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礎混凝土澆築完後養護多少時間
一、 普通混凝土養護
1.養護方法:保濕養護和自然養護。保濕養護常用灑水、覆蓋、噴塗養護劑等方式;
2.混凝土應在其終凝前進行養護,通常在混凝土澆築完畢後8~12小時內自然養護;
3.硅酸鹽、普通硅酸鹽、礦渣水泥拌制的混凝土養護時間不少於 7天;火山灰、粉煤灰水泥拌制的混凝土養護時間不得少於14天;摻有緩凝型外加劑、抗滲性混凝土,不得少於 14天。
4.非冬季施工時,混凝土養護主要是保濕。
二、 防水混凝土養護
終凝後應立即進行養護,養護時間不得少於 14天。
三、 基礎大體積混凝土養護
1.養護方法:保濕法和保溫法;
2.混凝土澆築後12小時內覆蓋和澆水。採用普通硅酸鹽水泥拌拌制的混凝土養護時間不少14天;採用礦渣水泥、火山灰水泥拌制的混凝土養護時間不少於 21天.
四、後澆帶混凝土養護
至少14天的濕潤掩護。
知識點延伸:
混凝土養護期間應注意採取保溫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溫度受環境因素影響(如曝曬、氣溫驟降等)而發生劇烈變化。養護期間混凝土的芯部與表層、表層與環境之間的溫差不宜超過20℃。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前應制定嚴格的養護方案,控制混凝土內外溫差滿足設計要求。
混凝土在冬季和炎熱季節拆模後,若天氣產生驟然變化時,應採取適當的保溫(寒季)隔熱(夏季)措施,防止混凝土產生過大的溫差應力。
2、我想知道混凝土的最佳養護時間。
砼養護法可分為自然養護和覆蓋養護:現澆砼在正常條件下通常採用自然養護。
1、自然養護基本要求:1.在澆築完成後,12h以內應進行養護;砼強度未達到C12以前,嚴禁任何人在上面行走、安裝模板支架,更不得作沖擊性或上面任何劈打的操作。
2、覆蓋養護是最常用的保溫保濕養護方法。主要措施是:
1.應在初凝以後開始覆蓋養護,在終凝後開始澆水(12小時後)覆蓋物、麥桿、爛草席、竹簾、麻袋片、編制布等片狀物。
澆水工具可以採用水管、水桶等工具保證砼的濕潤度。
3、養護時間,與構件項目、水泥品種和有無摻外加濟有關,常用的五種水泥正溫條件下應不少與7天;摻有外加劑或有抗滲、抗凍要求的項目,應不少與14天
3、一般混凝土澆築完後需要養護幾天?一天需要養護幾次?
(1)對已澆築的混凝土,應在混凝土終凝前(通常為混凝土澆築完畢後的8~12h內)開始自然養護。
(2)混凝土試件標准養護齡期為28d,檢測其抗壓強度。
(3)混凝土澆築完畢:1)12h內加以覆蓋並保濕養護。2)澆水養護的時間,對採用硅酸鹽水泥、普硅水泥、礦渣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於7d,對摻用緩凝型外加劑或有抗滲要求的,不得少於14d。
(4)整體面層施工後,養護時間不應少於7d,抗壓強度達到5MPa後方准上人行走。
(3)混凝土養生時間表擴展資料
混凝土養護期間應注意採取保溫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溫度受環境因素影響(如曝曬、氣溫驟降等)而發生劇烈變化。養護期間混凝土的芯部與表層、表層與環境之間的溫差不宜超過20℃。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前應制定嚴格的養護方案,控制混凝土內外溫差滿足設計要求。
混凝土在冬季和炎熱季節拆模後,若天氣產生驟然變化時,應採取適當的保溫(寒季)隔熱(夏季)措施,防止混凝土產生過大的溫差應力。
4、混凝土的養護時間
混凝土的養護時間一般與水泥強度實驗的養護時間相同,是28天。混凝土預製件的蒸汽養護時間6〜8小時可達設計強度的70%,蒸汽養護時間12小時可達設計強度的100%。
混凝土所以能逐漸硬化和增長強度,是水泥水化作用的結果,而水泥的水化需要一定的溫度和濕度條件。如周圍環境不存在該條件時,則需人工對混凝土進行養護。混凝土養護方法有:
一、自然養護:分灑水養護與噴灑塑料薄膜養護。前者用草簾等將混凝土覆蓋,經常灑水保持濕潤。養護時間取決於水泥品種,如普通硅酸鹽水泥混凝土不少於7晝夜。
後者適用於不易灑水養護的高聳構築物和大面積混凝土結構等,是將過氯乙烯樹脂塑料溶液用噴槍噴灑在混凝土表面,溶液揮發後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層薄膜,將混凝土與空氣隔絕,阻止混凝土內水份蒸發保證水泥水化作用正常進行,養護完成後薄膜能自行老化脫落。
