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喝什麼湯養肝
2、四味湯的做法,功效與作用,什麼時候喝,標准配方
四味湯的標准配方
當歸:當歸的首要功效就是補血調經,此外還有澤顏潤膚的功效,在保護女性健康方面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
熟地:能對付女性臉色蒼白、頭暈目眩、月經不調,與當歸配伍還能增強當歸的補血、活血療效。
川芎:既為婦科主葯,又是治療頭痛良方,還能影響內分泌系統,減輕乳房不適、心情焦慮及沮喪等經前症狀。
白芍:《唐本草》說它「益女子血」,現代中醫認為它能夠養血柔肝,對月經不調有著很好的療效。
四味湯什麼時候喝
補血最快的方式,就是從月經結束那一天起每天喝四味湯,連喝3天。現在,市面上也有賣方便沖泡的四味湯,但自己去中葯店抓葯,再用小砂鍋燉湯的感覺是不可代替的!其實,燉四味湯真的很簡單,所用的葯材在一般葯店裡都能夠買到,你不妨親手試一試。
四味湯的作用與功效
補血調血,不僅能改善面色蒼白、肌膚粗糙等狀況,還能使發質變得潤澤。它不但能幫助人體活血化瘀、排除血塊,還可以減輕月經期間的疼痛感,改善貧血狀況,讓手腳不易冰冷。四味湯還是美容聖品,因為它有助於氣血順暢,所以常喝四味湯能讓你臉色紅潤、肌膚更光滑,看起來年輕好幾歲!
除了四味湯之外,很多善於保養的女生也會喝八珍湯。其實,八珍湯就是四物加四君子(黨參、茯苓、白術、炙甘草)熬成的,也是補血益氣、月經過後的調養良方。
四味湯的煮法
1、基本煮法
材料:當歸、熟地、川芎、白芍各15克。
做法:在所有葯材里先加入適量的酒,再加水煎煮即可。
3、我吃一段中葯方子是保胃湯和柔肝湯現在感覺胃口好點,就是大便不成形,是不是方子應該加減?請問專家?方
兩方相合去菊花,黃精
4、中醫講柔肝、清肝、疏肝、舒肝是什麼意思,一樣嗎? 另外我經常上火,眼睛模糊,耳朵上起腫塊,有時咽喉發
首先,四個分別針對不同的病因而來。柔的是肝血,清的是肝熱,疏的是肝氣,舒有兩種,一個是使肝舒緩之法都可稱之,第二個也可從舒肝之血來說。氣血寒熱陰陽在中醫里都是不同的,但是又是相互關系的。肝在中醫里跟西醫里的肝臟是完全不同的。中醫的肝是主疏泄(就像數目一樣,要舒展開來才行,這也能是氣機必須舒暢,平時如果老是郁悶啊,多數與肝氣不疏有關,這時候可以用逍遙丸之類的疏肝之品),主藏血(女人的月經就與這個關系最大,常言:女子以肝為先天)。肝是剛臟,性強急,所以發脾氣,性子急,暴躁,還有病的時候的抽搐等都與肝的特徵相關,這個時候,疏肝讓郁悶的肝氣舒展,柔肝,使硬的地方(如脾氣、暴躁等)柔和起來。其實其中很多大道理我這簡要而通俗的只是觸到了些皮毛,中醫的治肝之法是多種多樣的,不止這四種。你的情況比較想肝火,肝經系目,所以肝火上炎,當然會耗傷津液肝血,所以眼睛就會因為肝血無法正常濡養而模糊不清,頭部的那些表現,喉嚨痛,腫塊多數與肝火上炎有關。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症狀你沒說,暫時考慮還是清肝為主,加點養陰之品。舒肝丸以舒肝之氣血為主,清的力不足。麥味地黃丸是用於滋陰為主的,清的力量不足。龍膽瀉肝湯是以清肝為主的,你可以試試,不過這些葯是比較寒涼的,不宜長期服用,容易傷胃。如果要完全用於你,還是去中醫院用中葯調理一下吧。成葯畢竟治療有限,而且效果沒有水劑好。
5、中醫講柔肝、清肝、疏肝、舒肝是什麼意思,一樣嗎
