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雨水節氣吃什麼養生粥最好
中醫認為肝主生發,因而春季肝氣旺盛,肝木易克脾上,故春季養生不當容易損傷脾臟,從而導致脾胃功能的下降。在知雨水節氣之後,隨著降雨有所增多,寒濕之邪最易困著脾臟。:同時濕邪留戀,難道以去除。針對這樣的氣候特點,飲食調養應著重於調養脾胃和祛風除濕。
桂圓阿膠紅棗粥
【用料】粳米100克,桂圓肉20克,阿膠10克,棗〔干)10克。
【做法】粳米淘洗干凈,用冷水浸泡發漲,瀝干水分;取一隻大杯,倒人開水,將阿膠和白酒放在小杯子里;將小杯子坐於開水中直至阿膠溶解;內桂圓肉去雜質,洗凈,紅棗洗凈去核;鍋內加人約2000毫升冷水和桂圓、紅棗,用中火煮至水分剩餘三分之一;加人梗米,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慢煮成粥;加人融化的阿膠攪勻容即可。
【功效】益氣滋陰、補腎強身、活血養血、潤膚美顏。
禁忌:大棗能助濕生熱,令人中滿,故濕熱脫腹脹滿者忌食。
2、雨水節氣怎樣按摩穴位來養生保健
雨水節氣關節痛基本都是風濕性的關節病,以肩關節、膝關節疼痛為主。
一、膝關節取穴
【犢鼻穴】它可是膝關節病的剋星,這個穴位在膝部,髕骨與髕韌帶外側凹陷中。又名外膝眼穴,在膝蓋骨下緣的外側凹陷處。用拇指或食中指按揉,用力方向斜向上方,以有酸脹感為宜,每側按揉3~5分鍾。
【伏兔穴】:在髂前上棘與髕骨外上緣的連線上,髕骨外上緣上6寸處。用指揉法,因為伏兔穴肌肉比較豐厚,力度宜重,有酸痛感為佳,按揉3~5分鍾。
【梁丘穴】:在髂前上棘與髕骨外上緣的連線上,髕骨外上緣上兩寸處。用指揉法,指端垂直點按揉動,這個穴位點按力度宜重,按揉3~5分鍾。
【陽陵泉】:腓骨小頭前下方凹陷中。在小腿外側近膝蓋的位置有個比較突出的骨頭叫腓骨小頭,在它前下方的凹陷處就是陽陵泉,指端點按,以有酸脹感為佳,每次3~5分鍾。
二、肩關節、臂、肘關節痛取穴
【外關】:前臂外側,腕背橫紋上2寸,尺骨與橈骨之間。外關穴點按的時候要用拇指指端垂直點按,食指放在對側相同位置上(內關穴),以加強刺激,點按3~5分鍾。
【陽谷】:在手腕尺側,當尺骨莖突與三角骨之間的凹陷中。陽谷適宜用指尖點按,位置比較狹窄,點在穴位上有酸疼感,一般點按2~3分鍾即可。
【陽池】:在腕背橫紋中,當指總伸肌腱的尺側緣凹陷處。陽池穴位置也比較狹窄,適宜用指尖或者比較尖銳的東西點按,酸麻感較輕,疼痛感較重,一般點按2~3分鍾。春季天氣反復,尤其現在,春寒料峭,乍暖還寒,一定不能及早脫下棉衣,要注意保暖,遵循季節規律進行養生。
3、雨水節氣如何養生?
節氣之後,降雨增多,寒濕之邪最易困著脾臟。濕邪留戀,難以去除,因此,雨水節百氣前後應當著重養護脾臟。
中醫認為,肝屬木,脾屬土。春季肝氣旺盛,肝木易克脾土。因此,養脾首先要調暢肝臟,度保持肝氣調和順暢。飲食上要保持均衡,五味不偏,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其次,要注意健脾利濕。內養脾氣,外清濕邪,從而達到養脾的目的。春寒料峭,濕氣一般夾「寒」而來,因此雨水前後必須注意保暖,切回勿受涼。少食生冷之物,顧護脾胃陽氣。鯽魚、胡蘿卜、山葯、小米等食物有健脾的功效。葯物調養則要考慮脾答胃功能的特點,用生發陽氣之法調補脾胃。可選用沙參、西洋參、決明子、白菊花等。
4、中醫雨水節氣養生吃什麼
雨水時節,空氣濕潤,又不燥熱,也是養生的好時百機,可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以補充人體水分,少食辛辣、油膩之物,以免助陽外泄而傷肝損脾,可多食蜂蜜、大棗、山葯、蓮子、韭菜、度菠菜、豆芽菜等。
據了解,「雨水」是立春後的第二個節令,知每年2月18日或19日,太陽移至黃經330度,為「雨水」節氣。該節氣有兩層含義:一是表示寒冷冬季降雪天已經過去了,從天道而降的不再是雪花,而是雨水;二是表示暖濕的氣流加強,雨水增多,專有利於莊稼返青生長。民諺有「春雨貴如油」之說。
