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養生小報

養生小報

發布時間:2020-07-29 14:38:02

1、冬季養生手抄報拍的清楚一點

 冬季如百何保暖度
冬日的寒流常常讓人縮手縮腳、瑟瑟發抖知,很多人就想方設法取暖——蜷著身子,道被子蒙頭呼呼大睡;室內開空調,門窗卻緊閉;為了抵禦寒冷,裡面穿著保暖內衣、毛衣毛褲,外加內羽絨衣,帽子、圍巾、口罩、手套等「配套容設施」一應俱全。
 

2、養生主題的手抄報

<

3、有沒有關於養生的手抄報資料?

談談衛生與健康
其實衛生是處處都必須注意的,在路邊、大街上、小巷中,在那些小攤小販的攤子上,經常做一些油餅、臭豆腐之類的食品,你可千萬不能去買,誰知道他們這些東西是用什麼做的,吃了容易生病,甚至造成腹瀉、頭暈之類的症狀。飯前便後要洗手,這也是講衛生的行為。
說到健康,也許有人會說:「吃多了東西也就健康了吧!」其實健康並不在於多吃東西,你還要常運動、多喝水,每天定量吃飯,按時睡覺等等,這樣才能做到健康。在報紙上看到過多吃水果、蔬菜、多補充維生素,這樣對身體大有好處。
衛生與健康是緊密相連的。不講衛生不僅使身體容易生病,有時連你寶貴的雙眼也會受到侵襲。當你接觸過錢、霉舊的書之類的東西,你可千萬不要去揉眼睛,否則,沾你手上的細菌就會跑進眼睛,這樣會使你患上沙眼,導致視力下降。
為了有個健康的好身體,平時我們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良好的衛生習慣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表現為一點一滴的生活小事。比如,要保持個人清潔衛生,衣服要勤換洗,勤洗澡,勤剪指甲;飯前便後要洗手;經常打掃環境衛生;適當參加體育鍛煉,增強身體免疫力。

(1)在春季應該注意到
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從鼻咽喉處侵入人體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起病急、傳播快,常常引起家庭、學校單位暴發流行,嚴重影響工作學習和生活,危害大,是最常見的傳染病之一。
發病的表現:
流感與感冒有相似之處,但兩者是不同的疾病症狀,流感的典型症狀有高熱、畏寒、頭痛、全身肌肉酸痛、疲倦、咳嗽、咽喉痛,部分伴有惡心、嘔吐和腹瀉,它起病急、症狀重,有傳染性,可集體發病,而普通感冒(傷風)由其他病毒引起,症狀情,多為低熱,但其咳嗽、鼻塞、流鼻水則較明顯。
老人、幼兒和體弱慢性病患者得流感後會合並肺炎或加重原有病情,對孕婦胎兒也可能造成不良影響。
流感怎樣傳播及其特點:
流感病人和無症狀的隱性感染者的鼻涕、口水等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流感病毒,通過呼氣、講話、咳嗽、打噴嚏等方式噴出飛沫,把病毒傳給別人,接觸或共用病人的食具、毛巾、洗臉盆等盥洗用具、玩具等物品也可被傳染。 流感多發於冬春季節,男女老幼普遍易感,此時天氣陰冷潮濕,人多在室內關閉門窗活動,是流感發病高峰,但南方地區夏秋季流感爆發也不少,因此全年都要預防流感。流感病毒會經常發生變化侵犯人體,人可能一生得多次流感。
流感的預防:
1、勞逸結合,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注意添衣防止受涼。
2、家居、單位經常定期開窗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新鮮。
3、病人盡可能留在家中隔離、治療,以免傳染他人。
4、家中病人的衣物、食具、盥洗用具嚴格分開,單獨清洗消毒有條件的可用食醋對室內空氣進行熏蒸消毒。
5、在醫生的指導下,與病人密切接觸的家人、同事等可服用中西葯物預防(如板藍根、金剛烷胺等)。
6、流行季節盡可能減少到人多的公共場所,外出戴口罩。
7、接種流感疫苗是基本措施,每年到防疫部門接種1針流感疫苗,大多數人可有效預防流感。老人兒童和慢性病體弱的人最應該接受接種,但對雞蛋過敏和正患流感的人禁用疫苗。

