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經絡養生十二經絡運行時間

經絡養生十二經絡運行時間

發布時間:2020-07-29 05:14:59

1、下午1點到3點什麼經絡最活躍

下午1點到3點是未時,這個時候是小腸經當令,最活躍。

因為小腸分清濁,把水液歸入膀胱,糟粕送入大腸,精華上輸至脾。所以未時是小腸最活躍的時候。

小腸是主吸收的,它的功能是吸收被脾胃腐熟後的食物精華,然後把它分配給各個臟器。午餐應在下午1時前吃,要吃好,營養價值要豐富一些。


(1)經絡養生十二經絡運行時間擴展資料:

小腸經的位置:

與手少陰心經相表裡,上接手少陰心經於小指,下接足太陽膀胱經於目內眥。

經脈分布於手小指的尺側、上肢外側後緣、肩後及肩胛部、頸部、面頰、目外眥、耳中、目內眥。其絡脈、經別分別與之內外相連,經筋分布於外部。

2、十二經絡養生關鍵點是什麼?

1.關鍵點——小指尖端

所屬經絡:手少陰心經

經常摩擦、按壓小指尖端有利於心臟健康,胸悶、心慌,暈車、暈船時用力重掐小指尖端,也能迅速緩解不適症狀。

2.關鍵點——拇指尖端

所屬經絡:手太陰肺經

經常摩擦、按壓拇指尖端有宣肺、利肺的功效,有助於維持呼吸系統健康。尤其秋季,經絡運行到手太陰肺經,更是進行呼吸系統保健的最佳時機。此外,咳嗽時用力重掐拇指尖端,還能緩解咳嗽症狀。

3.關鍵點——手掌中央

所屬經絡:手厥陰心包經

經常用食指指關節擠壓手掌中心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對調理月經、膚色都有一定功效。此外,還有利於心臟健康。

4.關鍵點——肩窩

所屬經絡:手少陽三焦經

用力按壓肩窩處,不僅能調節全身體液循環、增強免疫力,還能刺激大腦皮層、放鬆神經,改善頭痛、耳鳴、目痛、咽喉痛等身體不適。洗澡時利用熱水柱按摩肩窩也是不錯的方式。

5.關鍵點——曲肘外側凹陷處

所屬經絡:手太陽小腸經

曲手肘,按摩手肘外側凹陷處能進行小腸保健,促進營養吸收。特別推薦有貧血症狀者經常按摩此處。

6.關鍵點——鼻翼兩側

所屬經絡:手陽明大腸經

用食指指腹輕輕按壓鼻翼兩側對大腸健康有益,便秘或腹瀉時按壓此處對症狀也有一定改善。

7.關鍵點——腳底中心

所屬經絡:足少陰腎經

睡前按摩能提高睡眠質量, 清晨按摩能帶來一天的旺盛精力。常常按摩更有利於泌尿和生殖系統健康。建議用彎曲的食指關節擠壓2分鍾左右。

8.關鍵點——腿伸直時膝蓋內側凹陷處

所屬經絡:足太陰脾經

可用拇指按壓或熱水熱敷。按壓時盡量用力至感到明顯酸脹。經常操作能調理脾臟功能,並有助於增加食慾、促進消化和營養吸收。

9.關鍵點——大腿根部

所屬經絡:足厥陰肝經

摩擦大腿根部至發熱,能促進肝臟造血和排毒。為避免皮膚受損,建議在潤膚露或沐浴露的滋潤下進行。

10.關鍵點——外眼角

所屬經絡:足少陽膽經

閉眼,用中指指腹按壓外眼角是促進膽囊健康的有效方法,此外還有明目的功能。

11.關鍵點——臀橫紋中央

所屬經絡:足太陽膀胱經

按壓臀橫紋中央有利膀胱健康,還可治療痔瘡、坐骨神經痛、便秘,並且有提臀功效。注意按壓時先垂直向下用力,再用指力向上勾。

12.關鍵點——足背橫紋中央

所屬經絡:足陽明胃經

用力按壓足背橫紋中央能促進胃的蠕動,調節胃液分泌。胃疼、胃脹時按壓或熱敷此處,能迅速緩解不適症狀。

3、十二正經的運行順序

運行的先後順序如下:

