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誰能幫我總結一下中老年人保健的資料
中老年人保健
1、中老年人保健要點
(1)吃得合理
少吃多餐,吃營養均衡的低脂肪食物。
(2)喝得適當
多喝水,少喝酒
(3)戒煙
戒煙不分遲早。吸煙會增加人體患心臟病或癌症的機會並縮短壽命。
(4)散步
散步是保持機敏靈活和健康的較好辦法。新鮮空氣比補葯更好。
(5)多尋求樂趣
與家庭、朋友了鄰居保持聯系。記住要活到老、學到老、教到老。
(6)積極自信
爽朗樂觀使人容易接近你。
(7)時時當心
你的生命和別人的生命有賴於你頭腦清醒,視力清晰。
(8)性生活
性生活沒有年齡限制
(9)運動對你有好處
不很劇烈的運動對你的健康是有益的,而且還可使你接觸其他人。游泳和適應性鍛煉特別值得推薦。
(10)葯物
不濫用抗抑鬱葯和安眠葯。只服用醫生推薦的葯物。
記住你對青少年可能有榜樣作用。
2、血壓的形成與標准
血壓是指血液流動在血管內對動脈壁所產生的壓力。血壓的數值為Kpa(千帕)或mmHg(毫米汞柱)表示。1Kpa=7.5mmHg。血壓分為收縮壓和舒張壓。
正常成人血壓標准,由世界衛生組織(WHO)統一規定為:收縮壓90-140mmHg(12-18.7Kpa);
舒張壓60-90mmHg(8-12Kpa)。
3、如何確定高血壓
血壓有無增高,要通過血壓計測量才能確定,大多數高血壓病人早期並無什麼症狀,只有少數會有頭暈、頭痛、失眠、心慌、氣短、乏力、耳鳴等表現。但大多不被重視,以致最後發生高血壓心臟病、中風等嚴重後果。中老年人應主動定期檢測血壓。血壓大於或等於140/90mmHg,即為高血壓。但應在不同日期檢測三次均升高才能確診。
4、心腦血管病高發的原因
心腦血管病包括動脈硬化、冠心病、高血壓、腦血管病、中風等,是我國乃至世界人類健康面臨的主要疾病威脅。在我國的疾病死因構成占第一位,特別是腦血管病,死亡率高、致殘率高。近年來發病逐漸增多,主要原因有:
(1)人類壽命延長,使動脈硬化性疾病發病率增加。
(2)傳染病,特別是烈性傳染病發病率得到控制。
(3)生活水平提高,人們飲食結構的改變。
(4)社會競爭增強,工作緊張,精神壓力增大。
5、什麼是腦卒中
腦卒中即急性腦血管意外,或稱「中風」。包括腦血栓、腦出血、腦栓塞及蛛網膜下腔出血。其中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為出血性中風;腦血栓、腦栓塞為缺血性中風。病人多數表現為半身癱瘓、失語 迷等。
6、腦卒中的誘因
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糖尿病)、高年齡(年齡高於50歲)、高體重(肥胖)、吸咽、高鹽飲食等。
7、腦卒中又稱腦血管意外,以前難以預防,隨著醫學科學的進步,採取綜合措施是可以預防的。
腦出血的預防:
(1)及早發現並治療高血壓。
(2)避免情緒激動。
(3)避免頭顱外傷。
(4)注意有無出血性疾病及腦動、靜脈畸形存在。
(5)飲食清淡、低鹽、低膽固醇飲食等。
腦血栓形成的預防:
(1)控制高血壓。
(2)及早發現並治療高血糖、高血脂。
(3)戒煙、低鹽、低脂飲食。
(4)生活有規律,適當參加體育鍛煉。
8、冠心病的主要症狀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性心臟病的簡稱。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使血管腔阻塞或是冠狀動脈痙攣導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臟病。中老年人患病較高。其主要症狀是心絞痛,常在勞累、激動、寒冷、飽餐時發生。心前區、胸骨後壓迫性或縮窄性疼痛,可向左肩、左上肢放射,疼痛時間僅數分鍾,休息或含服消心痛可緩解。如不緩解,可能己發生心肌梗塞。老年人心絞痛症狀多不典型,有時僅表現為不規則的胸悶或胸部不適等。
9、出現冠心病、心絞痛怎麼辦
(1)年齡:40歲以上多見。
