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朝鮮族民族醫學特色療法有哪些
一、四象醫學。
朝醫學是有獨特理論和豐富臨證經驗的醫學。其理論基礎是四象醫學 朝鮮族文化,所謂四象,是朝鮮醫學家李濟馬根據《靈樞·通天》五態人論提出的,他取其太少陰陽,舍其陰陽和平人,將人分為四象人,創立了四象整體觀、陰陽論、四行論、臟腑論、病理學、臨床學、預防學等,稱為四象醫學。
二、同物異用。
朝鮮醫學在實踐過程中,出現了一些與中醫用法不同的中葯。這些葯物與中葯朝鮮族醫學
完全相同,而朝醫在反復的用葯過程中,卻發現了大量與中葯不同的作用現象,與傳統中葯用法不同,這種現象,就是同物意異用現象。所謂同物異用現象,不是否定中葯的傳統用葯習慣,而是原功效的新補充。
2、一年四季養生方法?女人養生的方法??
四季飲食養生的原則和方法:
一、春季飲食養生
1、春季飲食養生的原則 主食中選擇高熱量的食物,保證充足的優質蛋白質和維生素。早春時期,為冬春交換之時,適宜進食偏於溫熱的食物,並注意補充足夠的蛋白質,飲食中除米、面、雜糧之外,還可增加一些豆類、花生、乳製品等。
2、春季中期,天氣驟冷驟熱,變化較大,在氣溫較高時可增加青菜的食量,減少肉類的食用。春季晚期,為春夏交換之時,氣溫偏熱,適宜進食清淡的食物,並注意補充足夠的維生素。中醫還認為春季為肝氣旺盛之時,不宜多食酸味以使肝氣過盛而損害脾胃,所以應少食酸味食品。
二、夏季飲食養生
1、夏季飲食養生的原則 飲食以清淡為主,保證充足的維生素和無機鹽,適量補充蛋白質。夏季炎熱而出汗較多,體內丟失的水分多,脾胃消化功能較差,多進稀食是重要的飲食養生方法,因此應當多食粥、喝湯。夏季陽氣旺盛,活動較多,身體消耗大,應當注意補充營養物質,如優質的蛋白質,如魚、瘦肉、蛋、奶和豆類等;充足的維生素,如西紅柿、青椒、冬瓜、西瓜、楊梅、甜瓜、桃、李子、梨等新鮮蔬果。
2、夏季還要攝入足夠的水分和無機鹽,特別要注意多飲水及補充鉀,豆類或豆製品、香菇、水果、蔬菜等都是鉀的很好來源。要多吃些清熱利濕的食物,如西瓜、苦瓜、桃、烏梅、葛根、西紅柿、黃瓜、綠豆等。解暑的飲料中以茶水為最佳,特別是綠茶,具有消暑解渴、清熱瀉火的作用。
三、秋季飲食養生
1、秋季飲食養生的原則 飲食葷素搭配,多食清涼多汁的蔬菜、水果,適量地補充蛋白質和無機鹽。秋季前期較溫燥,飲食養生方法要以清熱滋潤為主,應堅持二粥一湯的飲食方法,即早晚食粥,午餐喝湯,但粥湯的配料有所不同。煮粥時可以加些切碎的梨塊,具有生津止渴、滋陰潤燥、止咳化痰的作用;或者加些百合,具有潤肺止咳、養心安神的作用;加入用水發好的銀耳,亦有滋陰潤肺、養胃強身的作用。
2、羹湯類則以西紅柿雞蛋湯為佳,蛋白質及維生素豐富並且有利於消化吸收。秋季後期較涼燥,飲食養生方法要以祛寒滋潤為主,並適當地增加蛋白質和熱量較高的食物。除了梨粥、百合粥、銀耳粥外,還可增加瘦肉粥以補充蛋白質的消耗,並可食用栗子粥、桂花蓮子粥、龍眼肉粥、紅棗粥等。應多食一些溫性蔬果,如南瓜、蔥、姜、香菜、桃、杏、大棗、荔枝、烏梅等。
四、冬季飲食養生
1、冬季飲食養生的原則 適量地進食高熱量的飲食以補充熱量的消耗;增加溫熱性食物以增強機體的禦寒能力;補充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2、冬季養生的原則是要避寒就暖,斂陽護陰,以收藏為本,是一年四季當中進補的最佳時節。中醫認為,冬季應多食用一些偏於溫熱的食物,特別是能夠溫補腎陽的飲食,以增強機體的禦寒能力。