另外我經常上火,眼睛模糊,耳朵上起腫塊,有時咽喉發乾熱,是否是肝火太旺?(本人有過敏性鼻炎,指甲有豎紋)應該吃什麼要調理呢?三九胃泰、舒肝丸、麥味地黃丸、龍膽瀉肝丸哪個合適呢?答:首先,四個分別針對不同的病因而來。柔的是肝血,清的是肝熱,疏的是肝氣,舒有兩種, 一個是使肝舒緩之法都可稱之,第二個也可從舒肝之血來說。氣血寒熱陰陽在中醫里都是不同的,但是又是相互關系的。肝在中醫里跟西醫里的肝臟是完全不同的。 中醫的肝是主疏泄(就像數目一樣,要舒展開來才行,這也能是氣機必須舒暢,平時如果老是郁悶啊, 多數與肝氣不疏有關,這時候可以用逍遙丸之類的疏肝之品),主藏血(女人的月經就與這個關系最大, 常言:女子以肝為先天)。肝是剛臟,性強急,所以發脾氣,性子急,暴躁,還有病的時候的抽搐等都與肝的特徵相關, 這個時候,疏肝讓郁悶的肝氣舒展,柔肝,使硬的地方(如脾氣、暴躁等)柔和起來。其實其中很多大道理我這簡要而通俗的只是觸到了些皮毛,中醫的治肝之法是多種多樣的,不止這四種。你的情況比較像肝火,肝經系目,所以肝火上炎,當然會耗傷津液肝血, 所以眼睛就會因為肝血無法正常濡養而模糊不清,頭部的那些表現,喉嚨痛,腫塊多數與肝火上炎有關。 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症狀你沒說,暫時考慮還是清肝為主,加點養陰之品。舒肝丸以舒肝之氣血為主, 清的力不足。麥味地黃丸是用於滋陰為主的,清的力量不足。龍膽瀉肝湯是以清肝為主的,你可以試試, 不過這些葯是比較寒涼的,不宜長期服用,容易傷胃。如果要完全用於你,還是去中醫院用中葯調理一下吧。成葯畢竟治療有限,而且效果沒有水劑好。
6、我吃一段中葯方子是保胃湯和柔肝湯現在感覺胃口好點胃就是大便不成形問專家是不是該加減?(慢性淺表性胃
宜去些菊花,少些清熱。由於體內寒氣較多,不宜再清熱了,體內寒氣重引起膽囊收縮功能下降,膽汁分泌減少且逆行入胃與胃酸作用對胃黏膜憑障產生破壞,形成胃的不好情況,膽汁的減少讓食物中的脂肪不能完全代謝,於是會出現大便不成形,根源卻在膽,抽空到鄉下農村挖些樹榮苦菜回去煮水喝,用時加紅糖,平時飲食宜清淡,少吃生冷油膩之物,晚上不要熬夜。
7、肝炎的人應該喝什麼湯有幫助?
一般肝炎患者,可利用蛋白質的滋補功能
8、喝什麼湯補肝
補肝湯1
【來源】《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八。
【組成】山茱萸 甘草(炙) 桂心各30克 細辛(去苗) 茯苓 桃仁(麩炒,去皮、尖) 柏子仁 防風各60克 川烏頭(炮,去皮、臍)15克
【用法】上葯銼散。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加生薑5片,大棗3枚,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時服。
【功用】暖肝補虛。
【主治】肝經虛寒,脅滿筋急,不得太息,寒熱腹滿,不欲飲食,悒悒不樂,肢冷腹痛,目視琉琉,或左脅偏痛,筋痿腳弱。
2補肝湯2
【來源】《蘭室秘藏》卷下。
【組成】黃耆2.1克 炙甘草1.5克 升麻 豬苓各1.2克 白茯苓 葛根 人參各0.9克 柴胡 羌活 陳皮 連翹 當歸身,黃柏(炒) 澤瀉 蒼術 曲末 知母 防風各0.6克
【用法】上葯銼如麻豆大,都作一服。用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滓,空腹時稍熱服。
【主治】前陰冰冷,陰汗,兩腳軟弱無力。
【禁忌】服葯期間,忌酒、濕面。
3補肝湯3
【來源】《醫學六要》卷七。
