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詩人寄語於詩詞的養生之道你知道多少
生身以養壽為先,養身以卻病為急。――《尊生八箋》高濂
在我國傳統文化中,"不為良相,便為良醫"是大多數知識分子的人生理想,像白居易、陸游、袁枚等"文壇壽星"不僅才情橫溢,而且精通醫道,很多養生之道就散落在他們的詩詞歌賦之中,成為歷代文人爭相效仿的對象。
養心法:"不畏復不憂"
《自覺》白居易
四十猶未老,憂傷早衰惡。
前歲二毛生,今年一齒落。
形骸日損耗,心事同蕭索。
夜寢與朝飧,其間味亦薄。
同歲崔舍人,容光方灼灼。
始知年與貌,衰盛隨憂樂。
畏老老轉迫,憂病病彌薄。
不畏復不憂,是除老病葯。
切勿"喜、怒、憂、思、悲、恐、驚"過度,否則"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等"七情"就會成為致病因素。切記"不畏復不憂,是除老病葯"的真言,從"養心"開始自己的"養生"路。
飲食術:"只將食粥致神仙"
《食粥》宋 陸游
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
"食粥、喝茶、煲湯"是南方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三水",其中食粥更為歷代醫家所重視。僅李時珍收錄在《本草綱目》中的粥就有50多種,可見中醫對喝粥的重視程度。
睡眠法:"不覓仙方覓睡方"
《無題》王安石
花村幽窗午夢長,此中與世暫相忘。
華山處士如容見,不覓仙方覓睡方。
"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勞作"是中國古代養生理論的金標准。中醫在很早的時候,就認識到了睡眠對人體的重要性,很多養生理論一直強調"葯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覺補"。
有幾十種疾病都和長期睡眠不好有關,最常見的就是人體免疫功能下降、代謝功能紊亂、引發抑鬱和焦慮等精神症狀等
白藜蘆醇有通血管,激活細胞、抗氧化、安眠益壽的作用,是養生養壽的好幫手;
養內者,以恬臟腑,調順血脈,使一身之流行沖和,百病不作。―――《壽世保元》龔廷賢
常以舌柱上齶,聚清津而咽之,潤五臟,悅肌膚,令人長壽不老。―――《養生要錄》蒲虔貫
以上供參考。
2、古時一天時間間隔如何稱謂
古代將一晝夜分為十二時辰: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隨著人們工作、生活的多元化,逐漸詞不達意,遂改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晚上十一點為子時、凌晨一點丑時、凌晨三點寅時、早晨五點卯時、上午七點辰時、上午九點巳時、中午十一點午時、下午一點未時、下午三點申時、傍晚五點酉時、晚上七點戌時、晚上九點亥時。
(2)古代養生歌擴展資料:
1、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
2、時辰養生歌:寅時天亮便起身,喝杯開水樓下行;定時如廁輕如許,卯時晨練最宜人;辰時看書戲幼孫,巳時入廚當灶君;午時進餐酒少飲,未時午休要抓緊;申時讀報寫詩文,酉時戶外看流雲;戌時央視新聞到,閉目聆聽好養神;亥時過半快洗漱,子時夢中入畫屏;丑時小解一時醒,輕摩「三丹」氣血盈;脈絡通暢心如水,一覺睡到金雞鳴。
3、古代一天十二個時辰分別叫什麼?
