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腎病的保養和預防注意什麼
一是控制飲食結構,避免酸性物質攝入過量,加劇酸性體質。飲食的酸鹼平衡對於腎病的治療及並發症的防治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飲食方面要多吃富含植物有機活性鹼的食品,少吃肉類,多吃蔬菜。恰瑪古富含植物有機活性鹼,能迅速排除體內酸毒,澄清尿液酸毒,從而真正的保護腎臟。 二是,參加有氧運動,適當鍛煉身體,在陽光下多做運動多出汗,可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酸性物質,從而預防腎病的發生。 第三,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有過大的心理壓力,壓力過重會導致酸性物質的沉積,影響代謝的正常進行。適當的調節心情和自身壓力可以保持弱鹼性體質,從而預防腎病的發生。 第四,生活要規律,生活習慣不規律的人,如徹夜唱卡拉OK、打麻將、夜不歸宿等生活無規律,都會加重體質酸化。容易患糖尿病。應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保持弱鹼性體質,使腎病遠離自己。 第五,遠離煙、酒。煙、酒都是典型的酸性食品,毫無節制的抽煙喝酒,極易導致人體的酸化,使得腎病有機可乘。 第六,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農作物,家禽魚蛋等,要吃一些綠色有機食品,要防止病從口入。 第七,腎病患者應禁房事、即使治癒後仍禁半年至一年,如對具體情況不清楚,一定要及時詢問醫生且遵醫囑。
2、腎臟病的預防與醫治
一,應轉診到腎臟專科進行CKD的確認、病因的篩查及治療計劃的確立。CKD是慢性腎臟損害的一個統稱,是由很多疾病組成。對於每一例疑似是腎臟病者,我們要回答下述問題:①真的是腎臟病嗎? ②假如是,那麼是屬於哪一個腎臟病綜合征? ③這綜合征的根底疾病是什麼? 和④腎功能損害程度。
常見的腎臟病可歸納為兩大類,即腎小球疾患和腎小管、間質疾患。腎小球疾患的特徵是;有較顯著的蛋白尿(常>1.5g/24h)和血尿(可為鏡下或肉眼血尿):如有大量蛋白尿(>3.5g/24h)或腎小球性血尿(尿畸形紅細胞),便可以肯定是腎小球疾病。腎小管、間質疾患的特徵是:蛋白尿常為輕度(<1.5g/24h),尿沉渣檢查僅有白細胞,有些病例可有特殊的腎小管功能障礙。
3、腎病的中醫養生療法有什麼?
按摩療法,也是腎炎病的一種輔助治療措施。以按摩部位來分,可分為頭面頸部按摩、胸腹部按摩、腰背部按摩、肢體按摩、足部按摩等,長期堅持,也有一定作用。當然,腎臟病患者進行按摩治療,僅是一種輔助措施,對此患者應有所認識,應該全面理解腎臟病的綜合治療。適用於腎臟病患者的常用保健按摩方法較多,患者可根據病情選擇運用,對所用穴位不明者,應在醫生指導下選准穴位,方可進行。
腰部自我按摩
(1)推法
用兩手掌根部緊按腰部,用力上下推動,動作要快速有勁,直至發熱為止,每日早晚各進行1次。具有補腎通絡、行氣活血的功效。
(2)摩法
用兩手掌擦熱,按摩兩側腰部,每側50次,每日早晚各做1次。有補腎壯腰的功效。
(3)捶法
