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養生高樁

養生高樁

發布時間:2020-07-26 19:25:24

1、經常站渾圓樁,有什麼養生效果?

經常站渾圓樁,對養生有一定的效果的。
我國傳統醫學認為來陰陽和調則百病不生,陰盛陽衰則機體失調,陰沉陽亢則脾氣暴燥。因此,養生長壽第一步要做的便是平秘陰陽,調和心態源,這也是最基本的一步。 渾圓功夫的內修內養原則是超越自我,超長壽百的生存。其具體的內修法也就是進行生理上陰陽平衡的修煉,即從「獨立守神、抱圓守一」的渾圓養生樁修煉開始。渾圓養生樁是渾圓功夫中的基本養生手段度,也是積蓄高能量,調整心態陰陽平衡的唯一方法。其以五內環境的內煉為主,把渾圓知功夫特有的「麻熱脹」意識作為體內感應的誘導,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使身心發生全面的變化,達到身心的高度自然凈化、平衡肌體身心狀態,從而道起到養生治病、強身健體,超長壽生存的目的。

2、養生樁松肩五部曲

預備式:兩腳與肩寬,膝蓋部稍彎曲,感覺"咯噔"一下即可,目視前方
1. 雙手抬起,兩臂平行與肚臍高
2. 雙手保持原位不動,雙肘稍微向外展開,雙手在臍上的位置
3. 雙手抬到比百雙肘稍高的位置,雙手略高於肩
4.雙肘再稍抬高,但仍略低於雙手
5. 雙手十度指自然張開,雙臂在胸前做抱球狀
此時就可以稱為"抱住健康"了,因為肩部放鬆了,氣沉於小腹,人才處於放鬆狀態中。小腹也是修煉家稱之的下丹田所在之處,小腹沉實了,人的陽氣也就旺盛了。

很多人認為站養生樁就是站著不動,這是非常錯誤的,人在站養生樁時猶如大樹,不是不動,而內是生生不已之動。站時需用意體察一下全身,保持渾身上下關節似曲非曲。想像自己站在齊胸深的溫泉當中,前後左右有水波輕輕晃動,身體不做中流砥柱,但隨之晃動。站養生樁過程中多想一些美好的事情、幸福的經歷,彷彿整個身子融入到溫暖的泉水之中,從里到外都暖洋容洋的。一切煩惱之事隨波而去,疾病也會隨著水波的盪漾,遠離我們的身體。

3、站樁 高樁有效嗎

很有效,高樁的養生效果很好 當然如果有明師指點還可以出功夫

4、站樁和馬步的區別是什麼

現在一般說「站樁」,大多數其實指的是「養生樁」,腿彎曲度比較小,蹲的比較高,強度小,鍛煉時間要求比較長,屬於「養大於練」的醫療養生運動;馬步樁作為體育運動,更適合身體素質比較好的青壯年,多病體弱的人不宜;所以雖然二者都屬於傳統健身強身「站樁」的范疇內,但是版適應人群不同。(附帶說幾句,其實養生樁也有站的很低的練法,類似高馬步樁,但是需要向懂行的專業老師學習,不可自己權盲修瞎練,容易有流弊,一般自己隨便練練養生的朋友,還是以高位養生樁為主比較好。)

5、練武國忠的養生樁會不會變胖啊 不是說站高樁會增肥嗎

肥和壯不是一個概念,站樁會變得強壯,大吃大喝不運動才會肥胖。

6、中醫養身站樁

站樁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l 站樁時閉眼,容易站不穩。要雙目微睜,目視前方,這樣不僅可以去昏沉,亦可療目疾。 2當腿部肌肉顫動或身體發生搖擺時,注意控制,以免前傾後倒,影響煉功效果。 3站樁前不宜飲酒,飲酒後不宜站樁。 4飯飽之後,休息半個小時,才可站樁。空腹亦不可站樁。 5.大悲、大怒、情緒波動之時,不宜站樁。 6.過度疲勞不宜站樁。 7女子月經期間,如有不適反應,不宜站樁。 8.失眠者上床前站一會,可以睡個好覺,但時間不可太長。否則引起興奮,更加難以人睡。 站樁之道,不加任何意守,不講丹田呼吸,不論時間方位,不拘場地。 樓主可加我為好友給你個人整理的養生資料

7、太極拳站樁,到底是站高樁好,還是站低樁好,還是高低配合著站好呢

由高到低,依功力而定
能站低樁,是因為功夫到了才下去的
不是你想下去站低樁就逼自己下去硬頂的
先高吧

8、站養生樁有什麼具體的細節要求?

