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女性春季養生中醫

女性春季養生中醫

發布時間:2020-07-26 13:39:55

1、春天中年婦女應怎樣養生

春天應多吃韭菜,香菜,春筍,春茶等應時之品,多吃一些溫性的東西,少吃寒涼,溫燥,難消化的東西,還有一民間俗語叫「千金難買春來瀉」意思就是在這個時候多注重以下腸道排毒比較好。還有一句話叫「春捂秋凍」就是說在春天不要褪衣服褪的太快,秋天不要加衣服加的太快。我知道就只有這些了。

2、春季女人如何保養身體

春季養生

春天裡人體陽氣生發的特點,可選擇平補和清補飲食。如選用溫性食物進補,往往會出現助陽出火的弊病。平補的飲食適合於正常人和病弱的人,如蕎麥、米仁等穀物;豆漿、綠豆等豆類;蘋果等水果;還有芝麻、核桃等。長期食用,一般無不良影響,就是陰虛、氣虛、陽虛、血虛的人也可食用。清補的飲食是指用食性偏涼的食物熬煮的飲食,陰虛內熱者進補這些飲食可以消火...

春季飲食宜三多

春季少吃酸味食品
中醫認為,春天是陽氣生發的季節,所以人應該順應天時的變化,通過飲食調養陽氣以保持身體的健康,總的飲食養生原則是:1.主食中選擇高熱量的食物;2.保證充足的優質蛋白質;3.保證充足的維生素。
所謂高熱量的食物,是指除主食中米面雜糧外,適量加入豆類、花生等熱量較高的食物。所謂優質蛋白質,是指奶類、蛋類、魚肉、禽肉、豬牛羊瘦肉等。青菜及水果的維生素含量較高,如西紅柿、青椒等含有較多的維生素C,是增強體質,抵禦疾病的重要物質。
春季的飲食調養可分為三個時期進行:
早春時期,為冬春交換之時,氣溫仍然寒冷,人體內消耗的熱量較多,所以宜於進食偏於溫熱的食物。飲食原則為選擇熱量較高的主食,並注意補充足夠的蛋白質。飲食除米面雜糧之外,可增加一些豆類、花生、乳製品等。例如早餐:牛奶1袋(250毫升左右),主食100克,小菜適量。午餐:主食150克,豬牛羊瘦肉(或豆製品)50克,青菜200克,蛋湯或肉湯適量。晚餐:主食100克,蛋魚肉類(或豆製品)50克,青菜200克,豆粥1碗。
春季中期,為天氣變化較大之時,氣溫驟冷驟熱,變化較大,可以參照早春時期的飲食進行。在氣溫較高時可增加青菜的食量,減少肉類的食用。
春季晚期,為春夏交換之時,氣溫偏熱,所以宜於進食清淡的食物。飲食原則為選擇清淡的食物,並注意補充足夠維生素,如飲食中應適當增加青菜。例如早餐:豆漿250毫升,主食100克,小菜適量。午餐:主食150克,魚蛋肉類(或豆製品)50克,青菜250克,菜湯適量。晚餐:主食100克,青菜200克,米粥1碗。
每日除三餐之外,還要多吃一些水果,因為水果中所含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對增強體質有益。春季飲食宜忌生冷油膩之品,傳統醫學還認為春季為肝氣旺盛之時,多食酸味食品會使肝氣過盛而損害脾胃,所以應少食酸味食品。

