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濕熱體質吃什麼 2款營養粥可去濕熱
介紹2款去濕熱粥食譜: 1.薏米紅豆粥: 人人皆宜的去濕佳品,薏米,在中葯里稱「薏苡仁」,紅豆,在中葯里稱作「赤小豆」,也有明顯的利水、消腫、健脾胃之功效,因為它是紅色的,紅色入心,因此它還能補心。(注意:不放米效果特好) 2.清熱祛濕粥: 赤小豆30克,白扁豆、薏苡仁、木棉花、芡實各20克,燈芯花、川萆薢各10克,赤茯苓15克。 製作: 將川萆薢、赤茯苓、木棉花、燈芯花洗凈水煎至2碗,去渣取汁,加入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芡實同煮成粥。 溫熱服食。 療效: 清熱祛濕。適用於因暑熱而引起的小便不利,胃滯不適,腹脹脘悶等症。 但大便干結者不宜用。
2、身體排濕反應有哪些? 我是濕熱體質,想除濕~最近早睡早起,每天早上喝粥,紅豆薏米或大米小米~排濕時
是的,有效果了。提示你大米在不能與薏米同食的,同食功能無效。
3、去濕熱喝什麼粥
綠豆冬瓜茶可祛暑
飲食調養:宜進食具有清熱祛暑、利濕功效的食物,可多飲西洋參茶、綠豆冬瓜茶等。
葯膳可選擇「夏枯草瘦肉湯」:夏枯草30克,豬瘦肉120克,法夏5克,精鹽、味精各適量。將夏枯草、法夏洗凈,豬瘦肉洗凈切塊。把全部用料一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再用小火煮1~1.5小時,加精鹽、味精,再煮一沸即成。有清肝瀉火、消暑利濕的功效。
小暑進食莫太飽
飲食調養:避免進食太飽,可多食具有清熱祛暑生津功效的食物,可多喝果汁或湯水,如西瓜汁、綠豆水、荸薺水、薏苡仁水、白茅根水等。
葯膳可選擇「茯苓薏苡赤豆粥」:茯苓20克,薏苡仁100克,赤小豆50克,粳米100克。將赤小豆、茯苓、薏苡仁洗凈。粳米淘洗干凈。赤小豆浸泡半天。將赤小豆、薏苡仁與茯苓一起入鍋,加適量水,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至赤小豆酥爛,加白糖少許稍煮即成。有化濁利濕,清熱消暑的功效。
4、濕熱體質如何調理:多吃芳香食物
天氣濕熱的時間很長,因此濕熱體質的人也特別多。濕熱體質的人表現為臉色發黃、發暗且油膩。皮膚容易生瘡,並且紅腫痛癢,口乾、口臭並且體味較大。濕熱體質的人脾氣比較容易煩躁,經常會有緊張、壓抑、焦慮的情緒。長期遭受濕熱侵襲,體濕的人就會出現倦怠、不想動彈、臉上出油多、頭發容易臟、舌苔膩等症狀。還有不少人早上起來後口臭,不想吃飯或者吃飯後覺得胃脹,大便稀、黏,排起來費勁等症狀。除此之外,女性朋友如果出現臉上長「痘痘」、白帶增多發黃等現象,也可能受濕熱侵襲了。養生原則濕熱體質的人要注意疏肝利膽,清熱祛濕。減少熬夜的次數,保證睡眠質量。另外,有空練練氣功、瑜伽、太極這些舒展筋骨和身體的運動,非常適合濕熱體質的人。同時,注意盡量避免在潮濕、炎熱的環境下工作和生活,衣著盡量保持以寬松為好。