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天養生的注意事項?
春季養生要注意以下幾項,一飲食要營養平衡從飲食的科學觀點來看,春季強調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相對比例,防止飲食過量,暴飲暴食,避免引起肝功能障礙和膽汁分泌異常,二春季飲食養肝為先,按中醫觀點,春季養陽重在養肝。村為40隻手萬象更新之時,這個時節人體之陽氣也要順應自然,向上向外疏發,所以春季可說是凈化調養身體的最佳季節,那養生時必須注意保護體內的陽氣,使其逐漸旺盛充沛,所以要盡量避免耗傷元氣,阻礙陽氣生發的情況發生。
2、春天養生應注意哪些事項
隨著氣溫的日漸回升,春季養生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人關心的話題之一。春天是一個萬物復甦的季節,怎樣的春季養生之道才是最健康的呢?飲食、運動與情緒三管齊下,這才是最佳的春季養生之道!
一、合理飲食
提起春季養生之道,自然大家首先考慮的就是飲食方面。春季萬物復甦,因此,並不太適宜進補,建議大家在飲食方面最好是以適宜陽氣升發的溫補食物為主。比如大蒜,雖然吃完大蒜後的品味不太好,但大蒜具有暖胃殺菌的健康養生功效,而且對於防輻射也有很好的效果。韭菜無疑也是春季養生之道中必不可少的一種食物,春季養生的重點是養肝護肝,而多吃韭菜就可以很好的起到養肝護肝的作用。
此外,春季養生之道中關於飲食方面還有一點需要大家了解,那就是一定要多甜少酸。因為酸性的食物會助長肝氣,不利於養肝護肝;而甜性的食物則能補氣益脾,此類食物如大棗、山葯等,不妨多食用一些。
二、輕松運動
適量運動一直是健康養生所不能缺少的重要一環,而在溫暖的春季,運動方面則要以輕松愉快為主,千萬不要進行劇烈運動。春遊踏青、放風箏等都是適宜春季的最佳運動方式,尤其是每天在辦公室坐著的ol們,更應該趁著春季的大好時光,多到戶外走走,多呼吸新鮮空氣,也可以讓你的頸椎與視力都得到最佳的估算與恢復。
三、情緒調整
一直以來,很多人提到健康養生,總是容易忽略情緒調整的重要性。而情緒養生其實是健康養生所不能缺少的重要一部分。因為養肝護肝是春季養生的重點,因此,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平息肝火,這就是十分重要的春季養生之道!開心樂觀地面對生活與工作,知足常樂,沒有什麼比健康更重要!
很多人都在尋求最佳的春季養生之道,其實,除了知道該吃些什麼,我們更應該知道適量運動與情緒調整對於春季養生之道的重要性。畢竟健康的含義中也包括了心理健康這一個重點呢。
嘿嘿這個我是直接在靚麗網上考過來的 上面關於這方面的東西太多了 隨便挑了一篇,你覺得行就給我來個最佳 嘿嘿
3、春季身體需要注意什麼?
4、春季如何養生
樓主你好!春季養生主張早起,穿著寬松舒適的衣物,不佩戴任何飾百物,如手鐲、項鏈、耳環、腰帶等,以免影響身體的氣血循行。出門度到空氣新鮮的庭院、草地、樹林里漫步,放鬆心情,放慢腳步,深深緩緩地呼版吸,細心體會大自,感受自身體內生理的韻律、蓬勃的生機!權
春天應該少吃刺激性食物及不好消化的食品,如糯米、面團等,多吃清淡之品! 望採納!
