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教有哪些代表人物?其生平事跡有什麼?
莊子:戰國時人,道家學派代表人物之一,老子哲學繼承者,學問淵博,著《莊子》十萬余言,即《南華真經》,分為內篇,外篇,雜篇,共52篇,現存33 篇,唐玄宗封他為「南華真人」,宋徽宗時封他為「徽妙方能真君」。
鬼穀子:戰國時期思想家,楚國人。因長期隱居穎川陽城(今河南登封縣內)的鬼谷山,故鬼穀子,著有《鬼穀子》一書,是中國相學的創始人。
徐福:秦時方士,世界上最早的航海家,探險家,琅砑人(今山東膠南,諸成一帶),是道家醫學的創始人。
東方朔:西漢方士,字曼青,西漢時平厭次(今山東陵縣)人。著有《神異經》,《海內十洲記》等書,精通道家命相學,醫葯學。人稱「仙人」。
張道陵:東漢人。他是中國本土宗教——道教的實際創立者,東漢沛國豐人(今江豐縣)是中國道教史上著名的張天師。
葛洪:東晉著名道士,人稱葛仙翁,丹陽旬容人(今江蘇境內)著有《抱朴子》一書,共70篇,主要記載煉丹的方法。對我國化學,醫學,制葯學有一定的貢獻。
王重陽,金代著名道士,陝西咸陽人,是道教中全真教的創始人,著有《明陽立教十五論》,是道教養生學的倡導者。
張三豐:明代著名道士,武當派創始人,冀川寥陽人(今河北)精通丹術,著有《全丹玄要》三篇。《道藏輯要》中收錄生人所編《張三豐先生全集》對道教武術和道教音樂作出重要貢獻。
道教,是中國土生土箍的宗教。創立於東漢順帝時期。在文化傳統上,道教承傳了華夏古代的傳統禮樂文明;在一理論上,道教直接吸收並發展了春秋戰國時期的老子,莊子的道家思想;在實踐上,道教繼承了先秦時期士,神仙的修煉經驗和成果。道教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概括起來有:道教宇宙觀,道教人生觀,道教哲學,道教神學,道功道術,齋醮儀范,醫學養生,陰陽風水,命相預測,道場法事,道教武術,道教音樂等十二個方面。因此說,道教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座寶庫。而建立,發揚,完善這座寶庫的是一代又一代聖賢先哲,仙真高道。先秦時期到隋沒時期,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到隋唐五代時期,到兩宋時期,到全元時期,直到明清時期和近代,共有知名真仙高道710餘位。在歷代真仙高道中最著名,最為人們所耳熟的有:老子,春秋末人,是道家學派和道教哲學創始人。始李,名耳,字聘。楚園苦縣人(今河南鹿邑縣)。他的《老子五千言》,又稱《道德經》是道教文化的開山之作,其哲理精深,蘊藏著極深的智慧,對宇宙,社會,人生的洞察,對人類理性的反省,在概念的分析都有著極其深刻的見解,在中國及世界影響深遠。
2、道家著名人物都有誰??
