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於鍛煉身體的八個字格言
1、只有運動才可以除去各種各樣的疑慮。——歌德
2、早起活活腰,一天精神好。——佚名
3、運動太多和太少,同樣的損傷體力;飲食過多與過少,同樣的損傷健康;唯有適度可 以 產生、增進、保持體力和健康。 ——亞里士多德
4、運動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達·芬奇
5、運動的作用可以代替葯物,但所有的葯物都不能替代運動。——蒂素
6、以自然之道,養自然之身。——歐陽修
7、一個埋頭腦力勞動的人,如果不經常活動四肢,那是一件極其痛苦的事情。 ——列夫·托爾斯泰
8、我生平喜歡步行,運動給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 ——愛因斯坦
9、世界上的一切偉大運動都與某種偉大理想有關。 ——泰戈爾
10、生命在於運動。 ——伏爾泰
11、生命在於矛盾,在於運動,一旦矛盾消除,運動停止,生命也就結束了。 ——歌德
12、生命需要運動。——亞里斯多德
13、生命就是運動,人的生命就是運動。——列夫.托爾斯泰
14、生活多美好啊,體育鍛煉樂趣無窮。 ——普希金
15、身體虛弱,它將永遠不全培養有活力的靈魂和智慧。——盧梭
16、身體的健康因靜止不動而破壞,因運動練習而長期保持。 ——蘇格拉底
17、散步促進我的思想。我的身體必須不斷運動,腦筋才會開動起來。 ——盧梭
18、日復一日地堅持練下去吧,只有活動適量才能保持訓練的熱情和提高運動的技能。 ——塞涅卡
19、人在運動中的時候,總是想替自己設想這個運動的目標。為了要走一千里路,人必定要想走了這一千里便有好東西。為了要有運動的力量,就必須有一個渴望到達的目的地。 ——列夫·托爾斯泰
20、人生的本質就在於運動,安謐寧靜就是死亡。 ——帕斯卡
21、人們的舉止應當象他們的衣服,不可太緊或過於講究,應當寬舒一點,以便於工作和運動 ——培根
22、起居之不時,飲食之無節,侈於嗜欲,而吝於運動,此數者,致病之大源也。 ——王國維
23、跑跑跳跳渾身輕,不走不動皮肉鬆。——佚名
24、每日頻行,必身輕目明,筋節血脈調暢,飲食易消,無所壅滯。——《養生要錄》
25、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 ——列寧
26、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呂不韋
27、歷史上,任何一個階級,如果不推舉出自己組織運動和領導運動的政治領袖和先進代表,不就可能取得統治地位 ——列寧
28、科學的基礎是健康的身體。——居里夫人
29、靜止便是死亡,只有運動才能敲開永生的大門。 ——泰戈爾
30、靜而少動,體弱多病;有靜有動, 無病無痛。——佚名
31、戶樞不蠹,流水不腐。人之形體, 其亦由是。——《聖濟總錄》
32、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佚名
2、求關於 養生 的文章,字數盡量多,越多越好
冬季養生,中醫名詞。中醫認為冬季是匿藏精氣的時節,冬令進補以立冬後至立春前這段期間最為適宜。冬季養生主要指通過飲食、睡眠、運動、葯物等手段,達到保養精氣、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目的。
精神調養冬季養生要領 :重在防寒健腎 燉補養生展開
冬季,是指我國農歷10、11、12 月,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6 個節氣。冬季,天寒地冷,萬物凋零,一派蕭條零落的景象,對此,人們首先想到的是防寒保暖。冬季養生僅防寒保暖就可以了嗎?冬季養生應特別注意什麼?如何過一個健康溫暖的冬季?下面圍繞這幾個問題來探討一下冬季養生。
養生特點
冬季氣候寒冷,寒氣凝滯收引,易導致人體氣機、血運不暢,而使許多舊病復發或加重。特別是那些嚴重威脅生命的疾病,如中風、腦出血、心肌梗死等,不僅發病率明顯增高,而且死亡率亦急劇上升。所以冬季養生要注意防寒。
