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醫養生什麼書適合我?
《黃帝內經》不錯百的選擇,食療方面有中國度中醫葯出版社出版的《中醫葯膳與食療》知,簡單的鍛煉套路建議你就練八段錦。也可以學一下一些簡單的自我按摩手法道,自己平時注意調理內一下,不過無論那方面都好都要持之以恆!願你身體健容康!
2、中醫養生有哪些?
中醫養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養生是以培養生機、預防疾病、爭取健康長壽為目的。
中醫養生主要包括:經絡養生、體質養生、氣功養生、運動養生、房事養生、情志養生、睡眠養生、環境養生、起居養生、食療養生、順時養生、四季養生、樂娛養生、部位養生、葯物養生、沐浴養生、減毒養生、靜神養生、瑜伽養生等內容。
中醫養生中特色療法分為:
針灸:針法是把毫針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體內,運用捻轉與提插等針刺手法來治療疾病。灸法是把燃燒著的艾絨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膚,利用熱的刺激來治療疾病。如今人們生活中也經常用到。
拔罐法:古稱「角法」。這是一種以杯罐作工具,借熱力排去其中的空氣產生負壓,使吸著於皮膚,造成鬱血現象的一種療法。古代醫家在治療瘡瘍膿腫時用它來吸血排膿,後來又擴大應用於肺癆、風濕等內科疾病。
按摩:是以中醫的臟腑、經絡學說為理論基礎,從性質上來說,它是一種物理的治療方法。從按摩的治療上,可分為保健按摩、運動按摩和醫療按摩。
刮痧:它是以中醫皮部理論為基礎,用牛角、玉石等工具在皮膚相關部位刮拭,以達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之目的。刮痧可以擴張毛細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進血液循環,對於高血壓、中暑、肌肉酸疼等所致的風寒痹症都有立竿見影之效。經常刮痧,可起到調整經氣,解除疲勞,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
氣功:是一種以呼吸的調整、身體活動的調整和意識的調整(調息,調形,調心)為手段,以強身健體、防病治病、健身延年、開發潛能為目的的一種身心鍛煉方法。
葯膳食療:發源於我國傳統的飲食和中醫食療文化,葯膳是在中醫學、烹飪學和營養學理論指導下,嚴格按葯膳配方,將中葯與某些具有葯用價值的食物相配伍,採用我國獨特的飲食烹調技術和現代科學方法製作而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的美味食品。
3、健康養生從業者想要成為中醫師,需要怎麼努力?
中醫養生館主要是給消費者提供中醫理療或者保健服務的,提高消費者的抵抗力,同時也能夠保持靚麗的身材。但是不是說想辦直接租房的開店就可以辦的。需要到當地政府辦理相關手續的,在中醫葯法出台之前辦理中醫診所是有一定難度的。但是中醫葯法頒布之後,中醫診所從以前的審批變成了備案制,直接到當地辦理稅務證、衛生部門的衛生許可證、工商登記證,同時也包括醫務人員的從業證書,即可開辦診所。
那麼說道從業人員需不需要醫師證,答案是肯定需要的。現在開一家中醫養生館,必須要有一位知名的中醫坐鎮,而其他的醫生也需要具備醫師證書。中醫養生館需要什麼證?目前在中醫養生館從事醫務工作的人員,必須要有醫師證書,這也是從事醫療工作人員相應的資格證書,甚至有一些工作人員也需要取得經絡保健證書。這不僅僅是對於當前的消費者負責,同時也關繫到消費者的身體健康。
那麼對於那些沒有執業醫師證又想開中醫診所的怎麼辦,好消息就是咱們國家2017年發布的《中醫葯法》裡面提出了《中醫(專長)醫師資格證》!這個證書的含金量可以等同於職業醫師!都可以獨立開辦診所、獨立行醫、有處方權!是不是一聽就激動。當然這個證書他的一個缺點就是你只能從事你報考的科目的領域,科目分為:中醫內科、中醫外科、中醫兒科、中醫婦科、中醫針灸推拿、中醫正骨,不能跨科執業。
並且考試跟執業醫師不同的是,《中醫(專長)醫師資格證》他是沒有筆試的,考試變成了考核。口述+實操,極大的方便了中醫領域的從業者和一些師承祖傳學歷不高的大夫們考試的通過率。通俗一點將就是你會什麼考官就考你什麼!所以那些從事中醫領域推拿針灸的大夫們,一定要抓緊時間考取《中醫(專長)醫師資格證》,趁著國家的政策剛放開剛上這班車!但是大家都知道這個執業醫師證是很難考的,要先考確有專長,考完確有要是本科學歷可以直接考助理醫師,本科學歷一下要等3年才能考助理醫師,最後才能考職業醫師。所以這么算下來考這個證書最快也要7年8年的時間。所以很不現實!
4、中醫養生保健專業可以升本嗎?
中醫內科學 針灸推拿學 中醫康復專業 各地區的中醫葯知大學道都行這個看你學得怎麼樣了,學的好的話無論是自己開診內所還是幫別人搞都可以.我覺得中醫康復專業的前景最好容.因為有錢的人特別愛這一套的但是可能更辛苦一些
5、怎樣自學中醫?
學中醫必學的有:中醫基礎理論學,中醫學診斷學,
想學到有比較完整理論體系的必須學:醫古文,難經,易經,黃帝內經。
想學到能以醫學理論指導用葯必學:中葯學,方劑學,傷寒論。
遇到中醫愛好者挺開心的~~
首先,入門課程有《中醫醫史學》(了解中醫歷史), 《中醫各家學說》,《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
然後,必須掌握的是《醫古文》,《內經選讀》,《傷寒學》,《金匱要略》,《溫病學》,《中醫內科學》,
葯的方面要掌握:《中葯學》《方劑學》
這是基本夠一個普通中醫的水平了。
如果還有精力,可以繼續學習的是《中醫外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中醫傷科學》《中醫耳鼻咽喉科學》,《中醫眼科學》,《中醫急診學》
如果仍然有精力:《正常人體解剖學》,《針灸學》,《組織學與胚胎學科》,《生理學》,《病理學》,《葯理學》,《刺法灸法學》,《針灸治療學》,《中葯炮製學》,《中葯葯理學》,《中葯鑒定學》
夠詳細了吧?中醫不是一兩本書可以看會的~~是中國幾千年歷史形成的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
至於教材:我們學校選用的是《中國中醫葯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或者《人民衛生出版社》的教材
全部學完可以在我們學校考幾個學士學位了~~(笑)
全部精通的話就基本接近醫神了~~(笑)
PS:醫神並不是不可能的,我們學校的前輩已經解決了股骨頭壞死重生,重症肌無力等重病,甚至鄧老教授在非典時期能用中醫葯治療非典,不像西葯激素治療一樣留下後遺症,只能坐輪椅(絕非吹水,有事實為證)。
6、請問一些學院里有一項專業是中醫養生保健,這一項的具體課程是什麼,學什麼內容
有中醫養生學,
主要的課程
中醫基礎理論、醫古文、中醫診斷學、中葯學、方劑學、中醫經典
讀、中醫養生學、中醫康復學、中醫葯膳食療學、針灸學、推拿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中醫骨傷科學、中醫氣功學版;正常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生理學、病理學、生物化學、診斷學基礎、葯理學、內科學、營養及食品衛生學、康復醫學概論與評權定、康復醫學治療技術、臨床康復學等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