器官是很好的鍛煉,通過這樣的鍛煉能夠有效的提升在劇烈運動時人體的反應能力。
馬步樁的修煉
馬步樁作為內外家都修煉的基本樁功,其練功方法基本一致。但不同的拳種,有以修身(練體能)為主和修心(以培養意念)為主的,大致可將其分為兩類。一是通過不斷增加練功時受力的強度,加大靜支撐力力度來增強內臟的功能,以及肌肉的力量和承受力。二是站樁時側重於意念和假想來增加功力。當然,這兩者是一個完整的統一體,只是在練功時側重於哪一方面的問題,決不能將兩者分開來進行練習。
當然,由於練習此樁所追求的目的不同,故而其姿勢和意念的引導也是不一樣的。
若以增強體能為主,如演練套路、硬氣功、排打功、鐵布衫以及增加自身力量的鍛煉等,就要從不斷增強靜支撐力開始。不管馬步還是丁馬步,勢子都要由高到低,受力由弱到強,時間由短到長,通過靜支撐力的作用來達到內強外壯的目的。此練功方法多為以少林拳為代表的外家拳、硬氣功等功法採用,往往能練就超常的體能和不可思議的功夫。多為大馬步。
而以強身為出發點,增強體能,疏通經絡,培育內力,開發智慧為目的的,內家拳,氣功等,往往是小馬步。
馬步站樁功功法

以下馬步站樁的內容來自《少林內勁一指禪》教材,少林內勁一指禪80年代初曾經過國家體委專程考察,是一種優秀的鍛煉方法。其中的馬步站樁,要求不意守,不強求入靜,是實實在在的練功,不追求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不用假想來忽悠自己。體委和教委曾聯合向大專院校推廣。
預備姿勢:放鬆直立,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腳尖內扣10°左右;兩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內;身體中正,目視前方。
起勢:掌心相對,兩臂向前緩緩抬至與肩平;翻掌向上,屈肘收手,經腰間帶脈處向後、向外、再向前劃弧;翻掌向下,兩臂略收回,置於體前,同時屈膝下蹲成馬步站樁式。
站樁要領:
1.兩腳與肩同寬;
2.兩腳尖內扣10°左右;
3.十趾抓地,但不要過分用力;
4.屈膝下蹲,但膝不超過腳尖;
5.收腹、提肛;
6.圓檔、松腰、松胯;
7.含胸拔背;
8.虛領頂勁;
9.舌舐上齶;
10.目視前方;
11.鼻尖與肚臍的連線垂直於地面;
12.百會與會陰的連線垂直於地面;
13.虛腋;
14.沉肩墜肘;
15.前臂與地面平行;
16.兩前臂互相平行;
17.中指根部與前臂成一直線;
18.手掌成瓦狀;
19.手指成階梯形,拇指與食指成鴨嘴形;
20.上虛下實,面帶微笑,自然呼吸;
21.馬步站樁時要做到「三個不要」和「一個強調」:不要入靜;不要意守;不要將別的功法的概念加入本功法。強調動作姿勢的准確;
22.要做到三個穩:起勢穩;站樁穩;收功穩。
要求:每次站樁的時間不宜少於30分鍾(初學者時間可以由短到長,循序漸進);架勢可隨著體力的增強而由高到低(在一定的范圍內,架勢越低,「體外反搏」的作用越強,「爆發力」越大)。

4、我的眼尾總是感覺睜不開,有一點垂垂的感覺,而且看起來也有點萎靡,我同學也經常說我萎,搞得我很是郁悶

腎氣已經明顯虛弱了,既要重視這些問題,更要樹立信心,了解SY的壞處,坦然面對。樹立正常的健康的性觀念,多把精力用到生活中去,與人為善,與己為善,光結善緣~~

你要找好中醫,慢慢調理
身體長期的虧損,不是短期人體自身能完全恢復的
首先要長期堅持戒SY

別害羞,最好趕緊找個好中醫看看去,最好是口碑很好的那種,分析清楚自己的身體狀況
長期戒SY配合中醫調養是比較穩妥的辦法

SY的危害的確非常大
你隨意去知道找找,因為SY得什麼病的都有,我見過的太多了
導致身體免疫恢復能力嚴重下降
臉色發烏,禿頭脫發(大街上常見這樣的中年人),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多色斑痘痘,腰酸,乏力,早瀉,尿頻等

手淫,純害無益
遺精,無益無害
做愛,或益或害(只有在兩情相悅時做愛,才會對身體產生一定的好處)