道家著名人物都有:老子、列子、莊子、鬼穀子、黃帝等。
1、老子
春秋時期,老子 集古聖先賢之大智慧。總結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華,形成了道家完整系統的理論,標志著道家思想已經正式成型。對中華哲學、文學、科技、藝術、音樂、養生、宗教等等影響深遠。
2、列子
戰國前期道家代表人物。名列寇,又名列禦寇(「列子」是後人對他的尊稱),先秦天下十豪之一,著名的 道學者 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教育家。著有《列子》,其學說本於黃帝老子,歸同於老、庄。創立了先秦哲學學派貴虛學派(列子學)。是介於老子與莊子之間道家學派承前啟後的重要傳承人物。
3、莊子
姓庄, 名周,字子休(亦說子沐),宋國蒙人, 先祖是宋國君主宋戴公。創立了華夏重要的哲學學派庄學,是繼老子之後,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據傳曾隱居南華山,故唐玄宗天寶初,詔封莊周為南華真人,稱其著書《莊子》為《南華真經》。
4、鬼穀子
姓王名詡,又名王禪,道號玄微子。戰國顯赫人物,因隱居鬼谷,故自稱鬼谷先生。鬼穀子常入山采葯修道,於嵩山東南學仙。 道教尊其為王禪老祖。 在文化史上,他是與孔子、孟子、莊子、荀子、墨子、韓非子等先哲齊名的學術大家。
5、黃帝
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 。被尊為中華「人文初祖」。據說他是少典與附寶之子,本姓公孫,後改姬姓,故稱姬軒轅。黃帝在位期間,播百穀草木,大力發展生產,始制衣冠、建舟車、制音律、創醫學等。
3、中國古代道家名人有哪些
1、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陽,或曰謚伯陽。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詳,出生於周朝春秋時期陳(後入楚)國苦縣(古縣名)。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與莊子並稱老莊。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並稱之為「太上老君」。在唐朝,老子被追認為李姓始祖。
2、列子
列子(大約公元前450年—公元前375年即戰國年間,享年75歲),戰國前期道家代表人物。名寇,又名禦寇(「列子」是後人對他的尊稱),華夏族,周朝鄭國圃田(今河南省鄭州市)人,古帝王列山氏之後 。先秦天下十豪之一,著名的 道學者 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教育家。
3、莊子
莊子,戰國中期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說子沐),宋國蒙人,先祖是宋國君主宋戴公。他創立了華夏重要的哲學學派庄學,是繼老子之後,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與老子並稱為老莊。
4、鬼穀子
鬼穀子名王詡、王禪,道號玄微子。戰國顯赫人物,華夏族,額前四顆肉痣,成鬼宿之象,創建鬼谷門派。一說是衛國(河南淇縣)人;一說是戰國魏國鄴地(河北臨漳)人;一說陳國鄲城(河南鄲城縣)人;一說漢水之濱關內雲陽(陝西石泉縣 )人。
5、伊尹
伊尹(公元前1649年—公元前1549年),伊姓,名摯。夏朝末年生於伊水(今河南伊川)[據專家考證,應出生於河南開封杞縣空桑村] 。因其母居伊水之上,故以伊為氏。商朝初年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是已知最早的道家人物之一,也是中華廚祖。
4、道家經典及道教人物,誰知道?
全都是抄的,能說點自己的東西么,各位。 道家是先秦的學術流百派,其經典為老子的道德經。 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道教的度代表人物有很多, 簡單介紹下吧。 三茅真君:茅山派創始人 祖天師張道問陵:正一道答創始人 重陽真人王重陽:全真道創始人 呂祖呂洞賓 陶弘景 張三豐:武當派創始人 全真七子:馬鈺、譚處端內、劉處玄、丘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 王文卿:神霄派創始人 還有很多容很多。。。。。
5、近現代道家高人有哪些?
