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秋吃什麼,節氣飲食你要知道這些
立秋之後天氣漸涼,豐收之際到來。此時陽氣漸收,陰氣漸盛,新陳代謝變緩。大米紅豆粥可清熱化濕、益氣養胃。花生薏米芋圓湯有美白祛濕、清心降火,補氣補血的功效。
秋季天氣會很乾燥,這樣容易使大腸蠕動速度減慢,導致消化不良和便秘。所以要多吃蔬菜、水果類的膳食纖維食物。蔬菜能為身體提供更多的胡蘿卜素和B族維生素,還能預防眼睛的干澀和呼吸道的感染等疾病。
在這個熱轉涼的時間段,需要吃些生津止渴的水果來補水。如山楂、葡萄、石榴、柑橘、大棗、草莓等,都是解熱、潤燥、滋養之佳品,能幫你擺脫秋燥的最佳食物。女性應該多吃些,可以滋補養顏。
芋圓
芋圓有增強免疫力、潔齒防齲、解毒防癌、美容烏發、補中益氣的功效,味道清香可口。它不僅適合秋季養生,還是大口吃都吃不胖的最佳甜品哦~健康又養身!
山楂干
山楂性味酸、甘、微溫,有解毒、清胃、醒腦、防暑、等功效。夏季天氣炎熱,容易食慾不振,多吃點山楂可以增進食慾。綠色純天然的山楂干,味道甘甜,吃完唇齒流香,還可以泡茶哦!
東北薏米仁
薏仁本身有淡化黑斑、美白肌膚的功效,可以調節自身的免疫力,最適合立秋時節食用了。東北的小薏米仁,個頭比較小,特別好吃,口感品質都絕佳!
石榴
石榴有能夠澀腸止瀉和抑菌的作用,它的多酚含量很高,是抗衰老和防疾病的佳品!入口汁多,酸甜爽口,有「御飢療渴,解酲止醉」之功效果。色澤鮮亮,很提味哦!
生態真空大米
均衡營養膳食平衡是立秋養生的基礎,在秋季的養生首先要保證膳食的平衡,只吃益氣補血的食品是不夠的。原生態真空大米,每一粒都是新鮮營養,口感和彈性都很棒哦!
青桔子柑橘
柑桔性涼味,有生津止咳、潤肺化痰、醒酒利尿等功效,身體虛弱、熱病後津液不足口渴和傷酒煩渴等都可以食用。海南的柑橘,皮薄多汁,酸爽濃郁,吃完身心愉悅~
自產小紅豆
五穀雜糧是糧食,任何時候吃對身體都是非常好的,豐富的鐵質還能讓人氣色紅潤。自產的小紅豆,營養價值高,用它煮碗養生粥,迎接秋天的到來!
風味花生
花生屬平肝潤肺的食物,是大家都很喜歡的傳統食品,有一定的葯用價值。所以立秋的時候吃些花生。可以清腸潤肺、暖胃散寒。龍岩特產的花生口感酥脆,老少皆宜。
新疆特產和田大棗
新疆特的大棗,是在樹上自然風乾的,自然的果實口味更佳。立秋時節需要調理氣血,紅棗不僅是香甜,更是滋補良葯,干吃、泡茶、熬湯都是不錯的選擇!
2、冬季吃什麼粥好 冬季十款養生粥的做法
臘八粥
功效:對於提高人體免疫力、延緩衰老都能起到很大作用
雞汁粥
功效:適用於虛勞諸來證、精血虧損、腎氣不定、產婦營養不足等病症。
核桃粥
功效:適用於老年人、小孩體弱者。
栗子粥
功效:栗子粥具有養胃補腎、壯腰膝、強筋骨的作用。相宜於腎虛腰酸、腿足無力以及中老年多尿者服食。
南瓜粥
功效:南瓜粥屬於溫性粥,與皮蛋瘦肉粥等涼性的自粥類相比,溫和的南瓜粥則更容易適宜秋季人體胃腸溫補的需要。
紅棗黑芝麻粥
功效:這道食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B以及維生素E,女性多喝能夠很好的改善皮膚彈性,令肌膚變得更加細膩有彈性。
香菇雞肉粥
功效:經常服用這道粥品,能夠很好百的提高身體免疫力,減少患有疾病的可能。
五穀養生粥
功效:這道食譜具有很好的滋陰補腎的效果,並且還具度有養血安神以及保健脾胃的作用,經常服用五穀養生粥,女性的氣色會越來越好
地瓜粥
功效:地瓜粥具有治療便血、便秘以及夜盲症的作用。除此之外,地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所以經常服用能夠很好的補充身體所需的維生素A。
3、二十四節氣養生之立秋,立秋吃什麼養生
立秋節氣適合吃什麼?