三者的具體區別,一時很難講清楚
人的精實際上就是髓,精和髓,古人經常說精髓精髓,精跟髓是合在一起的。骨髓里,我們的骨髓管裡面裝的全都是精華,這些精華物質用西醫學的眼光看來,這都是神經、中樞神經。中樞神經用什麼樣的東西來滋養?是腦脊液,也就是潤滑油。假如經常射精,男女都一樣,精華喪失特別多,這個油就少了,現在西方研究認為男人精液的成分,跟腦脊液的成分是一致的,這是很明顯的特點。人的精華喪失多了,腦力首先下降,第二個是臉色開始下降,變得像老人一樣,迅速的衰老。
已經傷腎的人,該怎麼恢復?第一就是飲食,飲食吃補腎的食品。什麼是補腎的?像黑芝麻、核桃仁、松子,這些堅果都是補腎氣的,這是飲食裡面的注意事項,以五穀雜糧為主。第二就是運動,有一個運動叫做「五體投地功」這個動作可以把身體給調整好。先是雙手合十,然後從頸椎,再到胸椎,再到腰椎,這些脊柱一節一節往下彎。為什麼要彎脊柱?脊柱實際上就是督脈,我們補腎氣,補的就是脊柱裡面的精華,所以經常運動,氣血就足。

趕緊戒掉最好,防害於未然啊
否則留下什麼後遺症狀就慘了
你應該聽過腎衰竭之類的名詞
那可是要人命的

要知道,在現代社會,不管西方東方,正因為性方面的問題,糖尿病(引發腎衰竭)、腎炎、慢性腎衰竭都是現代人群中的高發病和多發病,也是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

而且科學家做過對蒼蠅等動物的研究,雄性蒼蠅在交配前的狀態無論如何好,在交合活動後,都馬上死亡。

因為生物的生存競爭異常激烈,很少量的資源浪費都將招致最嚴厲的懲罰——淘汰!但不巧的是,交合後雄性異常疲勞的動物都是高等動物——哺乳類、昆蟲類。

特別是昆蟲類,雄性在交配後往往死亡(如蒼蠅、蜂類、蟑螂等)。

這類的動物例子還很多,可見他們排出的東西包涵著生命的精華

人作為一種高級生物又怎麼能例外呢

要多愛惜自己的身體

日常養生之道主要就是睡眠,飲食,運動這三樣,只講些平常容易做到的法子

睡眠,晚上九點到十點之間就睡,早上幾點起都可以,不過一般夠八個小時就好(建議九五制,早起可以做起有益的事,如看書,運動之類的)午間有條件的話,可小睡半小時,不能睡,可閉目靜坐一會兒也好

注意:晚上十點到凌晨兩點,這四個小時是最重要的睡眠時段,一定不能浪費掉

--------------------------------------------------------------------------------

日間飲食宜清淡,多素少犖,煮之令軟爛,當細嚼慢咽,(標準是,每口飯嚼十到三十下)每餐七八成飽足矣,完全吃飽,反傷腸胃

建議,早上必須吃東西,不能空腹做事,早飯小米粥最宜,可根據自己體質酌情於其中放紅棗,花生,干蓮子,干山葯之類

(小米健脾胃最好,各種稀粥也有好處,粥煮熟後,最上面有層粘皮兒,體虛者食之最宜)

水果,蔬菜要吃時令性的,就是正常長熟的那種,價錢最便宜的,不要圖新鮮,吃那些反季節的東西

腎虛者多吃黑色食物,(如黑豆,黑芝麻之類)和黃色食物,然也要適量,不可過多

--------------------------------------------------------------------------------

日常運動以舒展筋骨,活動氣血為主,不宜多出汗,輕微出汗即停,每天運動時間為半個小時到一個半小時左右,時間長短依自己體力而定,不能運動後覺得累乏(可一次運動一小時,也可分為兩次,三次,每次二十來分鍾,合起來一小時也行)

運動的准則是,怎麼舒服怎麼運動,反正不要讓自己累著。

推薦的室外運動,快走,慢跑,如果是早上運動,最好在太陽升起後再開始,

慢走每次一個小時以上,快走,慢跑每次半個小時左右

另有室內運動,踮腳尖,捶後腰,摩後腰,轉腰,雙腿背部伸展式 ,前俯後仰,晃海等

除運動外,還有一些小動作之類的,像咽唾液,摩腹,按摩肚臍,腳底湧泉穴,大小便時咬牙,收縮臀肌,會陰(不建議練習提肛之法)

