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夏天養生應該注意什麼

夏天養生應該注意什麼

發布時間:2020-07-26 17:57:25

1、夏天養生有哪些禁忌,要注意什麼

夏季養生有什麼禁忌
夜食生冷

夏季夜短,年事稍長之人,或體質稍弱者,腹中常冷,不易消化飲食,生菜、瓜類等,本為夏季忌食之品,夜間尤其要注意食用此類食物。夜間亦要注意不要吃肉、面、生冷、粘膩之物,否則可見腹脹、吐瀉交作等病症。
空腹飲茶

過多飲茶,尤其是空腹時飲茶,極易導致茶水消耗人體的陽氣,如果再是喜歡食咸之人,鹹味引茶入腎,消爍下焦腎陽,使人易於罹患手足疼痛之痹症,以及下元虛冷的腹瀉、陽痿、痛經等病症。因此,夏季飲茶,應是在餐後飲二到三杯為宜,有飢餓感則立刻停飲。
冷水洗浴

冷水洗浴是很多青中男性最喜歡的消暑方式,但夏季天氣炎熱,人的汗孔肌腠均處於開泄狀態,因此,寒氣極易侵入人體,導致陽氣暗損。可以見到的病症如手足發冷,小腿轉筋,雙目視物不清,甚則變生原因不明的發熱證。同時,即使是熱水洗浴,亦要注意浴後避風,對小兒尤其如此。
 睡覺貪涼

納涼時不要在房檐下、過道里,應遠門窗的縫隙,以防賊風侵犯而得陰暑症。鍛煉最好在清晨或傍晚,不宜做過分劇烈運動,汗泄太多,不僅傷陰,也傷損陽氣。如果嫌天熱睡不著,早上起床後可以開窗通風,上班前再將窗簾拉好。晚上下班後再打開空調(27度左右),房間門打開互相通風,以保持各房間溫差平衡,營造涼爽環境自然利於入睡。
大量出汗

運動過程中,體溫升高,排汗量增加,如果不及時補水很容易造成運動脫水。不僅會引起肌肉疲勞,還會導致協調性下降,影響正常的運動。出汗要適度,如果汗出得太多,人體陽氣隨之流散,陽氣不足則會內寒伏於體內,一到秋天引動寒濕,易發生腹瀉、腹痛等不適。所以要適當運動,晨跑與游泳都是不錯的選擇,每次只要鍛煉到微微出汗、氣喘吁吁就可以了。
只吃清淡素食

夏季因為高溫,人們喜歡吃清淡的食物,認為這樣解暑,防上火。但是在夏季因為熱量消耗大,更應該讓營養補充全面。中暑患者應以清淡飲食為主,但可適當佐以魚、肉、蛋、奶等,以保證人體所必需的營養成分還是相當有必要的。

2、夏天養生需要注意什麼?

