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中華養生文化圖片

中華養生文化圖片

發布時間:2020-07-28 17:23:34

1、中華傳統文化有哪些

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是民族的精神支柱。中華傳統文化是中國人民乃至全人類的寶貴財富。中國五千年文明歷史,奠定了人的一切文化與思想行為。接受古老的人類文化的教育熏陶,就深知道德底線存在,能夠辨別基本善惡。理解傳統人的理念和道德文明就容易處理好人際關系,明確人生價值觀念,提升人倫道德。周易是中國傳統文化之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源頭,傳統文化是中國古聖先賢幾千年經驗、智慧的結晶,她有強大的生命力和提升社會道德完善審美觀的作用,表現出來的是民族內涵和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

古代時候「華 」這個字和「花」的意思一樣,引申為美麗而有光彩,古代中原地區的人們,認為自己居住在衣冠整齊而華麗的文明地區,所以自稱為華。作為華復民族,我們的歷史文化就象花一樣鮮艷美麗。民族風俗凝聚著人民對美好事物的嚮往,中國歷史的畫卷把我們民族的生活裝點得多姿多彩:精美絕倫的工藝品,如詩如畫的山水園林,嘆為觀止的民間藝術,讓人折服的詩詞曲賦,可歌可泣的歷史典故,書法國畫,大著名書,民間傳說等等。

中華傳統文化在影視界、商界、藝術界、飲食業、旅遊業、建築業等行業里都常常用得上,對增加創作靈感,豐富作品素材,合理布置家居,活躍思維,婚嫁做壽以及社會交際等都起很好的作用。當你還是用筷子吃飯,過傳統節日過得有滋有味時,身為中國人的你就更應該了解多些中華傳統文化。

八大菜系全部品嘗過嗎?哪些小吃是最心儀?風水知識了解多少?名勝古跡又去過幾多?歷代被封為聖人的有哪些人?名才女子的傳奇故事聽過多少?哪些歷史典故讓你畢生難忘?書法美術懂不懂得欣賞?天上星星的母親是誰?第一首廣告詩是怎麼樣的?你有沒有看過花旗鎖,吃過嫁女餅,坐過明式傢具?五福臨門是指哪五福?三十六計每一計都清楚嗎?看古裝戲懂得每個朝代服飾區分嗎?常常聽到「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如何博大?怎樣精深?以下就為大家一一揭開。

中華傳統文化精華大全(總目錄)

第一篇、工藝品
第二篇、風俗禮儀和倫理美德
第三篇、歷史人物
第四篇、民間表演
第五篇、飲食和服飾文化
第六篇、休閑健身武術中醫和各行業
第七篇、美術書法和建築藝術
第八篇、天文歷法周易風水
第九篇、宗教哲學百家學說神話民間傳說
第十篇、少數民族風俗和各地名勝古跡

首先奉上的是:第一篇、工藝品
陶瓷、唐三彩、琺琅(景泰藍)、琉璃、玻璃、絹人、中國結、剪紙、銅器、玉器、金器、銀器、珠寶飾物、寶石盆景、花絲、骨雕、牙雕、蛋雕、貝雕、犀角雕、泥彩塑、麵塑、吹糖人、木雕、漆器、核雕、竹雕、藤編、草編、柳編。
第二篇、風俗禮儀和倫理美德:
第一章、 風俗禮儀:
第一節、 漢民族傳統婚禮:
傳統婚俗儀式 婚宴座位如何編排 一場乘舟過河而來漢服復古婚禮
婚典俗信 「回門」知多少? 一場讀聖旨拋綉球拜天地的復古婚禮
第二節、 婚俗典故:
入洞房是「黃帝」定的規矩 「蜜月」來自於兩人的「逃婚」和「吃蜂蜜」 拜堂與洞房的典故 結發夫妻的由來 結婚雙「囍」的來歷 蒙紅頭與新娘 古代皇後的婚檢
第三節、 奇特婚俗:
鬧洞房解衣扣 舅舅試新郎 一年只有兩天可以結婚的占里人
童養媳 接親攔轎(客家) 典妻婚 壯族古老的拋綉球和"入贅" 先「嫁」後「娶」 交換婚 海南苗族「咬手」定情
沒雞蛋不成婚 戀愛場所姑娘房 浙江疍民拋新娘 同床共枕過七關(他留人) 「愛你就咬你」集體走寨覓知音 陰婚
馬上求愛姑娘追 涼山彝族少女的換裙儀式和洞房裡的打鬥婚俗 偷雞頭與抬鍋蓋 搶親婚俗 出嫁前夜睡草鋪 戀愛「喝糖水」 樹枝探姻緣和草鞋定終身 湖南嘉禾傳統「伴嫁」風俗 江南婚習之分紅喜蛋 誦唱頌歌的潮州婚俗 孩童時就訂婚的浙江婚俗
第三節、 新婚禁忌 嬰兒三朝禮 做滿月 滿周歲的「抓周兒」 漢族家禮之笄禮 認「契」父母 做壽 新居入伙 公司開張
第四節、 古代稱謂解釋 古代稱謂習俗 古代年齡代稱
第五節、 古代家譜 族規十條 族禁六條 家規
第二章、 倫理美德:
第一節、 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三字經》 《大學》 《中庸》 《弟子規》
第二節、 古代名人傳統美德:
訓儉示康 竇諫議錄 終身託付 賢達之士不棄妻 舉案齊眉見道義 賢妻分家勸夫 孔子善待盲人和狗 救濟鄉里 《關雎》之德與周朝的「三太」
太姒:徽音的承傳 教子嚴慈有方 《閨訓千字文》 慈心於物放海龜 繼志顯祖做漢書 永樂帝封翰林的啟示 趙太後的眼界和心胸 第一等學問:臨事肯替別人想 誠實守信的宴殊 杜暹西域埋金 清正廉潔 百善孝為先 二十四孝圖文故事

第二節、 古人見面禮儀 古代禮儀用語 如何跪坐 孔子尊師 孟母教子以禮
第三節、 處世之道:
《忍 經》 《處世真詮》韓湘子 《太上感應篇》《濟公活佛聖訓》 《說苑粹英》 《朱子治家格言》 《格言聯璧》 《名賢集》
古訓:丈夫應該如何對待妻子 《增廣賢文》 《金人銘》
《誡伯禽》 座右銘二則 《九誡》 《女誡》 女訓 誡子三則
《東方朔誡子書》 司馬光訓子孫 家訓 省心雜言 官箴
敬恕齋銘 西山政訓
 第三篇、歷史人物:
名才女傳奇故事 壯士英豪 文人學者 謀士思想家 皇帝將相。

第四篇、民間表演:
雜技、舞獅、舞龍、飄色、鑼鼓、戲曲(京劇、昆劇、越劇、豫劇、黃梅戲、粵劇)、古樂器、面譜、舞台、皮影、木偶、中國十大古曲

第五篇、飲食和服飾文化:
第一章、 飲食文化:
第一節、 八大菜系: 各系特色 趣味菜名
第二節、 歷史名宴: 宋皇壽筵 千年古宴 千叟宴 萬壽宴
第三節、 地方特色小吃
第四節、 名菜名吃典故
第五節、 茶文化: 茶葉種類 茶 名 傳 說 茶道 茶藝 茶壺
第六節、 酒和餐具器皿
第六節、 碗筷: 筷子的傳說 筷子使用之忌
第七節、 飲食禮儀: 漢族古代食儀 中國人用餐排坐講究 祝壽的飲食禮儀
第二章、 服飾文化:
唐裝 漢服:漢服種類、漢服基本禮儀 旗袍 雲錦 鞋 帽 古代女子內衣
古裝美人 漢服婚禮 絲綢 蠟染 扎染 布藝 香襄
第六篇、休閑健身武術中醫和各行業:
第一章、 民俗競技:對弈(象棋圍棋麻將) 放風箏 踩高蹺 踢毽子 抽陀螺
第二章、 猜謎語 吟詩作對 賞花燈 賞鳥 賞石 廟會
第三章、 武術健身:
第一節、 少林功夫: 少林七十二絕技 少林十八門
第二節、 武當太極拳
第三節、 中國武林門派套路 十八般兵器
第四節、 健身: 《易筋經》 五禽戲 武術氣功
第四章、 中醫:
第一節、 中醫常識 古代名醫 醫療扁方 中醫典故
第二節、 養生文獻:《黃帝內經》 七情致病理論 孫思邈養生法 《彭祖攝生養性論》
第五章、 行業: 行業習俗 黃河商十誡 各行業守護神

第七篇、美術書法和建築藝術:
第一章、 美術書法:
國畫書法、古代書畫家、敦煌壁畫、唐卡、蘆葦畫、麥秸畫、葉畫、扇面畫、年畫、內畫、鐵畫、刺綉、緙絲、屏風、匾額、石雕、牆雕、文房四寶、書桌用品。
第二章、 建築藝術:
宮殿、園林、寺、道觀、廟、院、塔、祠、陵、堂、關、樓、閣、壇、台、館、亭、牌坊、橋、廊、垂花門,屋檐,民居(四合院、蒙古包、窯洞、阿以旺、徽州民居、碉房、竹樓、客家土樓)、家居


作者:皇俠聖君 回復日期:2008-10-24 20:36:14  回復

第八篇、天文歷法周易風水 :
第一章、 天文歷法:
第一節、 二十四節氣 十二生肖 天乾地支 黃歷與皇歷
第二節、 傳統節日: 節日風俗 節日典故
第三節、 古代天文儀器 古代天文地理學家
第二章、 發明創造: 航海技術 成就事業的古人、
第三章、 風水八卦周易:
第一節、 風水:風水原則 家居風水 辦公室風水 《相宅經》 點穴尋穴
第二節、 八卦:河圖洛書 八卦 太極 陰陽 邵雍《梅花易數》
第三節、 周易: 《周易》 易學故事 五行學說 古代易學高人
第四章、 民間禁忌:
第一節、 葬禮禁忌 掃墓注意事項
第二節、 搬家禁忌 節日禁忌
第三節、 房事禁忌 孕婦、產婦、生育的禁忌
第五章、 民間方術: 古代解夢 古代醫學祝由十三科


作者:皇俠聖君 回復日期:2008-10-24 20:45:19  回復

第九篇、宗教哲學百家學說神話民間傳說
第一章、 宗教哲學:
第一節、 道教: 《道德經》 道教人物 道教聖地 道教故事
第二節、 儒家
第三節、 佛教:《金剛經》佛教人物 佛光 舍利子 十八層地獄 佛教名山 佛教故事
第二章、 百家學說:
陰陽家 法家 墨家 縱橫家:《鬼穀子》 兵家:三十六計 孫子兵法
第三章、 神話民間傳說

第十篇、少數民族風俗和各地名勝古跡:
收集清末之前的全國各處歷史重地,古代名人故居、名山重鎮……在領會以上傳統文化知識的基礎上,去觀賞各地名勝古跡就容易體會其所代表的歷史意義,藝術表現手法,事件的來龍去脈,全方位領略各種文化內涵。

以上綱要會逐一介紹並配合一定數量賞心悅目的圖片。如果對某些內容較熟悉,可根據目錄在大概頁數位置就可找到想看的章節。希望有識之士前來補充,大家在這里互動交流,休閑娛樂,擴闊視野,增廣見聞。當去到第十篇時,歡迎對傳統文化有興趣之人士和愛好旅遊者提供各地名勝古跡資料,大家齊來參與,與眾同歡游遍中國。

2、誰知道中國道教老子的電影

目前老子傳記的電影沒有,老子思想的動畫片有,《老子》傳記的81集的電視劇,不久將出來了!

有蔡志忠的《老子說》1動畫片http://v.youku.com/v_playlist/f837314o1p1.html
有蔡志忠的《老子說》2動畫片http://v.youku.com/v_playlist/f837314o1p2.html
有蔡志忠的《老子》動畫片
http://v.youku.com/v_playlist/f837314o1p0.html
很經典,很有哲理!

大型系列《老子》電視劇情況

2010年元月21日,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蔣曄,中國老子文化發展公益基金管委會副主任蘇清傑、勤政處處長康鈞凱,應大型電視連續劇《老子》總策劃王學新、中國風險投資協會秘書長、《老子》電視連續劇岀品人王迪、《老子》電視連續劇總音樂人熙道之邀,在北京芳群園《老子》劇組共同探討了《老子》的相關問題,並就《老子》電視劇的投資、老子影視城、老子文化博物館、老子文化國際研究院、中華道德文明園等方面的建設,達成了一致共識。

老子是我國春秋時期傑岀的思想家,是與蘇格拉底、柏拉圖比肩的全球哲學之父,是人類辯證思維的鼻祖。黑格爾說:「中國哲學中有一個特異的宗派,這派哲學及與哲學密切聯系的生活方式的發揮者是老子。」尼采也曾指出:「老子《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英國科學家李約瑟更是贊揚有嘉:「越認識老子、越發相信老子學說的正確。」正因為此,前蘇聯漢學家李謝維奇說:「老子是世界的」。早在16世紀始,老子的《道德經》就被翻譯成了法文、德文、英文、日文、拉丁文等。據統計,到目前為止,可查到的各種外文版的《道德經》已有1千多種,總計5億冊之多。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譯成外國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是《聖經》,其次就是《道德經》。全球最著名的《紐約時報》,還將《道德經》列為世界十大名著之首。在德國,幾乎每個家庭都備有一本德文版的《道德經》;在英國,一些青年以學習《道德經》為時尚;在日本,《道德經》成為企業管理者案頭藏書。美國著名學者蒲克明說:「老子《道德經》是未來大同世界家喻戶曉的一部書。1998年1月,諾貝爾獎巴黎宣言還指出:「二十一世紀世界科技、文化命題到2500年前的中國老子那裡去尋找。」

2008年7月,由世界和諧促進會、中國(香港)宗教協會、中國風險投資協會、金和泰道(北京)影視文化有限公司等,與海內外的相關慈善、影視、宗教、投資等機構共同發起,並邀請海內外專家、學者、政府官員、歷史學家、宗教領袖、影視專家、金融投資家共同參與發起成立電視劇《老子》籌委會。並把45集的大型電視連續劇《老子》作為一部重大題材的歷史正劇,再現2500多年前千古聖人老子平凡而傳奇的一生,以及其博大精深的道德文化思想。

《老子》電視連續劇由中國道教領袖、中國道教協會會長任法融和中國老子文化研究會主任胡孚琛教授任顧問。據國家信息中心聯機檢索後認定:以影視劇的形式將聖人老子弘揚於世,在人類影視史上尚屬首次。該劇以聖人老子一生的傳奇經歷,結合東周末時期亂世之爭兩條主線,從第一集「紫氣東來」到最後一集「道傳函谷」,以真實動人的故事展示老子漫長的一段人生歲月,老子曾與普通人一樣,有血有肉,有苦有樂,有情有義,有恩有怨,有平庸亦有傳奇……但最終他大徹大悟,超凡脫俗,成為聖賢!