(2)夏天應該做到:
由於高溫天氣對人們生活的影響,所以,盛夏季節中,人們也需要對日常生活進行必要的調整,以求安然度夏。
1.精神調養:夏季要神清氣和,快樂歡暢,心胸寬闊,精神飽滿,如萬物生長需要陽光那樣,對外界事物要有濃厚的興趣,培養樂觀外向的性格,以利於氣機的通泄。「心靜自然涼」,這所說的就是夏季養生中的精神調養。
2.2.起居調養: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的變化,宜晚睡早起。夏季炎熱,安排室外工作和體育鍛煉時,應避開烈日熾熱之時,加強防護。合理安排午休時間,一為避免炎熱之勢,二可恢復疲勞之感。每日溫水洗澡也是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不僅可以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膚清潔涼爽消暑防病,而且能起到鍛煉身體的目的。因為,溫水沖澡時的水壓及機械按摩作用,可使神經系統興奮性降低,體表血管擴張,加快血液循環,改善肌膚和組織的營養,降低肌肉張力,消除疲勞,改善睡眠,增強抵抗力。另外,夏日炎熱,腠理開泄,易受風寒濕邪侵襲,睡眠時不宜電扇送風,有空調的房間,室內外溫差不宜過大,更不宜夜晚露宿。
3.運動調養:夏季運動最好選擇在清晨或傍晚天氣較涼爽時進行,場地宜選擇在河湖水邊、公園庭院等空氣新鮮的地方,有條件的人可以到森林、海濱地區去療養、度假。
鍛煉的項目以散步、慢跑、太極拳、廣播操為好,不宜做過分劇烈的活動,若運動過激,可導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傷陰氣,也宜損陽氣。在運動鍛煉過程中,出汗過多時,可適當飲用淡鹽開水或綠豆鹽水湯,切不可飲用大量涼開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沖頭、淋浴,否則會引起寒濕痹症等多種疾病。
4.飲食調養:夏季是多汗的季節,出汗多,則鹽分損失也多,若心肌缺鹽,心臟搏動就會出現失常。中醫認為,此時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鹹味以補心。西瓜、綠豆湯、烏梅小豆湯,雖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鎮吃。
還有烈日炎炎的盛夏,熱風頻吹也容易引起疾病發作。牙科醫生注意到,每逢熱浪襲來之時,牙齦炎的發病率明顯上升;如果連續數日吹熱風,牙周膿腫和牙疼病人就顯著增多。而當熱風頻吹、天氣乾燥時,慢性咽炎也常常急性發作。此外,夏季吹「乾熱風」時,腦中風病例增加;而吹「濕熱風」時,心臟病和關節炎患者的病情明顯加重。醫學研究證實,當暖氣流向冷氣流流動時(即吹「熱風」),人體置於冷熱兩種氣流交界之中,如果體內調節功能不強或體質衰弱,人體內的生理平衡就被打破,從而引發、加重疾病或使原有病灶復發。

(3)秋天應該做到
中醫認為"肺乃氣之海,氣乃人之根,人乃氣之聚",肺與秋氣相應。秋季降雨少,空氣乾燥,燥邪最易傷津犯肺,使人出現咽干、鼻衄、咳嗽、膚澀等"燥病"。因此,秋天養生應以養肺為先,防病要特別注意防止呼吸疾病感染。下面分別談談秋季養生的幾個方面:
(一) 調攝精神:樹立豁達的人生觀。秋風瑟瑟,黃葉凋落,常會使人感到凄涼,低落的情緒會導致人體的免疫功能降低。此時,人必須及時調整心態,振奮精神,培養樂觀的情緒。>>>>一周的快速減肥食譜介紹!
(二) 早睡早起:保證有足夠的睡眠時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卧早起?quot;這樣,以利收斂神氣,使肺氣不受秋燥的損害,從而保持肺的清肅功能。成人應保證8小時睡眠。
(三) 練習吐納:晨起可在室內閉目靜坐,先叩齒36次,然後用舌在口中攪動,待口中津液滿後,分3次咽下,並用意念送至丹田臍下三寸處,再緩緩將氣從口中吐出。最後用兩手握拳輕輕叩擊背部,左右各3次。此法對肺和呼吸系統有較好的保健作用,可於每日早、晚各練一次。
(四) 調理飲食:以生津潤肺,養陰清燥、通暢大便為主。可選用百合、芝麻、蘿卜、蓮藕、蜂蜜、銀耳、梨、鴨等食物,忌進食辛辣、煎炸之物,生冷食物也不宜多食。有高血壓與冠心病的老年人應防便秘,小兒要防秋瀉。以麥冬30克水煎代茶飲用,有滋陰潤肺之功。
(五) 按摩鼻部:有些人鼻粘膜對冷空氣易過敏。臨床表現為流清涕,噴嚏不止。經常輕輕按摩鼻部,有利於預防呼吸道感染,亦有助於養肺。>>>>細說喝豆漿的各種好處!
(六) 穿衣宜薄:"春焐秋凍"我國古代的一種保健方法,民間稱"薄衣法"。其做法是在夏末秋初之時,慢加衣服以逐漸適應外界的環境,達到鍛煉抗寒能力的目的。