各個年齡段的人都可能受到濕熱的侵襲,尤其是30~45歲的人,屬生命中「土」的年齡段,體內濕氣比較重,夏秋之交屬中醫所說的「長夏」季節,也對應五行中的「土」,內外相合,濕上加濕,更容易出現上述症狀。如果濕熱侵襲到小孩,最常見的症狀就是腹瀉、大便不順暢。如果濕熱侵襲到老年人,就可能出現下肢酸困、腰疼等症狀。飲食調理,多吃芳香食物蔬菜:多吃一些芳香的蔬菜如香菜、荊芥、藿香等,但這些菜也偏濕,不能吃得太多,可把這些菜當配菜來吃,以清除濕氣。還有黃豆芽、綠豆芽、冬瓜、木瓜、山葯,這些菜可以作為主菜來吃,有利濕作用。作料:生薑、大茴香、桂皮等香料,具有祛寒、除濕、發汗等功效,每天做飯時適當放一點有溫中祛濕的作用。粥:濕熱的季節粥也是很好的選擇,茯苓、白術、小米、大米各適量,每天煮粥喝,健脾祛濕養胃。湯:冬瓜、赤小豆、排骨各適量煲湯,清熱利濕。小孩或長期脾胃虛弱的人,如不想吃飯、渾身沒勁或者飯後感覺胃滿滿的、腹脹、拉肚子等脾虛濕盛的人,可以用炒山葯和炒雞內金,按1:1的比例混合打成粉,每天一勺沖著喝,緩解症狀。多喝薏仁茶薏仁茶:薏仁又名薏苡仁、苡米、苡仁,是常用的中葯。又是普遍、常吃的食物。早在神農嘗百草時就發現了她,見她婀娜多嬌的英姿,白圓如明珠的果實,微風吹拂中是那樣姍姍可愛,神農氏就把她當成人了,因而動情地昵稱她為"薏苡人"。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為常用的利水滲濕葯。薏米可以去濕,下火,去痘。煲完湯後,湯渣也可以吃。偏於溫性的艾葉、佩蘭,可以除濕,偏於涼性的竹葉、荷葉可以清熱,每天泡茶喝,幫助清除體內的濕熱。少吃油膩、甜味品,預防濕熱 濕熱體質,除通過飲食調理外,不宜暴飲暴食、酗酒,少吃肥膩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適度飲水,避免水濕內停或濕從外入。應早睡早起,室內經常通風換氣,能不用空調盡量不用,養成按時大便的習慣。早起出來活動到出汗為止,出汗可幫助排濕,但也不要大汗淋漓以免傷氣。體內濕熱,如果只表現為輕微的症狀時,通過以上調理就會有所好轉,如果症狀嚴重通過調理效果不好的,最好找中醫辨證施治後再調理。食療方法推薦:燈心花豬展湯: 材料:燈心花五至八紮、馬蹄十粒、紅蘿卜一個、豬展半斤、白米一兩 做法: 1. 將燈心花洗凈,備用。 2. 馬蹄洗凈,去皮或不去皮均可,但不去皮者功效更佳。 3. 紅蘿卜洗凈,去皮,切厚件。 4. 豬展洗凈,飛水。 5. 將清水放入瓦煲內,煮沸後加入以上用料,大火煮開後,改用文火繼續煲兩小時,加鹽調味。鮮荷葉綠豆乳鴿湯 材料:干荷葉一角、綠豆四兩、乳鴿一隻、陳皮一角、鹽少許 做法: 1. 將乳鴿洗凈,去毛及內臟。 2. 綠豆、陳皮浸透、洗凈。 3. 荷葉洗凈。 4. 將清水放入瓦煲內,煮沸後加入乳鴿、綠豆及陳皮放入瓦煲內,繼續用大火煮開,用中火煲兩小時。 5. 放入荷葉,加鹽調味,即可。雞骨草煲田螺 材料:雞骨草二兩、田螺半斤 做法: 1. 先用清水養田螺一至兩天,勤換水去除污泥。 2. 斬去少許田螺尾。 3. 雞骨草洗凈。 4. 將清水放入瓦煲內,煮沸後加入以上用料,改用文火煲兩小時,加鹽調味。蘆薈豬蹄湯 材料:蘆薈六兩、豬蹄一斤、蜜棗三粒、鹽少許 做法: 1.