1、手太陰肺經。是十二經第一個開始運行的經絡,肺經運行時間是寅時(3~5時),3~4時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時候,4~5點是光明即將到來的時候。古人們把寅時當作一天的開始,十二經的運行是從寅時手太陰肺經開始的。

2、手陽明大腸經。卯時開始運行,卯時是生時(5~7時),起於商陽終於迎香。

3、足陽明胃經。辰時(7~9時)運行,足陽明胃經起於承泣,然後下行至足二趾的厲兌。

4、足太陰脾經。巳時(9~11時)運行,脾經起於足大趾外側之隱白,沿小腿內側上行,經沖門穴入腹,終於心火之大包。

5、手少陰心經。午時(11~13時)運行,起於心中,自極泉至小指之少沖穴,其作用是運營血液。

6、手太陽小腸經。未時(13~15時)運行,起於小指之少澤,沿臂外側上肩,入缺盆,聯絡心臟,沿食營下行到胃部,連屬小腸。

7、足太陽膀胱經。申時(15~17時)運行,從睛明起上頭,從頭後沿脊椎兩側至腿後的正中線下行,至小趾外側之至陰。

8、足少陰腎經。酉時(17~19時)運行,脈起小趾之下,斜出湧泉,從內踝出由腿內側上行,由股內側後緣至長強,由脊柱入腎,從腎直行的經脈向上經肝和橫隔進入肺中,一支脈從肺出,絡於心,流注於胸中經於俞府穴。

9、手厥陰心包經。戌時,(19~21時)運行,在這個時辰內,心包經的病好治。

10、手少陽三焦經。亥時(21~23時)運行,在晚上9點~11點,屬三焦經的病好治,它是主升降平衡的。

11、足少陽膽經。子時(23~1時)運行,起始於目外眥之童子髎穴,向上到頭角後向下至耳後之風池。

12、足厥陰肝經。丑時(1~3時)運行,是足厥陰肝經的運行時間,足厥陰肝經起於大敦,沿足背向上至內踝,從腿內側上行達腹中,挾胃旁屬肝、絡膽,上橫隔散布脅肋,循喉後進鼻連接目繫上前額與督脈交會於巔頂。

4、黃帝內經養生作息時間表

5、十二經絡養生調理

十二經絡交接copy規律:陰經與陽經在手足末端相交,陽經與陰經在頭面部相交,陰經與陰經在肺部交接
十四經脈疏通走向:
任脈:曲骨(或會陰)—膻中—承漿
督脈:長強—命門—風府
手太陰肺經:中府—尺澤—少商
手陽明大腸經:商陽—曲池—肩髃
足陽明胃經:天樞—足三里—歷兌
足太陰脾經:隱白—三陰交—血海
手少陰心經:極泉—少海—少沖
手太陽小腸經:少澤—小海—天宗
足太陽膀胱經:肺俞—委中—至陰
足少陰腎經:湧泉—陰谷—俞府
手厥陰zd心包經:天泉—曲澤—中沖
手少陽三焦經:關沖—天井—翳風
足少陽膽經:環跳—風市——足竅陰
足厥陰肝經:大敦—蠡溝—章門

6、在醫學里,十二時辰和十二經絡相對應,那麼十二時辰中應該如何進行經絡養生?

古代中國人民,結合十二地支,創造出了十二時辰這一獨特的計時方式。

而古代醫學,則將人體經絡與十二時辰相互對應起來,對人體養生提出了建議。

那麼就讓我們來領略古人的智慧,了解十二時辰對應的經絡。

【時辰養生法】十二時辰對應的經絡

膽經子時(23:00-1:00):


此時膽經最旺,膽汁需要新陳代謝,人在子時前入睡,膽方能完成代謝。"膽有多清,腦有多清」,凡在子時前入睡者,晨醒後腦筋清楚,精神和面紅潤。反之,子時前不睡者,精神和面清白出格是膽汁缺乏新陳代謝的氣而變濃結晶,形成結石,猶如海水變濃曬成鹽此中一部門人還會是以而「膽怯」膽經這時要上床困覺,利於骨髓造血。