【組成】生地 當歸 白芍 棗仁 川芎 木瓜 炙甘草
【用法】水煎服。
【功用】養血滋陰,柔肝舒筋。
【主治】虛勞肝血不足,筋緩不能行走,眼目昏暗;或頭痛,眩暈,耳鳴,目干畏光,視物昏花,急躁易怒;或肢體麻木,筋惕肉瞤,舌干紅,脈弦細數者。
【方論】本方由四物湯加味而成。方中四物湯滋養陰血;酸棗仁、木瓜、甘草酸甘化陰,柔肝舒筋。合用共奏養血滋陰,柔肝舒筋之功。
4補肝湯4
【組成】:附子9克,白術9克,白芍9克,桂枝6克,炙甘草4.5克,青皮4.5克,陳皮4.5克,當歸12克,雞血藤15克。
【辨證】肝氣虛,脾陽弱,氣血兩虧。
【治法】溫陽補氣養血。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5補肝湯5
【組成】茯苓1錢,桔梗1錢,茺蔚子2錢,黃芩1錢,防風2錢,川芎1錢,知母1錢,黑參1錢,當歸身2錢,人參1錢。
【來源】《金鑒》卷七十七。
【主治】滑翳內障。
【功效】清散虛熱。
【方法】上為粗末。
【用法】以水2盞,煎至1盞,去滓,食後溫服。
6補肝湯6
【組成】天門冬(去心,焙)、酸棗仁(微炒)、柴胡(去苗)、當歸(切,焙)、羌活(去蘆頭)、防風(去叉)、桂(去粗皮)、細辛(去苗葉)、赤茯苓(去黑皮)、升麻、秦艽(去苗土)、黃耆(銼)、杜仲(去粗皮,炙,銼)、鱉甲(去裙襕,醋炙,銼)、鹿茸(去毛,酥炙)、牛膝(酒浸,切,焙)、天麻、黃明膠(炙燥)、山茱萸各等分。
【來源】《聖濟總錄》卷八十六。
【主治】肝勞。
【方法】上為粗末。
【用法】每服3錢匕,水1盞,加生薑2片,大棗1枚(擘),煎至7分,去滓,食前溫服。
7補肝湯7
【來源】《千金翼方》卷十一。
【組成】甘草(炙)2兩,黃芩2兩,人參2兩,桂心2兩。
【用法】上(口父)咀。以水6升,煮取2升,去滓,分3次服。
【主治】肝氣不足。
【禁忌】忌生蔥;忌海藻,菘菜。
8補肝湯8
【來源】《千金翼方》卷十五。
【組成】蕤仁1兩,柏子仁1兩,茯苓2兩半,烏頭(炮,去皮)4枚,大棗30枚(擘),牛黃1兩,石膽1兩,桂心1兩,細辛3兩,防風3兩,白術3兩,甘草(炙)3兩。
【用法】上(口父)咀。以水1斗,煮取2升8合,分3次服。
【主治】肝氣不足,兩脅滿,筋急不得太息,四肢厥,寒熱偏痛,淋溺石沙,腰尻少腹痛;婦人心腹四肢痛,乳癰,膝脛熱,轉筋,遺溺消渴,爪甲青枯,口噤面青太息,疝瘕上搶心,腹中痛,兩眼不明。
9、喝什麼湯養肝?
1.菠菜蛋湯取菠菜200克,雞蛋2隻。將菠菜洗凈,人鍋內煸炒百,加水適量,煮沸後,打入雞蛋,加鹽、味精調味,佐餐。
2.靈芝河蚌煮冰糖取靈芝20克,蚌肉250克,冰糖60克。將河蚌去殼取肉,用清水洗凈待用。靈芝入沙鍋加水煎煮約1小時,取濃度汁加入蚌肉再煮,放入冰糖,待溶化即成,飲湯吃肉。
不過,不過如果想真實有效地養肝,光吃這些東西調理還是遠遠不夠的,需要有專業的養肝產品如微微商城的養肝片,五味子+麥芽硒,提高肝細胞抗氧化能力,清除自由基,加快脂質過回氧化物的分解,從而保護肝臟.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提高自身抗病能力.?防治酒精性答脂肪肝,硒可以加快酒精分解代謝起到預防酒精性肝病。針對性地對自己的肝臟進行保養才能更有效果,也祝你身體健康。
10、補肝增大湯的配方?
五味子15克,車前子(布包)15克,桑葚10 克,女貞子10克,枸杞子10克,菟絲子10克, 川楝子10克,決明子1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