冬季應該做到:
冬季是感冒的多發期,在校學生應注意預防感冒。如果一旦患上了感冒,在治療過程中一定要徹底,千萬不要一見病情好轉就停針停葯,以免病情反復發作。而且一旦細菌形成耐葯,不但不利於病情的早日康復,還可能並發其他疾病。治感冒千萬不要「斗蛐蛐」。 冬季,同學們上自習的時間更加長了。不少同學習慣一邊上自習一邊吃糖,覺得這樣可以提高學習效率,但專家提醒:嗜糖之害,甚於吸煙,長期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會使人的壽命明顯縮短。為了我們的身體健康,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天吃糖最好不多於40克。 冬季應加強營養。雞蛋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食品,但在吃的數量上還應講究科學。雞蛋中含有大量膽固醇,吃雞蛋過多,會使膽固醇的攝入量大大增加,同時多吃雞蛋容易造成營養過剩、導致肥胖,造成體內營養素的不平衡,從而影響健康。為了既保證平衡膳食又滿足機體需要,同時還又不會導致營養過剩,一般情況下,從事腦力勞動的學生,每天吃2個雞蛋比較合適。 冬季同學們傾向於食用肉類食品,但膳食纖維的補充仍不容忽視。膳食纖維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素,它雖然不被人體消化吸收,但其人體具有特殊的功能。進食富含纖維素的食物,有助人體消化和防止便秘。每日膳食粗細搭配,葷素搭配,不僅可以補足人體對膳食纖維的需求,而且可以預防各種疾病的發生。 冬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在這個季節講究保健、保養是很重要的。希望同學們在冬季有一個好的身體。
總之大家多鍛煉身體,有好處的.

