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傷寒雜病論 養生智慧

傷寒雜病論 養生智慧

發布時間:2020-07-26 16:44:17

1、推薦幾本最全面的關於養生的書籍?

9

2、我看您中醫理解簡易透徹,很高興認識,都是通過哪裡學習的?

學好中醫,必讀經典,《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認識中葯,《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這些醫古文要有較大知識量為基礎。基礎薄則先看中醫養生類視頻,1:曲黎敏主講,《從頭到腳說健康》,2:徐文斌主講《黃帝內經的養生智慧》,

3、「法於陰陽,和於術數」是什麼意思

法於陰陽說的是人要按照自然界的變化規律而起居生活,隨四季的變化而適時增減衣被等。  


和於術數說的是人要根據正確的養生保健方法進行調養鍛煉,如心理平衡、合理飲食、生活規律、戒煙限酒、適量運動、不過度勞累等。



拓展資料:



所謂「和於術數」,就是根據正確的養生保健方法進行調養鍛煉,如心理平衡、生活規律、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不過度勞累等。



出自《黃帝內經》:「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這是《黃帝內經》的養生總原則,本質的含義就是要順從自然規律生活。


「和於術數」的意思就是說要符合術數。術數就是方法,技術,方法和技術都可以用數字來表示。



「和於術數」最重要的還是一個「和」字。一個人要想身體健康,要想長壽,最重要還是「和」,跟大自然和,跟社會和,跟別人和,跟自己身體心理和,跟自己的形體與精神和。

4、傷寒雜病論

張仲景,名機,據傳當過長沙太守,所以有張長沙之稱。南陽郡涅陽(今河南省南陽縣)人,約生於東漢和平元年(公元一五O年),卒於建安二十四年(公元二一九年),活了七十歲左右。

他自小好學深思,「博通群書,潛樂道術。」當他十歲時,就已讀了許多書,特別是有關醫學的書。他的同鄉何顒賞識他的才智和特長,曾經對他說:「君用思精而韻不高,後將為良醫」(《何顒別傳》)。後來,張仲景果真成了良醫,被人稱為「醫中之聖,方中之祖。」這固然和他「用思精」有關,但主要是他熱愛醫葯專業,善於「勤求古訓,博採眾方」的結果。

《傷寒雜病論》是我國最早的理論聯系實際的臨床診療專書。它系統地分析了傷寒的原因、症狀、發展階段和處理方法,創造性地確立了對傷寒病的「六經分類」的辨證施治原則,奠定了理、法、方、葯的理論基礎。書中還精選 了三百多方,這些方劑的葯物配伍比較精煉,主治明確。如麻黃湯、桂枝湯、柴胡湯、白虎湯、青龍湯、麻杏石甘湯。這些著名方劑,經過千百年臨床實踐的檢驗,都證實有較高的療效,並為中醫方劑學提供了發展的依據。後來不少葯方都是從它發展變化而來。名醫華佗讀了這本書,嘖嘖贊嘆說:「此真活人書也」。喻嘉言高度贊揚張仲景的《傷寒論》,說:「為眾方之宗、群方之祖」。「如日月之光華,旦而復旦,萬古常明」(《中國醫籍考》)。歷代有關注釋、闡發此書的著作很多。特別是注釋、闡發《傷寒論》的著作,竟達三四百種之多。它的影響遠遠超出了國界,對亞洲各國,如日本、朝鮮、越南、蒙古等國的影響很大。特別是日本,歷史上曾有專宗張仲景的古方派,直至今天,日本中醫界還喜歡用張仲景方。日本一些著名中葯制葯工廠如小太郎、內田、盛劑堂等制葯公司出品的中成葯(浸出劑)中,傷寒方一般也佔60%以上(其中有些很明顯是傷寒方的演化方)。可見《傷寒雜病論》在日本中醫界有著深遠的影響,在整個世界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華佗
華佗(約公元145—208),漢末醫學家,性別男,身高約合現今1.61米。字元化,沛國譙(今安徽亳州市譙城區)人。據人考證,他約生於漢永嘉元年(公元一四五年),卒於建安十三年(公元二〇八年)。這考證很可疑。因為《後漢書•華佗傳》有華佗「年且百歲,而猶有壯容,時人以為仙」的記載,也有說他壽至一百五六十歲仍保持著六十多歲的容貌,而且是鶴發童顏的記載。據此,華佗可能不止活了六十四歲。華佗生活的時代,當是東漢末年三國初期。那時,軍閥混亂,水旱成災,疫病流行,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當時一位著名詩人王粲在其《七哀詩》里,寫了這樣兩句:「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這就是當時社會景況的真實寫照。目睹這種情況,華佗非常痛恨作惡多端的封建豪強,十分同情受壓迫受剝削的勞動人民。為此,他不願做官,寧願捍著金箍鈴,到處奔跑,為人民解脫疾苦。