5、到春季了,想調理一下身體,春季養生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春季(立春起至立夏止)是萬物生長、萬象更新的季節。春季該攝取哪些營養以及怎樣調整飲食呢?很簡單,我們可以用這樣一句順口溜來概括:「春天裡來日漸暖,厚味飲食應轉淡,時鮮蔬菜要多食,酒肉辛辣要少吃,健康長壽有保障。」
1.飲食要營養平衡
從飲食科學的觀點來看,春季強調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要保持相對比例,防止飲食過量、暴飲暴食,避免引起肝功能障礙和膽汁分泌異常。
2.春季飲食養肝為先
按中醫觀點,春季養陽重在養肝。在五行學說中,肝屬木,與春相應,主升發,在春季萌發、生長。因此,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的人更應注意在春季養陽。且春季是細菌、病毒繁殖滋生的旺季,肝臟具有解毒、排毒的功能,負擔最重,而且由於人們肝氣升發,也會引起舊病復發,如春季肝火上升,會使虛弱的肺陰更虛,故肺結核病會乘虛而入。中醫認為,春在人體主肝,而肝氣自然旺於春季。如果春季養生不當,便易傷肝氣。為適應季節氣候的變化,保持人體健康,在飲食調理上應當注意養肝為先。
3.飲食要養陽
陽,是指人體陽氣,中醫認為「陽氣者,衛外而為」,即指陽氣對人體起著保衛作用,可使人體堅固,免受自然界六淫之氣的侵襲。春天在飲食方面,要遵照《黃帝內經》里提出的「春夏補陽」的原則,宜多吃些溫補陽氣的食物,以使人體陽氣充實,增強人體抵抗力,抵禦風邪為主的邪氣對人體的侵襲。李時珍在《本草綱目》里亦主張「以蔥、蒜、韭、蓼、蒿、芥等辛嫩之菜,雜和而食」。另一方面,由於腎陽為人體陽氣之根,故在飲食上養陽,還應包括溫養腎陽之意。春天時人體陽氣充實於體表,而體內陽氣都顯得不足,因此在飲食上應多吃點培補腎陽的東西。目前除了蓼、蒿等野菜已較少食用外,蔥、蒜、韭等都是養陽的佳品。
4.多食甜,少食酸
唐代名醫孫思邈說:「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意思是當春天來臨之時,人們要少吃點酸味的食品,多吃些甜味的飲食,這樣做的好處是能補益人體脾胃之氣。我國醫學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是人體氣血化生之源,脾胃之氣健旺,人可延年益壽。但春為肝氣當令,根據中醫五行理論,肝屬木,脾屬土,木土相剋,即肝旺可傷及脾,影響脾的消化吸收功能。中醫又認為,五味入五臟,如酸味入肝、甘味入脾、鹹味入腎等,因此若多吃酸味食物,會加強肝的功能,使本來就偏亢的肝氣更旺,這樣就能傷害脾胃之氣。有鑒於此,在春季人們要少吃些酸味的食物,以防肝氣過於旺盛。而甜味的食物入脾,能補益脾氣,故可多吃一點,如大棗、山葯、鍋巴等。
5.飲食要清淡
由冬季的膏粱厚味轉變為清溫平淡,飲食宜溫熱,忌生冷。在動物食品上,應少吃肥肉等高脂肪食物,因為油膩的食物食後容易產生飽腹感,人體也會產生疲勞現象。胃寒的人可以經常吃點姜,以驅寒暖胃;有哮喘的人,可服點生薑蜂蜜水,以潤燥鎮喘;有慢性氣管炎的人,應禁食或少食辛辣食物。其他人也不宜多吃辛溫大熱的刺激性食物,以免助火傷身。
6.平時要多喝水
飲水可增加循環血容量,有利於養肝和代謝廢物的排泄,可降低毒物對肝的損害。此外,補水還有利於腺體分泌,尤其是膽汁等消化液的分泌。春季飲香氣濃郁的花茶,可有助於散發冬天積在體內的寒邪,促進人體陽氣生發,郁滯疏散。而適量飲茶,還可提神解困,但春季不宜貪冷飲。
7.多食蔬菜
人們經過冬季之後,大多數會出現多種維生素、無機鹽及微量元素攝取不足的情況,如春季人們常發口腔炎、口角炎、舌炎、夜盲症和某些皮膚病等。因此,隨著春季的到來及各種新鮮蔬菜的大量上市,人們一定要多吃點新鮮蔬菜,以便營養均衡,身體健康。
6、春季身體保養應該注意什麼?
