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適合夏季的養生用語
1.千保健,萬保健,心態平衡是關鍵。心平氣和好,九十不顯老。
2.愛財如命,時常生病。人靜百年,氣靜萬年。
3.充海闊天空之量,養先憂後樂之心。能忍耐,終身受用;
4.大學問,安心吃虧。一天三笑容顏俏,七八分飽人不老。
5.逢人借問留春術,淡泊寧靜比葯好。過去七十古來稀,今日百歲不足奇。
6.酒是爛腸的毒葯,色是刮骨的鋼刀; 財是下山的猛虎,氣是惹禍的根苗。
7.立春別歡喜,還有四十冷天氣。四八月,防著涼,早晚注意加衣裳。
8.六月六,曬衣服,減少疾病添幸福。小寒大寒,凍死老漢。冬不戀床,夏不貪涼。
9.寧可常常三分寒,不可棉裹一身汗。飯要定時吃,衣要看天穿。春不忙減衣,秋不忙加帽。
10.春捂秋凍,一年無病。冬不蒙首,春不露背;夏不露腹,冬不露肩。
11.冬不坐木頭,夏不坐石頭。二八月亂穿衣,小心病害上身體。
12.氣候不正,僅防疾病。天熱防中署,天寒防傷風。七月秋風漸漸涼,傷風感冒要預防。
13.秋風涼,添衣裳。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穿上棉。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
14.大汗莫當風,當風易傷風。傷風傷風,多在秋冬。頭對風,暖烘烘;腳對風,請郎中。
15.冬吃生薑,不怕風霜。
17.常講衛生,百病不生。乾乾凈凈一身輕, 不幹不凈生百病。
18.鍛煉是金丹,衛生是葯方。衛生搞得好,疾病不纏繞。
19.勤勞動豐衣足食,講衛生延年益壽。不幹不凈,吃了得病,
20.乾乾凈凈,吃了太平。吃喝凈,少生病。
21.器具不擦要生銹,人不衛生要短壽。萬物從土生,百病從口入。
22.預防腸胃病,飲食要干凈。飲食不檢點,大病在眼前。
23.喝開水,吃熱菜, 腸胃健康少病害。飲食要衛生,一熱二鮮三干凈。
24.注意營養味道好,講究衛生飯菜香。貪圖涼快吃冷飯,吃後容易把病犯。
25.飯不熟不吃,水不開不喝。臭魚爛蝦,得病冤家。
26.寧吃鮮桃一口,不吃爛杏一筐。吃了省錢瓜,害了絞腸癌。
27.蔬菜要清水洗,水果要削皮吃。要想不生病,鍋盆碗灶都干凈。
28.飯前便後洗手,胃腸疾病少有。肚子害病嘴裡得,眼睛害病手上得。
29.飯前要洗手,飯後要嗽口, 習慣成自然,百病全趕走。
30.小小一口痰,病菌千千萬。洗臉洗額腦,掃地掃旮旯。
31.耙田注意耙角落,洗臉勿忘洗耳朵。洗頭洗腳,勝過吃葯。
32.牙不剔不稀,耳不挖不聾, 鼻不掏不破,眼不擦不紅。
33.少情慾,多沐浴。頭發常梳理,衣服勤換洗。
34.臟生虱子懶生瘡。足是人之底,一夜一次洗。
35.床鋪干凈,舒坦入夢。飯要細嚼,衣要勤洗。勤穿勤脫,勝似吃葯。
36.勤洗衣裳勤洗澡,多曬被褥身體好。勤洗衣裳勤洗澡,常曬被褥疾病少。
37.勤洗勤曬,舒適爽快;多洗多曬,病災不來。
38.笑臟笑破不笑補,勤洗勤換才舒服。窗明幾凈顏色調,能除緊張與疲勞。
39.常開窗,透陽光, 空氣流通保健康。若要不生病,處處掃干凈。
40.無事勤掃屋,強如上葯鋪。四害消滅光,健康有保障。
41.病災不染清潔地,幸福常臨健康家。生理衛生強身,心理衛生強心。
