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中國養生酒文化

中國養生酒文化

發布時間:2020-08-06 23:45:57

1、長期喝保健酒對人體有什麼好處

當今社會對健康越來越重視,小到買菜買米,大到吃這營養品,或請健康師,無處不把健康放在第一位,其實,我們經常適量喝保健酒也是不錯的造擇。生活中許多人對保健酒的認識模糊,概念不清,他們把保健酒看成是葯品,認為吃保健酒就要像吃葯品一樣對疾病很快見到好轉。由於保健酒廠的保健酒不像葯品那樣有什麼作用一吃就能很快見療效,所以,不少人把保健酒看成是吃也可,不吃也行,反正死不了人。治標和固本的區別,一個是生病後到醫院去看病吃葯帶來的不便及痛苦,一個是從源頭上防治早期疾病,減少一切痛苦,把疾病降到最低限度。保健酒不是葯,是保健食品。葯品是治,保健酒是補。葯品的功效立竿見影是治標,保健酒功效無聲是固本。在醫學上,任何疾病的發生都有一定的病因引起,沒有病因的疾病是不存在的,病因是通過機體發病的,只要機體不具備疾病生成的條件,即使有病因早期疾病也很難形成氣候。保健酒既降低疾病的生成條件,又增強機體扶正固本,對正常人鞏固身體健康,預防疾病發生;對亞健康人及體弱多病者盡快恢復健康很有幫助。對老年人改善體質虛弱,增強身體健康,提高生存質量更是最佳選擇。保健酒對人體健康的特殊作用,是任何葯物,食物及保健食品替代不了的。所以,在中國幾千年燦爛的酒文化里,保健酒是獨樹一幟,經久不衰,延續至今。人類沒有活到應用年齡,主要是死於疾病。因此,延年益壽是延長身體健康期。醫療上由於是用葯品跟在疾病後面追趕,用一葯治一病或多葯治一病的被動治療,這種重治輕防的被動療法,治療上永遠也跟不上疾病變化莫測的速度。疾病主要靠防,防病主要是增強機體抗病力。在醫學上,任何疾病的發生,都有一定的病因引起,沒有病因的疾病是不存在的,病因是通過機體發病的。只要機體不具備疾病生成的條件,即使有病因也很難發生疾病。俄羅斯保健酒,出自宮廷秘方的保健酒,在為成人防病防衰,老年人延年益壽葯物的研究中,精選蠢蛹、肉桂、桑椹、葛根、枸杞子、覆盆子、小茴香、丁香等十多味貴中葯材,結合現代生物工程技術精釀而成,該酒具有濃郁的香、綿、甜、爽之口感,是現代時尚消費飲品,能全面調理人體機能、呵護身體的健康,是養生、保健及饋贈親朋之佳品。清宮御酒能起到強身健體、滋陰補腎、對腎陽虛時引起的腰酸腰痛,性慾減退、滑精、早泄、陽萎等症狀有良好的治療效果,且不同於服用同類西葯後帶來的任何副作用。保健酒是用酒為載體是酒有通血脈、行葯勢、溫胃腸、御風寒作用。借酒之力,用葯之功。酒和葯是最佳結合,優勢互補,增強保健功效,尤其是改善血瘀、體虛、怕累、怕冷等恰當得體,作用廣泛,飲用安全,功效平衡,對一些疾病的危險因素及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有很好的預防和輔助治療。常飲,對正常人鞏固身體健康,預防疾病發生,對亞健康人及體弱多病者盡快恢復健康很有幫助。對老年人改善體質虛弱,增強身體健康,提高生存質量更是最佳選擇。

2、為什麼有人說喝酒養生?

喝酒也能養生  白酒,有人說它健體,有人怪它傷身。到底喝酒好不好?喝酒喝什麼樣的酒?其實,只能怪人們不了解酒的「品行」。讓我們一起來揭開白酒的養生奧秘。  中國白酒採用固態蒸煮,固態發酵、固態蒸餾精心釀制而成,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蒸餾酒,傳統工藝釀造的白酒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世代傳承,有著中國傳統文化深厚的根基,代