(2)性別:男比女多見。
(3)腦力勞動者多見。
(4)高血脂:血液中脂肪成份含量高的人發病率較高。
(5)高血壓:冠心病人多數合並高血壓。
(6)肥胖者的發病率較高。
(7)吸煙者多見。
(8)糖尿病的發病率高。
(9)遺傳:冠心病人的子女發病率高。
(10)精神因素:常處於精神緊張、易怒、憂慮者發病率高。
11、預防直立性低血壓
老年人起床或站立時,動作一定要緩慢。否則就會出現兩眼「冒金星」、眩暈,嚴重的,可出現暈厥,發生跌傷等事故。這種病叫原發性直立性低血壓,是由於原來躺著、蹲著、坐著的人突然站立起來,使人體的血壓不能適應這急劇變化而造成一時性的血壓過低,腦供血不足。預防直立性低血壓要做到動作緩慢,還要注意加強體育鍛煉。
12、如何推遲腦血管硬化
適當控制食用高膽固醇的食物,如肥肉、蛋黃、動物內臟等,有效地把血壓控制在一個合理的水平。如果是高血壓病人,把血壓維持在正常值的上限左右,過高過低對腦循環都不利。參加適當的體育活動,保持樂觀的精神狀態。這些都是對抗腦動脈硬化的措施。
13、糖尿病的表現
中老年人高血壓者易得糖尿病。糖尿病早期常無自覺症狀,僅在健康檢查時才發現血糖升高、尿糖陽性,這時候稱無症狀性糖尿病。到臨床糖尿病,病人多表現為多飲、多尿、多食、消瘦等「三多一少」症狀。為了早期發現糖尿病,中老年人健康檢查時應化驗血糖、尿糖,以發現早期的糖尿病。
14、高血壓心腦血管病的飲食
(1)低鹽飲食。每日4~6克,鹽攝入過多可致動脈硬化及血壓升高;
(2)戒煙限酒;
(3)控制飲食,減輕體重,對肥胖者更應注意;
(4)少吃或不吃動物脂肪,以植物油為脂肪酸來源,如花生油、菜籽油;少吃含但固醇高的食物,如豬肉臟、蛋、蝦等;多吃含纖維素多的蔬菜、水果。適當多吃魚,因魚的膽固醇為高密度脂蛋白,有防止動脈硬化的作用。
15、高動物性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肥肉,肝、腦、腎、肺等動物內臟,螺內、墨魚、骨髓、豬油、蛋黃、奶油等,中老年人應避免經常服用。
低動物性脂肪、低膽固醇的食物:瘦肉、雞肉、瘦鴨肉、魚肉、豆製品等老年人可經常食用。
2、中老年人身體不好,吃什麼保健品比較好呢?
吃是必須要的
運動是必須要的
兩個都不能少!
絕對不能少
2條腿走路,瘸了一個就不靈便了
2個都瘸了…………這人就…………
一定要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啊
我一直給我爸媽吃紐催萊的,現在老頭老太太感覺身體明顯好了
3、中老年人吃什麼增強抵抗力
能明顯增強機體免疫力功能的食品:
1、大蒜:具有抗菌消炎、抗傳染的作用,保護肝臟,調節血糖,保護心血管的正常功能,抗高血脂和動脈硬化,抗血小板凝集。營養學專家發現,大蒜提取液有抗腫瘤的作用,建議每日生吃大蒜3—5克。
2、生薑:它既是調味品又是營養品,它對抗凝血、降血脂,防腦中風,都有很好的作用。把生薑切成薄片生吃效果非常好。
3、山楂:山楂是一種極其普通的食品,但卻深受人們的喜愛。山楂有助於人們消化、保護心血管、降低血脂血壓、抗菌、減肥、抗腫瘤、清除自由基、增強免疫力。
4、蜂花粉:花粉是植物的精華,經常服用可抗衰老、抗疲勞、增體力、增加中樞系統的功能,免疫功能也隨之增強。
5、蘆薈:蘆薈屬於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它與金香、大蒜、洋蔥、野百合一樣,主要生長在炎熱和乾燥的地帶,具有極強的生命力,它的主要功能有清熱排毒、緩瀉、消炎抗菌,增強免疫功能,護胃保肝和護膚美容的作用。
6、蜂膠:蜂膠能提高人體巨噬細胞吞噬病毒、細菌的能力,使機體免疫處於動態平衡的最佳狀態,它被人們稱為「天然的免疫增強劑」。
7、黃豆、牛奶:它們都屬於高蛋白食品,據瑞典倫德大學安德斯·黑肯森研究小組發現牛奶中的酪蛋白和卵清蛋白有增強呼吸道和內臟器官抗感染的功能,防止病毒和細菌粘到呼吸道上。黃豆中的大豆蛋白被人體消化、吸收和利用的程度極高,它和乳蛋白同樣可以構成體內的抗體。豆漿、豆奶、豆腐、豆腐乾是極好的豆類蛋白質的來源。
