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老年人日常養生

老年人日常養生

發布時間:2020-07-28 22:48:48

1、老年人應該怎麼養生?

2、老年人的四季養生應從 什麼各方面進行

春天是萬物復甦,生長萌發的季節,在春天到來之際,自然界呈現一派生機盎然、欣欣 向榮的景象。春季養生,必須順應春天陽氣生發、萬物萌生的特點。要注意春天氣候多變, 時寒時暖,同時人體皮表疏鬆,對外邪抵抗能力減弱,所以春天到來之時不要一下子就去掉 厚衣服,尤其是老年人和體質較弱者。初春陰寒未盡,陽氣漸升,穿衣時要注意「下厚上薄」。 「下厚」以利於春陽之氣升發,「上薄」以防陽氣升發太過。
春在五行中屬木,而人體的五臟之中肝也屬木性,因而春氣通肝。在春天,肝氣旺盛而 升發,人的精神煥發,一定要注意養肝,護肝,肝主疏泄,喜條暢而惡抑鬱。春三月是升發 季節,萬物始生,此時要盡量避免動怒,更不要心情抑鬱,要做到心胸寬闊,豁達樂觀。遵 循一年四季春為首,五臟春季肝當令的原則。
春季養肝在飲食上,要選甘、辛、溫之品,清淡可口,盡量不要吃油膩、生冷、粘硬食物。由於春季人體新陳代謝加快,因此應多選用既升發又富營養的食品,如黃豆芽、綠豆芽、豆腐、小麥、大棗、瘦肉、魚類、蛋類、花生、黑芝麻、蜂蜜之類;由於冬季新鮮蔬菜較少,攝入維生素不足,聚積一冬的內熱要散發出去,所以還要多吃些新鮮蔬菜,如春筍、春韭、油菜、菠菜、芹菜、薺菜、馬蘭菜、香椿頭等。這對於因冬季過食膏梁厚味導致內熱偏勝者,還可起到清熱瀉火、涼血明目、消腫利尿、增進食慾的作用 。對於體質過敏,易患花粉過敏、蕁麻疹、皮膚病等,應禁食含異性蛋白等刺激性的食物,如羊肉、狗肉、豬頭、雞頭、海腥魚、蝦、蟹之類。
在春光明媚、風和日立、鳥語花香的時刻,老年人更應該在戶外曬太陽、散步、賞花、 打太極拳等活動,以利春陽萌生勃發。同時也要注意春季風大,氣候乾燥,水分缺乏,應多 喝白開水補充體液,增強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
夏季是「天地氣交,萬物華實」的季節,黃帝內經提出了「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觀 點,夏季天氣炎熱、酷暑難耐,人體陽氣旺盛,陰氣不足,是中暑、中風、胃腸道疾病的高 發季節,特別是老年人因機體的冷熱調節能力下降,如不能保證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並及 時補充體液,容易誘發多種疾病。老年人在夏季更要注重養生與保健。
夏季與五臟的心相應,氣候炎熱,汗液外泄,易耗傷心氣,所以夏季要重視養心,養陽 為夏季養生保健的關鍵。陽氣是人的動力,在炎熱的夏季,老年人一般不宜進行大量運動, 運動之後應及時補充水分和營養物質。