1、吃瓜曰:「咬秋」
杭州江南一帶還有立秋日吃西瓜的習俗。過去在杭州一帶流行食秋桃。立秋時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個,吃完把核留起來。等到除夕這天,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成灰燼,人們認為這樣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天津等地立秋時節流行「咬秋」。
人們相信立秋時吃瓜可免除冬天和來春的腹瀉。清朝張燾的《津門雜記》中記載:「立秋之時食瓜,曰咬秋,可免腹瀉。」人們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湯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於立秋當日吃下,為的是清除暑氣、預防痢疾。 四川東、西部還流行喝「立秋水」,即在立秋正刻,全家老少各飲一杯,據說可消除積暑,秋來不鬧肚子。
2、苦夏後,貼秋膘」
北京立秋後,北方民間素有「貼秋膘」一說。什麼是「貼秋膘」呢?在炎熱的夏季,有厭食之感。一旦立秋,就意味著涼爽的天氣快到了,於是就開始萌發了要做點好吃的想法,用吃燉肉的辦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補回來,所以叫「貼秋膘」。
在北京、河北一帶民間流行「貼秋膘」。伏天人們胃口差 ,所以不少人都會瘦一些。清朝時,民間流行在數伏這天以懸秤稱人。當然大多是稱小孩,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來檢驗肥瘦,體重減輕叫「苦夏」。那時人們對健康的評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標准。瘦了當然需要「補」,彌補的辦法就是到了立秋要「貼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餚,當然首選吃肉,「以肉貼膘」。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燉肉,講究一點的人家吃白切肉、紅燜肉,以及肉餡餃子、燉雞、燉鴨、紅燒魚等。
3、「減秋膘」:吃黃瓜
我國東北地區立秋有吃黃瓜的習俗,希望人們永保苗條身材。夏天天氣炎熱,能量消耗較大,人們普遍食慾不振,造成體內熱量供給不足。到了秋天,天氣轉涼,人們的味覺增強,食慾大振,飲食會不知不覺地過量,使熱量的攝入大大增加。再加上氣候宜人,使人睡眠充足,汗液減少。
為迎接寒冷冬季的到來,人體內還會積極地儲存禦寒的脂肪,因此,身體攝取的熱量多於散發的熱量。在秋季,人們稍不小心,體重就會增加,這對於本身就肥胖的人來說更是一種威脅,所以,肥胖者秋季更應注意減肥。首先,應注意飲食的調節,多吃一些低熱量的減肥食物,如黃瓜、赤小豆、蘿卜、竹筍、薏米、海帶、蘑菇等;其次要增加活動量,達到減肥的目的
立秋節氣養生事項
蜂蜜是大自然贈給我們人類的貴重禮物,它所含的營養成分特別豐富,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兩者的含量達70%。此外,還含有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D等。蜂蜜具有強健體魄、提高智力、增加血紅蛋白、改善心肌等作用,久服可延年益壽。
秋燥時節,一方面要多喝鹽水和蜜水,另一方面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之類的食品,這些食品包括辣椒、花椒、桂皮、生薑、蔥及酒等,特別是生薑。這些食品屬於熱性,又在烹飪中失去不少水分,食後容易上火,加重秋燥對我們人體的危害。當然,將少量的蔥、姜、辣椒作為調味品,問題並不大,但不要常吃、多吃。比如生薑,它含揮發油,可加速血液循環;同時含有姜辣素,具有刺激胃液分泌、興奮腸道、促使消化的功能;生薑還含有姜酚,可減少膽結石的發生。所以它既有利亦有弊,民間也因此留下了「上床蘿卜下床姜」一說。但在秋天,最好別吃,因為秋天氣候乾燥、燥氣傷肺,加上再吃辛辣的生薑,更容易傷害肺部,加劇人體失水、乾燥。在古代醫書中也出現這樣的「警示」:「一年之內,秋不食姜;一日之內,夜不食姜。」
4、四季有哪些養生粥?
