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春末夏初養生食譜

春末夏初養生食譜

發布時間:2020-08-05 16:02:27

1、春末夏初有助於養生保健的食物知多少

1.意飲食衛生

a. 氣溫高,剩飯剩菜容易被細菌污染,最好不吃,如吃,也必須經過高溫理;
b. 生吃瓜果要洗凈皮;
c. 做涼拌菜時,菜一定要洗凈,最好在開水中焯一下;
d. 用來切熟食的刀、板,要和切生肉、生菜的分開;
e. 涼拌時,應放點蒜泥和醋,這不僅能增加食慾,有助於消化,有殺菌解毒作用,預防腸道傳染病的發生;
f. 做冷飲時,要用涼開水,不用生水;
g. 最好不吃小攤上的食品,以免發生食物中毒。

2.食物清淡為主
氣高,人體神經經常處於緊張狀態,某些分泌腺的功能也受影響,因而常出現消化力減弱、食慾不振現象,故應適當多吃些清淡而易消化的食物,如豆製品、蛋類、乳類、雞、魚、新鮮蔬菜、瓜果等,少吃油膩食。

3.注意科學補水
春夏季體內含水量相對少些,需每天補水2500毫升。晨起空腹飲水500毫升,不但能沖刷胃腸利於通便,更能將已經濃縮了的血液稀釋,減少心管病的發生。飲水半小時後,水已經吸收入血,此時進食會吃得更香。據美國生理學博士約翰研究發現:20℃至25℃的白開水與生物體內細胞中的水性質很相似,極易被肌體所吸收,代謝速度也快,並能使血液中血紅蛋白量增加,這不僅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還能促使體內的脫氫酶活性增強,及時清除肌肉中的乳,消除疲勞。

4.適量飲些鹽水及保健茶湯
春夏季人體水分和鹽分丟失較多,應適量飲些淡鹽水及保健茶湯。如經喝綠豆湯、赤豆湯,既能防暑清熱,又能解毒開胃。而經常飲用保健茶湯,則有解暑熱及爽身提神功效。

常見的保健茶湯有:

a. 鹽茶:
用食鹽1克,茶葉5克,加開水500毫,沖泡,後飲用,有祛熱解暑、補液止渴作用;

b. 菊花茶:
白菊花5克,用500毫升開水沖泡,涼後飲用,可清熱解毒。

c. 冬瓜湯:
用冬瓜500克,切塊,煮湯3碗,少加些鹽調味,1日服3次;

d. 鮮藕湯:
用鮮藕250克,白糖適量,共煮水服,日1劑。如經常飲用,年邁體弱或多病的老人,可起到預防中暑的作用。

tip:
a.不宜睡磚石地上。夏天,有人喜歡睡在磚地或水磨石地上,趣稱「地面空調」。然而,因石地陰冷潮濕,有較強的滲透性與聚濕性,易使人體受寒受潮而誘發節炎、坐骨神經痛等疾病。

b.不宜「快速冷卻」。炎夏,人們外出歸來,如果用冰水快速降溫,會引起高熱,同時還因腦部毛細血管迅速收縮而引起供血不足,使人頭暈目眩,嚴重的還可引起休克。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先讓其出汗,帶走身上大量的熱,然後再採取清涼措施。

2、春末夏初注意哪些養生細節。

1、清淡飲食為主
晚春,氣溫日漸升高,《飲膳正要》曰:「春氣溫,宜食麥以涼之。」晚春時節,應以清淡飲食為主,在適當進食優質蛋白質類食物之外,可飲用綠豆湯、赤豆湯、酸梅湯及綠茶,防止體內積熱。