表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積淀的養生文化。近年來,白酒的營養、飲酒與健康已成為熱門話題,備受關注。  我們的祖先在飲酒的過程中,發現了酒能「通血脈,散濕氣」,「行葯勢,殺百邪惡毒氣」,「除風下氣」,「開胃下食」,「溫腸胃,御風寒」,「止腰膝疼痛」等作用。同時用酒入葯還能促進葯效的發揮。   白酒在醫療保健方面也有很大的作用:夜晚服用少量的白酒,可平緩的促進血液循環,起到催眠作用。飲少量白酒可刺激胃液分泌與唾液分泌,從而起到健胃和止疼痛、利小便及驅蟲的作用。   

那麼,喝什麼樣的酒才能真正起到養生的作用呢?  讓我們了解一下白酒的成分:通常我們理解的白酒的主要成分為酒精和水,但不知道酒的成分還有酒華。酒華,顧名思義就是酒的精華,成語「瓊漿玉液」指的就是酒華。只佔白酒2%的酒華決定了酒的品質與營養!現代釀酒人都千方百計、挖空心思地提高酒中酒華的百分比。  現在我們清楚了,若想喝酒喝出健康,選擇酒華含量高的白酒方是明智的選擇。  釀酒的工藝過程很復雜,但酒華含量的多少與制曲工藝、曲的好壞密切相關。換言之,曲好,酒華含量則高,酒華含量高,酒的營養價值便高;曲的質量不好,酒華含量則低,酒華含量低,酒的營養價值便低。如何才能製造出好曲呢?這個問題我們後面進行闡述。    

先讓我們說說好酒(酒華含量高)對人的益處:  酒華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B族維生素、鈣、磷、硒、糖、有機酸和氨基酸等,一般而論,好酒性溫而味辛,溫者能祛寒、禦寒,辛者能發散、疏導,所以酒能疏通經脈、行氣和血、蠲痹散結、溫陽祛寒,能疏肝解郁、宣情暢意;又酒為穀物釀造之精華,故還能補益腸胃。此外,酒能殺蟲驅邪、辟惡逐穢。

3、健康養生白酒有哪些品牌

養生酒十大品牌如下:
1.鴻茯健康養生酒
2.中國勁酒
3.椰島鹿龜酒
4.張裕三鞭酒
5.竹葉青酒
6.古嶺神酒
7.寧夏紅 8.致中和
9.白金酒 10.黃金酒

4、喝茶養生,喝酒傷身,為什麼中國既喜歡茶又喜歡酒?

中國酒文化,其實質是中國的人際關系文化,其中蘊藏著偉大的東方智慧,通過對古人飲酒的了解,或許我們能真正體會到:酒並非是酒精與肉體的搏鬥,而是人與人靈魂的交融,以及識別「我」與「世界」的關系。

在我們的文化里,酒文化與茶文化有共通之處,但也有實質的區別,茶文化強調是「我」的自我修為,在茶道中感悟自己,所以獨自飲茶往往成為自我修行的一種方式;酒文化則強調的是「我」與外界——人的關系,在飲酒過程中「觀物、識人」,以此獲得自我的提升。所以古人常常把飲酒當成一種儀式。不過遺憾的是,我們現代人把酒作為一種實現功利的工具,卻忽略了酒最本真的東西。

古人把飲酒視為一種養生方式,酒有舒筋活血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只要把量控制到恰到好處,對人的健康是有益無害的。所以古人把飲酒視為一種養身之道,那麼,古人是如何利用酒養身的呢?

勿強飲,即不過量

古人飲酒,遵循「溫克」。也就是說要多喝酒,但是也要能把持住自己,要保證自己不失言、不失態。人們通常情況下很討厭那些沒喝幾杯就失態的人,還有那些不適可而止,狂飲不止的人。「三爵不識」是古人飲酒必須要遵循的禮儀。換句話說,就是正人君子喝酒三爵就好了,喝完三爵,就應該很自覺放下杯子,退出酒筵。三爵,是《論語·鄉黨》所說的「惟酒無量不及亂」的意思,也就是適量,量足就好了。

5、中國酒文化是那年開始的啊?