用兩手握空拳,前後來回捶擊雙側腎區,或結合捶擊與其對應的腹部,每次20下。具有通經活絡、行氣化淤止痛的功效(伴有血尿者,不宜用此法)。
本法重在腰部,通過自我按摩,對腎臟病患者具有補腎壯腰、舒筋活絡、祛風除濕、調節臟腑功能的作用,可增強身體抵抗力。
自我穴位按摩
(1)浴面
兩手搓熱,手指並攏,手掌攤開,緊貼面部,以雙手中指的指腹部為先導,分別從鼻翼兩旁的迎香穴開始,沿鼻柱兩側緣向上推擦,經目內眥、眉頭等處到達前額部,然後兩手左右分開,橫推至兩鬢,兩掌心也隨之掩眼而過,由兩鬢再向下,經過顳部的太陽穴及耳前、面頰等部,返回到鼻翼兩旁之起點,再重新開始,按上述路線循環進行。浴面具有暢通氣血、祛散風寒、明目通竅、醒腦提神及美容等功效。適用於感冒、頭痛、神經衰弱等。對腎臟病之體虛易感冒者甚宜。
(2)擦鼻
用兩手中指指腹擦鼻的兩側,由攢竹至迎香。具有通鼻開竅的功效。適用於防治腎臟病引起的體虛感冒。
(3)運頂
五指略為張開,按於額上,由前向後,順手運頂摩發,宛如梳頭之狀。因五指分開,正好作用於分布在頭頂部的五條經脈,頭領兩側又是膽經的分野,故運頂具有疏通氣血、散風行濕、清泄肝膽之火的功效,適用於防治腎臟病之高血壓、失眠、頭痛、神經衰弱等症。
(4)抹項
兩手手指相互交叉,手掌合攏,抱於腦後項枕部,掌根部分別安置於後枕骨下項後大筋(斜方肌)外兩側凹陷處的風池穴,後沿著脊柱,由上往下按抹數次。風池穴為體表的「感風之處,停風之所,治風之穴」,用力按抹,可祛頭面之風,散巔頂之寒,宣肝膽之火、清耳目之熱。適用於防治感冒、頭痛、高血壓、神經衰弱等症。對腎臟病高血壓型及體虛易感冒者均宜。
(5)推胸肋
用一手的手掌平放在同側胸部的乳頭上方,斜行向下推抹,途經前胸正中兩乳頭之間(膻中穴),推向對側的脅肋部。推胸肋法有寬胸利氣、止咳化痰、平喘降逆、疏肝利膽、和胃消食、散淤除積等作用。經常練習,可產生增強呼吸機能、促進血液循環,宜散郁滯之氣血等綜合效應。對腎臟病引起的水腫、高血壓、納差等均有效。
(6)揉中脘
以一手掌大魚際部緊貼中脘穴,另一手疊於掌背之上以助其力,兩手協調作順時針方向揉動。有健脾和胃助消化之功。適用於腎臟病及慢性腎功能衰竭而見胃脘痞滿、脹痛、食慾不振、惡心嘔吐等症。
(7)摩腹
用一手手掌心掩於臍部,另一手手掌重疊其上,從臍下兩橫指處的氣海穴開始,手掌緊貼腹壁,作以臍為中心的順時針方向、直徑由小到大、呈螺旋狀的揉摩運動,一直擴展到整個腹部,如此反復數次。摩腹可健脾和胃、消食導滯、化濕散淤、利水通淋、補氣生血、溫養下元。因六腑以通降下行為順,臍下氣海穴為「元氣蓄藏之海」,故摩腹不僅能理氣通腑,而且能激發振奮元氣而起強壯作用,是較常用的自我保健法之一。適用於防治腎臟病所致之消化不良、腹脹、泄瀉及下元虛冷、夜尿頻多等症。
(8)擦少腹
兩手掌分別緊貼兩側肋部,由外上向內下方斜擦。具有溫補脾腎的功效。適用於腎臟病之脾腎陽虛症。
(9)搓腰
兩手掌根緊按腰部脊柱兩側,稍用力上下擦動,動作要快速有勁,配合腰部活動,以腰部發熱為度。搓腰活腰有壯腰健腎作用。如同時按摩兩側肋部,謂之「運動水土法」。「水」指腎、「土」指脾,具有加強脾腎兩臟功能的作用。適用於腎臟病之脾腎兩虛症。
(10)揉腰眼
兩手握拳,以食指掌指關節突起部(拳尖)按揉腰眼穴。具有健腰益腎作用,適用於防治腎臟病的腰酸腰痛。
(11)捶骶
手握空拳,敲打骶部,兩拳交替,一起一落。用勁輕重適當,靈巧而有節奏。因骶部正中一線為督脈的起始段,捶之可振奮督脈(註:督脈行於背部正中,能總督一身之陽經,故又稱「陽脈之海」。有調節全身諸陽經經氣的作用。)的陽氣,上病下取而用於腎臟病之高血壓,若將捶打范圍擴大至兩臀部,對防治腰腿痛也有較好效果。