對於我們日常食用蔬菜水果,就要吃應季的食物。而瓜類可是夏天的王者,不僅可以為機體補充更多的水分,還能夠起到降暑祛濕的功效,食療的效果特別好。
當然了,西瓜可是最常見的一種瓜類,其中不僅含有大量的水分,在口感上也不輸給任何一種水果,食用起來那真是贊不絕口。
但是西瓜還有一個不好的特點,就是在熱量比較高,它所含有的果糖能夠佔到5%左右。如果肥胖的人以及糖尿病的人群食用多了,可真的要小心了。西瓜中還有一個大家都容易忽略的好部位就是西瓜那白色的瓤,熱量不高膳食纖維還十分豐富。大家平時在食用的時候不妨一起吃,這樣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食用西瓜的量哦。
除了西瓜,再瓜類中還要說說黃瓜:
黃瓜中的水分非常的足,如果是剛剛採摘的黃瓜中,能夠佔到90%以上,可謂是補水的最佳食材。但是很多人卻把黃瓜用錯了地方,都說黃瓜可以補水,而夏天也是皮膚容易乾燥的季節,那就把黃瓜敷在臉上好了。
如果你不是吃的話,
而是拿去美容,就真的沒有這個必要了。如果真的想要皮膚好的話,不是單單靠黃瓜中的那些水分。即使是你在敷完之後,覺得皮膚涼涼的潤潤的,那也只是一種表面的現象。
實際上,對於皮膚的內層根本沒有起到作用,至於吃的話,對於皮膚好的維生素C以及維生素E的含量也是非常的弱小。因此,黃瓜當作補水解渴就好了,同時黃瓜對於想要減肥的人群還是有一定的幫助,佔了肚子的一部分,且能量比較低,夏天不妨多食用一些。
還有一種非常好的食材苦瓜:
有些人對於苦瓜是避而遠之,真心的不要去食用。如果你是這種情況,就真的太可惜了,苦瓜雖然苦,但是只要用對了烹飪方法,就完全可以把這種苦味掩蓋住。
且苦瓜的營養價值很好,每百克的苦瓜中的水分含量能夠高達93g左右,脂肪的含量只是0.1,對於夏天想要控制體重苦瓜也會是一種非常好的選擇。同時,苦瓜味苦,維生素B族的含量又很高,對於預防上火、口角炎、口腔潰瘍等還會有一定的幫助。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是,苦瓜不僅水分多,礦物質以及維生素的含量豐富,它還是屬於低血糖生成指數的瓜類。對於血糖高的人群是個不錯的食材,但千萬不要因為這樣去大量的食用或者去停葯,反而會帶來不良的後果。
因此,大家只要想著食物畢竟是食物,不能單單靠它去治病就好。

3、夏天養生需要注意什麼問題?

4、幾個夏天養生注意事項

在夏季養生的六個注意事項

晨練最怕早

夏天天亮得早,不少人早早到公園去晨練。但夏季空氣污染物最多,一般早晨6點前還未完全擴散。另外,日出之前,因為沒有光合作用,綠色植物附近非但沒有過多新鮮氧氣,相反積存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對健康不利。因此,夏季晨練時間不宜早於6點。

頸椎最怕吹

頸椎對著空調吹,周圍的軟組織會產生病變,形成肌肉和皮下組織的慢性炎症,造成頸部持續痙攣、後背酸痛等後果。建議室內空調溫度不要低於25攝氏度,肩背部不要直對著空調,如果溫度不能自行調節,可以在肩上搭個披肩,晚上洗個熱水澡。

喝水最怕快

由於氣溫高,身體缺水速度也會加快,很多人習慣大口大口地喝水。如果喝水太快,水分會快速進入血液,在腸內被吸收,使血液變稀、血量增加,心臟不好,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就會出現胸悶、氣短等症狀,嚴重的可能導致心肌梗死。因此,夏天喝水不能喝太快,要少量多次。每次只喝100—150毫升,身體吸收得更好,也不能貪涼,10度以上的溫水對身體最好。

眼睛最怕曬

在烈日下,眼睛是最脆弱的器官。專家提醒,眼睛喜涼怕熱,不注意防曬,很容易提前老化,並引發各類眼疾。如果要在上午10點到下午4點之間外出,最好戴上太陽鏡、帽子或打遮陽傘,太陽鏡顏色以茶色、淡綠色防紫外線效果最佳;可以多吃點養眼的食物,比如桂圓、山葯、胡蘿卜、紅棗等;夏天細菌繁殖快,盡量少用手揉眼睛;流水洗臉,可減少眼睛疾病。

腸胃最怕涼

夏天是腸道疾病的高發期,專家建議,這個季節少吃太涼的東西,尤其早晨起床時和晚上臨睡前。為了及時給「腸胃」保暖,吃涼拌食物時,不妨加點姜或芥末,可以暖胃、殺菌。

家裡最怕灰

夏天悶熱、濕度大,使得灰塵更容易附著在空氣里,進入人的皮膚和體內。由於肉眼很難發現,人們常常疏於清理,它們長期漂浮在空氣中,並大量附在物品表面,成為空氣中塵蟎及黴菌孢子的棲身地。這些臟東西會趁機進入呼吸系統,進而引發哮喘、鼻炎等多種疾病。建議夏天應增加清潔的次數,兩三天打掃一次。

5、夏天應該怎樣養生和該注意些什麼?

