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肝癌從早期到中期到晚期經歷多長時間?
一般肝癌 早期到中期 如果不介入治療的話也就是一年的時間 到晚期兩年左右的時間。
患者應該保持良好的心態 積極配合治療!早期介入長期生存還是很大幾率的!
《石明羽漫漫癌路 堅持不懈》 有可能會對你有幫助!
2、乳腺纖維瘤會不會惡變成乳腺癌
乳腺纖維瘤是一種常見的乳腺腫瘤,屬於良性的腫瘤。一般情況下發展成為乳腺癌的概率不高,但是乳腺纖維瘤一旦發現就建議及早切除,病灶在體內呆的時間越長發生惡變的概率越高,另外乳腺纖維瘤易復發。建議盡早手術治療,切除後送病檢明確性質,術後每半年復查一次,防止復發。
3、李忠大夫做客養生堂講述癌症病人怎麼吃(下)
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是故味多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味多於咸,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味多於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味多於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味多於辛,筋脈沮弛,精神乃央。——《素問.生氣通大論》 我們的祖先早就認識到了飲食五味與人體健康的關系,所以說過食酸味,可使肝氣淫益亢盛,克脾土而致脾氣衰竭;過食鹹味,可使骨骼損傷,肌肉縮短,心氣抑鬱;過食甜味,可使心氣滿悶,甚則腎氣失於半衡,氣逆作喘,顏面發黑;過食辛味,可使筋脈敗壞甚馳縱,精神耗傷等,因此謹慎的調和五味,會使骨骼強健,筋脈柔和,氣血通暢,這樣,骨氣就精強有力。所以重視養生之道,並且依照正確的方法加以實行,就會長期保有天賦的生命力。 李忠大夫闡明,臨床我們常見有個肺癌手術後的患者,家人認為手術後,一定要養好脾胃,所以,認為甜味的東西能健脾,所以,給患者很多甜食,結果,患者不但體質沒有恢復,反而出現了腹脹、食慾不振、喘等症狀,加重了病情。「凡人脾胃虛弱,或飲食過度或生冷過度,不能克化,致成積聚結塊。」——《濟生續方》「飲食不適,以漸留滯者,多成痞塊。」——《景岳全書》「過餐五味,魚腥乳酪,強食生冷果菜停滯胃脘......久則積結為症瘕。」——《濟生方》 古代「症瘕」「積聚」即指現代的腫瘤。中醫學認為不當的飲食習慣或飲食偏嗜,往往給予機體某些不良的刺激,在腫瘤特別是消化道腫瘤的病因中佔有重要地位。李忠大夫為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在《孟河費氏醫案》中曾記載了一個醫案,講的是廣西巡撫張丹書的事情,張巡撫當時得了「噎膈」,就是現在的食管癌,飲食不進,胸腹疼痛,請費大夫診治,脈診後,費大夫考慮了氣液皆虛,肝陽夾痰阻胃,氣失降令。處方:參須、北沙參、白芍。牡蠣、酒黃連、吳茱萸、陳皮、制半夏、麥冬、炒竹茹。上方服用10付後,病情好轉,胸腹疼痛大減,飲食漸進。上方加減後,又服用10付,食慾更好,已能正常進食。後來,因生氣加食油膩太多,病情復發,最後不治!這個醫案講的非常詳細,特別在康復階段,一定要避免情緒的變化和飲食的情況,不然,就可能半途而廢。 養生堂李忠大夫談到,說到《孟河費氏醫案》,就需要說說孟河鎮和著名醫家費伯雄。孟河鎮在常州城西北,離揚子江南岸不遠,因有孟河而成鎮。19世紀中葉,中國醫學在南方的一個流派——孟河醫派從這里產生。當日,小小孟河鎮,名醫雲集,諸科咸備,據地方誌上說,到孟河鎮來求治疾病,「江船如織,搖櫓之聲連綿數十里。」由於醫學的帶動,全鎮各業繁榮經濟富裕,這種醫學與社會經濟的聯動,幾乎僅見於孟河一地。清史稿對孟河醫學亦有記載,史家從孟河醫學中特選費伯雄傳作,稱「清末江南諸醫,以柏雄最著」。作為孟河醫派的領袖,費伯雄曾先後兩次奉帝國的徵兆,前往北京,為當朝皇太後和皇帝治病。費伯雄的醫學專長是治療虛勞,而這時候帝國皇帝與他統治的國家似乎患了同樣的疾病。費伯雄理解的醫學要義是「平穩醇正」,這是他一生的醫學思想與風格。費伯雄說,「天下無神奇之法,只有平淡之法,平淡之極,方能神奇。」「平淡之法」,即是對身體不刺激,不對立,不征服,在一種完全順從身體的變化之下展開對疾病的治療。這種理念非常符合癌症的臨床治療。費伯雄活到80歲,在孟河鎮由門人們舉辦的八十壽誕上,他向眾人作了永別性的致辭後,於該年秋風乍起時平靜逝世。他在江南的醫學聲望,由他的孫子費繩普繼承。
4、為何說「癌從口入」,怎樣把住入口關?
