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萬老人買保健品被騙99.5億,為什麼說「你根本勸不了一個相信騙子的老人」?
民智的開化和法律的普及需要時間和成本,在全民懂法知法守法實現之前,企圖走蒙騙這條捷徑致富的人會一直存在,被騙的人也會一直存在。
特別是老年群體的生活狀態、思維方式和心理活動,只要是有心人就可以知悉。騙子放出長線,老年群體就成了趕不走的上鉤魚,前赴後繼、樂在其中。
總結一下他們的套路。
首先,他們賣的不是葯品,而是保健品。這種東西絕對沒有宣傳中那種於生死線上挽救生命的奇效,甚至可能只是廉價飲品,但也絕對不會造成身體上的明顯不適或者傷害。
其次,利用從眾心理來號召廣大老年消費者砸錢消費。要麼找個托講述保健品的效果,要麼讓已經上當受騙的老人拉更多的人下水,造成一種很多人都在用的假象。
還有就是找一些看上去很靠譜的人做擔保、做代言,比如現役軍人,P圖明星,增強品牌的權威性,消除老人們的顧慮。
而最高級的,是比老人的子女還盡責,照顧老人的起居,幫行動不便的老人疏通下水道,換燈泡,打掃衛生,洗衣做飯,直到他們掏出自己的養老錢。
詐騙集團深知老年人年紀漸長對生病遭罪、對晚年的不確定性和對死亡的恐懼,也了解老年人形影相弔無人傾訴的寂寞,更熟知老人愛貪圖小便宜的心理。
所以他們設置的活動通常包括消遣時間、普及健康知識、分發免費禮品等項目,樁樁件件擊中老年人的剛需,等著老人們願者上鉤。
在一個個詐騙案中,騙子總是奸計得逞,並不是他們的騙術有多高明,而是他們善於打感情牌,切實給予老人們耐心和溫暖。想要有效地勸阻,讓老人放下對騙子的依賴,最好的方式,就是改變居高臨下的態度,放下對父母長輩自以為是的高級經驗和認知。
央視有一則戳淚的公益廣告,講的是一位母親,一生都在等待。兒子啊,等你長大考上大學,媽媽就享福了;等你畢業工作了,媽媽就享福了;等你結婚有了孩子,媽媽就享福了……從盛年到遲暮,從青春貌美到白發蒼蒼,她一直在等,卻始終沒有等到所謂的享福。兒子一直向前奔跑,和母親相處的時間也越來越少,哪怕只是從學習和工作的間隙里,抽一點點時間坐下來好好陪陪她,有耐心地聽跟她說說話。
為人子女,最大的悲哀也許就是,你根本勸不了一個相信騙子的老人,你給父母的溫暖和耐心,還不如一個騙子。愛,從來都經不起等待。
2、老年人保健品騙局犯法嗎法律怎麼處理呢
老年人保健品騙局屬於違法行為,情節嚴重的將構成詐騙罪,可追究刑事責任,一般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針對老年人的保健品騙局通常採取免費贈送食品、生活物品,組織所謂「專家」作免費「健康講座」,為老年人免費體檢,組織免費旅遊等方式,取得老年人的信息和信任,進而誇大、虛構保健品效果,向老年人推銷高價保健品來騙取大額資金。
針對老年人的保健品騙局屬於詐騙,即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根據《刑法》第266條,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2)老人養生詐騙擴展資料:
近年來,保健品詐騙犯罪呈現發案區域不斷擴大、涉案金額不斷增加、作案手法不斷翻新的趨勢。特別是一些犯罪團伙採取公司化模式運營,老年群體深陷「保健品詐騙陷阱」的情況愈發嚴重,成為受害重災區。
多數老年人沒有渠道去了解產品信息,也無法利用網路公開口徑去查證保健品真偽。許多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了老年人信息閉塞,法律意識淡薄,愛「佔小便宜」、盲信權威,固執從眾等心理,針對他們量身定做的騙局。
據公安部數據統計,2018年以來,已破獲針對老年人的保健品詐騙犯罪案件3000餘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900餘人,追贓挽損1.4億余元。
3、老年人如何防範養生保健類詐騙
紫陽警方針對一些不法分子以養生保健為名對老年人進行詐騙的案件特點,總結提出以下警示,請老年朋友提高防範意識。◆養生保健類詐騙特點:★嫌疑人實施侵害對象多為老年人,尤其是在家的空巢老人。★嫌疑人針對老年人比較偏好養生保健,虛構或擴大某產品的功能既而對老人巧舌如簧,誘騙老人動心,最後騙取老人錢財。◆防範對策:1、通過媒體,多加了解此類案件案情、特點,提高防範意識。2、除了給予物質保障外,呼籲子女多回家看看,多和老人聊天溝通,對老人更要給予親情關懷,街道、社區則要針對老年人的特點,多培養其興趣愛好,多開展一些老年人喜聞樂見的活動等,呼籲全社會給予老年人更多的人文關懷。
4、針對老年人的保健品騙局 為什麼沒人管
採用欺騙的手段讓老人購買保健品是違法的,老人如果受騙可以由子女陪同依據受騙的不同情形向消費者權益保護協會、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物價部門、食品葯品監督部門等地投訴抄,也可以根據《侵權責任法》的規定提起民事訴訟。情節嚴重者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如果符合刑法中關於詐騙罪的情節,公安機關會立案偵查。根據2010年7月1日實施的《侵權責任法》第四十七百條規定:明知產品存在缺陷仍然生產、銷售,造成他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相應的懲罰性賠償。對於度已經被工商行政部門、食品葯品監督部門查獲的不法分子,老年人除了可以追回自己的損失外,也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就購買假冒偽劣的保健品造成的其他損失提出賠償;對於已經交由公安機關立案的刑事案件,受害人也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保障自身的權益。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知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道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5、賣老年保健品涉及詐騙嗎
老年人注重養生,而且子女在外打拚,因此很容易引起騙子的關注。財物被騙受害人要及時報警,由公安機關通過偵查獲取有關證據後,依法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責任。
一、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二、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和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與「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6、理療保健變相傳銷,詐騙老年人,天天給老年人洗腦聽課買保健品,大街
孤獨空虛老人理療,缺德大便騙錢。免費體驗送禮品,理療凳理療床,抄理療便!理療房洗頭房洗剪襲吹按摩房洗腳房的一堆大騙便臟得很,都是下水道臟貨!各種騙人小伎倆,現在社會上全是這些臟玩應兒百。被洗腦老人直到付款給錢的時候還不清醒,還替。希望有關部門積極治理,還社度會一個干凈的環境。
7、為何越來越多的老人被保健品騙?