《老子》電視連續劇將用漢語、英語、法語、德語、日語、韓語六種語言版本,面向全球發行。專家預測,大型電視劇《老子》將是一部極具文化價值與商業價值的影視巨片。在不久的將來,一部人類道德文明的巨片,一部中華歷史文化的巨片,一部道家經典文化的巨片,一部雅俗共賞的傳世巨片,一部極具商業價值的巨片,將展現在世人面前。

但如何還原老子生活的那個特定時代,一直是劇組主創人員為之頭痛的事。老子生活的年代,離我們相去甚遠,已有2500多年,當時的風貌,早已盪然無存。雖然中國電視劇導演工作委員會會長陳家林(作品:康熙王朝等)樂於「岀山」,陳道明、陳寶國、趙雅芝、周潤發、游本昌、六小齡童、姜文、葛優、焦晃、陸毅、劉燁、趙薇、孫儷等大腕明星也都願加盟,但場地難選,僅僅靠浙江橫店影視城等國內現有的影視拍攝基地,很難滿足《老子》電視劇的需要。而計劃投資1.2億元的拍攝經費,要建一個永久的老子影視基地,特別是能給後人留下集老子文化博物館、老子文化國際研究院、老子影視基地為一體的中華道德文明園等,顯然是杯水車薪。

記者曾探尋過中華道德文明園的構架:項目一,道德文化廣場,佔地面積333畝,由五朝風情古商業街、太極湖、環廊石雕群組成。項目二,中華五千年文明園,佔地面積300畝,以古建環形長廊、壁畫、雕塑形式展示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項目三,中華和諧文明園,佔地面積300畝,以浮雕牆形式展示中國從古至今的和諧思想、和諧人物、和諧文化。項目四,中華道德碑林,佔地面積300畝,以太極碑林的形式展示老子的道德思想及歷史人物對道德思想的感悟。項目五,中華太極城,佔地面積300畝,該區域建成後將成為中華道家文化交流基地、中華養生基地、中華功夫展示基地,展示2500多年來中國的道家文化。項目六,老子文化博物館,佔地面積150畝,以古建透明玻璃建築形式收集展示從古至今涉及老子文化的物品,包括書籍、圖片、畫冊、塑像、竹簡、物品等。項目七,老子文化書畫院,佔地面積150畝,以古建封閉建築形式展示從古至今涉及的老子文化書畫,同時作為新成立老子文化書畫院的活動場所,不定期舉辦筆會交流。項目八,五方老子巨型雕像,佔地面積399畝,建造33米高的五方老子巨型雕像。從五個方向可以看到不同神態的老子鍍金雕像。每個方向133米之外建造拜壇(該建築將入選世界吉尼斯記錄)。項目九,大型電視連續劇《老子》影視基地,佔地面積400畝,電視劇拍攝完成後作為永久性建築留存,並建立拍攝博物館,展示拍攝留存的各種道具及拍攝過程的圖片等。項目十,上善池環園水系,佔地面積300畝,電視劇拍攝基地前建造300畝上善池,上善池與園內環園水系隨形就勢相連。項目十一,隱山山脈,佔地面積300畝,隱山山脈在該園最北側,將挖太極湖、上善池的土用於隱山山脈建設。山上修亭、台、樓、閣及綠化。

如此宏大的規模,沒有三五十億人民幣的投資,要想給後人留下一個永久的中華道德文明園,要想將此道德文明園建成國內外遊客朝聖之旅的聖地,顯然是不可能的。

如何把風險投資和公益投資完美結合在一起,共同完成中華道德文明園的建設,是《老子》劇組面臨的一大難題。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兼中國老子文化公益基金管委會副主任蔣曄,在座談中重點介紹了公益基金特有的政策優勢: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等社會力量向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的公益救濟性捐贈稅前扣除問題的通知精神,企業等社會力量通過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對文化事業的捐贈,企業所得稅納稅人捐贈額在年度應納稅所得額12%以內的部分,可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予以扣除;個人所得稅納稅人捐贈額未超過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30%的部分,可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這樣,《老子》電視劇相關項目的建設,可以充分利用中國老子文化發展公益基金的平台,向全國甚至海外募集到更多資金,這無論是對《老子》電視劇的拍攝,還是對老子相關項目的建設,都將會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時,也減少了風險投資的風投系數。

中國老子文化發展公益基金管委會副主任蘇清傑表示,考慮到中華道德文明園、老子文化博物館項目與中國老子文化發展公益基金推岀的包括老子博物館、老子文化長廊在內的老子文化主題公園項目大同小異,老子文化國際研究院和老子文化發展公益基金推岀的老子學院並無質的差別,完全可以把這些相同或相近的項目合在一起,以免重復建設。

基於共同的目標,全方位弘揚老子傳統文化,中國老子文化發展公益基金和《老子》電視劇岀品方當即便達成共識:雙方以合同的形式,簽定了長期的全方位合作協議。中國老子文化發展公益基金將按照國務院基金管理條例規定,管好用好各企事業單位和個人為《老子》電視劇及老子相關項目所捐贈的公益基金。

劇情簡介

春秋時期,周禮盛行,然天下大亂,國國相爭,禮儀實已盡喪。公元前571年,宋楚交戰,宋國司馬李舍帶兵出征,行前立軍令狀攜全家老小一同出征。一次攻城時,不料被楚軍一箭射中胸膛,當場而亡。宋軍敗退,李舍家眷在親兵的保護下擇路而逃,不料路途走錯,來到陳國地界,此時李舍夫人已懷有九個月身孕,突感腹中疼痛,人事不省,一行人就近找了一個村莊,安頓下來。

公元前570年陰歷二月十五日子時,李夫人在陳國相邑曲仁里生下一子,嬰兒誕生的鶴發童顏,長耳大目,相貌異常,李舍父親給其取名為李耳,字伯陽。 童年李耳,天姿聰慧,靜思好學。李耳8歲拜商容為師, 同村的巫師因李家是外鄉而來,又未對他上供,一直耿耿於懷,多次加害李耳。 第二年秋天曲仁里發生了水災,村裡死人無數。巫師這回找到了借口,講就是因為去年李耳壞了祭祀的規矩,上天才降罪,於是要用火燒死李耳,全村人才能解救。 緊急時刻一個老者將李耳救下。老子拜老者(本元真人)為師,學習三年。學到了在商容老師那裡解答不了的問題。更明白了天地萬物,動植眾生的先天之本,原始之性,人本無善無惡,因被後天慾望所染才使人迷失本性,等等…… 李耳與本元真人學習三年。。

公元前550年,春節將至,李耳的爺爺讓李耳進城采購年貨,辰一也想同去。 正是在此次進城購年貨的途中,彼此暗戀已久的李耳與辰一互相道出了愛慕之情,並互相承諾將攜手到老。 沒想到過年後,族長到李耳家給李耳提親,是一個富戶人家,李耳的爺爺同意了,李耳堅決不從,李耳的爺爺講:你不聽話,我就撞死。李耳為了爺爺無奈只得答應。辰一聽到這個消息悲痛萬分,辰一的父母心裡也很難受。 一年多以後,李耳的兒子誕生了,取名為李宗。 公元前547年,24歲的李耳按本元真人的指導,准備去魯國太乙山尋師求學。李耳獨自一人辭別家人,踏上了去魯國求學之路。 在去魯國的路上,李耳被吳國土匪抓走,幾經周折險些被吳國土匪所殺,幸有一個叫五顯的人殺死十幾個土匪,所抓的幾十人才獲得逃生的機會。 李耳到了太乙山後找到了紫真真人並拜師學習六年。在紫真真人這里李耳得到了更大的收獲,並悟出天地人倫的根本之道。

公元前540年李耳拜別紫真真人,在魯國第一次見到了14歲的孔子。 回到曲仁里,哪知在李耳走的這幾年裡,家裡發生了重大的變故。爺爺去世了,吳國的斯愚到李耳家將其表叔、嬸殺死,並要霸佔李耳的妻子婷陽,婷陽不從,投井自盡了。 公元前535年,此時的李耳已明曉天地之理,人倫之道,在曲仁里開始講道,名氣越來越大。 李耳傳道講學之事傳到周天子的耳中,周天子派人到曲仁里召見李耳進朝,周天子想親自聽一聽李耳的高論。 李耳見了周天子景王,向周景王講了治國、治軍、治天下之道,老子對周景王說:一個國家的君王若能提倡以和諧社會治國,這才是明君,是老百姓愛戴的君王。景王大喜,封李耳為柱下史,同時封李耳為周守藏史。 一日,魯國孔子來訪,聽完李耳的一席話後,孔子決定拜老子為師。孔子回魯國後,弟子問老子其人,孔子說:其為龍耶!

公元前520年,周景王駕崩,周王室大亂,姬朝(王子朝)與姬猛,互相殘殺,持續10年之久,最後相敗俱傷,姬猛繼位成為周天子。

公元前510年,61歲的李耳看到王室之爭天下大亂,於是辭官,准備繼續傳道。

公元前500年71歲的李耳隱居於上陽山中,他要完成一個歷史巨著,將一生所學所悟寫成書傳於後世。 老子在上陽山隱居十二年,十二年時間,老子寫了大量的著作,存放在上陽山山洞中。

公元前488年秋,83歲的老子突然看到他的住處方向濃煙滾滾,火光沖天,老子趕忙向住處奔去,到了住處看到一幕殘劇,陶芳(老子的學生)倒在血泊中山洞裡的竹簡,老子用十二年寫的巨著已化為灰盡。 老子決定入秦講學,83歲的老子身騎青牛,帶著徐甲向西方的秦國走去…… 函谷關周時軍事要地,守關將領名叫尹喜。 尹喜自幼通曉陰陽,觀天達地,近來他靜觀天象,從東方有氤氤紫氣向西方而來,尹喜大喜,紫氣從東而來,必有聖賢之人要過函谷關,於是命手下兵士注意往來行人。

公元前486年,徐甲牽著青牛,老子坐在青牛上到達函谷關。收下尹喜為徒。尹喜為老子建了一個說經台,召集函谷關的軍民聽老子傳道、講法。老子辭行,尹喜不舍,讓老子再住幾日。尹喜心生一法,不如讓師父將所講的大道寫出來,留於後世。經尹喜多次誠心邀請,老子同意了。於是老子提筆在竹簡上用了三天的時間完成了一部人類巨著《道德經》共五千字,分上經和下經,上經名為道經,下經名為德經。

尹喜拿到老子寫的五千言後如獲至寶。 老子告辭西行,尹喜率函谷關軍民跪送老子,看著老子騎著青牛的背影,尹喜大喊:「我代表函谷關的軍民,代表天下的百姓,感謝您了,感謝您留下了一部人類的巨著,這部巨著將是人類的指路明燈……」。