飲食、營養對癌症的形成有一定影響,其中包括食品中各種物質的代謝和瀦留,作用於宿主細胞致癌。據報道,在美國的癌症患者中,男性1/3,女性1/2是與飲食有關的。研究指出:少吃含脂肪豐富的食物、腌制熏制食物,少飲酒,不吸煙,多吃蔬菜、水果和五穀雜糧,尤其多吃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A、維生素E的食物,對降低肺癌、胃癌、膀胱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癌症的發病率有良好效果。除煙熏、霉變食物外,進入宿主體內的防腐劑、著色劑、食品添加劑等都可能含有致癌物。宿主內也可以通過代謝合成某些致癌物質,引起細胞轉化與惡變。如食物中的胺類物質(多見於變質的魚)與亞硝胺(來自腌製品)可在胃內合成強致癌性亞硝胺類化合物,與胃腸道癌的發生關系密切。膳食中的脂肪含量高,植物纖維少則會引起腸腔內因膽鹽和膽固醇分泌過多導致癌物質形成並瀦留,與結腸癌的發生有關。
因為飲食可以直接導致致癌症的發生,所以,我們必須從下面幾個方面把住「癌從口入」關。
(1)食物多樣化,營養要平衡。
(2)多吃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纖維素的新鮮蔬菜、水果、五穀雜糧和菌類食品。
(3)不偏食、不暴飲暴食。
(4)不吃燒焦、發霉、腌漬失度的腐爛變質的食物。
(5)少吃熏燒油炸食品。
(6)不吃過熱食物、少吃加入人工添加劑的食物。
(7)不吸煙、少喝酒或不喝酒。
5、7種癌從口入,怎樣吃飯就是在喂養體內的癌細胞?5個字把癌症擋在外?
參考下面的吃飯方法,5個字把癌症擋在體外。
6、關於肺癌!!!!!!
癌症是一種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現;是一個全身為虛,局部為實的疾病;第一:手術:惡性腫瘤(癌症)病人,在手術時會大量的出血,被手術刺激的癌細胞可達到最高的活躍程度,手術時大量的癌細胞進入血液,血液又是循環人體全身的,而進入血液的癌細胞就會侵入人體的各個部位,等於在全身播種癌細胞。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如果癌症患者做過手術,一旦復發就不容易治療了,必死無疑的,這就是癌症患者手術後,癌細胞大轉移的直接原因。
第二、化療:,化療葯是一種化學葯物,毒性相當大,酸性程度相當強,只要人體皮膚沾上一點,馬上就會出現腐爛,,:醫院給患惡性腫瘤的病人,做了幾個療程的化療,把惡性腫瘤上的纖維及肌肉都腐蝕及融化掉,所以CT報告顯示,腫瘤已經全部消失,這時醫生告訴患者,經過化療腫瘤已經全部消失,過幾天多配點消炎葯就可以出院回家了,病人聽了當然非常開心,但是好景不長,過不了幾個月,病情又復發了,癌病人又感到不舒服,去醫院檢查,結果CT報告顯示,腫瘤比沒有化療前還要大,這又是什麼原因呢?因為腫瘤血管沒有被腐蝕和融化,腫瘤血管還是活的,經過化學葯物的摧毀,腫瘤血管只是損傷、損傷的腫瘤血管經過一段時間的恢復,腫瘤血管又復活了,而且還會以前生長更快,這就是腫瘤經過手術、化療以後還會復發的主要原因。所以很多癌症復發或轉移的問題就出在這根基上。
