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家流傳下來的房中術真的可以養生嗎?
房中術,即性的技術,其實質為兩性性生活的修為,它是中國古代一門口口相傳的奇特秘術,具有某種神秘色彩,更由於世俗倫理道德及出家人的清規戒律的束縛,使「房中」這個在古代本來十分常用的字眼,或被宗教套上一層神秘的外衣,或被正人君子之流誤解抨擊,無論做學問還是搞養生的人,都諱言「房中」二字,似乎「房中」就是荒淫。這種諱莫如深、避之如蠍的做法,使有關房中術的資料長期埋沒在古代典籍或國人的口頭流傳之中,令人難取真經,甚至產生出種種誤解,致使這一領域至今還極為封閉,一般人難以了解房中術的真面目,更遠遠說不上被現代人正確認識和利用。
其實,只要我們排除房中術中某些巫術因素,房中術便沒有什麼神秘可言。我國當代權威性最高的新版《辭海》是這樣寫道:房中術,古代方士所說房中節欲、養生保氣之術。」一語道破了房中術的本質,說明它是以研究男女性生活為課題的。人類不可能根本斷絕性行為,大抵有男女即有房中之事,專於其術者,即以家言;就其技藝而言,即以術名。人類兩性的修為本不可忽視,更不應該受到輕蔑。懂不懂房中的修為與保養,不僅關繫到性生活是否和諧美滿,而且還關繫到人類天賦的壽命。而房中術的中心之點正是探討人應該如何在性生活中養生保氣,用今天的概念來說,它幾乎和我們現代人使用的性科學(Sexology)差不多,或至少可以說它是「准性科學」與「前性科學」。從現有文獻上看來西方性科學(Sexology )的建立,自德國科學家克拉夫特·埃賓在1886年發表《性心理病》算起,至今還不到兩個世紀;而在我國,最早研究男女閨房性生活的時間,可以上溯到三干多年前的殷周之際。因此,可以說,我國古代房中術實際上是全世界各民族中,研究得最早、最深的性科學,是我們的祖先在人類性醫學史上的一大探索奇跡。
在中國,對房中術研究最多的首數道家。道教從一開始就與房中術結下了不解之緣,如前所述,道教的創始人張陵早期受方士影響,「採取玄、素」之道為人治病,玄女、素女都是傳說中的房中家,「玄、素之道」即為房中術的代稱。據資料記載,道家修行的歷史由來已久,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即已開始流傳,秦漢時期已成為四門方技之一,《漢書·藝文志,方技略》「序方技四種,一曰醫院、二曰經方、三曰房中、四曰神仙。」實際上,房中術最初 乃神仙家創造的一種方術,它以講求房中節欲,還精補腦及男女衛生指要等為主旨,本是戰國神仙術三流派之一,張陵創立的五斗米教承襲了此術,後東晉的葛洪也以此為道教最重要的三方術之一,予以重視。據葛洪說,修煉房中之法的共有「十餘家」,術雖各有所法,但均以「還精補腦」為其要務。飲食男女乃為人之大欲,道家修煉如果不注重這兩個方面。無異於『釜底抽薪」,是斷難成功的,至於房中秘術,「此法乃真人口口相傳,本不書也」,所以,葛洪這樣說: 夫天生萬物,惟人最貴。人之所上,莫過房欲,法天象地,規陰矩陽,悟其理者,則養性延齡,慢其真者,則傷神天壽。至於玄女之法,傳之萬古,都具其梗概,仍未盡其機微。余每覽其條,思補其闕,綜習舊儀,纂此新經,雖不窮其純粹,抑得其糟粕。其坐卧舒捲之形,偃伏開張之勢,側背前卻之法,出入深淺之規,並會二儀之理,俱合五行之數,其導者,則得保壽命,其危者,則陷於危亡,既有利於凡人,豈無傳於萬葉。
