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打醬油的哲學——《莊子養生主》讀後感
[
2、詢問莊子的《養生主》給予人除了解牛和養生之外的啟示?
過日子除了腳踏實地還可以虛無縹緲
除了現實的殘酷還有可愛的夢想
別人怎樣不重要主要的是自己
3、養生主的全文翻譯
4、求莊子《養生主》啟示
《養生主》文字上看講的是屠牛和養生,實際上講的是處世哲學,推廣看,可以認為是一種宇宙觀。簡單說就是尋找適合的生存空間和生存方式,目的就是保存自己。
5、、《養生主》中的「庖丁解牛」故事給你什麼啟示?
世間一切事物,都有它自身的規律,掌握了事物的規律,辦事就可以得手應心。
6、談談你對《莊子》中「養生主」一文的理解
<養生主>一文,其篇名中就已表達了要論述的重點,就是我們這個現實的生命應該
有怎樣的生活哲學。<養生主>這篇文章寫得比較簡單,可以說是莊子內七篇中義理最單
純的,但是從文章中所主張的觀點來看,確實仍是和莊子其它文章是一致的,因此有學者
認為<養生主>是莊子較早期的作品。
<養生主>主要就是在談「養生」,「養生」是莊子思想中的一個重要的內涵,我們
從「養生」的觀念出發可以關聯到莊子哲學的整個體系。這是和先秦其它學派不同的,例
如「法家」就要從「富國強兵」的觀念談起來,「儒家」從「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談起
來,「墨家」從「節葬節用兼愛非攻」發表觀念,這些觀念發表的起點也就是各學派基源
的問題意識,因此我們可以發現,他們的思考方向,都是直接對准社會國家大事而來,然
而重視「養生」的莊子,卻把對「生命的惜愛」與對「生活的安排」當作理論的目標,而
不是社會國家的大勢雲雲。莊子主張,生命與生活是人生的大事,要以深刻的思考來面對
它,不要把它當成社會目標的附屬物,不要以社會的價值來決定生活的行止,而要以「生
活的照顧」、「生命的觀念」來作為人生活動的目的。
「養生」的觀念在<養生主>文中化為許多的具體操作的智慧,如「全生保身」的生
活哲學、庖丁解牛的「養生」哲學、「委於自然」的生命觀、「安時處順」的生活哲學等
。而這些觀念的建立是直接把人的生命存在的意義放在非道德性的自然義的整體天地之間
來看的,就是在一個「齊物的胸懷」中看待自己,在一個「真人的知能」中處理自己,在
一個「逍遙的意境」中走出自己。
7、讀了庖丁解牛,你受到了怎樣的啟示?結合學習,生活談一談。
你看看吧,參考下,別全抄:
課文節選自《養生主》,主旨在於闡明保護、蓄養生命之主——精神,提示養生的方法莫過於順應自然。節選部分借「庖丁解牛」的故事,來比喻社會的復雜如牛的筋骨盤結,處理世事當「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並持「怵然為戒」的審慎、關注的態度,還應該以藏斂(「善刀而藏之」)為自處之道,這樣才能做到「游刃有餘」,以達到人之養生的目的。今天我們學習此文,應該認識到做任何事情都不可主觀冒進,而應該通過反復實踐,逐步掌握事物的內部規律,然後遵循客觀規律處理錯綜復雜的社會事務,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永遠立於不敗之地。都說人生復雜,於是市面上有很多指導如何科學、藝術地生活的著作,但實際上被指導者看了以後,仍然還是覺得復雜,因為生活的個案實在變化太多了。 也有人覺得人生本來簡單,認為人生復雜是想出來的,只要自己不復雜,思想中就沒有那麼多的負擔;只要自己不復雜,旁人一般也是不屑於和簡單的人去角力的。但這幾乎很快地被證明為是一種幻想,因為當前的社會本身就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社會了。 想到庖丁解牛。牛無疑也是很復雜的,庖丁解牛,為什麼能一刀下去,刀刀到位,輕松簡單,原因是什麼?是因為掌握了它的機理。牛與牛當然各不相同,但不管中國牛和美國牛,其機理是一致的;每個人的生活也各有各的面貌,其基本原理也是近似的。庖丁因為熟悉了牛的機理,自然懂得何處下刀。生活也一樣,如果我們能透解了、領悟了生活的道理,摸准了其中的規律,就能和庖丁一樣,做到目中有牛又無牛,就能化繁為簡,真正獲得輕松。 這段文字的寓意如下: 莊子認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窮無盡的.如果我們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窮無盡的知識,是一件危險的事.(但是同時也要指出莊子本人是一個極端的相對主義者,這意味著在他的想法中美就是丑,丑就是美。所以他的思想不能完全當作現實生活的參考)
8、二、莊子的《養生主》中的「庖丁解牛」故事給我們什麼啟示?
《庖丁解牛》,就是假託庖丁為文惠君解牛的故事,闡述莊周的「養生之道」,而它的客觀意義卻遠遠超出莊周寫這個寓言的主觀意圖。莊子寫庖丁解牛這則寓言故事,原意是用它來說明養生之道的。莊子認為社會上充滿著錯綜復雜的矛盾,人生活在矛盾斗爭中,很易受損害。要想保全自己,就得像庖丁解牛那樣,避開「技經肯綮」與「大輒」,只找空隙處下刀,意即避開矛盾,用逃避現實的辦法以求得個人的生存。這種消極的人生哲學,自應予以批判。但就庖丁解牛這個故事本身說,它在客觀上闡明了一切事物雖然錯綜復雜,但都有它內在的規律性;通過長期實踐,又善於思考,就能認識和掌握規律,從而發揮主觀能動性,取得行動的自由。
9、莊子的養生主闡述了怎樣的養生之道?文章用何種論據進行論證?
莊子認為,養生之道重在順應自然,忘卻情感,不為外物所滯。
全文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至「可以盡年」,是全篇的總綱,指出養生最重要的是要做到「緣督以為經」,即秉承事物中虛之道,順應自然的變化與發展。第二部分至「得養生焉」,以廚工分解牛體(庖丁解牛)比喻人之養生,說明處世、生活都要「因其固然」、「依乎天理」,而且要取其中虛「有間」,方能「游刃有餘」,從而避開是非和矛盾的糾纏。餘下為第三部分,進一步說明聽憑天命,順應自然,「安時而處順」的生活態度。
第三部分有四個事實論據:右師獨足,澤雉飲啄,秦失吊老聃和薪盡火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