古代一天十二個時辰分別稱呼如下:
1、夜半
23:00-01:00丨子時
釋義:
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此時,燈火幽暗,夜色闌珊。
2、雞鳴
01:00-03:00丨丑時
釋義:
雞鳴,或曰荒雞。此時,輕風拂過夢境,萬籟俱寂。偶有幾點寒鴉驚起,繞樹三匝,飛掠皎皎明月。
3、平旦
03:00-05:00丨寅時
釋義:
平旦,又稱黎明、日旦。此時,天色朦朧,尚未破曉。大地漆黑幽暗,天上微微發白。
4、日出
05:00-07:00丨卯時
釋義:
日出,亦稱破曉、日晞。此時,太陽躍出地平線,光耀大地。古代官員上早朝。衙門口點名時,恰是卯時。故而將「點卯」稱為上班報道的說法,沿用至今。
5、食時
07:00-09:00丨辰時
釋義:
食時,亦稱早食、宴食。這一時段,正是古人」朝食「(吃早飯)之時。秦漢時期,民間一天兩頓,以」朝食「為主餐。
6、隅中
09:00-11:00丨巳時
釋義:
隅中,也叫做日禺。此時,臨近中午,大霧散去,艷陽當空。
7、日中
07:00-09:00丨午時
釋義:
日中,又名日正。此時,太陽行至中天,烈日當頭。上古時期,人們把這一時段作為到集市去交易的時間標志。
8、日昳
13:00-15:00丨未時
釋義:
日昳,又名日央、日仄等。此時,太陽偏西,以中天為界,與隅中相對。
9、晡時
15:00-17:00丨申時
釋義:
晡時,或曰夕食、餺時。是古時漢人吃第二頓飯的時段。
10、日入
17:00-19:00丨酉時
釋義:
日入,又叫日沒、日沉。此時,太陽即將落山,夕陽西下。古人將「日出」和「日入」分別作為白天和黑夜到來的標志。
11、黃昏
19:00-21:00丨戌時
釋義:
黃昏,亦稱日暮、日夕。此時,夕陽沉沒,萬物朦朧,一更欲黑而未黑。
12、人定
21:00-23:00丨亥時
釋義:
人定,即人靜。也叫定昏、夤夜。乃一晝夜中十二時的最末一個時辰。此時,二更夜已深,人們安歇入眠。
(3)古代養生歌擴展資料:
養生方法:
1、子時:23:00~1:00——膽經當令
子時膽經當令。子時睡眠的好壞,膽「值班」情況的好壞,關繫到臟腑,全身氣機的生發。膽氣,陽氣生發的順暢,人的膽氣就壯,膽量就足,人的精神狀況就好!
常見症狀:頭暈目眩、口苦、善嘆息。
時辰宜忌:宜:睡覺。
忌:熬夜,吃夜宵。
2、丑時:1:00~3:00——肝經最旺
肝主藏血,肝主筋,肝為將軍之官,謀略出焉。因此丑時好好睡覺,可以養血,養筋,可以使人才思敏捷,決策力強。丑時是陽氣生發的重要階段,丑時陽氣的生發對全天陽氣的生發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常見症狀:胸悶、疲倦、黑眼圈、特別容易煩躁
時辰宜忌:宜:熟睡;
忌:熬夜,生悶氣,久視。
3、寅時:3:00~5:00——肺經最旺
寅時深度睡眠是對人體從靜到動的轉化,對人體氣血的輸布,對人體經絡的運行有著重要的影響和積極的作用。寅時養生,重在確保深度睡眠!確保氣血的輸布,確保經絡的氣血動力,確保人體由靜向動的過度,確保新一天工作和生活。
常見症狀:肺部脹滿、咳嗽氣喘、缺盆部疼痛
時辰宜忌:宜:熟睡或導引吐納,調理肺經;
忌:熬夜。
4、卯時:5:00~7:00——大腸經最旺
卯時排大便,是排大便最佳時間。身體經過一夜的代謝,將廢物傳至大腸,若此時不解,身體會將毒素和廢物重新吸收。同時,因為肺與大腸相表裡,這時,肺氣實,最容易解出。因此,養成卯時大便的習慣,是卯時養生的重要方面。
常見症狀:牙齒疼痛、頸部腫大
時辰宜忌:宜:起床喝溫熱的白開水,排便;
忌:飲酒,睡懶覺。
4、古代養生名句
來來。。。
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636f70797a6431333239313535 <黃帝內經>
樂天知命,故不憂.<周易>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時.休道黃金貴,安樂最值錢.<秋胡戲妻>
每想病時則塵心漸減,常防死日則善念自生.<傳家寶>
每把戲言多取笑,常含樂意莫生嗔.炎涼變詐都休問,任我逍遙過百春.<壽世保元>
富甚足憂煩,貧甚多飢餓.要於貧富間,知足隨緣過.<擬寒山詩>
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黃帝內經>
食不厭細嚼,飲不厭細呷.<壽世青編>
春夏秋冬歷一年,稍知調護自無愆.安然無病稱真福,莫恃身當壯盛年.<壽世傳真>