3、圖解經典系列

圖解經典176-圖解干支密碼1:圖解淵海子平(命理宗師教你看穿一生運勢吉凶)
圖解經典175-圖解古代人體工程學2:圖解柳庄神相(《麻衣》相男,《柳庄》識女)
圖解經典173-圖解果老星宗 下部 七政四餘(中國傳統星命學大全)
圖解經典130-圖解沈氏易學·沈氏玄空學:第三部旺財大實戰(買房置業前必看的300個吸金風水訣竅)
圖解經典171-圖解劉伯溫兵書:金函玉鏡奇門遁甲 上部 百事占斷(中華第一秘術)
圖解經典170-圖解中國古代水文學:水龍經(中國相水第一書)
圖解經典156-圖解古代星象學·果老星宗 上部 中國古代星命學大全
圖解經典155-圖解藏歷修行、祈福、開運、占卜大全:藏歷使用手冊
圖解經典133-黃金戰爭(解密人類史上最大的黃金騙局)
圖解經典102-圖解周易爻辭文化卜筮全書 第二部:六爻吉凶斷
圖解經典143-圖解魯班經(中國古代建築風水擇吉經典)
圖解經典132-圖解周易養生絕學:認識道藏養生智慧(圖解周易參同契2010最新版)
圖解經典129-圖解沈氏玄空學 第二部 宅運吉凶斷(1984-2023年房屋趨吉避凶全紀錄)
圖解經典118-圖解周易預測學 第三部 百事分佔:用易經的智慧把握生活
圖解經典139-圖解滴天髓 下部 吉凶論斷:八字命理學的巔峰之作
圖解經典138-圖解滴天髓 上部 八字格局(古代天人學:八字命理學的巔峰之作)
圖解經典137-圖解麻衣神相(古代人體工程學:一學就會 一用就靈的權威相術大全)
圖解經典141-圖解邵康節梅花易數:跟著大師學易占
圖解經典139-圖解陽宅三要(中國第一本居家風水實戰經典)
圖解經典136-圖解遁甲演義 下部 遁甲1080局(決勝千里之外的最高謀略)
圖解經典135-圖解遁甲演義 上部 吉凶占斷(決勝千里之外的最高謀
圖解經典128-圖解沈氏玄空學:第一部 飛星吉凶斷(測算最靈驗 最適應現代建築的風水絕學)
圖解經典119-圖解河圖洛書(河洛真數)不可不知的命運數理密碼
圖解經典117-圖解周易預測學 第二部 斷法詳解(三招斷卦 讓你成為預測大師)
圖解經典116-圖解周易預測學 第一部 吉凶占斷(六爻占斷真的很容易
圖解經典134-圖解食物本草:中國最權威的養生食療第一書(白話全譯彩圖本)
圖解經典127-圖解猶太人智慧書(怎樣把世界的錢賺進口袋)
圖解經典126-圖解阿彌陀經(念一句佛語清心解憂)
圖解經典124-圖解地藏經(走出人生低谷的最好向導)
圖解經典123-圖解氣脈養生《內經圖》
圖解經典122-圖解藏密拙火禪修法(喚醒生命能量 清除身心煩惱)
圖解經典120-圖解黃帝內經全集(中國傳統養生的根本大典)
圖解經典107-圖解維摩詰經(對中國文化影響最大的佛經)
圖解經典106-圖解易經象數學·鐵版神數(史上最靈驗的預測速查手冊
圖解經典105-圖解易經六士四卦 斷易天機(隨占隨查 得心應手)
圖解經典103-圖解卜筮全書 第三部 黃金策 上(中國傳統吉凶卜筮的巔峰)
圖解經典101-圖解卜筮全書 第一部 六十四卦斷(中國古代吉凶卜筮的巔峰)
圖解經典100-圖解唐卡(解讀最美的藏地密碼)
圖解經典98-圖解經絡的秘密(流傳千年的中國式特效保健法)
圖解經典97-圖解溫疫論(疫病時代的救命之書)
圖解經典95-圖解焦氏易林(史上最實用的占卦速查手冊)
圖解經典94-圖解無上瑜伽(突破輪回束縛的唯一捷徑)
圖解經典93-圖解人倫大統賦(學會面相 洞悉人心)
圖解經典91-圖解奇門遁甲大全 第三部 陰遁540局詳解(古代出奇制勝的最高謀
圖解經典90-圖解奇門遁甲大全 第二部 陽遁540局詳解(古代出奇制勝的最高謀略)
圖解經典89-圖解奇門遁甲大全 第一部 吉凶占斷(古代出奇制勝的最高謀略)
圖解經典88-圖解照膽經(識人鑒人的相術傳達室世經典)
圖解經典87-圖解睡夢瑜伽(夢中修得健康和智慧)
圖解經典86-圖解曼荼羅(獲得生命能量的無上秘法)
圖解經典85-圖解京氏易傳(史上最經世致用、神奇靈驗的易學巨著)
圖解經典84-圖解天龍八部(獲得平安、財富、健康最直接的藏密法門
圖解經典83-圖解大藏經(遇見與你最有緣的佛經)
圖解經典82-圖解六道輪回-掌控生命向上的軌跡
圖解經典80-圖解彭祖養生經-中國養生生之祖的健康秘訣
圖解經典78-圖解中國道教生死書(中國人的成仙成道和亡靈旅程)
圖解經典77-圖解古希臘那些事兒-希臘文明手繪圖文百科
圖解經典69-圖解日本妖怪大全(怪卷)駭人聽聞的295種著名妖怪
圖解經典56-圖解遵生八箋-中國名仕養生的第一經典
圖解經典55-圖解水經注-用江河講述華夏文明史
圖解經典51-圖解夢溪筆談-細品唐床盛世文明
圖解經典59-圖解佛教生死書-破解生命輪回的真相
圖解經典61-圖解埃及生死書-完整再現亡靈的永生之旅
圖解經典63-源氏物語(上下冊)-1000周年絕美紀念版
圖解經典62-圖解古埃及大全-認識深奧又有趣的古埃及
圖解經典60-圖解傷寒論-回歸中醫的根本
圖解經典71-圖解易經的智慧(下)傳部-看得懂 學得會 用得上
圖解經典75-圖解易經養生-中國養生智慧的源泉
圖解經典74-圖解黃帝內經靈樞-中國經絡養生第一書
圖解經典70-圖解易經的智慧(上)經部-看得懂 學得會 用得上
圖解經典65-圖解周易參同契-認識道藏養生智慧
圖解經典50-圖解釋迦牟尼-認識佛陀的大智慧
圖解經典49-圖解神農本草經-中國人信奉了五千年的養療大典
圖解經典48-圖解阿含經-聽佛陀講最原味的佛法
圖解經典47-圖解國富論-大國崛起的財富之路
圖解經典43-國解中國國俗-回歸中國人自己的禮儀
圖解經典45-圖解老子詳解-成就盛世的執政治國之道
圖解經典44-圖解中國養生術-中國正統養生學大揭示
圖解經典40-圖解史記-解讀中國人的史詩
圖解經典39-圖解黃帝宅經-認識中國居住之道
圖解經典37-圖解華嚴經-讀懂經中之王
圖解經典36-圖解千金方-中國醫學養生方劑大全
圖解經典38-圖解古文明-推動人類歷史的偉大力量南海出版公司
圖解經典35-藏密財神法-求取與施予財富的智慧
圖解經典34-圖解高島易斷-易經活解活斷500例
圖解經典32-圖解黃帝八十一難經-回歸中醫養生之道南海出版公司
圖解經典31-圖解心理學-人人都需要了解的學科王美緒/編著南海出版公司
圖解經典30-圖解百魅夜行-妖異、唯美的日式奇幻之源
圖解經典33-圖解經濟學-了解財富奧秘.贏得經濟自由柳守平/編著南海出版公司
圖解經典29-圖解孫子兵法-影響世界的中國謀略經典
圖解經典28-圖解西遊記-解讀中國式魔幻小說
圖解經典27-圖解三國演義-暢讀三國智慧
圖解經典26-圖解水滸傳-看懂中國江湖文化
圖解經典25-圖解紅樓夢-中國古典文化的百科全書
圖解經典24-圖解100句讀懂金剛經-輕鬆通曉最深奧的佛法智慧
圖解經典23-圖解大圓滿-藏密的頓悟之道
圖解經典22-圖解瑜伽經-現在開始講瑜伽
圖解經典21-圖解壇經-聽懂六祖慧能講禪
圖解經典20-圖解基督教-認識西方文明之源
圖解經典19-圖解周易大全-中國第一經圖文百科
圖解經典18-圖解大手印-獲得圓滿身心的西藏密法
圖解經典17-圖解道教-揭示中國人最隱秘的夢想
圖解經典16-圖解天工開物-中國古代工藝大全
圖解經典15-圖解山海經-中國的創世史詩
圖解經典14-圖解佛教-讀懂佛教之美
圖解經典13-圖解千年導引術--人體經絡使用全書
圖解經典12-圖解茶經--認識中國茶道(以現代手法詮釋茶文化第一書
圖解經典11-圖解莊子--讀懂莊子的智慧
圖解經典10-圖解四部醫典(秘法與實用篇)-認識藏醫養生秘法
圖解經典09-圖解心經-以現代手法破譯世界最短的佛經260字破解人生真相
圖解經典08-圖解本草綱目-認識中國第一葯典
圖解經典07-圖解金剛經-認識一部最偉大的佛經
圖解經典06-圖解藏密修持法
圖解經典05-圖解西藏密宗-認識世界上最神秘宗教
圖解經典04-圖解易經-一本終於可以讀懂的易經
圖解經典03-圖解四部醫典-醫理與養生篇
圖解經典02-圖解西藏生死書-認識生命輪回與解脫之道
圖解經典01-圖解黃帝內經-認識中國式養生

4、傳統文化有什麼中國特色?

1,世代相傳。中國的傳統文化在某些短暫的歷史時期內有所中斷,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變,但是大體上沒有中斷過,總的來說變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中國特有的,與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歷史悠久。有五千年的歷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廣度---豐富多彩,「精深」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測。

5,儒家,佛家,道家彼此共存共榮,長期以來支配和影響著中華民族的精神生活。

(4)中華養生文化圖片擴展資料

語言文字

漢語是我國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文字。我國除漢族使用漢語外,回族、滿族、畲族也基本轉用漢語。

現代漢語有標准語(普通話)和方言之分。漢語方言通常分為十大方言:官話方言,晉方言,吳方言,徽方言,閩方言,粵方言,客家方言,贛方言,湘方言和平話土話。 從語言系屬來看,我國56個民族使用的語言分別屬於五大語言:漢藏語系,阿爾泰語系,南島語系,南亞語系和印歐語系。

漢字是世界四大自源文字之一(另外三種是埃及聖書字,蘇美爾楔形文字,瑪雅文字),從文字類型上看漢字有表意文字,意音文字,音節文字之分。從字母體繫上看有古印度字母,回鶻字母,阿拉伯字母,方塊形字母,拉丁字母,斯拉夫字母等形式。

鮮有文字的書寫能成為一門藝術,更無一能達到漢字書法藝術的高度。王羲之,顏真卿,柳公權,黃庭堅等書法名家的作品至今讓人們嘆為觀止。

5、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圖

一、定義

中國傳統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是中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是指居住在中國地域內的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造的、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繼承發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簡單來說,就是通過不同的文化形態來表示的各種民族文明,風俗,精神的總稱。

二、概述

明代提起傳統文化,成長於文化斷層期的現代人多數沒有什麼清晰的概念。有所涉獵的人可能感嘆地說: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兼容並蓄,和而不同。從洪秀全的金田起義、曾李的洋務運動、康梁的維新變法、何子淵的教育革新、再到孫中山的民主革命,從動刀動槍、師夷制夷、公車上書、毀除科舉,再到武裝起義,直至滿清王朝的覆滅,其間既有暴風驟雨式的革命,亦有和風細雨般的變革,但最後都殊途同歸——目的只有一個:維系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並推動我們社會不斷向前發展,這不能不歸功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同時這也是中華五千年文明的魅力所在。

也有人可能會說:在現今時代,傳統文化已經過時。人類歷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國,只有中國文化作為文化主體保留至今。以傳統文化為立國之基的中國在世界上存在了長達五千年,對比在歷史上強盛一千多年的羅馬帝國,早已不復存在。然而,近百年來,中國傳統文化遭到了史無前例的壓制和廢棄。在傳統文化深入人心的時代,人民身心安穩,過著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生活;而當今的人們卻將自己鎖在一道道鐵欄內,社會活動中還會受到頻發惡性事件的威脅。北京大學一位著名教授曾感嘆到,現在人的行為連道德底線都沒有了。

三、文化傳承

與一般的宗教相比較,中國傳統文化的優勢在於它從哲學、科學的角度上揭示宇宙、社會、人生的本質和意義的,既是充分說理的,又可以讓人進行實證,這些內容不是一般宗教能隨便解釋得了的。所以,它與一般的宗教是不同的,它的魅力在於比一般的宗教更具有說服力。一般的宗教都是建立在信仰的基礎上的,只有通過虔誠地相信,才能感到神的存在,不能問、不要問為什麼,是什麼道理。可是在物慾橫流的社會中,在各種色象的誘惑下,很多人是經不起引誘的,他們都會對自己的信仰發生動搖的。特別是一些宗教不能正確科學地解釋自身,而且往往與科學思想是有抵觸的(這不是說科學是正確的,科學也是不能正確的認識自己),而科學的道理又是顯而易見的,因為它認識的是物質,是事物直觀的可見的表象。在科學日益發達的今天,宇宙飛船上天,原子彈爆炸,互聯網技術,生物技術上的成就,科學觀念是很易被人們接受的。由於以上原因,人們對信仰發生動搖也是很正常的,這也正是這種原因,有些基督教的牧師、天主教的神甫都背判了自己的信仰,成為上帝的罪人。更有甚者,有些神甫和牧師還染上了艾滋病,有媒體報道,他們之所以染上艾滋病是由於不正當的性行為造成的,這說明他們已經遠離自己的信仰,淪為上帝的罪人了。但是我們應當承認,天主教、基督教的大部分教徒的人格還是高尚的。

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種理性的文化,越是科學發達,人們的文化水準提高,認識能力增強的情況下,越是有利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在人們沒有文化愚昧的情況下,中國傳統文化是不易推廣與傳播的,因為它不具備傳播這種文化的軟體與硬化。在中國歷史上,無論什麼時候,哪一個封建王朝都沒有真正徹底的貫徹中國傳統文化,所以,中國的傳統文化從來都沒有象《聖經》文化和《古蘭經》文化那樣,左右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的命運。現在最有利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徹底貫徹,而這種貫徹是民主的、自由的,人們自覺自願地接受的,不願接受馬上就可以反對,而不是象歐洲中世紀歷史上的《聖經》文化,和現在《古蘭經》文化,是強迫的。

用現代語言把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表達出來,使人們真正的理解中國傳統文化,這並不是我有什麼能耐,而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本來就包涵的本質。再者,這也是人類歷史發展到今天的必然的產物,因為大家都有文化了,語言也表述能力也加強了;第三、科學已經很發達了,我可以藉助科學上的發現和科學語言,對其理論體系進行系統細致地表述,這樣就更有說服力與感染力。以上各點,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優勢所在。中國傳統文化,還有語言和文字上的優勢。

四、特徵

1 、文化特徵

文化本身是一個動態的概念,是一個歷史的發展過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徵和民族特徵,又具有時代特徵。在歷史性意義上,中國文化既包括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也包括中國文化傳統發生劇烈演變的近代文化與現代文化。

在長達兩千多年的中國封建社會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識形態領域占據著正統地位,對中國文化發生著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可以說,儒學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主流。

1.儒家創始人為孔子,名丘字仲尼,魯國人(今山東曲阜)。孔子思想里,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就是「禮」。所謂的「禮」只是綱常名教化的政治、社會秩序。

2.什麼是道家?所謂道家,最初見於漢代司馬談《論六家要旨》。司馬說:「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瞻足萬物,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知變,因變,應變」可謂道家之特長。

3.佛教於兩漢之際傳入中國,在中國的歷史條件下,開始生根、發展,成為中國封建社會上層建築的一部分。佛教是一種倫理道德色彩相當濃厚的宗教。佛教以人生為苦,因而它就把追求人生的解脫作為自己的最高理想,為了實現理想便提出了一套去惡從善的理論學說和倫理道德准則,形成了有關宗教倫理道德的思想體系。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中國古代社會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比較穩定的文化形態,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的歷史遺產在現實生活中的展現。這個思想體系蘊涵著豐富的文化科學精神,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凝聚之學,中國傳統文化是內部凝聚力的文化,這種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諧,把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群體、人與自然有機地聯系起來,形成一種文化關系;二是兼容之學,中國傳統文化並不是一個封閉的系統,盡管在中國古代對外交往受到限制,還是以開放的姿態實現了對外來佛學的兼容,三是經世致用之學,文化的本質特徵是促進自然、社會的人文之化,中國傳統文化突出儒家經世致用的學風,它以究天人之際為出發點,落腳點是修身、治國、平天下,力求在現實社會中實現其價值,經世致用是文化科學的基本精神。

面對日益動盪不安的社會局勢,有識之士無不在努力尋求救世的良方。英國著名的哲學家湯恩比博士在上個世紀70年代就提出了令舉世深思的論點:「挽救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唯有中國的孔孟學說和大乘佛法。」世界需要中國古老文化理念的推廣和實踐;已被廢黜達近百年之久的中華傳統文化在中國大地上急需拯救。作為中國人,我們不要手捧著金飯碗,在外流浪找飯吃啊。

傳統文化的普及和復興必會帶來人際關系和諧、社會長治久安,可持續地發展也就得以平穩實現。這難道不是我們共同的期盼嗎?

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究竟是什麼?她能有如此強大的生命力和挽救社會的作用?

傳統文化是中國古聖先賢幾千年經驗、智慧的結晶,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在當前文化缺失、物慾橫流的大環境下,有不少人誤認道德是限制人們行為的條條框框。其實,有道德的生活才是真正正常、幸福的生活。

2 、顯著特點

1,世代相傳。中國的傳統文化在某些短暫的歷史時期內有所中斷,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變,但是大體上沒有中斷過,總的來說變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中國特有的,與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歷史悠久。有五千年的歷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廣度---豐富多彩,「精深」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測。

五、歷史沿革

中華民族歷史源遠流長,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國人、海外華人引以榮耀和自豪,它是中華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另一方面,近代落伍了的中國正在現代化,雖然中國人的思想觀念,思維、行為和生活方式都在發生著重大的變化,中國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轉換和發展,但是這種轉換和發展本身就是從傳統開始的。中國傳統文化作為一種文化形態,本身具備文化科學價值。

那麼什麼是文化呢?又如何理解何謂傳統文化呢?

