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體的十大穴位是哪些
1、合谷:位於虎口,在手背第1、第2掌骨之間,約平第2掌骨中點處,和手心的勞宮相對。
合谷能補能瀉,是治病保健的重要穴位。它可以祛風散寒,疏通經絡,開竅醒神,對感冒發燒、各種頭痛、鼻炎、牙痛、中風不語、口眼歪斜、神昏嗜睡都有很好的效果。合谷穴還有補氣的作用,能夠治療氣虛、脫證。
2、內關:位於前臂內側腕橫紋上2寸之處,在兩根肌腱的中間,和腕橫紋外側的外關相對.
內關是手厥陰心包經的穴位,為八脈交會穴之一,一穴多用,有廣泛的適用范圍。心包是心臟的包膜,它可以疏通經絡,改善心臟供血,治療各種各樣的心臟疾患,
3、風池:在雙耳後、枕骨下,發際邊緣的凹陷處。
「風為百病之長」,風池對於抵禦和排出風寒外邪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可以祛風散寒、疏通經絡,治療各種感冒、頭痛、鼻塞等感受外邪引起的疾病,容易感冒的人經常揉按風池是預防感冒簡便易行的好方法。
4、神闕:神闕就是肚臍眼,位於腹部中央,是循行於人體前面正中線任脈上的重要穴位。神闕保健是防病養生的重中之重。
5、氣海、關元:在小腹的正中線上,分別位於神闕下1.5寸和3寸的部位。
氣海、關元是元氣的生發地,為強壯保健的要穴。中醫諺語說「生於丹田而死於命門」,就是強調保護元氣對於防病養生的重要性。
6、命門、腎俞:命門在背部正中線第2腰椎棘突下的凹陷中,腎俞在命門兩邊旁開1.5寸的部位。
命門者生命之門,是人體的後丹田。中醫養生注重「精、氣、神」的保養,腎者藏精,氣在氣海,命門位於後背兩腎之間,與前面的神闕相對,為兩腎所生的元氣出沒督脈的門戶、生命氣化的根本。
7、足三里:位於膝下3寸、小腿的前外側。
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的穴位,有很強的補氣作用,是人體保健的要穴。足三里配合相應的穴位可以治療多種疾病:它疏通經絡,治療下肢麻木、疼痛、水腫等局部病症,
8、陽陵泉:位於膝下小腿外側、腓骨頭前下方的凹陷處,和小腿內側的陰陵泉相對。
陽陵泉是足少陽膽經的穴位,可以治療脅痛、口苦、黃疸等肝膽病變.
9、三陰交:在內踝上3寸的小腿內側、脛骨後緣,和外踝上的絕骨相對。
三陰交為足太陰、厥陰、少陰三條經脈的交會穴,對脾、肝、腎三經病變以及多種男、婦科病症都有廣泛的治療作用,是保養陰血的關鍵穴位。
10、湧泉:在足心前1/3的凹陷中。
湧泉是足少陰腎經的首要穴位,是腎水的源泉,人體長壽的大穴。經常按摩此穴則腎精充足、耳聰目明、精力充沛、腰膝壯實不軟,行走有力、性功能強盛。
2、常按肚子上哪幾個「長壽穴」,腸胃健康消化好?
了解過中醫的人都知道我們身體上是有很多穴位的,經常按摩肚子上的一些穴位可以幫助我們擺脫疾病,延年益壽。這也算是我們中國獨創的一門養生方法,按穴位的方法傳到外國後,也是得到外國人的親睞與認同,在國外也算是大受歡迎。下面,我來介紹幾種穴位。
第一,腹哀穴。這個穴位大概位於我們腹部中線旁邊,按摩這個穴位可以減輕腹腔壓力,促進我們的腸胃蠕動,最近有腸胃不適的人可以試試這個方法。
第二,中脘穴。這個穴位位於肚臍中間,可以說是六肺匯聚的地方。假如你最近胃部不適,你可以去找一些老中醫來按摩這個穴位,可以緩解胃部不適的症狀。
第三,鳩尾穴,這個穴位是橫膈肌韌帶的附著點。按摩這個穴位可以幫助我們緩解平時焦慮的症狀。假如你晚上睡眠不好或者經常出現煩躁的症狀,就可以按摩這個穴位來緩解。
第四,神闕穴。這個穴位在我們腹部的中間,就是我們所說的肚臍。我們平時要特別注意肚臍的狀況,因為一般肚臍出現異常就意味著我們身體出現了健康隱患。同時按摩肚臍可以有緩解食慾不振,腸胃道消化不良的症狀。當然,假如,病症嚴重最好還是就醫。
經常按摩身上的穴位確實是一種很好的養生方法,可以達到延年益壽,促進消化的效果。但是我要提醒的是,我們的身體出現一些健康問題時,最好還是就醫治療。
3、中國十大百歲老人的長壽秘訣有哪些?