43.夫妻多恩愛,神仙也不怪。夫妻相敬如賓,越活越顯年輕。
44.夫妻恩愛到白頭,日子清貧也風流。男弱女強,幸福不長。
45.過了夏至節,夫妻各自歇。過了重陽節,夫妻宜多歇。
46.夫不嫌妻丑,活過九十九。妻不嫌夫憨,百歲能轉彎。
47.秧好一半谷,妻好終生福。一日夫妻百日恩,白頭偕老成壽星。
48.鮮花雖美怕寒霜,夫妻恩愛壽無疆。子孝父心寬,妻賢夫興旺。
49.夫妻同苦共甘,棒打鴛鴦不散。恩恩愛愛雖老不老,打打鬧鬧未老先衰。
50.伴侶兩相無猜,日子舒暢自在。和睦家庭風光好,恩愛夫妻幸福長。
52.笑為力量的親兄弟,愁為健康的死對頭。
2、夏季該怎麼養生
3、秋季健康養生簡訊有哪些?秋季祝福簡訊大全
秋季養生要調攝精神,要保持神志安寧,心平氣和,靜想秋季收獲碩果的喜悅,多參加戶外活動,以助心曠神怡,開闊胸禁。祝您旅途愉快,一路順風! 秋季養生要常笑,笑是一種健身運動,笑能宣發肺氣,調節人體氣機升降,消除疲勞恢復體力,讓肺吸入足量清氣呼出濁氣,加速血脈運行能使心肺氣血調和。 秋天到,氣候燥,記得天天吃紅棗;百合做菜潤潤肺,枸杞一杯精神好;上班多飲決明子,不要老是看電腦;蘋果葡萄都是寶,秋季養生少不了!祝君好! 秋季養生之養氣:養膽氣要多讀書,養肝氣記不發怒,養神氣需謹慎,養浩氣慷慨下,傲字單養骨氣,謙虛禮讓養銳氣,忘憂忘煩養心氣,淡薄飲食養胃氣。 秋季養生重在調養,關鍵在四個方面:「多事之秋」先調睡眠;秋風秋雨不要秋愁,消除抑鬱情緒;調整飲食防秋燥,清補為主;重在養肺、飲食應增酸少辛。 一二三四五六七,紅豆南瓜土豆泥;七六五四三二一,當歸茯苓燉母雞。秋季養生很重要,養生不單只是湊熱鬧,鍛煉休息不可少。小小簡訊提醒你:自己的身體,自己要關照! 秋季養生注意飲食:飲食以清淡為主,多吃粗糧促腸胃蠕動,少吃過油、過甜、過辣、過鹹的食物,少喝甜味飲料,多多運動促進血液循環,願你健康過秋季! 亞健康,莫著急,秋季養生提醒你:吃乾果,多蔬果,恢復體能很神奇;吃鰻魚,炒豬肝,眼睛疲勞可緩解;堅果類,健腦好,營養滋補不能比。願你健康! 養生有「八傷」:煩惱傷心,啤酒傷胃,白酒傷肝,吸煙傷肺,思慮傷脾,食多傷腎,疲勞傷神,多欲傷身。秋季養生避「八傷」,願你快樂又健康。 秋季養生歌:衣裝適宜防著涼,靜養心神須樂觀。秋燥傷肺少吃辛,秋瓜壞肚少吃寒。肺燥傷肝要吃酸,合理膳食可清淡。適度飲水最重要,養陰益氣是關鍵。 一二三四五六七,紅豆南瓜土豆泥;七六五四三二一,當歸茯苓燉母雞。秋季養生很重要,養生不單只是湊熱鬧,鍛煉休息不可少。小小簡訊提醒你:自己的身體,自己要關照! 秋季養生重保肺,養陰防燥功加倍;起居出入添衣物,早睡早起去疲累;樂觀情緒多栽培,舒暢胸懷少傷悲;飲食有度酸為好,辛辣食物少為妙;進補原則宜滋潤,葯物選擇忌散耗;運動時刻不能少,堅持鍛煉健康保! 一陣秋風一陣涼,一地落葉遍地秋,一聲問候情義至,一片溫暖上心頭。寒露已至,給你溫馨提示:添衣保暖身體適,秋季養生挑好食,早睡早起健康至。 秋季養生之養氣:養膽氣要多讀書,養肝氣記不發怒,養神氣需謹慎,養浩氣慷慨下,傲字單養骨氣,謙虛禮讓養銳氣,忘憂忘煩養心氣,淡薄飲食養胃氣。 秋天到,寒氣逼人。喜歡「露肩、露臍、露腳」的三露mm們要注意咯,健康專家提醒您:秋涼多加衣,秋後裸露會引發腰腹痛和頸椎病,健康生活從裹開始!