冬天要養「藏」。
養「生」,就是春天應藉助大自然的生機,去激發人體的生機,鼓動生命的活力,從而進一步激發五臟,盡快從冬天的藏伏狀態中走出來,進入新一年的生命活動。春天重在養肝,因為肝主生機,肝應於春。
春天肝氣當旺,肝主生,所以春天養肝比其他時候效果要好,那麼我們在春天就應該藉此天時重點調養肝的陰陽,重點治療肝的病,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風氣通於肝。大自然中的風氣和肝的關系最大。風是春天的主氣,所謂春天主風。風在傷害人的時候,稱為風邪,風邪屬於陽邪,最容易損傷人的肝,尤其易損耗人的肝陰,使我們發生肝陰不足,出現頭暈、眼乾、目澀、脅肋灼痛、手足蠕動,舌紅少津、脈弱細數等症,風邪甚至還會擾動肝陽,出現肝風、甚至中風。這種情況叫外風引動內風,所以春天養生最應重視養肝息風。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養好生,一年四季身體好。萬物復甦,養生要趁早。」
養「生」,就是養生機,也就是長養人體生命的活力。春天正是長養人體生命活力的最佳時機。
1.多到戶外,長養生機
——踏青去
春暖花開,陽光燦爛,大地一片生機。就應該多到公園,多到郊外,到高山、海邊、河畔、曠野……去踏青、去春遊、去放風箏、去呼吸新鮮空氣。
——我們一起做運動
可以選擇騎車、快走、跑步、爬山、打球……這樣既鍛煉了身體,又陶冶了心情。更重要的是可以藉助春天大自然的生機,長養人體的生氣,激發人體生命活力,幫助人們走出嚴冬,融入到春天生機勃勃的狀態中去。
2.擺脫春困,充滿生氣
人體由冬寒進入春溫,由「冬藏」轉入「春生」,這樣氣血運行偏於外,可能導致心腦相對缺血,所以使人發困。
——多平卧,免春困
因為平卧時,血就會充分流到肝內(「卧則血歸於肝」),肝的氣血充足、氣血條達,心腦供血充足,春困便可解決。
——春茶提神
春茶是讓人有生氣的好飲料。
此外,人參燉雞或黃芪燉肉,可以益氣養肝,幫助我們走出春困低谷。
3.心情愉快,朝氣蓬勃
——拒絕抑鬱,遠離沉悶
冬天天氣嚴寒、氣候陰冷,人的心情容易沉悶、壓抑;到了春天,天空晴朗,陽光明媚,就應該拒絕抑鬱,遠離沉悶,使心情愉快起來。
——朝氣蓬勃
多和人說笑,多去賞花以悅目,心情就會愉快,才會有朝氣,有朝氣才有生氣,五臟才有活力。
春天重在養陽
切莫錯過春天養陽這一大好時機。
(一)生命的火種——陽氣
人體陽氣有三大作用:
1.生化作用
人體靠陽氣生化氣血、精血津液。
2.宣化作用
人體的氣血、津液主要精微要靠陽氣輸送、散布。
3.衛外作用
陽氣有防禦和衛外作用。
就是說,陽氣是五臟的動力,也是生命的火種,陽氣產生功能,人無時無刻都不能沒有陽氣。沒有陽氣,陰精就不能產生,生命就會停止,所以我們必須注重養陽氣。尤其是陽虛的人春天更應抓住時機養陽。
(二)人體的功能減弱——陽虛
生命活動是陰陽的運動,具體是陽氣和陰精(包括精、血、津、液)的相互作用。陽氣和陰精都很重要,它們不斷地保持著陰陽的動態平衡。
春天養陽就是藉助春天大自然的陽氣協調我們的陰陽平衡。
陽虛,就是人體的陽氣虛弱。陽偏衰,人體的功能就會減弱,就會熱量不足,人就會怕冷,手足發涼,疲勞乏力,甚至小便清長,大便稀溏,脈弱無力,舌淡苔白,此時就應該補陽。
(三)春天是養陽的大好時機
一年之中,春天是養陽的大好時機,所謂「春夏養陽」。春夏是陽長陰消階段,秋冬是陰長陽消時期,順應自然界陰陽氣化規律,春夏就應養陽,以補我們自身陽氣的不足。
第一,日出時,面向東方,做深呼吸,兩手臂伸長,讓陽氣從口鼻及人體的皮膚肌腠(毛孔)及手心勞宮穴進入人體。
第二,正午、日頭當頂時,陽氣最濃,可立於庭院,脫帽,做深呼吸,讓日精從口鼻及頭頂百會穴進入人體。
第三,傍晚、日落前,到戶外,面對夕陽做深呼吸,讓日光進入人體。
第四,晴天,要多在藍天白雲下,立在曠野或戶外做深呼吸。
第五,住在高樓的,要面向陽光,打開窗戶做深呼吸。
總之,要多去天氣好、太陽光好,南方、東方,向陽光處、高處等地方去呼吸陽氣,因為這些地方陽氣最足。
在一年四季中,春應於肝、夏應於心,長夏應於脾,秋應於肺,冬應於腎,所以春天重在養肝。
(二)春天養肝是養肝的「生氣」
養肝的「生氣」,目的在於生血氣,因為生血氣是肝的主要作用(《黃帝內經》:「肝者,罷極之本……,以生血氣」)。養肝的生氣目的在於振奮肝的生機。
怎樣養肝的生氣?