活到100歲和健康快樂活到100歲之間,有著不小的差距。近期,中國老年學學會公布了2013中國十大壽星排行榜。十位老人的平均年齡為119.2歲,來自新疆疏勒縣的維族女壽星阿麗米罕·色依提以127歲高齡穩居榜首。十大壽星中,7人健康,2人自理,只有1人不能自理。
中國老年學學會副秘書長王峰告訴記者,壽星排行榜已舉辦六屆。此次評選於2013年6月1日正式啟動,37個省全部參加。在各地推送的180名候選百歲老人中,按照年齡順序排出前十,上榜者主要分布在6個省區,涵蓋5個民族。數據顯示,中國百歲老人第一次突破5萬大關,達到54166人;老人的健康壽命也相當樂觀。
王峰指出,心態好、不閑著、不挑食、環境好、兒女孝是老人們長壽的共同規律。除此之外,他們每個人還有著不同的性格特點和養生經驗。
127歲阿麗米罕,歌舞高手,赤腳走路。新疆喀什的阿麗米罕·色依提已經歷3個世紀,皮膚依舊細膩得讓人羨慕。新疆人能歌善舞,阿麗米罕的長壽秘訣也在於此。從十幾歲算起,她已經唱了100多年歌,跳了100多年舞。采訪中,她把拐棍當熱瓦普(一種民族樂器)彈奏,當場表演起一段新疆情歌,神情投入,歌聲柔美。記者留意到,阿麗米罕一直打著赤腳走路。老人的孫子說,這其實是老人一直堅持的一種足底按摩方式。
121歲圖如普,八十得子,頓頓番茄。提起新疆喀什地區的圖如普·艾麥提老人,當地人無不稱奇。老人79歲時娶了第三任妻子,80歲得子,82歲時,妻子又為他誕下女兒。記者見到圖如普老人時,他正扛著50斤大米健步如飛。百歲高齡的他,仍有3顆上牙,7顆下牙。老人子女認為,這諸多神奇,和他的飲食有很大關系。不論家中炒什麼菜,圖如普都喜歡放西紅柿,烹飪羊肉時必定有洋蔥。老人家裡的牆上,曬滿了西紅柿干,做湯時都要隨手扔幾個進去。老人認為,番茄是長壽果,洋蔥能降血脂,對以羊肉為主食的維族人來說非常有益。
120歲亞庫普·卡斯木,每天走七里地,愛養花種草。記者見到這位老人時,不服老的亞庫普正和年輕人比賽掰手腕。兒媳介紹說:「父親身體好,從家裡到他們幹活的地里,來回大約有7里地。父親每天走來回,一點問題都沒有。」亞庫普笑稱自己力氣大得益於好胃口:「我一次可以吃掉兩碗手抓飯,而且最愛吃玉米,頓頓得有,玉米面、玉米饢……」亞庫普還很有情趣,院子一邊是個巨大花架,各種花錯落有致,另一角是幾株葡萄樹,都是老人自己栽種。每天擺弄花、澆澆水,老人自得其樂。
120歲田龍玉,日食兩餐,愛爬台階。田龍玉是土家族,現在跟69歲的養女在湘西鳳凰生活。120歲的老人體態微豐,面色紅潤、頭發半黑、皮膚柔軟,沒有一點老年斑,很難想像她經歷過13次喪子之痛。外孫女告訴記者,老人起居很有規律:「一天只吃兩餐飯,每餐非常節制,只吃七分飽。早飯9點,晚飯6點,無論冬夏,晚7點准時就寢。」老人常自己下山買東西,而上下山有90多級台階,她喜歡一個人走個來回。
120歲打蘭彎,穿衣趕時髦,每天一兩酒。雲南怒江邊上的小院里,抽著旱煙的打蘭彎身穿藏青底、花彩紋的傈僳族服裝,頭戴紅豆紗冠,精心的裝扮讓記者眼前一亮。老人還美滋滋炫耀起穿衣訣竅:「黃灰土氣咱不要,穿艷倒有老來俏。」老人有個嗜好,從18歲開始,每天要喝點自家釀的玉米酒。不過,她喝酒很節制,每天一兩,遇到節日,最多二兩。