多食蔬菜類、水果類、 清淡食物,大油類對身體不好 在夏天,人的身體消耗超過了春秋冬季節,加上人在夏季的睡眠休息質量較差,就更需要靠增加營養來支撐。如果一味走「清淡路線」,少吃甚至不吃多營養食物,減少飲食,其結果必然使熱量入不敷出,導致體質大大下降。
當然,如果「清淡」僅僅意味著吃東西更要講究衛生,不吃過多的油膩食物,多吃點水果多飲水,那還是有道理的。
人體要適應自然環境、季節氣候的變化,夏天的特點是「熱」,故養生的關鍵在於「清」。

思想宜清靜:

盛夏酷暑蒸灼,人容易悶熱不安和睏倦煩躁。所以首先要使自己的思想平靜下來、神清氣和,切忌火暴脾氣,遇事一蹦三跳,因躁生熱,要防止心火內生。保持清淡的心態,則平和寧靜,避免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影響正常生活,誘發各種疾病的發生。

飲食宜清淡:

炎夏的飲食應以清淡質軟、易於消化為主,少吃高脂厚味及辛辣上火之物。清淡飲食能清熱、防暑、斂汗、補液,還能增進食慾。多吃新鮮蔬菜瓜果,既可滿足所需營養,又可預防中暑。主食以稀為宜,如綠豆粥、蓮子粥、荷葉粥等。還可適當飲些清涼飲料,如酸梅湯、菊花茶等。但冷飲要適度,不可偏嗜寒涼之品,否則會傷陽而損身。另外,吃些醋,既能生津開胃,又能抑制殺滅病菌,預防胃腸道病。

游樂宜清幽:

炎夏不可遠途跋涉,應就近尋幽。早晨,曙光初照,空氣清新,可到草木繁茂的園林散步鍛煉,吐故納新。傍晚,若漫步徜徉於江邊湖畔,那習習的涼風會使你心靜似水,神怡如夢,滌盡心頭的煩悶,暑熱頓消。

居室宜清涼:

早晚室內氣溫低,應將門窗打開,通風換氣。中午室外氣溫高於室內,宜將門窗緊閉,拉好窗簾。陰涼的環境,會使人心靜神安。

養生小漏洞

在日常生活中,健身不一定需要多少投資,也無需太多的時間,只要我們加以留意,便有許多簡便易行的方法乃至日常的習慣動作,可以作為良好的健身手段。 喝多點水,而且是溫水比較好。
根據中醫理論,夏季屬火,而夏季的一個特殊階段稱之為「長夏」,又單屬土。夏季養生需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雖然氣溫較高,但仍要顧護人體的陽氣。亦即常說的「春夏養陽」。陽氣是人的動力,隨季節和日月的交替變化而產生一定的波動,夏季陽氣旺盛且常浮躍於外,反易被外邪折傷,如大汗則亡陽。換言之,在炎熱的夏季,一般不宜進行大量運動, 運動之後應及時補充水分和營養物質。

2、立夏之後,北半球陽光照射充足,日照時間延長,加之氣溫升高,人的睡眠會減少。有睡眠障礙的人則更易加重,輾轉難眠,或夜卧不安。中醫講夏季宜「早卧早起」,順應節氣。若夜晚不能早睡,中午適當的午休仍不失為一個很好的調整。夏季早起進行適度的晨練,是最佳的安排。

3、當進入盛夏時節,氣溫高且濕度大,給人以悶熱難耐的感覺,這就是中醫所說的長夏。長夏在五行中屬土,與中醫五臟之脾臟相應,而脾最惡濕喜燥,所以長夏多患脾胃病,出現食慾不振、腹瀉等症狀。脾胃虛弱的人,應及時調理好飲食,營養充足又不增加脾胃負擔,可以少食多餐。夏季動輒出汗,使人口渴,但要注意不可在飯前大量飲水,更不能喝大量冷飲,反之,極易損傷脾胃,導致慢性脾胃疾病。