(12)拿肩
以一手的四指指端與拇掌部相對合,用力攀拿對側肩胛骨上的斜方肌腱,食指、中指指端著力於肩井穴處。然後,一捏一放,一緊一松,逐漸向肩胛、肘臂處挪移,可直拿至腕掌。拿肩法可通行氣血:拿曲池穴(臂彎紋頭外側)能疏風解表、清熱降壓。適用於腎臟病之高血壓或伴有風熱感冒者;拿內關穴(掌側腕上約兩橫指處)能和胃寬胸、養心安神,適用於腎臟病及尿毒症而見惡心、嘔吐、胃病、納差、心慌、胸悶等症。
(13)運膏盲
兩手自然下垂,轉搖兩側肩關節,帶動肩胛骨,以作用於背部的膏盲穴。適用於腎臟病體虛日久或伴有肩背酸痛者。
(14)揉膝
膝關節屈曲,將兩手掌近拇指根的大魚際肌部,分別同時緊按在膝關節髕韌帶兩側的凹陷處(膝眼穴)。隨後帶動該處皮肉做輕柔緩和的迴旋揉動。一膝揉畢,再揉另一膝。揉膝有和氣血、活筋絡的作用。揉完膝眼後,膝內側手掌上行至大腿內側距髕骨上緣二橫指處的血海穴按揉,可活血通經,清血分之熱。適用於治療腎臟病之血淤有熱者;同時膝外側手下行至外膝眼下四橫指處的足二里穴按揉,可健脾扶正、和胃降濁,是腎臟病以脾虛為主者的必選穴,也是常用的強壯穴之一。
(15)擦足
屈膝盤腿,用一手靠小指一側的手掌部,反復摩擦對側一足的內側面或底部。一般從內踝的後方開始,經內踝向下,斜行至腳掌心,來回摩擦。因「濕從足入、寒從腳起」,上述按摩部位是足少陰腎經的一部分,常行擦足之法,可促進腎氣流動、精氣充溢,既能溫腎壯陽,祛除寒濕之邪,又能引熱下行、導火泄降,此即所謂「引火歸原」法。適宜於腎臟病患者長期慣用。
五步按摩法
(1)頭面頸部按摩
包括揉按雙側風池穴,面部雙側迎香穴,推揉鼻樑兩側及頸旁諸穴位,指壓雙側太陽穴,有疏風散邪之功,可預防感冒,減輕鼻塞、咽痛、頭痛等症狀。
(2)胸腹部按摩
可用雙手大魚際,輕輕叩打胸前膻中穴,推揉水分、中脘、下脘諸穴,而後順時針繞臍按摩腹部36周,逆時針繞臍按摩腹部36周。有寬胸理氣、和胃消脹的作用。大便不暢者,點按左天樞穴;大便不通者,雙手掌相疊,由右上腹到左上腹再到左下腹,推揉36次,以產生便意為佳,有利於保持大便通暢。
(4)肢體按摩
取雙手合谷穴,腕上外關穴,下肢足三里穴,三陰交俞穴,腿後側承山穴,以手按捏穴位,有疏通經絡、調理氣血的作用。足三里穴則應作為重點點揉捏按,以益氣培元,增加機體抵抗力。
(5)腰背部俞穴
脊柱雙側華倫夾脊穴及腎俞、脾俞、志室、腰陽關諸穴,由家屬用手掌自上而下推揉。患者也可自我拍打腰部諸穴。有補腎強腰、疏通經絡的功效,可減輕腰痛症狀。
(6)足部按摩
取照海、太溪諸穴,指壓點按。並於每天晚上溫水泡腳30分鍾,搓湧泉穴100次,有引火下行、補腎歸元的作用,對治療腎炎、高血壓等有一定益處,可改善頭暈、口舌生瘡等症狀。
4、如何養腎護腎
5、腎炎如何保養
腎炎的生活注意事項包括避免勞累,去除感染等誘因,百避免接觸腎毒性葯物度或毒物,採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煙、適量運動和控制情緒等以及合理的飲食。問急性期應卧床休息,待臨床症狀好轉後逐步增加活動量。急性期應給予低鹽飲食每日答3g以下。腎功能回正常者不需要限制蛋白質入量,但氮質血症時應限制蛋白質攝入,並以優質動答物蛋白為主。少尿者應限制液體入量。
6、預防腎病的日常保健方法?