夏天夜晚炎熱,天亮時間較早,中老年人可適當晚些入睡,早些起床。另外,在夏天的 午後最好能安排午睡片刻,對消除疲勞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注意科學飲食:①要多喝清涼解暑的飲品,如淡鹽水、綠豆水、酸梅湯、菊花茶等,以 補充因身體出汗造成的消耗,但不要貪食冷飲。②要常吃涼性蔬菜瓜果,如苦瓜、冬瓜、西 瓜、豆芽、銀耳、香蕉等,以增強體內抗毒能力,減少暑氣及熱毒對人體的傷害。③要講究 營養,夏季老年人需多吃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無機鹽和粗纖維的食物,如瘦肉、牛奶、豆 漿、蛋品、豆腐等,以補充人體消耗。
患有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的慢性病人,尤其是老年人,不要長期呆在冷氣環境 里,患有關節痛的人亦不要老在冷氣環境里生活。
秋天是寒暑交替的季節,秋季是一年中由熱轉冷的過渡季節,由於氣溫變化較大,空氣濕度偏小,氣候乾燥,「肅殺之氣」易侵入機體,所以古人稱秋季是個「多病」的時節。研究表明,冠心病、腦溢血的發作以秋冬多見;支氣管哮喘最易在秋冬交替時節發作;潰瘍病、 老寒腿也多發於秋季。對於中老年人來說,在「多病」的秋季里更要注意保健和養生,以防疾病,安然度秋。
秋季氣候逐漸乾燥,日照減少,天氣越來越涼,尤其到了深秋,草葉枯落,花木凋零, 在老年人心中最易引起衰落、頹廢等傷感情緒,因此,要注意調養情智,學會調適自己,要 保持樂觀情緒,以減緩秋季肅殺之氣對人體的影響。
秋季的特點是由熱轉寒,陽消陰長。所以秋季養生保健必須遵循「養收」的原則,其中 飲食保健當以潤燥益氣為中心,以健脾、補肝、清肺為主要內容。要盡可能少食蔥、姜等辛 味之品,適當多食一些酸味甘潤的果蔬。
在秋季,冷空氣勢力將逐漸加強,氣溫明顯下降,晝夜溫差增大,且「一場秋雨一場寒」。 從防病保健的角度出發,應該注意加強禦寒鍛煉,提高抗寒能力,以便在強冷空氣和寒冬季 節到來時也能夠適應氣候環境,避免由於氣象原因誘發或加重病症,古人雲:春捂秋凍,不 生雜病。立秋之後,不要氣溫稍有下降就添衣加褲,而應該盡可能晚一點增衣,能穿短袖襯 衫,盡量不要穿長袖;能穿單衣,盡量不加外套。
秋天宜登高遠足,是登山活動的黃金季節,老年人可在戶外遊玩中飽覽景色,修身養性。
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凍蟲伏,是自然界萬物閉藏的季節,人的陽氣也要潛藏於內。因此 冬季養生的重要原則是「藏」。
冬季作息時間應「早睡晚起」,起床的時間最好在太陽出來之後。老年人體質較弱,為了營養體內元氣,應提倡早睡晚起,以保證充足睡眠。臨睡前最好用熱水洗腳,使腳部血管舒張,血液循環流暢,利於入睡。衣服要和暖貼身,以防寒氣襲人,損傷陽氣,引起腰背寒痛。
要適當參加體育鍛煉。冬季雖然寒冷,但也不要終日蟄居室內。應該根據自己的身體健 康狀況,常到室外進行一些力所能及的鍛煉,如打太極拳、練氣功、慢跑、散步等。
在冬季老年人的日常膳食應以溫、補為主,宜吃一些高熱量、高蛋白的食品,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做到稀干搭配、葷素夾雜,要避免或少吃涼食 、刺激性食物和一些油性大不易消 化的食物。冬季是進補強身的好時機,飲食調配不能忽視。為了保陰潛陽,宜食谷類、羊肉、 鱉、龜、木耳等食品,宜食熱的飲食,以保護陽氣。