如此,葛洪更進一步闡明了他研究房中術的目的,是在於思補古代房中家之缺遺,使人人的壽命得以長保。不過,對於房中術的作用,在歷代道家口中都被吹噓得神乎其神,這也引起葛洪的反感。他說:
或曰:「聞房中之事,能盡其道者,可單行致神仙,並可以移災解罪,轉禍為福,居室高遷,商賈倍利,信乎?」抱朴子曰:「此皆巫書妖妄過差之言,由於好事者增加潤色,至今失實。或亦奸偽造作,虛妄以欺誑世人,隱藏端緒,以求奉事,招集弟子,以規世利耳。夫陰陽之術,高可以治小疾,次可以免虛耗而已,其理自有極,安能致神汕而卻禍致福乎?」
葛洪用辯證的眼光看待房中術的作用。認為房中之術「高可以治小疾,次可以免虛耗而已。」恥笑了那些把房中術看成無所不能的巫術,企望以房中術「單行致神仙」、「消災解罪,轉禍為福,居室高遷,商賈倍利」的種種妄想,並一針見血地揭露了社會上那些「欺誑世人」,靠房中術謀私利的江湖騙子。葛洪的話,辯證地指出了房中術的作用與限度,說明他的確是深得房中之道的。
房中術,作為道家養生術之一,成為道家功理功法類養生修為的專有名詞,又被稱為「男女合氣之術」或「黃赤之道」。在長期流行過程中,房中術有其不斷發展壯大的高峰時期,產生過許多房中家和房中醫學專著,並形成一套極為隱秘、系統、完善的男女雙修術。它不僅能滿足性的需要,還能延年益壽,驅病強身。英國著名漢學家李約瑟認為,道教房中術承認男女地位平等,承認婦女在事物上的重要性;認為健康長壽需要兩性合作,不受禁慾主義和階級偏見的約束。這些都顯示了道教與儒家、佛教的特異之處,因此,道家的生理學縱然很原始和幻想,但在對待男女、宇宙的態變方面,比家長統治嚴厲的儒家(典型的封建所有制之下的心理狀態)或冷淡出世的佛教(對它來說性不是自然或美的事情,而是真的誘惑)都要恰當得多。
單就房中修為的形式和內容而言,其要點無外乎順天地陰陽之和,全人身性命之真,或戒淫不漏以固精,或借術還精以補腦,或避忌衛生以益壽,用葛洪的話說:「房中之法十餘家,或以補救傷損,或以攻治眾病,或以采陰益陽,或以增年延壽,其大要在於還精補腦之一事耳。」(《抱朴子·釋滯》)考察歷來房中所傳之秘法,有關房中術的修為內容,大致歸納為以下八個方面:
①采抽鉛精:即女子順采「白鉛」,男子逆采「紅鉛」之法.此法歷來視為非道,視為下乘,因為後天采練於氣功修為是無益的。
②乘交元真:此法為房中術的先天修為,為上乘上雙修功法,「元真」是指陰陽交感後所產生的形神真一之氣。此氣為二五之妙合,至靈至微,一方採得,雙方羅通。故謂之「雙修」,又謂之「真采」。
③樂氣通脈:此為房中術的基礎修為。屬雙修中的單修術,即男女各自采交感時的樂感之氣以自通脈絡。一般先通中脈,次通任督,即道教秘傳「乾坤固天法」。
④樂氣開竅:此即采感之氣以自開關竅,關竅有一門、三關、九竅、十八戶等等。
⑤采陰補陽:道家以男子屬陰身,內含真陽;女子為陽體,內含真陰。交感之時,樂感沖開女子樂脈,地脈開張。男子天脈開張,陰陽樂氣相交,男得之謂之采陰補陽,女得之謂之采陽補陰。
⑥還精補腦:交感時,男女各引樂感循沖脈歸元,交感之精逆行歸腦,即謂之還精補腦。
⑦樂氣治病:引交感時之樂氣,培補真元,延年益壽,通和痛病,疏通痹阻。
⑧入大樂定:藉交感之樂入於定境之中,形同撣樂,但此境非先閉絕精路及入於禪樂之境者,殊不易得。
以上這些奇特的道家房中修為,令人讀來一定似懂非懂,難以知其「真訣」,仗此一錄,姑作參考。更進一步對房中術修為功法的研究,還有待於醫學家們的努力,今人萬不可冒然仿效,以免反而誤傷了身體
2、道家用什麼方法禁慾