女生如何正確的養生
1、要保證充足的睡眠
身體和器官都是需要一定休息的,所以每天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做到早睡早起,這樣才能夠及時的解除身體的疲勞,讓身體變得更加的有活力,減少了生病的幾率。
2、要培養自己的興趣
現在的生活節奏快,很多女性受到生活和工作上的壓力,讓他們內心不能得到一定的平靜,經常性的處於緊張狀態就會提前進入衰老期。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應該多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聽聽歌曲或者學習書法,讓自己能夠平靜下來,同時也可以陶冶情操。
溫馨提示
女性朋友平時應該養成正確的養生方法,保證充足的睡眠,合理的搭配飲食,避免情緒的波動,坦然的面對一切,不能有太多的心理負擔。
3、九種體質四季養生禁忌什麼 宜吃什麼
九種體質養生方法:
1、體質類型:平和體質——調養採取「中庸之道」
平和體質是正常體質,這類人體形勻稱健壯,面色、膚色潤澤,頭發稠密有光澤,目光有神,唇色紅潤,不易疲勞,精力充沛,睡眠、食慾好,大小便正常,性格隨和開朗,患病少。
養生要點:重在保持和養護,不宜葯補,飲食應該多樣化,且清淡。
對策:平時只要注意飲食有節、勞逸結合、堅持鍛煉即可。
2、體質類型:陽虛體質——主要做好「溫補腎陽」
陽虛體質的人,肌肉不健壯,時感手腳發涼,胃脘部、背部或腰膝部怕冷,衣服比別人穿得多,夏天不喜吹空調,喜歡安靜,吃或喝涼的食物不舒服,容易大便稀溏,小便顏色清而量多。性格多沉悶、內向。患病傾向,易出現寒病,腹瀉、陽痿等。
養生要點:溫陽補益氣 防腹瀉、陽痿等疾病
對策:食宜溫陽。可多食牛肉、羊肉、韭菜、生薑、蔥頭等溫陽之品。少食梨、西瓜、荸薺等生冷寒涼食物,少飲綠茶。起居要保暖,特別是背部及下腹丹田部位,避免長時間待在空調房,防止出汗過多,在陽光充足的情況下適當進行戶外活動。運動避風寒,冬天避免在大風、大寒、大霧、大雪及空氣污染的環境中鍛煉。
3、體質類型:陰虛體質——飲食調理原則是保陰潛陽
陰虛質的人,體形多瘦長,經常感到手、腳心發熱,臉上冒火,面頰潮紅或偏紅,耐受不了夏天的暑熱,常感到眼睛干澀,口乾咽燥,總想喝水,皮膚乾燥,性情急躁,外向好動,舌質偏紅,苔少。患病傾向為易患咳嗽、乾燥綜合征、甲亢等。
養生要點:滋陰,注意甲亢等疾病
對策:注意食宜滋陰,多吃瘦豬肉、鴨肉、綠豆、冬瓜等甘涼滋潤之品,少食羊肉、韭菜、辣椒、葵瓜子等性溫燥烈之品。起居忌熬夜,避免在高溫酷暑下工作。運動勿太過,鍛煉時要控制出汗量,及時補充水分,不宜洗桑拿。
4、體質類型:濕熱體質——性格表現急躁易怒
濕熱體質的人,面部和鼻尖總是油光發亮,臉上容易生粉刺,皮膚容易瘙癢。常感到口苦、口臭或嘴裡有異味,大便粘滯不爽,小便有發熱感,尿色發黃,女性常帶下色黃,男性陰囊總是潮濕多汗。患病傾向是瘡癤、黃疸等病。
養生要點:注意清熱利濕
對策:食忌辛溫滋膩的食物。飲食以清淡為主,可多食赤小豆、綠豆、芹菜、黃瓜、藕等甘寒、甘平的食物。少食羊肉、韭菜、生薑、辣椒、胡椒、花椒等甘溫滋膩及火鍋、烹炸、燒烤等辛雯助熱的食物。起居避暑濕,居住環境宜乾燥,通風。不要熬夜、過於勞累。運動宜增強,適合做大強度、大運動量的鍛煉。
5、體質類型:氣虛體質——容易患感冒、胃下垂