4、關於健體的手抄報的姿|i0

強身健體防病養生常識
生命屬於我們自己只有一次。健康是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有了健康,就有了人生的希望;失去健康,幾乎就失去人生的一切。人生的價值似乎應如此表達:健康是「1」,而學習、工作、事業、家庭的成功則是「1」後面諸多的「0」。顯然」1」健在,「1」後面的「0」多多益善。可以是百、千、萬、百萬„„,而一旦健康「1」失去,「1」後面的「0」再多其總值仍是「0」,可見人生健康是何等的重要!
怎樣才能使自己強身健體,防病延年,健康長壽呢?談談自己的體會如下:
一、精神方面:
1、心情舒暢、坦盪樂觀、心底無私坦然而生。樹立積極向上,見賢思齊,努力奮進的人生觀。清心寡慾,知足常樂,與人為善,樂善好施,豁達開朗,樂以忘憂。「笑一笑十年少」。
2、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辦事,不做虧心事,不怕鬼叫門。
3、寬宏大量不計私仇,為人大度不計較個人得失,要辯證、長遠、發展地看問題。
4、保持心理平衡,心態平和,有不平衡的事,積極想辦法,解決不平衡,不要悶在心裡,心情不愉快。
5、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淡泊明志,寧靜致遠,夫當志存高遠。
6、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人無法苛求結果,努力奮斗,盡心盡力也就問心無愧了。
7、遇到困難,積極想辦法,人生就是不斷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過程。盡心盡力後,仍有問題那就相信車到山前必有路,天塌下來有人頂著。不要太壓抑。
8、遇事不急、不火、不怒,著急、發火、發怒是無能的表現。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生活如果是悲劇,有時導演很可能是自己。
9、喜怒有常,心安理得。不要過度喜、怒、哀、樂、憂、思、悲、恐、驚、煩、惱、悶氣、意氣、嘔氣、懶惰。「喜傷心,怒傷肝」,「思傷脾,恐傷腎」,「悲憂則傷肺」。怒加上驚、恐、思、憂長期下去,則氣滯到血瘀,造成器官病變形成血壓高,心臟病,結石、腫瘤等。
10、省思慮、節嗜欲、戒喜怒、簡言語。
二、飲食方面:
1、飲食有節,搭配合理:按時定量,營養豐富,花樣要多,粗而雜比少而精好。
2、食易清淡,切忌油膩。基本吃素,多水果多青菜,少鹽少糖。
3、家庭條件好的少吃牛、羊、豬,多吃雞、魚、兔,少吃動物油,多吃植物油。
4、食慾有節,中老年人每頓八分飽,不暴食暴飲。
5、根據個人身體情況,哪些食品要限,哪些食品要戒,如限酒戒煙。
6、早飯好,午飯飽,晚飯少。
7、吃飯先喝湯,老來不受傷。
8、吃飯少一口,活到九十九。
9、養成早晨起床後,喝杯白開水的好習慣。
10、神(自然)造的,永遠好於人造的(食品)——崇尚自然。
三、體育鍛煉方面:
1、動以養身,靜以養心。動靜結合、勞逸適度。
2、「戶樞不蠹,流水不腐」,「生命在於運動」,有一定的體育愛好,養成經常鍛煉,經常活動,持之以恆的好習慣,但要注意科學鍛煉,不運動不好,運動量過大也不好。早晨鍛煉量要輕,下午冬天2-4點,夏季3-6點戶外鍛煉最好。尤其青壯年更應當有一定的體育愛好。
3、中老年人要勤快好動,不能懶惰:或安步當車,多走路,多散步;或養花養魚,愛好田園生活;或買糧買菜,勤樂家務;或琴棋書畫、文史哲音樂等,要有所愛好。
4、「勤勞利筋骨」。
四、其他方面:
1/3
1、防病重於治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
2、頭要冷,腳要熱。(晚上熱水洗腳)
3、「胸寬腹實」。
4、心安意凈。
5、少食多動,勤快不懶。
6、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要太熬夜,早晨起不來。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起卧有規律,早卧早起,有良好的睡眠。人的工作、休息時間是有規律的。不要三更起,五更眠,一日曝十日寒。
7、「睡前水泡腳,睡後不蒙頭」。
8、精神、飲食、鍛煉、休息、保健五個環節。
9、什麼時候吃比吃什麼更重要。
10、人想長壽,多吃豆腐少吃肉。
11、人想體壯,飯菜嚼成漿。
12、「要想九十九,找個老婆長的丑」。
13、幾個朋友常話聊,身體的毛病找不到。
14、破罐子熬過柏木筲。
15、有錢難買老來瘦。
16、無病防病,有病及時治療,善服葯者不若善保養者。
17、久病成良醫,注意總結經驗教訓。
18、不覓仙方覓睡方。
19、腦力勞動者要注意多過戶外生活,多做體力勞動,久坐卧則傷氣。尤其多到山青水秀,風景怡人,陽光充足,空氣新鮮的地方活動。
20、飽食便卧,終日久坐,皆害體損壽。
21、養生小經驗:①行不疾步②耳不極聽③目不久視④坐不至久、立不至疲⑤卧不至懵⑥食不過飽⑦飲不過多⑧勞逸不過⑨冬不過熱⑩夏不竊涼(11)、不飢極而食(12)不渴極而飲(13)先寒而衣(14)先熱而解(15)不露卧星下(16)五味不偏過,酸多傷脾、苦多傷肺,辛多傷肝,咸多傷心,甘多傷腎。
22、練練氣功、學學推拿、按摩,學點醫學常識。
23、早晚用清水清理凈鼻孔,能防感冒。
24、順應四時,調節飲食;適應天變,增減衣衫;但要適當注意春捂秋凍。
25、注意警惕日常生活中易出現的危

5、衛生小報空心字怎麼寫才好看

衛生小報

衛生指個人和集體的生活衛生和生產衛生的總稱。一般指為增進人體健康,預防疾病,改善和創造合乎生理、心理需求的生產環境、生活條件所採取的個人的和社會的衛生措施,包括以除害滅病、講衛生為中心的愛國衛生運動。 醫學史研究認為「衛生」是個醫學名詞,意為「養生」.這個詞最早出現於《靈樞》中,《莊子.庚桑楚》里也有「衛生」一詞:「南榮曰:殊願聞衛生之經而已矣.」 也有人認為「衛生」一詞來自希臘神話.「hygeian」是指神話中的「健康女神」.西歐學者用此詞表示「衛生」或者「衛生學」.