打通任督二脈就不需要男女之間的事情了,再往上修就是:三花聚頂,五氣朝元 了。
精為玉花,氣為金花,神為九花。道家重修煉,以為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最後聚之於頂,可以萬劫不侵。 明 張鼎思 《琅邪代醉編》卷三十:「三花聚頂,五氣朝元,道家修養之法也。三花落則死矣。三花未落,乘興來過,言有生之年,未死之日,猶有再會之期也。」《西遊記》第十九回:「三花聚頂得歸根,五氣朝元通透徹。」
「三花聚頂」的景象
靜坐到達精化為氣的階段。奇經八脈的通暢情況,猶如以往所說,已一步步獲得了實證。從此漸漸到達忘去身體的感覺,周身如嬰兒似的柔和輕軟,非常安適妥貼,若存若亡。此時,唯一還有感覺的便是頭腦的反應。再漸漸的靜定下去,眼前的目光便有返照的現象。這時靈魂到達一個新的冷靜地程度,所以有清涼的感覺。道家丹經所謂的「醍醐灌頂」,便是形容這種境界。不過,到此程度,最怕的是學理不明,觀念不清,內心如果存有絲毫的幻想,或潛意識中存有強烈的宗教意識,可能便會心神出竅;如果再配合其他的幻覺;便有許多類似神秘性的景象出現了。對此種種境象,必須要一一掃除,不落筌蹄才為究竟。
人花 —— 煉精化氣,人本由精化而生,故精為輪回種子,修道者心必空於下焦,戒去淫慾,精不妄瀉,則精滿不思淫,鉛花生矣;
地花 —— 煉氣化神,人之生存賴以氣,心必空於下焦,無驚無恐,無忿無怨,則氣平順,道暢通,中氣足而不思食,銀花生矣;
天花 ——煉神還虛,精氣雖足,無神者,則其體無光,其人無命,故神為主宰,今心空其上焦,不執不著,神滿不思眠,常清常醒,則脫殼還虛,歸入虛空境界,則金花生矣。
3、道家養生,男女交合
此是針尖上的功夫,不是成功,就是慘敗。利女不利男,女功易成,男功難辦。不出汗是關鍵,不能累是要點。
4、哲龍的性理養生術真的能達到射精自控的水平嗎?
有的,我十六歲的時候練過些氣功,當時可以達到在夢里遺精的時候馬上用意念把精收回去,也就是所謂的洩慾不泄精,現在跟你說最簡單的練法,專就是提肛,收會陰穴,直到會陰穴猛跳,只要屬你每天練有半個鍾,很快就可以在夢中收精!其他打坐那種你應該會啦!
5、道家是怎樣禁慾
全真禁慾而武當、正一天師派不禁慾。
禁慾方法:現在社會上有很多的書籍如<悟真篇>,<參同契>,<大成捷要>都談到了怎樣修煉丹道周天述說,由於文字深奧,隱晦深藏.次序顛倒,在用易經卦象作解釋,使讀者易感深奧.我認為這些書的修煉是為內功造詣較深的人講述的.修道典籍所描繪的環境和境界不適合我們現代人.我們不可能去深山老林去煉,不可能隱居在青山綠水翠竹之中,終日與潺潺流水為伍的地步.但是,我們是完全可以融入我們的生活之中.道家發展到今天分支出很多流 派,無法述清.但有一支流派是明代嘉靖年間<公元1522一1565年>,出現了一支重要流派一一伍柳派,是以伍沖虛,柳華陽兩位開宗大師的姓氏命名的.傳說伍沖虛從學道教龍門派曹還陽諸師,自稱是全真派邱處機真人<葬於北京白雲觀,80年代本人去北京謨拜過>門下第八代.後遇柳華陽撰寫了自身修煉實踐相互印證的書籍<慧命經>,<金仙證論>著作.這兩本書值得修道的去看看.今天我用白話形式淺談一下道家修煉的方法, <一>築基,就是為身體打氣加油奠定基礎.也是入門修習的基礎.我們人到了四十多歲好比一個有針孔漏氣的氣球和燃燒消耗的臘竹 ,每天在消耗漏掉,如果不補漏加氣和添油撥芯,隨時都有漏完燃盡熄滅的時候.到時生命也就結束。