冬天注意保暖
調查發現,在冬天不論是腎功能惡化或是洗腎的新病人,都遠超過其它季節,百主因低溫下血管收縮,血壓竄升。小便量減少。血液凝結力變強。容易使腎臟出問題。
2、不亂吃葯
許多市售的止痛葯、感冒葯和中草葯都有腎臟毒性,不要不經醫師處方亂吃。對醫師處方的抗生素、止痛葯也應該知道其副作用。
3、不暴飲暴食
吃太多蛋白質和鹽分。會加重腎臟負擔。此外,運動飲料含有額外的電解質與鹽分,有腎病的人需小心這類飲料。
4、治療感冒
若感冒去了又來,或是感冒後。有高血度壓、水腫、解小便有泡泡。最好找腎臟科醫生做篩檢。
5、適量飲水不憋尿
尿液瀦留在膀胱,就如同下水道阻塞後容易繁殖細菌一樣,細菌會經由輸尿管感染腎臟。
6、控製糖尿病和高血壓
血壓控制不好、糖尿病太久都會造成血管硬化。而腎臟就是由數百萬個微血管球組成。內血糖血壓控制不好。腎臟壞得快。
7定期檢查
最好每半年做一次容尿液和血液肌酸酐和尿素氮檢查。女性懷孕時腎臟負擔會加重。應該監測腎功能。以免因妊娠毒血症而變成尿毒症。
陝西平民醫院腎病治療中心專業治療腎病,還需要了解其他關於腎病的信息可以去他們網站上了解、
7、護腎知識:哪些因素會加重腎臟負擔
8、腎病的防治原則
如果說要簡單明了的話,那麼就是:(1)注意日常飲食、加強身體鍛煉。使自己少生病,少吃葯。減少對腎臟的壓力。(2)勤觀察自己和腎臟有關的生理現象。如:尿頻、尿急、尿澀痛、尿短淋瀝、尿赤黃、腰痛、腹脹痛等。(3)做為女性,最好做定期的體檢,及時的發現問題。
祝你健康快樂。
9、腎的保養有哪些
1, 食物養腎:養腎食物很多,但最有效之物當屬動物腎臟。豬、狗、羊、牛之腎臟均有養腎氣、益精髓之作用。腎虛腰痛、遺精、遺尿等症均可以食動物腎臟來補益。如羊腎甘溫,可補腎氣;豬腎咸平,有助腎氣、利膀胱功能,對腎虛浮腫亦有效;狗腎性平,最適合腎虛體弱,手足發冷之老年婦女患者。 2, 葯物補腎:腎陰虛可常用六味地黃丸,其中的熟地黃、山茱萸、山葯、澤瀉、茯苓、丹皮等有補腎陰之效。肝腎陰虛,兩眼昏花,以六味地黃丸加枸杞、菊花為湯。腎陽虛型可選用腎氣丸,即以六味地黃丸另加桂枝、附子。另外,人參、首烏、黃芪、甘草、胎盤、蟲草等葯也有強身補腎,促進新陳代謝提高機體免疫力作用。 3, 節欲護腎:養腎就是養精,養精必須節欲。漢代名醫張景岳說:"欲不可縱,縱則精竭,竭則真散。蓋精能生氣,氣能生神。故善養生者,必寶其精。精盈則氣盛,氣盛則神全,神全則身健,身健則病少。"房勞過度,精氣外泄,易耗傷身體;節制房事,保養精氣,即能抗衰延年。但也不可過分抑制性慾,以免引起身體不適和心理不暢而影響身體健康。 4, 浴足助腎:在睡前用溫水泡腳,可引血下行,補益腎氣,安定心神,有助於安睡。清代有位總督,晚年有"養生秘訣":"晨散三百步,睡前一盆湯"。就強調在睡前用熱水泡腳。這種足浴,水溫應在40度左右,時間不少於5分鍾,雙腳要不停地互相摩擦,出浴後,立即揩乾,並用手在腳心揉擦二、三百次。 常咽唾液能滋養腎精,潤澤肌膚毛發;多飲水可防津液耗損過多等。總之,老年疾病及早衰多源於腎精虧虛,真元耗散,陽氣衰竭,故中老年人應注意保養腎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