氣象專家稱,「雨水」節氣是寒去熱來的轉折初期,經常會有冷空氣從西北或北部入侵我國北方大屬部地區,帶來陣陣寒意。
5、雨水節氣,女生怎樣養生
這個抄季節由於冷空氣活動頻繁,陽氣微生,但北方氣溫變化大,人體對風寒邪濕的抵抗力會減弱,因而容易引起人的情緒波動,影響身心健康,尤其是高血壓、心臟病、哮喘的患者更明顯。
由於春天細菌、病毒易隨風傳播,春季傳染病較多發,易出現流行性感冒。為了消除這些襲不利的因素,除了要進行「春捂」外,還要積極運動、保持情緒穩定。
在飲食養生方面,名醫孫思邈說過:「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中醫認為:春季為肝氣生發之時,過多食酸會損害脾胃,所以應少吃酸味多吃甜味的食品。且此時脾胃偏弱,胃腸的消化能力較差,也不適合多吃油膩的肉食。
因此,雨水養生首先要保證能量的充足攝入。能量來源以谷類為主,要多增加花樣品種,如糙米飯、米線、河粉、包子、面條、大餅等,注意經常吃些粗雜糧,除了蕎面、燕麥、玉米面、高粱面外,還可以喝八寶粥和蔬菜粥來增加多種粗糧和豆類的攝入。
6、雨水節氣女性該如何養生女性雨水節氣吃什麼食物好
雨水節氣女性的養生注意及相應飲食推薦。
一、雨水節氣女性養生注意
1、淋雨後,私密部位要注意
上面提到,雨水中有很多細菌。有些女性在大雨中淋的時間過久,就會造成全身都濕透了。被雨水浸濕的內褲又貼著私密部位,時間一長就很容易將細菌帶入陰道,引發婦科疾病。因此回家之後除了要立刻徹底清洗全身之外還,需要用專門的護理液清洗下體,並沖洗干凈。
2、衣服消毒還要分開洗
淋過雨後的衣服也要做好及時消毒,因為雨中帶有大氣層中的各種污染物,有事雨太大很多人都是趟水回家,身上沾滿了街道上各種污物混雜在一起的雨水。這時回家後需要及時脫掉衣服,然後與其他衣服分開放,另外清洗時要用消毒液浸泡之後才能徹底殺菌。
3、吃東西要小心
大雨的沖擊,會讓地上的各種污泥雜物都匯集在一起,水的質量會受到很大影響。因此被雨水浸泡過的熟食、食品等不能再食用,蔬菜、水果類也要經過充分的清洗處理或削皮處理等再食用。尤其注意不要喝生水,特別是有露天糞坑的農村邊緣地區。進食前必須洗凈雙手。
4、經期女性千萬別趟水
除了腳上有傷的人,處於經期的女性也是不能趟渾濁的雨水的。因為經期趟水特別容易引發急性附件炎,下腹疼痛腫脹、月經失調、淋漓不斷,嚴重的還會導致崩漏。如果不幸遇到這樣的大雨還是建議姑娘們找個地方避一避等雨完全停了再走吧。
5、勿過早減外衣
「燥寒凍肉,濕寒入骨。」由於春氣涌動,身體偏熱的人從感覺上欲減外衣。體熱外泄,濕寒交換於內入骨,易傷骨關節致病。 起居有常,勞逸結合。天氣轉暖,要增加戶外活動,維持健康的體重,即順應自然,保護生機遵循自然變化的規律,使生命過程的節奏,隨著時間、空間和四時氣候的改變而進行調整,使其達到健運脾胃,調養後天,延年益壽的目的。
6、年老女性者勿用冷水
按中國五行學說,水對應腎,腎主骨。雨水時節年老體弱者用冷水洗臉、洗手,濕寒易侵入關節,又無充足的陽氣驅寒於外,濕寒滯留於手,指易酸痛,重則變形;濕寒滯留於頭,頭易疼痛。
7、洗頭及時吹乾
洗頭之後應及時用熱風機吹乾。否則,水濕留於發際中變涼,「同氣相求」使濕寒聚於頭,由表及裡深入顱內,導致頭痛。如毛發未乾又被冷風吹過,易出現「偏頭風」之症。
8、吃食物以平性為宜
郁熱令人「貪涼」,過於食涼,又會「同氣相求」使濕寒傷及臟腑,引起胃寒、胃涼、腹瀉之類的失衡症狀。所以,飲食保持中庸,吃熱飯熱菜,但不吃慎吃辣椒、不喝少喝白酒等,吃性溫、性熱的食物為宜。
9、女性雨水節氣應保證充分的營養供給
保證能量的充足攝入。能量的來源以谷類為主,形式可以是米飯、饅頭,同時注意變換花樣,如南方的米線、米粉、北方的面條、大餅等;注意經常吃些粗雜糧,除了做成玉米面、高粱面窩頭等,每天可以通過粥的形式來增加粗雜糧的攝入;做粥時,加些薯類如地瓜、山葯等,可做成地瓜雜糧粥、山葯米粥、蓮子粥、紅棗粥等。動物性食物適量吃、油炸等油膩的食物不吃或少吃。