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葯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黃帝內經>
修心可補相,積善得延壽.<自警>
除卻錢財煩惱少,無煩無惱即神仙.<醒世恆言>
當歡須且歡,過後買應難.<惜歡>
世事勞心非富貴,人間實事是歡娛.<老夫>
量力杯盤隨草具,開懷語笑任天真.<閑適吟>
雲淡風輕近午天,望花隨柳過前川,旁人不識 予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偶成>
枕上得詩愁健忘,披衣起寫殘燈光.山妻竊笑老何苦,兒輩讀書無此忙.<枕上>
世人笑我拙,誰知拙為貴.口拙無是非,事拙無冤對.飯菜充我飢,不想珍饈味.布衣暖我身,不想綾綢被.手拙不出拳,時常攏袖內.腳拙不妄行,邪徑早迴避.需擇君子交,不入奸狡隊.心中有主張,外面推聾聵.不管短與長,不管興與廢.呵呵笑幾聲,嘻嘻吃一醉.日間安穩坐,夜裡安穩睡.行止有天良,俯仰都不愧.<學拙歌>
5、保護眼睛的古代詩歌
保護眼睛的詩歌:
1、宋·陸游 《高秋亭》
三日山中醉復醒,徑歸回首愧山靈。從今惜取觀書眼,長看天西萬疊青。
譯文:在山中三日行至秋風亭,以酒當水來解渴,二人醉了又醒、醒了再喝,一直喝到酒壺底朝天。面對這山巒秋色,他既興奮又感慨,認為過去終日伏案看書,卻辜負了成都西陲的大邑美景,且萌發今後要把觀書的目光移來觀賞這方綠水青山的念頭。
2、《病眼花》 唐·白居易
大窠羅綺看才辨,小字文書見便愁。必若不能分黑白,卻應無悔復無尤。
譯文:大的文字和圖案看到才能辨認,小字的書寫看見就愁惱。想必如果不能分清楚黑色和白色,現在後悔也彌補不了之前的過錯了。
3、《眼暗》唐·白居易
早年勤倦看書苦,晚歲悲傷出淚多。眼損不知都自取,病成方悟欲如何。
夜昏乍似燈將滅,朝暗長疑鏡未磨。千葯萬方治不得,唯應閉目學頭陀。
譯文:當年勤奮讀書不知疲倦,不善保護自己的眼睛而患了眼疾,損傷眼睛的就是自己。現在後悔已經晚了,夜晚視物都如同燈將滅那樣灰暗,早晨照鏡子時常懷疑鏡子尚未打磨。千方百計四處求醫但是都沒有治好,只好學習僧侶那樣閉目修煉了。
4、《新安吏》唐·杜甫
莫自使眼枯,收汝淚縱橫。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
譯文:不要白白地把眼哭瞎了,收起你滿臉的淚水吧。(因為)即使把眼淚哭幹了,哭得眼睛都爛到顱骨的骨頭里,那狠心的上天最後也不會發善心的。
5、 《木蘭花慢》宋·朱敦儒
休把霜髯老眼,等閑清淚空流。
譯文:千萬不要等到鬢角斑白,老眼昏花,閑時還暗自流淚(才知道保護眼睛)。
6、歌頌「醫生」的古詩句
1.《悼秦醫》
年代: 宋 作者: 劉克庄
最曉陰陽證,於身獨不靈。
有妻持舊肆,無子學遺經。
蟲蝕抄方篋,莎生曬葯庭。
城中醫絕少,堪惜爾雕零。
2.《贈醫僧鑒清二絕》
年代: 宋 作者: 蘇轍
肘後醫方老更精,須眉白盡氣彌清。
只應救病能無病,豈是平生學養生。
門人久作開堂老,庭檜看成合抱圍。
他日浴堂歸洗背,回頭還解放光輝。
3.《逢年與德粲同之溫陵謁大智禪師醫作四小詩送》
年代: 宋 作者: 洪邁
丈室掩槐夏,與君同卧痾。
平生莫逆人,裹飯誰見過。
跰躚起鑒井,萬古寂不波。
觀心要知是,造物如吾何。
4.《贈眼醫王生彥若》
年代: 宋 作者: 蘇軾
針頭如麥芒,氣出如車軸。間關絡脈中,性命寄毛粟。
而況清凈眼,內景含天燭。琉璃貯沆瀣,輕脆不任觸。
而子於其間,來往施鋒鏃。笑談紛自若,觀者頸為縮。
運針如運斤,去翳如拆屋。常疑子善幻,他技雜符祝。
子言吾有道,此理君未矚。形骸一塵垢,貴賤兩草木。
世人方重外,妄見瓦與玉。而我初不知,刺眼如刺肉。
君看目與翳,是翳要非目。目翳苟二物,易分如麥菽。
寧聞老農夫,去草更傷谷。鼻端有餘地,肝膽分楚蜀。
吾於五輪間,盪盪見空曲。如行九軌道,並驅無擊轂。
空花誰開落,明月自朏朒。請問樂全堂,忘言老尊宿。
5.《謝薦醫》
年代: 宋 作者: 劉宰
容貌天黥二十年,刳腸一洗帳無緣。
祗今縱使逢醫緩,卻顧霜毛已颯然。
7、中國古代養生音樂「 灌想冥空」在哪兒下載?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414876/
8、中國古代有哪三部音樂養生著作最有代表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