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養生基地規劃

養生基地規劃

發布時間:2020-07-26 22:27:25

1、國內養生旅遊規劃有哪些方向

游規劃方向的大分類:

1.中醫葯保健養生旅遊
旅遊項目包括針灸、按摩、推拿、拔罐、刮痧等傳統中醫療法,以及中葯材種植基地、中醫院、治病中心、中醫葯博物館等的參觀、游覽、體驗。

2.飲食養生旅遊
遊客根據自身體質在飲食偏性所在地選擇,獲取適合自己的特色飲食或葯膳,達到食療養生的目的。食療在養生文copy化中有重要的地位。

3.導引和武術
以氣功、傳統導引術、太極拳、少林拳等為賣點的養生旅遊。通過在武術發源地辦班吸引遊客,學習傳統導引術、武術的方式,指導遊客學習和練習養生術。

 4.環境養生旅遊
國內有眾多森林公園、海岸沙灘、古村落、宗教聖地、溫泉、療養院等環境優美、適合旅遊開發的地方,其中很多旅遊資源本身即具有養生價值。

根據分類方法不同,一些旅遊規劃公司還會將養生旅遊規劃分為分時度假養生游、養生科普教育游、養生果蔬採摘游、養生主題節慶游。

來源:前瞻研究院

2、如何合理進行健康醫療養老養生產業規劃?

還是給一個關於「抄健康+醫療+養老+養生」相結合的規劃案例供您參考吧

《北京熊兒寨鄉產業發展策劃2014~2019》:經過充分調研及綜合分析,中機院將該項目頂層設計為五個「一」項目,即:一園:國際高端生態旅遊園區;一鎮:養老養生健康鎮;一所:中葯種植觀光養生會所百;一部:體育休閑旅遊觀光俱樂部;一基地:企業家發展創新基地。

並構建:熊兒寨鄉「2+3+N」生態產度業集群:

2大主導生態文化產業:生態養老鎮、總部創新基地;

3大特色支撐業態:中醫養生會所、生態旅遊園、國際文化體育俱樂部;

N個基礎配套服務問:養老鎮保健護理、醫療看護等配套資源;老年大學、幼兒園、培訓基地等教育資源;對居民新區、答養老鎮、總部基地的物業服務;其他生活性服務業配套資源。

3、養老養生健康產業發展前景如何?想在這方面做投資

據中機產城規劃設計研究院網上顯示:在中國,養老養生健康產業發展前百景十分廣闊,建設面向全國乃至世界的養老養生健康產業發展基地具有無可替代的優勢。
分析原因:隨著世界以及我國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劇,以滿足老年人度需求為主的商品和服務市場必然隨之擴大,再加上亞健康人群的不斷增加,人問們養生意識增強,養老養生健康產業迎來了發展機遇。一個可以讓人感到心曠神怡的養老養生之地,是當代及未來人們對生活的追求,也是高優生命質量的較好體現。因此,如何創建一個具有中國答特色、能夠滿足我國當代及未來人們的養老養生生活的實際需求,並能解決人口老齡化實際問題的健康產業內,是當前面臨的亟需解決的現實問題,也是今後我國社會、文化、經濟等發展的一件大事。而傳統文化尤其是傳統中醫葯文化,是我國所擁有的得天容獨厚的養老與養生健康資源,

4、生態養生度假區可以開發的產品有哪些?

也不知道生態來養生度假區,是怎麼個形式的.
可以開餐廳,一些養生食品,綠色生態食品.餐廳里可以大量介紹各種源食品的養生療效.
另外,泡溫泉,可以各種養生植物或是葯方加入.也是生態養生為主線.各種溫泉池都對什麼樣的人適用.要做到大家喜歡,針對自己的身體情況有選百擇.
還有一些生態美容館,可以美容\按摩放鬆一類的.
還可以做一些娛樂項目,在生度態綠色植物環境下,設置一些供人們玩的娛樂項目.

5、農業示範園的規劃重點是哪些?

(一)、搞好育苗中心項目建設。根據我市種苗產業發展狀況及市場前景,園區計劃在現有的基礎上,進一步發揮***地熱資源優勢,擴大溫室育苗面積到10000平方米,達到年繁育種苗5000萬株的能力,打造永順規模最大的集約化育苗中心。同時充分利用溫室資源,育苗後期搞好花卉繁育,培植壯大種苗和花卉產業。
(二)、加大蔬菜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研發和引進力度,建立蔬菜新技術、新品種試驗示範基地。
1、大力推廣利用無性繁殖、組織培養、雜交等現代生物技術,開發新的品種資源和新品種培育。利用智能溫室開發工廠化種植技術,利用設施生產及無土栽培技術,在人工控制的溫室環境中生產無毒、優質、高檔蔬菜、花卉的種苗。
2、開發應用減少化學品投入及無公害新農葯、新肥料、新制劑等技術,解決農葯、化肥的殘留超標和有毒有害物質問題,大幅度降低生產成本,形成優勢農產品無公害優質高效開發技術體系。
3、引進新設備、新工藝及新技術,重點在加工工藝、包括技術、質量檢測技術等加工技術方面進行改善,改進和完善蔬菜、果品的採收、分級、包裝、冷凍、貯運等冷煉系統技術及包裝技術等;建立和健全加工產品質量檢測技術。
4、重點引進和開發適宜本園區農產品應用的農業投入品、農業環境、葯物殘留等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引進並實行農產品的品種、生產、加工、質量安全、包裝、貯運等國家標准和行業標准,以及出口農產品的有關國際標准。遠景設計院認為應加強無公害農產品產地環境質量監測,重點控制蔬菜、果品的有機磷類農葯高殘留和生長激素濫用。
(三)、完善科研培訓服務中心建設。設置博士後工作站、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和種苗快繁中心。強化農民科技培訓工作。發揮園區科研培訓中心和園區示範基地「進門是課堂、出門是現場」的優勢,採取集中授課、現場咨詢、研討交流、親手操作、電化教育等多種培訓方式,對農民開展科技培訓教育,「十二五」期間,計劃培訓農民10萬人次,為發展現代農業培養新型農民。
(四)、搞好生態餐飲和溫泉洗浴項目建設。「十二五」期間,規劃建設2000平方米溫泉養生溫室和5000平方米的生態餐廳,利用溫室環境調控技術和園藝造景,營造出一個常年綠色的環境,為遊人提供餐飲服務的同時,還提供一個特色休閑養生場所。
(五)、完善園區綠化。綠化規劃目的在於為現代農業示範園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創造優美的園林外貌,以促進旅遊業的發展,綠色植物是創造自然景觀的重要素材,樹種選擇應體現多樣統一,突出季相變化,通過層次變化、空間組織和色彩的配置,「點」、「線」、「面」、「型」相結合,營造四季常綠,三季有花的景觀。
(六)、加強與國內知名農科院校的合作,實現產、學、研結合。把園區做為農科院校科研成果推廣轉化的平台和產業孵化器,進一步提升園區科技水平。同時,創新園區經營管理模式,搞好園區企業化運作管理,堅持走引用農業高新技術,打造精品園區,品牌農業,知名農產品的路子。

與養生基地規劃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