4、春季應該如何養生
中醫養生文化,自古就非常重視「順應四時」。《黃帝內經素問》有一篇《四氣調神大論》,專門論述四時養生的原則。認為人在天地之間,要想不得病,少得病,就必須順應四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規律,合理進行飲食、運動、心理養生。那麼,春季應該怎麼養生呢?
《內經》指出:「春三月,此為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卧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意思是說春季三個月,是主新生、升發的季節。大自然都處於生機勃勃的狀態,萬物欣欣向榮,百花盛開,人順應春季這種新生、升發之氣,也應該夜間定時睡眠,每日早早起床,在院里散步,披散著頭發,穿戴寬松,以伸張志氣,勿行殺罰奪掠之事。違背這種春季養生之道,就可能損傷肝臟,並會影響到夏季養生,可能會導致一些季節性疾病發生。在這里,古人重點從起居和運動方面,介紹了春季養生的要點。
其實,飲食養生也必須順應春季的氣候變化特點。《周禮》分醫為四,其中有「食醫」,就是指營養醫一類,說明中國的古人自古就非常重視營養與健康的關系。但應該指出的是,中醫食療葯膳較之現代醫學營養學,有其一套成熟完善的理論體系,它建立在陰陽五行、藏象經絡、葯物四氣五味學說等中醫理論基礎上,並重視食物五味配伍、平衡營養、辨證用膳等,內容豐富多彩,而獨具特色。中醫葯膳論食物性味,不僅僅是營養成分如何?還要明確食物的寒熱溫涼等陰陽屬性。春季主生發,可以適當多吃香椿、竹筍等具有生發作用的食物,可以飲用綠茶、薄荷茶、桑菊茶等,清涼透達,預防春季傳染病。同時,可以適當多吃水果,如雪花梨、蘋果、橙子等,可以飲用百合粥、銀耳粥、燕窩粥,或飲用雪梨汁、杏仁露、蜂蜜水、秋梨膏等。對於比較適合於寒冬的補品以及羊肉、狗肉等有溫補作用的肉食應該少吃或者不吃。
對於春季多發疾病,如高血壓病血壓波動,常有肝火上炎,可以用苦丁茶、菊花等清胃火,因為苦丁茶、菊花性涼可以清肝火。季節變換期間常見的潰瘍病多為肝氣犯胃的胃痛,可以用蘇葉、陳皮、香櫞、佛手、月季花等疏肝和胃。而對於春季中多風熱感冒,表現為咽痛、發熱、口渴等,可用金銀花、金蓮花、薄荷等性味辛涼之品,泡水當茶頻飲,以辛涼解表、疏散風熱、清熱解毒、利咽喉。初春乍暖還寒,多風寒感冒,表現為惡寒、鼻塞、流清涕等,可以用蔥白、生薑、白芷、蘇葉等性味辛溫之品,或熬製成茶,或加紅糖,或進食稀米粥,以辛溫解表,疏風散寒。對於貪涼受風引起春季風寒感冒時,一碗姜湯,喝下後加蓋棉被,常可以一汗而解。
另外,在這里我要強調的是感冒後一定忌用冷飲。因為在臨床上經常能看見因為進食冷飲、冷食以及寒涼中葯導致病情遷延的情況。中醫學認為感冒無論是風寒感冒,還是風熱感冒,都主要是體表的病症。《內經》說:「其在皮者,汗而發之」。治療總的思路應該是疏風散邪,應該發汗解表,主張向外發散。而「發汗不遠溫」,過用寒涼,會不利於解表散邪。在當今礦泉水、可樂、冰淇淋、冰茶等冷飲、冷食橫行的時代,人們感冒以後特別容易進食這些涼東西以緩解咽干口燥症狀。如此雖然可以得痛快於一時,但往往可以因為寒涼刺激,引起表邪內伏,病就往裡走了,古人謂之「冰伏邪氣」,特別容易導致咳嗽病情纏綿不愈。感冒沒好,又變咳嗽,進食冷食的弊端實在是太大了。