——舒暢心情
舒暢心情,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以美好的春天振奮自己的心情。
——生發之食,春天多吃
吃春天有生發之性、可以助生機的食物,如春韭、豆芽、春筍、野菜、香椿、薺菜等。
——溫陽滋補,以助肝氣
多吃溫陽滋補的食物助肝的生氣,如雞、鹿肉、羊肉、狗肉。
(三)春天要注意溫肝陽、益肝氣
人體五臟都含陰精和陽氣。肝陽虛的人,春天調養效果最好。肝陽虛有什麼特點?就是易疲勞、乏力、生機不振,精神萎靡,情緒低落,怕冷。
那麼,如何溫肝陽?
避寒就溫,多曬太陽。
多喝雞湯。
因為五禽中,雞應於肝,雞湯滋養肝血、肝氣最好。所以傳統的婦女坐月子、月經後要喝雞湯,原因就在於此。春天更不應錯過喝雞湯補肝血肝陽的大好時機。
(四)春天要會養肝陰、滋肝血
多吃枸杞泡茶、當歸燉肉,以滋養肝陰。
少熬夜,少勞累以保肝陰。
(五)春天養肝貴在舒肝氣
春天,應借大地復甦,萬物生發之機,舒暢心情;心情舒暢了,氣血方能調達;氣血調達,五臟才能安和。所以春天養肝貴在舒肝順氣,避免抑鬱,抑鬱易導致肝鬱,就不利於肝的保養。
總之,春天養肝的目的在於協調肝的陰陽平衡。陰陽平衡,健康一生。
春天怎樣養眼睛?
人的五官(眼、耳、鼻、口)與五臟(肝、心、脾、肺、腎)密切相關,五官依靠五臟滋潤,其中眼睛的營養在於肝,眼睛要有肝血滋養才能視物,所謂肝受血而能視。
春天精氣應肝,肝與目的關系最密切(肝開竅於目),所以春天借養肝的機會應同時養眼睛,具體做法是:
(一)多吃養肝的葯食以養目
如枸杞、菊花、當歸、草莓、鴨肝。
(二)多賞花以悅目
多到郊外、田野、樹林,多看綠色以養眼睛。
(三)多按摩養眼睛的穴位
睛明(目內眥旁0.1寸)
四白(眼眶下正中凹陷處)
攢竹(眉中凹陷中點)
瞳子髎(眼睛魚尾部)
春天怎樣養筋?
人體的筋與肝的關系最密切。筋要靠肝濡養,所謂肝主筋。所以春天在養肝的同時還要養筋。
多到花園里做伸筋壓腿運動。
多吃養肝陰、肝血的葯食以養肝柔筋。
酸入肝,可多吃含酸味的葯食以養筋,如木瓜泡水,或芍葯3克、木瓜3克、甘草3克泡水服。
以臟養臟:
根據中醫以臟養臟的理論,應吃點牛筋或豬蹄以養筋。
春天怎樣養膽?