4、夏季瓜果豐富,可以多吃一些,但應注意水果的性味,了解自身體質,以免造成損傷。如脾胃虛寒的人,不宜大量吃西瓜、梨、獼猴桃、柚子等涼性水果;內火大、痰濕盛者,少吃桂圓、荔枝等;過敏體質,慎吃芒果、菠蘿等。又常言:「桃養人,杏傷人,李子樹下抬死人」,李子多吃使人生痰、助濕,甚至令人發虛熱、頭昏」;尿路結石的人不能多吃草莓;胃酸多、易腹瀉的人,少吃香蕉;蘋果、桃、葡萄、哈密瓜、桑椹、西瓜等水果含糖量高,故糖尿病人慎食。

5、夏季人體陽氣浮躍於體表,隨出汗而外泄,使衛氣不足,抵抗力減低,若此時感受外風,同樣可引起風寒、風熱、暑濕等證。因而夏季感冒也分多種類型:風寒感冒,發熱不甚而明顯惡寒,同時鼻流清涕,噴嚏連連,此時應立即服感冒清熱沖劑2袋,一定熱服,或喝蔥白薑片紅糖水,每2-3小時再飲一次,大多症狀會明顯緩解。若體溫迅速升高,伴惡寒、咽喉不適等,多為風熱感冒,早期可以服雙黃連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清開靈、維C銀翹片等。若發熱伴惡心或嘔吐、腹部不適、腹瀉等,多為暑濕感冒,類似西醫胃腸型感冒,此時應及時服用藿香正氣膠囊或水,初次可以加大劑量,每日 3-4次,同時控制飲食,煮些荷葉綠豆粥食用。

6、潮濕悶熱的氣候,使人皮膚容易感染,夏季也是皮膚病多發的時節。注意皮膚護理,同時適當採用一些天然的草葯洗浴,則會令人度過健康、愉快的夏季。如桑葉浴,將桑葉100克左右放入鍋內煮10-15分鍾,再倒入浴盆內即可,能消除皮膚痤瘡、癤腫、褐色斑等;又如薄荷浴,可預防濕疹子。

7、精神調養:夏季烈日酷暑,腠理開泄,汗液外泄,汗為心之液,心氣最易耗傷,夏季要做到神清氣和,快樂歡暢,胸懷寬闊,使心神得養。多參與一些文娛活動或外出旅遊消夏避暑等,這樣即使人心曠神怡,又可鍛煉身體。

8、運動調養:夏天氣候炎熱,運動時,最好選擇清晨或傍晚天氣涼爽時,到公園、河岸、湖邊等,選擇合適的項目鍛煉,如太極拳、廣播操、慢跑、散步等,避免長時間在陽光下鍛煉而引起中暑。

9、防病保健:夏令天暑地熱,若人體正氣不足,濕熱之邪常乘虛而入,容易引起暑病。因此,在夏季要科學安排工作和生活,做到勞逸結合。注意室內降溫,使居室環境盡量做到通風涼爽。

此外,還應多吃些水果、動物內臟、雞、鴨、蛋等。但是,脂肪的供應量應當減少,若過於油膩,會引起厭食。所以,在飲食中最好注意色、香、味。酸味和辛辣的調味品,有增進食慾的作用,可適量多食。
再次,要保證充分的睡眠。一般來說,夏季人體內的物質和能量消耗較大,因此,睡眠就顯得十分重要。古人曾有「能眠者,能食,能生長。」的觀點。這對身體瘦弱,高溫壓工作的人群尤其重要。
最後,要注意鍛煉方法。炎熱的夏天往往使人煩悶、焦躁,容易生火,因而,這時的健身應以避暑為主。俗話說,心靜自然涼,保持精神上的自我寧靜是夏季保健的一項重要內容。