6、關於健康的手抄報

送你100條養生知識,祝你健康.

1、記住:睡覺是養生第一要素。睡覺的時間應該是晚21:00~早3:00。因為這個時間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長,即第2天沒精神。

2 一切葯物對治病來說都是治標,不是治本,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因為一切的病都是錯誤的因產生錯誤的果.錯誤的因不除,錯誤的果就不會絕根.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從心生.心凈則身凈.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復系統來修復自己的疾病.其實人和動物是一樣的,動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

3、正確的觀念遠比昂貴的葯物和危險的手術更能幫助患者消除疾病。有了正確的觀念,你就會有正確的決定,你就會有正確的行為,你就可以預防許多疾病的發生。

4 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絕對不是從書本里學來的,而是從自己的真誠心、清凈心(就是佛家所說的菩提心),從定中生出來的。

5 人是一切生物中構造最完美的靈體,健康的身體是人生來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狀況的調節是靠人體本身所具有的調節修復系統來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輔助作用。

6 人的大部分生病現象是人體在調節、清理身體垃圾時所表現的現象,是人體自動調節平衡所表現出的狀態,所以應該把它們當成正常的生理現象,而不應該去把它當成病因來消滅。所以當人在生病的時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裡要安定,心定則氣順,氣順則血暢,氣順血暢則百病消。

7 人的健康離不開兩大要素:1)足夠的氣血;2)暢通的經絡(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8 足夠的氣血靠:足夠的食物+膽汁+必要時間內(晚天黑後~午夜1點40)優質的睡眠(這個時候大腦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經主導)+良好的生活習慣。

9 暢通的經絡需要:清凈心。一切七情六慾都會破壞清凈心,從而破壞經絡的正常運行。

10 維持健康的身體不僅需要「增收(增加氣血)」,也需要「節支(減少血氣的損耗)」。

11 過度地增加食物不僅不會增加血氣,而且會成為身體中的垃圾負擔,反過來還得靠消耗血氣來把他們清理掉。五臟六腑是一個血氣加工廠,食物是原材料,加工能力是有限的,而食物是無限的,所以食物的數量必須得到控制。

12 適當運動可以幫助人的氣血運行,但同時也在消耗人的氣血。人體的微循環主要應該靠松靜來達到的,這也是健康必不可少的。

13 人體中的垃圾越多,就越需要更多的血氣來清除它們,但人的血氣因為垃圾的增多和血脈的阻塞而減少,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這也正是人衰老的機理。所以,人要想健康不老,就要:1)減少體內的垃圾;2)增加血脈經絡的暢通;3)增加體內的氣血。

14 與其相信葯物,相信檢查的數據,不如相信自己的感覺,相信自己所具足的自我調節能力。但這需要在你得道(智慧開了)的前提之下,才能分辨這一切。

15 健康,從調節心性開始。為了你的健康,你學佛吧。學佛得到的快樂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16 對於一個有宿疾的人來說,只有氣血充足了(一是通過這里所介紹的補充氣血的方法,二是通過靜坐打通氣機),病情才會顯現出來。所以練功的人在功夫達到一定水平後都會出現一些「有病」的現象。這個時候要沉住氣,定下心來多做些靜功來增加自己的氣血,以盡快度過這個時期。

17 人違背了養生法則,雖不一定會立即得病,但一旦形成習慣,就會大大增加得病的機會。這就和交通規則一樣,你違背了交通規則,不一定會出事故,但其危險性是顯而易見的。

18 人為什麼必須保持一定的飢渴才是對養生有利呢?其實這就是「虛」的妙用。道家講,虛則靈。這和謙虛使人進步,自滿使人落後一樣,所以人必須經常保持「虛靈」的狀態,才能時時保持清醒,保持健康。

19 人要想健康,就必須使體內有足夠的"氣"來"氣化"所進的食物.只有這樣,你的體內才不會積累垃圾,不會有多餘的食物來釋放游離的"虛火"損害你體內的臟器.這個"虛火"反過來會損耗你的"氣".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現代人生病,大多數是飲食不節的緣故.