春季多吃養肝補脾食物
春季飲食以平補為原則,重在養肝補脾。這一時令以肝當令,肝的生理特性就像春天樹木那樣生發,主人體一身陽氣升騰。若肝功能受損則導致周身氣血運行紊亂,其他臟腑器官受干擾而致病。又因酸味入肝,為肝的本味,若春季已亢奮的肝再攝入過量的酸味,則造成肝氣過旺,而肝克伐脾就勢必傷及脾臟。脾又與胃密切相關,故脾弱則妨礙脾胃對食物的消化吸收。甘味入脾,最宜補益脾氣,脾健又輔助於肝氣。故春季進補應如唐代百歲醫家孫思邈所說:「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意為少吃酸味多吃甘味的食物以滋養肝脾兩臟,對防病保健大有裨益。
性溫味甘的食物首選谷類,如糯米、黑米、高粱、黍米、燕麥;蔬果類,如刀豆、南瓜、扁豆、紅棗、桂圓、核桃、栗子;肉魚類,如牛肉、豬肚、鯽魚、花鯉、鱸魚、草魚、黃鱔等。人體從這些食物中吸取豐富營養素,可使養肝與健脾相得益彰。
其次,要順應春升之氣,多吃些溫補陽氣的食物,尤其早春仍有冬日余寒,可選吃韭菜、大蒜、洋蔥、魔芋、大頭菜、芥菜、香菜、生薑、蔥。這類蔬菜均性溫味辛,既可疏散風寒,又能抑殺潮濕環境下孳生的病菌。
再次,春日時暖風或晚春暴熱襲人,易引動體內郁熱而生肝火,或致體內津液外泄,可適當配吃些清解里熱、滋養肝臟的食物,如蕎麥、薏苡仁、薺菜、菠菜、蕹菜、芹菜、菊花苗、萵筍、茄子、荸薺、黃瓜、蘑菇。這類食物均性涼味甘,可清解里熱,潤肝明目。
至於新鮮水果,雖有清熱生津解渴作用,但大多味酸而不宜在春天多食。若需解里熱,以吃甘涼的香蕉、生梨、甘蔗或乾果柿餅之類為好。

春天該喝什麼湯

春季是在嚴冬過後、氣溫仍然偏低,氣候多變,忽冷忽熱。這一季節容易患呼吸道傳染病,如感冒、咳嗽、肺炎、麻疹、水痘等。
春季氣候溫和、陽光明媚、萬物生長。亦生機勃勃,身體各組織器官功能活躍,活動量地加。這一季節應供給的營養物質。如能根據食物的性味功能,配製一些平補脾肺、滋養強壯的湯水,作為春季飲食,效益甚佳——
1、蓮子百合羹:可補益脾胃、潤肺,寧心安神。用蓮子15克、干百合15克、雞蛋1個、白糖適量。將蓮子去芯,與百合同放在沙鍋內,加適量清水,文火煮至蓮子肉爛,再加入雞蛋、白糖。雞蛋煮熟後即可食用。
2、南杏潤肺湯:可補益肺氣、潤肺、化痰止咳。適合於天氣乾燥時或肺氣弱、也可用於肺炎恢復期調補身體。用南杏12克、北杏9克、蜜棗4枚、豬肺200克。南杏、北杏去皮,豬肺洗凈切成小塊,用少許食油在鐵鍋中炒透,加適量開水,與蜜棗同放在沙鍋內、煲1-2小時,即可食用。
3、芡實鯽魚湯:可補氣、健脾、固腎。適合於脾胃弱、食慾不振、能增強脾胃功能。用芡實15克、河南淮山15克、鯽魚1條(約150克)。鯽魚去鱗、鰓及內臟,用少許食油在鐵鍋內煎至淡黃色,然後與芡實、淮山同放入沙鍋內,加適量清水煲1小時,以食鹽調味,即可食用。
4、浮小麥豬心湯:可健脾益氣,寧心安神,健腦益智。選用浮小麥25克、大棗5枚、豬心1個、桂圓肉6克。豬心對邊切開,洗凈積血,大棗去核,上料同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煲1小時,調味即可食用。
5、參術大棗湯:可健脾益氣,常用於體倦、胃納欠佳、大便不暢.一般也可健脾開胃。選用黨參10克、雲苓20克、白術6克、大棗5枚、鮮鴨腎1個。雲苓打碎,大棗去核,鮮鴨腎剖開,把鴨內金洗凈後與上料同放放鍋內,加適量清水煲1小時,調味便可食用!

春暖潤膚湯
白木耳紅棗瘦肉湯
白木耳紅棗瘦肉湯氣味清潤、可口,功能活血潤燥,潔膚除斑。同時也適應氣虛血瘀,面部色斑,或面色萎黃暗黑;或陰虛燥結之大便不通;或陰虧津枯之口渴欲飲。尤其適合女士春季養顏之用。
白木耳30克、紅棗10個、生薑2~3片、豬瘦肉250克。
本湯是以《補養篇》的「黑木耳紅棗湯」煲瘦肉而成的。《補養篇》認為該湯有健脾補氣、活血行瘀、治療面部黑斑之功。把黑木耳改為白木耳是增強滋養潤肌膚力,用黑木耳也行,但不管用白、黑木耳都宜採用野生的。木耳性平味甘,功能涼血活血止血,健脾潤肺滑腸,《本草綱目》認為它能去「面上黑斑」,是因其活血行瘀而通暢血脈、消除肌膚積瘀而致;紅棗亦性平味甘,而健脾益氣而滋潤肌膚;豬肉性平味甘、咸,它健脾滋潤而益氣血。三者合用,共奏潔膚、潤膚、除斑美容之功。

人們常說一年之計在於春,可春困秋乏的吃什麼能「大補」一頓?還是吃牛肉吧,雖說是馬年,可「牛」的精神不能少。近日一些專家也建議,春季要多吃「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食品,如雞、鴨、鵝、牛等肉類,魚類和豆製品,以及發芽蔥、韭菜、無毒野菜等等,以保持營養均衡。通常雞鴨魚人們吃起來清楚,會做的花樣也多.