6、夏天養生要注意些什麼

1、忌夜食生冷
夏季夜短,年事稍長之人,或體質稍弱者,腹中常冷,不易消化飲食,生菜、瓜類等,本為夏季忌食之品,夜間尤其要注意食用此類食物。夜間亦要注意不要吃肉、面、生冷、粘膩之物,否則可見腹脹、吐瀉交作等病症。
2、忌空腹飲茶
過多飲茶,尤其是空腹時飲茶,極易導致茶水消耗人體的陽氣,如果再是喜歡食咸之人,鹹味引茶入腎,消爍下焦腎陽,使人易於罹患手足疼痛之痹症,以及下元虛冷的腹瀉、陽痿、痛經等病症。因此,夏季飲茶,應是在餐後飲二到三杯為宜,有飢餓感則立刻停飲。
3、忌冷水洗浴
冷水洗浴是很多青中男性最喜歡的消暑方式,但夏季天氣炎熱,人的汗孔肌腠均處於開泄狀態,因此,寒氣極易侵入人體,導致陽氣暗損。可以見到的病症如手足發冷,小腿轉筋,雙目視物不清,甚則變生原因不明的發熱證。同時,即使是熱水洗浴,亦要注意浴後避風,對小兒尤其如此。
4、忌夜卧貪涼
古代曾有一人,因其家人代代均不長壽,特來請教養生大師彭祖。彭祖隨此人到其家中細細查尋,發現這家卧室中的牆壁上有一個孔洞,這個孔正對著睡覺之人的頭部,彭祖就讓人把那個孔堵上,自此以後,那家人果然長壽了。原來,中醫認為「頭乃諸陽之會」,頭部是人體陽氣的匯聚之處,夜卧吹冷,極易導致陽氣折損,天長日久,則陽氣散盡而斃命。
5、睡覺貪涼
納涼時不要在房檐下、過道里,應遠門窗的縫隙,以防賊風侵犯而得陰暑症。鍛煉最好在清晨或傍晚,不宜做過分劇烈運動,汗泄太多,不僅傷陰,也傷損陽氣。如果嫌天熱睡不著,早上起床後可以開窗通風,上班前再將窗簾拉好。晚上下班後再打開空調(27度左右),房間門打開互相通風,以保持各房間溫差平衡,營造涼爽環境自然利於入睡。
6、大量出汗
運動過程中,體溫升高,排汗量增加,如果不及時補水很容易造成運動脫水。不僅會引起肌肉疲勞,還會導致協調性下降,影響正常的運動。出汗要適度,如果汗出得太多,人體陽氣隨之流散,陽氣不足則會內寒伏於體內,一到秋天引動寒濕,易發生腹瀉、腹痛等不適。所以要適當運動,晨跑與游泳都是不錯的選擇,每次只要鍛煉到微微出汗、氣喘吁吁就可以了。
7、只吃清淡素食
夏季因為高溫,人們喜歡吃清淡的食物,認為這樣解暑,防上火。但是在夏季因為熱量消耗大,更應該讓營養補充全面。中暑患者應以清淡飲食為主,但可適當佐以魚、肉、蛋、奶等,以保證人體所必需的營養成分還是相當有必要的。

7、夏天養生要注意什麼?

夏季養生注意
1、防止過寒:夏季是養陽氣最好的時間,我們要防止空調病和大量食用冷飲
2、注意飲食清淡
3、注意休息和適當運動:例如適合夏天的游泳

8、夏季養生需要注意什麼?

夏季養生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防暑,可多喝綠豆湯來消暑;
二:copy不要貪涼,空調的溫度不宜開的過低;
三:飲食上忌貪冷,食慾差的可以喝點烏梅汁、酸梅湯來開胃。