氣虛體質的人,經常感覺疲乏、氣短、講話的聲音低弱、容易出汗、舌邊有齒痕。患病傾向有容易感冒,生病後抗病能力弱且難以痊癒,還易患內臟下垂比如胃下垂等。
養生要點:益氣健脾 注意胃下垂疾病
對策:平時多食用益氣健脾的食物,如黃豆、白扁豆、雞肉、香菇、大棗、桂圓、蜂蜜等。少食具有耗氣作用的食物,如空心菜、生蘿卜等。起居宜有規律,夏季午間適當休息,保持充足睡眠。注意保暖,避免勞動或激烈運動時出汗受風。不要過於勞作,以免損傷正氣。運動宜柔緩,不宜劇烈運動。
6、體質類型:氣郁體質——多愁善感
氣郁體質的人,體形偏瘦,常感悶悶不樂、情緒低沉,容易緊張、焦慮不安,多愁善感,感情脆弱,容易感到害怕或容易受到驚嚇,常感到乳房及兩脅部脹痛,常有胸悶的感覺,經常無緣無故地嘆氣,咽喉部經常有堵塞感或異物感,容易失眠。神情抑鬱、憂慮脆弱。患病傾向有失眠、抑鬱症、神經官能症、乳腺增生等。
養生要點:防抑鬱症、神經官能症、乳腺增生等疾病
對策:食宜寬胸理氣,多食黃花菜、海帶、山楂、玫瑰花等具有行氣、解郁、消食、醒神食物。起居宜動不宜靜,氣郁體質的人不要總待在家裡,應盡量增加戶外活動,居住環境應安靜,防止嘈雜的環境影響心情。睡前避免飲茶、咖啡和可可等具有提神醒腦作用的飲料。
宜參加群體運動,多參加群眾性的體育運動項目,如打球,跳舞,下棋等,以便更多地融入社會。
7、體質類型:血瘀體質——易患心臟病
血瘀體質的人,面色偏暗,嘴唇顏色偏暗,舌下的靜脈瘀紫。皮膚比較粗糙,有時在不知不覺中會出現皮膚淤青。眼睛裡的紅血絲很多,刷牙是牙齦容易出血。容易煩躁、健忘、性情急躁。
養生要點:行氣活血 防腫瘤、中風、胸痹等疾病
對策:食宜行氣活血的食物,多食山楂、醋、玫瑰花、金橘等具有活血、散結、行氣、疏肝解郁作用的食物,少食肥肉等滋膩之品。起居不要過於安逸,以免氣機郁滯而致血行不暢,保持足夠的睡眠,可早睡早起多鍛煉。
8、體質類型:痰濕體質——最受富貴病青睞
痰濕體質的人,體形肥胖,腹部肥滿而松軟。容易出汗。經常感覺導肢體酸困沉重、不輕松。經常感覺臉上一層油,嘴裡常有黏黏的或甜膩的感覺,嗓子老有痰,舌苔較厚,性格比較溫和,舌苔厚膩。患病傾向,易患消渴、中風、胸痹等。
養生要點:化痰祛濕,防中風、胸痹等疾病
對策:食宜清淡。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少食肥肉及甜、黏、油膩的食物,如炸糕、驢打滾。可多食海帶、冬瓜等。
起居忌潮濕,居住環境宜乾燥而不宜潮濕,平時多進行戶外活動。衣著應透氣散濕,經常曬太陽或進行日光浴。在濕冷的氣候條件下,應減少戶外活動,避免受寒淋雨,不要過於安逸。運動宜漸進,因形體肥胖,易於睏倦,故應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循序漸進,長期堅持運動鍛煉。
9、體質類型:特稟體質——主要是過敏
特稟體質是一類特殊體質特殊的人群。有的即使不感冒也經常鼻塞、打噴嚏、流鼻涕,容易患哮喘。容易對葯物、食物、氣味、花粉、季節過敏,有的皮膚容易起蕁麻疹,皮膚常因過敏出現紫紅色瘀點,瘀斑,皮膚常一抓就紅,並出現抓痕。
養生要點:防哮喘、皮膚疾病
對策:食宜益氣固表。飲食宜清淡、多食益氣固表的食物,少食蕎麥(含致敏物質蕎麥熒光素)、蠶豆、白扁豆、牛肉、鵝肉、鯉魚、蝦、蟹、茄子、酒、辣椒、濃茶、咖啡等辛辣之品、腥膻發物及含致敏物質的食物。加強體育鍛煉,防止感冒。
4、人分九種——人體體質辨識與養生