現在老人防備意識薄弱,錢很容易就被騙走了,平常理財經驗不足,騙來老人買保健品就更容易了,越來越多的老人被騙買保健品了
老年人相對來說文化水平較低、掌握的社會信息不夠、以及老年人自身智力的退化,一些人正是利用這些從事針對老年人的違法犯罪活動,而老年人也很容易被騙。這一方面需要媒自體加大宣傳,讓老年人知道這些騙人的伎倆;民政、社區等機構也要多派志願者深入老年人中,普及知識,防止老年人上當受騙;同時,相關部門更要加大打擊力度,保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
老人初衷只是想讓自己更健康,自己少受罪,子女少受累,但知卻事與願違。人到老年,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功能逐漸下降,各種慢性病找上身來,尤其在看到周圍老友一個個離道世後,害怕疾病與死亡的心理也與日俱增。於是,「花錢買健康」便成為許多老年人的共識。
8、向老年人推銷保健品是不是詐騙?
其實這時屬於會議營銷的一種模式!一般賣百的都比正常的價格高出10幾倍!主要是抓住老人一些養生的空子,你舉報也沒有用,不如你替你父母網上度訂購:1,可以顯示你有孝心,你不能制止他們訂購,就像鈣片,蜂膠也是保健品系列,也不能說是全都沒有用,你給他們說別買專,他們不會理解你,不如你自己給他們做個參考.2可以防止別人以次充好,3可以剩下很多錢。權衡利弊。以屬上建議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9、如何識破老人養生騙局
想要避免老人盲目信任保健產品商家,降低老人對死亡的焦慮,子女或親友可以嘗試去做以下幾點:
定期帶老年人去正規的大醫院進行體檢,用「白大褂」的權威駁倒不明商家。
多與老年人進行情感交流,給他們安全穩定的情感聯系,並支持和鼓勵老年人在安全的人際范圍內進行情感交流。有安全感的老人比較不回容易在騙子身上花答費感情。
讓老年人適當勞動,適當做貢獻,增加對自我價值認可,提升自尊水平。這有助於減輕焦慮。
盡可能保證老年人的控制感,即自主決定權。
10、為何老年人容易陷入保健品騙子的圈套?
很多人不解,為何家裡的老人屢屢都陷入保健品的風波之中呢?而且很多人還是傾家盪產也要去買,甚至跟家裡人鬧翻了也要聽信保健品銷售者的一番說辭。這些老人是怎麼了,明明活了幾十年按照道理來說是不會被誘惑的,怎麼會心甘情願的掏錢。其實這也是很多原因造成的,有一部分是因為銷售者的花言巧語,有些是老人自身的心理需求。
花言巧語迷惑老人,很多人喜歡用老人貪便宜的這個方面入手。買東西就送東西,買東西就搞活動等等。還有很多保健品公司搞一些旅遊,集體活動等等,這些活動恰恰也是老人比較信任的。一來二往,就會造成老人十分信任銷售保健品的這些人,而且很多老人跟銷售者關系好,也願意購買。而且很多銷售保健品的公司還弄一些保健身體的,所以很多老人對保健品這一塊又比較新奇,所以上當受騙的也確實比較多。
洗腦,也是老人想要的關心。很多銷售者就是看著老人的兒女不在身邊,於是充當「假兒女」,噓寒問暖,讓老人徹底的相信這些銷售者。覺得人家跟自己無親無故的,但是對自己也這么好,不過就是買個保健品而已,自己也願意花錢買享受。所以很多老人也會迷失在所謂的「愛」裡面。
所以,老人深陷保健品的風波,一部分是銷售者的原因一部分也是因為兒女不再身邊。讓這些銷售者搶佔先機躲得了老人的信任之後,就會教唆老人,對兒女好還不如對自己好,你看兒女也沒有管你多少等說法之中,讓人防不勝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