蘆薈去皮,洗凈,切段。 2. 豬蹄斬件,洗凈,飛水。白鑊,將豬蹄干爆五分鍾。 3. 蜜棗洗凈。 4. 將清水放入瓦煲內,煮沸後加入以上用料,大火煲滾後,改用文火煲三小時,加鹽調味。紅蘿卜雪耳螺頭湯 材料:紅蘿卜一條、雪耳半兩、螺頭六兩、豬瘦肉半斤、蜜棗三粒、鹽少許 做法: 1. 紅蘿卜去皮,切塊,洗凈。 2. 雪耳浸泡,去除根蒂部硬節,撕成小朵,洗凈。 3. 豬瘦肉及螺頭洗凈,飛水。 4. 蜜棗洗凈。 5. 將清水放入瓦煲內,煮沸後加入以上用料,改用文火煲兩小時,加鹽調味。馬齒莧蜜棗湯 材料:馬齒莧十二兩、蜜棗兩粒、蒜頭一粒、鹽少許、清水水量 做法: 1. 馬齒莧與蜜棗洗凈。 2. 蒜頭剝去表皮,洗凈,用刀背拍爛。 3. 將材料放入瓦煲,加清水用猛火煮沸,改用中火,煲兩小時,以鹽調味即可。蘆薈苦瓜排骨湯 材料:蘆薈新鮮葉片兩片、小排骨半斤、燈心花四至六紮、苦瓜一個、鹽少許 做法: 1. 將蘆薈洗凈,去皮,切件,備用。 2. 苦瓜洗凈,去瓤,切塊備用 3. 燈心花洗凈。 4. 排骨選用油少者,去油脂,洗凈。 5. 將清水放入瓦煲內,煮沸後加入以上用料,改用文火煲兩小時。玉竹淮山象拔蚌湯 材料:玉竹、淮山各一兩、象拔蚌兩條、粟米兩根條、姜兩片、鹽少許 做法: 1. 玉竹及淮山先浸泡半小時,洗凈。 2. 粟米及象拔蚌洗凈備用。 3. 瓦煲加入清水,用猛火煮沸後,加入以上材料,改用中火繼續煲三小時,加鹽調味即可。木棉花燈心花白鯽魚湯 材料:木棉花五錢、燈心花一兩、冬瓜一斤、陳皮一角、白鯽魚一條、姜兩片、油、鹽各少許 做法: 1. 木棉花、燈心花和陳皮浸洗凈備用。 2. 冬瓜保留皮、瓤、仁,洗凈,切塊。 3. 白鯽魚,洗凈,去魚鰓、魚鱗、腸臟。 4. 以姜、油起鍋下白鯽魚,煎至表面微黃色。 5. 瓦煲內加清水,用猛火煮沸後,放入材料,至水再次沸騰,改中火煲至冬瓜熟透、鯽魚出味,加鹽調味即可小貼士 濕熱體質的調理是多方面進行的,食療只是其中的一種。平時還應多加強體育鍛煉,避免潮濕環境,比如晚上睡覺前頭發一定要吹乾,不要穿著打濕了的衣服等。當然,現在都市人的工作繁忙,或許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及精力通過飲食改善,那麼我建議大家可以看看參考資料,看看是否適合你。
5、濕熱體質吃什麼粥
薏米粥
薏米性涼,味甘、淡,具有健脾滲濕、清熱排膿、利水消腫的作用。很適合脾虛水運不暢導致的濕熱。如果你的舌苔中部黃或白厚膩,邊有齒痕,堅持喝薏米粥一定會有改善。煮之前把薏米先泡上2~3個小時,然後放上些糯米或者大米,用高壓鍋煮即可。
6、濕熱體質的人該如何調養