膽的功能是貯存與輸送膽汁,以助腸胃消化、吸收營養。但是,膽汁的分泌與肝密切相關,肝膽相表裡,功能相輔相成。因為肝疏泄正常,膽汁才能充盈,所以春天應肝膽並養。
1.舒暢心情
有利於舒肝利膽。
2.吃一些舒肝膽的食物
如蒿子稈,或柴胡3克、竹葉3克泡水飲,或薄荷泡水飲。口苦、舌苔黃、脅肋不舒,可吃苦丁菜或服加味逍遙丸。多吃蘿卜、青菜、水果,少吃油膩。
3.做肝膽拍打功
肝膽均位於右脅下,而肝氣行於左,所以要多拍打左、右脅部。方法是早晚用手掌同時拍打兩脅下30次。
春天還要會養頭
俗話說:「春天易得頭上病,冬天易得足下病」。所以春天要養頭,冬天要養足。
(一)春天養頭要披發,多梳頭
以促進頭部氣血運行,既可保養頭發又可防治頭疾。
(二)春天要多洗頭
冬天天氣冷洗頭少,春暖了,就應多以溫水洗頭,以促進頭部氣血運行。
(三)春天要多做頭頸運動及按摩頭部
方法:
第一,兩手抱頭,兩中指按摩頭頂正中的百會穴。
第二,大拇指及四指按摩後腦風府穴(項上,入發際1寸)、腦戶穴(發際上2寸)、風池穴(風府旁開1寸)及太陽穴。
第三,領扣要松,少系領帶以保持頭頸血流通暢。
第四,「以頭補頭」,可吃一些雞頭、鴨頭、豬頭等。
春天的衣、住、行、食
(一)衣
早春天氣,乍暖還寒,有時還會倒春寒,所以一定要注意增減衣服,所謂「春捂秋凍」,就是說早春要多穿暖一點,不要急於脫冬衣。
春天衣服要寬松舒適、消閑,所謂「披發緩行」。
(二)住
辦公室及家庭要多開窗戶,一天至少開兩次窗戶,每次15~30分鍾。
(三)行
春天要多出去郊遊、踏青、賞花,多走路、多運動。
春天要多步行,多曬太陽以養陽。
要披發緩行,春天陽氣開始外泄、毛孔開始舒張,所以要穿寬松衣服,讓毛孔透透氣。
(四)食
1.多吃溫陽性食物
五禽之中雞養肝,所以春天應多食燉雞以養肝。
2.多吃生發性食物
如豆芽、韭菜、青筍、香椿……以助肝之生發。
3.多吃酸味食物
因為食物的五味(酸、苦、甘、辛、咸)與人體的肝、心、脾、肺、腎相應。酸入肝,所以多食酸性食物有利於肝的滋潤。水果如酸棗、橙子、獼猴桃等。
4.春天時令菜
如豆苗、蒜苗、豆芽、韭菜等。
5.春天時令水果
如草莓、青梅、杏等。
6.春天的一大補品
春天的蜂蜜、蜂王漿是大自然給人類的最好的春季禮物,天天早晨喝杯蜂蜜水有益於長養生機。
7.輔助肝臟解毒的食物
如綠豆、豆漿、生薑等,尤其豆漿是中國人傳統的保健食品,既可增加免疫力又可防癌、降血脂,還可解毒,可謂一石三鳥。
8.多吃甜味食品
如水果、甜粥(糖尿病例外)。
9.動物肝臟
「以臟補臟」,動物肝臟首選鴨肝,其次是羊肝、豬肝、雞肝,對養肝血最好,保養眼睛也很好。但因含膽固醇高,所以膽固醇高者不宜多服。
俗話說:「『春捂秋凍』,可別急於脫冬衣啊!」
俗話說:「春天易得頭上病,養頭就要多梳頭」。
7、春季養生秘訣
1、注意睡眠。俗話常說:早睡早起精神好。這樣有助於提高夜間睡眠質量。睡眠時間不宜過長,一般成年人每天8 小時,中學生8~9 小時,小學生9~10 小時。當然,時間也要因人而異。
2、晨起最好用冷水洗臉,以刺激皮膚和大腦,使之盡快適應春季的血液循環變化。
3、加強體育鍛煉。運動可改善人體的代謝過程,增強血液循環和呼吸功能,對中版樞神經等系統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所以,春季應多運動,如登山、郊遊、散步等。