不求名利,不慕富貴,使華佗得以集中精力於醫葯的研究上。《後漢書•華佗傳》說他「兼通數經,曉養性之術」,尤其「精於方葯」。人們稱他為「神醫」。他曾把自己豐富的醫療經驗整理成一部醫學著作,名曰《青囊經》,可惜沒能流傳下來。但不能說,他的醫學經驗因此就完全湮沒了。因為他許多有作為的學生,如以針灸出名的樊阿,著有《吳普本草》的吳普,著有《本草經》的李當之,把他的經驗部分地繼承了下來。至於現存的華佗《中藏經》,那是宋人的作品,用他的名字出版的。但其中也可能包括一部分當時尚殘存的華佗著作的內容。

華佗高明之處,就是能批判地繼承前人的學術成果,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創立新的學說。中國的醫學到了春秋時代已經有輝煌的成就,而扁鵲對於生理病理的闡發可謂集其大成。華佗的學問有可能從扁鵲的學說發展而來。同時,華佗對同時代的張仲景學說也有深入的研究。他讀到張仲景著的《傷寒論》第十卷時,高興地說:「此真活人書也」,可見張仲景學說對華佗的影響很大。華佗循著前人開辟的途徑,腳踏實地開創新的天地。例如當時他就發現體外擠壓心臟法和口對口人工呼吸法。這類例子很多。最突出的,應數麻醉術—酒服麻沸散的發明和體育療法「五禽之戲」的創造。

利用某些具有麻醉性能的葯品作為麻醉劑,在華佗之前就有人使用。不過,他們或者用於戰爭,或者用於暗殺,或者用於執弄,真正用於動手術治病的卻沒有。華佗總結了這方面的經驗,又觀察了人醉酒時的沉睡狀態,發明了酒服麻沸散的麻醉術,正式用於醫學,從而大大提高了外科手術的技術和療效,並擴大了手術治療的范圍。據日本外科學家華岡青州的考證,麻沸散的組成是曼陀羅花一升,生草烏、全當歸、香白芷、川芎各四錢,炒南星一錢。自從有了麻醉法,華佗的外科手術更加高明,治好的病人也更多。他治病碰到那些用針灸、湯葯不能治癒的腹疾病,就叫病人先用酒沖服麻沸散,等到病人麻醉後沒有什麼知覺了,就施以外科手,剖破腹背,割掉發病的部位。如果病在腸胃,就割開洗滌,然後加以縫合,敷上葯膏。四五天傷口癒合,一個月左右,病就全好。華佗在當時已能做腫瘤摘除和胃腸縫合一類的外科手術。一次,有個推車的病人,曲著腳,大喊肚子痛。不久,氣息微弱,喊痛的聲音也漸漸小了。華佗切他的脈,按他的肚子,斷定病人患的是腸癰。因病勢凶險,華佗立即給病人用酒沖服「麻沸散」,待麻醉後,又給他開了刀。這個病人經過治療,一個月左右病就好了。他的外科手術,得到歷代的推崇。明代陳嘉謨的《本草蒙筌》引用《歷代名醫圖贊》中的一詩作了概括:「魏有華佗,設立瘡科,剔骨療疾,神效良多」。可見,後世尊華佗為「外科鼻祖,」是名副其實的。