21 俗語說「靈機一動,計上心來」。這個「機」字如果能真正領悟透了,那麼你的悟性就算是開了。老師教人,醫生治病,其實就是在點撥你的這個「機」,讓你「機」打開。這個「機」,有時也叫「關鍵」。當然,這個「機」起作用是有條件的,就和氫氣只有達到一定濃度,遇火才可以燃燒爆炸一樣。記住,別人的作用都是外因,你自己才是真正的內因。

22 其實,許多真正的發現和發明,所需要的不是所謂系統的書本知識;恰恰相反,一個沒有受過任何系統教育,但悟性極高的、具有開放思維的人,他往往真正悟到真相。

23 人生最忌是個亂字,心亂了,對外可以紊事,對內可以打擾血氣,使失正常。凡惱怒恐怖喜憂昏疑,都是亂,為多病短壽的根源,不但養病時不應亂,即平居時亦忌心亂。

24 多嗔傷肝,多淫傷腎,多食又傷脾胃。憂思傷脾,憤怒傷肝,勞慮傷神。

25 身病之起,無不由心虛弱,外邪乘入。而心虛氣弱,每由心魂惱亂,真體不充,發現種種不安。貪食貪勝貪得貪樂逸,皆足以致病。以貪之不得,於是乎嗔。貪嗔可使心盪氣促,膽驚肝旺,六脈震動,五臟沸騰,外邪同時乘入,此病之起因。

26 凡人慾求長壽,應先除病。欲求除病,當明用氣。欲明用氣,當先養性。養性之法,當先調心。

27 人受五行之氣而治生,故肉身以氣為主。氣虧則病,氣滯則病。欲治其病,先治其氣。

28 氣以行血,血以補氣,二而一也。凡人久視則傷血、久卧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七情六慾之過則傷元氣、傷心腎。相火旺,真陽耗,

29 治五臟之病,莫先於補氣。腎猶亟焉。補氣在勿動心,心動則肝旺,各脈震驚,真水耗損。
心為扇,主引風。風動則火旺,火旺則水干,水干則地損。

30 心定神一,受治者信堅心專,兩心相合,可以統治百病,無不神效。

31 人病可分兩種:一是經絡基本暢通但氣不足。表現是經常這疼那疼,這是因為他氣不足以氣化食物,而產生了相火(也叫虛火),隨著經絡在體內亂穿,哪兒通走哪兒,遇到一個地方堵塞了,這個地方就疼了。這樣的人吃一點葯物就會立即見效。二是經絡不通,氣也就無處存身。表現在外表看不出有什麼毛病,但一旦發現就是大病,而且這種人經常是吃什麼葯都見效慢,或根本不起作用。

主發謂之機。箭在弦上要發出去,必須撥動這個機。其他任何事情都是這樣,都有一個

7、保護眼睛的小報

怎樣保護眼睛
眼睛,被人喻為「心靈的窗戶」。它是五官之首,是人的重要器官,對於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均至關重要。人人都希望自己有雙明亮而有神的眼睛,而要保護好自己的眼睛,日常膳食的調理是件重要事情。#動物性食物中的維生素A、植物性食物中的胡蘿卜素就是保護眼睛、維持正常視覺的「靈丹妙葯」。缺少了它們,眼睛就會暗淡無光,視力下降。因為維生素A和胡蘿卜、素直接參與視網膜上吸收光線的化學物質——視紫紅質的形成。如果人體中維生素A營養狀況較好,則視紫紅質的合成就多,在暗光下恢復視覺的時間就較短。反之,維生素A營養狀況差,血液中維生素A含量不足,則可導致視紫紅質合成障礙,就會出現人到夜晚即模模糊糊看不清東西的夜盲現象。而一經補充維生素A或胡蘿素這種毛病就會解除。#此外,維生素A和胡蘿素也是維持人體上皮組織正常代謝的主要營養素。一旦維生素A缺乏,就會出現乾眼病和角膜軟化症。這樣,從外表上給人一種眼皮皺褶、眼珠無光、失水少神的感覺。#食物中的維生素B2,亦是保護眼睛的重要營養物質。一旦缺少了它,也會出現眼睛伯光、乾燥、乏神、迎風流淚和視力下降等現象,給人一種眼睛疲憊不堪、沒有精神的感覺。#中醫理論認為:「肝開竅於目」。因此,明目保健措施多以養肝腎之陰、補心肝血分、平肝潛陽、瀉降肝火為主。我國民間以食護眼明目的方法很多。由於維生素A主要存在於動物肝臟中,因此有「食肝養目」之說。苜蓿、豌豆苗、韭菜、胡蘿卜等黃綠蔬菜中的胡蘿素含量較高,多吃新鮮蔬菜也具有保護眼睛之作用。菊花具有養肝清火明目之功效,是人們喜愛的泡茶佳品。#此外,人的眼睛一旦患了眼病,除了要遵醫囑用葯外,常吃些對眼睛有益的營養食物,也會加快對眼病的恢復,使眼睛水靈有神,下面幾款眼病食療法,對眼病防治大有好處。#近視眼者要避免視力衰退,就得多吃魚、糧食、柑桔類水果與紅色果實。但要注意那些加重近視的食物,特別是糖、肉和全脂乳酪。#遠視眼者在您的菜單上應該有更多的大蒜、洋蔥、乳製品(脫脂牛奶)、乾果、動物肝臟。應當避免食用肉或動物油燒的菜。白內障與老花眼患者最好是多喝水,每天至少喝一升半水;其次,要多吃糧食、綠色蔬菜和生菜、胡蘿卜與西紅柿,多吃水果也很好,特別要吃柑桔類水果、葡萄、檸檬、香蕉、杏子。還要定期地吃些含鈣食物。要避免喝酒、抽煙、吃動物脂肪和糖。#青光眼患者眼壓過高,為了減低眼壓,菜單里應有大蒜和洋蔥。此外,要少吃油膩的東西,不要喝茶、咖啡、酒,並需完全戒煙。