「文化」的定義,往往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據美國文化學家克羅伯和克拉克洪1952年出版的《文化:概念和定義的批評考察》中統計,世界各地學者對文化的定義有160多種。從詞源上說,在西方,「文化」一詞源於拉丁文culture,原意耕作,培養,教育,發展,尊重。1871年英國人類學家愛德華·泰勒在其所著的《原始文化》一書中對文化的表述:「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慣等凡是作為社會的成員而獲得的一切能力、習性的復合整體,總稱為文化。

在中國,「文化」一詞,古已有之。「文」的本義,系指各色交錯的紋理,有文飾、文章之義。《說文解字》稱:「文,錯畫也,象交文。」其引申為包括語言文字在內的各種象徵符號,以及文物典章、禮儀制度等等。「化」本義為變易、生成、造化,所謂「萬物化生」,其引申義則為改造、教化、培育等。」中國古代的這些「文化」概念,基本上屬於精神文明範疇,往往與「武力」、「武功」、「野蠻」相對應,它本身包含著一種正面的理想主義色彩,體現了治國方略中「陰」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內容,又有倫理意義。其次,古代很大程度上是將此詞作為一個動詞在使用,是一種治理社會的方法和主張,它既與武力征服相對立,但又與之相聯系,相輔相成,所謂「先禮後兵」,文治武功。

中國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與鮮明的民族特點。探究傳統文化,首先應該全面考察中國文化生成與演進的環境。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西北深入亞洲內陸,是一個海路兼備的國家。中國傳統觀念上的「天下」是由四海之內的諸夏和「四夷」共同構成。中國古代社會東部為農業區,西北部主要是游牧區,也由此使中國傳統文化中農耕文化與游牧文化並存又相互補充。東部的農耕經濟又占優勢,這是中國傳統文化賴以生存和發展的主要經濟基礎。中國古代傳統農業經濟佔主導地位,在宏觀上主要強調「以農為本」、「重農抑商」,從而也形成了輝煌的農業文明。

六、國際影響

二戰後的日本,在吸收西方先進技術的同時,繼續在家庭、學校、公司、政府部門保持中國的傳統文化,以兼收並蓄的方式得以在短時間內迅速崛起成為世界強國。美國是現代西方文明的代表,近期統計表明,其青少年犯罪率為6.9萬件/天。美國等一些西方國家在為其日益嚴重的社會亂象深感不安,有識之士已明顯地體會到他們崇尚個體,倡導競爭的理念是社會動亂的根源。他們開始在東方文化中尋找救世的良方。許多著名大學紛紛開辦漢學系,美國政府還設立專門的基金,組織學者研究中國傳統文化。「911」事件以後,世界局勢動盪不安,恐怖行動時有所聞,海灣地區戰火未熄,多少人生活在不安和恐怖之中。自由競爭發展的結果不可避免地要升級為斗爭,斗爭再進展就是戰爭。不論冷戰、熱戰,結果都是怨恨越積越深,報復一次比一次慘烈。消除沖突,促進世界和平成為各國人民的共同願望。沖突雙方需要的不是報復,而是寬恕、忍讓和反省。這正是中國傳統文化所倡導的。反之,且看巴以沖突逐步升級的惡果——越來越多的人民在爆炸中無辜喪生、自然環境嚴重破壞、經濟環境遭受重創…再發展下去,後果不堪設想。傳統文化究竟是不是過時?對當代社會還有沒有價值?

七、文化縱覽

1、 簡介

仁、義、禮、智、信、忠、孝、悌、節、恕、勇、讓;琴棋書畫、三教九流、三百六十行、四大發明、民間禁忌、精忠報國、自然養生、竹、民謠、黃土、長江、黃河、紅、月亮。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農家、農民起義、鋤頭;皇宮官府、宮庭文化、帝王學。

2、 諸子百家

1.儒家(孔子、《論語》、孟子、《孟子》、荀子;思想:仁、義、禮、智、信;四書:《中庸》《大學》《孟子》《論語》)

2.道家(老子、莊子、列子;思想:道德,無為、逍遙;《南華經》《道德經》)

3.墨家(墨子、《墨子》、思想:兼愛、非攻、舉賢、節儉)

4.法家(韓非、李斯、《韓非子》思想:君主集權,以法治國)

5.名家(鄧析、惠施、公孫龍、桓團《公孫龍子》)

6.陰陽家(鄒衍、五行、金木水火土)

7.縱橫家(鬼穀子、蘇秦、張儀、《戰國策》)

8.雜家(呂不韋《呂氏春秋》)

9.小說家(虞初《虞初周說》)

10.兵家(孫臏《孫臏兵法》孫武《孫子兵法》、吳起、尉繚、魏無忌、白起思想:【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軍事格言,就出自此書。強調作戰前一定要做好准備)

11.醫家(扁鵲、淳於意、張仲景、華佗、孫思邈、王冰、張從正、朱震亨、李時珍、張景岳)

3、琴棋書畫

明代&amp笛子、二胡、古箏、蕭、鼓、古琴、琵琶。《茉莉花》、十大名曲(《高山流水》、《廣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陽簫鼓》、《胡笳十八拍》、《漢宮秋月》、《陽春白雪》、《漁樵問答》);中國象棋、中國圍棋,對弈、棋子、棋盤;中國書法、篆刻印章、文房四寶(毛筆、墨、硯台、宣紙)、木版水印、甲骨文、鍾鼎文、漢代竹簡、豎排線裝書;國畫、山水畫、寫意畫;敦煌壁畫;八駿圖、太極圖(太極)。

4 、傳統文學

主要是指詩詞曲賦。

《詩經》、《漢樂府》、《孫子兵法》、《三十六計》、《先秦詩歌》、《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小說》、四大名著(《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聊齋志異》等。

5 、傳統節日

中國有各種各樣的傳統節日,很多事情有各種禮儀和習俗。漢民族傳統節日近50個。如下是15個主要節日:春節、上元節(元宵節)、花朝節(花神節)、上巳節(女兒節)、寒食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元節(鬼節)、中秋節、重陽節、冬至節、臘八節、祭灶日(小年)、除夕。每個地方還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

6 、中華詩詞

古詩、律詩、絕句、近體詩、無題詩、自度曲(詞)、傳統詩詞等。(可歸類於傳統文學)

7、 中國戲劇

秦腔、潮劇、崑曲、湘劇、京劇、豫劇、曲劇[1]、二人轉、河北梆子、皮影戲、川劇、黃梅戲、粵劇、花鼓戲、巴陵戲、木偶戲京戲,臉譜。

中國傳統文化之崑曲

8 、中國建築

長城、牌坊、園林、寺院、鍾、塔、廟宇、亭台樓閣、井、石獅、民宅、秦磚漢瓦、兵馬俑、故宮

……

9、漢字漢語

漢字、漢語、對聯、謎語(燈謎)、歇後語、熟語、成語、射覆、酒令等……

10 、傳統中醫

中醫、中葯、《黃帝內經》、《針灸甲乙經》、《脈經》、《本草綱目》、《千金方》《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金匱要略》

11、 宗教哲學

佛、道、儒、陰陽、五行、羅盤、八卦、司南、法寶、禪宗、佛教、觀音,太上老君;燒香、拜佛、蠟燭。

12 、間工藝

潮綉、剪紙、風箏、中國織綉(刺綉等)、中國結、泥人麵塑、龍鳳紋樣(饕餮紋、如意紋、雷紋、回紋、巴紋)、祥雲圖案、鳳眼、千層底、檐、鷲。

13 、中華武術

太極拳、詠春拳、南拳北腿、少林、武當、峨嵋、崆峒、昆侖、點蒼、華山、青城、嵩山。

14 、地域文化

潮汕文化、中土文化、江南文化、江南水鄉、塞北嶺南、大漠風情、蒙古草原、青藏高原、大西北、桂林山水、天涯海角、中原、巴陵文化……

15 、民風民俗

禮節、婚嫁(紅娘、月老)、喪葬(孝服、紙錢)、祭祀(祖);門神、年畫、鞭炮、湯圓、餃子。中國傳統文化

16 、衣冠服飾

始於黃帝,備於堯舜,各朝代形制不同的古裝、到現代的漢服、受其他民族影響的中山裝、唐裝、旗袍,各少數民族服飾、各類傳統及現代的佩飾、鞋、帽等。漢民族服

17 、四大雅戲

花鳥魚蟲、梅蘭竹菊牡丹、梅花、桂花、蓮花、鳥籠、金魚、蛐蛐。

18 、動物植物

龍、鳳、狼、麒麟、虎、豹、鶴、龜、大熊貓...;梅蘭竹菊:梅花,蘭花,竹子,菊花。松、柏。

19 、古玩器物

玉(玉佩、玉雕……)金銀器、瓷器、紅木傢俱、景泰藍、中國漆器、彩陶、紫砂器、蠟染、古代兵器(盔甲、大刀、寶劍等)、青銅器、古玩(銅錢等)、鼎、金元寶、如意、燭台、紅燈籠(宮燈、紗燈)、黃包車、鼻煙壺、鳥籠、長命鎖、糖葫蘆、銅鏡、大花轎、水煙袋、鼻煙壺、芭蕉扇、桃花扇、裹腳布。

20 、飲食廚藝

出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道;酒文化、中國菜、八大菜系(魯、川、粵、閩、蘇、浙、湘、徽)、餃子、湯圓、團圓飯、年夜飯、年糕、中秋月餅、筷子;魚翅、熊掌...

21 、傳說神話

盤古開天闢地、女媧補天、後羿射日、嫦娥奔月、誇父逐日、精衛填海、七仙女與董永、青龍白虎、朱雀玄武···

22 、神妖鬼怪

神仙、妖怪、鬼怪、玉帝、閻羅王、黑白無常、孟婆、奈何橋···

23 、傳統音樂

是指中國人運用本民族固有方法、採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創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態特徵的音樂,不僅包括在歷史上產生、流傳至今的古代作品,還包括當代作品。可見,傳統音樂包括「國樂」但不包括「新音樂」,但它們都是「中國音樂」。

傳統音樂是中國民族音樂中一個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傳統音樂與新音樂的區別並不在於創作時音的先後,而是在於其表現形式及風格特徵。如二胡獨奏曲《二泉映月》、《漁舟唱晚》雖是近代音樂作品,但其表演形式屬中華民族所固有,所以也是傳統音樂。相反,學堂樂歌、鋼琴獨奏曲《牧童短笛》等因其音樂形態特徵借鑒了西方音樂,故不是傳統音樂。

傳統音樂的劃分最早見於中國音樂研究所編寫的《民族音樂概論》,分為五大類:歌曲、歌舞音樂、說唱音樂、戲曲和器樂,但大多院校在教學中把歌舞音樂並入民歌,於是就變成四大類:民歌、民族器樂、曲藝(即「說唱」)音樂、戲曲音樂。

實際上,「民族音樂」、「傳統音樂」和「民間音樂」又是三個不同的概念:「民族音樂」包括傳統音樂和新音樂;而「民間音樂」只是傳統音樂的一個類別。且中國的民族音樂是非常豐富的,除了民間音樂,還包括宮廷音樂、宗教音樂和文人音樂。

杜亞雄先生則將中國傳統音樂分類如下:民間音樂、文人音樂、宗教音樂、宮廷音樂;其中民間音樂包括民間歌曲、民間器樂、民間歌舞、戲曲音樂和說唱音樂;文人音樂包括古琴音樂、詩詞吟誦調、文人自度曲;宗教音樂包括佛教音樂、道教音樂、基督教音樂、伊斯蘭教音樂、薩滿教及其它宗教音樂;宮廷音樂包括祭祀樂、朝會樂、喜迎及巡禮樂、宴樂。

24 、「戲曲」

戲曲「四大聲腔」

四聲腔,展輝煌,對戲曲,有影響;

崑山腔,經改良,藝術上,有開創。

弋陽腔,節奏強,加滾白,調高亢;

梆子腔,聲響亮,花苦音,巧用上。

皮黃腔,二合一,稱二黃,和西皮;

西皮剛,二黃抑,後發展,成京劇。

聲腔中以崑山腔、弋陽腔、梆子腔、皮黃腔為典型。

25 、中國對聯

對聯,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對聯相傳起於五代後蜀主孟昶。它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

對聯起源秦朝,古時稱為桃符。關於中國最早的楹聯,譚蟬雪先生在《文史知識》1991年第四期上撰文指出,中國最早的楹帖出現在唐代。

時間跨度為先秦、兩漢至南北朝。在中國古詩文中,很早就出現了一些比較整齊的對偶句。流傳至今的幾篇上古歌謠已見其濫觴。如「鑿井而飲,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類。至先秦兩漢,對偶句更是屢見不鮮。《易經》卦爻辭中已有一些對偶工整的文句,如:「渺能視,跛能履。」(《履》卦「六三」)、「初登於天,後入於地。」(《明夷》卦「上六」)《易傳》中對偶工整的句子更常見,如:「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系辭下傳》)、「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則各從其類也。」

律偶,格律詩中的對偶句。這種詩體又稱近體詩,正式形成於唐代,但其溯源,則始於魏晉。曹魏時,李登作《聲類》十卷,呂靜作《韻集》五卷,分出清、濁音和宮、商、角、徵、羽諸聲。另外,孫炎作《爾雅音義》,用反切注音,他是反切的創始人。

中華傳統文化應包括:古文、詩、詞、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道教文化、佛教文化、禪宗文化、少林武術、飲食文化、孝賢文化、慈善文化[2]、中醫文化[3]等;傳統節日(均按農歷)有:正月初一春節(農歷新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四月五日清明節、五月五日端午節、七月七七夕節、八月十五中秋節、臘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種民俗等;包括傳統歷法在內的中國古代自然科學以及生活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區、各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

6、誰知道中華文化交流與合作促進會的聯系方式

目前老子傳記的電影沒有,老子思想的動畫片有,《老子》傳記的81集的電視劇,不久將出來了!

有蔡志忠的《老子說》1動畫片
有蔡志忠的《老子說》2動畫片
有蔡志忠的《老子》動畫片

很經典,很有哲理!