「五禽之戲」,是一套使全身肌肉和關節都能得到舒展的醫療體操。華佗認為「人體欲得勞動,……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戶樞,終不朽也」。五禽戲的動作是模仿虎的撲動前肢、鹿的伸轉頭頸、熊的伏倒站起、猿的腳尖縱跳、鳥的展翅飛翔等。相傳華佗在許昌(縣名,在河南省)時,天天指導許多瘦弱的人在曠地上作這個體操。說:「大家可以經常運動,用以除疾,兼利蹄足,以當導引。體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戲,怡而汗出,因以著粉,身體輕便而欲食」。

華佗除系統地接受古代的醫療經驗外,還能很好地重視和應用民間的醫療經驗。他一生游歷了不少地方,到處採集草葯,向群眾學習醫葯知識。在向民間找葯的同時,還從民間搜集了不少單方,經常用這些單方來治病。有一次,華佗在路上遇見一位患咽喉阻塞的病人,吃不下東西,正乘車去醫治。病人呻吟著十分痛苦。華佗走上前去仔細診視了病人,就對他說:「你向路旁賣餅人家要三兩萍齏,加半碗酸醋,調好後吃下去病自然會好。」病人按他的話,吃了萍齏和醋,立即吐出一條象蛇那樣的寄生蟲,病也就真的好了。病人把蟲掛在車邊去找華佗道謝。華佗的孩子恰好在門前玩耍,一眼看見,就說:「那一定是我爸爸治好的病人。」那病人走進華佗家裡,見牆上正掛著幾十條同類的蟲。華佗用這個民間單方,早已治好了不少病人。

華佗由於治學得法,醫術迅速提高,名震遠近。他的同鄉曹操,常患頭風病,請了很多醫生治療,都不見效。聽說華佗醫術高明,就請他醫治。華佗只給他扎了一針,頭痛立止。曹操怕自己的病再發,就強要華佗留在許昌做自己的侍醫,供他個人使喚。華佗稟性清高,不慕功利,不願做這種形同僕役的侍醫。加上他「去家思歸」就推說回家鄉找葯方,一去不返。曹操幾次寫信要他回來,又派地方官吏去催。華佗又推說妻子病得厲害,不肯回來。曹操為此大發雷霆,專門派人到華佗家鄉去調查。他對派去的人說:「如果華佗的妻子果然有病,就送給小豆四十斛,寬假限日,要是「虛詐」,就逮捕治罪。」不久,華佗被抓到許昌,曹操仍舊請他治病。華佗診斷之後,說:「丞相的病已經很嚴重,不是針灸可以奏效的了。我想還是給你服麻沸散,然後剖開頭顱,施行手術,這才能除去病根。」曹操一聽,勃然大怒,指著華佗厲聲斥道:「頭剖開了,人還能活嗎?」他以為華佗要謀害他,就把華佗關到牢里去准備殺掉。曹操的一位謀士請求說:「佗方術實工,人命所懸,宜加全宥」。曹操不聽,說:「不憂,天下當無此鼠輩邪?」竟然把這位在醫學上有重大貢獻的醫生殺害了。臨死,華佗把在獄中整理好的醫著交給牢頭說:「此可以活人」。沒想到,這個牢頭害怕,不敢接受。華佗只好忍痛,「索火燒之」。

華佗被害至今已一千七百多年了,但人民還永遠懷念他。江蘇徐州有華佗紀念墓;沛縣有華祖廟,廟里的一副對聯,抒發了作者的感情,總結了華佗的一生:

「醫者刳腹,實別開岐聖門庭,誰知獄吏庸才,致使遺書歸一炬;

士貴潔身,豈屑侍奸雄左右,獨憾史臣曲筆,反將厭事謗千秋。」

華佗還是一名能運用心理療法治療疾病的專家。一次,一位太守請他看病,華佗認為經過一次大怒之後,他的病就會好。於是他接受了許多財物,卻不給他好好看病,不久又棄他而去,並留下了封書信罵他。太守大怒,讓人去追,他的兒子知道事情的真相,便悄悄攔住了去追趕他的人。太守在極度憤恨之下,吐出了幾升的黑血,病很快就好了。