保護眼睛的方法- -(眼睛累了嗎 來看看吧)

保護眼睛的方法- -(眼睛累了嗎 來看看吧)
Sample Text快速擊退眼睛疲勞的五大方法&電腦一族的護眼妙招

眼珠運動法
頭向上下左右旋轉時,眼珠也跟著一起移動。

眨眼法
頭向後仰並不停的眨眼,使血液暢通。眼睛輕微疲勞時,只要做2~3次眨眼運動即可。

熱冷敷交替法
一條毛巾浸比洗澡水還要熱一點的熱水,另一條毛巾浸加了冰塊的冷水,先把熱毛巾放在眼睛上約五分鍾,然後再放冷毛巾五分鍾。

眼睛體操
中指指向眼窩和鼻樑間,手掌蓋臉來回摩擦五分鍾。然後脖子各項左右慢慢移動,接著閉上雙眼,握拳輕敲後頸部十下。

看遠看近法
看遠方三分鍾,再看手掌1~2分鍾,然後再看遠方。這樣遠近交換幾次,可以有效消除眼睛疲勞。試試吧!
電腦一族的護眼妙招
臨床上經常遇到這樣的病人,他們的症狀為「眼乾澀不舒,甚至乾燥、畏光、視物模糊」。這類病人的職業大多是計算機操作人員、文字編輯、美術工作者、教師及刺綉工人等。隨著電腦在工作、生活中的普及,這種情況更為常見。他們的症狀並不是病理變化所引起,而是由於用眼不當所致。
目不轉睛害處多
長時間「聚精會神、目不轉睛」對眼睛的危害是極大的。首先,神經高度緊張會使眼睛發脹,視神經功能慢性減退;再者,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會促使軸性近視的發展;另外,就是眨眼動作的減少,使眼球缺乏潤滑和保護作用。據統計,人正常的眨眼數為每分鍾15次左右,在神情專注的時候,只有2~3次,這就使眼表面的淚液蒸發過多,而來不及得到及時的補充,久之則引起眼球表面的炎症。
這樣的病人,早期檢查結果往往查不出什麼病,但長此以往,便可能失去健康的眼睛。對於青少年來說,長期近距離使用電腦會引起調節痙攣而看不清遠處,繼而造成真性近視等。而對於45歲以上的人來說,因為眼睛的調節能力下降出現老花、近距離視物疲勞,並且不能持久,如果長期注視電腦會使疲勞症狀加重,還可能誘發青光眼、白內障等眼病。
勞逸結合防眼病
要預防或消除這種情況,日常應注意對眼睛的呵護,關鍵是要持之以恆,可從如下幾個方面做起:
首先,要定時休息。如每看書或使用電腦2小時要休息10~15分鍾,此時可遠眺窗外景觀,或轉動眼球、做眼保健操等,只要不集中在近距離用眼,都有休息效果。
其次,注意滋潤眼睛,多眨眼。用電腦時,最好保持15至20度的下視角,這樣有助於減少眼球暴露的面積,以減少眼球表面水分蒸發。避免工作座位在空調出風口處,還可以在座位附近放置茶水,增加周圍濕度。
經常鍛煉。建議進行球類活動,如乒乓球、羽毛球、足球、高爾夫球等,當眼球追隨目標時,睫狀肌不斷地放鬆與收縮,以及眼外肌的協同作用,可以提高眼的血液灌注量,促進眼部新陳代謝,從而減輕眼疲勞。
注意營養均衡,多吃堅果類食物。要多吃富含鈣、蛋白質的食物,避免偏食,控制甜食。因為代謝糖分時,須依靠維生素B1,糖分若攝取過多,將會造成維生素B1的不足,而容易罹患視神經炎。多吃堅果類食物,多咀嚼,能加強眼部肌肉活動,增進眼部血液循環,減輕眼疲勞。