肝經丑時(1:00-3:00):

此時肝經最旺,「肝藏血」,人的思維和行動要靠肝血撐持,廢舊的血液裁減,新穎的血液孕育發生,這類代謝都是在肝經最旺的丑時完成。攝生學認為:「人卧則血歸於肝」。若丑時未入睡的話,肝還在輸出能量,就無法完成新陳代謝。所以丑時前未入睡者,臉色青灰,情志倦怠而焦躁,易生肝病。肝經最旺的丑時是肝臟修復的最佳時段。

肺經寅時(3:00-5:00):

此時肺經最旺,「肺朝百脈」,肝於丑時推陳出新,將新穎血液提供給肺,經由肺送往全身。因此,人在早晨臉色紅潤,精神抖擻。寅時,有肺病的人反映尤為強烈。肺經呼吸運作最佳的時候,而此時脈搏最弱。

大腸經卯時(5:00-7:00):

此時大腸經最旺,「肺與大腸相表裡」,肺將充足的新穎血液布滿全身,緊接著促進大腸經步入興奮狀況,完成對食品中水分與營養的吸收,排出渣滓。這時起床,大腸蠕動旺盛,適合排瀉。

胃經辰時(7:00-9:00):

此時胃經最旺,在7:00過後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如果胃火過盛,表現為嘴唇乾,重則豁嘴或生瘡。胃經胃最活躍,此時一定吃早餐,每一天這時敲胃經最佳,開始工作人體的發電系統。

脾經巳時(9:00-11:00):

此時脾經最旺,「脾主運化,脾統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總調度,又是人體血液的統領。「脾開竅於口,其華在唇」。脾的功效好,表現為消化吸收好,血的質量好,嘴唇紅潤。唇白標志血氣不足,唇暗,唇紫標志寒入脾經。

7、十二經絡運行時間

1、凌晨3點-5點(寅時)是肺經開穴運行的時間。

2、凌晨5點-7點(卯時)是大腸經開穴運行的時間。

3、辰時(7點到9點)是足胃經開穴運行的時間。

4、已時(9點至11點)是脾經開穴運行的時間。

5、午時(11點至13點)是心經開穴運行的時間。

6、未時(13點到15點)是小腸經開穴運行的時間。

7、申時(15點至17點)是膀胱經開穴運行的時間。

8、酉時(17點至19點)是腎經開穴運行的時間。

9、戌時(19點至21點)是心包經開穴運行的時間。

10、亥時(21點到23點)是三焦經旺開穴運行的時間。

11、子時(23點至1點)是膽經旺開穴運行的時間。

12、丑時(凌晨1點-3點)是肝經開穴運行的時間。

(7)經絡養生十二經絡運行時間擴展資料:

十二經脈的體表分布規律:

十二經脈在體表左右對稱地分布於頭面、軀乾和四肢,縱貫全身。六陰經分布於四肢內側和胸腹,

六陽經分布於是四肢外側和頭面、軀干。十二經脈在四肢的分布規律是,三陰經上肢分別為手太陰

肺經在前、手厥陰心包經在中、手少陰心經在後,下肢分別為足太陰脾經在前、足厥陰肝經在中、

足少陰腎經在後,其中足三陰經在足內踝以下為厥陰在前、太陰在中、少陰在後,至內踝8寸以上,

太陰交出於厥陰之前。三陽經上肢分別為手陽明大腸經在前、手少陽三焦經在中、手太陽小腸經在

後,下肢分別為足陽明胃經在前、足少陽膽經在中、足太陽膀胱經在後。十二經脈在軀幹部的的分

布是,足少陰腎經在胸中線旁開2寸,腹中線旁開0.5寸處;足太陰脾經行於胸中線旁開6寸,腹中線

旁開4寸處;足厥陰肝經循行規律性不強。足陽明胃經分布於胸中線旁開4寸,腹中線旁開2寸;足太

陽膀胱經行於背部,分布於背正中線旁開1.5寸和3寸;足少陽膽經分布於身之側面。

參考資料:網路——十二經脈

與經絡養生十二經絡運行時間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