關於華佗醫術記載還有,他曾經替廣陵太守陳登治病,當時陳登面色赤紅心情煩躁,有下屬說華佗在這個地方,後來他就命人去請華佗,為他診治,華佗先請他准備了十幾個臉盆,然後為他診治結果陳登吐出了幾十盆的紅頭的蟲子,為他開了葯,說陳登是吃魚得的這個病,告訴他這個病三年後還會復發,到時候再向他要這種葯,這個病就可以根治了,並且臨走告訴了他(華佗家)的地址,那年陳登36歲,結果果然陳登三年後舊病復發,並派人依照地址尋找,可是華佗的葯童告訴陳登的使者說華佗上山采葯還沒回來也不知道他什麼時候能回來,結果陳登39歲時就是因為這個病去世的,其實華佗的醫術是很好的,只是那個廣陵太守運氣不好,沒能等到他采葯回來,這是華佗醫治的所有病人的唯一的一個例外.(依據見《三國志•陳登傳》)

華佗還十分提倡導引養生。他創編了「五禽戲」,就是模仿五種動物的形態、動作和神態,來舒展筋骨,暢通經脈。五禽,分別為虎、鹿、熊、猿、鳥,常做五禽戲可以使手足靈活,血脈通暢,還能防病祛病。他的學生吳普桑用這種方法強身,活到了90歲還是耳聰目明,齒發堅固。

曹操患了頭風病,每次發作都十分痛苦,聞得華佗醫術超群,就把他召來,留在身邊。每次發病時,華佗就用針刺他的鬲俞穴,頭痛馬上就停止了。但華佗心繫百姓,不願侍候王公貴族,便稱妻子有病告假回家,又久不回朝。曹操十分生氣,派人前去追查,發現他妻子無恙,便將華佗關進牢房,處以死刑。臨刑前,華佗將一本書拿了出來,交給獄卒說:「這本書可以用來救人。」獄卒不敢收,華佗也不強求,便將書燒了。華佗被處死後,曹操頭風病犯了的時候,無人醫治,就越來越重,十分痛苦,但他仍在怨恨華佗,說華佗明明能根除他的病,卻不一次治好,藉此來抬高自己,就算不殺他,他也不會為自己治好病的。直到他的愛子倉舒病危時,才嘆息道:「我後悔把華佗殺死了,否則我的孩子也不會死了。」

華佗是我國醫學史上為數不多的傑出外科醫生之一,他善用麻醉、針、灸等方法,並擅長開胸破腹的外科手術。外科手術的方法並非建立在「尊儒」的文化基礎上的中醫學的主流治法,在儒家的「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的主張之下,外科手術在中醫學當中並沒有大規模的發展起來。有些醫史學家考證出,華佗所用的治療方法在印度醫學中有所記載,他使用的麻沸散中主要葯物「蔓陀羅花」也是印度所產,因此他們提出華佗一生游歷於中原各地,他很有可能是來自印度的天竺醫生。這種說法雖不可考,但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同時,我們也應該認識到,中醫外科並不是不存在,而且遠在漢代,就曾經達到過相當高的水平,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中醫學在理論和實踐方法上的不斷進步,大部分的疾病都可以通過針灸、葯物等治療方法達到治癒的效果,而這些痛苦大、損傷重、傷經斷絡的外科方法就漸漸被更加「文明」和「簡便」的內治法取代了,這並不是一些人認為的中醫的缺陷。相反,這實際上是一種文化造就的文明,中國特殊的文化氛圍造就了中醫學的特殊研究方法,在這種條件下,中醫學同樣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許多其它醫學只能使用外科方法解決的問題在這里卻可以使用內治的方法達到同樣的效果,不得不承認它超越的科學性和其理論的精妙深遠。同時,這也是中醫學一直以其理論凌駕於其他醫學,經久不衰的根源所在。

華佗為何如此神奇

華佗是東漢傑出的醫學家,《後漢書》和《三國志》均為他專門立傳。華佗為什麼這么出名呢?不只是因為他的醫術!還有不可能的任務來突顯他!以下幾則故事說明他神!是有原因的!