腎虛者要多活動腰部及下肢,動作不可猛烈,宜慢慢而動,關節打開即可,

另,在體質尚虛時不要做力量型的運動,健美的運動,與養生的運動是不一樣的,練肌肉並不利於養生,看各國肌肉健壯之士,少有得享高壽者便明了,那種運動是反自然的,看中國之的功夫高手,如近代前賢,留有影像者,王薌齋,萬籟聲,王子平,諸位先生,文弱如書生,所以運動,主要是全身和諧,而不是強壯某一部分的肌肉,這個是一定要弄明白的

另外,平常坐時一定要坐直,不可體態不正,如果常期脊柱側彎,晚年腰背必出問題,走路也要注意正確的姿勢,不可養成不良習慣

(有條件的話,可以練一下意拳的養生樁,太極拳之類的內家功夫)

--------------------------------------------------------------------------------

快走,慢跑(這兩種不說大家都明白)
--------------------------------------------------------------------------------

踮腳尖(兩腳趾抓地,重心落在前腳掌上,後腳跟離地,動作宜慢,每日可做三五百次,依自己體力而定),平時洗臉,刷牙時,也可以保持腳跟離地的狀態。

體質稍好者,無內臟下垂者,可以試著跳繩,剛開始從每次五十下試驗,逐漸增加次數,每日二三百就行,最多五百下 飯後不宜

--------------------------------------------------------------------------------
捶後腰,雙手握拳,交替輕捶後腰位置,次數不限,飯後不宜

--------------------------------------------------------------------------------
摩後腰,雙手握拳,在腰後相合,以拳背,在後腰部做上下摩擦,動作不要太用力,次數不限(用雙手掌心摩擦後腰效果也一樣)
--------------------------------------------------------------------------------
轉腰,就是廣播體操中的扭腰運動,大家應該都會的吧,飯後不宜

--------------------------------------------------------------------------------
雙腿背部伸展式,這是在瑜珈中的名字,飯後不宜

1.坐式, 兩腿伸直。吸氣,手臂上舉,脊椎向上延伸。吐氣,上體前彎,雙手抓腳,身體貼向腿面,前額觸膝。保持呼吸8次,每次吐氣更加貼近腿; 2.吸氣,伸直手臂抬起身體,吐氣,手放下。重復。

就是坐在床上或者地上,雙腿前伸,上身挺直,雙手上舉,慢慢向前屈體,用手去抓腳,胸部與腿膝緊貼在一起,剛開始做不到,慢慢來,不要拉傷肌肉

另有中國的
陳攖寧先生所講
每天做二次。一次在晚間就寢尚未卧下時;一次在早晨睡足尚未下床時;先坐在床上,兩腿向前平伸勿曲,腳尖朝天,自腰以上,身體挺直,兩手掌搭於兩膝蓋骨,是為預備姿式,然後分成三個動作:
(一)兩手握拳,將兩拳縮回,緊貼於左右肋下,肘尖盡量伸向後方。
(二)再將兩拳分開,掌心朝天,由兩耳旁向上直托,似舉重物,兩臂伸直勿屈,使兩手臂覆向頭頂,兩眼仰視兩手臂。
(三)再低頭彎腰,同時將兩臂向上伸直的姿式改為向下向前直伸,使手指碰到腳趾尖,再回復到身體正坐,兩手搭膝的原狀。
此(是)為一遍運動完畢,第二遍仍如原法。初做以十遍為度,等到做熟以後,即逐日增加做七十遍。如果身體衰弱,氣力不足但至少每次要做三十遍。若問每遍動作快慢如何?最好宜慢不宜快,一分鍾最多隻許做五遍,六分鍾做三十遍。
做這個功有一件事須要注意:當低頭彎腰,手指與腳尖接觸時,兩腿要伸直,不可彎曲。普通未曾練習之人,此時若將兩腿伸直,每苦於手指和腳尖距離數寸之遠,很難碰到一處,但也無妨。只要每日照樣做,總有一日能夠碰到。
正當低頭彎腰手指攀腳尖時,兩腿如果十分伸直,絲毫不屈,後腰部和兩腿彎必定發酸,腎囊後和肛門前必定拉緊,會陰部必定和床褥互相摩擦;這些就是治遺精病特效的作用。要稍為忍耐一點,不可畏難終止,但也要依次前進,不可蠻干!每次無論多少遍,做完之後需要休息,即在床上靜坐三十分鍾,勿急於下床。
此法不但能治夜夢遺精,縱然比遺精更嚴重的白晝滑精或性交早泄也能治癒。若已婚的男子,不住醫院而住家中,正當練功的時期,務必分床獨宿,禁止房事三月(時間能長則更好),否則今日尚未將關竅收緊,明日又去把它打開,那是永遠練不好的。
如果每天不斷的做,二、三個月之後,必有良好的成績表現出來,足以使練功者增加自信心。

簡化方法

1.起床,腳前伸勿曲,腳尖朝天,自腰以上,身體挺直.