118歲堯力達西·堯勒瓦斯,從不穿短袖,講究熱養生。堯力達西住在天山腳下,他為自己總結的長壽秘訣是「熱養生」。記者見到老人時,他正坐在院里納涼。南疆近40攝氏度的高溫下,老人依舊穿著長風衣、烏靴,別人都滿頭大汗,堯力達西卻顯得無比自在,連扇子都沒用。他解釋道,新疆紫外線太強,直接照射皮膚會加快體內水分流失,相對來說,穿大衣、躲樹陰更舒適。老人說:「平時我也著長衣、系寬腰帶、穿長靴,年紀大了,注重腰部、腳部保暖,能保證長久的活力。」老人每天上午10點左右在門口曬太陽,但正午絕不出門,「熱養生,並不代表越熱越好,適度親『熱』才是正確的養生之道。」
118歲屯妮薩罕·艾力,不怕病,看得開。由於南疆地區土壤和水系中的碘含量非常低,當地人一直深受大脖子病的危害,屯妮薩罕也沒能倖免。因年齡大無法做摘除手術,小西瓜般大小的腫瘤附在她的頸部長達半個世紀之久,然而老人並不恐懼,反倒把它看成健康警鍾。「如果一得病就放棄自己,我也不會活到今天,只有不恐懼,看得開,樂觀平和,才會長壽。」老人還介紹了自己的健康妙招:「牛羊肉太燥熱,我很少吃,平時最愛喝水,這樣能排出體內毒素,減輕燥熱。」
116歲付姜氏,兒孫孝順,26年卧床照樣快樂生活。山東菏澤的付姜氏,共生育7個子女,3男2女健在,最大的已經90歲,五世同堂。26年前,不慎右腿骨折後,老人一直卧床。最初付姜氏很著急,兒女卻對她說:「我們認真照顧著,每過一年,心裡就是一種滿足,你就是全家的驕傲。」遠在寧夏的小兒子,更是申請提前退休,和妻子返鄉全職照顧母親。在兒女們精心照顧下,卧床26年的老人從未起過褥瘡,家裡的被褥衣物拆洗得非常整潔。如今,老人每天自己盤頭裝扮,和曾孫們講故事聊天。老人告訴記者:「與其悶悶不樂,不如快快樂樂地活」。
116歲黃乜依,清晨木梳頭,早晚拉耳垂。廣西巴馬是著名的長壽之鄉,黃乜依就生活於此。外孫媳婦告訴大家,老人生活簡單,飲食也很隨意,只是偏愛喝玉米粥,「每餐都喝一碗玉米粥,一天至少三碗。」行動不便後,黃乜依還開發了自己的一套養生法:清晨木梳梳頭,早晚拉扯耳垂,中午撐著小凳走一陣。幾年下來,老人越發精神,頭頂冒出新發,原本半聾的耳朵,現在反而聽得清了。在她看來,長壽離不開運動,「越是哪不好,越是鍛煉哪。我不怕病,病還要怕我咧!」
116歲付素清,倔脾氣,閑不住。四川成都的付素清是孫輩們口中的「祖宗」。「祖宗」有大家長的威嚴,最不喜歡別人說她老。「三九寒天,祖宗非得自己親手洗衣服,你要和她搶,她非得急上幾句『我不老,還能幹活呢!』」被女兒取消「下田幹活」的權利後,掃地、削紅苕、捆柴,付素清一概不放過,還「警告」家人:「不準做我的活。」重孫女說,每天還在睡夢中的時候,聽見門外唰唰的掃帚聲,就知道祖宗起床了。屋外竹林里有一大片空地,干凈整潔,付婆婆自己捆的柴垛就整整齊齊地堆在那裡。
4、人體的養生穴都有哪幾個穴位?