4、經常按摩太陽穴、曬曬太陽亦有益於解除春困。當出現睏倦時,可利用音響、觸碰等,給自己一定的刺激,這樣能改變人體內在節奏,使大腦中樞神經迅速進入清醒狀態,從而使睏倦得以消除。
另外建議你飲用鄭9味紫權葡茶」來調理的,能保證體力充沛,思維靈敏,睡眼好,不易疲勞。
8、春季應注意什麼
冬天要養「藏」。
養「生」,就是春天應藉助大自然的生機,去激發人體的生機,鼓動生命的活力,從而進一步激發五臟,盡快從冬天的藏伏狀態中走出來,進入新一年的生命活動。春天重在養肝,因為肝主生機,肝應於春。
春天肝氣當旺,肝主生,所以春天養肝比其他時候效果要好,那麼我們在春天就應該藉此天時重點調養肝的陰陽,重點治療肝的病,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風氣通於肝。大自然中的風氣和肝的關系最大。風是春天的主氣,所謂春天主風。風在傷害人的時候,稱為風邪,風邪屬於陽邪,最容易損傷人的肝,尤其易損耗人的肝陰,使我們發生肝陰不足,出現頭暈、眼乾、目澀、脅肋灼痛、手足蠕動,舌紅少津、脈弱細數等症,風邪甚至還會擾動肝陽,出現肝風、甚至中風。這種情況叫外風引動內風,所以春天養生最應重視養肝息風。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養好生,一年四季身體好。萬物復甦,養生要趁早。」
養「生」,就是養生機,也就是長養人體生命的活力。春天正是長養人體生命活力的最佳時機。
1.多到戶外,長養生機
——踏青去
春暖花開,陽光燦爛,大地一片生機。就應該多到公園,多到郊外,到高山、海邊、河畔、曠野……去踏青、去春遊、去放風箏、去呼吸新鮮空氣。
——我們一起做運動
可以選擇騎車、快走、跑步、爬山、打球……這樣既鍛煉了身體,又陶冶了心情。更重要的是可以藉助春天大自然的生機,長養人體的生氣,激發人體生命活力,幫助人們走出嚴冬,融入到春天生機勃勃的狀態中去。
2.擺脫春困,充滿生氣
人體由冬寒進入春溫,由「冬藏」轉入「春生」,這樣氣血運行偏於外,可能導致心腦相對缺血,所以使人發困。
——多平卧,免春困
因為平卧時,血就會充分流到肝內(「卧則血歸於肝」),肝的氣血充足、氣血條達,心腦供血充足,春困便可解決。
——春茶提神
春茶是讓人有生氣的好飲料。
此外,人參燉雞或黃芪燉肉,可以益氣養肝,幫助我們走出春困低谷。
3.心情愉快,朝氣蓬勃
——拒絕抑鬱,遠離沉悶
冬天天氣嚴寒、氣候陰冷,人的心情容易沉悶、壓抑;到了春天,天空晴朗,陽光明媚,就應該拒絕抑鬱,遠離沉悶,使心情愉快起來。
——朝氣蓬勃
多和人說笑,多去賞花以悅目,心情就會愉快,才會有朝氣,有朝氣才有生氣,五臟才有活力。
春天重在養陽
切莫錯過春天養陽這一大好時機。
(一)生命的火種——陽氣
人體陽氣有三大作用:
1.生化作用
人體靠陽氣生化氣血、精血津液。
2.宣化作用
人體的氣血、津液主要精微要靠陽氣輸送、散布。
3.衛外作用
陽氣有防禦和衛外作用。
就是說,陽氣是五臟的動力,也是生命的火種,陽氣產生功能,人無時無刻都不能沒有陽氣。沒有陽氣,陰精就不能產生,生命就會停止,所以我們必須注重養陽氣。尤其是陽虛的人春天更應抓住時機養陽。
(二)人體的功能減弱——陽虛