二、女性雨水節氣飲食推薦
1、仙人粥
配方:何首烏30-60克,粳米100克,紅棗3-5枚,紅糖適量。
做法:將首烏煎取濃汁,去渣,同粳米、紅棗同入砂鍋內煮粥,粥將成時,放入紅糖或冰糖少許以調味,再煮一會兒,沸即可。
此粥有補氣血、益肝腎之功效。通用於肝腎虧損、發須早白、血虛頭昏耳鳴、腰膝軟弱、大便於結,以及高血脂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神經衰弱、高血壓等病症。
2、銀耳粥
配方:銀耳3克,大米50-100克,冰糖(或白糖)適量。
做法:摘凈洗好銀耳,淘洗干凈大米,放入鍋內同煮粥,熟時加入冰糖(或白糖),每天一次。
此方具有滋陰補腎之功效。適用於自汗盜汗、遺精腰痛、婦女帶下等症。
3、菊槐綠茶飲
潔凈的菊花、槐花、綠茶各5克,放入瓷杯。用滾開水沖泡,加蓋後浸泡10分鍾,不時代茶飲用。可清熱去火。
另外,雨水節氣盡管理論上降水的機會增加,但氣候仍然乾燥,容易出現口舌乾燥、嘴唇乾裂,因此,除了通過足量喝水來補充水分,每天要吃蔬菜、水果來以補充水分。在南方,蔬菜已經開始上市,最好選擇新鮮的深顏色的蔬菜,豌豆尖、紅菜苔薹、綠菜薹、雞毛菜等綠色蔬菜;水果選水分多的,如柑橘、柚子等。
7、二十四節氣雨水期間,從養生的角度看,飲食上應注意什麼?
暖和的春天已經到來。在人們的心目中,春是暖和,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從吃東西上來說,,春季要順應天時,即順應春天陽氣升發,萬物始生的特點,留意保護陽氣,多吃點「升發」食品。
根據中醫理論:春屬木,與肝相應。在五臟與五味的關系中,酸味人肝,酸具收斂之性,故春季飲食調養時,應適當少食具有酸收作用的食品,如馬齒莧、西紅柿、柑、橙子、橘、柚、杏、木瓜、枇杷、山楂、橄欖、檸檬、石榴、烏梅等。而應適當多吃一些具有辛甘發散性質的食品,也就是老庶民俗稱的帶有「升發」功效的食品,如油菜、香菜、韭菜、洋蔥、芥菜、白蘿卜、辣椒、生薑、蔥、大蒜、茼蒿、大頭菜、茴香、白菜、洋白菜、芹菜、菠菜、薺菜、茴香菜、黃花菜、蕹菜、蕨菜、萵苣、茭白、竹筍、黃瓜、冬瓜、南瓜、絲瓜、茄子等。
另外,很多地方為了迎接新的一個春天的到來,還有吃春卷和春餅的民俗。
[春餅的做法]
將麵粉用開水略燙,揉合平均,製成薄餅後烙制而成,然後將春餅捲入不同的熟菜食用。春餅內卷的熟菜可分為葷素兩種,葷菜包括肉絲炒韭菜、肉絲炒菠菜,或將醬肉、醬肘子、熏雞、醬鴨等切成細絲,再加上細蔥絲和淋上香油的黃醬或甜面醬;素菜包括炒芽菜、炒韭黃、炒粉絲或將三種菜一起素炒。
[春餅的特點]
葷素搭配,營養價值高,且光彩金黃,外酥內嫩,蔥油香味濃,滿嘴盡是春天的味道,心裡頓時也一片陽光。
8、雨水吃什麼,雨水節氣飲食禁忌
雨水節氣飲食禁忌介紹:
雨水最應該吃的食物,山葯,雨水時節,寒氣未消,濕zd氣又至。山葯可以健脾利濕、護衛脾胃陽氣、提高免疫力,還能調理脾胃、提高食慾,所以雨水時節應該多吃一些山葯版。蓮子,古人認為常服蓮子可治百病,故蓮子素有「蓮參」的稱號。雨水時節,人體新陳代謝旺盛,多吃蓮子可清心醒脾、明目安神、滋補元氣。
雨水時節應該保養脾胃應注意:飲食要有規律,不宜過飽;食物以清淡為主,少食油膩厚味;營養均衡,不偏食,多食五穀雜糧;禁食過冷或者權過熱的食物;不要勉強飲食,如果不渴卻強飲則傷胃,不餓而強迫進食則傷脾。
9、雨水節氣怎樣養生?
雨水節氣表示降水開始,雨量逐漸增多,天氣慢慢回暖。雖然到了雨水時節,氣溫仍較低,乍暖還寒,仍需保暖,這段時期不要忙著脫掉棉衣,可遵循上薄下厚的著衣原則,注意背部,腰部,腿部和雙腳的保暖。在飲食上應少吃酸,多吃甜味,多吃一些鍵脾養肝的食品,如韭菜,百合,山葯,藕,蘿卜等。在起居上,宜勞逸結合,順應時節,保證充足,規律的睡眠,不要熬夜,隨著氣溫回升,應逐漸增加到戶外活動的時間,加強鍛煉,增強免疫力,抵禦季節交替時易出現的各種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