二、蒸汽養護:將混凝土構件放在充滿飽和蒸汽或蒸汽與空氣混合物的養護室內,在較高溫度與濕度環境中加速混凝土硬化。養護效果與蒸汽養護制度有關,它包括: 蒸汽養護前靜置時間、升溫和降溫速度、養護溫度、恆溫養護時間、相對濕度等。蒸汽養護室有坑式、立窯式和隧道窯式。
(4)混凝土養生時間表擴展資料:
混凝土養護期間,應重點加強混凝土的濕度和溫度控制,盡量減少表面混凝土的暴露時間,及時對混凝土暴露面進行緊密覆蓋(可採用蓬布、塑料布等進行覆蓋),防止表面水分蒸發。
暴露面保護層混凝土初凝前,應捲起覆蓋物,用抹子搓壓表面至少二遍,使之平整後再次覆蓋,此時應注意覆蓋物不要直接接觸混凝土表面,直至混凝土終凝為止。
養護要求:
1、混凝土拆模後可能與流動水接觸時,應在混凝土與流動的地表水或地下水接觸前採取有效保溫保濕措施養護,養護時間應比上表規定的時間有所延長(至少14d),且混凝土的強度應達到75%以上的設計強度。養護結束後應及時回填。
2、直接與海水或鹽漬土接觸的混凝土,應保證混凝土在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等級以前不受侵蝕。並盡可能推遲新澆混凝土與海水或鹽漬土直接接觸的齡期,一般不宜小於6周。
3、當晝夜平均氣溫低於5℃或最低氣溫低於-3℃時,應按冬季施工處理。當環境溫度低於5℃時,禁止對混凝土表面進行灑水養護。此時,可在混凝土表面噴塗養護液,並採取適當保溫措施。
4、對於嚴重腐蝕環境下採用大摻量粉煤灰的混凝土結構或構件,在完成規定的養護期限後,如條件許可,在上述養護措施基礎上應進一步適當延長潮濕養護時間。
5、混凝土養護時間
混凝土終凝後的持續保濕養護時間可參照下表的規定執行。
在任意養護時間,若淋注於混凝土表面的養護水溫度低於混凝土表面溫度時,二者間溫差不得大於15℃。
混凝土養護溫控要求
混凝土養護期間應注意採取保溫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溫度受環境因素影響(如曝曬、氣溫驟降等)而發生劇烈變化。養護期間混凝土的芯部與表層、表層與環境之間的溫差不宜超過20℃。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前應制定嚴格的養護方案,控制混凝土內外溫差滿足設計要求。
混凝土在冬季和炎熱季節拆模後,若天氣產生驟然變化時,應採取適當的保溫(寒季)隔熱(夏季)措施,防止混凝土產生過大的溫差應力。
不同混凝土潮濕養護的最低期限
混凝土澆搗後,之所以能逐漸凝結硬化,主要是因為水泥水化作用的結果,而水化作用則需要適當的溫度和濕度條件,因此為了保證混凝土有適宜的硬化條件,使其強度不斷增長,必須對混凝土進行養護。
混凝土養護期間,應重點加強混凝土的濕度和溫度控制,盡量減少表面混凝土的暴露時間,及時對混凝土暴露面進行緊密覆蓋(可採用蓬布、塑料布等進行覆蓋),防止表面水分蒸發。
暴露面保護層混凝土初凝前,應捲起覆蓋物,用抹子搓壓表面至少二遍,使之平整後再次覆蓋,此時應注意覆蓋物不要直接接觸混凝土表面,直至混凝土終凝為止。
6、一般混凝土工程的養護時間為幾天
普通硅酸鹽水泥混凝土不少於7晝夜。
根據GB50204-2002規范《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要求:
應在澆築完畢後的 12h 以內對混凝土加以覆蓋並保濕養護
混凝土澆水養護的時間:
1、對採用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礦渣硅酸鹽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於 7天對摻用緩凝型外加劑或有抗滲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於 14天
2、澆水次數應能保持混凝土處於濕潤狀態 混凝土養護用水應與拌制用水相同
3、採用塑料布覆蓋養護的混凝土 其敞露的全部表面應覆蓋嚴密 並應保持塑料布內有凝結水
4、混凝土強度達到 1.2N/mm2 前 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裝模板及支架
注: 當日平均氣溫低於5 時不得澆水
(6)混凝土養生時間表擴展資料
養護
1、養護的目的在於創造適當的溫濕度條件,保證或加速混凝土的正常硬化。不同的養護方法對混凝土性能有不同影響。常用的養護方法有自然養護、蒸汽養護、干濕熱養護、蒸壓養護、電熱養護、紅外線養護和太陽能養護等。養護經歷的時間稱養護周期。
2、為了便於比較,規定測定混凝土性能的試件必須在標准條件下進行養護。中國採用的標准養護條件是:Ⅰ級水平控制溫度為20±2°C,Ⅱ級水平控制溫度為20±5°C,標准養護時間為28天;濕度不低於95%。