第三、放療:也就是採用激光類的功能儀器,把惡性腫瘤燒死,在燒死惡性腫瘤的同時,也把惡性腫瘤的細胞激活了,首先燒到的是包著腫瘤細胞的外包皮,同時受到刺激的惡性腫瘤細胞產生了激烈的運動,一旦被燒的腫瘤外包皮開始受損或破裂,那麼惡性腫瘤細胞就象炸了窩的馬蜂一樣,到處狂飛,這也就是產生惡性腫瘤(癌症)大轉移的直接原因,
為什麼同樣得了癌症的病人:有錢人要比沒錢人死的快,上醫院治療要比沒上醫院治療要死的快。貴州苗葯功效具有:理氣散結、消淤、清熱利濕、解毒、消腫、祛風散寒、行氣止痛、活血、補血、通絡、養氣血、
提高機體免疫力的作用;防治癌症細胞的生長;殺死癌症細胞;
健康是財富;健康是幸福;願天下好人一生平安;如有打擾;敬請諒解
朋友;收集吧;為家人健康
7、7種癌從口入,怎樣吃飯就是在喂養體內的癌細胞?哪5個字把癌症擋在外?
1、不好的飲食容易得的七種癌:腸癌吃菜少吃肉多、口腔癌煙酒不離口、肺癌高溫烹調、胃癌愛吃腌制食品、食道癌喜歡趁熱吃、乳腺癌高脂肪高熱量飲食、肝癌食物受潮霉變。
2、5個字把癌症擋在外:一吃「粗」、二吃「淡」、三吃「雜」、四吃「少」、五吃「爛」。
作為「舌尖上的民族」,每個中國人都是一本行走的菜譜。但是,吃不對可能引發30多種癌症,其中有7種與中國人關系最為密切。
這樣吃,可能誘發7種癌症
腸癌吃菜少吃肉多
現代人吃肉太多,吃菜太少,容易出現便秘和膳食不平衡。長期便秘,會迫使腸道反復吸收有害物質,誘發腸癌。
建議大家吃肉和吃菜的比例最好在1∶5~1∶4之間,並且每天吃50~100克雜糧。
口腔癌煙酒不離口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報告稱,40%以上的口腔癌與酒精有關。而吸煙是40歲以下人群罹患口腔癌的禍首。此外,常嚼檳榔也會增加口腔癌風險。
肺癌高溫烹調
國人喜愛煎、炒、炸等高溫烹調方式,一旦沒控制好油溫,就會產生大量夾雜致癌物質的油煙,人體吸入後便增加患肺癌風險。
建議多採取蒸、煮、燉、汆等低溫烹調。
胃癌愛吃腌制食品
短期腌制的蔬菜所含亞硝酸鹽過高,還可能和蛋白質食品中的胺類物質合成致癌性較強的亞硝胺。
另外,腌制食品往往較咸,而攝入過量高鹽食物會對胃黏膜造成直接刺激,更易發生胃炎或潰瘍增加癌變風險。
建議少吃腌制食品。
食道癌喜歡趁熱吃
數據顯示,食道癌患者中平時喜好熱食、熱飲者佔到90%以上。高溫食物會損傷食道黏膜,嚴重時導致食道起泡、潰爛、出血,反復如此便會誘發癌症。
吃飯時,食物溫度保持在60℃以下為最佳。
乳腺癌高脂肪高熱量飲食
喜歡吃煎炸食物、加工肉製品等高脂肪、高熱量食物的女性,患乳腺癌風險更高。
建議女性每天吃肉不超二兩,並保證吃夠1斤蔬菜、半斤水果,30~50克大豆及其製品。
肝癌食物受潮霉變
黃麴黴毒素可致肝癌,它常存在於受潮發霉的花生、大米、玉米、堅果等食物中。
建議合理儲存食物,一旦食物變質,哪怕只有輕微的霉味也要堅決扔掉。
5個字把癌症擋在外
一吃「粗」
膳食纖維缺乏是近年來癌症患者增多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工越精細,膳食纖維損失越多。
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包括:黑米、玉米面、莜麥面、鮮玉米、小米等主食;香菇、金針菇、毛豆、蠶豆、茭白等蔬菜;石榴、桑葚、梨、獼猴桃、鮮棗等水果;黑芝麻、松子、干杏仁、干核桃等堅果。
二吃「淡」
少吃高脂肪、動物蛋白類食品,以天然清淡果蔬為宜,適當控制鹽攝入。對於愛吃肉的人,每周紅肉的攝入量要少於500克,盡可能少吃加工肉製品;每天食用白肉最好限制在50~100克以內,每周只吃2~4次。