大型系列《老子》電視劇情況

2010年元月21日,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蔣曄,中國老子文化發展公益基金管委會副主任蘇清傑、勤政處處長康鈞凱,應大型電視連續劇《老子》總策劃王學新、中國風險投資協會秘書長、《老子》電視連續劇岀品人王迪、《老子》電視連續劇總音樂人熙道之邀,在北京芳群園《老子》劇組共同探討了《老子》的相關問題,並就《老子》電視劇的投資、老子影視城、老子文化博物館、老子文化國際研究院、中華道德文明園等方面的建設,達成了一致共識。

老子是我國春秋時期傑岀的思想家,是與蘇格拉底、柏拉圖比肩的全球哲學之父,是人類辯證思維的鼻祖。黑格爾說:「中國哲學中有一個特異的宗派,這派哲學及與哲學密切聯系的生活方式的發揮者是老子。」尼采也曾指出:「老子《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英國科學家李約瑟更是贊揚有嘉:「越認識老子、越發相信老子學說的正確。」正因為此,前蘇聯漢學家李謝維奇說:「老子是世界的」。早在16世紀始,老子的《道德經》就被翻譯成了法文、德文、英文、日文、拉丁文等。據統計,到目前為止,可查到的各種外文版的《道德經》已有1千多種,總計5億冊之多。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譯成外國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是《聖經》,其次就是《道德經》。全球最著名的《紐約時報》,還將《道德經》列為世界十大名著之首。在德國,幾乎每個家庭都備有一本德文版的《道德經》;在英國,一些青年以學習《道德經》為時尚;在日本,《道德經》成為企業管理者案頭藏書。美國著名學者蒲克明說:「老子《道德經》是未來大同世界家喻戶曉的一部書。1998年1月,諾貝爾獎巴黎宣言還指出:「二十一世紀世界科技、文化命題到2500年前的中國老子那裡去尋找。」

2008年7月,由世界和諧促進會、中國(香港)宗教協會、中國風險投資協會、金和泰道(北京)影視文化有限公司等,與海內外的相關慈善、影視、宗教、投資等機構共同發起,並邀請海內外專家、學者、政府官員、歷史學家、宗教領袖、影視專家、金融投資家共同參與發起成立電視劇《老子》籌委會。並把45集的大型電視連續劇《老子》作為一部重大題材的歷史正劇,再現2500多年前千古聖人老子平凡而傳奇的一生,以及其博大精深的道德文化思想。

《老子》電視連續劇由中國道教領袖、中國道教協會會長任法融和中國老子文化研究會主任胡孚琛教授任顧問。據國家信息中心聯機檢索後認定:以影視劇的形式將聖人老子弘揚於世,在人類影視史上尚屬首次。該劇以聖人老子一生的傳奇經歷,結合東周末時期亂世之爭兩條主線,從第一集「紫氣東來」到最後一集「道傳函谷」,以真實動人的故事展示老子漫長的一段人生歲月,老子曾與普通人一樣,有血有肉,有苦有樂,有情有義,有恩有怨,有平庸亦有傳奇……但最終他大徹大悟,超凡脫俗,成為聖賢!

《老子》電視連續劇將用漢語、英語、法語、德語、日語、韓語六種語言版本,面向全球發行。專家預測,大型電視劇《老子》將是一部極具文化價值與商業價值的影視巨片。在不久的將來,一部人類道德文明的巨片,一部中華歷史文化的巨片,一部道家經典文化的巨片,一部雅俗共賞的傳世巨片,一部極具商業價值的巨片,將展現在世人面前。

但如何還原老子生活的那個特定時代,一直是劇組主創人員為之頭痛的事。老子生活的年代,離我們相去甚遠,已有2500多年,當時的風貌,早已盪然無存。雖然中國電視劇導演工作委員會會長陳家林(作品:康熙王朝等)樂於「岀山」,陳道明、陳寶國、趙雅芝、周潤發、游本昌、六小齡童、姜文、葛優、焦晃、陸毅、劉燁、趙薇、孫儷等大腕明星也都願加盟,但場地難選,僅僅靠浙江橫店影視城等國內現有的影視拍攝基地,很難滿足《老子》電視劇的需要。而計劃投資1.2億元的拍攝經費,要建一個永久的老子影視基地,特別是能給後人留下集老子文化博物館、老子文化國際研究院、老子影視基地為一體的中華道德文明園等,顯然是杯水車薪。

記者曾探尋過中華道德文明園的構架:項目一,道德文化廣場,佔地面積333畝,由五朝風情古商業街、太極湖、環廊石雕群組成。項目二,中華五千年文明園,佔地面積300畝,以古建環形長廊、壁畫、雕塑形式展示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項目三,中華和諧文明園,佔地面積300畝,以浮雕牆形式展示中國從古至今的和諧思想、和諧人物、和諧文化。項目四,中華道德碑林,佔地面積300畝,以太極碑林的形式展示老子的道德思想及歷史人物對道德思想的感悟。項目五,中華太極城,佔地面積300畝,該區域建成後將成為中華道家文化交流基地、中華養生基地、中華功夫展示基地,展示2500多年來中國的道家文化。項目六,老子文化博物館,佔地面積150畝,以古建透明玻璃建築形式收集展示從古至今涉及老子文化的物品,包括書籍、圖片、畫冊、塑像、竹簡、物品等。項目七,老子文化書畫院,佔地面積150畝,以古建封閉建築形式展示從古至今涉及的老子文化書畫,同時作為新成立老子文化書畫院的活動場所,不定期舉辦筆會交流。項目八,五方老子巨型雕像,佔地面積399畝,建造33米高的五方老子巨型雕像。從五個方向可以看到不同神態的老子鍍金雕像。每個方向133米之外建造拜壇(該建築將入選世界吉尼斯記錄)。項目九,大型電視連續劇《老子》影視基地,佔地面積400畝,電視劇拍攝完成後作為永久性建築留存,並建立拍攝博物館,展示拍攝留存的各種道具及拍攝過程的圖片等。項目十,上善池環園水系,佔地面積300畝,電視劇拍攝基地前建造300畝上善池,上善池與園內環園水系隨形就勢相連。項目十一,隱山山脈,佔地面積300畝,隱山山脈在該園最北側,將挖太極湖、上善池的土用於隱山山脈建設。山上修亭、台、樓、閣及綠化。

如此宏大的規模,沒有三五十億人民幣的投資,要想給後人留下一個永久的中華道德文明園,要想將此道德文明園建成國內外遊客朝聖之旅的聖地,顯然是不可能的。

如何把風險投資和公益投資完美結合在一起,共同完成中華道德文明園的建設,是《老子》劇組面臨的一大難題。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兼中國老子文化公益基金管委會副主任蔣曄,在座談中重點介紹了公益基金特有的政策優勢: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等社會力量向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的公益救濟性捐贈稅前扣除問題的通知精神,企業等社會力量通過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對文化事業的捐贈,企業所得稅納稅人捐贈額在年度應納稅所得額12%以內的部分,可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予以扣除;個人所得稅納稅人捐贈額未超過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30%的部分,可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這樣,《老子》電視劇相關項目的建設,可以充分利用中國老子文化發展公益基金的平台,向全國甚至海外募集到更多資金,這無論是對《老子》電視劇的拍攝,還是對老子相關項目的建設,都將會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時,也減少了風險投資的風投系數。

中國老子文化發展公益基金管委會副主任蘇清傑表示,考慮到中華道德文明園、老子文化博物館項目與中國老子文化發展公益基金推岀的包括老子博物館、老子文化長廊在內的老子文化主題公園項目大同小異,老子文化國際研究院和老子文化發展公益基金推岀的老子學院並無質的差別,完全可以把這些相同或相近的項目合在一起,以免重復建設。

基於共同的目標,全方位弘揚老子傳統文化,中國老子文化發展公益基金和《老子》電視劇岀品方當即便達成共識:雙方以合同的形式,簽定了長期的全方位合作協議。中國老子文化發展公益基金將按照國務院基金管理條例規定,管好用好各企事業單位和個人為《老子》電視劇及老子相關項目所捐贈的公益基金。

劇情簡介

春秋時期,周禮盛行,然天下大亂,國國相爭,禮儀實已盡喪。公元前571年,宋楚交戰,宋國司馬李舍帶兵出征,行前立軍令狀攜全家老小一同出征。一次攻城時,不料被楚軍一箭射中胸膛,當場而亡。宋軍敗退,李舍家眷在親兵的保護下擇路而逃,不料路途走錯,來到陳國地界,此時李舍夫人已懷有九個月身孕,突感腹中疼痛,人事不省,一行人就近找了一個村莊,安頓下來。

公元前570年陰歷二月十五日子時,李夫人在陳國相邑曲仁里生下一子,嬰兒誕生的鶴發童顏,長耳大目,相貌異常,李舍父親給其取名為李耳,字伯陽。 童年李耳,天姿聰慧,靜思好學。李耳8歲拜商容為師, 同村的巫師因李家是外鄉而來,又未對他上供,一直耿耿於懷,多次加害李耳。 第二年秋天曲仁里發生了水災,村裡死人無數。巫師這回找到了借口,講就是因為去年李耳壞了祭祀的規矩,上天才降罪,於是要用火燒死李耳,全村人才能解救。 緊急時刻一個老者將李耳救下。老子拜老者(本元真人)為師,學習三年。學到了在商容老師那裡解答不了的問題。更明白了天地萬物,動植眾生的先天之本,原始之性,人本無善無惡,因被後天慾望所染才使人迷失本性,等等…… 李耳與本元真人學習三年。。

公元前550年,春節將至,李耳的爺爺讓李耳進城采購年貨,辰一也想同去。 正是在此次進城購年貨的途中,彼此暗戀已久的李耳與辰一互相道出了愛慕之情,並互相承諾將攜手到老。 沒想到過年後,族長到李耳家給李耳提親,是一個富戶人家,李耳的爺爺同意了,李耳堅決不從,李耳的爺爺講:你不聽話,我就撞死。李耳為了爺爺無奈只得答應。辰一聽到這個消息悲痛萬分,辰一的父母心裡也很難受。 一年多以後,李耳的兒子誕生了,取名為李宗。 公元前547年,24歲的李耳按本元真人的指導,准備去魯國太乙山尋師求學。李耳獨自一人辭別家人,踏上了去魯國求學之路。 在去魯國的路上,李耳被吳國土匪抓走,幾經周折險些被吳國土匪所殺,幸有一個叫五顯的人殺死十幾個土匪,所抓的幾十人才獲得逃生的機會。 李耳到了太乙山後找到了紫真真人並拜師學習六年。在紫真真人這里李耳得到了更大的收獲,並悟出天地人倫的根本之道。

公元前540年李耳拜別紫真真人,在魯國第一次見到了14歲的孔子。 回到曲仁里,哪知在李耳走的這幾年裡,家裡發生了重大的變故。爺爺去世了,吳國的斯愚到李耳家將其表叔、嬸殺死,並要霸佔李耳的妻子婷陽,婷陽不從,投井自盡了。 公元前535年,此時的李耳已明曉天地之理,人倫之道,在曲仁里開始講道,名氣越來越大。 李耳傳道講學之事傳到周天子的耳中,周天子派人到曲仁里召見李耳進朝,周天子想親自聽一聽李耳的高論。 李耳見了周天子景王,向周景王講了治國、治軍、治天下之道,老子對周景王說:一個國家的君王若能提倡以和諧社會治國,這才是明君,是老百姓愛戴的君王。景王大喜,封李耳為柱下史,同時封李耳為周守藏史。 一日,魯國孔子來訪,聽完李耳的一席話後,孔子決定拜老子為師。孔子回魯國後,弟子問老子其人,孔子說:其為龍耶!

公元前520年,周景王駕崩,周王室大亂,姬朝(王子朝)與姬猛,互相殘殺,持續10年之久,最後相敗俱傷,姬猛繼位成為周天子。

公元前510年,61歲的李耳看到王室之爭天下大亂,於是辭官,准備繼續傳道。

公元前500年71歲的李耳隱居於上陽山中,他要完成一個歷史巨著,將一生所學所悟寫成書傳於後世。 老子在上陽山隱居十二年,十二年時間,老子寫了大量的著作,存放在上陽山山洞中。

公元前488年秋,83歲的老子突然看到他的住處方向濃煙滾滾,火光沖天,老子趕忙向住處奔去,到了住處看到一幕殘劇,陶芳(老子的學生)倒在血泊中山洞裡的竹簡,老子用十二年寫的巨著已化為灰盡。 老子決定入秦講學,83歲的老子身騎青牛,帶著徐甲向西方的秦國走去…… 函谷關周時軍事要地,守關將領名叫尹喜。 尹喜自幼通曉陰陽,觀天達地,近來他靜觀天象,從東方有氤氤紫氣向西方而來,尹喜大喜,紫氣從東而來,必有聖賢之人要過函谷關,於是命手下兵士注意往來行人。

公元前486年,徐甲牽著青牛,老子坐在青牛上到達函谷關。收下尹喜為徒。尹喜為老子建了一個說經台,召集函谷關的軍民聽老子傳道、講法。老子辭行,尹喜不舍,讓老子再住幾日。尹喜心生一法,不如讓師父將所講的大道寫出來,留於後世。經尹喜多次誠心邀請,老子同意了。於是老子提筆在竹簡上用了三天的時間完成了一部人類巨著《道德經》共五千字,分上經和下經,上經名為道經,下經名為德經。

尹喜拿到老子寫的五千言後如獲至寶。 老子告辭西行,尹喜率函谷關軍民跪送老子,看著老子騎著青牛的背影,尹喜大喊:「我代表函谷關的軍民,代表天下的百姓,感謝您了,感謝您留下了一部人類的巨著,這部巨著將是人類的指路明燈……」。

7、中華傳統文化的概述?

