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養生太極掌好處

養生太極掌好處

發布時間:2020-08-05 12:10:45

1、每天堅持打太極拳會帶來什麼好處?

學習太極拳有什麼好處 :
一)生理效益:
太極拳結合了傳統導引、吐納的方法,著重練身、練氣、練意三者之間的緊密調協。練習時一方面可鍛鍊肌肉,舒筋活絡;另一方面又能透過呼吸與動作間的相互配合,對內臟加以按摩鍛鍊,達到強身健體的作用。
好處一:增加神經系統的靈敏性——練太極要「心靜意定」,練拳時必先令大腦皮層休息(心靜),將協調全身內外器官機能的任務交由中樞神經系統(意定)執行,加強了神經系統的靈敏性。
好處二:暢通經絡、血管、淋巴及循環系統——因練太極拳的時間不會太短,故能像一般的帶氧運動一樣,能使血氣運行順暢。練了若干時間,會察覺有指尖麻軟發痹、關節微響、針刺、腹鳴等感覺。根據中國醫學理論認為這是經絡暢通的反應。
透過摟拗屈膝絞轉等運動,動脈血管得到適量擠壓及放鬆,能使血液加速運行,增加氧氣的供應,也促進了淋巴系統的新陳代謝,加強了個人的抵抗力。
好處三:改進柔韌度、肌力及肌耐力——太極拳多以慢速走圓及弧,配以屈腿半蹲式運動,加上重心交替變換,運行動作又多摟、拗、絞轉,使各肌肉的肌力及肌耐力得以提高;再配合多方向及大幅度之活動如下勢、蹬腳等式子,能改善各關節的柔韌度。
好處四:提高心肺功能——練太極拳要保持呼吸自然沉實,透過深、長、細、緩、勻的腹式呼吸方法,增加胸腔的容氣量及遞增了吸氧呼碳的次數,確保氣體能充分交換,相對地提高了各器官的獲氧量。又因練太極拳時間較長(連打四次廿四式太極拳約需時廿多分鍾),此等帶氧性活動能訓練及提高心肺功能。
好處五:治療慢性消化管道疾病——因練拳時各關節、肌肉、骨骼會相互牽引、絞纏、擠壓和舒張,內臟又因腹式呼吸(腹實胸實)而產生自我按摩的作用;加上橫膈膜的上下升降幅度增大,對腸的蠕動有正面的刺激作用;而練拳時的舌頂上顎,唇齒輕閉能增加唾液的分泌,提高了消化功能。
總之,經過中西方多面的科學化研究證實,長年修習太極拳能對各種慢 性 病 如:神經衰弱、高血壓、心臟病、消化不良、風濕關節炎、糖尿等等
有著一定的醫療作用。這是無可推諉的事實!

二)精神效益:
好處一:消除壓力——練拳時因要「心靜用意,心無雜念」,又要體松,精神只集中於「意」上,加上太極拳本身要求剛柔並重,呼吸調協,各器官的獲氧量相對提高,故練後使人頓感輕快,壓力盡消,情緒穩定平伏;又因練拳後血氣迴圈暢旺,精神亦抖擻起來,工作效率自然提高。這無疑對樣樣講求效率、日常生活緊張、精神壓力沉重的人有著正面的幫助。
好處二:認識及體驗和諧協調的陰陽哲學觀(周昭和1996)——太極拳倡身心和諧調協,不強已所難,內外相合、虛實分明、剛柔互兼。正所謂「靜中觸動動猶靜」,這種講求明白陰陽對立統一辨正關系的哲學,就是太極拳之創作精神哲理之本。
好處三:認識不以強淩弱,不藉故犯人之道德觀——太極拳論所說之「舍己從人」,彰顯了太極拳「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獨特武學精神。太極倡借力打力,以小力勝大力,一切回擊純順應對方來勢,以靈巧的動作,較小的力氣加殊其上,使來犯者失准而落敗。故太極拳的真正威力,只有在被人蓄意侵犯下才發揮出來,其終目的也只是「立自己於不敗之地」罷了,絕無加害對方之意!
好處四:瞭解修身處世之道——修習太極拳要講求「中正安舒,心靜體松」,這八字真言正好是我們立身處世的最佳座右銘。透過練太極拳,學生可以體會到立身不正之弊:勞勞終日而不得其所。做人只要「中正」,不走歪路,不偏不倚,就可感「安舒」之態;平日只要學會「心靜」,拋開生活壓力的負擔,就能體驗到「體松」之感!