還有就是養肝的中醫葯膳處方,如燕麥芝麻枸杞子粥、桑菊茶等,比較適合於老年慢性疾病患者食用。如肝腎虧虛,精血不足,常常可以表現為頭發脫落、須發早白等,食療可用黑芝麻、枸杞子滋補肝腎、淤血生發。中醫古人有一首名方,叫作「桑麻丸」,就是桑葉與黑芝麻組成,對養護頭發有一定好處。茶飲一般應喝綠茶為好,婦女愛美人士,也可以適當喝一些花茶,可以取玫瑰花、月季花、綠梅花泡水當茶飲,有疏肝解郁、調經美容之效。
當然,我們對於中醫四季養生理論,不能機械理解。如春季陽氣升發,一般人不能溫補,但對平素體質屬於虛寒,畏寒怕冷,腹痛喜暖的人群,適當溫補還是必要的,依然不應該過用清涼飲品。總之,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人制宜,個體化養生是中醫養生文化的精髓,對待中醫學養生理論絕不能認死理。
5、過年放假養生簡訊大全
1【保養關節的食物】①芒果和獼猴桃:對抗自由基,能減輕關節負荷。②捲心菜和蘿卜:可以強化韌帶的強度,增加關節潤滑黏液的分泌。③櫻桃和柑橘:不但可加強關節內膠質的彈性,還能抑制關節炎性反應!一鍵送
分享到:
2【最受用的6種健康米】1.最滋補的是粳米有補脾胃、養五臟的功效;2.最助消化的是糙米,維生素B含量高;3.最補腎的是黑米,被稱為「補血米「;4.最排毒的是糯米,對脾胃氣虛、腹瀉的人有益;5.最養顏的是薏米有利尿健脾、清熱排毒的功效;6.最養胃的是小米,對脾胃虛弱有益。一鍵送
分享到:
3【紅棗可以這樣吃】1、紅棗泡水--養肝排毒;2、紅棗泡茶--補氣護嗓;3、紅棗熬湯--止咳潤肺;4、紅棗煮蛋--補血養顏;5、紅棗熬粥--安神助眠;6、紅棗泡酒--血管通暢。一鍵送
分享到:
4【7款冬日營養湯品】1.五指毛桃煲烏骨雞湯:健脾祛濕、利水腫;2.沙參百合潤肺湯:潤燥清咽;3.炙百部紅棗白鴿湯:化痰止咳;4.蘿卜鯽魚湯:消食化滯,明目潤膚;5.田園蔬菜龍骨湯;6.山葯小排湯:補鈣,補鐵;7.香菇雞翅湯:增強免疫力。一鍵送
分享到:
5【轉轉腳腕四大好處】轉腳腕這一簡單的動作不僅利於運動前的熱身,還有著不錯的保健效果。好處1:矯正骨盆;好處2:瘦腿美容;好處3:改善腳冷;好處4:疏通經絡。一鍵送
分享到:
6【最益冬補的7種素食】①白菜,通利腸胃、解毒醒酒、利大小便。②蔥,可強健體質。③土豆,含人體所必需的礦物質,常食能強身健體。④紅薯,補虛乏、健脾胃、強腎陰及暖胃益肺。⑤蓮藕,與紅棗同食則可補血養血。⑥蘿卜,下氣消積助消化。⑦蒜,對流感病毒有殺滅作用。一鍵送
分享到:
7【冬季養生十要點】①晨起賴床10分鍾;②吃飯加餐補充鈣鐵;③出門保暖頭和腰;④路上開車別貪暖;⑤雪天步行解放雙手;⑥室內開窗防感冒;⑦加濕有度用純凈水;⑧回家洗澡別先洗頭;⑨進補涼熱要平衡好;⑩鍛煉准備要做好。一鍵送
分享到:
8冬季到來天漸寒,簡訊傳送溫馨暖。深情問候到身邊,祝福送去幸福長。天冷情暖笑聲喧,穿暖加帽圍巾添。科學養生身體康,每天堅持來鍛煉。願快樂無憂!一鍵送
分享到:
9最近氣溫驟降,感冒的人越來越多,推薦一種「特效感冒葯」——姜絲可樂,便宜、無毒、無副作用,關鍵是效果很好。只要在感冒發作初期,喝一碗即可。將姜去皮切細絲倒進可樂里,用煮鍋大火煮開,轉小火再煮10分鍾即可服用,注意姜絲要多放一些。一鍵送
分享到:
10【冬季四大滋補湯】多喝湯有利健康,尤其在秋冬季節,各種湯成了不可缺少的美味,以下四種不妨多喝一些:①排骨湯,滋補潤心,補陽益髓,壯體抗衰老;②雞湯,還可以起到緩解感冒症狀,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的作用;③魚湯,健脾開胃、清熱解毒等功能;④豬蹄湯,美容抗衰老防癌之功效。
【經常按摩雙耳防凍又保健】①拉耳垂:用兩手拇指、食指揉搓耳垂至發熱,然後向下拉耳垂15~20次;②提耳尖:雙手捏住雙耳上部耳輪,適度提拉耳尖,順便按揉耳尖,以微發熱為度;③摩耳輪:拇指置於耳輪內側,其餘四指置於耳輪外側,揉搓2~5分鍾,再往上提捏,以感到發熱為度。一鍵送
分享到:
12【冬季養生四字訣】①早睡遲起;②冷水洗臉;③晨飲溫水;④背部保暖;⑤室溫適中;⑥開窗通氣;⑦多曬太陽;⑧澡浴宜少;⑨泡腳解乏;⑩冬練有度;飲食調攝;適當進補;預防疾病;調養精神。一鍵送
分享到:
13一條簡訊很簡單,可是意義不一般;天氣轉涼常感冒,朋友送你個訣竅:添衣添被添熱毯,徹底告別老寒腿;多吃蔬菜多飲水,別碰油膩管住嘴;鍛煉身體不能少,驅走嚴寒不感冒!擁有健康,享受幸福!一鍵送
分享到:
14冬日裡,重睡眠,莫輕視;睡覺前,足浴水,睡得美;睡覺姿,多學貓,心氣保;睡覺時,要閉口,神不走;枕高低,要適度,莫蓋頭;睡覺室,要雅潔,忌潮濕;睡覺時,要避風,不發懵;睡覺醒,別急起,賴床益;會睡覺,精神爽,身體棒!一鍵送
分享到:
15【每天不疲倦的小方法】1.起床後鍛煉5分鍾;2.養成喝水習慣;3.講究吃早餐;4.十點加餐;5.午後喝咖啡;6.多傾訴多紓解;7.坐有坐相;8.張馳結合;9.站起來接電話;10.邊沐浴邊唱歌;11.交樂觀的朋友;12.大事化小;13.鍛煉背部;14.打坐;15.每天運動;16.按時睡覺。今天你覺得疲倦了么?一鍵送
分享到:
16【養生三字經】冠心病,吃銀杏。吃鮮橙,防中風。 吃西柚,防血稠。吃洋蔥,腦路通。 菊花茶,降血壓。吃辣椒,消脂肪。 烏龍茶,減肥佳。身材秀,吃土豆。 氣血虛,吃荔枝。葡萄甜,補血源。 要潤膚,櫻桃補。常吃棗,不顯老。 燕麥湯,皮膚光。食蜂蜜,皮膚細。願健康!一鍵送
分享到:
17【秋天患咳嗽,9個止咳小妙招 】1.傷風咳嗽:紅塘姜棗湯;2.風寒咳嗽:蘿卜蔥白、白蘿卜蜂蜜;3.咳嗽肺癰:鮮梨貝母;4.肺虛久咳:冰糖燕窩粥;5.久咳咽干:蒸白梨蜂蜜;6.止咳祛痰涎:蘿卜胡椒;7.止咳化痰平喘:豆腐糖;8.補虛止咳:糖水沖雞蛋;9.夜咳:芝麻冰糖水。一鍵送
分享到:
18秋季潤燥多吃花:一些在秋天盛開的花朵,是非常好的時令養生品。1.菊花疏散風熱,清熱養肝,可選擇杭白菊或貢菊泡茶;2.桂花健胃化痰、生津,秋季常服可以化痰利肺;3.茉莉潤燥美膚、舒緩神經、平緩咳嗽,可將其做成葯膳,如茉莉花粥、茉莉花炒雞蛋等。記得轉給關心的人!一鍵送
分享到:
19【最補血的三種黑色食物】黑米--補氣養血,又叫月子米、補血米,特別適用產婦和老年人;木耳--常吃降三高,能強身抗癌清腸道,木耳不僅駐顏養顏、美白補血,而且對心臟也有好處,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烏雞--對老年人骨質疏鬆、防止小孩佝僂病及缺鐵性貧血等疾病都有上佳療效。快轉給關心的人吧!一鍵送
分享到:
20【這樣洗臉,讓你永葆青春】1、加米醋,適合油性肌膚、面部皮膚角質較厚的人;2、加啤酒,乾性皮膚適用;3、加綠茶,適合經常對著電腦工作的人;4、加白糖,適合長痘的人;5、加食鹽,適合油性皮膚。記得轉給關心的人!