一、頭頸部位要害穴(共9個)
1、百會穴
位置:在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聯線的交點處。
經屬:為督脈,為手足三陽、督脈之會,被擊中腦暈倒地不省人事。
2、神庭
位置:頭前部入發際五分處。
經屬:為督脈、督脈與足太陽膀胱經之會穴。被擊中後頭暈、腦脹。
3、太陽穴
位置:在眉梢與外眼角之間向後約一寸凹處。
經屬:奇穴,被點中後頭昏、眼黑耳鳴。
4、耳門穴
位置:在耳屏上切跡前、張口呈現凹陷處。
經屬:為手少陽三焦經。被點中後,耳鳴頭暈倒地。
5、睛明穴
位置:在眼內眥角上方0.1寸處。
經屬:為足太陽膀胱經。為手足太陽、足陽明、陽蹺、陰蹺五脈之會。被點中後頭昏眼花倒地。
6、人中穴
位置:在人中溝偏上(溝下沿上量2/3處)
經屬:屬督脈,為手、足陽明,督脈之會。被點中後頭暈眼昏。
7、啞門穴
位置:在頂部後正中線上,第一與第二頸椎棘突之間的凹陷處,(後發際凹陷處)
經屬:為督脈、系督脈與陽維脈之會穴,被點中後,沖擊延髓中樞,失啞、頭暈、倒地不省人事。
8、風池穴
位置:在枕骨粗隆直下凹陷處與乳突之間,在當斜方肌和胸鎖乳突之間取穴。
經屬:足少陽膽經系手足少陽陰維之會。被擊中後,沖擊延髓中樞,暈迷不醒。
9、人迎穴
位置:喉結旁開1.5寸
經屬:足陽明胃經,被點中後氣滯血淤、頭暈。
二、胸腹部要害穴(共14個)
1、膻中穴
位置:在體前正中線,兩乳頭中間。
經屬:任脈,是足太陰、少陰,手太陽、少陽;任脈之會。氣會膻中心包募穴。被擊中後,內氣漫散,心慌意亂,神志不清。
2、鳩尾穴
位置:位於臍上七寸,劍突下半寸。
經屬:任脈,系任脈之絡穴。擊中後,沖擊腹壁動、靜脈、及肝、膽,震動心臟,血滯而亡。
3、巨闕穴
位置:在體前正中線,臍上六寸處。
經屬:任脈、繫心之募穴。擊中後,沖擊肝、膽、震動心臟而亡。
4、神闕穴
位置:位於臍窩正中。
經屬:任脈。擊中後,沖擊肋間神經,震動腸管,膀胱,傷氣,身體失靈。
5、氣海穴
位置:位於體前正中線,臍下1寸半。
經屬:任脈。擊中後,沖擊腹壁,動靜脈和肋間,破氣血淤,身體失靈。
6、關元穴
位置:位於臍下三寸處。
經屬:任脈、系三陰、任脈之會,小腸之募穴。擊中後,沖擊腹壁下動、靜脈及肋間神經震動腸管,氣滯血淤。
7、中極穴
位置:體前正中線,臍下4寸。
經屬:任脈、系足三陰、任脈之會,膀胱之募穴。擊中後,沖擊腹壁動、靜脈和神經震動乙結腸,傷氣機。
8、曲骨穴
位置:腹下部恥骨聯合上緣上方凹陷處。
經屬:任脈,系足厥陰肝經與任脈之餘。擊中後,傷周天氣機,氣滯血淤。
9、鷹窗穴
位置:在胸骨中線第三肋間玉堂穴旁開四寸。
經屬:足陽明胃經。擊中後,沖擊肋間神經和胸前神經及動、靜脈,震動心臟停止供血、休克。
10、乳中穴
位置:在乳頭中央。
經屬:足陽明胃經。擊中後,沖擊肋間神經和動脈充血破氣。
11、乳根穴
位置:在乳頭中央直下一肋間處。
經屬:足陽明胃經,左側內為心臟。擊中後,沖擊心臟,休克易亡。
12、期門穴
位置:位於乳下兩肋間當第六肋間。
經屬:屬肝經,肝之募穴。足太陰,厥陰,陰維之會。擊中後,沖擊肝、脾,震動膈?⑵?脫?佟?