主要也就戒性慾,其他沒什麼。正一教還可以娶妻生子。
6、儒家和道家對古代婚姻的看法和記載
儒家是這樣的啊:
夫妻關系和諧是婚姻和諧的首要因素,自古以來,人們就對夫妻和睦相處,構建和諧家庭提出了許多有益的思想。儒家把夫妻關系列為三綱之一,對夫妻道德予以高度重視,並提出「夫義婦順」的行為模式。班昭作《女誡》,對儒家的夫妻道德做了總體說明:「夫婦之道,參配陰陽,通達神明,信(誠)天地之弘義,人倫之大節也。是以《禮》貴男女之際,《詩》著『關雎』之義。由斯言之,不可不重也。夫不賢則無以御婦,婦不賢則無以事夫。」夫妻關系本系於天地之德,它直接影響家庭德的、社會的安定和風教的純朴。
在儒家的論述中,由許多經典言論論述了夫妻關系的和諧之道,這里摘錄一些,並作些註解,以供現代家庭參考。
身(1)不行(2)道,不行(3)於妻子;使(4)人不以道,不能行(5)於妻子。——《孟子•盡心下》
注釋:(1)身:自身。(2)行:遵循。(3)不行:指道不實行。(4)使:支使。(5)不能行:命令不能被服從。
註解:古雲:「正人先正己」,作為丈夫,如果自己不遵循道行,那麼妻子也會逆道而行;不合道義的隨意驅使妻子,妻子是不服從的,即使是迫不得已,那也是心不甘、情不願的,此即「身不正言不行」也。現代社會,有些夫妻,丈夫的行為不檢點,對妻子也是恣意所為,這勢必破壞夫妻的感情,影響家庭的和諧。
夫和妻柔。——賈誼:《新書•禮》
註解:夫妻之間,講究的是丈夫和順、妻子溫柔,這是營造夫妻恩愛感情的基礎。如果夫妻脾氣暴躁,那麼是無益於和諧的。
夫為夫婦者,義以和親,恩以好合,……恩義具廢,夫婦離矣。——《後漢書•女誡》
註解:夫妻之間,遵循道義才能和睦相親,夫妻恩愛才能百年好合,否則夫婦之名不再,離婚也就不遠了
夫不義則婦不順。——顏之推:《顏氏家訓•治家》
註解:丈夫無義,妻子也就無情,無情也就不順從。夫妻之間應該有情有義,婚姻才能長久。
修己以潔,奉長以敬,事夫以柔(10,撫下以寬(2),毋使君子見其輕易,此之為禮法,自然重於夫。——《遼史•列女列傳》
注釋:(1)柔:柔順。(2)撫下以寬:以寬惠撫育後代。
註解:做妻子的如何才能受到丈夫的敬重呢?潔身自愛、孝敬長輩、溫柔待夫、寬撫後代,這是禮義之法。否則,就是輕浮,是為君子所不齒的。
君臣夫妻,俱以義合,……夫禮有以情作者(1),父子夫婦之類是也。……情者,人之深心,愚智之所共(2)也。孰有愚者而忘其妻子乎。——《全唐文》卷一三一王績:《重答杜使君書》
注釋:(1)作:興起,製作。(2)所共:所共有。
註解:夫妻是因有情有義,才結合在一起的,情發自人的內心,為所有人所共有的,有了情義,即使是愚者,也不會忘了自己的妻子的。
夫婦之際,恩情猶甚,……平日有如賓之敬,齊眉之(1)誠。——李贄:《焚書》卷二《書答•與庄純夫》
注釋:(1)齊眉:比喻夫妻相敬相愛。
註解:舉案齊眉、相敬如賓,這是夫妻恩愛的表現。
婦之於夫,終身攸托(1),甘苦同之,安危與共。——張履祥:《楊園先生集》卷四八《訊子語下》
注釋:終身攸托:一生所託。
註解:妻子是丈夫一生的寄託,因此丈夫應該與妻子同甘共苦,共渡安危。否則,只能「大難臨頭各自飛」了。
不恕於妻而能恕人,吾不信也。——唐甄:《潛書•夫婦》
註解:丈夫應有寬恕之心,不能寬恕自己的妻子,而能夠寬恕別人,這是為他人所不信的。
夫妻反目(1),不能正室也。——《周易•小畜》
注釋:(1)反目:不和。
註解:夫妻反目為仇,整日爭吵不休,哪有和諧?