冬季,人體陽氣收藏,氣血趨向於里,皮膚緻密,水濕不易從體表外泄,而經腎、膀胱的氣化,少部分變為津液散布周身,大部分化為水,下注膀胱成為尿液,無形中就加重了腎臟的負擔,易導致腎炎、遺尿、尿失禁、水腫等疾病。因此冬季養生要注意腎的養護。
養生方法
冬季養生的重要原則是「養腎防寒」。腎是人體生命的原動力,腎氣旺,生命力強,機體才能適應嚴冬的變化。而保證腎氣旺的關鍵就是防止嚴寒氣候的侵襲。
飲食調養
原則
冬季飲食應遵循「秋冬養陰」、「養腎防寒」、「元憂平陽」的原則,飲食以滋陰潛陽、增加熱量為主。
[養腎為先]
寒氣內應腎。腎是人體生命的原動力,是人體的「先天之本」。冬季,人體陽氣內斂,人體的生理活動也有所收斂。此時,腎既要為維持冬季熱量支出准備 足夠的能量,又要為來年貯存一定的能量,所以此時養腎至關重要。飲食上就要時刻關注腎的調養,注意熱量的補充,要多吃些動物性食品和豆類,補充維生素和無機鹽。狗肉、羊肉、鵝肉、鴨肉、大豆、核桃、栗子、木耳、芝麻、紅薯、蘿卜等均是冬季適宜食物。
[溫食忌硬]
黏硬、生冷的食物多屬陰,冬季吃這類食物易損傷脾胃。而食物過熱易損傷食道,進入腸胃後,又容易引起體內積熱而致病;食物過寒,容易刺激脾胃血管,使血流不暢,而血量減少將嚴重地影響其他臟腑的血液循環,有損人體健康,因此,冬季飲食宜溫熱松軟。
[增苦少咸]
冬天腎的功能偏旺,如果再多吃一些鹹味食品,腎氣會更旺,從而極大地傷害心臟,使心臟力量減弱,影響人體健康。因此,在冬天裡,要少食用鹹味食品,以防腎水過旺;多吃些苦味食物,以補益心臟,增強腎臟功能,常用食物如:檳榔、橘子、豬肝、羊肝、大頭菜、萵苣、醋、茶等。
起居調攝
[睡眠調節]
冬季作息時間應「早睡晚起」,起床的時間最好在太陽出來之後。因為早睡可以保養人體陽氣,保持溫熱的身體,而遲起可養人體陰氣。待日出再起床,就能躲避嚴寒,求其溫暖。睡覺時不要貪暖而蒙頭睡。被窩里的空氣不流通,氧氣會越來越少,時間一長,空氣變得混濁不堪。人在這樣的環境中睡覺,就會感到胸悶、惡心或從睡夢中驚醒、出虛汗,第二天會感到疲勞。
[冬保三暖]
頭暖
頭部暴露受寒冷刺激,血管會收縮,頭部肌肉會緊張,易引起頭痛、感冒,甚至會造成胃腸不適等。
背暖
寒冷的刺激可通過背部的穴位影響局部肌肉或傳入內臟,危害健康。除了引起腰酸背痛外,背部受涼還可通過頸椎、腰椎影響上下肢肌肉及關節、內臟,促發各種不適。
腳暖
一旦腳部受寒,可反射性地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內的毛細血管收縮,纖毛擺動減慢,抵抗力下降。後果是病毒、細菌乘虛而入,大量繁殖,使人感冒。
冬季氣溫與人體溫度相差很大,因此不舒適感較其他季節更加顯著。尤其是對於老年人和體質較弱的人,冰天雪地的惡劣環境不僅影響著健康,還給出行帶來了潛在的危險。一個理想的環境對防寒、養生是十分必要的。
[溫度濕度要適宜]
冬天,外界寒冷,室內外溫差較大,室內一般保持16℃~20℃較適合,以18℃為最理想。若室溫過高,會令人感到悶熱或乾熱而頭昏腦脹,萎靡不振。時間長了,還會引起口乾舌燥、眼睛干澀,久而久之,會打破人體的生理平衡,造成疾病。尤其是在北方,室溫過高特別容易引起外感風寒。而室內溫度過低,則會大大消耗人體的熱能,令人感到寒冷;身體虛弱者會引起寒顫;胃腸虛弱者會引起腹脹、胃腸痛,甚至引起關節炎病等。
至於室內的濕度,也要適宜,一般以30%~70%為宜。室內濕度過高,人體散熱就比較困難,令人憋悶難耐,時間長會引起濕度症、關節炎病等。室內濕度過低,空氣乾燥,人就會感到口乾舌燥,呼吸道干澀難受。同時,冬季,依然應保持勤開窗的習慣,保持空氣流通,避免有害病菌在室內的停留。
[汗蒸,瑜伽,桑拿]
隨著生活水平日益的提高,現代人對自身健康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如何養生逐漸成為人們口中常討論的話題。但是冬天溫度較低,體內有害物質很難排出體外,再加之身上穿著厚重的衣服,使人更加不想運動。以下幾種時下新興的也是最流行的冬季養生.