這說明身體內有了多餘的濕,有了多餘的熱,這就是濕熱體質。愛出濕疹的人80%都屬於濕熱體質。濕熱體質的人還容易長口瘡。答:濕熱體質的特點是形體偏胖,面部和鼻尖總是油光發亮,臉上容易生粉刺,皮膚容易瘙癢。常感到口苦、口臭或嘴裡有異味,汗黏有味,經常胸悶腹脹,尿黃,大便黏滯不暢或燥結,臭穢;女子白帶多或有黃帶、有異味;頭發油脂多,易脫發,皮膚易生痤瘡、濕疹、腳氣等,身重睏倦,煩躁易怒,舌苔偏膩。答:先天稟賦不足,特別是氣虛之人;或久居濕地,喜食肥甘;或長期飲酒,濕熱內蘊;或勞倦過度影響脾胃功能,若與外界濕熱之邪相合而致濕熱內蘊,就形成了濕熱體質。答:清熱利濕,即清胃腸之熱,化脾經之濕。答:飲食以清淡為上,宜食用清熱化濕的食品,多吃甘寒、甘平的食物,不宜膏粱肥厚。主食,可選用富含礦物質的食物,如薏苡仁、蓮子、茯苓、紅小豆、蠶豆、綠豆。肉食,可選用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鴨肉、鯉魚、兔肉、鯽魚、田螺、泥鰍等。蔬菜,可選用富含有機酸、微量元素的食物,冬瓜、絲瓜、葫蘆、苦瓜、黃瓜、白菜、芹菜、薺菜、捲心菜、萵筍、蓮藕、空心菜、蘿卜、豆角、綠豆芽、莧菜、芥藍、竹筍、紫菜、海帶、四季豆等都可以常吃。水果,可選用哈密瓜、枇杷、橙子、梨、馬蹄等。重點推薦薏仁和苦丁茶。苦的東西清熱去火。苦丁茶對面部等身體上部的濕熱更有效。也可以吃苦瓜等。忌食辛辣燥烈、大熱大補、肥甘厚膩的食品,如酒、奶油、動物內臟、辣椒、生薑、大蔥、大蒜等;還有狗肉、鹿肉、牛肉、羊肉、燕窩、銀耳、辣椒、菠蘿、荔枝、芒果等溫熱性食物。減少甜食、鹹食和酒、碳酸類飲料等,以免助濕生熱。勿過度飽食。應戒除煙酒,因為煙酒是可以生濕生熱的。答:要避免居住在低窪潮濕的地方,宜選擇向陽避陰、通風良好、乾燥涼爽的居住環境。衣著宜寬松,不宜緊身束口。應養成良好作息習慣,保持頭部、面部、身體等的肌膚清潔乾燥。不要熬夜、過於勞累。盛夏暑濕較重的季節,減少戶外活動的時間。避免在烈日下長時間活動。保持充足而有規律的睡眠。內衣以天然纖維、棉麻、絲綢等寬松舒適、透氣性好為宜。濕熱體質的人,不可憋尿憋大便,要保持大小便通暢,防止濕熱積聚。答:濕熱體質的人性格多急躁易怒,愛發脾氣。應保持平衡的心態,遇事不急不躁,冷靜處理棘手的事。凡事多為他人著想,學會克制感情上的沖動。根據情況分別採用節制、疏泄、轉移等不同的方法,使不良情緒得到化解和釋放。應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如書法、養花等。多聽流暢悠揚舒緩有鎮靜作用的音樂,如《塞上曲》、《春江花月夜》等。答:適合做大強度、大運動量的鍛煉,如中長跑、游泳、爬山、各種球類及武術等。這樣可以通過排汗達到清熱利濕的目的。夏天由於氣溫高、濕度大,最好選擇涼爽時鍛煉。冬季運動以舒適微汗為度,注意運動前後的保暖,不要著涼。應經常練習深呼吸,氣息深吸至小腹,以靜養心神。運動鍛煉注意舒展筋骨關節,增加身體的柔韌度,如果筋骨關節僵硬、澀滯,則不利於肝膽的疏泄,會加重煩躁、緊張和焦慮。答:春季,應多拉伸關節和筋骨,多做側部伸展運動。夏季,可多喝涼茶。注意皮膚清潔,環境如果濕熱,可以使用空調。秋季,多食清甜、水分多的水果,多喝白粥,每日清晨喝一小杯淡鹽水。霜降時節可以用藕、梨燉豬脊骨,滋陰補腎。冬季,不宜多用補品,以防助濕生熱。
7、濕熱體質能吃大米粥嗎
可以的,但最好在煮粥的時候加15克左右的薏仁一起煮,薏仁去濕的效果很好的,也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