每人每天吃鹽最好別超過5克。尤其要小心你身邊的「隱形鹽」。
三吃「雜」
預防腫瘤,關鍵在於平衡飲食,不挑食,葷素搭配,忌燥熱及過分寒涼食物。
只要配合得好,紅黃白綠黑等有色彩的食物都是「抗癌葯」。美國癌症研究協會曾明確表示:並不推薦任何一種具體的抗癌食物,而是建議食譜有2/3以上的食物來自於蔬菜、水果、全谷以及豆類。
四吃「少」
研究人員發現,「每頓都吃得很飽」和「基本上只吃八分飽」的人相比,前者患癌的概率更大。暴飲暴食的同時,如果還酗酒、吸煙,那更給身體雪上加霜,食管癌、胃癌、胰腺癌等消化系統腫瘤都與此有關。
做到只吃「八分飽」,不妨嘗試以下幾招:
在感到有點兒餓時開始吃飯,而且每餐在固定時間吃,這樣可避免太餓後吃得又多又快;
吃飯至少保證20分鍾,因為從吃飯開始,經過20分鍾後,大腦才會接收到吃飽的信號;
用小湯匙代替筷子,每口飯咀嚼30次以上,減慢速度;
多吃粗纖維的、增加飽腹感的食品,比如豆類、魔芋等;
每次少盛一點,或使用淺盤和透明餐具。
五吃「爛」
除新鮮水果、蔬菜外,其他食物應煮爛、煮熟。
8、癌從口入,最招癌的飲食習慣有哪些?
長期熬夜,吸煙,飲酒,生活不規則的,暴飲暴食。
9、我喜歡吃燙飯,喝湯也是,但聽說這樣容易得食道癌,是嗎?
是的,常吃很燙的東西容易把你的食道功能燙壞,而且都是慢性的,等你察覺了就晚了,輕則潰瘍,重則病變,好自為之吧。
-----------------------------------
「全國腫瘤宣傳防治周」,中山大學腫瘤醫院舉行了大型的義診活動。記者從活動上獲悉,目前,我國腫瘤的平均發生率是1.2/1000,而廣州、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腫瘤發生率為2/1000,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一倍。專家們認為,近4成癌症與飲食有關,廣州人喜吃的煎炸、燒臘食品等以及環境污染嚴重、工作節奏快、精神壓力大等,都是導致腫瘤發生率增加的主要原因。
-----------------------------------------------------
飲食習慣與癌息息相關
「廣東人喜歡喝粥,但是過於頻繁地喝熱粥會損傷食道,從而增加患食道癌的幾率。」腫瘤中心老院長萬德森教授說。目前,我國平均的腫瘤發生率是1.2/1000,而廣州、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腫瘤發生率高達2/1000,比全國平均水平多出近一倍,這主要是跟這些地方人們的飲食習慣、精神壓力和環境污染有關。「35%~40%的腫瘤和人的飲食有關,癌症亦可以從口入。」萬教授說,癌從口入分為2種,一是直接攝入致癌物質,另外就是飲食結構不合理,造成營養攝入的不平衡。像燒臘食品、腌菜中大量的硝酸鹽會導致食道癌和胃癌;霉變食物中的黃麴黴菌會導致肝癌;高脂肪的飲食容易引發大腸癌、乳腺癌等。另外,常見於市面的油條等油炸食品,由於一鍋油多次煎炸各類食物,會導致油變質,也會產生一些致癌物質。
針對廣東人的一些日常飲食習慣,萬教授建議,要少吃油炸的食品、燒臘食品,不要吃霉變食物,飲食盡量講求清淡,多吃生鮮蔬菜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