夫婦和而後家道成。——程允升:《幼學瓊林•夫婦》
註解:夫婦和睦,家道才能成就和諧,古雲「家和萬事興」,家和首先是夫妻和。
夫妻之道,以和不以私(1)。和則順於父母,私則妨於兄弟(2);和則不失其情,私則不保其終。好內(3)者,君子之大戒;戒私也,非戒和也。——唐甄:《潛書•居室》
注釋:(1)私:偏愛。(2)妨於兄弟:傷害兄弟親情。(3)好內:偏好妻子。內:指妻子。
註解:夫妻組成的是一個小家庭,小家總是生活在大家庭之中的。因此,家庭和睦之道,是以和為基準的,和而沒有偏愛。和才能孝順於父母,才不會失去親情;有所偏愛則會傷害兄弟的親情,弄不好還會影響夫妻的關系,使夫妻關系不能長久。所以,做丈夫的不能一味地偏愛妻子,戒除偏愛目的是為了和諧相處。
夫婦正,然後萬事無不出於正。——李贄:《焚書》卷三《雜述•夫婦論》
註解:夫婦關系端正無礙,萬事也就自然正而不邪。此所謂「正行先正身」之說也。
現代社會,夫妻之間矛盾重重、感情破裂,導致離婚率居高不下。原因雖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原因的還是現代夫妻缺少一種家庭責任感,沒有了責任感的婚姻,其最終結果只能是走向離異。儒家關於婚姻倫理道德的論言,雖不是金科玉言,但它對於現代夫妻構建和諧婚姻還是有所補益的。
道家對婚姻倫理沒有多少論述,把婚姻主要解剖為性:
道教方術有一個內容龐雜的神秘主義體系,它包括養生術、外丹、內丹、齋醮及雜術等。養生術又有煉氣、日曝、辟穀、服食、導引、行氣、房中術、飲食調養等等。
煉氣之法是一種與瑜伽術相關的神秘的修煉方法。
日曝之法並非今日所稱日光療法,它也有一些玄妙的機理和神秘的程序,男子手執一日字,將身體暴露在日光之中為"吸日芒之法"。而女子則手執黃紙之上黑色的"月"字,將身曝於月光之下。男女有別,遵循了男陽女陰的陰陽五行學說。
辟穀即不食煙火穀米。《山海經》說:"列姑射山在海河洲中,山上有神人焉,吸風飲露,不食五穀,心如淵泉,形如處女。"這里講的是一個神仙的事。
東晉道士葛洪的《抱朴子·對俗篇》中有兩則辟穀的故事。其中一則引陳仲弓的《異聞記》稱某郡人張廣定避亂時將四歲女藏在有豎洞的古冢中,只給了數月的干糧和水,三年後回來,本欲收女兒屍骨,哪知她還活著,原來是斷糧之後學著墓中一動物,以吸氣為生。張廣定找到那個吸氣的動物,原來是只大龜,道教宣揚的辟穀故事均是無法查實的神仙故事,十分怪異。道士也有辟穀的,不過並非什麼也不吃,而是食些松籽之類不尋常之物,而那些什麼也不食的"辟穀"者多半是沽名釣譽,明裡吸氣為生,暗裡偷食五穀者。1989年前後,鄭州無線電廠退休工人谷報國自稱"山泉公"教人"辟食功",在北京廣播器材廠等處作報告,"帶功講課",致使"辟食"者餓死無數。(塗建華:《走出騙局》,中國華僑出版社,1999年版第317頁)
氣功師嚴新也宣傳辟穀之功,並認為辟穀而不餓,反而精神充沛是因為"打開了自身的'營養庫存'--貯藏有人體的蛋白質、脂肪、微量元素、維生素等生命材料。"(郭慶華:《中國超人術》時代文藝出版社,1994年版 第97頁)現代氣功中的辟穀功法,繼承了道教"辟穀"養生之術,並且將"辟穀術"進一步誇張和神秘化。
導引即身體的伸縮活動,是一種比較溫和的體操,可能是由巫師祈雨時的舞蹈演變而來。導引後來又稱為功夫、內功。李約瑟認為,導引的思想基礎可能是上古中醫的觀念,即認為身體毛孔容易阻塞,毛孔阻塞則引起血液壅滯和疾病。導引之外,又有按摩之術。今天的太極拳、鶴翔樁是典型的導引體操。
房中術被作為教理討論並操作,在儒教和佛教都是不可想像的,但道教做到了。對於人類最為敏感的隱秘的性技巧的研究,在生理學上頗有意義。馮友蘭先生說:"道教是世界上唯一不太反對科學的神秘主義體系",即與此有關。當然,道教的煉丹術對近代化學、醫葯學的貢獻也是不容忽視的。
房中術之所以能被道教研究,與"陰陽說"的盛行不無關系,陰陽二氣說以二氣解釋世界,而男女即典型的陰陽二性實例。因此道家認為性不但不是成仙的障礙,反而是重要的幫助。男女私下練習性行為的工夫,叫"陰陽養生之道"。其目的是借還精以保全精與神。同時兩性要彼此采補滋養,如《玄女經》所說的"一陰一陽相須"。