1.據《三國志》記載,當時魏國丞相曹操患有「頭風眩」病,發病時頭部劇烈疼痛,每次都是華佗用針灸治好的,往往是針到病除。曹操想把華佗留在身邊當侍醫,華佗不願成為他個人的御醫,從而放棄為人民防病治病的機會,便借口「呆在許昌時間長了,思念故鄉」,「求還取方」而告假回家了。後來,曹操派人「累書呼之」,華佗借口「妻子有病」,拒絕回許昌為操治病,當操探知其妻並未病時,非常生氣,一怒之下,把華佗押回許昌處決了。華佗死後,埋葬在徐州王陵路,遺址至今尚存。

2.在周泰受重傷時,華佗醫好他,所以後來有人向曹操推薦華佗時就說「江東醫周泰者乎?」,後來關羽中毒箭,也是華佗幫他刮骨療傷,後來曹操得到風延病,有人推薦華佗,華佗說要用利斧劈開腦袋才可以,曹操以為他是要來為關羽報仇,所以把他抓起來處死。

3.無論內、外、婦、小兒各科的疾病,只見他用葯不過數種,針灸不過數處,多隨手而愈。華佗更善於區分不同病情和臟腑病位,對症施治,尤其特別擅長外科手術,他發明的「麻沸散」,更開創了世界麻醉葯物的先例。使患者以酒服下、失去知覺,再剖開腹腔、割除潰瘍,洗滌腐穢,用桑皮線縫合,塗上神膏,四五日除痛,一月間康復。華佗的醫術是全面性的,近代西方學者並因此認為華佗是古代東方醫學的傑出代表者,堪與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相媲美。歐美全身麻醉外科手術的記錄始於十八世紀初,比華佗晚一千六百餘年。「世界葯學史」指出阿拉伯人使用麻葯可能是由中國傳去,因為「中國名醫華佗最精此術」

4.華佗本是士人,一身書生風骨。數度婉拒為官的薦舉,寧願手捏金箍鈴,在疾苦的民間奔走。行醫客旅中,起死回生無數。他看病不受症狀表象所惑,他用葯精簡,深諳身心交互為用。他並不濫用葯物。他重視預防保健,「治人於未病」,觀察自然生態,教人調息生命和諧。但對於病入膏肓的患者,則不加針葯,坦然相告。他的精湛醫術或許終將由現代科技趕上,是這種不貪富貴、看重生命的風范,使人懷念不已。

5.大家一定都看過三國演義!裡面有一則是他幫關羽割骨療傷之故事!這則故事不是華佗所為,但是的確有此事在當時發生!只不過是另有其人....怎麼說不是他做的呢?以下解析:
華佗在建安十三年(208年)就已經被曹操殺掉了,而此事在正史中是擺在建安十九年(214年)到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之間的事情所以華佗不可能幫關羽療傷!羅貫中果然是厲害呀!使用了移花接木這樣技巧....將不可能的事情將他成為可能的事情!這樣更突顯了華佗是多麼厲害的醫生!稱作神醫。果真是無庸置疑!
華佗一生治學嚴謹,處方用葯提倡少而精,每方不過幾味葯。在針灸時,他反對取穴過多,過雜。華佗沒有留下什麼專著,這是我國醫學的一個重大損失。據傳華佗臨死前,把記錄他一生行醫經驗的幾部書交給看守他的獄卒,獄卒畏法不受,華佗也不勉強他,就含淚把書燒了。華佗的豐富醫學經驗,就這樣湮沒了。