3、老年人的養生之道

最重要的是你們做晚輩的要多關心,多孝順他們,讓他們安享晚年。

4、老年人日常生活常識

1、穿衣技巧:

老人著裝要與季節氣溫相適應。夏季氣候炎熱,服裝應涼爽、透氣、吸濕、寬大單薄、利於通風散熱,切忌緊小、顏色宜淺淡,不宜穿深色衣服。

常言道「春捂秋凍」有一定的道理,春秋兩季氣候變化大,早晚較涼,老年人要根據氣候變化及時增減衣服,以免感冒受涼。

2、選購合適的貼身衣物:

老年人的內衣內褲最好是全棉紡織品,不宜穿化纖產品。老年人皮膚容易發癢,這是由於身體和衣服、衣服和衣服之間不斷產生摩擦,產生靜電刺激皮膚引起的。而純棉之類衣料不易產生靜電。其次,內衣內褲要常洗換,保持清潔衛生。

3、補充營養:

老人的每日膳食應選用富含營養素的食物,這是保證膳食營養的基本條件;食物應保持新鮮,在烹調加工過程中要注意保持其營養,且易被消化吸收。

4、注意食品安全:

老年人飲食要注重安全衛生。俗話說「病從口入」,應避免食用污染、變質腐爛、有毒有害食物、過期食物。日常生活中,生活節儉的老人往往捨不得丟掉過期食物和隔夜菜,而加以食用,這樣對自身健康有極大危害。

5、定期消毒:

老年人免疫力降低、抗病能力減弱,更應注意居室的清潔衛生。除了要經常形容通風外,還要經常打掃、定期消毒。與此同時,老年人的居室要特別注意採光和照明。

5、中老年人要如何養生?

養生就成為每個人都在意的話題,尤其是對中老年人而言,養生則更為重要。需要從以下5個方面注意:1.喝水。2.運動。3.飲食。4.牛奶。5.娛樂。
中老年人不求名利,看淡曾經擁有的權勢,自然不會產生失落感。至於榮辱得失,更是不必計較。輕得失、淡榮辱,不為情志上的悲喜所左右的養生思想。

6、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該注重鍛煉還是養生呢?

養生吧,鍛煉不當還會使身體收到傷害,養生還是很重要的。

7、老年人如何養生?

經常吃香蕉
香蕉含豐富的鉀,有防中風、降血壓、防心臟病的效果,還有助於抵消飲食中過量鹽分對身體的損害。專家建議,要想達到降血壓的效果,每天需要攝入4.7克鉀,正好是一根香蕉的含鉀量。
把家裡收拾的干凈整潔
美國心理學家霍華德·弗里德曼博士和萊斯利·馬丁博士研究發現:長壽的人多數認真盡責,把家收拾得整潔干凈,因為這類人大腦中血清素含量較高,有助於調節飲食及睡眠習慣。
練習深蹲
運動生理學家認為,深蹲能讓全身肌肉群都得到鍛煉,老年人練習深蹲是預防摔倒的最佳運動。
生病時可喝酸奶
生病時,體內菌群會失調,增加感染幾率,要是多喝酸奶,其中的益生菌不僅能保持腸胃健康,還可以增強免疫力。
每天用牙線
口腔健康狀況差會減壽6.4年,並為心臟病埋下隱患。而每天用牙線清理牙齒具有預防糖尿病和認知障礙症的作用。
每口飯要嚼20次
國際內分泌大會上公布一項研究顯示,咀嚼少會讓人們吃下更多食物,使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翻倍,而充分咀嚼有助於消化吸收。
做菜要少放鹽
多數人每天會攝入9克食鹽,超出健康標准3克,如果每頓飯少放些鹽,會使患中風的幾率下降13%,患心臟病的風險下降10%。
愛種花草
園藝勞動可以保護心血管、鍛煉肌肉的柔韌性和力量等,1小時的園藝勞動相當於散步5英里(約8千米)。要是身體不適合體育鍛煉或者天氣不好,不妨種種花草。
每天吃洋蔥
每天吃80克左右的洋蔥,能降低患直腸癌、結腸癌、喉癌和卵巢癌的風險,其中的抗氧化成分能防止炎症反應,還可以提高免疫力。
曬太陽
專家建議,60歲以上的老人每日應服用10微克的維生素D,並曬太陽20分鍾,可提高免疫力和骨骼健康。
咧嘴笑
美國馬里蘭大學神經科學與心理學教授羅伯特·普羅文認為,幽默能增加人體免疫細胞數量。捧腹大笑能讓血流量增加20%,降低患心臟病的風險。即使假裝咧嘴笑,身體也可釋放出愉悅的化學物質,有助於身心健康。