汗蒸館人是通過超強遠紅外線、生物光波的作用,能讓人體的細胞產生共振,加速血液循環,從形態上是一種靜態運動,通過其對人體組織的作用,調節人體生理功能,改善微循環,促進新陳代謝,改善神經系統功能,提高機體免疫力,使人體不只是在簡單的排汗而是排除體內有害物質,達到保健身體、美膚養顏目的。如果汗蒸40分鍾相當於慢跑20里。一般加熱溫度為42至44度左右。
高溫瑜伽是通過身體的運動達到比較理想的養生保健效果。加熱溫度一般為34—42度。通過模擬動物的各種、如眼鏡蛇、貓、鱷魚、駱駝、鷲鳥、蝗蟲等姿勢以及一系列的拉、扭、彎等動作,使身體上一直以來沒有活動到的位置得到拉伸、扭動和按摩,使健康情況得以改善。
桑拿通過水的加熱變成水蒸氣,水蒸氣接觸人體皮膚,使皮膚溫度升高,從而達到加速汗液排出的保健效果,一般情況下需加熱到60度左右。
運動鍛煉
冬天,因為氣候寒冷,許多人不願意參加體育運動。但正如俗話所說:「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葯一碗。」「夏練三伏,冬練三九。」這些都說明,冬季堅持體育鍛煉,非常有益於身體健康。
[耐寒鍛煉]
耐寒鍛煉有益於人,對人體的心血管、呼吸、消化、運動、內分泌系統都有幫助,從而能減少冠心病、腦血管意外、感冒、咳嗽、關節炎、肥胖病等的發生。同時耐寒能使人長壽,對於年輕人來說,耐寒還可以鍛煉人的堅強意志和頑強精神,尤應提倡。
人的耐寒能力雖然是有一定限度的,體質不同的人對寒冷刺激的反應也是有差別的,但通過鍛煉可以提高機體對寒冷的耐受性這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如何邁開耐寒鍛煉的第一步?這個問題等寒冷到來之後再考慮就已經晚了。因為氣溫的變化是逐漸由高到低的,人們的鍛煉也必須採取逐步使機體適應寒冷的辦法。如果一個人能堅持從熱天到冷天每天清晨不間斷地到野外走一走,深沉地去呼吸一下室外的新鮮空氣,那他的耐寒能力也是會逐漸提高的。如果再隨著氣溫降低加上活動量逐步升級的其他形式的體育鍛煉,如跑步、打球、登山等,人們就會雖在冷處不覺冷了。古人總結出的「秋涼」方法,實質上是對機體耐寒能力適應性的鍛煉。
[冬泳]
冬泳是一項集防病、治病、健身、抗衰為一體的運動項目,它能顯著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抵抗力和免疫力。冬泳時,冷水的刺激可使人體血管不斷收張,從而鍛煉了血管的彈性,起到了防止和延緩動脈硬化發生與發展的作用,對預防並緩解中老年人高黏滯血症效果明顯。冬泳的冷刺激還可以調整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和抑制的平衡,有利於人體植物神經系統的功能改善。
當然,參加冬泳的人,必須具有冷水鍛煉的基礎,身體對冷刺激有一定的適應能力,才可開始冬泳。冬泳前必須做充分的准備活動,待身體發熱後方可下水。初練時,下水時間不宜過長,每次游10米即可,在此基礎上逐步增加。冬泳時間的長短,要依天氣和個人情況而定,不可強求一致。
人體受冷水刺激後皮膚顏色不斷改變:蒼白色,淺紅色,紫紅色。而紫紅色是冬泳的危險信號,此時,冬泳要立即停止。出水後馬上用干毛巾擦乾,直至皮膚發紅為止。穿好衣服,再做整理活動,等身體感到溫暖、舒適後結束。
冬泳還應注意,最多每天1次或隔日1 次,否則體力消耗太大,反而有害;必須持之以恆,如果間隔時間過長,以前鍛煉中身體產生的適應能力就會降低;飽食後、飢餓時、疲乏後,不宜進行冬泳;冬泳後,不要飲酒取暖。
[跳繩]