關於華佗的記載還有很多,這是選子《三國志》的一段,頗有神話色彩。
華佗字元化,是沛國譙縣人,又名旉。曾在徐州地區漫遊求學,通曉幾種經書。沛國相陳硅推薦他為孝廉,太尉黃琬徵召他任職,他都不就任。華佗懂得養生之道,當時的人們認為他年齡將近一百歲,可外表看上去還象壯年人一樣。又精通醫方葯物,他治病時,配製湯葯不過用幾味葯,心裡掌握著葯物的分量、比例,用不著再稱量,把葯煮熱,就讓病人服飲,同時告訴服葯的禁忌或注意事項,等到華佗一離開,病人也就好了。如果需要灸療,也不過一兩個穴位,每個穴位不過燒灸七、八根艾條,病痛也就應手消除。如果需要針療,也不過扎一兩個穴位,下針時對病人說:「針刺感應應當延伸到某處,如果到了,請告訴我。」當病人說「已經到了」,隨即起針,病痛很快就痊癒了。如果病患集結郁積在體內,扎針吃葯的療效都不能奏效,應須剖開割除的,就飲服他配製的「麻沸散」,一會兒病人就如醉死一樣,毫無知覺,於是就開刀切除患處,取出結積物。病患如果在腸中,就割除腸子病變部分,洗凈傷口和易感染部分,然後縫好腹部刀口,用葯膏敷上,四五天後,病就好了,不再疼痛。開刀時,病人自己並不感到疼痛,一個月之內,傷口便癒合復原了。

府中官吏倪尋、李延同時來就診,都頭痛發燒,病痛的症狀正相同。華佗卻說:「倪尋應該把病邪瀉下來,李延應當發汗驅病。」有人對這兩種不同療法提出疑問。華佗回答說:「倪尋是外實症,李延是內實症,所以治療他們也應當用不同的方法。」馬上分別給兩人服葯,等第二天一早兩人一同病好起床了。

一天,華佗走在路上,看見有個人患咽喉堵塞的病,想吃東西卻不能下咽,家裡人用車載著他去求醫。華佗聽到病人的呻吟聲,就停車去診視,告訴他們說:「剛才我來的路邊上有家賣餅的,有蒜泥和大醋,你向店主買三升來吃,病痛自然會好。」他們馬上照華佗的話去做,病人吃下後立即吐出一條蛇一樣的蟲,他們把蟲懸掛在車邊,到華佗家去拜謝。華佗還沒有回家,他的兩個孩子在門口玩耍,迎面看見他們,小孩相互告訴說:「象是遇到咱們的父親了,車邊掛著的『病』 就是證明。」病人上前進屋坐下,看到華佗屋裡北面牆上懸掛著這類寄生蟲的標本大約有十幾條。

廣陵郡太守陳登得了病,心中煩躁鬱悶,臉色發紅,不想吃飯。華佗為他切脈說:「您胃中有好幾升蟲,將在腹內形成毒瘡,是吃生腥魚、肉造成的。」馬上做了二升葯湯,先喝一升,一會兒把葯全部喝了,過了一頓飯的功夫,陳登吐出了約摸三升小蟲,小蟲赤紅色的頭都會動,一半身體還是生魚膾,病痛也就好了。華佗說:「這種病三年後該會復發,碰到良醫才以救活。」按照預計的時間果然舊病復發,當時華佗不在,正如華佗預言的那樣,陳登終於死了。