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是民族的精神支柱。中華傳統文化是中國人民乃至全人類的寶貴財富。中國五千年文明歷史,奠定了人的一切文化與思想行為。接受古老的人類文化的教育熏陶,就深知道德底線存在,能夠辨別基本善惡。理解傳統人的理念和道德文明就容易處理好人際關系,明確人生價值觀念,提升人倫道德。周易是中國傳統文化之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源頭,傳統文化是中國古聖先賢幾千年經驗、智慧的結晶,她有強大的生命力和提升社會道德完善審美觀的作用,表現出來的是民族內涵和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

古代時候「華 」這個字和「花」的意思一樣,引申為美麗而有光彩,古代中原地區的人們,認為自己居住在衣冠整齊而華麗的文明地區,所以自稱為華。作為華復民族,我們的歷史文化就象花一樣鮮艷美麗。民族風俗凝聚著人民對美好事物的嚮往,中國歷史的畫卷把我們民族的生活裝點得多姿多彩:精美絕倫的工藝品,如詩如畫的山水園林,嘆為觀止的民間藝術,讓人折服的詩詞曲賦,可歌可泣的歷史典故,書法國畫,大著名書,民間傳說等等。

中華傳統文化在影視界、商界、藝術界、飲食業、旅遊業、建築業等行業里都常常用得上,對增加創作靈感,豐富作品素材,合理布置家居,活躍思維,婚嫁做壽以及社會交際等都起很好的作用。當你還是用筷子吃飯,過傳統節日過得有滋有味時,身為中國人的你就更應該了解多些中華傳統文化。

八大菜系全部品嘗過嗎?哪些小吃是最心儀?風水知識了解多少?名勝古跡又去過幾多?歷代被封為聖人的有哪些人?名才女子的傳奇故事聽過多少?哪些歷史典故讓你畢生難忘?書法美術懂不懂得欣賞?天上星星的母親是誰?第一首廣告詩是怎麼樣的?你有沒有看過花旗鎖,吃過嫁女餅,坐過明式傢具?五福臨門是指哪五福?三十六計每一計都清楚嗎?看古裝戲懂得每個朝代服飾區分嗎?常常聽到「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如何博大?怎樣精深?以下就為大家一一揭開。

中華傳統文化精華大全(總目錄)

第一篇、工藝品
第二篇、風俗禮儀和倫理美德
第三篇、歷史人物
第四篇、民間表演
第五篇、飲食和服飾文化
第六篇、休閑健身武術中醫和各行業
第七篇、美術書法和建築藝術
第八篇、天文歷法周易風水
第九篇、宗教哲學百家學說神話民間傳說
第十篇、少數民族風俗和各地名勝古跡

首先奉上的是:第一篇、工藝品
陶瓷、唐三彩、琺琅(景泰藍)、琉璃、玻璃、絹人、中國結、剪紙、銅器、玉器、金器、銀器、珠寶飾物、寶石盆景、花絲、骨雕、牙雕、蛋雕、貝雕、犀角雕、泥彩塑、麵塑、吹糖人、木雕、漆器、核雕、竹雕、藤編、草編、柳編。
第二篇、風俗禮儀和倫理美德:
第一章、 風俗禮儀:
第一節、 漢民族傳統婚禮:
傳統婚俗儀式 婚宴座位如何編排 一場乘舟過河而來漢服復古婚禮
婚典俗信 「回門」知多少? 一場讀聖旨拋綉球拜天地的復古婚禮
第二節、 婚俗典故:
入洞房是「黃帝」定的規矩 「蜜月」來自於兩人的「逃婚」和「吃蜂蜜」 拜堂與洞房的典故 結發夫妻的由來 結婚雙「囍」的來歷 蒙紅頭與新娘 古代皇後的婚檢
第三節、 奇特婚俗:
鬧洞房解衣扣 舅舅試新郎 一年只有兩天可以結婚的占里人
童養媳 接親攔轎(客家) 典妻婚 壯族古老的拋綉球和"入贅" 先「嫁」後「娶」 交換婚 海南苗族「咬手」定情
沒雞蛋不成婚 戀愛場所姑娘房 浙江疍民拋新娘 同床共枕過七關(他留人) 「愛你就咬你」集體走寨覓知音 陰婚
馬上求愛姑娘追 涼山彝族少女的換裙儀式和洞房裡的打鬥婚俗 偷雞頭與抬鍋蓋 搶親婚俗 出嫁前夜睡草鋪 戀愛「喝糖水」 樹枝探姻緣和草鞋定終身 湖南嘉禾傳統「伴嫁」風俗 江南婚習之分紅喜蛋 誦唱頌歌的潮州婚俗 孩童時就訂婚的浙江婚俗
第三節、 新婚禁忌 嬰兒三朝禮 做滿月 滿周歲的「抓周兒」 漢族家禮之笄禮 認「契」父母 做壽 新居入伙 公司開張
第四節、 古代稱謂解釋 古代稱謂習俗 古代年齡代稱
第五節、 古代家譜 族規十條 族禁六條 家規
第二章、 倫理美德:
第一節、 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三字經》 《大學》 《中庸》 《弟子規》
第二節、 古代名人傳統美德:
訓儉示康 竇諫議錄 終身託付 賢達之士不棄妻 舉案齊眉見道義 賢妻分家勸夫 孔子善待盲人和狗 救濟鄉里 《關雎》之德與周朝的「三太」
太姒:徽音的承傳 教子嚴慈有方 《閨訓千字文》 慈心於物放海龜 繼志顯祖做漢書 永樂帝封翰林的啟示 趙太後的眼界和心胸 第一等學問:臨事肯替別人想 誠實守信的宴殊 杜暹西域埋金 清正廉潔 百善孝為先 二十四孝圖文故事

第二節、 古人見面禮儀 古代禮儀用語 如何跪坐 孔子尊師 孟母教子以禮
第三節、 處世之道:
《忍 經》 《處世真詮》韓湘子 《太上感應篇》《濟公活佛聖訓》 《說苑粹英》 《朱子治家格言》 《格言聯璧》 《名賢集》
古訓:丈夫應該如何對待妻子 《增廣賢文》 《金人銘》
《誡伯禽》 座右銘二則 《九誡》 《女誡》 女訓 誡子三則
《東方朔誡子書》 司馬光訓子孫 家訓 省心雜言 官箴
敬恕齋銘 西山政訓
 第三篇、歷史人物:
名才女傳奇故事 壯士英豪 文人學者 謀士思想家 皇帝將相。

第四篇、民間表演:
雜技、舞獅、舞龍、飄色、鑼鼓、戲曲(京劇、昆劇、越劇、豫劇、黃梅戲、粵劇)、古樂器、面譜、舞台、皮影、木偶、中國十大古曲

第五篇、飲食和服飾文化:
第一章、 飲食文化:
第一節、 八大菜系: 各系特色 趣味菜名
第二節、 歷史名宴: 宋皇壽筵 千年古宴 千叟宴 萬壽宴
第三節、 地方特色小吃
第四節、 名菜名吃典故
第五節、 茶文化: 茶葉種類 茶 名 傳 說 茶道 茶藝 茶壺
第六節、 酒和餐具器皿
第六節、 碗筷: 筷子的傳說 筷子使用之忌
第七節、 飲食禮儀: 漢族古代食儀 中國人用餐排坐講究 祝壽的飲食禮儀
第二章、 服飾文化:
唐裝 漢服:漢服種類、漢服基本禮儀 旗袍 雲錦 鞋 帽 古代女子內衣
古裝美人 漢服婚禮 絲綢 蠟染 扎染 布藝 香襄
第六篇、休閑健身武術中醫和各行業:
第一章、 民俗競技:對弈(象棋圍棋麻將) 放風箏 踩高蹺 踢毽子 抽陀螺
第二章、 猜謎語 吟詩作對 賞花燈 賞鳥 賞石 廟會
第三章、 武術健身:
第一節、 少林功夫: 少林七十二絕技 少林十八門
第二節、 武當太極拳
第三節、 中國武林門派套路 十八般兵器
第四節、 健身: 《易筋經》 五禽戲 武術氣功
第四章、 中醫:
第一節、 中醫常識 古代名醫 醫療扁方 中醫典故
第二節、 養生文獻:《黃帝內經》 七情致病理論 孫思邈養生法 《彭祖攝生養性論》
第五章、 行業: 行業習俗 黃河商十誡 各行業守護神

第七篇、美術書法和建築藝術:
第一章、 美術書法:
國畫書法、古代書畫家、敦煌壁畫、唐卡、蘆葦畫、麥秸畫、葉畫、扇面畫、年畫、內畫、鐵畫、刺綉、緙絲、屏風、匾額、石雕、牆雕、文房四寶、書桌用品。
第二章、 建築藝術:
宮殿、園林、寺、道觀、廟、院、塔、祠、陵、堂、關、樓、閣、壇、台、館、亭、牌坊、橋、廊、垂花門,屋檐,民居(四合院、蒙古包、窯洞、阿以旺、徽州民居、碉房、竹樓、客家土樓)、家居


作者:皇俠聖君 回復日期:2008-10-24 20:36:14  回復

第八篇、天文歷法周易風水 :
第一章、 天文歷法:
第一節、 二十四節氣 十二生肖 天乾地支 黃歷與皇歷
第二節、 傳統節日: 節日風俗 節日典故
第三節、 古代天文儀器 古代天文地理學家
第二章、 發明創造: 航海技術 成就事業的古人、
第三章、 風水八卦周易:
第一節、 風水:風水原則 家居風水 辦公室風水 《相宅經》 點穴尋穴
第二節、 八卦:河圖洛書 八卦 太極 陰陽 邵雍《梅花易數》
第三節、 周易: 《周易》 易學故事 五行學說 古代易學高人
第四章、 民間禁忌:
第一節、 葬禮禁忌 掃墓注意事項
第二節、 搬家禁忌 節日禁忌
第三節、 房事禁忌 孕婦、產婦、生育的禁忌
第五章、 民間方術: 古代解夢 古代醫學祝由十三科


作者:皇俠聖君 回復日期:2008-10-24 20:45:19  回復

第九篇、宗教哲學百家學說神話民間傳說
第一章、 宗教哲學:
第一節、 道教: 《道德經》 道教人物 道教聖地 道教故事
第二節、 儒家
第三節、 佛教:《金剛經》佛教人物 佛光 舍利子 十八層地獄 佛教名山 佛教故事
第二章、 百家學說:
陰陽家 法家 墨家 縱橫家:《鬼穀子》 兵家:三十六計 孫子兵法
第三章、 神話民間傳說

第十篇、少數民族風俗和各地名勝古跡:
收集清末之前的全國各處歷史重地,古代名人故居、名山重鎮……在領會以上傳統文化知識的基礎上,去觀賞各地名勝古跡就容易體會其所代表的歷史意義,藝術表現手法,事件的來龍去脈,全方位領略各種文化內涵。

以上綱要會逐一介紹並配合一定數量賞心悅目的圖片。如果對某些內容較熟悉,可根據目錄在大概頁數位置就可找到想看的章節。希望有識之士前來補充,大家在這里互動交流,休閑娛樂,擴闊視野,增廣見聞。當去到第十篇時,歡迎對傳統文化有興趣之人士和愛好旅遊者提供各地名勝古跡資料,大家齊來參與,與眾同歡游遍中國。

8、電視劇 老子傳奇 里,童心臨終前從老子手上寫的什麼字?