由於先天稟賦有強弱,飲食氣味有厚薄,方位地勢有差異,貧富貴賤苦樂各不相同,從而導致了個體差異。因此,祖國醫學非常重視對不同人體特徵進行分析,從多方面對體質進行分類。 1.陰陽五行分類 《靈樞·陰陽二十五人》根據人的體形、性格特徵、對季節的適應能力等將體質分為木、火、土、金、水五大類型。每類型再比類於古代樂譜,分角、徽、宮、商、羽五小型,共二十五型。 2.陰陽太少分類 這種體質分類,是根據人體的陰陽多少,並結合體態、性格特徵進行分類的。《靈樞·通天》認為,人體陰陽有盛陰、多陰少陽、多陽少陰、盛陽、陰陽和平之分,從而將人體分為太陰之人,為陰之人,太陽之人;少陽之人、陰陽和平之人五類。 3.現代中醫臨床九種體質分類 近年來,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從臨床角度提出中醫九種體質分型,對臨床辨證、遺方、攝生防病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參見前文——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自測表及中醫的九種體質辨識及其調養) 4.八卦體質類型 八卦的象與數是密不可分的,實為一體。象數作為易學最古老的語言,用以說明宇宙間的各種自然現象及社會現象,是豐富的宇宙信息的載體。八卦五行各有其相對應的人體部位和穴位。用八卦之象來探尋人類的體質,事實上是在先覺先知人體的身體素質和健康狀況。如,乾卦人就要涼潤養生,而坤卦人就要注意風溫養生以應對脾濕,尤其在夏天的時候一定要多開窗以便讓濕氣從房間離跑出去;離卦人則要低溫養生,離卦是陽火、陽熱,熱就容易傷陰,導致陰虛,所以在冬天進行養生的時候離火之人就要注意節能。掌握八卦體質類型,其價值也就體現在:由認識到應用,學會自我調治,真正做到把健康長壽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5、不同體質養生方法既不同,那怎麼判斷自己的體質?
中醫學的角度上將人區分成了不同的體質,那麼怎麼判斷自己的體質呢?
怎麼判斷自己的體質
平和體質
平和體質是正常體質,這類人體形勻稱健壯,面色、膚色潤澤,頭發稠密有光澤,目光有神,唇色紅潤,不易疲勞,精力充沛,睡眠、食慾好,大小便正常,性格隨和開朗,患病少。
痰濕體質
痰濕體質的人,體形肥胖,腹部肥滿而松軟。容易出汗。經常感覺導肢體酸困沉重、不輕松。經常感覺臉上一層油,嘴裡常有黏黏的或甜膩的感覺,嗓子老有痰,舌苔較厚,性格比較溫和,舌苔厚膩。患病傾向,易患消渴、中風、胸痹等。
濕熱體質
濕熱體質的人,面部和鼻尖總是油光發亮,臉上容易生粉刺,皮膚容易瘙癢。常感到口苦、口臭或嘴裡有異味,大便粘滯不爽,小便有發熱感,尿色發黃,女性常帶下色黃,男性陰囊總是潮濕多汗。患病傾向是瘡癤、黃疸等病。
氣郁體質
氣郁體質的人,體形偏瘦,常感悶悶不樂、情緒低沉,容易緊張、焦慮不安,多愁善感,感情脆弱,容易感到害怕或容易受到驚嚇,常感到乳房及兩脅部脹痛,常有胸悶的感覺,經常無緣無故地嘆氣,咽喉部經常有堵塞感或異物感,容易失眠。神情抑鬱、憂慮脆弱。患病傾向有失眠、抑鬱症、神經官能症、乳腺增生等。
血瘀體質
血瘀體質的人,面色偏暗,嘴唇顏色偏暗,舌下的靜脈瘀紫。皮膚比較粗糙,有時在不知不覺中會出現皮膚淤青。眼睛裡的紅血絲很多,刷牙是牙齦容易出血。容易煩躁、健忘、性情急躁。
特稟體質