13、章門穴
位置:在腋中線,第一浮肋前端,屈肘合腋時正當肘尖盡處。
經屬:足厥陰肝經,系足太陰、厥陰,陰維之會,肝之募穴。擊中後,沖擊肝臟或脾臟,破壞膈肌膜,阻血傷氣。
14、商曲穴
位置:位於腹中部當任脈、下脘穴的外側五分處。
經屬:足少陰腎經,系足少陰與沖脈之會。擊中後,沖擊肋神經和腹壁動脈、震動腸管,傷氣滯血。
三、背腰骶部的要害穴位(共8個)
1、肺俞穴
位置:第三胸椎棘突旁開1.5寸
經屬:足太陽膀胱經。擊中後,沖擊第三脅動、靜脈和神經,震動心肺、破氣機。
2、厥陰俞穴
位置: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
經屬:屬足太陽膀胱經。擊中後,沖擊心、肺,破氣機、易死亡。
3、心俞穴
位置:位於第五胸椎棘突、旁開1.5寸。
經屬:足太陽膀胱經。擊中後,沖擊心臟,破血傷氣。
4、腎俞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開1.5寸處。
經屬:足太陽膀胱經。擊中後,沖擊腎臟,傷氣機,易截癱。
5、命門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與第三腰椎棘突之間。
經屬:督脈。擊中後,沖擊脊椎破氣機,易截癱。
6、志室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開三寸處(命門旁開三寸)
經屬:足太陽膀胱經。擊中後,沖擊腰動、靜脈和神經,震動腎臟,傷內氣。
7、氣海俞穴
位置:在第三腰椎棘、旁開1.5寸處。
經屬:足太陽膀胱經。擊中後,沖擊腎臟,阻血破氣。
8、尾閭穴
位置:位於尾骨端與肛門之間
經屬:督脈、督脈之絡穴,別走任脈。擊中後,阻礙周天氣機,丹田氣機不升。
四、上、下肢要害穴位(共5個)
1、肩井穴
位置:在大椎穴與肩峰連線三中點,肩部最高處。
經屬:足少陽膽經,系手少陽、足少陽、足陽明與陽維脈之會。擊中後,半身麻木。
2、太淵穴
位置:仰掌、腕橫紋之撓側凹陷處。
經屬:手太陰肺經。肺之原穴,百脈之會。擊中後,陰止百脈,內傷氣機。
3、足三里穴
位置:外膝眼下三寸,脛骨外側約一橫指處
經屬:足陽明胃經,足陽明之脈所入為合。擊中後,下肢麻木、不靈。
4、三陰交穴
位置:在內踝尖直上三寸,脛骨後緣。
經屬:足太陽脾經,系足太陰、厥陰、少陰之會。擊中後,下肢麻木,失靈,傷丹田氣。
5、湧泉穴
位置:在足掌心前三分之處,當屈足趾時出現凹陷處。
經屬:足少陰腎經。擊中後,傷丹田氣,氣機不能上升,破輕功。
總之,以上36個要害穴,被點中後,都有性命危險,但初傷時,可能感覺不大,但後果嚴重,凡被點中者,不可輕視。
人體主要有十二經絡和奇經八脈。
人體的兩個長壽穴:
我們每個人都有兩個「長壽穴」:一個是「湧泉穴」,另一個是「足三里穴」。
湧泉穴是腎經的一個重要穴位,經常按摩此穴,有增精益髓、補腎壯陽、強盤壯骨之功效。腎是主管生長發育和生殖的重要臟器,腎精充足就能發育正常,耳聰目明,頭腦清醒,思維敏捷,頭發烏亮,性功能強盛。反之,若腎腎虛精少,則記憶減退,腰膝酸軟,行走艱難,性能力低下,未老先衰。湧泉穴位於足底,在足掌的前三分之一處,屈趾時凹陷處便是。每晚睡前盤腿而坐,用雙手按摩或屈指點壓雙側湧泉穴,以該穴位達到酸脹感覺為度,每次50至100下。
足三里穴位於外膝眼下10厘米,用自己的掌心蓋住自己的膝蓋骨,五指朝下,中指盡處便是此穴。足三里穴是胃經的要穴。胃是人體的一個「給養倉庫」,胃部的食物只有及時地消化、分解、吸收,人體的其他器臟才可以得到充足的養分,才能身體健康、精力充沛。所以,胃部消化情況的好壞,對我們來說極為重要。而足三里則能擔此重任。每晚以指關節按壓足三里,不但能補脾健胃,促使飲食盡快消化吸收,增強人體免疫功能,扶正祛邪,而且還能消除疲勞,恢復體力,使人精神煥發,青春常駐。
5、養生長壽三大穴位是哪三個?
合谷 內關 足三里
6、中國「十大百歲老人」的長壽秘訣有哪些?
心態好、不閑著、不挑食、環境好、兒女孝是老人們長壽的共同規律。
7、足三里為什麼被稱為長壽穴?