夏天大家都知道從古到今最重視的是防暑,防止中暑。我們小的時候當然防暑的辦法也多,多喝綠豆湯。現在我覺得有點另外一個極端就是大家為了防暑為了避熱條件好了,到處都在開空調,因為空調夏天帶來很多問題,有百的老中醫給它起了名字叫空調傷寒,也可以叫夏月傷寒,夏天的傷寒。由於空調開得過度導致的高燒,導致的胃腸病,導致的月經病越來越多,這是度一個知極端,為了夏天躲避暑熱,這個空調開得特別涼,稍微出點汗其實對人有一些好處,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視這兩個極端。一個是不要過熱,一個是不要過涼。所以我想《黃帝內經》里有句話叫,春夏養陽,我想它是重視不要貪涼、飲冷而損傷陽氣,也有這層意思在內。
夏天大家食慾都差,道叫什麼,叫疰夏,也叫苦夏對吧,所以這個時候要經常吃一點涼爽的東西,涼爽的東西還能養胃,還能開胃的東西,老北京喜歡喝烏梅汁、酸梅湯,都是有道理的。

9、夏季養生需要注意哪些常識

1、熱毛巾擦身:夏天,人的臉面和軀干難免多汗,及時擦汗可促使皮膚透氣,但必須用熱毛巾,才能適應人體降溫節律。
2、洗熱水澡:夏天洗冷水澡會使皮膚收縮,洗後反覺更熱,而熱水洗澡雖會多出汗,但能使毛細血管擴張,有利於機體排熱。夏天該出汗時出汗,這才是符合自然規律和人體節律的方式。
3、熱水洗腳:腳有第二心臟之稱,人的腳上分布有全身的代表區和五臟六腑的反射點。
古人雲:「睡前洗腳,勝似補葯。」夏季也不例外。當時雖然感覺有點熱,但事後反而會帶來涼意和舒適。
4、喝熱茶:冷飲只能暫時解暑,不能持久解熱、解渴,而喝熱茶卻可刺激毛細血管普遍舒張,體溫反而明顯降低,這是簡便易行的絕妙良方。
另外,加強耐熱鍛煉,提高體溫調節功能,熱適應能力增強,不但可增強體質,還可有效地防止中暑和其它熱症發生。[/font][/size][/color]
夏季養生之道
根據中醫理論,夏季屬火,而夏季的一個特殊階段稱之為「長夏」,又單屬土。夏季養生需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雖然氣溫較高,但仍要顧護人體的陽氣。亦即常說的「春夏養陽」。陽氣是人的動力,隨季節和日月的交替變化而產生一定的波動,夏季陽氣旺盛且常浮躍於外,反易被外邪折傷,如大汗則亡陽。換言之,在炎熱的夏季,一般不宜進行大量運動, 運動之後應及時補充水分和營養物質。
2、立夏之後,北半球陽光照射充足,日照時間延長,加之氣溫升高,人的睡眠會減少。有睡眠障礙的人則更易加重,輾轉難眠,或夜卧不安。中醫講夏季宜「早卧早起」,順應節氣。若夜晚不能早睡,中午適當的午休仍不失為一個很好的調整。夏季早起進行適度的晨練,是最佳的安排。
3、當進入盛夏時節,氣溫高且濕度大,給人以悶熱難耐的感覺,這就是中醫所說的長夏。長夏在五行中屬土,與中醫五臟之脾臟相應,而脾最惡濕喜燥,所以長夏多患脾胃病,出現食慾不振、腹瀉等症狀。脾胃虛弱的人,應及時調理好飲食,營養充足又不增加脾胃負擔,可以少食多餐。夏季動輒出汗,使人口渴,但要注意不可在飯前大量飲水,更不能喝大量冷飲,反之,極易損傷脾胃,導致慢性脾胃疾病。
4、夏季瓜果豐富,可以多吃一些,但應注意水果的性味,了解自身體質,以免造成損傷。如脾胃虛寒的人,不宜大量吃西瓜、梨、獼猴桃、柚子等涼性水果;內火大、痰濕盛者,少吃桂圓、荔枝等;過敏體質,慎吃芒果、菠蘿等。又常言:「桃養人,杏傷人,李子樹下抬死人」,李子多吃使人生痰、助濕,甚至令人發虛熱、頭昏」;尿路結石的人不能多吃草莓;胃酸多、易腹瀉的人,少吃香蕉;蘋果、桃、葡萄、哈密瓜、桑椹、西瓜等水果含糖量高,故糖尿病人慎食。
5、夏季人體陽氣浮躍於體表,隨出汗而外泄,使衛氣不足,抵抗力減低,若此時感受外風,同樣可引起風寒、風熱、暑濕等證。因而夏季感冒也分多種類型:風寒感冒,發熱不甚而明顯惡寒,同時鼻流清涕,噴嚏連連,此時應立即服感冒清熱沖劑2袋,一定熱服,或喝蔥白薑片紅糖水,每2-3小時再飲一次,大多症狀會明顯緩解。若體溫迅速升高,伴惡寒、咽喉不適等,多為風熱感冒,早期可以服雙黃連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清開靈、維c銀翹片等。若發熱伴惡心或嘔吐、腹部不適、腹瀉等,多為暑濕感冒,類似西醫胃腸型感冒,此時應及時服用藿香正氣膠囊或水,初次可以加大劑量,每日3-4次,同時控制飲食,煮些荷葉綠豆粥食用。
6、潮濕悶熱的氣候,使人皮膚容易感染,夏季也是皮膚病多發的時節。注意皮膚護理,同時適當採用一些天然的草葯洗浴,則會令人度過健康、愉快的夏季。如桑葉浴,將桑葉100克左右放入鍋內煮10-15分鍾,再倒入浴盆內即可,能消除皮膚痤瘡、癤腫、褐色斑等;又如薄荷浴,可預防濕疹痱子。