特稟體質是一類特殊體質特殊的人群。有的即使不感冒也經常鼻塞、打噴嚏、流鼻涕,容易患哮喘。容易對葯物、食物、氣味、花粉、季節過敏,有的皮膚容易起蕁麻疹,皮膚常因過敏出現紫紅色瘀點,瘀斑,皮膚常一抓就紅,並出現抓痕。
氣虛體質
氣虛體質的人經常感覺疲乏、氣短、講話的聲音低弱、容易出汗、舌邊有齒痕。患病傾向有容易感冒,生病後抗病能力弱且難以痊癒,還易患內臟下垂比如胃下垂等。
陽虛體質
陽虛體質的人,肌肉不健壯,時感手腳發涼,胃脘部、背部或腰膝部怕冷,衣服比別人穿得多,夏天不喜吹空調,喜歡安靜,吃或喝涼的食物不舒服,容易大便稀溏,小便顏色清而量多。性格多沉悶、內向。患病傾向,易出現寒病,腹瀉、陽痿等。
陰虛體質
陰虛質的人體形多瘦長,經常感到手、腳心發熱,臉上冒火,面頰潮紅或偏紅,耐受不了夏天的暑熱,常感到眼睛干澀,口乾咽燥,總想喝水,皮膚乾燥,性情急躁,外向好動,舌質偏紅,苔少。患病傾向為易患咳嗽、乾燥綜合征、甲亢等。
那麼你屬於哪一種體質呢?
6、請教四象學說在中醫的運用
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這句話是易經裡面的。所謂四象 即是太陽、太陰、少陰、少陽。說實話,這個我只是以前看周易才看到的,在白話周易的第一頁上。至於四象學說,教材上沒有提到過。查了點資料發現 這是朝醫的東西,和中醫的理論有不少差異,粗略看了1下,個人愚見覺得這個四象醫學,不是為了應付考試就沒什麼大用,和陰陽五行學說比較,應該是不太成熟的東西。以下是我找到的資料,裡面有你需要的東西,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朝醫學是有獨特理論和豐富臨證經驗的醫學。其理論基礎是四象醫學 朝鮮族文化
,所謂四象,是朝鮮醫學家李濟馬根據《靈樞·通天》五態人論提出的,他取其太少陰陽,舍其陰陽和平人,將人分為四象人,創立了四象整體觀、陰陽論、四行論、臟腑論、病理學、臨床學、預防學等,稱為四象醫學。 四象整體觀認為自然、環境、社會與人類是矛盾統一的整體。《東醫壽世保元》中指出:「天機有四:一曰地方,二曰人倫,三曰世會,四曰天時。」朝醫學還認為人的有機體是完整的整體,「五臟之心,中央之太極也,五臟之肺脾肝腎四維之象也」。 四象陰陽論是朝醫學的理論基礎。《東醫壽世保元》中指出:「太少陰陽臟局短長,陰陽之變化也。」四象醫學就是根據這一臟局短長的陰陽變化,把人分為太少陰陽人,認為只有正確的辨象陰陽,才能抓住體質的本質。 四象四行論是四象醫學又一大特徵。它認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具有相互資生、相互助長、相互制約的關系,這些關系都按著一定規律進行運動。這個規律就是四行規律。四行比中醫的五行少土行,它把自然界事物和人體的不同性能、作用和形態等統歸於四行之內,按四行規律變化。 四象臟腑論以心為中央,其他四臟為四維之四象,又將腑劃為四腑, 朝鮮族醫學
營衛物分為四營衛物,其他組織器官分屬四臟,稱為黨馬,把內臟所在部位劃分為四焦。 四象病理學將各種內外病因分為四浮(風寒暑濕)、四情(喜怒哀樂)、四心(怯心、懼心、不安定心、急迫之心)、四邪惡(驕奢、懶怠、偏急、貪欲)、四毒(酒色毒蟲)、四傷(飲食傷、勞役傷、打撲傷、蟲獸傷)和癘氣等。四象病理學強調人體不同的體質有不同的發病機制,所患病症也各不相同,歸納起來有五種,即陰陽盛衰說、寒熱多寡說、臟器大小說、情志過不及說和六經病症局限說等。 四象診斷學先辨象後辨證,是朝醫學在診斷上的獨到之處。辨象要先通過四象人辨象綱要,綜合分析出病人太少陰陽之象,通過辨象可推斷出病人內部狀態、心理狀態、吉症和重危症等,辨象後再通過望聞問切,參照辨象作出診斷。 四象葯物方劑學認為「葯乃局限於人」,是四象醫學所獨有的葯性觀。朝醫學家通過長期臨床實踐發現有機體對葯物的選擇性問題:某些葯物對某些人的疾病有治療和預防 朝鮮族醫學