酒,是人類各民族民眾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的一大飲料。世界上最古老的實物酒是伊朗撒瑪利出土的葡萄酒,距今三千多年,仍芳醇彌人;中國最古老的實物酒是西安出土的漢代御酒,據專家考證系糧食酒(也有專家認證為黃酒,作為黃酒工作者聞之為之躍呼、幸哉至善!)至今仍香醇可飲,可謂奇也!中國甲骨文中早就出現了酒字和與酒有關的醴、尊、酉等字。從中可以佐證酒的存在之久。至於文史中的記載更是枚不勝舉,如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有「即醉以酒,即飽以德」(《大雅·即醉》)的詩訊《周易》、《周禮》、《禮記》、《左傳》等典籍中,關於古代酒俗的記載更多,如「酒者可以養老也」(《禮記》)、「酒以成禮」(《左傳》)等。這說明酒存在著多種用途。是生活習俗中必不可少的。 傳說,發明酒的人,名叫杜康。他當長工時,有一次偶然把高粱米飯放在樹洞中,時間久了,發酵成了酒。所以開始名叫「久」,後來才有「酒」字。增加「酒」的歷史典故。酒產生於何時,現已無可考。 美酒,是一種藝術佳作,以其水的外形,火的性格的獨特魅力,滲透在人類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人類文化的每一個方面。同樣人生也如酒,生活應該是學識、是氣魄、是酒品、是素質,是生活困苦中的樂觀,是驚濤駭浪中的堅強,是努力奮發中的進取,因而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如此豐富的色彩,如此無限的歡樂。 TTGTTG酒是奇妙的東西。起初,先民大概是從水果自然發酵而成的液體中發現了它的妙處,而後學會的製作。前些年在內地考古發掘中,人們找到了數千年以前的酒液。它的歷史,不多跟中國的文明一樣古老。盡管中外都有禁酒的事例,但要完全禁絕,恐怕誰也做不到。一杯在手,胸襟漸開,人們就變得熱情奔放,豪氣蓋天。若不是一連喝了十來碗好酒,武松豈敢過景陽岡?更奇妙的是,酒能催發人們平日被關閉著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所以詩人、藝術家,總是和酒特別有緣份。中國第一位以喝酒著稱的詩人,該數魏晉之際的阮籍。 中國制酒源遠流長,品種繁多,名酒薈萃,享譽中外。黃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類之一,約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時代,中國人獨創酒麴復式發酵法,開始大量釀制黃酒。約一千年前的宋代,中國人發明了蒸餾法,從此,白酒成為中國人飲用的主要酒類。酒滲透於整個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從文學藝術創作、文化娛樂到飲食烹飪、養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國人生活中都佔有重要的位置。 傳說中的釀酒鼻祖:杜康、儀狄。 我國最富有民族特色的酒:黃酒和白酒。 人類最先學會釀造的酒:果酒和乳酒。 我國最早的麥芽釀成的酒精飲料:醴。 現已出土的最早成套釀酒器具:山東大汶口文化時期。 現存最古老的酒:1980年在河南商代後期(距今約三千年)古墓出土的酒,現存故宮博物院。 已發現的最早的蒸餾器:東漢時期的青銅蒸餾器(現藏上海博物館)。 最早實行酒的專賣:漢武帝天漢三年(公元前98年)。 酒價的最早記載:漢代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官賣酒,每升四錢。 記載酒的最早文字:商代甲骨文。 葡萄酒的最早記載:司馬遷的《史記·大宛列傳》。 最早的麥芽製造方法的記載: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 最早的葯酒生產工藝記載:西漢馬王堆出土的帛書《養生方》。 最早的賣酒廣告記載:戰國末期韓非子《韓非子》「宋人酤酒,懸幟甚高」。 我國最早的機械化葡萄酒廠:煙台張裕葡萄釀酒公司。 我國最早的啤酒廠建於1900年,哈爾濱。 我國第一個全機械化黃酒廠: 無錫黃酒廠 目前國產價格最貴的酒:茅台酒。 目前產量最大的飲料酒:啤酒。 酒的別稱 歡伯、杯中物、金波、秬鬯、白墮、凍醪、壺觴、壺中物、酌、酤、醑、醍醐、黃封、清酌、昔酒、縹酒、青州從事、平原督郵、麴生、麴秀才、麴道士、曲居士、曲櫱、春、茅柴、香蟻、浮蟻、綠蟻、碧蟻、天祿、椒漿、忘憂物、掃愁帚、釣詩鉤、、狂葯、酒兵、般若湯、清聖、濁賢 我國釀酒歷史悠久,品種繁多,自產生之日開始,就受到先民歡迎。人們在飲酒贊酒的時候,總要給所飲的酒起個饒有風趣的雅號或別名。這些名字,大都由一些典故演繹而成,或者根據酒的味道、顏色、功能、作用、濃淡及釀造方法等等而定。酒的很多綽號在民間流傳甚廣,所以文在詩詞、小說中常被用作酒的代名詞。這也是中國酒俗文化的一個特色。

6、中國從什麼時候開始有了酒文化?