6、夏季怎樣養生
雖然氣溫較高,但仍要顧護人體的陽氣。亦即常說的「春夏養陽」。陽氣是人的動力,隨季節和日月的交替變化而產生一定的波動,夏季陽氣旺盛且常浮躍於外,反易被外邪折傷,如大汗則亡陽。
換言之,在炎熱的夏季,一般不宜進行大量運動,
運動之後應及時補充水分和營養物質。
2.立夏之後,北半球陽光照射充足,日照時間延長,加之氣溫升高,人的睡眠會減少。有睡眠障礙的人則更易加重,輾轉難眠,或夜卧不安。中醫講夏季宜「早卧早起」,順應節氣。若夜晚不能早睡,中午適當的午休仍不失為一個很好的調整。夏季早起進行適度的晨練,是最佳的安排。
3.當進入盛夏時節,氣溫高且濕度大,給人以悶熱難耐的感覺,這就是中醫所說的長夏。長夏在五行中屬土,與中醫五臟之脾臟相應,而脾最惡濕喜燥,所以長夏多患脾胃病,出現食慾不振、腹瀉等症狀。脾胃虛弱的人,應及時調理好飲食,營養充足又不增加脾胃負擔,可以少食多餐。夏季動輒出汗,使人口渴,但要注意不可在飯前大量飲水,更不能喝大量冷飲,反之,極易損傷脾胃,導致慢性脾胃疾病。
4.夏季瓜果豐富,可以多吃一些,但應注意水果的性味,了解自身體質,以免造成損傷。如脾胃虛寒的人,不宜大量吃西瓜、梨、獼猴桃、柚子等涼性水果;內火大、痰濕盛者,少吃桂圓、荔枝等;過敏體質,慎吃芒果、菠蘿等。又常言:「桃養人,杏傷人,李子樹下抬死人」,李子多吃使人生痰、助濕,甚至令人發虛熱、頭昏」;尿路結石的人不能多吃草莓;胃酸多、易腹瀉的人,少吃香蕉;蘋果、桃、葡萄、哈密瓜、桑葚、西瓜等水果含糖量高,故糖尿病人慎食。
5.夏季人體陽氣浮躍於體表,隨出汗而外泄,使衛氣不足,抵抗力減低,若此時感受外風,同樣可引起風寒、風熱、暑濕等證。因而夏季感冒也分多種類型:風寒感冒,發熱不甚而明顯惡寒,同時鼻流清涕,噴嚏連連,此時應立即服感冒清熱沖劑2袋,一定熱服,或喝蔥白薑片紅糖水,每2-3小時再飲一次,大多症狀會明顯緩解。若體溫迅速升高,伴惡寒、咽喉不適等,多為風熱感冒,早期可以服雙黃連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清開靈、維C銀翹片等。若發熱伴惡心或嘔吐、腹部不適、腹瀉等,多為暑濕感冒,類似西醫胃腸型感冒,此時應及時服用藿香正氣膠囊或水,初次可以加大劑量,每日3-4次,同時控制飲食,煮些荷葉綠豆粥食用。
6.潮濕悶熱的氣候,使人皮膚容易感染,夏季也是皮膚病多發的時節。注意皮膚護理,同時適當採用一些天然的草葯洗浴,則會令人度過健康、愉快的夏季。如桑葉浴,將桑葉100克左右放入鍋內煮10-15分鍾,再倒入浴盆內即可,能消除皮膚痤瘡、癤腫、褐色斑等;又如薄荷浴,可預防濕疹痱子。已經進入夏季,大家注意控制,過個舒服健康的夏天。
7、養生信息有哪些
主要是通過生理的,心理上的自我調節,達到陰陽調和的狀態。
生理的包括,食療,養生健康操,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心理的是提放下包袱,調整心態。
最重要一點,貴在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