春季喝養肝粥
春季是萬物復甦的季節,也是肝病頻發的季節。因此春季喝粥應以養肝、護肝為主。
芹菜粥:將芹菜連根洗凈,加水熬煮,取汁與大米同煮粥服用。春季肝陽易動,常使人上火頭疼、眩暈目赤,有此病患者或中老年人,常吃些芹菜粥,對調養肝臟、降低血壓、減少煩躁有一定好處。
薺菜粥:先將大米倒入鍋內加水煮沸,再放入薺菜,同煮為粥。近年研究資料表明,食用薺菜等野菜,有助於提高機體免疫力,還可養肝。
菠菜粥:將菠菜洗凈,在沸水中燙一下,切段;大米淘凈置鍋內,加水適量,熬至大米熟時,將菠菜放入粥中,熬片刻停火,再放入鹽、味精即成。菠菜粥對因肝陰不足引起的高血壓、頭痛目眩、貧血、糖尿病等都有較好的防治作用。
夏季喝消暑粥
夏季因暑熱所致的種種熱性病,中醫稱之為暑症。症狀表現為身熱煩躁、氣喘氣短、頭昏頭痛、大汗淋漓。粥可補中益氣,健脾和胃,夏季宜食消暑粥。
山楂冰糖粥:生山楂加水煮成濃汁,去山楂的殘渣後加入到快熟的大米粥中,小火繼續煮粥,熟後加冰糖攪勻即成。此粥可健脾胃,消食積,散淤血,解暑氣。
秋季喝潤燥粥
秋季養生保健必須遵循「養收」的原則,其中飲食保健當以潤燥益氣為主,秋季宜喝有潤燥功效的粥。
胡蘿卜粥:將胡蘿卜用油煸炒後加大米和水煮粥。因胡蘿卜中含有胡蘿卜素,人體攝入後可轉化為維生素A,適於皮膚乾燥、口唇乾裂者食用。
芝麻蜂蜜粥:先將芝麻炒熟,研成細末,待大米煮熟後,拌入芝麻、蜂蜜同食。適於便秘、肺燥咳嗽、頭暈目眩者食用。
冬季喝強身健體粥
冬令時節,喝有增強體質功效的養生保健粥最好。
甜漿粥:取新鮮豆漿適量同大米煮粥,粥熟後加冰糖少許,再煮沸即可,早晚溫熱服食。這種粥有健脾養胃、潤肺補虛的功效,適用於體虛消瘦、血管硬化、久咳、便燥等症患者食用。
奶汁粥:先將大米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新鮮牛奶再煮片刻,早餐食用即可。此粥有補虛損、潤五臟之功效。
雞汁粥:取適量的雞湯同大米一起煮粥。先用旺火煮沸,再用微火煮到粥稠。該粥有滋養五臟、補益氣血之功效,適用於年老體弱、氣血虧損引起的衰弱病症。
人到中老年了吧 要多喝粥啊 別吃油膩的東西啊
5、立秋應該吃什麼養身好?
現在已經立秋了,天氣稍微轉涼,但「秋老虎」時,依然很熱悶,應該注重養肺,秋天做好養生,對接下來的冬天是非常有幫助的,我們應該吃什麼好呢?下面我來推薦幾個食譜,以供大家參考:
工具/原料
蜂蜜
大棗山葯粥
冰糖銀耳湯
蓮藕花生排骨湯
百合蓮子瘦肉湯
方法/步驟
蜂蜜是大自然贈給我們人類的貴重禮物,它所含的營養成分特別豐富,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兩者的含量達70%。此外,還含有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D等。蜂蜜具有強健體魄、提高智力、增加血紅蛋白、改善心肌等作用,久服可延年益壽。
大棗山葯粥:盛夏時節人體消耗比較大,入秋需要收斂補益,大棗補氣血,山葯健脾胃,兩者搭配,能有效調和機體,常食強身健體,男女老少皆宜
冰糖銀耳湯:秋天乾燥,飲食方面要注意調和,銀耳富含膠質,有潤燥、美顏之功,配以冰糖煮成羹湯,是秋季最適宜的甜品。
蓮藕花生排骨湯:秋天是收獲蓮藕的季節,蓮藕有滋陰補血,美容養顏的功效,花生富含各種維生素和蛋白質,有「長生果」之稱,,蓮藕花生排骨煲成湯是這個季節最適宜不過了,補而不燥,最是養人。