8、螺旋藻:蛋白質含量高達60%—70%,生物價值為68%,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維生素E、維生素C,糾正酸性體質,使人體處於略鹼性,從而提高人體免疫力,並具有抗腫瘤,抗艾滋病的作用。
(3)中老年養生菜典擴展資料
雞蛋豆類補足蛋白質增強免疫力
1、蛋白質是人體免疫系統的關鍵物質,抗體的本質就是特殊功能的蛋白質物質。所以,為增強體質、提高抵抗力,必須保證從食物中經常攝入一定量的蛋白質。蛋白質主要來源於奶類、蛋類、魚蝦類、瘦肉和大豆及製品。
2、在植物蛋白中,大豆中含有不少能夠改善免疫力的物質,如果有條件的話,在家裡可以自己榨豆漿來喝,既環保又健康。盡量不要選油炸豆腐泡之類煎炸的豆製品,豆腐、豆腐絲、豆腐皮、豆腐乾、豆漿都很不錯。
3、動物蛋白中,牛奶、蛋類中的蛋白質是最好的,因此每天堅持喝牛奶、吃雞蛋,將可增強體質,不再懼怕霧霾天。
4、提示:補充蛋白質,同時要注意「度」的問題,如果過多攝入,反而會損害機體免疫力。因為過多攝入大魚大肉,反而增加了胃腸負擔,影響蛋白質吸收和充分利用,也影響其他營養素的吸收利用。各種營養素要互相配合,互相制約,共同保護和提高機體免疫力。
4、老年人如何保健
中老年人保健
1、中老年人保健要點
(1)吃得合理
少吃多餐,吃營養均衡的低脂肪食物。
(2)喝得適當
多喝水,少喝酒
(3)戒煙
戒煙不分遲早。吸煙會增加人體患心臟病或癌症的機會並縮短壽命。
(4)散步
散步是保持機敏靈活和健康的較好辦法。新鮮空氣比補葯更好。
(5)多尋求樂趣
與家庭、朋友了鄰居保持聯系。記住要活到老、學到老、教到老。
(6)積極自信
爽朗樂觀使人容易接近你。
(7)時時當心
你的生命和別人的生命有賴於你頭腦清醒,視力清晰。
(8)性生活
性生活沒有年齡限制
(9)運動對你有好處
不很劇烈的運動對你的健康是有益的,而且還可使你接觸其他人。游泳和適應性鍛煉特別值得推薦。
(10)葯物
不濫用抗抑鬱葯和安眠葯。只服用醫生推薦的葯物。
記住你對青少年可能有榜樣作用。
2、血壓的形成與標准
血壓是指血液流動在血管內對動脈壁所產生的壓力。血壓的數值為Kpa(千帕)或mmHg(毫米汞柱)表示。1Kpa=7.5mmHg。血壓分為收縮壓和舒張壓。
正常成人血壓標准,由世界衛生組織(WHO)統一規定為:收縮壓90-140mmHg(12-18.7Kpa);
舒張壓60-90mmHg(8-12Kpa)。
3、如何確定高血壓
血壓有無增高,要通過血壓計測量才能確定,大多數高血壓病人早期並無什麼症狀,只有少數會有頭暈、頭痛、失眠、心慌、氣短、乏力、耳鳴等表現。但大多不被重視,以致最後發生高血壓心臟病、中風等嚴重後果。中老年人應主動定期檢測血壓。血壓大於或等於140/90mmHg,即為高血壓。但應在不同日期檢測三次均升高才能確診。
4、心腦血管病高發的原因
心腦血管病包括動脈硬化、冠心病、高血壓、腦血管病、中風等,是我國乃至世界人類健康面臨的主要疾病威脅。在我國的疾病死因構成占第一位,特別是腦血管病,死亡率高、致殘率高。近年來發病逐漸增多,主要原因有:
(1)人類壽命延長,使動脈硬化性疾病發病率增加。
(2)傳染病,特別是烈性傳染病發病率得到控制。
(3)生活水平提高,人們飲食結構的改變。
(4)社會競爭增強,工作緊張,精神壓力增大。
5、什麼是腦卒中
腦卒中即急性腦血管意外,或稱「中風」。包括腦血栓、腦出血、腦栓塞及蛛網膜下腔出血。其中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為出血性中風;腦血栓、腦栓塞為缺血性中風。病人多數表現為半身癱瘓、失語 迷等。
6、腦卒中的誘因
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糖尿病)、高年齡(年齡高於50歲)、高體重(肥胖)、吸咽、高鹽飲食等。
7、腦卒中又稱腦血管意外,以前難以預防,隨著醫學科學的進步,採取綜合措施是可以預防的。
腦出血的預防:
(1)及早發現並治療高血壓。
(2)避免情緒激動。