明代已有房中術方面的書籍,也許還早些。1903年葉德輝收集《素女經》、《玄女經》、《玉房秘典》、《洞玄子》和《天地陰陽大樂賦》而編成《雙梅景暗叢書》。唐代詩人白居易有個弟弟叫白行簡,據說《天地陰陽大樂賦》即白行簡撰。日本的《醫心方》成書於公元982年,但直到近千年後的1854年才出版,它和《玉房指要》都收存了許多古代房中術的片斷資料。
房中術中大多並不離譜,但離譜的則離得很遠,比如"采陰補陽""還精補腦"等。陳忠實《白鹿原》中有個郭舉人,娶下了叫小娥的二房,"不為睡覺要娃,專意兒是給他泡棗的。每天晚上給女人的那個地方塞進去三個干棗兒,浸泡一夜,第二天早上掏出來洗干凈,送給郭舉人空腹吃下。" (陳忠實:《白鹿原》,人民文學出版社,1993年版第128頁)道家的"采陰補陽"本義是男性"交而不泄","數易女而莫數瀉精"。由於"女性性交的高潮快可以加強男性的生命力,因此男性的性行為要盡量延長,以達到采陰補陽的目的。" (李約瑟:《中國古代科學思想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69頁)這些方法到了小說里,已變成了泡棗的方法,而且這種說法在民間還有很多大同小異的版本,絕不是小說家空穴來風。但是,這種方法能達到"補陽"的效果嗎?《白鹿原》中說"郭舉人自打吃起她的泡棗兒,這二年返老還童了"。
"還精補腦"之術在《後漢書》中有記載,書中說冷壽光行容成之術以致長生。所謂還精,即在射精之時壓迫陰囊與肛門之間的尿道,使精液進入尿道,以後與尿一同排出體外。對此,道家並不知情,他們以為精子上行,故能滋補身體。道家稱還精為"黃河逆流"。據說,在民間行容成之術者,還大有人在。
道家宗教行為中最令人驚異者,是將一般的婚姻生活與個人私下修行的功夫公開化,成為一種儀式。這種儀式叫"中氣真術",又叫男女"合氣"。該術始於公元二世紀張良和張道陵時期,到公元400年之際,在孫思邈的領導下,已經很普遍了。"合氣"之術的目的是"釋罪",行於禁食之後,當新月和滿月之夜,首先有一種舞蹈,叫"龍纏虎弄",繼而是公開作宗教性的結合,或者是會眾在廟中的廂房內運用各種技巧作連續的性交。這種會眾輕視階級、重視人文、不分貴踐打成一片的性交儀式,令苦行的佛家和道貌岸然的儒家瞠目結舌。
在氣功宗派繁多的今天,房中術又有沉渣泛起。據報道,已於1994年取締的非法組織國際氣功科學聯合會主辦的報紙《國際氣功報》上曾經刊登廣告,舉辦函授班傳授道家"玄覺丹道"、"陰陽雙修"。
除了養生術,道教方術還有外丹術、內丹術、齋醮及雜術。練內丹即練身內之氣,利用閉氣等方式使氣牢固於五臟,不泄於外,精氣神混為一丹,以此"長春不老,與天齊休",亦即練丹田之氣。現代氣功中真氣、丹田之氣、經絡之氣、臟腑之氣以及放鬆法、呼吸法、行氣法、入靜法、意守法等修煉理論和方法,均從內丹理論而來。外丹術包括黃白術和金丹術。用種種技術煉出的金丹包括大還丹(氧化汞、氧氣鉛)、小還丹(硫化汞),輕粉和粉霜(汞的氯化物)等,隋唐練丹達到高潮,唐朝有許多皇帝誤服金丹而死。當然,煉丹也發現了固體王水的製作和雄黃的煉成,發明了火葯。《道藏》中關於外丹術的著作有約百種。齋醮及雜術包括齋醮、符祝、禁咒、步罡踏斗、乘躋、五遁、守庚申、拘魂制魄法、變化術等。
陰陽五行說是道教的思想基礎,它貫穿於道教的宇宙生成論、神仙系譜、丹道方術的各個方面。在丹道方面,"萬古丹經王"《周易參同契》言坎、離、水、火、龍、虎、鉛、汞之法象,而配以陰陽五行昏旦時刻為進退執行之符候。道家方術如占候、望氣、星命、奇門遁甲、堪輿等,更是離不開陰陽五行。道家追求長生不老,這是很有吸引力的。漢武帝就是個追求長生不老的皇帝。有個叫李少君的,自稱會長生不老之術,投皇上所好,來到了長安。此君五十歲年紀,卻自稱七十歲,讓人有仙風道骨之感。少君說"致 物和丹砂可以化為黃金,黃金成以為飲食器則益壽",推銷他的煉丹理論。可是還未傳授完長生不老之術,此少君就死了,令漢武帝十分惋惜。武帝居然沒有想到這一層:既然少君得道成仙了,怎麼說死就死了呢?