一、劉名瑞
劉名瑞 (1839—1933) 順天府宛平縣人。字琇峰,號盼蟾子,別號敲蹻道人。《南無道派宗譜》載:名瑞自幼疾病纏身,家運坎坷。弱冠,父母雙亡,自竭苦志。
及壯歲,參入軍伍。因軍功,職賞部廳隊官。因公務至江南沛縣,遇友人,賜以丹經,因感嘆世事浮沉,遂棄職歸山,隱遁玄門,皈依南無派。
二、陳攖寧
陳攖寧(1880年~1969年),原名元善、志祥,後改名攖寧,字子修,號圓頓子,安徽懷寧人。中國近現代道教領袖人物,仙學創始人。
有「仙學巨子」之譽,道教界敬譽其為「當代的太上老君」。其著作頗豐,涉及內容有丹道、史論等,共計有《黃庭經講義》、《道教起源》、《教理概論》、《靜功總說》等近30餘種。
三、任法融
任法融,俗名任志剛,第七屆中國道教協會會長,世界宗教和平會議主席,全國政協常委。
原籍甘肅天水市,生於公元1936年。其外祖父為清末秀才,頗精儒學,以教學為生,其母在外祖父教育影響下,亦通讀儒家四書,並常閱讀佛、道教經典書籍。在易學方面主要研讀易經、陰陽系統論、人體生物節律學等。
四、王理仙
王理仙,全真派高道,北京白雲觀第二十二代方丈,傳戒律師。11歲時入私塾習儒業,讀書六年。一兄一妹,父母勞累早逝,其長兄早已自立另居,王理仙靠勞動謀生並撫養幼妹。
24歲時,妹嫁,王理仙無意隨俗浮沉,投奔懷德縣楊大城子無量宮出家修道。師爺為王明露道長,師父趙至善道長。入道出家八年後(1943年),適逢沈陽太清宮金崇澤方丈在黑龍江雙城縣無量觀開壇傳戒,戒期一百天,他入壇受戒為「天字第一號」戒子。
五、傅圓天
傅圓天,道教全真龍門派大師。四川省簡陽市九龍場人,1925年農歷五月間出生於一貧苦農民家庭。父母皆信仰道教。1946年因家庭衣食艱難,且體弱多病,年及弱冠的傅圓天便投奔成都灌縣水磨鄉黃龍觀出家,師傅張永平道長,從此成為全真龍門派道。
在家時曾上過幾天私塾,不過略識文字,入觀學道後,始因習經而刻苦學習文化。對道教聖典《道德經》有較深研究,不僅能背誦,且能用道教義理詳解全文,依旨修持。凡與他討論《道德經》者,莫不贊佩他的宏論博識及弘揚道教之卓絕精神。
6、道家哪幾位道士最有名
李耳(老子)。莊周(莊子)。魏翔(道家練丹術的創始人)。王玄甫(鐵拐李)。鍾離權(漢鍾離)。呂岩(呂洞賓,道家實即修練真正的創始人。道家宏傳於呂洞賓)。劉海蟾(呂洞賓正宗傳人)。王重陽(全真道的創始人)。張伯端(道家內丹的宏傳者)。張三豐(武當派開山祖師)。朱雲陽(把儒釋道三家學術理論融匯慣通的人)。陳攖寧(1961年當選為,中國道教協會會長)。蕭天石(被海內外贊譽為「刊萬世不刊之書,傳千聖不傳之學」,是公認的在20世紀研究與弘揚中華道家養生學的最大成就者。)最後一個是我(我有吞吐天地之志,包藏宇宙之機。經天緯地之才,治國安邦之略。決勝千里之外,運籌帷幄之中。上知天文,下曉地理,中通人和,明陰陽,懂八卦,知奇門,曉盾甲,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徹悟一切宇宙奧妙圓融圓通無滯無礙之覺,真正平等覺知一切真理的無上智慧。集所有智慧於一體,融所有學識於一身。上承羲黃老莊之道脈,下點百派萬流之心燈。)
7、中國古代道家名人有哪些?