2、長期練習太極拳對身體有什麼好處

練習太極拳的好處
不了解太極拳運動的人,往往不懂得太極拳放鬆的意義,把太極拳的慢練、舉動輕緩誤以為是老年人的運動。其實,體育運動中,每一個發力前的動作,都首先是放鬆。只有先放鬆,才能更好地發揮出快速力量。太極拳放鬆之理不但適用於太極理論,而且適用於一切體育運動之中。在學習太極拳放鬆用意的理論指導下,可以明白更多運動之理。練太極拳舉動輕緩,是為了運勁,須無微不至。開頭就用快速的練法,必然使有些動作過程滑過,做不到處處都能恰倒好處。只有慢練的功夫到了一定程度後,才可開始由慢到快,快而後慢,慢能慢到十分,快也能快到極致,如此反復鍛煉才能極虛極靈,又能極重極輕,快慢輕重,隨心所欲。能輕則松,能松則快,能緩則內勁增長,不用力而自然沉重。在慢練有了功夫後,就可隨心所欲地練快。能夠快而不亂,輕而不浮。輕是保證全身內外放鬆的必要條件,所以拳論中說「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每打一勢輕輕運行,只有用力越少越好的輕的練法,動作才能越練越靈活,才能達到「一羽不能加」的高度敏感性。靈是輕的發展。不輕就不能松,不松就不靈活。太極拳運動,要求心靜用意,肢體內外充分放鬆。就是說,不但肌肉、皮膚、骨節要放鬆,同時要求中樞神經系統、全身放鬆。
太極拳的放鬆是用意的,積極振作的。所謂放鬆,目的就是要消除拙力,去掉僵勁。要按照規矩用勁,以意貫注於動作過程之中。只要按照動作的虛實變化去完成動作過程,按照用意不用力的原則練太極拳,就會逐漸產生一種輕靈而又沉重的,富有彈性和韌性的內勁。這種鍛煉方法能夠引人入勝,在練拳過程中會越來越感到趣味無窮。在生理上,也能起到良好的作用。陳鑫的拳論中說「沿路纏綿,靜運無慌,肌膚骨節處處開張」。就是說,練拳時要心靜不亂,動作要輕靈細膩。肌肉骨節沒有一處不放鬆的地方。動作輕緩可以逐步體會和糾正全身內外的不放鬆之處。因此練太極拳是從動作的輕緩中求得內外放鬆的。太極拳這種放鬆用意,內外合一的鍛煉方法好處很多,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改善神經系統。神經系統的作用是調節全身各器官功能活動、保持人體內部的完整統一,以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需要。太極拳通過意念和呼吸與動作配合,促進大腦神經細胞的功能完善,使人體神經系統興奮和抑制過程得到協調,對精神創傷、神經類疾病,如神經衰弱、失眠、高血壓等有較好的防治作用。
2、增強心臟功能,改善循環系統,擴大肺活量。心臟病是世界第一號殺手,目前西醫對這種疾病還沒有特效的治療方法,練習太極拳能預防心臟病,這是因為太極拳不同於其他運動,它動作舒展緩慢,全身肌肉放鬆,使心臟得到充足供血,但又不會加快心律,加重心臟的負擔;太極拳通過緩慢、細長、均勻的腹式呼吸,使人體肺部的氧氣充足,腸胃得到蠕動鍛煉,增強消化和排泄機能,所以經常鍛煉太極拳,對心臟病、肺病、胃病、便秘、痔瘡等有防治作用。
3、提高人的平衡能力,防止骨質疏鬆。老年人常見的意外事故之一是失去平衡摔倒而導致股骨頸骨折,為什麼會有這個結果呢?這是因為老年人的骨骼鈣質減少,骨質疏鬆而致。太極拳運動中,有一部分動作專門練習平衡能力的,練習者的平衡能力得到充分的鍛煉。練習太極拳時,常常一條腿支撐了全身的重量,腿部受力增加,骨質的含鈣量也會增加,骨骼就變得很堅固了。所以經常練習太極拳的人不容易會摔跤和骨折。
4、具有健美作用。太極拳的頂懸、沉肩墜肘、含胸拔背、松腹開胯、斂臀等身法要求,加上在練習時的腰部旋轉,使練習者的全身肌肉得到充分鍛煉,保持良好的體型。

3、太極拳的好處

睡前練太極拳的好處:

太極拳的練習,即「腹式呼吸」,通過腹腔壓力的改變,使胸廓容積增大,胸腔負壓增高,上下腔靜脈壓力下降,血液迴流加速。由於腹腔壓力的規律性增減,腹內臟器活動加強,改善了消化道的血液循環,促進消化道的消化吸收功能,防止便秘。

科學研究表明,打太極拳時全身骨骼肌的周期性收縮和舒張,可以加強血液循環。更重要的是由於肌肉運動,可使冠狀動脈反射性擴張,心肌毛細血管開放增多,氧的供給充分,心肌營養加強,收縮功能提高,同時全身皮膚、肌肉、內臟中儲備的毛細血管網擴張,導致血壓下降,可有效地防止夜間發生心腦血管急症。

練太極拳可以調整神經功能活動,使高度緊張的精神狀態得到恢復,陰陽達到平衡。因此,通過練拳養神,能夠治療神經衰弱、健忘失眠、神志不寧等症。睡前練太極拳,既能有效地改善睡眠,又能防治多種疾病,是中老年人養生保健的上乘方法。

(3)養生太極掌好處擴展資料:

睡前練太極拳的注意事項:

1、不同的人,在鍛煉過程中,都應該根據自身身體狀況,合理調控運動強度和量,強身健體,預防損傷。

2、作好准備活動在正式練拳之前,應做好准備活動,適當慢跑、徒手操使身體微微發熱,再適當壓壓腿、拉拉韌帶,做幾次半蹲起,尤其要把膝、踝關節充分活動開。

3、從簡單入手剛學太極拳時,最好是從簡單的入手,即先學簡化的太極拳,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以後,掌握了動作要領,才可以過渡到學習傳統的太極拳。

4、低重心運動要適宜太極拳特有的運動形式是膝關節始終處於半蹲姿勢,下肢運動負荷比較大,長時間、低重心的運動,很容易造成膝關節軟骨、韌帶損傷,引起疼痛。因此,在打拳過程中,不要過分追求「太極步伐」的低重心行拳姿勢,可把重點放在「走架」和精、氣、神的統一上。

5、時間不要過長練習時間也不宜過長,套與套之間要有一定的休息,不要把一套拳連續打好幾遍。

6、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練習太極,所以平時大家應該注意自己的體質變化。

參考資料:

人民網-睡前適合練太極拳嗎?詳解太極拳的好處和注意事項

4、太極拳養生有什麼好處?

5、太極拳養生功的好處

與養生太極掌好處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