同樣的笑話在蘇聯也鬧過。博戈莫列茨研究成功了一種有關長壽的理論。他宣稱,人可以活到150歲。斯大林對這位科學家的研究成果很感興趣,所以一直非常關心他的研究工作,博戈莫列茨的任何要求都得到了無條件的滿足,物資和精神雙豐收。他被斯大林授予各種獎章和榮譽稱號:科學院院士,斯大林獎金獲得者,社會主義勞動英雄。博戈莫列茨於1946年去世,終年65歲。斯大林比漢武帝開竅一些,他頓悟道:"看來,這傢伙把大家都騙了。"
7、射精後如何保養身體
射精(ejaculation) 是雄性動物性行為時將精液射出的反射性動作。對於人類而言,射精通過生殖系統各部分的一系列協調動作,由陰莖射出精液。包括兩步脊髓反射,初級中樞在腰骶段脊髓,其感覺沖動由陰莖龜頭的觸覺感受器傳入。第一步由交感神經傳出沖動引起輸精管和精囊腺平滑肌收縮,從而將輸精管和精囊腺中精液移送至尿道;第二步藉助於陰部神經的傳出沖動,使陰莖海綿體根部橫紋肌收縮,從而將尿道內精液射出。腦的高級部位的興奮通過下行途徑,對脊髓的勃起中樞與射精中樞亦起作用。正常人性興奮刺激來自各種感官通過大腦影響脊髓反射活動。 射精是包括勃起、發射、射精和性高潮的一個復雜過程。勃起是由於陰莖的腫脹、變硬,它的初級神經支配是來自骶神經叢和骨盆內臟神經或勃起神經。發射是包括射精前收集精液並將其運送至尿道的前列腺部,隨著膀胱頸和遠側尿道括約肌的閉合,尿道的前列腺部變成了一個蓄精池。這將誘發射精,即精液通過尿道有節律地射出,這個過程中會陰部骨骼肌的參與是必不可少的。性高潮是一種大腦參與的,通常是愉悅的事情而且是與射精緊密相連的。 射精的神經生理學僅有部分被了解。研究表明多巴胺能系統促進射精而血清素激活系統抑制射精。射精的主要神經機理是軀體的神經支配,但也包括陰部來自自主神經系統的神經和纖維。副交感神經的自主神經分支主要控制勃起功能而交感神經和軀體的神經分支主要控制發射和射精。 在性行為的過程中,感覺的刺激通過陰部神經(屬於軀體神經)的感覺支由生殖器傳出並經過骶神經叢到達脊髓。控制射精的准確部位尚未闡明,但下丘腦被認為是與此相關的。大腦內的射精中樞傳出刺激沖動到達脊髓的交感神經干,這些沖動通過下腹上部的神經叢和下腹神經到達陰囊、輸精管、前列腺和與男性射精有關的其它器官。支配膀胱頸部的交感神經使膀胱頸閉合,這是防止逆行射精所必需的。不管是來自高級中樞還是來自脊髓反射的神經信息都被傳到骶神經叢,並通過陰部神經的運動支傳到會陰部的橫紋肌從而引起以有節律收縮為特徵的射精。這些肌肉包括坐骨海綿體肌和球海綿體肌。 維持性和諧的基本生命體征 射精,簡單講就是一個精液從尿道口射出的生命體征,是維持人類(乃至生物界)性和諧、使生命得以延續和更新的最基本生命現象。出於養生和保健意義考慮,我們有必要把射精再細分為:有效射精和無效射精。 能自然射進陰道的射精我們稱之為有效射精,反之我們應稱之為無效射精。即常說的陽痿和早泄。 隨著人類生命活動的加強和壓力的不斷增大,無論是男人和女人,正在面臨著來自於生存之需的越來越大的競爭和壓力。無論是來自於心裡的還是機體的健康問題,都有可能影響到射精的成敗與質量。 