10、夏季養生應該注意什麼

夏季應該多喝水 水是人體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夏天天氣較為炎熱 人們容易流汗 再加上人體的正常代謝及排尿 很容易造成人體缺水 如果不及時補水嚴重影響身體健康 喝水選溫開水為宜 一天七八杯較為合適 

應時起居 夏季宜晚睡早起 中午盡可能午睡 切忌不能再樓道 屋檐下或其他通風口久坐 久卧 久睡  更不能久用電風扇 因為夏天天氣較為炎熱 此時毛孔處於打開狀態 易受風寒侵襲 吹的時間久了可能會引起頭痛等諸多身體不適

飲食清補 多吃「苦」 在飲食滋補方面 熱天以清補 健脾 祛暑 化濕為原則 應多食用清淡滋陰功效的食品 如小麥 高粱 青稞 豆腐 菠菜 西瓜等 滋陰補氣的食物有西紅柿 胡蘿卜 蘋果 雞蛋 牛奶 蓮子等 此外 夏季多食用苦瓜 因為苦瓜具有增強食慾 助消化 解疲乏和清心明目的功效

補充鹽分 鉀 和維生素  夏天出汗多 隨汗液流出的鉀離子也較多 由此會造成低血鉀現象 會引起人體倦怠無力 頭昏頭痛 食慾不振 熱天防止缺鉀最為有效的方法就是及時補充鉀 即及時攝入含鉀食物 如多吃些草莓 杏子 荔枝 桃子 李子等氯化鈉損失也比較多 故補充水分的同時也適當補充一些鹽分(每天可飲用一些鹽開水)營養學家還建議高溫天氣應補充維生素B1 維生素B2各2毫克 鈣1克 這樣可以減少體內糖類和組織蛋白的消耗 有益於人體健康 故在夏季多吃些西瓜 黃瓜 番茄 豆類及其製品 還有動物的肝臟和蝦皮

盡量穿淺色衣服 深色衣服會吸收陽光 使人體溫升高燥熱 同時蚊子也有趨暗的習性 深色容易吸引蚊子 特別是黑色 

皮膚瘙癢應該注意的事項 夏季因為日曬容易導致皮膚瘙癢 干疼 可塗少量膚輕松等軟膏 不要用熱水燙洗 也不可用鹼性大的肥皂清洗 以免刺激皮膚 加重症狀 

夏季運動量不宜過大 過於劇烈 應以運動後少許出汗為宜 運動量大 出汗多 易損傷心陰 對於夏季仍堅持鍛煉的應以太極拳為宜 太極拳是夏季最為養心的運動之一 

與夏天養生應該注意什麼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