養生樁也有很多種,這里主要圍繞平步撐抱樁來講。撐抱樁是眾多樁法中最基本的樁法,將來也是最高級的樁法,不論是養生樁中的平步撐抱還是技擊樁中的丁八步撐抱都是如此。故而這兩種撐抱樁都曾一度被稱之為「渾圓樁」。因此,雖然養生樁有很多種不同的練法,但是在實際的練習中,只要可能還是多站站撐抱樁。
具體的姿勢這里就不強調了,任何一本書上都可以找到,這里只強調一些要領。不要小看這些要領,「細節決定成敗」,有時候站樁的效果如何往往就是這些看似不起眼的要領起主導作用。
一、雙膝微曲。
雙膝微曲是基本要求,關鍵是曲多少合適。我們要求站立之後,雙膝放鬆一軟剛好有個台兒,這是最舒適的狀態,我們要保持的就是這個狀態。不要相信架子越低越上功夫的說法,因為意拳的樁法是很豐富的,而這么豐富的樁法並不是白白設立的,它們各有各的用處,想站低樁的話自然有低架子的樁法供我們練習。而對於這個樁法,我們求的就是舒適,——在舒適中找到最初步抱球的實感,在舒適中達到「渾圓擴大,空洞無我」的境界。
二、肘下壓木板。
在剛開始站樁的時候,初學者最難放鬆的就是肩部,時常是還沒站多長時間已經酸痛難忍。很多朋友往往是憑一開始的熱情堅持一段時間,這樣有效果還好,如果沒有效果往往就半途而廢了。其實,如果大家注意到並做好「肘下壓木板」這個要領,就可以較為容易的度過這一關。
意念誘導:齊胸高的水上浮著一塊木板,想像自己將肘部放在這個木板上,放鬆肩部,僅用足夠保持間架的力量就足夠了,細心體會木板托起自己手臂的感覺。在今後的鍛煉中,如果有肩部有僵硬的現象,都要首先檢查壓木板的感覺是否丟失了。
三、腳跟踩螞蟻。
在初學站樁時,很多人對「腳底重心」這個問題比較頭疼。而各流派不同的教學中也各不相同。我們不強調重心在哪裡,而是強調一點——「腳跟踩螞蟻」。踩重了螞蟻就死了,踩輕了螞蟻就跑了,這樣能保持腳底的彈性。大家在將來的試力發力中逐漸體會到這樣訓練的好處。老師在教學中經常這樣說「一人發給你兩只螞蟻,伴隨你們終身,不要讓它死掉,也不要讓它跑掉。」這句話形象的說明了「腳跟踩螞蟻」意念的重要性,也說明了在今後的練功過程中,這個要領要貫徹始終。
四、真實的抱球感。
在間架的調配上,我們經常會看到含胸、拔背、收腹等在細節上的要求。這些要求不能說沒用,然而,由於過多和過於分散,往往會讓初學者花了大量的時間在反復調配上,還時常丟三落四,記起這個忘了那個。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尋找真實的抱球感。
尋找真實的抱球感不是讓你真的拿一個球抱著,而是要求練習者一方面在動作上要像真的抱起來一個氣球,另一方面在意念上也要引導懷中的球體逐漸漲大。你會發現,當你的動作和意念都到位的時候,你的身體也已經自然而然的符合了幾乎所有的要求。
五、舒適得力。
舒適得力是站樁一個重要的要領,很多人都知道,但是能真正做到的卻不多。不是這個要求難以做到,而是大部分的人常常自覺不自覺地被「苦練出真功」的常規思想所引導,從而放棄了「舒適得力」的原則。正確的做法是:保持「舒適得力」的原則,站樁多長時間讓自己的身體做主,累了就放下休息一下;而不是在站樁之前已經自己給自己下了目標「這次我要站XX分鍾」,這樣不但很容易失去舒適得力的原則,而且還很容易思想上先緊張起來,這樣也失去了「放鬆」的基本要求,其害大矣。
以上就是我們在養生樁乃至今後的訓練中將要反復強調的幾個要領。當然,其他的要領肯定還會有,但是筆者認為初學者只要注意並遵循這五個要領可以較容易的找到感覺,而在將來高級的練習中遵循這五個要領也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9、大成拳的養生樁練多久有效果

養生樁是大成百拳一切訓練的基礎,因此大成拳訓練從養生樁開始。養生樁是培養體質的根本練習,大成拳的整個訓練體系最終還是要回到養生樁,以養生樁圓融萬法,以養生樁調養心性。度大成拳的訓練內容如果粗略的分成消耗體力性練習與休息性練習兩大部分的話,那麼除養生樁外,其它練習都可歸入消耗體力性練習,養生樁相對來說是休息性比較強的。在養生樁的練習中,身心知最易於放鬆,而越是高度的放鬆,身體動作越能夠做到敏捷流暢的變化道,對敵時越能夠做到從容不迫、氣定神閑。所以各種訓練都做完了,最後一步就是歸根返本、調養心性,回到養生樁去。
一般通過一周乃版至一月的養生樁練習即能產生以下效果:睡眠改善、食慾增強、精神轉旺、力量增加、動作敏捷等等。若是有識有志之士,用心鑽研,苦習不權輟,則會發現養生樁實乃入道之門徑,它與丹道是息息相通的。

與養生高樁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