因此,對於射精的討論和研究我認為應該多從健康的角度去分析和討論一下。不挑食、不偏食這是小孩子都應該明白的維持人類機體健康最簡單和基本的養生之道;當然對於目前競爭壓力越來越大的白領一族而言,這是要特別強調的! 從心理健康的角度而言,我認為應該把性、男女關系、射精等一些列的敏感話題抱以平常心來對待。談性色變早就該把它扔進歷史的垃圾堆去了。我們要非常清楚的意識到:射精根本就是人類生命健康活動的最近本生命體征。根本非常正常。如果出於某種目的或用途,非要把射精歸結為一種慾望的話,我認為,那也應該是自然界優勝劣汰、物競天擇,維持生命得以繁衍和持續的一種本能的驅動因子。只有這樣,我們才可能輕松的、自然的去對待我們人類區別於一般動物行為(一夫一妻制)的這一生命現象!總之:健康是根本,性和諧是目的。性和諧,社會自然和諧。 男性性交行為鏈有如左的程序第一,男子性沖動、性興奮時,流入陰莖的血流量大大超出陰莖的血液迴流量。導致陰莖海綿體大量貯血、壓力增高,使得陰莖堅硬勃起,變粗變長。 第二,陰囊壁內肌纖維的緊縮,使陰囊連同其中的睾丸一並上升,更貼近身體。這與陰囊受冷刺激時的反應相似。 第三,陰莖由淺入深緩慢插入陰道。此時相互的擁抱更為緊密。隨著陰莖根部深入女性體內,兩性的體象空間縮小到最低限度。 第四,陰莖與女性陰道緊密接觸、摩擦刺激後,性交行為進入持續期。陰莖進一步充血脹大,呈現為暗紅色,陰囊更向身體貼緊。睾丸也因血管的充血而脹大。尿道口有少量粘液溢出。一些人在腹部、胸部會出現紅暈。 第五,經過陰莖與陰道的不斷摩擦,多數男子在2-6分鍾內即達到性高潮,出現射精反射。射精反射激發出來後是不可逆轉、無法阻擋的。射精是間歇性噴出的,間隔時間少於1秒,大約連續噴射4-5次。伴隨著射精行為,還會出現肌肉輕微抽搐。心跳、呼吸、血壓都達到高峰。一些人的皮膚紅暈加深。 第六,射精結束後,身體開始復原。各種生理變化迅速復原:陰莖急劇縮小,陰囊也回復正常時狀態。縮小後的陰莖不由自主地從陰道滑出,進入男性不應期。 第七,陰莖退出陰道口後,男性就出了疲乏反應行為。全身肌肉鬆弛,乏力感明顯,有時還伴輕微的暈眩,雙眼緊閉,很快就進入酣睡狀態。
8、道家強腎功法,真能讓人多活十年?
在生活中有很多食物是可以幫助養腎的,尤其是黑色的食物,如黑木耳、黑芝麻、黑木耳、黑米等,對腎臟來說都是不錯的養腎補品。
9、道家 養生理論
家所主張的「道」,是指抄天地萬物的本質及其自然循環的規律。自然界萬物處於經常的運動變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則。《道德經》中說:「人法襲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關於「道」的具體闡述。所以,人的生命活動符合自然規律,才能夠使人長壽。這是道家養生的根本觀點。 道家思想中,「清靜無為」、「返樸歸真」、「順應自然」、「貴柔」等主張,對中醫養生保健有很大影響和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