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常用的重要穴位,位置在膝下3寸,於脛骨前緣旁開1寸處,患者可取坐位屈膝垂足,或卧位在外膝眼直下3寸,距脛骨前嵴一橫指處取穴。足三里臨床應用廣泛,是治療胃腸及下肢膝脛疼痛的首選之穴。馬丹陽天星十二穴中指出「足三里能通心腹脹,善治胃中寒,腸鳴並腹瀉,腿脛膝腫脹酸,傷寒瘦損,氣蠱諸股」。所以足三里有諸病皆治的說法。1 足三里能健脾、消除腹脹、助消化 足三里穴以治療胃腸疾病為主,有「肚腹三里留」之說。胃脘痛可配合內關、合谷、中脘、陽陵泉,腹脹配合脾俞、胃俞。脾胃互為表裡,為後天之本。以足三里為主穴,可配合諸多穴位治療疾病。配中脘治療肝氣郁滯,食停胃脘或因中焦虛寒所致的胃脘疼痛,起到疏肝理氣,溫中散寒的作用,配中脘、內關、合谷有溫胃散寒、調中降逆之效,配脾俞、公孫可調補脾氣、健中和腸以消除泄瀉。以足三里為主穴,可治療消化系統的疾病。2 足三里能調氣血,活絡止痛 按摩足三里能使氣血流通,舒經通絡,祛風散寒。足陽明經,起於鼻兩旁……下至髕骨,沿著脛骨前嵴外側下行足跗,另一支脈從膝下3寸處分出進入中趾外側端。由此可以看出,足三里穴是治療下肢疾病的重要穴位。 臨床證實,足三里有健脾利濕,舒筋活血的功效,所以下肢運動系統的疾病治療離不開足三里穴。風寒濕脾及外傷所致的局部疼痛腫脹,可配膝眼、委中、陽陵泉,關節炎可配昆侖、懸鍾,踝關節疼痛可配丘墟、照海。推拿雙足三里 穴,可治療周身關節痛。 3 足三里具有防病、保健強壯的作用 足三里能起到防病、促健強壯的作用,俗話說「人老先老腿」,推拿足三里穴能使腿腳靈活,這與古代神醫華佗的五禽戲來鍛煉身體,使人達到健康防病是一致的。推拿足三里可防止衰老,預防百病,如配神門可治療失眠,配天柱、中渚可治耳鳴,配聽宮、外關治耳聾,配睛明、風池治視神經萎縮,配心俞、脾俞、內關治心脾兩虛,配心俞、腎俞、關元治心腎虧虛。素體健康的人,經常按摩足三里穴,能使人精力充沛,身心更健康!
8、長壽的穴位有哪些?
足三里,湧泉穴,三陰交穴每天都按摩的!效果很好,但必須要堅持!
9、每天可以保養哪幾個大穴位,讓人健康長壽!
如果每天保養以下幾個穴位是有利於健康長壽的。就是足三里,關元穴,湧泉穴,大椎穴,腎腧穴。
10、人有哪些"養生窩",按一按能更長壽?
長壽是很多人都渴求的,畢竟現代生活如此多姿多彩,誰都想在世界上多生活一段時間,那麼有這個想法的人可要注意養生了。人的身上有許多養生窩,這些養生窩按一按還真可以起到養生的效果,還能夠長壽哦。
一、眼窩
有的人使用眼睛久了之後,會覺得眼睛很疲勞,甚至會出現視覺模糊,這時候如果按一按眼窩,這種眼睛不舒服的感覺便會很快得到緩解。這是因為我們的眼窩周圍有許多穴位,像晴明、攢竹等等就在眼窩這塊位置。所以,經常按一按眼窩,對眼睛非常有好處,而且還可以起到安神的效果。
二、腋窩
腋窩是我們人體非常重要的一個部位,極泉穴就在腋窩里。我們經常按一按腋窩對促進身體內循環非常有好處,並且對冠心病等疾病也有一定的療效。
三、腰窩
腰窩在後腰的位置,它在外面上呈現凹陷狀。腋窩受到養生界的推崇,因為經常按摩腰窩,可以幫助人體調理氣血,對身體的健康很有益處。
四、腳窩
腳窩裡面有個非常重要的穴位湧泉穴,這個穴位是腎經上的重要穴位,用手拍打湧泉穴,可以增強我們的免疫能力,起到預防疾病的效果。
以上這四個窩就是人體非常重要的養生窩,我們在平時生活中有意去按摩它們,可以增強我們的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養生的效果。沒事的時候,坐下來,多按摩按摩這幾個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