蓮子百合瘦是一道常見的漢族葯膳,肉湯有潤肺、安神、美容、抗癌的功效,養心神,益腎氣,健脾胃。補腎又增加了蛋白質的攝入。
END
注意事項
秋季不要吃辛辣油膩的食物,要以清淡為主
「秋天蘿卜小人參」秋天也是吃蘿卜的最佳季節,多食蘿卜也有養生之功
6、立秋養生吃什麼
1、注意養肺、養陰、潤燥、百護肝、葯材可選擇枸杞、麥冬、天冬、玉竹、沙參、細生地、西洋參、山葯、百合、扁豆等。
、飲食應以清熱祛濕、健脾和中、清肺潤燥為主。
3、適當食用糯米、粳米、蜂蜜、乳品、藕、土豆、蘿卜、海帶、木耳、銀耳、芝麻、豬肉、鴨、度雞肉、兔肉、鱔魚、鯽魚、黃魚、柚子、梨、枇杷、菠蘿、蘋果等柔潤食物,以益胃生津。
4、少吃辛辣、煎炸性食物,如姜、蔥、八角、茴香、蒜、韭、椒、炸雞腿、油條。
過了立秋便要吃肉「貼秋膘」,這是我國北方地區的一種傳統習俗。但這種做法不應該長期採用,秋季進補一定要吃對東西。
保持體內內酸鹼度平衡。通常人體中的血液呈弱鹼性,要是吃了太多魚、肉等酸性食物,容易讓血液的酸鹼平衡被破壞,導致高血壓、高血脂、痛風、脂肪肝等病症。在「貼秋膘」的同時,應該適當容補充蔬果,並多食用豆製品、栗子等鹼性食品。
7、立冬時節吃什麼養生粥比較好
推薦八道立冬養生粥
1.山葯粥
山葯切成小塊備用。先煮小米粥,待到小米粥6成熟的時候加入山葯一起煮。然後加入適量白糖或鹽即可(山葯粥不可煮太稀)。
功效:山葯有健脾胃、益氣補虛的作用。山葯小米粥可起到強健體魄的功效,對於小兒消化不良也有很好的作用。
2.栗子粥
准備粳米,栗子。將栗子洗凈,用水煮熟。將栗子去皮。在鍋中倒入水,把剝好的栗子還有粳米放入水中煮成粥即可。
功效:栗子粥具有養胃補腎、壯腰膝、強筋骨的作用。適宜於腎虛腰酸、腿足無力以及中老年多尿者服食。
3.南瓜粥
米3兩(150克)、水12杯、南瓜1/2斤(280克)、冰糖6兩(210克)、鮮百合1兩(35克)。米洗凈,水燒滾,將米放滾水內,改用中火煲40分鍾。將南瓜粉攪勻放粥內,續煮20分鍾,加入冰糖調味。最後放入鮮百合瓣,翻滾便成。
功效:養脾胃、潤秋燥、美容養顏。
4.薏米山葯芡實粥
山葯1根(約300克),薏米50克,芡實(雞頭米)40克,大米100克。薏米和芡實洗凈後,用清水浸泡2小時。大米洗凈後,用清水浸泡半小時。將浸泡好的薏米、芡實放入鍋中,倒入1500ml清水,大火煮開後,調成小火煮30分鍾,然後倒入大米繼續用小火煮20分鍾。戴上橡膠手套,將山葯去皮,切成3毫米厚的片,放入鍋中,再繼續煮10分鍾即可。
功效:山葯有利於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也是補氣血的良葯美食。薏米,有清熱解毒的作用,豐富的脂肪油和維生素B1,還有氨基酸等成分,對於消炎、美容有很多好處。
5.山葯南瓜粥
將100克小米放入鍋中,加適量水,以大火煮沸,再下入切好的南瓜片150克,所有食材煮開後放入切好的山葯片150克,再次煮開後轉小火煮至湯汁黏稠即可。
功效:立冬吃什麼養生呢?山葯南瓜粥可護胃助消化。因此山葯南瓜粥更具有滋補功效。
6.銀耳菊花粥
取銀耳、菊花各10克,糯米60克。同放鍋內,加水煮粥,粥熟後調入適量蜂蜜即可食用。
功效:菊花氣味清香,涼爽舒適,銀耳滋陰養身,將它們與糯米同煮為粥,久服能美容輕體,減肥效果佳。
7.紫薯粥
紫薯去皮切丁、和粳米一起煮爛即可。
功效:紫薯除含有普通紅薯都有的營養以外還含有和葡萄籽維e軟膠囊中一樣的抗衰老秘密武器,花青素。紫薯能抗癌,防止肌膚氧化、增強免疫力還有滋補肝腎的作用。