冬天,當您不願到室外進行鍛煉時,不妨在家裡跳跳繩,這項活動簡單易行,但健身效果極佳。 跳繩時可以顯著改善雙腳的控制能力和協調能力。雙手轉動繩子時,還可鍛煉肩關節和腕關節。隨著跳動的節律,心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得到鍛煉。此外,跳繩還是一項有效減肥的運動。對於孩子們來說,雪地跳繩則有著更多的樂趣。
[運動禁忌]
冬季從事體育鍛煉對增進健康是頗有益處的。但是,如果不注意體育衛生,反會給人體帶來損害。因此,冬季運動必須注意體育衛生。冬季易患感冒,患感冒或發燒時,千萬不要從事劇烈運動。否則,會加重病情,甚至誘發心肌梗死或心肌炎。
運動前不要忘記做准備活動。因為在寒冷條件下,人體的肌肉僵硬,關節的靈活性差,易發生肌肉拉傷或關節挫傷。
運動強度要安排得當,特別是跑步的速度要由慢到快地逐漸增加,運動量的大小要因人而異,循序漸進,尤其是年老體弱多病者和少年兒童,運動強度一定不要過大。
運動時最好不要用口呼吸,而用鼻子。因為經過鼻子過濾後的冷空氣,既清潔、濕潤,又不過冷,這樣對呼吸系統能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
葯物養生
俗話說,「冬不藏精,春必病溫」。冬季,人體陽氣內藏、陰精固守,是機體能量的蓄積階段,對於身體虛弱的人是進補的好季節。
冬季,是體虛之人進補的好季節,但「虛」的原因各不相同,因此進補時要因人而異,因體質而異。
人的一生需經歷不同的發育和生理變化階段。各個階段人體內臟腑的氣血陰陽有不同程度的變化,各年齡階段人的生活習慣和學習、工作的情況也各不相同, 因此,應該根據這些變化來補益身體。
小兒內臟嬌嫩、易虛易實,飲食又往往不知節制,以致損傷脾胃,其在冬令的補益,當以健脾胃為主,可食茯苓、山楂、大棗、薏仁等。而青年學生日夜讀書,往往休息睡眠不足,心脾或心腎虛,其在冬令的補益可選用蓮子、首烏等。不少中年人身負重任,不注意休息,而導致氣血耗傷,故冬令補益以養氣血為主,可食龍眼肉、黃芪、當歸等。老年人身體虛弱,再加上身患多種疾病,故老年人冬令必須進補。老年人無病時,可選用杜仲、首烏等。若有病,則必須辨證進補。
進補是為了調節身體的各種機能,使身體更健康,但如果進補過偏,則補而成害,使機體又一次遭遇損傷。例如,雖為陰虛,但一味大劑養陰而不注意適度,補陰太過,反而遏傷陽氣,致使人體陰寒凝重,出現陰盛陽衰之氣。所以進補要補宜適度,適可而止。
疾病預防
寒冷是冬季疾病發作的重要因素。人體受過冷刺激後,會嚴重損傷人體的熱平衡系統、內分泌系統、循環系統等,從而導致多種疾病。所以,寒冷的冬季,人們必須高度重視疾病預防。
重在防寒健腎
季節的變更常常在我們無意識的時候發生了,當我們在上周日的午後躺在床上懶洋洋地感嘆著天氣轉暖的時候,其實冬天已經悄悄地降臨了。過了立冬之後的幾天,就要全面大降溫。那麼在天氣轉冷的時候,我們要先做好防寒的措施,才能保護好自己重要的身體。
冬季的主氣為寒,寒為陰邪,易傷人體陽氣。陰邪傷陽後,人體陽氣虛弱,生理機能受到抑制,就會產生一派寒象。常見情況有惡寒、脘腹冷痛等。冬季對應的臟器是腎臟,中醫認為腎是先天之本、生命之源,它的機能強健,則可調節機體適應嚴冬的變化,否則就會使新陳代謝失調而發病。因此,冬季養生重點是「養腎防寒」。
燉補養生
冬季飲食切忌黏硬、生冷,因為此類食物屬陰,易使人體陽氣受損,飲食調養應以「補」為主。補法中以燉補為佳,燉補製作時間長,有利於營養消化吸收,而且還可以適當加入葯材,以增強療效。燉補時可根據個人體質選用一些高熱量、高蛋白質的食物:
羊肉:冬天吃羊肉非常合適,因為羊肉性溫,能給人體帶來熱量。中醫說它是助元陽、補精血、療肺虛、益勞損之妙品,是一種良好的滋補強壯食物。
鵝肉:自古以來流傳著「喝鵝湯,吃鵝肉,一年四季不咳嗽」的諺語。常食鵝湯、鵝肉,可以防治咳嗽,還能補益五臟。