生命活動是陰陽的運動,具體是陽氣和陰精(包括精、血、津、液)的相互作用。陽氣和陰精都很重要,它們不斷地保持著陰陽的動態平衡。
春天養陽就是藉助春天大自然的陽氣協調我們的陰陽平衡。
陽虛,就是人體的陽氣虛弱。陽偏衰,人體的功能就會減弱,就會熱量不足,人就會怕冷,手足發涼,疲勞乏力,甚至小便清長,大便稀溏,脈弱無力,舌淡苔白,此時就應該補陽。
(三)春天是養陽的大好時機
一年之中,春天是養陽的大好時機,所謂「春夏養陽」。春夏是陽長陰消階段,秋冬是陰長陽消時期,順應自然界陰陽氣化規律,春夏就應養陽,以補我們自身陽氣的不足。
第一,日出時,面向東方,做深呼吸,兩手臂伸長,讓陽氣從口鼻及人體的皮膚肌腠(毛孔)及手心勞宮穴進入人體。
第二,正午、日頭當頂時,陽氣最濃,可立於庭院,脫帽,做深呼吸,讓日精從口鼻及頭頂百會穴進入人體。
第三,傍晚、日落前,到戶外,面對夕陽做深呼吸,讓日光進入人體。
第四,晴天,要多在藍天白雲下,立在曠野或戶外做深呼吸。
第五,住在高樓的,要面向陽光,打開窗戶做深呼吸。
總之,要多去天氣好、太陽光好,南方、東方,向陽光處、高處等地方去呼吸陽氣,因為這些地方陽氣最足。
在一年四季中,春應於肝、夏應於心,長夏應於脾,秋應於肺,冬應於腎,所以春天重在養肝。
(二)春天養肝是養肝的「生氣」
養肝的「生氣」,目的在於生血氣,因為生血氣是肝的主要作用(《黃帝內經》:「肝者,罷極之本……,以生血氣」)。養肝的生氣目的在於振奮肝的生機。
怎樣養肝的生氣?
——舒暢心情
舒暢心情,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以美好的春天振奮自己的心情。
——生發之食,春天多吃
吃春天有生發之性、可以助生機的食物,如春韭、豆芽、春筍、野菜、香椿、薺菜等。
——溫陽滋補,以助肝氣
多吃溫陽滋補的食物助肝的生氣,如雞、鹿肉、羊肉、狗肉。
(三)春天要注意溫肝陽、益肝氣
人體五臟都含陰精和陽氣。肝陽虛的人,春天調養效果最好。肝陽虛有什麼特點?就是易疲勞、乏力、生機不振,精神萎靡,情緒低落,怕冷。
那麼,如何溫肝陽?
避寒就溫,多曬太陽。
多喝雞湯。
因為五禽中,雞應於肝,雞湯滋養肝血、肝氣最好。所以傳統的婦女坐月子、月經後要喝雞湯,原因就在於此。春天更不應錯過喝雞湯補肝血肝陽的大好時機。
(四)春天要會養肝陰、滋肝血
多吃枸杞泡茶、當歸燉肉,以滋養肝陰。
少熬夜,少勞累以保肝陰。
(五)春天養肝貴在舒肝氣
春天,應借大地復甦,萬物生發之機,舒暢心情;心情舒暢了,氣血方能調達;氣血調達,五臟才能安和。所以春天養肝貴在舒肝順氣,避免抑鬱,抑鬱易導致肝鬱,就不利於肝的保養。
總之,春天養肝的目的在於協調肝的陰陽平衡。陰陽平衡,健康一生。
春天怎樣養眼睛?
人的五官(眼、耳、鼻、口)與五臟(肝、心、脾、肺、腎)密切相關,五官依靠五臟滋潤,其中眼睛的營養在於肝,眼睛要有肝血滋養才能視物,所謂肝受血而能視。
春天精氣應肝,肝與目的關系最密切(肝開竅於目),所以春天借養肝的機會應同時養眼睛,具體做法是:
(一)多吃養肝的葯食以養目
如枸杞、菊花、當歸、草莓、鴨肝。
(二)多賞花以悅目
多到郊外、田野、樹林,多看綠色以養眼睛。
(三)多按摩養眼睛的穴位
睛明(目內眥旁0.1寸)
四白(眼眶下正中凹陷處)
攢竹(眉中凹陷中點)
瞳子髎(眼睛魚尾部)
春天怎樣養筋?