作用,而對另一些人卻不僅不起治療作用,反而出現嚴重的副反應,即葯物的「不符合現象」。這是由於四象人陰陽分布、氣質特點、體質不同而產生的特殊現象,四象葯物學創立了葯物歸象、按象要葯、辨象施治、隨證加減的獨特用葯規律,闡明了葯物的異象反應原理,把葯物分為太少陰陽四象要葯,不可混用。方劑同葯物一樣,也有四象人不同的方劑,分為古方、新定方(李氏)和經驗方(後世醫家)三類。 四象預防學認為:「救病千萬,以兩言決之曰:莫如預防二字。」四象預防醫學要求根據四象人的精神心理狀況,分別進行精神調攝,另外它還強調生活習慣對健康的影響。
---本人摘至 朝鮮族醫學
7、古人的養生方法~
養生,就是指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
順時養生
天有四時氣候的不同變化,地上萬物有生、長、收、藏的規律,人體亦不例外。人的五臟六腑、陰陽氣血的運行應與四時相適應,不可反其道而行之。因此,古人從衣食住行等方面提出了順時養生法則。因時制宜調節自己的生活行為,有助於健體防病,否則,逆春氣易傷肝,逆夏氣易傷心,逆秋氣易傷肺,逆冬氣易傷腎。
修身養生
凡追求健康長壽者首先應從修身養性做起。平日應排除各種妄念,多說好話、多行善事。唐代醫學家孟詵雲:「若能保身養情者,常須善言莫離口。」「口有善言,又當身行善事。」孫思邈則說:「心誠意正思慮除,順理修身去煩惱。」故常做利於他人的事,可使自己心胸開闊、情緒安定。
靜神養生
靜神養生在傳統養生學中佔有重要地位。古人認為,神是生命活動的主宰,保持神氣清靜,心理平衡,可以保養天真元氣,使五臟安和,有助於預防疾病、增進健康和延年益壽。反之則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以至誘發種種身心疾患。
動形養生
古人認為「人慾勞於形,百病不能成」;詩人陸游說「形要小勞之」,都說明古人認識到適度運動對健康的積極作用。古人在實踐中摸索形成了如按摩、氣功、太極拳、八卦掌、五禽戲等動形方式,以強身延年。人若貪圖安逸,運動不足,或是勞累過度,則容易引起「勞傷」,也稱「五勞所傷」,即久視傷血、久卧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
飲食養生
合理飲食可以調養精氣,糾正臟腑陰陽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壽。飲食要以「五穀為養,五果為助,無蓄為益,五菜為充」,還要重視五味調和,否則,會因營養失衡、體質偏頗、五臟六俯功能失調而致病。
進補養生
傳統醫學十分推崇用滋補葯物調理陰陽、補益臟腑、滋養精血。合理進補可以強身防病、祛病延年。進補既要辨證,又要適量,還應考慮順應四時。服用補益葯時,如系入肺葯,在秋季比較適宜;如系溫補葯,則在冬季比較適宜。
經絡養生