酒是人類生活中的主要飲料之一.中國制酒源遠流長,品種繁多,名酒薈萃,享譽中外.黃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類之一,約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時代,中國人獨創酒麴復式發酵法,開始大量釀制黃酒.約一千年前的宋代,中國人發明了蒸餾法,從此,白酒成為中國人飲用的主要酒類.酒滲透於整個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從文學藝術創作、文化娛樂到飲食烹飪、養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國人生活中都佔有重要的位置.
酒與中國文化密切相關,它的發明者,共推儀狄、杜康.

7、現在很多人都在喝養生酒,那比較好的養生酒有哪些?

勁酒秉承了中國傳統葯補酒的一貫特色,以優質白酒為酒基,配以山葯、枸杞子、淫羊霍、黃芪、當歸等中葯材,採用現代生物工程技術提取其有效活性成份技術精心釀制而成。屬於保健酒,喝後對人體有保健作用的酒,是傳統葯酒的分支,是普通白酒的延伸。中國勁酒是以幕阜山泉釀制的清香型小曲白酒為基酒,精選地道葯材,採用新升級的數字提取技術釀制而成。其中蘊含多種皂甙類、黃酮類、活性多糖等功能因子,以及多種氨基酸、有機酸和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等營養成份,具有抗疲勞、免疫調節的保健功能,選擇勁酒就是選擇了一種健康的飲酒方式和生活理念。

椰子島鹿陸龜酒而言,鹿陸龜酒健康文化的擴展和延伸是其對人類健康的追求和中葯文化的延續和傳承。依託椰子島集團強大的研發實力和產品推廣能力,目前,椰子島鹿龜酒已成為中國的保健酒,不僅成為良好的保健品,而且具有深厚的健康營養內涵。現在它已經成為一個時尚集團。父母和親戚的最佳選擇。

竹葉酒是中國著名的酒,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南北朝。它由優質酒精飲料製成,並用十多種珍貴草葯製成。它的甜美醇厚的口感和卓越的保健功能已為唐宋時期所認可。它是中國古老的傳統保健酒。山西興化村白酒集團有限公司,保健酒十大品牌,中國名牌,中國老品牌,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中國名酒之一,國家二類企業,全國最大白酒之一白酒生產基地。

養生酒與保健酒及葯酒有著本質的區別。養生酒的組方必須是普通食品或葯食同源的食品。而且,養生酒產品的品性必須陰陽平衡,即溫、平、中、和,屬食品酒類,天然釀制,無任何化學添加劑。具有一定的調節人的生理機能及扶正機能的養生調理作用,是成年人可以日常消費的飲料酒。一般飲用養生酒比飲用白酒,果酒類更安全有益。

8、中國酒文化有什麼看法?

中國的酒有五千年以上的悠久歷史,形成了獨特的風格。中國的酒有少量的果酒,主要是以糧食原料釀制而成的,以生長黴菌為主要微生物的酒麴為糖化發酵劑,復式發酵,半固態發酵為特徵,這成為東方釀酒業的典型代表。近代以來,啤酒在中國的發展很快,目前年產量已居世界第二位。

  酒文化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形式,在傳統的中國文化中有其獨特的地位。在幾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幾乎滲透到社會生活中的各個領域。首先,中國是一個以農立國的國家,因此一切政治、經濟活動都以農業發展為立足點。而中國的酒,絕大多數是以糧食釀造的,酒緊緊依附於農業,成為農業經濟的一部分。糧食生產的豐歉是酒業興衰的晴雨表,各朝代統治者根據糧食的收成情況,通過發布酒禁或開禁,來調節酒的生產,從而確保民食。反過來,酒業的興衰也反映了農業生產的狀況,也是了解歷史上天災人禍的線索之一。在一些局部地區,酒業的繁榮對當地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積極作用。酒與社會經濟活動是密切相關的。漢武帝時期實行 國家對酒的專賣政策以來,從釀酒業收取的專賣費或酒的專稅就成為了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酒稅收入在歷史上還與軍費,戰爭有關,直接關繫到國家的生 死存亡。在有的朝代,酒稅(或酒的專賣收入)還與徭役及其它稅賦形式有關。酒的厚利往往又成為國家、商賈富豪及民眾爭奪的肥肉。酒的賜晡令的發布,往往又與朝代變化,帝王更替,及一些重大的皇室活動有關。中國古人將酒的作用歸納為三類:酒以治病,酒以養老,酒以成禮。幾千年來,酒的作用關不限於此三條,起碼還包括:酒以成歡,酒以忘憂,酒以壯膽,酒也使人沉湎,墜落,傷身敗體。歷史上還有不少國君因沉湎於酒,引來亡國之禍。