目前老子傳記的電影沒有,老子思想的動畫片有,《老子》傳記的81集的電視劇,不久將出來了!有蔡志忠的《老子說》1動畫片很經典,很有哲理!大型系列《老子》電視劇情況2010年元月21日,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蔣曄,中國老子文化發展公益基金管委會副主任蘇清傑、勤政處處長康鈞凱,應大型電視連續劇《老子》總策劃王學新、中國風險投資協會秘書長、《老子》電視連續劇岀品人王迪、《老子》電視連續劇總音樂人熙道之邀,在北京芳群園《老子》劇組共同探討了《老子》的相關問題,並就《老子》電視劇的投資、老子影視城、老子文化博物館、老子文化國際研究院、中華道德文明園等方面的建設,達成了一致共識。老子是我國春秋時期傑岀的思想家,是與蘇格拉底、柏拉圖比肩的全球哲學之父,是人類辯證思維的鼻祖。黑格爾說:「中國哲學中有一個特異的宗派,這派哲學及與哲學密切聯系的生活方式的發揮者是老子。」尼采也曾指出:「老子《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英國科學家李約瑟更是贊揚有嘉:「越認識老子、越發相信老子學說的正確。」正因為此,前蘇聯漢學家李謝維奇說:「老子是世界的」。早在16世紀始,老子的《道德經》就被翻譯成了法文、德文、英文、日文、拉丁文等。據統計,到目前為止,可查到的各種外文版的《道德經》已有1千多種,總計5億冊之多。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譯成外國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是《聖經》,其次就是《道德經》。全球最著名的《紐約時報》,還將《道德經》列為世界十大名著之首。在德國,幾乎每個家庭都備有一本德文版的《道德經》;在英國,一些青年以學習《道德經》為時尚;在日本,《道德經》成為企業管理者案頭藏書。美國著名學者蒲克明說:「老子《道德經》是未來大同世界家喻戶曉的一部書。1998年1月,諾貝爾獎巴黎宣言還指出:「二十一世紀世界科技、文化命題到2500年前的中國老子那裡去尋找。」2008年7月,由世界和諧促進會、中國(香港)宗教協會、中國風險投資協會、金和泰道(北京)影視文化有限公司等,與海內外的相關慈善、影視、宗教、投資等機構共同發起,並邀請海內外專家、學者、政府官員、歷史學家、宗教領袖、影視專家、金融投資家共同參與發起成立電視劇《老子》籌委會。並把45集的大型電視連續劇《老子》作為一部重大題材的歷史正劇,再現2500多年前千古聖人老子平凡而傳奇的一生,以及其博大精深的道德文化思想。《老子》電視連續劇由中國道教領袖、中國道教協會會長任法融和中國老子文化研究會主任胡孚琛教授任顧問。據國家信息中心聯機檢索後認定:以影視劇的形式將聖人老子弘揚於世,在人類影視史上尚屬首次。該劇以聖人老子一生的傳奇經歷,結合東周末時期亂世之爭兩條主線,從第一集「紫氣東來」到最後一集「道傳函谷」,以真實動人的故事展示老子漫長的一段人生歲月,老子曾與普通人一樣,有血有肉,有苦有樂,有情有義,有恩有怨,有平庸亦有傳奇……但最終他大徹大悟,超凡脫俗,成為聖賢!《老子》電視連續劇將用漢語、英語、法語、德語、日語、韓語六種語言版本,面向全球發行。專家預測,大型電視劇《老子》將是一部極具文化價值與商業價值的影視巨片。在不久的將來,一部人類道德文明的巨片,一部中華歷史文化的巨片,一部道家經典文化的巨片,一部雅俗共賞的傳世巨片,一部極具商業價值的巨片,將展現在世人面前。但如何還原老子生活的那個特定時代,一直是劇組主創人員為之頭痛的事。老子生活的年代,離我們相去甚遠,已有2500多年,當時的風貌,早已盪然無存。雖然中國電視劇導演工作委員會會長陳家林(作品:康熙王朝等)樂於「岀山」,陳道明、陳寶國、趙雅芝、周潤發、游本昌、六小齡童、姜文、葛優、焦晃、陸毅、劉燁、趙薇、孫儷等大腕明星也都願加盟,但場地難選,僅僅靠浙江橫店影視城等國內現有的影視拍攝基地,很難滿足《老子》電視劇的需要。而計劃投資1.2億元的拍攝經費,要建一個永久的老子影視基地,特別是能給後人留下集老子文化博物館、老子文化國際研究院、老子影視基地為一體的中華道德文明園等,顯然是杯水車薪。記者曾探尋過中華道德文明園的構架:項目一,道德文化廣場,佔地面積333畝,由五朝風情古商業街、太極湖、環廊石雕群組成。項目二,中華五千年文明園,佔地面積300畝,以古建環形長廊、壁畫、雕塑形式展示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項目三,中華和諧文明園,佔地面積300畝,以浮雕牆形式展示中國從古至今的和諧思想、和諧人物、和諧文化。項目四,中華道德碑林,佔地面積300畝,以太極碑林的形式展示老子的道德思想及歷史人物對道德思想的感悟。項目五,中華太極城,佔地面積300畝,該區域建成後將成為中華道家文化交流基地、中華養生基地、中華功夫展示基地,展示2500多年來中國的道家文化。項目六,老子文化博物館,佔地面積150畝,以古建透明玻璃建築形式收集展示從古至今涉及老子文化的物品,包括書籍、圖片、畫冊、塑像、竹簡、物品等。項目七,老子文化書畫院,佔地面積150畝,以古建封閉建築形式展示從古至今涉及的老子文化書畫,同時作為新成立老子文化書畫院的活動場所,不定期舉筆會交流。項目八,五方老子巨型雕像,佔地面積399畝,建造33米高的五方老子巨型雕像。從五個方向可以看到不同神態的老子鍍金雕像。每個方向133米之外建造拜壇(該建築將入選世界吉尼斯記錄)。項目九,大型電視連續劇《老子》影視基地,佔地面積400畝,電視劇拍攝完成後作為永久性建築留存,並建立拍攝博物館,展示拍攝留存的各種道具及拍攝過程的圖片等。項目十,上善池環園水系,佔地面積300畝,電視劇拍攝基地前建造300畝上善池,上善池與園內環園水系隨形就勢相連。項目十一,隱山山脈,佔地面積300畝,隱山山脈在該園最北側,將挖太極湖、上善池的土用於隱山山脈建設。山上修亭、台、樓、閣及綠化。如此宏大的規模,沒有三五十億人民幣的投資,要想給後人留下一個永久的中華道德文明園,要想將此道德文明園建成國內外遊客朝聖之旅的聖地,顯然是不可能的。如何把風險投資和公益投資完美結合在一起,共同完成中華道德文明園的建設,是《老子》劇組面臨的一大難題。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兼中國老子文化公益基金管委會副主任蔣曄,在座談中重點介紹了公益基金特有的政策優勢: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等社會力量向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的公益救濟性捐贈稅前扣除問題的通知精神,企業等社會力量通過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對文化事業的捐贈,企業所得稅納稅人捐贈額在年度應納稅所得額12%以內的部分,可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予以扣除;個人所得稅納稅人捐贈額未超過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30%的部分,可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這樣,《老子》電視劇相關項目的建設,可以充分利用中國老子文化發展公益基金的平台,向全國甚至海外募集到資金,這無論是對《老子》電視劇的拍攝,還是對老子相關項目的建設,都將會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時,也減少了風險投資的風投系數。中國老子文化發展公益基金管委會副主任蘇清傑表示,考慮到中華道德文明園、老子文化博物館項目與中國老子文化發展公益基金推岀的包括老子博物館、老子文化長廊在內的老子文化主題公園項目大同小異,老子文化國際研究院和老子文化發展公益基金推岀的老子學院並無質的差別,完全可以把這些相同或相近的項目合在一起,以免重復建設。基於共同的目標,全方位弘揚老子傳統文化,中國老子文化發展公益基金和《老子》電視劇岀品方當即便達成共識:雙方以合同的形式,簽定了長期的全方位合作協議。中國老子文化發展公益基金將按照國務院基金管理條例規定,管好用好各企事業單位和個人為《老子》電視劇及老子相關項目所捐贈的公益基金。劇情簡介春秋時期,周禮盛行,然天下大亂,國國相爭,禮儀實已盡喪。公元前571年,宋楚交戰,宋國司馬李舍帶兵出征,行前立軍令狀攜全家老小一同出征。一次攻城時,不料被楚軍一箭射中胸膛,當場而亡。宋軍敗退,李舍家眷在親兵的保護下擇路而逃,不料路途走錯,來到陳國地界,此時李舍夫人已懷有九個月身孕,突感腹中疼痛,人事不省,一行人就近找了一個村莊,安頓下來。公元前570年陰歷二月十五日子時,李夫人在陳國相邑曲仁里生下一子,嬰兒誕生的鶴發童顏,長耳大目,相貌異常,李舍父親給其取名為李耳,字伯陽。童年李耳,天姿聰慧,靜思好學。李耳8歲拜商容為師,同村的巫師因李家是外鄉而來,又未對他上供,一直耿耿於懷,多次加害李耳。第二年秋天曲仁里發生了水災,村裡死人無數。巫師這回找到了借口,講就是因為去年李耳壞了祭祀的規矩,上天才降罪,於是要用火燒死李耳,全村人才能解救。緊急時刻一個老者將李耳救下。老子拜老者(本元真人)為師,學習三年。學到了在商容老師那裡解答不了的問題。更明白了天地萬物,動植眾生的先天之本,原始之性,人本無善無惡,因被後天慾望所染才使人迷失本性,等等……李耳與本元真人學習三年。。公元前550年,春節將至,李耳的爺爺讓李耳進城采購年貨,辰一也想同去。正是在此次進城購年貨的途中,彼此暗戀已久的李耳與辰一互相道出了愛慕之情,並互相承諾將攜手到老。沒想到過年後,族長到李耳家給李耳提親,是一個富戶人家,李耳的爺爺同意了,李耳堅決不從,李耳的爺爺講:你不聽話,我就撞死。李耳為了爺爺無奈只得答應。辰一聽到這個消息悲痛萬分,辰一的父母心裡也很難受。一年多以後,李耳的兒子誕生了,取名為李宗。公元前547年,24歲的李耳按本元真人的指導,准備去魯國太乙山尋師求學。李耳獨自一人辭別家人,踏上了去魯國求學之路。在去魯國的路上,李耳被吳國土匪抓走,幾經周折險些被吳國土匪所殺,幸有一個叫五顯的人殺死十幾個土匪,所抓的幾十人才獲得逃生的機會。李耳到了太乙山後找到了紫真真人並拜師學習六年。在紫真真人這里李耳得到了更大的收獲,並悟出天地人倫的根本之道。公元前540年李耳拜別紫真真人,在魯國第一次見到了14歲的孔子。回到曲仁里,哪知在李耳走的這幾年裡,家裡發生了重大的變故。爺爺去世了,吳國的斯愚到李耳家將其表叔、嬸殺死,並要霸佔李耳的妻子婷陽,婷陽不從,投井自盡了。公元前535年,此時的李耳已明曉天地之理,人倫之道,在曲仁里開始講道,名氣越來越大。李耳傳道講學之事傳到周天子的耳中,周天子派人到曲仁里召見李耳進朝,周天子想親自聽一聽李耳的高論。李耳見了周天子景王,向周景王講了治國、治軍、治天下之道,老子對周景王說:一個國家的君王若能提倡以和諧社會治國,這才是明君,是老百姓愛戴的君王。景王大喜,封李耳為柱下史,同時封李耳為周守藏史。一日,魯國孔子來訪,聽完李耳的一席話後,孔子決定拜老子為師。孔子回魯國後,弟子問老子其人,孔子說:其為龍耶!公元前520年,周景王駕崩,周王室大亂,姬朝(王子朝)與姬猛,互相殘殺,持續10年之久,最後相敗俱傷,姬猛繼位成為周天子。公元前510年,61歲的李耳看到王室之爭天下大亂,於是辭官,准備繼續傳道。公元前500年71歲的李耳隱居於上陽山中,他要完成一個歷史巨著,將一生所學所悟寫成書傳於後世。老子在上陽山隱居十二年,十二年時間,老子寫了大量的著作,存放在上陽山山洞中。公元前488年秋,83歲的老子突然看到他的住處方向濃煙滾滾,火光沖天,老子趕忙向住處奔去,到了住處看到一幕殘劇,陶芳(老子的學生)倒在血泊中山洞裡的竹簡,老子用十二年寫的巨著已化為灰盡。老子決定入秦講學,83歲的老子身騎青牛,帶著徐甲向西方的秦國走去……函谷關周時軍事要地,守關將領名叫尹喜。尹喜自幼通曉陰陽,觀天達地,近來他靜觀天象,從東方有氤氤紫氣向西方而來,尹喜大喜,紫氣從東而來,必有聖賢之人要過函谷關,於是命手下兵士注意往來行人。公元前486年,徐甲牽著青牛,老子坐在青牛上到達函谷關。收下尹喜為徒。尹喜為老子建了一個說經台,召集函谷關的軍民聽老子傳道、講法。老子辭行,尹喜不舍,讓老子再住幾日。尹喜心生一法,不如讓師父將所講的大道寫出來,留於後世。經尹喜多次誠心邀請,老子同意了。於是老子提筆在竹簡上用了三天的時間完成了一部人類巨著《道德經》共五千字,分上經和下經,上經名為道經,下經名為德經。尹喜拿到老子寫的五千言後如獲至寶。老子告辭西行,尹喜率函谷關軍民跪送老子,看著老子騎著青牛的背影,尹喜大喊:「我代表函谷關的軍民,代表天下的百姓,感謝您了,感謝您留下了一部人類的巨著,這部巨著將是人類的指路明燈……」。

9、有沒有可以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圖片

中國的廟宇和漢族過年的門畫

10、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圖

一、定義

中國傳統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是中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是指居住在中國地域內的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造的、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繼承發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簡單來說,就是通過不同的文化形態來表示的各種民族文明,風俗,精神的總稱。

二、概述

明代提起傳統文化,成長於文化斷層期的現代人多數沒有什麼清晰的概念。有所涉獵的人可能感嘆地說: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兼容並蓄,和而不同。從洪秀全的金田起義、曾李的洋務運動、康梁的維新變法、何子淵的教育革新、再到孫中山的民主革命,從動刀動槍、師夷制夷、公車上書、毀除科舉,再到武裝起義,直至滿清王朝的覆滅,其間既有暴風驟雨式的革命,亦有和風細雨般的變革,但最後都殊途同歸——目的只有一個:維系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並推動我們社會不斷向前發展,這不能不歸功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同時這也是中華五千年文明的魅力所在。

也有人可能會說:在現今時代,傳統文化已經過時。人類歷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國,只有中國文化作為文化主體保留至今。以傳統文化為立國之基的中國在世界上存在了長達五千年,對比在歷史上強盛一千多年的羅馬帝國,早已不復存在。然而,近百年來,中國傳統文化遭到了史無前例的壓制和廢棄。在傳統文化深入人心的時代,人民身心安穩,過著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生活;而當今的人們卻將自己鎖在一道道鐵欄內,社會活動中還會受到頻發惡性事件的威脅。北京大學一位著名教授曾感嘆到,現在人的行為連道德底線都沒有了。

三、文化傳承

與一般的宗教相比較,中國傳統文化的優勢在於它從哲學、科學的角度上揭示宇宙、社會、人生的本質和意義的,既是充分說理的,又可以讓人進行實證,這些內容不是一般宗教能隨便解釋得了的。所以,它與一般的宗教是不同的,它的魅力在於比一般的宗教更具有說服力。一般的宗教都是建立在信仰的基礎上的,只有通過虔誠地相信,才能感到神的存在,不能問、不要問為什麼,是什麼道理。可是在物慾橫流的社會中,在各種色象的誘惑下,很多人是經不起引誘的,他們都會對自己的信仰發生動搖的。特別是一些宗教不能正確科學地解釋自身,而且往往與科學思想是有抵觸的(這不是說科學是正確的,科學也是不能正確的認識自己),而科學的道理又是顯而易見的,因為它認識的是物質,是事物直觀的可見的表象。在科學日益發達的今天,宇宙飛船上天,原子彈爆炸,互聯網技術,生物技術上的成就,科學觀念是很易被人們接受的。由於以上原因,人們對信仰發生動搖也是很正常的,這也正是這種原因,有些基督教的牧師、天主教的神甫都背判了自己的信仰,成為上帝的罪人。更有甚者,有些神甫和牧師還染上了艾滋病,有媒體報道,他們之所以染上艾滋病是由於不正當的性行為造成的,這說明他們已經遠離自己的信仰,淪為上帝的罪人了。但是我們應當承認,天主教、基督教的大部分教徒的人格還是高尚的。

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種理性的文化,越是科學發達,人們的文化水準提高,認識能力增強的情況下,越是有利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在人們沒有文化愚昧的情況下,中國傳統文化是不易推廣與傳播的,因為它不具備傳播這種文化的軟體與硬化。在中國歷史上,無論什麼時候,哪一個封建王朝都沒有真正徹底的貫徹中國傳統文化,所以,中國的傳統文化從來都沒有象《聖經》文化和《古蘭經》文化那樣,左右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的命運。現在最有利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徹底貫徹,而這種貫徹是民主的、自由的,人們自覺自願地接受的,不願接受馬上就可以反對,而不是象歐洲中世紀歷史上的《聖經》文化,和現在《古蘭經》文化,是強迫的。

用現代語言把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表達出來,使人們真正的理解中國傳統文化,這並不是我有什麼能耐,而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本來就包涵的本質。再者,這也是人類歷史發展到今天的必然的產物,因為大家都有文化了,語言也表述能力也加強了;第三、科學已經很發達了,我可以藉助科學上的發現和科學語言,對其理論體系進行系統細致地表述,這樣就更有說服力與感染力。以上各點,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優勢所在。中國傳統文化,還有語言和文字上的優勢。

四、特徵

1 、文化特徵

文化本身是一個動態的概念,是一個歷史的發展過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徵和民族特徵,又具有時代特徵。在歷史性意義上,中國文化既包括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也包括中國文化傳統發生劇烈演變的近代文化與現代文化。

在長達兩千多年的中國封建社會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識形態領域占據著正統地位,對中國文化發生著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可以說,儒學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主流。

1.儒家創始人為孔子,名丘字仲尼,魯國人(今山東曲阜)。孔子思想里,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就是「禮」。所謂的「禮」只是綱常名教化的政治、社會秩序。

2.什麼是道家?所謂道家,最初見於漢代司馬談《論六家要旨》。司馬說:「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瞻足萬物,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知變,因變,應變」可謂道家之特長。

3.佛教於兩漢之際傳入中國,在中國的歷史條件下,開始生根、發展,成為中國封建社會上層建築的一部分。佛教是一種倫理道德色彩相當濃厚的宗教。佛教以人生為苦,因而它就把追求人生的解脫作為自己的最高理想,為了實現理想便提出了一套去惡從善的理論學說和倫理道德准則,形成了有關宗教倫理道德的思想體系。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中國古代社會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比較穩定的文化形態,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的歷史遺產在現實生活中的展現。這個思想體系蘊涵著豐富的文化科學精神,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凝聚之學,中國傳統文化是內部凝聚力的文化,這種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諧,把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群體、人與自然有機地聯系起來,形成一種文化關系;二是兼容之學,中國傳統文化並不是一個封閉的系統,盡管在中國古代對外交往受到限制,還是以開放的姿態實現了對外來佛學的兼容,三是經世致用之學,文化的本質特徵是促進自然、社會的人文之化,中國傳統文化突出儒家經世致用的學風,它以究天人之際為出發點,落腳點是修身、治國、平天下,力求在現實社會中實現其價值,經世致用是文化科學的基本精神。

面對日益動盪不安的社會局勢,有識之士無不在努力尋求救世的良方。英國著名的哲學家湯恩比博士在上個世紀70年代就提出了令舉世深思的論點:「挽救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唯有中國的孔孟學說和大乘佛法。」世界需要中國古老文化理念的推廣和實踐;已被廢黜達近百年之久的中華傳統文化在中國大地上急需拯救。作為中國人,我們不要手捧著金飯碗,在外流浪找飯吃啊。

傳統文化的普及和復興必會帶來人際關系和諧、社會長治久安,可持續地發展也就得以平穩實現。這難道不是我們共同的期盼嗎?