人體的筋與肝的關系最密切。筋要靠肝濡養,所謂肝主筋。所以春天在養肝的同時還要養筋。
多到花園里做伸筋壓腿運動。
多吃養肝陰、肝血的葯食以養肝柔筋。
酸入肝,可多吃含酸味的葯食以養筋,如木瓜泡水,或芍葯3克、木瓜3克、甘草3克泡水服。
以臟養臟:
根據中醫以臟養臟的理論,應吃點牛筋或豬蹄以養筋。
春天怎樣養膽?
膽的功能是貯存與輸送膽汁,以助腸胃消化、吸收營養。但是,膽汁的分泌與肝密切相關,肝膽相表裡,功能相輔相成。因為肝疏泄正常,膽汁才能充盈,所以春天應肝膽並養。
1.舒暢心情
有利於舒肝利膽。
2.吃一些舒肝膽的食物
如蒿子稈,或柴胡3克、竹葉3克泡水飲,或薄荷泡水飲。口苦、舌苔黃、脅肋不舒,可吃苦丁菜或服加味逍遙丸。多吃蘿卜、青菜、水果,少吃油膩。
3.做肝膽拍打功
肝膽均位於右脅下,而肝氣行於左,所以要多拍打左、右脅部。方法是早晚用手掌同時拍打兩脅下30次。
春天還要會養頭
俗話說:「春天易得頭上病,冬天易得足下病」。所以春天要養頭,冬天要養足。
(一)春天養頭要披發,多梳頭
以促進頭部氣血運行,既可保養頭發又可防治頭疾。
(二)春天要多洗頭
冬天天氣冷洗頭少,春暖了,就應多以溫水洗頭,以促進頭部氣血運行。
(三)春天要多做頭頸運動及按摩頭部
方法:
第一,兩手抱頭,兩中指按摩頭頂正中的百會穴。
第二,大拇指及四指按摩後腦風府穴(項上,入發際1寸)、腦戶穴(發際上2寸)、風池穴(風府旁開1寸)及太陽穴。
第三,領扣要松,少系領帶以保持頭頸血流通暢。
第四,「以頭補頭」,可吃一些雞頭、鴨頭、豬頭等。
春天的衣、住、行、食
(一)衣
早春天氣,乍暖還寒,有時還會倒春寒,所以一定要注意增減衣服,所謂「春捂秋凍」,就是說早春要多穿暖一點,不要急於脫冬衣。
春天衣服要寬松舒適、消閑,所謂「披發緩行」。
(二)住
辦公室及家庭要多開窗戶,一天至少開兩次窗戶,每次15~30分鍾。
(三)行
春天要多出去郊遊、踏青、賞花,多走路、多運動。
春天要多步行,多曬太陽以養陽。
要披發緩行,春天陽氣開始外泄、毛孔開始舒張,所以要穿寬松衣服,讓毛孔透透氣。
(四)食
1.多吃溫陽性食物
五禽之中雞養肝,所以春天應多食燉雞以養肝。
2.多吃生發性食物
如豆芽、韭菜、青筍、香椿……以助肝之生發。
3.多吃酸味食物
因為食物的五味(酸、苦、甘、辛、咸)與人體的肝、心、脾、肺、腎相應。酸入肝,所以多食酸性食物有利於肝的滋潤。水果如酸棗、橙子、獼猴桃等。
4.春天時令菜
如豆苗、蒜苗、豆芽、韭菜等。
5.春天時令水果
如草莓、青梅、杏等。
6.春天的一大補品
春天的蜂蜜、蜂王漿是大自然給人類的最好的春季禮物,天天早晨喝杯蜂蜜水有益於長養生機。
7.輔助肝臟解毒的食物
如綠豆、豆漿、生薑等,尤其豆漿是中國人傳統的保健食品,既可增加免疫力又可防癌、降血脂,還可解毒,可謂一石三鳥。
8.多吃甜味食品
如水果、甜粥(糖尿病例外)。
9.動物肝臟
「以臟補臟」,動物肝臟首選鴨肝,其次是羊肝、豬肝、雞肝,對養肝血最好,保養眼睛也很好。但因含膽固醇高,所以膽固醇高者不宜多服。
俗話說:「『春捂秋凍』,可別急於脫冬衣啊!」
俗話說:「春天易得頭上病,養頭就要多梳頭」。
9、春季如何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