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水稻基本營養生長性

水稻基本營養生長性

發布時間:2020-08-01 21:50:39

1、水稻的特性

(1)栽培方面。水稻抄品種生育期長短襲及對光溫的反應特性是搞好品種搭配、播期安排及制定栽培措施的重要依據。
(2)引種方面。從外地引種必須考慮品種的感溫性、感光性和基本營養生長性。
(3)育種方面。一是對親本光、溫反應鑒定,為雜交育種提供較理想的親本材料,從而育成適合生產上需要的雜交種。二是根據不同親本的「三性」特點進行光溫處理或錯開播期,使雜交親本同時開花,便於人工雜交。三是可以對雜交種採取異地加代,加速育種進程。

2、水稻生長過程

1、農民先在某塊田中培育秧苗,此田往往會被稱為秧田,在撒下稻種後,農人多半會在土上灑一層稻殼灰;現代則多由專門的育苗中心使用育苗箱來使稻苗成長,好的稻苗是稻作成功的關鍵。在秧苗長高約八公分時,就可以進行插秧了。

2、將秧苗仔細的插進稻田中,間格有序。傳統的插秧法會使用秧繩、秧標或插秧輪,來在稻田中做記號。

3、秧苗在抽高,長出第一節稻莖的時候稱為分蘗期,這段期間往往需要施肥,讓稻苗健壯的成長,並促進日後結穗米質的飽滿和數量。

4、當稻穗垂下,金黃飽滿時,就可以開始收成,過去是農民一束一束,用鐮刀割下,再紮起,利用打穀機使稻穗分離,現代則有收割機,將稻穗捲入後,直接將稻穗與稻莖分離出來,一粒一粒的稻穗就成為稻穀。

(2)水稻基本營養生長性擴展資料:

病蟲防治

1、針對田間病蟲害種類的不同,採取相應的農葯防治。農葯進行混配時,其農葯的含量要搞清楚,特別是穗頸瘟防治,三環唑有2種劑型,切不得搞錯。

2、一是選用抗病品種;二是合理施肥,增施有機肥、磷鉀肥;三是科學用水,防止深水漫灌,保持田間乾燥,連陰雨天注意清溝排水。

3、大力推廣旋耕、深耕,壓縮麥套稻、稻套麥;適當調整水稻品種布局;淘汰感病品種,選育與推廣抗蟲抗病品種,強化春後對麥田雜草清除措施(特別是禾本科雜草),力求做到面面光。

3、水稻營養平衡的定義?

水稻進入幼穗分化之前,不受短日、高溫影響的正常營養生長期,稱為基本營養生長期。基本營養生長期長短因品種而異,這種特性稱為水稻品種的基本營養生長性。

4、什麼叫水稻品種的感光性、感溫性和基本營養生長性?

水稻品種的感光性、感溫性和基本營養生長性也叫水稻的「三性」。感光性水稻品種在適宜生長發育的日照長度范圍內,短日照可使生育期縮短,長日照可使生育期延長。水稻品種因受日照長短的影響而改變其生育期的特性,稱為感光性。感溫性水稻品種在適宜的生長發育溫度范圍內,高溫可使其生育期縮短,低溫可使其生育期延長。水稻品種因受溫度影響而改變其生育期的特性,稱為感溫性。基本營養生長性即使在最適合的光照和溫度條件下,水稻品種也必須經過一個必需的最短營養生長期,才能進入生殖生長,開始幼穗分化。這個短日、高溫下的最短營養生長期稱為基本營養生長期(又稱短日高溫生長期),水稻這種特性稱為基本營養生長性。

5、怎樣理解水稻的感光性,感溫性和基本營養生長期

水稻品種的感光性、感溫性和基本營養生長性也叫水稻的「三性」。
感光性水稻品種在適宜生長發育的日照長度范圍內,短日照可使生育期縮短,長日照可使生育期延長。水稻品種因受日照長短的影響而改變其生育期的特性,稱為感光性。
感溫性水稻品種在適宜的生長發育溫度范圍內,高溫可使其生育期縮短,低溫可使其生育期延長。水稻品種因受溫度影響而改變其生育期的特性,稱為感溫性。
基本營養生長性即使在最適合的光照和溫度條件下,水稻品種也必須經過一個必需的最短營養生長期,才能進入生殖生長,開始幼穗分化。這個短日、高溫下的最短營養生長期稱為基本營養生長期(又稱短日高溫生長期),水稻這種特性稱為基本營養生長性。

6、為什麼水稻的營養生長期會發生變化?