總之,酒是社會文明的標志。研究社會的文明史,不可不研究酒文化史。中國酒文化中的豐富內涵,會給人們帶來樂趣和啟示。

9、酒文化與養生間的關系如何表現出來

酒文化是指酒在生產、銷售、消費過程中所產生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總稱。酒文化包括酒的製法、品法、作用、歷史等酒文化現象。既有酒自身的物質特徵,也有品酒所形成的精神內涵,是制酒飲酒活動過程中形成的特定文化形態。
養生就是保養生命的意思。以傳統中醫理論為指導,遵循陰陽五行生化收藏之變化規律,對人體進行科學調養,保持生命健康活力。
酒文化與養生
1.飲量適度:這一點是至關重要的。古今關於飲酒害利之所以有較多的爭議,問題的關鍵即在於飲量的多少。少飲有益,多飲有害。宋代邵雍詩日:「人不善飲酒,唯喜飲之多;人或善飲酒,難喜飲之和。飲多成酪酊,酪酊身遂痾;飲和成醺酣,醺酣顏遂酡。」這里的「和」即是適度。無太過,亦無不及。太過傷損身體,不及等於無飲,起不到養生作用。
2.飲酒時間:一般認為,酒不可夜飲。《本草綱目》有載:人知戒早飲,而不知夜飲更甚。既醉且飽,睡而就枕,熱擁傷心傷目。夜氣收斂,酒以發之,亂其清明,勞其脾胃,停濕生瘡,動火助欲,因而致病者多矣。由些可見,之所以戒夜飲,主要因為夜氣收斂,一方面所飲之酒不能發散,熱壅於里,有傷心傷目之弊;另一方面酒本為發散走竄之物,又擾亂夜間人氣的收斂和平靜,傷人之和。此外,在關於飲酒的節令問題上,也存在兩種不同看法。一些人從季節溫度高低而論,認為冬季嚴寒,宜於飲酒,以溫陽散寒。
3.飲酒溫度:在這個問題上,一些人主張冷飲,而也有一些人主張溫飲。主張冷飲的人認為,酒性本熱,如果熱飲,其熱更甚,易於損胃。如果冷飲,則以冷制熱,無過熱之害。元代醫學家朱震亨說:酒「理直冷飲,有三益焉。過於肺入於胃,然後微溫,肺先得溫中之寒,可以補氣;次得寒中之溫,可以養胃。冷酒行遲,傳化以漸,人不得恣飲也。」但清人徐文弼則提倡溫飲,他說酒「最宜溫服」,「熱飲傷肺」、「冷飲傷脾」。比較折中的觀點是酒雖可溫飲,但不要熱飲。至於冷飲溫飲何者適宜,這可隨個體情況的不同而有所區別對待。
4.辨證選酒:根據中醫理論,飲酒養生較適宜於年老者、氣血運行遲緩者、陽氣不振者,以及體內有寒氣、有痹阻、有瘀滯者。這是就單純的酒而言,不是指葯酒。葯酒隨所用葯物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性能,用補者有補血、滋陰、溫陽、益氣的不同,用攻者有化痰、燥濕、理氣、行血、消積等的區別,因而不可一概用之。體虛者用補酒,血脈不通者則用行氣活血通絡的葯酒;有寒者用酒宜溫,而有熱者用酒宜清。有意行葯酒養生者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作選擇。
5.堅持適量飲用:任何養身方法的實踐都要持之以恆,久之乃可受益,飲酒養生亦然。古人認為堅持飲酒才可以使酒氣相接。唐代大醫學家孫思貌說:「凡服葯酒,欲得使酒氣相接,無得斷絕,絕則不得葯力。多少皆以和為度,不可令醉及吐,則大損人也。」當然,孫思貌只年累月、堅持終生地飲用,他可能是指在一段時間里要持之以恆。
6.空腹不宜飲酒:空腹飲酒容易刺激胃黏膜,引起胃炎和胃潰瘍等多種病變。人體會很容易出現低血糖,進而頭暈、出冷汗、心悸,嚴重者導致低血糖昏迷甚至死亡。

與中國養生酒文化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