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南極養生大學

南極養生大學

發布時間:2020-08-10 23:06:22

1、進入南極科考隊需達到怎樣的條件

過硬的身體素質 心裡素質 還有適應能力 應該是關鍵吧轉一消息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2006年11月30日是我國第24次南極考察越冬隊員全國海選報名的最後一天,由於極地科考的特殊性,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相關負責人沒有透露具體的報名人數,但仍「社會反響強烈」。
「南極科考是一項很艱苦的事業,需要去奉獻、去吃苦,但由於多方面原因,我們的後備力量令人擔憂,隊伍不穩定是最大的問題。」曾參與科考站建設、五赴南極考察的武漢
大學中國南極測繪研究中心主任鄂棟臣教授說。
身體條件需達標 心理自控也重要
10月30日,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通過網站及相關媒體公布:為滿足第24次南極考察越冬崗位的工作需要,將面向社會展開長城站、中山站越冬考察人員預選。
在報考條件中,規定報名者必須具有中國國籍(不含港、澳、台),並需出具三級以上的專門醫療機構的體檢報告,具備在極地特殊環境下勝任工作的身體條件。
除了沒有各類器質性疾病、各類嚴重慢性病以及傳染病外,按照要求,報名者還須心理健康,具備一定的自我調節及自控能力。
科考人才不充足 公開選拔是嘗試
昨日,記者登錄此次海選活動的論壇,發現響應者中既有經驗豐富的廚師、醫生,也有剛剛畢業的大學生,還有教師、軍人、公務員等。
一名特三級廚師的帖子最能體現行業特色:「我很想為去南極的那些人做點什麼,只是不知道要是我被選上了,那裡有什麼能讓我做(做菜)的。」
一位自稱有17年教齡的地理老師則表示:「為了讓更多的孩子更好地了解南極,我要去南極。」
此外,不少剛剛離開學校的大學畢業生的想法很一致——很想去那個神秘的地方,接受自我挑戰。
極地考察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此次公開選拔科考隊員,也算是一次嘗試,主要是想看看,是否能從社會上招募到合適的人才。在中山站,隊員要度過約2個月的極夜期,所以對身體、心理素質等要求很高,從目前情況看,很多人對南極生活的艱苦並不十分了解。

2、我想去南極科考需要上哪個大學?

沒有專門的這樣的大學,當科學家或船員就行了,去科考的都是科學家!
比如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上海海事大學這類,上海海事之類的一般去當船員很容易。

3、十二時辰養生對於南極科考員和經常跨時區的人怎麼辦?

沒有必要嚴格按照時辰養生,要學會變通,今時非同往日!

4、南極的環境與保護

臭氧空洞面積大於北美洲
據英國《衛報》報道,根據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發布的觀測結果,南極臭氧損耗嚴重。南極臭氧空洞平均面積約為2745萬平方千米,比北美洲的面積還大。據悉,NASA「奧拉」衛星上的臭氧觀測儀可以測量到整個南極大陸從地表到大氣層上部的臭氧總量。該監測設備在南極東部冰原上空檢測到那裡的臭氧量值極低,僅為85多布森單位(1個多布森單位是標准狀態下千分之一厘米的臭氧層厚度)。另外,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地球系統研究實驗室的科學家還利用氣球上攜帶的設備直接測量南極臭氧量,數據顯示,南極的臭氧總量已經從7月的約300多布森單位驟降至約93多布森單位。
更令科學家吃驚的是,臭氧層中距地表12.9千米至21.9千米范圍內的臭氧基本被損耗殆盡。7、8月份時,這一區間的平均臭氧量為125多布森單位,幾乎完全耗盡。
臭氧層是指距離地球25-30千米處臭氧分子相對富集的大氣平流層。它能吸收99%以上對人類有害的太陽紫外線,保護地球上的生命免遭短波紫外線的危害。當臭氧層厚度低於220個多布森單位時,便被認為出現空洞。1974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羅蘭和莫萊特發現,大氣臭氧層已遭到嚴重破壞,人類頭頂上的這把「傘」已出現空洞,並造成地球溫室效應加劇。這主要是由於人類活動產生的氯氟烴等化學物質進入臭氧層後,消耗臭氧造成的。
「奧拉」衛星的微波分叉發聲器測量顯示,9月中下旬,南極平流層下部的含氯化合物一直處於極高水平。另外,平流層氣溫也是影響臭氧空洞的主要因素。氣溫偏低時,空洞面積變大、深度增加。氣溫偏高時,空洞面積縮減。10月至11月間,臭氧空洞將持續惡化,預計紫外線照射會異常增強。由於臭氧層損耗物質的釋放已經受到國際公約的限制並在持續減少,科學家估計,南極洲臭氧層空洞到2065年可以完全修復。
「死亡地帶」數量不斷增多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在北京召開的大會上發布了《2006全球環境展望年鑒》,該報告稱,海洋中「死亡區」數量已經達到了200個,在過去兩年中增長了34%。
由於化肥、糞便、污水等排泄入海,為一些藻類提供了充足的養料,刺激這些海藻的瘋狂生長,加上空氣污染因素,導致海中形成了一些「低氧區」和「缺氧區」,不但魚、蝦、貝類無法在低氧或缺氧狀態下存活,連海草也難以倖存,因此「低氧區」和「缺氧區」又被稱為「死亡區」。
報告指出,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死亡區」的數量和面積一直在擴大。1994年估計全球海洋共有149個「死亡區」,但2006年「死亡區」可能已多達200個。最早發現和記錄到的「死亡區」在美國東北的大西洋海岸、波羅的海、卡提加特灣、黑海和亞得利亞海東北部。最著名的「死亡區」在墨西哥灣,是由密西西比河排泄的養料導致的。最新的一些死亡區出現在南美、中國、日本、澳大利亞東南部和紐西蘭等地區和國家的沿海。海洋「死亡區」對漁業形成了極大的威脅,但如果風能夠將富有營養的水沖走,「死亡區」就可能復活。環境規劃署呼籲沿海國家採取措施控制陸源污染,遏止「死亡區」持續增多的勢頭。
人類對地球破壞 速度前所未有
人類對地球的破壞已經達到前所未有的驚人速度,千年生態系統評估機構認為,這將使得自然界更加可能出現突變,導致疾病蔓延、森林遭到摧毀、海洋出現「死區」。
千年生態系統評估機構(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的1360名專家在95個國家進行的調查得出的結論是——過去50年來,人口增加使得人類賴以生活的三分之二的生態系統,包括空氣和水源,受到污染和過度開發。該機構由45個成員組成的董事局發表的報告指出:「人類的活動已經對地球的自然運規律帶來很大的壓力,地球的生態系統因此未必能養活得了未來的人口。」
報告指出,10%-30%的哺乳動物、鳥類和兩棲動物瀕臨滅絕的邊緣。
這項歷來最大規模的地球生態系統研究工作發現:「過去50年來,人類為了取得食物、凈水、木材、纖維和燃料,對生態系統的造成的破壞速度比以往任何一個年代都要來得快,破壞面也比任何一個年代來得廣。這使得生物的多樣性承受著無法扭轉的損失。」報告補充道,從1945年至今,人類開墾為耕地的面積,比18世紀和19世紀開墾的土地加起來還要多。報告說:「未來50年,地表剝蝕會帶來越來越嚴重的後果。」
整理報告的專家解釋說,生態系統未來的變化可能會造成疾病爆發、非洲大湖區可能會因為氣候變化而成為霍亂散播的溫床。肥料中的氮累積在農田裡,接著再沖刷入海,會導致海藻生長茂盛,從而使得魚兒因缺氧而大量死亡和使得沿海地區因而出現沒有氧氣的「死區」。
南極洲的氣候特點是酷寒、風大和乾燥。全洲年平均氣溫為零下25℃,內陸高原平均氣溫為零下52℃左右,極端最低氣溫曾達零下89.2℃,為世界最冷的陸地。