1、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陽,或曰謚伯陽。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詳,出生於周朝春秋時期陳(後入楚)國苦縣(古縣名)。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與莊子並稱老莊。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並稱之為「太上老君」。在唐朝,老子被追認為李姓始祖。
老子存世作品有《道德經》(又稱《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20世紀80年代,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譯成外國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是《聖經》,其次就是《道德經》。
2、文子,姓辛氏,號計然。春秋戰國時期的哲學家、文學家、教育家、思想家。生卒年不詳,是道家祖師,與孔子同時,是《文子》一書作者,文子思想尚陽 。常游於海澤,越大夫范蠡尊之為師,授范蠡七計。范佐越王勾踐,用其五而滅吳。
《漢書·藝文志》道家類著錄《文子》九篇,班固在其條文下註明:「老子弟子,與孔子同時。」文子學道後無所不通,游學於楚。
楚平王孫白公勝曾向他詢問「微言」。後又游學到齊國,彭蒙、田駢、慎到、環淵等皆師事之,三晉之地的文子學派和齊國的黃老學派共同形成了北方道家。《文子·上德》篇有明顯的《易》學特色。《上德》解易與《彖》、《象》為同一思想脈絡的發展 。
3、列子(大約公元前450年—公元前375年即戰國年間,享年75歲),戰國前期道家代表人物。名寇,又名禦寇(「列子」是後人對他的尊稱),華夏族,周朝鄭國圃田(今河南省鄭州市)人,古帝王列山氏之後。先秦天下十豪之一,著名的 道學者 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教育家。
列子,戰國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莊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與鄭繆公同時。其學本於黃帝老子,主張清靜無為。後漢班固《藝文志》「道家」部分錄有《列子》八卷。《列子》又名《沖虛經》,(於前450至前375年所撰)是道家重要典籍。 漢書《藝文志》著錄《列子》八卷,早佚。
4、莊子,戰國中期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說子沐),宋國蒙人 ,先祖是宋國君主宋戴公。他創立了華夏重要的哲學學派庄學,是繼老子之後,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與老子並稱為老莊。
莊子因崇尚自由而不應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過宋國地方的漆園吏。史稱「漆園傲吏」,被譽為地方官吏之楷模。莊子最早提出「內聖外王」思想對儒家影響深遠,莊子洞悉易理,深刻指出「《易》以道陰陽」。
莊子「三籟」思想與《易經》三才之道相合。他的代表作品為《莊子》,其中的名篇有《逍遙游》、《齊物論》等。
5、黃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 。被尊為中華「人文初祖」。據說他是少典與附寶之子,本姓公孫,後改姬姓,故稱姬軒轅。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建都於有熊 ,亦稱有熊氏。也有人稱之為「帝鴻氏」。
史載黃帝因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黃帝以統一華夏部落與征服東夷、九黎族而統一中華的偉績載入史冊。黃帝在位期間,播百穀草木,大力發展生產,始制衣冠、建舟車、制音律、創醫學等。
8、道家代表人物老子,有哪些關於他的生平介紹和故事?
1、簡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謚伯陽。華夏族,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約生活於前571年至471年之間。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老子與後世的莊子並稱老莊。
2、思想體系
老子認為一切事物都遵循這樣的規律(道):
事物本身的內部不是單一的、靜止的,而是相對復雜和變化的。
事物本身即是陰陽的統一體。相互對立的事物會互相轉化,即是陰陽轉化。
方法(德)來源於事物的規律(道)。
老子的「無為」並不是以「無為」為目的,而是以「有為」為目的。因為根據之前提到的「道」,「無為」會轉化為「有為」。
這種思想的高明之處在於,雖然主觀上不以取得利益為目的,客觀上卻可以更好地實現利益。
3、老子的故事
有一天,老子在路上行走。走著走著,一位老人走上去問老子:「我一生碌碌無為,可最後我有房住,有飯吃,有錢花;而我的那些鄰居們他們一輩子在田地里耕作,可他們卻住的不好,而且都先我而去。你說人是不是應該像我這樣呀。」老子聽後,拿來路邊的石頭和磚頭問這位老人:「兩樣東西,你會選擇哪樣。」老人毫不猶豫的拿了磚頭,答道:「石頭雖壽命長,但磚頭對我有用。」老子又問了問路人,答案都是一樣的。
於是,老子便說:「正如石頭和磚頭一樣,人的價值也在於此。人不在乎活的長短,而在乎他對這個社會是否有價值。對我們的社會為價值的,我們會惦記於心,而對社會無用之人,世人會很快將他遺忘。
4、影響
老子的著作、思想早已成為世界歷史文化遺產的寶貴財富。歐洲從十九世紀初就開始了對《道德經》的研究,到二十世紀的四五十年代,歐洲共有60多種《道德經》譯文,德國哲學家黑格爾、尼采,俄羅斯大作家托爾斯泰等世界著名學者對《道德經》都有深入的研究,並都有專著或專論問世。黑格爾說:「中國哲學中另有一個特異的宗派……是以思辨作為它的特性。這派的主要概念是『道』,這就是理性。這派哲學及與哲學密切聯系的生活方式的發揮者是老子。」
9、養生的名人都有哪些?