2.雙手努力前伸去扳腳大拇指.注意兩腿要伸直,不可彎曲,上身也要挺直

--------------------------------------------------------------------------------

前俯後仰,就是站成直立式,身體向前屈,以手尖或手掌觸腳尖,然後站直,再向後仰,仰到能看到後面的東西,動作要慢慢的,把關節都打開,不宜多做,三二十次便可,依人而定,飯後不宜

(此動作與拜佛效果一樣,學佛的師兄只要多拜佛便可)

--------------------------------------------------------------------------------

晃海,飯後不宜(此法是我最喜歡的法子,大家可以一試,能調和五臟,通暢氣血,是個老少皆宜的運動)
晃海健身法
晃海是一種自我保健運動,是練功者在靜坐的基礎上,輕柔地旋轉、搖晃上身,使五臟、六腑、四肢、百骸都得到運動,推動經絡全面正常運行,調和氣血,增強內臟功能,有病治病,無病強身。具體方法如下:
①平坐或盤腿坐,兩手放在兩膝蓋上方,以舒適、放鬆為度。頭正,身直,鼻對臍,松靜自然靜坐片刻。然後輕輕放鬆身體,先從右向下俯身,繼而向左旋轉、舒身、上起,轉1圈,歸於原位。接著向左下俯身,向右旋轉、舒身、上起,轉1圈,歸於原位。左右各轉18~36圈,最後還原成靜坐姿勢。
②如用平常坐式,以坐木凳為宜,但臀部只坐凳面的前1/3~2/3處,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若用單盤坐時,左腳在上則應自右向左旋轉,右腳在上則應自左向右旋轉;反方向旋轉時應調換腳的位置;俯身旋轉時以腰為軸,以鼻對臍為准(不要仰頭)。轉身、俯身的高低以適宜為度,頭昏、高血壓、胸悶等可高些,胃、腸病等可不高不低,腰背、四肢酸痛可低些。練功時,要求慢、勻、松、靜。意境海闊天空,如置身於大氣之海,全身徐徐晃動,似與大海之氣融為一體,以符晃海之名。如練功目的是以治病為主,每日宜練多次;以健身為主,則每日睡前在床邊左右各晃36次,約15分鍾即可。

轉圈的次數,陰虛宜用36,陽虛宜用49

--------------------------------------------------------------------------------

咽唾液 此法何時都可做,但腎陰虛之人,在中午十一點到下午一點之間做最好
方法是以舌在口內攪動,不可太用力,輕輕便可,片刻口腔內就會分泌很多唾液,分三口,徐徐咽下(用意念送入丹田,不用意念也可),次數不限,即健脾又宜腎,做著也方便,

--------------------------------------------------------------------------------

摩腹,晚上睡前,早上醒後,可以先按摩一會腹部,以單掌在腹部做轉圈運動,每手各兩三百次(次數多少不限)

--------------------------------------------------------------------------------

按摩肚臍,以手指輕輕按壓肚臍,可以晚間睡前做,每次五分鍾就行

--------------------------------------------------------------------------------
按摩腳底湧泉穴,此法可用手來按摩,也可以用雙腳互搓,宜睡前做,有助睡眠

--------------------------------------------------------------------------------
大小便時咬牙,此法大家應該都知道的,輕咬便可,不宜太用力,在小便時宜踮起腳尖更好

--------------------------------------------------------------------------------

收縮臀肌
收縮會陰 這兩種只是一種自我肌肉控制,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說是說不明白的,自己慢慢體會吧

--------------------------------------------------------------------------------

提肛的法子,據說做時間長了有一點弊病,所以就不提倡了

--------------------------------------------------------------------------------

少思慮以養心氣,寡色慾以養腎氣,
常運動以養骨氣,戒嗔怒以養肝氣,

薄滋味以養胃氣,省言語以養神氣,

多讀書以養膽氣,順時令以養元氣。

與提肛 養生樁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