8.羊肉粥
羊肉150克、粳米100克、鹽5克、胡椒粉3克、香蔥2克、姜絲2克。
做法:新鮮羊肉洗凈後放入沸水中焯5分鍾撈出備用。將焯好的羊肉切成1cm見方的小塊,與粳米同入砂鍋內加水煮制,等粥煮成黏稠狀時調入鹽、胡椒粉、香蔥花、姜絲即可。
8、立秋養生 什麼食物最宜立秋吃
黃綠色蔬果;
夏天人們所吃蔬果以瓜豆為主,胡蘿卜素含量較低。秋季來臨之時,人體內維生素zdA儲備易減少,如不及時補充,至冬春季節易發生視力下降、眼睛干澀等問題。因此要多吃南瓜、胡蘿卜、西紅柿等橙黃色蔬菜。
此外,瓜豆類食物的維生素C含量也很低,多吃一些綠葉蔬菜補充維生素C很有必要,如芥藍、菠菜、綠內菜花等。
發酵食品
夏天人們常吃寒涼食物,腸胃的消化功能較弱。因此秋天應適當多吃營養豐富而易於消化的食物,如發酵食品。
主食可選發面餅、饅頭等發酵面製品,尤其是雜面發糕,粗細糧搭配營養更高。副食則可多食一些豆類發酵製成的豆豉、豆醬、醬豆腐等食容物,及奶類發酵製成的酸奶等食物。
9、立秋養生吃什麼,"四大名補"一定不能少
蓮子,栗子,芡實,花生。
蓮子。 蓮子有很好的滋補作用,古人認為它「享清芳之氣,得稼穡之味,乃脾之果也」。秋天食用有養心安神、健脾補腎、止瀉固精等功效。不僅有助緩解失眠等,對易患咳嗽、哮喘等肺部疾病的人來說,蓮子還可以通過補腎增強免疫力,達到潤肺的效果。
市場上的蓮子有紅蓮子和白蓮子之分,紅蓮子口感較硬,但補腎、補血效果更好;白蓮子口感香糯,健脾的功效更強。除了蓮子粥、紅棗銀耳蓮子湯、銀耳蓮子羹等傳統食用方法,用蓮子心泡茶去心火效果更佳,蓮子泡酒則固腎效果更為顯著。
芡實。 這是睡蓮科植物芡的乾燥成熟種仁,又稱「雞頭米」、「雞頭」等,在南方較常見。中醫認為,芡實性味甘、澀、平,入脾腎二經,能健脾祛濕、固腎止瀉,且有「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優勢。其補腎效果強於山葯,祛濕效果優於紅小豆,鎮靜效果強過蓮子,可以說是一種被埋沒的補益佳品。宋代文豪蘇東坡的養生之道中,有一條就是吃芡實。
鮮芡實或干芡實泡水後可直接嚼服,也可熬粥、煲湯或與蓮子、山葯、白扁豆等食物一同食用。芡實搭配燕窩蒸食,有很好的美容效果,可使人們氣色更好。此外,把鮮芡實去皮後凍在冰箱里,還可較長時間保存食用,補腎效果更好。
栗子。 香甜味美的栗子,是秋冬非常受歡迎的零食,含有糖類、蛋白質、脂肪、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等豐富的營養成分。中醫認為,栗子性味甘溫,有養胃健脾、補腎強筋等功效。
栗子可生食、炒食、加水煮食等,在眾多的食用方法中,生吃栗子,且緩慢咀嚼、徐徐咽下時的補腎效果最佳。這是因為生栗子中酶和維生素C等的含量最高,且細嚼慢咽時消化更充分,更利於人體吸收,對體虛乏力或腎虛導致的腿腳無力等症狀效果良好。需要注意的是,栗子不可多吃,每日最好不要超過10顆。
花生。 花生是一種高蛋白的油料作物,自古享有「長生果」的美譽。《本草綱目》記載,「花生悅脾和胃、潤肺化痰、滋養補氣、清咽止癢」,適合脾虛消瘦、食少乏力、乾咳少痰等人。值得注意的是,花生紅衣(即花生皮)補氣止血的作用更強,因此,需要補血的人可挑選紅衣更多的小粒花生,而煮粥、打花生漿則可以挑選大粒的花生。此外,醋泡花生仁、用生花生殼煮水喝,還有一定的降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