鴨肉:冬天除吃一些能補陽的食物外,還要注意養陰,鴨肉營養豐富,是滋補妙品,尤適於體內有熱、上火的人食用,特別是低燒、虛弱、食少、便秘和水腫的人,食鴨肉最有益。
【排骨湯抗衰老】 排骨除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外,還含有大量磷酸鈣、骨膠原、骨粘蛋白等,可為幼兒和老人提供鈣質。骨湯中的特殊養分以及膠原蛋白可促進微循環,尤其是50-59歲的人,骨骼老化速度快,多喝骨頭湯可強壯骨骼,減少身體老化速度。在排骨湯中加入冬瓜、海帶或者蓮藕,還能起到清熱、補氣的作用。體虛力乏,腰酸腿疼的人尤其適合。
3、關於「養生」的古詩句有哪些?
息精息氣養精神,精養丹田氣養身。
玉芝觀里王居士,服氣餐霞善養身。
唯余養身法,修此與天通。
知將何事酬公道,只養生靈似養身。
至死獨養身。
息精息氣養精神,精養丹田氣養身。
4、與養生有關的字、或者與健康有關的字有哪些?越全越好。
"健康":泰、全、旺、壯、朗、盛、剛、魁、 安、平、曦、柏、康、健、壽、昶、怡、宜、寧、靈。
"養生":靜、 寧、 康、 健、 療、 益 、壽 、精 、氣 、神、 順 、補、 溫 、靈 、平 、和 、延、 欲 、念 、旺 、衡 、充 、盈、 潤 、清 、源。
5、形容身體健康的字有哪些?
泰、全、旺、壯、朗、盛、剛、魁、安、平、曦、柏、康、健、壽、昶、怡、宜、寧、靈
6、誰能寫一篇關於養生方面的文章500字以上
第1篇:養生論
養生,多在保養肉體以保長生。可況人有一副好皮囊,卻沒有中氣,仍然是枉在世上百年,到如今生活學習壓力如此之大,我們應該如何才能養生,換來舒適呢?那麼一定是:保持天性、磨礪心智。
天性有如生命一樣是與生俱來的,它受之於父母,不可能隨意更改。我們不能因為外界的某事物的改變,而拋棄磨滅我們獨有的性情。所謂性情是「人天生而來的氣質和情感」,無一人相同,在面對紛繁的世界,不拋棄天性應該成為我們時時刻刻的座右銘。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正是因為,人從小的天性就已經展現在世界面前,倘若後天的教育讓人成熟而不再幼稚,社會大課堂又教會我們如何面對自己的錯誤和挫折,但這些只是心智的鍛煉,與人的個性沒有關系。美國科學家調查顯示,人的天性隨著年齡正在逐漸地喪失,孩童時期愛幻想的特點終究被社會埋沒殆盡;與朋友的傾聽與分享,最終變得世故起來。這些事例正在告戒我們什麼?當事者往往對此並不會感到「我長大了,變成熟」的喜悅感,相反地總會愁容滿面地說:「我不快樂啊,懷念童年。」可是,童年真的那麼值得懷念嗎?他們畢竟懷念的是原本的天性,天性的泯滅過於一切。「幸福指數」此詞已經不再陌生,美國的金錢場幸福指數不足3,中國的幅員遼闊上指數不足2.5,日本、韓國以忙碌著稱的國家即使人與人禮貌互敬但指數也少得可憐,那麼,世界之大哪裡是幸福的家?南亞小國不丹,這個人均GDP不足700美元的小國,正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國家,是什麼成就了那裡「窮且快樂」的感受,我們不禁自問,去過那裡旅遊的朋友們一定不會忘記,不丹王國的每一張笑臉,他們淳樸善良,待人熱情,一旦他們被問到為什麼這么快樂、幸福時,他們總會說:「我們世代都是這樣的,我們一直很快樂。」而這「一直」又代表什麼呢?那就是,他們世世代代一直保持著善良、內斂的天性,那麼他們即使貧困又有什麼呢?幸福和快樂可是金錢無法換來的,正是因為他們的天性未泯滅,根據09年最新壽命統計不丹已經成為世界上長壽的國家之一,長壽率並且超越了日本。這樣,誰還看不到保持天性的作用呢?保持天性,要求我們,不為世事所煩惱,就像過去一樣活著,用最自然的天性面對多變的世界,何樂而不為?