3、混凝土養護期間,應重點加強混凝土的濕度和溫度控制,盡量減少表面混凝土的暴露時間,及時對混凝土暴露面進行緊密覆蓋(可採用蓬布、塑料布等進行覆蓋),防止表面水分蒸發。
4、暴露面保護層混凝土初凝前,應捲起覆蓋物,用抹子搓壓表面至少二遍,使之平整後再次覆蓋,此時應注意覆蓋物不要直接接觸混凝土表面,直至混凝土終凝為止。
混凝土的蒸汽養護可分靜停、升溫、恆溫、降溫四個階段,混凝土的蒸汽養護應分別符合下列規定:
1、靜停期間應保持環境溫度不低於5℃,灌築結束4~6h且混凝土終凝後方可升溫。
2、升溫速度不宜大於10℃/h。
3、恆溫期間混凝土內部溫度不宜超過60℃,最大不得超過65℃,恆溫養護時間應根據構件脫模強度要求、混凝土配合比情況以及環境條件等通過試驗確定。
4、降溫速度不宜大於10℃/h。
7、混凝土澆水養護多少天
通過保養使混凝土構件達到最佳的工作性能,簡單來說,混凝土澆築完畢後總得等到它凝固硬化之後才能使用;通常保養28天,但通過使用外加劑可以縮短保養時間以加快進度;保養的方法因構件的種類,材料組成而異,一般混凝土構件通常為濕熱保養。
8、新澆的混凝土保養從什麼時間開始。
養護時間
混凝土終凝後的持續保濕養護時間可參照下表的規定執行。
在任意養護時間,若淋注於混凝土表面的養護水溫度低於混凝土表面溫度時,二者間溫差不得大於15℃。
混凝土養護溫控要求
混凝土養護期間應注意採取保溫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溫度受環境因素影響(如曝曬、氣溫驟降等)而發生劇烈變化。養護期間混凝土的芯部與表層、表層與環境之間的溫差不宜超過20℃。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前應制定嚴格的養護方案,控制混凝土內外溫差滿足設計要求。
混凝土在冬季和炎熱季節拆模後,若天氣產生驟然變化時,應採取適當的保溫(寒季)隔熱(夏季)措施,防止混凝土產生過大的溫差應力。
不同混凝土潮濕養護的最低期限
混凝土類型
水膠比
大氣潮濕(50%<RH<75%),無風,無陽光直射
大氣乾燥(RH<50%),有風,或陽光直射
日平均氣溫T(℃)
潮濕養護期限(d)
日平均氣溫
潮濕養護期限
T(℃)
(d)
T(℃)
(d)
膠凝材料中摻有礦物摻合料
≥0.45
5≤T<10
21
5≤T<10
28
10≤T<20
14
10≤T<20
21
20≥T
10
20≥T
14
<0.45
5≤T<10
14
5≤T<10
21
10≤T<20
10
10≤T<20
14
20≥T
7
20≥T
10
膠凝材料中未摻礦物摻合料
≥0.45
5≤T<10
14
5≤T<10
21
10≤T<20
10
9、混凝土的保養天數是多少
一般建築工程混凝土養護時間為7天,摻加緩凝劑、抗滲劑的混凝土需要14天。水工建築相關規范執行(如粉煤灰混凝土技術規程等)。
為什麼要保養
通過保養使混凝土構件達到最佳的工作性能,簡單來說,混凝土澆築完畢後總得等到它凝固硬化之後才能使用;通常保養28天,但通過使用外加劑可以縮短保養時間以加快進度;保養的方法因構件的種類,材料組成而異,一般混凝土構件通常為濕熱保養。
混凝土的施工,尤其是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需要保養。混凝土在保養期間強度加強,一直達到可以進行下一道工序為止,加氣混凝土工藝流程。一般是1.2兆帕。保養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工程質量!因為混凝土在初凝的到終凝會發出大量的熱量,又由於內部熱量散發的慢會形成冷熱不均!所以混凝土的保養時分地區分季節的!一般北方的冬季會教冷所以為了防止冷熱不均引起的混凝土開裂,需要在混凝土外表皮覆蓋茅草等類似方法使內外溫差減小,也可以採用外加劑法,例如速凝劑。使混凝土提前達到強度足以抵抗開裂的強度。夏季施工時可以在外表面灑水,也可以通過在混凝土裡預埋小管,往裡灌冷水,然後帶著溫度的水流出,來達到降低內部溫度的辦法!當氣溫連續5天低於5攝氏度時即為冬季施工;而混凝土的養護期對採用硅酸鹽水泥 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礦渣硅酸鹽水 泥拌制的混凝土 不得少於 7d 對摻用緩凝型外加劑或有抗滲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於 14d,但也是根據施工方法和施工季節與地方而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