這些都不是,養生的要數道家,儒家的代表人物,比如陳摶老祖,彭祖,張三豐祖師,老子,李時珍,張仲景,華佗,葛洪,孫思邈,乾隆皇帝等等,這些是真正的一輩子養生的人
10、歷史上,××道人有哪些有﹖
道教,是中國土生土箍的宗教。創立於東漢順帝時期。在文化傳統上,道教承傳了華夏古代的傳統禮樂文明;在一理論上,道教直接吸收並發展了春秋戰國時期的老子,莊子的道家思想;在實踐上,道教繼承了先秦時期士,神仙的修煉經驗和成果。道教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概括起來有:道教宇宙觀,道教人生觀,道教哲學,道教神學,道功道術,齋醮儀范,醫學養生,陰陽風水,命相預測,道場法事,道教武術,道教音樂等十二個方面。因此說,道教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座寶庫。而建立,發揚,完善這座寶庫的是一代又一代聖賢先哲,仙真高道。先秦時期到隋沒時期,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到隋唐五代時期,到兩宋時期,到全元時期,直到明清時期和近代,共有知名真仙高道710餘位。在歷代真仙高道中最著名,最為人們所耳熟的有:
老子,春秋末人,是道家學派和道教哲學創始人。始李,名耳,字聘。楚園苦縣人(今河南鹿邑縣)。他的《老子五千言》,又稱《道德經》是道教文化的開山之作,其哲理精深,蘊藏著極深的智慧,對宇宙,社會,人生的洞察,對人類理性的反省,在概念的分析都有著極其深刻的見解,在中國及世界影響深遠。
莊子:戰國時人,道家學派代表人物之一,老子哲學繼承者,學問淵博,著《莊子》十萬余言,即《南華真經》,分為內篇,外篇,雜篇,共52篇,現存33 篇,唐玄宗封他為「南華真人」,宋徽宗時封他為「徽妙方能真君」。
鬼穀子:戰國時期思想家,楚國人。因長期隱居穎川陽城(今河南登封縣內)的鬼谷山,故鬼穀子,著有《鬼穀子》一書,是中國相學的創始人。
徐福:秦時方士,世界上最早的航海家,探險家,琅砑人(今山東膠南,諸成一帶),是道家醫學的創始人。
東方朔:西漢方士,字曼青,西漢時平厭次(今山東陵縣)人。著有《神異經》,《海內十洲記》等書,精通道家命相學,醫葯學。人稱「仙人」。
張道陵:東漢人。他是中國本土宗教——道教的實際創立者,東漢沛國豐人(今江豐縣)是中國道教史上著名的張天師。
葛洪:東晉著名道士,人稱葛仙翁,丹陽旬容人(今江蘇境內)著有《抱朴子》一書,共70篇,主要記載煉丹的方法。對我國化學,醫學,制葯學有一定的貢獻。
王重陽,金代著名道士,陝西咸陽人,是道教中全真教的創始人,著有《明陽立教十五論》,是道教養生學的倡導者。
張三豐:明代著名道士,武當派創始人,冀川寥陽人(今河北)精通丹術,著有《全丹玄要》三篇。《道藏輯要》中收錄生人所編《張三豐先生全集》對道教武術和道教音樂作出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