經絡是遍布人體全身的一個「網路」系統,它控制血和氣的運行流動,以保證各組織系統的正常功能。《皇帝內經》經脈篇中說,經絡可以控制人體一切功能,具有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的作用。古代養生家認為,疏通經絡可作為攝生的重要措施,最簡便的方法是經常刺激、按摩、針灸人體的三個重要穴位,即合谷穴、內關穴和足三里穴。合谷穴可以防治顏面及五官方面的疾病,內關穴有助於防治心臟病,足三里穴則對五臟六腑特別是消化系統疾病有效。
固精養生
古人認為,精血是人體營養物質中的精華部分,是生命的物質基礎,五臟六腑得精血濡養,才能保持正常功能。如果性慾無節制,精血虧損過多,會造成身體虛弱,減損壽命。如果婦女性慾無度,也會導致腎氣衰竭。晚婚、節育等保養陰精措施,可防陰精妄耗,延緩衰老。
調氣養生
人體元氣有化生、推動與固攝血液、溫養全身組織、抗拒病邪、增強臟腑機能的作用。營養失衡、勞逸失當、情志失調、病邪夾擊等諸多因素,可致元氣虛、陷、滯、逆,進而使機體發生病理變化。調氣養生法主張通過慎起居、順四時、戒過勞、防過逸、調飲食、和五味、調七情、省言語、習吐納等一系列措施來調養元氣、祛病延年。
減毒養生
人若喜怒無常會致體內陰陽、氣血失調,勞累過度會損傷脾氣,傷於飲食則生濕、熱、痰濁,冒犯六淫、疫癘(傳染病),傷之外邪則百病叢生。這種致病因素對人體健康均可視為「毒」,因此提出以「減毒」來保全真氣的養生之道。通過飲食調理、服用葯物及其他措施,減體內積聚之毒,可免生疾患,防早衰,延年益壽。
8、朝醫四象人容易得什麼病
朝鮮醫學把四象人按照四問的特點進行組合後,得出了這四類人的患病特徵。
(一) 太陽人:
·健康及病態時特徵:健康時面色白,肌肉瘦,大便潤滑,小便量多且頻;病態時面色黑,肥胖。
·心理狀態:交擇心不廣,有攻擊心、誇張心、自尊心,事業失敗不灰心,過於放縱性情,果斷,善於疏通,交際靈活。
·攝生嗜好:喜歡生冷淡飲食,喜歡秋冬寒涼季節,忌諱辛熱食物,適用五加皮、彌猴藤等葯。
·易感特異證:易患外感、腰脊病及小腸病證。特異證為噎膈、反胃、嘔吐。
(二)太陰人:
·健康及病態時特徵:健康時汗液通暢,脈緊;病態時大便秘燥、小便頻繁、煩渴引飲。
·心理狀態:驕傲、奢侈、貪欲心大,追求安逸,忍耐心大,動作慢,喜怒不表露;浪樂和深喜過甚,事業有造就,有自知之明,有禮貌。
·攝生嗜好:重家庭,怕寒冷,喜歡吃牛肉、魚類及厚味,多食;適用鹿茸、熊膽等葯。
·易感特異證:易患目睛內痛證、怔仲證、胸膈證。特異證為胃脘受寒時引起的表寒厥證,肝受熱時呈里熱證。
(三)少陽人:
·健康及病態時特徵:健康時大便粗滑、疏通;病態時嘔吐下利多,鼻出血。
·心理狀態:偏私心、虛榮心大,小聰明。細心認真辦事,欲舉而不欲措,驃銳好勇,剛武性強,暴哀和深怒過甚,善於外交。
·攝生嗜好:重工作,輕家庭。喜歡生冷雜食、豬肉、雞蛋。對人參、鹿茸有不良反應,適用生地、熟地等。
·易感特異證:易患表寒證、胃熱證、亡陽、中風、吐血、嘔吐、腹痛、結胸證;特異證有傷寒嘔吐,心下結胸證,熱盛則腹痛,嘔吐則大熱。
(四)少陰人:
·健康及病態時特徵:健康時脈緩而弱,消化良好時無病;病態時汗多,每月2-3次泄瀉,有時暴飲暴食。
·心理狀態:偷安逸、虛榮心、忌妒心、掠奪心大;奢侈,喜與熟人交往,浪喜和深樂過甚,女性溫順、善良,成為家庭主婦。
·攝生嗜好:怕寒冷,喜歡吃雞、羊、鹿肉;喜歡溫熱飲食;適用人參、蜂蜜等溫熱葯。
·易感特異證:易患目亡陽證。特異證為胃脘受寒時引起的里寒證,腎肝受熱時的表熱證。寒甚則頭痛,傷寒時有小腹硬滿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