誠然,天性不滅是修養個人的最基本的方式,但是,人生一世,人與人一定會擦肩而過,更不要說促膝而談,尋覓知音了。磨礪心智在這時就顯得更為重要了,我在此總結了一番,就把它稱為人生六義,即:尊重、信任、理解、傾聽、交流、幫助。於此,對待陌生人、過客,還是朋友,最終到自己,實為磨礪。
尊重的第一要義是發自內心的認同,尊重就是「尊敬並且重視」,也許對待陌生人和過客不一定要我們過多的尊敬,但是重視是一定要有的,重視,其實就是在認同「天賦人權」,這是待人待己的重要環節,往往不尊重別人的人不會被別人尊重,那麼連自己的權利都隨意糟蹋的人呢?連自己都不尊重自己,輕佻對世,又怎麼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說來,這第一步需要人與人互相地配合才能達到。這世上沒有完人,我們只能努力去靠近「完人」的標准,可卻終究奈它怎何!所以,也就沒有完全願意尊重別人,而不求得被尊重的人,倘使這么做,不也太低三下四了嗎?
7、關於「養生」的四字詞語有哪些?
關於「養生」的四字詞語:生聚教養、休養生息
1、生聚教養
拼音:shēng jù jiào yǎng
解釋:指軍民同心同德,積聚力量,發憤圖強,以洗刷恥辱。同「生聚教訓」。
出處:續范亭《八一南陽府市場開幕大會朱總司令親臨訓話吳老歸來口述大概因志之以當慶祝》詩:「萬眾歡呼精神旺,老帥從容入將台。生聚教養七年苦,戰士概屬黨培栽。」
2、休養生息
拼音:xiū yǎng shēng xī
解釋:休養:休息保養;生息:人口繁殖。 指在戰爭或社會大動盪之後,減輕人民負擔,安定生活,恢復元氣。
出處:唐·韓愈《平淮西碑》:「高宗中睿;休養生息;至於玄宗;受報收功;積極而豐。」
(7)關於養生的文字擴展資料:
養生,動詞也,亦可為名詞。原指道家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養,即調養、保養、補養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長之意。現代意義的「養生」指的是根據人的生命過程規律主動進行物質與精神的身心養護活動。
保養,是指遵循生命法則,通過適度運動,加之外在護理等手段,讓身體機能及外在皮膚得以休養生息,恢復應有機能,這是養生的第一層面;
涵養,是指開闊視野、通達心胸、廣聞博見,通過對自身的道德和素質的修煉和提升,讓身心得到一種靜養與修為,從而達到修心修神的目的;
滋養,是指通過適時適地適人,遵循天地四時之規律,調配合宜食療,以滋養調理周身,達到治未病而延年的目的。
實質上,養生就是保養五臟,使生命得以綿長的意思。
養生學是一門涉及諸多學科的綜合科學,它包括中華中醫學、康復學、營養學、美學、心理學、國學、物理學、化學、藝術、烹飪、運動學、道學等等。
8、與"養生"有關的字或者與"健康"有關的字有哪些?
"養生":靜、 寧、 康、 健、 療、 益 、壽 、精 、氣 、神、 順 、補、 溫 、靈 、平 、和 、延、 欲 、念 、旺 、衡 、充 、盈、 潤 、清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