不宜進食羊肉、狗肉、麻辣火鍋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熱之品,以防邪熱化火,變發瘡癰癤腫等疾病。另外,夏季臨近,從養生保健的角度講,還應注意飲食衛生,嚴防病從口入。
2、多飲涼開水
天氣炎熱,這個時節人體容易出汗,必須時刻注意補充水分。美國《健康雜志》曾在一篇報道中指出,要想健康長壽,一定要糾正「喝水是為了解渴,口不渴就不用喝水」的錯誤觀念。
飲涼開水最容易吸收進入人體組織內,可起到及時補水的作用。而大多數冷飲,飲用後只能暫時起到清涼的作用,反而使胃腸道血管收縮,不利於散熱。特別是含有糖分的飲料,進入人體後還需要消耗體內水分幫助代謝,使人感到「越喝越渴」。
3、多吃苦消暑
「夏日吃苦,勝似進補。」在這里,專家給大家提供一些典型的苦味食物:苦瓜、苦菜、蒲公英、苦丁茶等。另外,還可以吃些涼性食物,也能起到和「吃苦」相同的作用,比如瓜類裡面的絲瓜、黃瓜、冬瓜、西瓜、甜瓜等,番茄、芹菜、生菜等也是涼性蔬菜。
有腸胃疾病和兒童、老人等腸胃功能弱的人要特別注意,吃苦味和涼性的食物一定要適度,避免吃太多了導致胃寒和腹瀉。
4、重視午間的小憩
夏天日長夜短,天氣炎熱,早上鳥鳴蟬噪,夜間蚊叮蠅爬,加之暑熱襲人,人們夜間入睡遲,早上醒得早,不僅睡眠時間短,而且睡眠質量也不高,這就更需要通過午睡來補充夜間睡眠的不足。況且,由於中午是一天中最熱的時候,人的中暑大多發生在中午前後,此時若能來個午睡,放鬆靜養一下,會降低中暑的發病率。
把握好午睡時間長短,可隨夜晚的睡眠狀態及上午工作的勞累程度而定,一般不宜過長,以半小時左右為宜。時間睡得太長由於進入深睡眠,醒來後會感到頭部昏沉。
5、體育鍛煉應適量
春末夏初是運動的最佳時節。遵循「勿大汗,以養臟氣」的原則,找個湖畔園林做些戶外活動,以養陽強體。最好在醒來後,搓熱雙手,做做簡單的面部按摩,叩齒,拉耳、拉伸一下四肢,這也是非常必要的晨練,可幫助火氣的消散。長期堅持還會有耳聰目明,面色紅潤的效果。
一些小小的「運動」加到工作中去,比如中午吃完飯做做伸展運動,或者如果你埋頭苦乾的時間太長,時不時在辦公室周圍跑上一圈,這些微小的行為都會減少健康隱患。
6、外出注意防曬
炎熱的夏天不宜長時間做日光浴,野外活動要塗防曬油,戴上遮陽帽和墨鏡。上午11時到下午3時是紫外線最強、殺傷力最大的時候,這段時間要盡量少曬陽光。出遊前20分鍾,應塗好防曬品,在塗抹時,不要忽略了脖子、下巴、耳朵等地方;另外,夏季出汗多,汗水會把防曬品沖掉,應該每隔幾個小時再塗一遍。
7、補水要做到隨時性
水分對於皮膚來說是最重要的,充足的水分不僅可以滋潤肌膚,而且美白、防曬和控油都離不開補水保濕,不僅是在春末夏初,其它季節都要堅持補水,「肌膚無水不美麗」。

補水要做到隨時性,單純的早晚補水在出遊時不是夠的,針對膚質的不同,補水的時間不也一樣。最簡單的方法准備一支可以隨身攜帶的補水噴霧,既輕便又能保護皮膚,並且在出行時也要多喝水。
8、養心應平穩情緒
春季和夏季的轉折點,人體開始慢慢適應「成長」的需要。古人認為:夏主火,內應於心,因此夏季應該特別重視對心臟的調養。西醫也認為,天氣炎熱的夏季會影響到人們的心臟功能,天氣變熱,體內血流加快,心臟的負荷也相應變大,因此夏季調心養心十分必要。
夏季要注意不要心神過度激動,應該保持愉快和平和,安閑自樂,切忌過於激動。尤其是過於喜悅,這樣會傷害心神。夏季屬陽,而靜會生陰,陰陽調和,才能保護心神,樂享夏天。