曹操聽說華佗善治病,就把他召去,讓他常守在身邊。曹操被腦神經痛所苦,每當發作,就精神煩亂,眼睛昏花。華佗只要針刺膈俞穴,應手而愈。……

華佗卓絕的醫技,大都象以上所說的那樣。然而他本是讀書人,卻被人看成是以醫術為職業的,心裡常感懊悔。後來曹操親自處理國事,病情更加嚴重,就讓華佗專門為他個人看病。華佗說:「這病近乎難以治好,不斷地進行治療,可以延長一些壽命。」華佗長期遠離家鄉,想回去看看,就對曹操說:「剛才收到家中來信,正想短時回家一趟呢。」到家後,用妻子有病為借口來推託,多次請求延長假期不肯回來。曹操幾次用書信召他,又命令郡縣派人遣送華佗返回。華佗自恃有才能,厭惡吃侍候人的飯,還是不上路。曹操很生氣,派人前往查看:如果他妻子確實生病,就賜贈四十斛小豆,放寬假期;如果他虛假欺騙,就逮捕押送他回來。因此把華佗遞解交付許昌監獄,拷問要他服罪。荀彧向曹操求情說:「華佗的醫術確實高明,關系著人的生命安危,應該寬容赦免他。」曹操說:「不用擔心,天下會沒有這種無能鼠輩嗎?」終於判決了華佗死罪。華佗臨死前,拿出一卷醫書給守獄的官吏,說:「這書可以用來救活人。」獄吏害怕觸犯法律不敢接受,華佗也不勉強,討火來把書燒掉了。華佗死了以後,曹操腦神經痛仍舊沒有好。曹操說:「華佗本來能夠治好這種病。這小子有意留著我的病根,想藉此來抬高自己的地位,既然如此,如果我不殺掉他,他最終也不會替我斷掉這病根的。」直到後來他的愛子倉舒病危,曹操才感嘆地說:「我後悔殺了華佗,使這個兒子活活地死去了。」

廣陵人吳普、彭城人樊阿都曾跟華佗學過醫。吳普遵照華佗的醫術治病,許多人被治好救活了。華佗對吳普說:「人的身體應該得到運動,只是不應當過度罷了。運動後水谷之氣才能消化,血脈環流通暢,病就不會發生,比如轉動著的門軸不會腐朽就是這樣。因此以前修仙養道的人常做「氣功」之類的鍛煉,他們摹仿熊攀掛樹枝和鴟鷹轉頸顧盼,舒腰展體,活動關節,用來求得延年益壽。我有一種鍛煉方法,叫做「五禽戲」,一叫虎戲,二叫鹿戲,三叫熊戲,四叫猿戲,五叫鳥戲,也可以用來防治疾病,同時可使腿腳輕便利索,用來當作「氣功」。身體不舒服時,就起來做其中一戲,流汗浸濕衣服後,接著在上面搽上爽身粉,身體便覺得輕松便捷,腹中想吃東西了。」吳普施行這種方法鍛煉,活到九十多歲時,聽力和視力都很好,牙齒也完整牢固。樊阿精通針療法。所有的醫生都說背部和胸部內臟之間不可以亂扎針,即使下針也不能超過四分深,而樊阿針刺背部穴位深到一二寸,在胸部的巨闕穴扎進去五六寸,而病常常都被治好。樊阿向華佗討教可以服用而且對人體有好處的葯方,華佗便拿「漆葉青黏散」教給他。葯方用漆葉的碎屑一升,青黏碎屑十四兩,按這個比例配製,說是長期服用此葯能打掉三種寄生蟲,對五臟有利,使身體輕便,使人的頭發不會變白。樊阿遵照他的話去做,活到一百多歲。漆葉到處都有,青黏據說生長在豐、沛、彭城和朝歌一帶。

應該看過,華佗和張仲景是東漢末年的。

5、有沒有推薦的關於腸胃的養生書籍呢?

99養生論壇有很多可以免費下載
認清體質養生.rar:
中醫養生簡論·劉逢軍PDF版.rar:
大道堂養生理論:
林海峰《斷食排毒養生法》(99養生論壇)專.rar:
中醫教你最佳人體排毒方式(99養生論壇).rar:
溫度決定生老病死 祛寒濕的方法(99養生論壇).rar:屬
不生病的智慧(99養生論壇).rar:
李氏自我養生康復法(李振軍).rar:
[99養生論壇]大中醫第1部針灸銅人(演播:白楊)36集全.rar:
傷寒論.rar:
養生必養腎.rar:
求醫不如求己家庭醫學全書.中里巴人.zip:
中華養生保健實用方法全書.pdf:
黃帝內經.zip:
健康書:《傷寒雜病論》養生智慧(王長松 著).rar:

更多養生書籍:百度 99養生論壇

6、《傷寒雜病論》里講了什麼?

漢代名醫張仲景在其《傷寒雜病論》序中暢言養生的重要性

7、張仲景的著作是什麼?