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究竟是什麼?她能有如此強大的生命力和挽救社會的作用?

傳統文化是中國古聖先賢幾千年經驗、智慧的結晶,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在當前文化缺失、物慾橫流的大環境下,有不少人誤認道德是限制人們行為的條條框框。其實,有道德的生活才是真正正常、幸福的生活。

2 、顯著特點

1,世代相傳。中國的傳統文化在某些短暫的歷史時期內有所中斷,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變,但是大體上沒有中斷過,總的來說變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中國特有的,與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歷史悠久。有五千年的歷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廣度---豐富多彩,「精深」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測。

五、歷史沿革

中華民族歷史源遠流長,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國人、海外華人引以榮耀和自豪,它是中華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另一方面,近代落伍了的中國正在現代化,雖然中國人的思想觀念,思維、行為和生活方式都在發生著重大的變化,中國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轉換和發展,但是這種轉換和發展本身就是從傳統開始的。中國傳統文化作為一種文化形態,本身具備文化科學價值。

那麼什麼是文化呢?又如何理解何謂傳統文化呢?

「文化」的定義,往往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據美國文化學家克羅伯和克拉克洪1952年出版的《文化:概念和定義的批評考察》中統計,世界各地學者對文化的定義有160多種。從詞源上說,在西方,「文化」一詞源於拉丁文culture,原意耕作,培養,教育,發展,尊重。1871年英國人類學家愛德華·泰勒在其所著的《原始文化》一書中對文化的表述:「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慣等凡是作為社會的成員而獲得的一切能力、習性的復合整體,總稱為文化。

在中國,「文化」一詞,古已有之。「文」的本義,系指各色交錯的紋理,有文飾、文章之義。《說文解字》稱:「文,錯畫也,象交文。」其引申為包括語言文字在內的各種象徵符號,以及文物典章、禮儀制度等等。「化」本義為變易、生成、造化,所謂「萬物化生」,其引申義則為改造、教化、培育等。」中國古代的這些「文化」概念,基本上屬於精神文明範疇,往往與「武力」、「武功」、「野蠻」相對應,它本身包含著一種正面的理想主義色彩,體現了治國方略中「陰」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內容,又有倫理意義。其次,古代很大程度上是將此詞作為一個動詞在使用,是一種治理社會的方法和主張,它既與武力征服相對立,但又與之相聯系,相輔相成,所謂「先禮後兵」,文治武功。

中國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與鮮明的民族特點。探究傳統文化,首先應該全面考察中國文化生成與演進的環境。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西北深入亞洲內陸,是一個海路兼備的國家。中國傳統觀念上的「天下」是由四海之內的諸夏和「四夷」共同構成。中國古代社會東部為農業區,西北部主要是游牧區,也由此使中國傳統文化中農耕文化與游牧文化並存又相互補充。東部的農耕經濟又占優勢,這是中國傳統文化賴以生存和發展的主要經濟基礎。中國古代傳統農業經濟佔主導地位,在宏觀上主要強調「以農為本」、「重農抑商」,從而也形成了輝煌的農業文明。

六、國際影響

二戰後的日本,在吸收西方先進技術的同時,繼續在家庭、學校、公司、政府部門保持中國的傳統文化,以兼收並蓄的方式得以在短時間內迅速崛起成為世界強國。美國是現代西方文明的代表,近期統計表明,其青少年犯罪率為6.9萬件/天。美國等一些西方國家在為其日益嚴重的社會亂象深感不安,有識之士已明顯地體會到他們崇尚個體,倡導競爭的理念是社會動亂的根源。他們開始在東方文化中尋找救世的良方。許多著名大學紛紛開辦漢學系,美國政府還設立專門的基金,組織學者研究中國傳統文化。「911」事件以後,世界局勢動盪不安,恐怖行動時有所聞,海灣地區戰火未熄,多少人生活在不安和恐怖之中。自由競爭發展的結果不可避免地要升級為斗爭,斗爭再進展就是戰爭。不論冷戰、熱戰,結果都是怨恨越積越深,報復一次比一次慘烈。消除沖突,促進世界和平成為各國人民的共同願望。沖突雙方需要的不是報復,而是寬恕、忍讓和反省。這正是中國傳統文化所倡導的。反之,且看巴以沖突逐步升級的惡果——越來越多的人民在爆炸中無辜喪生、自然環境嚴重破壞、經濟環境遭受重創…再發展下去,後果不堪設想。傳統文化究竟是不是過時?對當代社會還有沒有價值?

七、文化縱覽

1、 簡介

仁、義、禮、智、信、忠、孝、悌、節、恕、勇、讓;琴棋書畫、三教九流、三百六十行、四大發明、民間禁忌、精忠報國、自然養生、竹、民謠、黃土、長江、黃河、紅、月亮。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農家、農民起義、鋤頭;皇宮官府、宮庭文化、帝王學。

2、 諸子百家

1.儒家(孔子、《論語》、孟子、《孟子》、荀子;思想:仁、義、禮、智、信;四書:《中庸》《大學》《孟子》《論語》)

2.道家(老子、莊子、列子;思想:道德,無為、逍遙;《南華經》《道德經》)

3.墨家(墨子、《墨子》、思想:兼愛、非攻、舉賢、節儉)

4.法家(韓非、李斯、《韓非子》思想:君主集權,以法治國)

5.名家(鄧析、惠施、公孫龍、桓團《公孫龍子》)

6.陰陽家(鄒衍、五行、金木水火土)

7.縱橫家(鬼穀子、蘇秦、張儀、《戰國策》)

8.雜家(呂不韋《呂氏春秋》)

9.小說家(虞初《虞初周說》)

10.兵家(孫臏《孫臏兵法》孫武《孫子兵法》、吳起、尉繚、魏無忌、白起思想:【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軍事格言,就出自此書。強調作戰前一定要做好准備)

11.醫家(扁鵲、淳於意、張仲景、華佗、孫思邈、王冰、張從正、朱震亨、李時珍、張景岳)

3、琴棋書畫

明代&amp笛子、二胡、古箏、蕭、鼓、古琴、琵琶。《茉莉花》、十大名曲(《高山流水》、《廣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陽簫鼓》、《胡笳十八拍》、《漢宮秋月》、《陽春白雪》、《漁樵問答》);中國象棋、中國圍棋,對弈、棋子、棋盤;中國書法、篆刻印章、文房四寶(毛筆、墨、硯台、宣紙)、木版水印、甲骨文、鍾鼎文、漢代竹簡、豎排線裝書;國畫、山水畫、寫意畫;敦煌壁畫;八駿圖、太極圖(太極)。

4 、傳統文學

主要是指詩詞曲賦。

《詩經》、《漢樂府》、《孫子兵法》、《三十六計》、《先秦詩歌》、《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小說》、四大名著(《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聊齋志異》等。

5 、傳統節日

中國有各種各樣的傳統節日,很多事情有各種禮儀和習俗。漢民族傳統節日近50個。如下是15個主要節日:春節、上元節(元宵節)、花朝節(花神節)、上巳節(女兒節)、寒食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元節(鬼節)、中秋節、重陽節、冬至節、臘八節、祭灶日(小年)、除夕。每個地方還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

6 、中華詩詞

古詩、律詩、絕句、近體詩、無題詩、自度曲(詞)、傳統詩詞等。(可歸類於傳統文學)

7、 中國戲劇

秦腔、潮劇、崑曲、湘劇、京劇、豫劇、曲劇[1]、二人轉、河北梆子、皮影戲、川劇、黃梅戲、粵劇、花鼓戲、巴陵戲、木偶戲京戲,臉譜。

中國傳統文化之崑曲

8 、中國建築

長城、牌坊、園林、寺院、鍾、塔、廟宇、亭台樓閣、井、石獅、民宅、秦磚漢瓦、兵馬俑、故宮

……

9、漢字漢語

漢字、漢語、對聯、謎語(燈謎)、歇後語、熟語、成語、射覆、酒令等……

10 、傳統中醫

中醫、中葯、《黃帝內經》、《針灸甲乙經》、《脈經》、《本草綱目》、《千金方》《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金匱要略》

11、 宗教哲學

佛、道、儒、陰陽、五行、羅盤、八卦、司南、法寶、禪宗、佛教、觀音,太上老君;燒香、拜佛、蠟燭。

12 、間工藝

潮綉、剪紙、風箏、中國織綉(刺綉等)、中國結、泥人麵塑、龍鳳紋樣(饕餮紋、如意紋、雷紋、回紋、巴紋)、祥雲圖案、鳳眼、千層底、檐、鷲。

13 、中華武術

太極拳、詠春拳、南拳北腿、少林、武當、峨嵋、崆峒、昆侖、點蒼、華山、青城、嵩山。

14 、地域文化

潮汕文化、中土文化、江南文化、江南水鄉、塞北嶺南、大漠風情、蒙古草原、青藏高原、大西北、桂林山水、天涯海角、中原、巴陵文化……

15 、民風民俗

禮節、婚嫁(紅娘、月老)、喪葬(孝服、紙錢)、祭祀(祖);門神、年畫、鞭炮、湯圓、餃子。中國傳統文化

16 、衣冠服飾

始於黃帝,備於堯舜,各朝代形制不同的古裝、到現代的漢服、受其他民族影響的中山裝、唐裝、旗袍,各少數民族服飾、各類傳統及現代的佩飾、鞋、帽等。漢民族服

17 、四大雅戲

花鳥魚蟲、梅蘭竹菊牡丹、梅花、桂花、蓮花、鳥籠、金魚、蛐蛐。

18 、動物植物

龍、鳳、狼、麒麟、虎、豹、鶴、龜、大熊貓...;梅蘭竹菊:梅花,蘭花,竹子,菊花。松、柏。

19 、古玩器物

玉(玉佩、玉雕……)金銀器、瓷器、紅木傢俱、景泰藍、中國漆器、彩陶、紫砂器、蠟染、古代兵器(盔甲、大刀、寶劍等)、青銅器、古玩(銅錢等)、鼎、金元寶、如意、燭台、紅燈籠(宮燈、紗燈)、黃包車、鼻煙壺、鳥籠、長命鎖、糖葫蘆、銅鏡、大花轎、水煙袋、鼻煙壺、芭蕉扇、桃花扇、裹腳布。

20 、飲食廚藝

出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道;酒文化、中國菜、八大菜系(魯、川、粵、閩、蘇、浙、湘、徽)、餃子、湯圓、團圓飯、年夜飯、年糕、中秋月餅、筷子;魚翅、熊掌...

21 、傳說神話

盤古開天闢地、女媧補天、後羿射日、嫦娥奔月、誇父逐日、精衛填海、七仙女與董永、青龍白虎、朱雀玄武···

22 、神妖鬼怪

神仙、妖怪、鬼怪、玉帝、閻羅王、黑白無常、孟婆、奈何橋···

23 、傳統音樂

是指中國人運用本民族固有方法、採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創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態特徵的音樂,不僅包括在歷史上產生、流傳至今的古代作品,還包括當代作品。可見,傳統音樂包括「國樂」但不包括「新音樂」,但它們都是「中國音樂」。

傳統音樂是中國民族音樂中一個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傳統音樂與新音樂的區別並不在於創作時音的先後,而是在於其表現形式及風格特徵。如二胡獨奏曲《二泉映月》、《漁舟唱晚》雖是近代音樂作品,但其表演形式屬中華民族所固有,所以也是傳統音樂。相反,學堂樂歌、鋼琴獨奏曲《牧童短笛》等因其音樂形態特徵借鑒了西方音樂,故不是傳統音樂。

傳統音樂的劃分最早見於中國音樂研究所編寫的《民族音樂概論》,分為五大類:歌曲、歌舞音樂、說唱音樂、戲曲和器樂,但大多院校在教學中把歌舞音樂並入民歌,於是就變成四大類:民歌、民族器樂、曲藝(即「說唱」)音樂、戲曲音樂。

實際上,「民族音樂」、「傳統音樂」和「民間音樂」又是三個不同的概念:「民族音樂」包括傳統音樂和新音樂;而「民間音樂」只是傳統音樂的一個類別。且中國的民族音樂是非常豐富的,除了民間音樂,還包括宮廷音樂、宗教音樂和文人音樂。

杜亞雄先生則將中國傳統音樂分類如下:民間音樂、文人音樂、宗教音樂、宮廷音樂;其中民間音樂包括民間歌曲、民間器樂、民間歌舞、戲曲音樂和說唱音樂;文人音樂包括古琴音樂、詩詞吟誦調、文人自度曲;宗教音樂包括佛教音樂、道教音樂、基督教音樂、伊斯蘭教音樂、薩滿教及其它宗教音樂;宮廷音樂包括祭祀樂、朝會樂、喜迎及巡禮樂、宴樂。

24 、「戲曲」

戲曲「四大聲腔」

四聲腔,展輝煌,對戲曲,有影響;

崑山腔,經改良,藝術上,有開創。

弋陽腔,節奏強,加滾白,調高亢;

梆子腔,聲響亮,花苦音,巧用上。

皮黃腔,二合一,稱二黃,和西皮;

西皮剛,二黃抑,後發展,成京劇。

聲腔中以崑山腔、弋陽腔、梆子腔、皮黃腔為典型。

25 、中國對聯

對聯,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對聯相傳起於五代後蜀主孟昶。它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

對聯起源秦朝,古時稱為桃符。關於中國最早的楹聯,譚蟬雪先生在《文史知識》1991年第四期上撰文指出,中國最早的楹帖出現在唐代。

時間跨度為先秦、兩漢至南北朝。在中國古詩文中,很早就出現了一些比較整齊的對偶句。流傳至今的幾篇上古歌謠已見其濫觴。如「鑿井而飲,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類。至先秦兩漢,對偶句更是屢見不鮮。《易經》卦爻辭中已有一些對偶工整的文句,如:「渺能視,跛能履。」(《履》卦「六三」)、「初登於天,後入於地。」(《明夷》卦「上六」)《易傳》中對偶工整的句子更常見,如:「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系辭下傳》)、「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則各從其類也。」

律偶,格律詩中的對偶句。這種詩體又稱近體詩,正式形成於唐代,但其溯源,則始於魏晉。曹魏時,李登作《聲類》十卷,呂靜作《韻集》五卷,分出清、濁音和宮、商、角、徵、羽諸聲。另外,孫炎作《爾雅音義》,用反切注音,他是反切的創始人。

中華傳統文化應包括:古文、詩、詞、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道教文化、佛教文化、禪宗文化、少林武術、飲食文化、孝賢文化、慈善文化[2]、中醫文化[3]等;傳統節日(均按農歷)有:正月初一春節(農歷新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四月五日清明節、五月五日端午節、七月七七夕節、八月十五中秋節、臘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種民俗等;包括傳統歷法在內的中國古代自然科學以及生活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區、各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

與中華養生文化圖片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