3、春末夏初養生保健吃什麼最好

春夏交替,很多人會出現食慾不振、腸胃不適等症狀。那麼這個時候吃什麼養生保健呢?從養生保健的角度講,這個時候建議多吃一些紅色類的果蔬,另外在春夏交替的時候尤其適宜飲綠茶。
夏季臨近,很多人會出現食慾不振、腸胃不適、感冒發燒、咽喉腫痛等情況,應該怎麼吃才能對身體更有益呢?
從養生保健的角度講,這個時候建議多吃一些紅色類的果蔬,如西紅柿、紅蘋果、紅辣椒、胡蘿卜等,這些果蔬除了可以為人體提供豐富的維生素,如胡蘿卜素、維生素C等,也富含微量元素,它們不僅能使人體抵抗組織產生熱能,控制因感冒而升高的體溫,並且其所含的特殊物質「抗感冒因子」,可直接抵抗感冒病毒,加速康復。
此外,紅薯、紅棗、紅莧菜等也是不可多得的紅色果蔬,這些食品中富含的胡蘿卜素,能參與合成維生素A,對人體上皮組織和呼吸道黏膜等都有很強的保護作用。
有了紅色果蔬里眾多維生素的呵護,再加上早晚一杯牛奶,偶爾喝上一碗暖暖的雞湯和魚湯,在這個春夏之交的時期就能過得健康又愉快了。

4、春末夏初五臟如何保養及吃什麼好

春末夏初是身體調養的好階段
飲食調養:春天陰消陽長,想做養生可以多吃一些溫補陽氣的食物,這樣是十分有助於提升陽氣。平時來可以多吃桂圓、大棗、紅糖、小米、山葯、茯苓、蓮子、薏仁等文溫性食物。這個階段不要吃涼飲、冷凍食物。
保持充足睡眠:源晚上11時之前一定要休息,因為凌晨1時到3時是肝血最旺之時,尤其是肝病患者更要注意休息,保證六至七小時睡眠。
保持輕松愉悅的心情:堅持鍛煉能舒筋活絡,有益肝臟。可以再平時進行散步、慢跑、做體操、打太極拳、舞劍、打球、郊遊和爬山等。

5、春末夏初保健應該喝什麼湯

可以喝喝紅棗蓮子湯,有益身體健康。

6、春末夏初應該吃些什麼食物養生?

以清淡飲食為好,如果沒有胃口可以適當的吃點辣的,刺激味覺.可以多揉揉合谷,足三里等穴位.

7、春末夏初要多吃哪些蔬菜

 1.酸菜
酸菜中含有維生素C和抗氧化劑,但酸菜的食用時間最好不要超過腌制後10天,因為這期間會分解出有害的亞硝酸鹽。據了解,酸菜中的維生素C比新鮮白菜的維C含量更高。
2.南瓜
新鮮的南瓜汁有益新陳代謝,空腹喝可以預防心臟病和腎臟水腫。南瓜汁中含有維生素E,能使皮膚滋潤柔滑。南瓜種子被認為是利膽葯,有助於清理肝臟。此外,南瓜漿中含有的維生素D還可以強健骨骼和牙齒。
3.番茄汁
番茄紅素是絕佳的抗氧化劑,對心臟和血管十分有益。番茄紅素只存在於烹制的番茄或番茄醬中。每日可飲用2杯番茄汁,或食用3至4湯匙番茄醬以攝取10至15毫克番茄紅素。此外,番茄汁還有緩慢降血壓的功效,對時常飲酒、患有高血壓和青光眼的人十分有益。
4.白蘿卜
白蘿卜是天然的抗生素。它含有豐富的抗菌物質,能夠分解「壞的膽固醇」。在所有冬季儲存的蔬菜中,白蘿卜中的維生素C流失量最小。白蘿卜也是一種利尿劑,並且對緩解血管性水腫和高血壓十分有益。蜂蜜泡製磨碎的白蘿卜是治療咳嗽的良葯。
5.豌豆
豌豆中含有維生素B1和維生素B2,對心臟保健具有很好的功效。維生素B1能強化神經系統,參與腎上腺素的形成。維生素B2能向細胞提供能量,體內缺少它會導致身體虛弱、怕冷和氣短。

與春末夏初養生食譜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