1、《傷寒抄雜病論》(已經失傳,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之一)書中全面闡述了中醫的理論和治病原則,是我國最早的理論聯系實際的臨床診療專書 。

2、《傷寒論》,晉代太醫王叔和根據自己搜尋到《傷寒雜病論》的傷寒部分的軼文整理而成。

3、《金匱要略》,宋代王洙、林億、孫奇等人在偶然的機會發現《傷寒雜病論》殘簡,將關於雜病的部分整理成冊,更名為《金匱要略》刊行於世。

張仲景的著述除《傷寒雜病論》外,還有《辨傷寒》十卷,《評病葯方》一卷,《療婦人方》二卷,《五藏論》一卷,《口齒論》一卷。



(7)傷寒雜病論 養生智慧擴展資料:

張仲景簡介

張仲景生活的東漢未年,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極為動盪的時代。統治階級內部出現了外戚與宦官相互爭斗殘殺的「黨錮之禍」。

軍閥、豪強也為爭霸中原而大動干戈,農民起義的烽火更是此起彼伏。一時里戰亂頻仍,百姓為避戰亂而相繼逃亡,流離失所者不下數百萬。

漢獻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挾漢獻帝及洛陽地區百萬居民西遷長安,洛陽所有宮殿、民房都被焚毀,方圓二百里內盡為焦土,百姓死於流離途中者不可勝數。

8、想看一本有關《黃帝內經》的書

這個好:黃帝內經
作者:(唐)王冰 注
出版社: 中醫古籍出版社
當當網:http://proct.dangdang.com/proct.aspx?proct_id=8858422

9、推薦一本比較好的養生書

【明】張景岳的《景岳全書》是一部很好的中醫書籍
清人吳澄所著《不居集》
周守中《養生頻纂》
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
楊力《周易與中醫》
洪紹光《養生錄》

中醫四大經典:
《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學》。

《醫學心悟》 《醫宗必讀》》

《傷寒雜病論》,

養生的話去看《求醫不如求己》《葯補不如食補》,多去看看營養方面的書籍 中醫養生,就是指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所謂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長之意;所謂養,即保養、調養、補養之意。總之,養生就是保養生命的意思。以傳統中醫理論為指導,遵循陰陽五行生化收藏之變化規律,對人體進行科學調養,保持生命健康活力。 精神養生是指通過怡養心神,調攝情志、調劑生活等方法,從而達到保養身體、減少疾病、增進健康、延年益壽的目的。

十本養生書

書名:養生降壓法

作者:費宇彤 楊德強

書名:這樣吃最健康

作者:姜淑惠

書名:健康312經絡鍛煉法

作者:祝總驤

書名:科學成就健康

作者:方舟子

書名:60歲登上健康之路

作者:洪昭光

書名:醫生不會告訴你的健康情報

作者:李傳修

書名:自己是最好的醫生

作者:迪高斯蒂尼636f70797a6431333337383866

書名:從頭到腳說健康

作者:曲黎敏

書名:求醫不如求己

作者:中里巴人

書名: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

10、現在都是中醫是偽科學,傷寒雜病論也是騙人的嗎?

中國的什麼最多??
假貨
其實中醫是很好醫療方式,但因為現在的中葯基本都是人工種植,和以往比已經不行了,還有假中醫很多,出事的卻不多,因為一大部分因為中葯很少能吃死人,但長期吃卻會腎衰

都說中葯毒性小,其實中葯的毒性是西葯的三分之一,在說現在的西葯大部分都是中葯西制的,而且治療效果比中葯好,吃一副中葯多少錢,也要幾百吧!實際成本只有幾十,利潤之大都大於西葯了,而且現在的醫療法律相對完善,西醫治療出了什麼差錯有賠償的,如果你吃中葯吃了好幾年後才發現腎衰了,如果你是中醫你會承認患者是吃你的葯吃出腎衰的么?而且中醫沒有病歷所以如果有醫療事故也不好辦

如果是養生 如果你懂中醫及中葯 那吃中葯還是可以的

與傷寒雜病論 養生智慧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