水稻一生分為營養生長期和生殖生長期,水稻的生殖生長期基本不發生變化,而營養生長期則變化較大,所以水稻品種生育期的差異,主要是營養生長期的長短變化。營養生長期又分為基本營養生長期和可變營養生長期。一般水稻品種,在一定的范圍內都隨溫度的升高、日照縮短而生長速度加快,營養生長期縮短,但縮短到一定天數以後,盡管溫度和日照再適宜,營養生長期也不會縮短了,這段營養生長期便叫基本營養生長期,也稱短日高溫生育期。由高溫短日消去的那一部分營養生長期便叫可變營養生長期。早稻、中稻、晚稻之間,生育期差異很大,其主要原因就是基本營養生長期和可變營養生長期的長短不同的結果。甚至同一品種在不同的年份也會出現生育期長短變化的現象,也是這個道理。
早稻的可變營養生長期主要受溫度影響發生變化,而晚稻的可變營養生長期除了受高溫影響外,主要受日照長短的影響,這就說明了早稻感溫性強,晚稻感溫、感光性均強。

7、作物的感溫性,感光性和基本營養生長性在生產上有何意義

感溫性:一些二年生作物,如冬小麥、冬黑麥、冬油菜等,在其營養生長期必須經過一段較低溫度誘導,才能轉為生殖生長。這段低溫誘導也稱為春化,即作物的感溫性。
感光性:作物花器分化和形成除需要一定溫度誘導外,還必需一定的光周期誘導,不同作物品種需要一定光周期誘導的特性稱為感光性。
基本營養生長性:作物的生殖生長是在營養生長的基礎上進行的,其向發育轉變必須有一定的營養生長作為物質基礎。因此,即使作物處在適於發育的溫度和光周期條件下,也必須有最低限度的營養生長,才能進行幼穗(花芽)分化。由於作物的感溫和感光是在作物經過一定的營養生長後才有反應的,這一特性稱為基本營養生長性。
意義:①在引種上的應用:不同地區的溫光生態條件不同,在相互引種時必須考慮品種的溫光反應特性。一般來說,短日照作物由低緯度向高緯度地區引種時,往往出現營養生長期延長,開花結實推遲的現象。短日照作物由高緯度向低緯度引種時,則出現營養生長期縮短、開花結實提前的現象。長日照作物由南向北或由北向南引種後的表現恰好與短日照作物相反。由南向北引種時,營養生長縮短、開花結實提前;由北向南引種時則營養生長延長、開花結實延遲。總的說來,凡從相同緯度或溫光生態條件相近的地區引種易於成功。
②在栽培上的應用:在栽培實踐中,常根據作物光周期反應調整播期。例如,短日照作物水稻,從春到夏分期播種,結果播種越晚,營養生長期越短,抽穗越快。又如強冬性小麥可以適當早播,在秋季高溫短日照下不會過早穗分化,而有利於保證足夠的營養生長期和提早成熟。作物的品種搭配、播種期的安排等,均需考慮作物品種的溫光反應特性。③在育種上的應用:在制定作物育種目標時,要根據當地自然氣候條件,提出明確的溫光反應特性。在雜交育種(或制種)時,為了使兩親本花期相遇,可根據親本的溫光反應特性調節播種期。為了縮短育種進程或加速種子繁殖,育種工作者應根據育種材料的溫光反應特性決定其是否進行冬繁或夏繁。此外,在我國春小麥和春油菜區若需以冬性小麥和冬性冬油菜為雜交親本時,則首先應對冬性親本進行春化處理,使其在春小麥和春油菜區能正常開花,進行雜交。

8、水稻「三性」的名詞解釋

水稻三性指感光性、感溫性和基本營養生長性。
僅供參考 滿意請採納 謝謝

與水稻基本營養生長性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