(3)避免頭顱外傷。
(4)注意有無出血性疾病及腦動、靜脈畸形存在。
(5)飲食清淡、低鹽、低膽固醇飲食等。
腦血栓形成的預防:
(1)控制高血壓。
(2)及早發現並治療高血糖、高血脂。
(3)戒煙、低鹽、低脂飲食。
(4)生活有規律,適當參加體育鍛煉。
8、冠心病的主要症狀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性心臟病的簡稱。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使血管腔阻塞或是冠狀動脈痙攣導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臟病。中老年人患病較高。其主要症狀是心絞痛,常在勞累、激動、寒冷、飽餐時發生。心前區、胸骨後壓迫性或縮窄性疼痛,可向左肩、左上肢放射,疼痛時間僅數分鍾,休息或含服消心痛可緩解。如不緩解,可能己發生心肌梗塞。老年人心絞痛症狀多不典型,有時僅表現為不規則的胸悶或胸部不適等。
9、出現冠心病、心絞痛怎麼辦
(1)年齡:40歲以上多見。
(2)性別:男比女多見。
(3)腦力勞動者多見。
(4)高血脂:血液中脂肪成份含量高的人發病率較高。
(5)高血壓:冠心病人多數合並高血壓。
(6)肥胖者的發病率較高。
(7)吸煙者多見。
(8)糖尿病的發病率高。
(9)遺傳:冠心病人的子女發病率高。
(10)精神因素:常處於精神緊張、易怒、憂慮者發病率高。
11、預防直立性低血壓
老年人起床或站立時,動作一定要緩慢。否則就會出現兩眼「冒金星」、眩暈,嚴重的,可出現暈厥,發生跌傷等事故。這種病叫原發性直立性低血壓,是由於原來躺著、蹲著、坐著的人突然站立起來,使人體的血壓不能適應這急劇變化而造成一時性的血壓過低,腦供血不足。預防直立性低血壓要做到動作緩慢,還要注意加強體育鍛煉。
12、如何推遲腦血管硬化
適當控制食用高膽固醇的食物,如肥肉、蛋黃、動物內臟等,有效地把血壓控制在一個合理的水平。如果是高血壓病人,把血壓維持在正常值的上限左右,過高過低對腦循環都不利。參加適當的體育活動,保持樂觀的精神狀態。這些都是對抗腦動脈硬化的措施。
13、糖尿病的表現
中老年人高血壓者易得糖尿病。糖尿病早期常無自覺症狀,僅在健康檢查時才發現血糖升高、尿糖陽性,這時候稱無症狀性糖尿病。到臨床糖尿病,病人多表現為多飲、多尿、多食、消瘦等「三多一少」症狀。為了早期發現糖尿病,中老年人健康檢查時應化驗血糖、尿糖,以發現早期的糖尿病。
14、高血壓心腦血管病的飲食
(1)低鹽飲食。每日4~6克,鹽攝入過多可致動脈硬化及血壓升高;
(2)戒煙限酒;
(3)控制飲食,減輕體重,對肥胖者更應注意;
(4)少吃或不吃動物脂肪,以植物油為脂肪酸來源,如花生油、菜籽油;少吃含但固醇高的食物,如豬肉臟、蛋、蝦等;多吃含纖維素多的蔬菜、水果。適當多吃魚,因魚的膽固醇為高密度脂蛋白,有防止動脈硬化的作用。
15、高動物性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肥肉,肝、腦、腎、肺等動物內臟,螺內、墨魚、骨髓、豬油、蛋黃、奶油等,中老年人應避免經常服用。
低動物性脂肪、低膽固醇的食物:瘦肉、雞肉、瘦鴨肉、魚肉、豆製品等老年人可經常食用。
5、養生菜譜寶典是什麼
《養生菜譜寶典》是目前國內內容最豐富的智能養生食譜,依據中國營養學會等權威資料編寫。人性化設計充分滿足日常家庭膳食需要,健康飲食由此開始! 我們是專家!吃什麼?怎麼吃?你來問,我來答! 一鍵檢索防癌抗癌、補陽壯陽、氣血雙補等各類食補需求內。科學查找維生素A、鈣、鐵等各類營養元素需求,精確控制每日膳食熱量搭配。 不僅僅是專家,是貼身專家! 手機上的健康應用,隨時隨地提供你所需的宜忌查詢,讓你外出、應容酬不再發愁! 不只是專家!海量菜譜讓你輕松做出健康美食。 您也是專家!通俗易懂的養生百科知識,輕松掌握。 這段是他們自我介紹!我下載了 用起來還是蠻不錯了,很方便!
記得採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