老人家身體很重要的,樓主大大真有心。祝樓主大大的家人身體健康。
總之,在適當調整調整,不要吃一些不要俗話說的好,葯有三分毒,不要總吃補葯。喝點麥片吃幾個水果,適當陪著奶奶爺爺散散步,也可以延年益壽。
望採納。

8、老年人日常生活保健護理包括哪些

全面性原則 健康是生理、心理和社會的完滿狀態,老年人的健康也是如此,因此,老年保健護理也應該是多維度、多層次的。全面性原則包含三層含義:一是指老年保健護理的對象應該是全體老年人

9、老人如何安排日常生活?

老年人日常生活養生最好方法:
方法/步驟
1、第一步:早上起床先喝一杯溫水,因為人體經過一夜的睡眠和休息,因為排尿、呼吸等原因,水分排泄的比較多,所以,早上起來喝一壞溫水不但可以恢復身體水分還有助於腸道蠕動,可防止便秘或改善便秘。
2、第二步:適當的運動,早上可以以伸展筋骨為主、或者慢走、太極拳、 太極劍、柔力球等注意要愛護膝蓋,運動過量會導致膝蓋不可逆的損傷。見意運動時間最好控制在40分鍾左右。
3、第三步:早餐 宜軟不宜硬:在早晨,人不宜進食油膩、煎炸、干硬以及刺激性大的食物,否則會勞脾傷胃,導致食滯於中,消化不良。中老年人早餐宜吃容易消化的溫熱、柔軟食物,如加些蓮子、紅棗、山葯、桂圓和苡仁等保健食品,則養生效果更佳。
4、第四步:中餐 三多三少」:蛋白質多些、維生素多些、纖維素多些。糖類少些、脂肪少些、食鹽更少些,總之飲食方面應做到食物多樣、谷類為主、多吃蔬菜、適量吃魚鴨、常吃豆類、每日飲奶、少吃肥肉等。
5、第五步:補水 ,秋、冬季養生應注意及時補充水分,這樣可以預防由於季氣候乾燥所造成的皮膚粗糙、皮膚起皺、皮膚瘙癢的症狀。此外,多喝水還可促進體內新陳代謝,有助排毒養顏。
6、第六步:娛樂,注意培養自己生活情趣如讀書、看報、下棋、養花、喂魚、養鳥等並合理安排時間。同時要戒煙、限酒避免長時間看電視等做到勞逸結合。
7、第七步:晚餐,晚餐最佳時間是18點左右,
禁晚餐吃太葷:晚餐吃素防癌。
晚餐一定要偏素,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為主,如 小米、白粥、等,而蛋白質、脂肪類吃得越少越好,見意以粥為主。
正確的晚餐應該吃8分飽,以自我感覺不餓為度。
8、第八步:泡腳,睡前泡腳(飯後一小時)
一.溫水(40--50度)以舒服為標准,涼了不斷加熱水。
二.時間(20--30分鍾)以全身舒展放鬆出汗為度。
三.秋、冬養生應多泡腳,這樣不僅可以促進血液的循環預防疾病發生,還可以使身體酸鹼平衡、放鬆肌肉。
注意事項:
注意天氣變化,注意保暖。

10、老年人怎樣養生

飲食均衡搭配,要食物容易消化,可以適當補充營養百品。
睡眠要足夠,中午適當睡會。晚睡前泡腳,度按摩湧泉穴和足三里。
好心情,萬事要學會放的知下,少管或不管兒女後道代事情,有事做,要輕松,規律。
適當運動,一定要有節制回。冬天和壞天氣避開或更換鍛煉方式和場地。
祝老人健康長壽。以後具體問題,再答交流,

與老年人日常養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