眼局部進行熱敷、葯熏、理療、針灸等。可以滴一些潤滑眼球、緩解眼疲勞的眼葯水,如珍珠明目液、珍視明、艾唯多眼葯水、人工淚液等。中醫眼科認為,視物日久,導致疲勞過度,或腎陰不足,津液短少,肝血虛損,內有郁熱。故可內服中成葯杞菊地黃丸、明目地黃丸、養血安神片、逍遙丸等。根據病人不同情況辨證論治。
定期體檢,發現眼病盡早治療。如有近視、遠視、散光等屈光不正,要在醫生指導下戴鏡矯正。眼脹痛、流淚等症狀明顯時,應及時排除青光眼、角結膜炎等眼病。
古人護眼有妙招
祖國醫學最早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中就將「目不勞,心不惑」,「遊行天地之間,視聽八達之外」作為重要的養生明目手段。古人養目護眼的方法也是很有效果的,不妨堅持一試。
閉目放鬆法
靜心閉目片刻,以兩掌輕捂雙眼,兩肘支撐在桌子邊沿,全身肌肉盡量放鬆,30秒鍾後,睜眼閃眨多次。每日做3~5次。此法能明顯改善視力,特別適用於經常閱讀和寫作的中老年人。
入靜養目法
端坐,全身放鬆,眼微閉,雙手放在膝頭,心中反復意想:我在氣中,氣在我中,天人合一,氣為我用。靜想15分鍾,然後慢慢睜開眼睛,深吸三口氣,氣沉下丹田。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遠眺按摩法
每日晨起,在空氣新鮮處閉目,眼球從右到左,再從左到右各轉5次,然後突然睜眼,極目遠眺;平靜端立,用眼依次注視左、右、右上角、左上角、右下角、左下角,反復5次;用潔凈的兩手中指由鼻樑兩側內角鼻凹處開始,從上到下環形按摩眼眶,然後眨動20次。
轉動眼球法
坐在床邊或椅上,雙目向左轉5圈,平視前方片刻,再向右轉5圈。每日早晚各做一次,持之以恆,必見成效。

8、春季養生手抄報

手抄報。。。讓我想到了小時候見報紙的小文章貼在筆記本上的經歷!
哈哈
春季養生手抄報一:食譜篇 春季,一年當中最關鍵的一個季度,這個季度的人體代謝處在一個相對比較快的時刻,一要補充充分營養以供身體需要;二要注意吃的食物不能過於辛辣或者容易導致肝火旺盛的油炸或者燒烤食物。
手抄報二:運動篇 春季,是個萬物復甦的季節。在這個季節,脫掉身上沉重的厚裝,換上輕便的運動服,馳騁在運動場,放飛風箏,享受春季的溫暖陽光。老年人要注意運動不能突然劇烈或者運動量加大,在一定適應的基礎上,可以慢慢發揮自己身體的潛能,從而更好的保護自己。兒童在春季則應該多在室外活動一下,進行一系列有意於身體的跑步等娛樂活動。
年輕的我們則應合理安排好時間,每周一定要有一次或者兩次的踏春或者徒步活動,讓自己的心情在春季得到最好的釋放。
手抄報三:服飾篇 春季,是個愛美的開端。男人女人們都爭相穿上自己輕便的小衣服,顯示自己的干練與年輕。有的女人們則早早的脫下了厚厚的牛仔褲,穿上透明性感的小絲襪,切記這樣可不是一個將要結婚生寶寶的聰明女人該做的哦~ 第一,春天的風畢竟還很涼,一旦傷到女人的內部器官,影響自己的生育能力,那就得不償失了。不管現在的保健和護理再高級,頂多也不過是起到一定的作用,長期下去,也只能自己調養。
~ 春季養生~ 秘密大得很~ 慢慢探尋吧

與養生小報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