5、現在去南極需要花費多少錢?

南極是高端旅行目的地,最便宜的南極游也要5萬元以上。而且是在不能保證遊玩滿意度和向導水準等的情況下,5萬元以上。

正規且有服務保證,充分遊玩時間的南極游,最便宜也要在9萬元以上。主要指的是南極的經典路線(南極半島和南設德蘭群島線路)

如果是三島線路(南極半島、福克蘭群島、南喬治亞島)的話,最低也要16萬以上每人

而南極點線路每人更是高達55萬人民幣左右。

南極是高端旅行目的地,至便宜的南極游也要5萬元以上。而且是在不能保證遊玩滿意程度和向導水準等的情況下,5萬元以上。

正規且有服務保證,充分遊玩時間的南極游,至便宜也要在9萬元以上。主要指的是南極的經典路線(南極半島和南設德蘭群島線路)

如果是三島線路(南極半島、福克蘭群島、南喬治亞島)的話,至低也要16萬以上每人

而南極點線路每人更是高達55萬人民幣左右。

6、申請或者考研哪所大學的研究生或者Ph.D.能去南極

你去南極的目的是什麼?去南極有很多種方式,而且南極很大....你想去哪?能具體說說嗎?我可以試試回答的更詳細。
superjames
【阿根廷智囊團】

7、南極這個最不適合生命存活的地方,卻最能感到生命的美麗

21在南極這個最不適合生命存活的地方,卻最能感到生命的美麗。

22、具有頑強的生命力。

23、與同伴和人類和諧相處。

24、捷克老教授為科學獻身的奉獻精神。

25、對具有頑強生命力的苔蘚、能和同伴與人類和諧相處的企鵝、具有奉獻精神的老教授的贊美之情。

26、欲揚先抑,反襯捷克老教授為科學獻身的奉獻精神。

27、捷克老教授在考察研究中不顧身體,忘我工作。
雖然對不上但是意思差不多你可以挑著寫上

8、最靠近南極的大學是哪所大學?

南極大學。因為它連一個固定的地址都沒有,教學是在船上的,有時回到南極區考察。

9、南極生物養生大學的蝦青素是真的嗎?

真正能夠起作用的是其中含有的蝦青素,它是最強的抗氧化產品,對心腦血管、眼睛、關節、免疫力和皮膚方面有綜合的保健意義,建議選擇日本的蝦青素產品。

10、學長,您好!我想問一下考哪個大學學哪些多西可以使自己更有去南極的機會?(ps:任中14屆學妹發問)

學妹你好,只要你站在地球上。那麼你就在南極上,因為南極已經融化了,我是南極的企鵝,特地通知下你

與南極養生大學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