3、中醫在春季如何養生親人們?

春季中醫養生保健知識
1、禦寒防風莫忽視
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凍蟲伏,人體新陳代謝相應變慢,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也特別容易損陽氣,春季養生保健別急著減衣服。稍受風寒,易發宿疾。
2、飲食調養是關鍵
春季養生保健的飲食基本原則應該是以「藏熱量」為主,因此,冬季宜多食羊肉、狗肉、鵝肉、鴨肉、蘿卜、核桃、栗子、白薯等。宜選用甘辛、性溫清淡可口的食物,忌食油膩、生冷、酸澀、粘硬和大辛大熱之品,防止助熱生火。
3、鍛煉運動很重要
春季養生保健運動鍛煉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生命在於運動。動則養形,活則血流。有規律的活動,適當的運動,這是古往今來長壽的秘訣。不過「動」有主動、被動之分,為適應春季之生氣,當以主動運動,持之以恆為主要。
4、精神調養很有益
春季養生保健精神調養非常有益,除保持精神上的安靜以外,在神藏於內時還要學會及時調攝不良情緒,當處於緊張、激動、焦慮、抑鬱等狀態時,應盡快恢復心理平靜。
春季中醫飲食養生知識
早春 吃點蔥姜蒜
陰寒漸退,陽氣開始升發,乍暖乍寒。根據「春夏養陽」的理論,此時可適當吃些蔥、姜、蒜、韭菜、芥末,不僅能祛散陰寒,助春陽升發,而其中所含的有效成分,還具有殺菌防病的功效,此時宜少吃性寒食品。
仲春 多吃野菜
古人雲,春應在肝。肝亢可傷脾,影響脾胃運化。此時可適當進食大棗、蜂蜜、鍋巴之類滋補脾胃的食物,少吃過酸或油膩等不易消化的食物。這時正值各種既富含營養又有療疾作用的野菜繁茂榮盛之時,如薺菜、馬齒莧、魚腥草、蕨菜、竹筍、香椿等,應不失時機地擇食。
暮春 要吃得清淡
氣溫日漸升高,此時應以清淡飲食為主,在適當進食優質蛋白類食物及蔬果之外,可飲用綠豆湯、赤豆湯、酸梅湯以及綠茶,防止體內積熱。不宜進食羊肉、狗肉、麻辣火鍋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熱之品,以防邪熱化火,變發瘡癰癤腫等疾病。

4、春季中醫養生:養身養心有四寶

春季是一個氣候多變的時節,在這個季節的養生也要掌握科學的方法。中醫認為,春季是養生最重要的季節,春季中醫養生重在八個方面,分別為『陰、陽、氣、腦、脾、胃、腎、熱』。

5、中醫春季養生之道

謝謝樓主分享!
願你天天開心!!!

6、一年四季養生方法?女人養生的方法??

四季飲食養生的原則和方法:

一、春季飲食養生

1、春季飲食養生的原則 主食中選擇高熱量的食物,保證充足的優質蛋白質和維生素。早春時期,為冬春交換之時,適宜進食偏於溫熱的食物,並注意補充足夠的蛋白質,飲食中除米、面、雜糧之外,還可增加一些豆類、花生、乳製品等。

2、春季中期,天氣驟冷驟熱,變化較大,在氣溫較高時可增加青菜的食量,減少肉類的食用。春季晚期,為春夏交換之時,氣溫偏熱,適宜進食清淡的食物,並注意補充足夠的維生素。中醫還認為春季為肝氣旺盛之時,不宜多食酸味以使肝氣過盛而損害脾胃,所以應少食酸味食品。

二、夏季飲食養生

1、夏季飲食養生的原則 飲食以清淡為主,保證充足的維生素和無機鹽,適量補充蛋白質。夏季炎熱而出汗較多,體內丟失的水分多,脾胃消化功能較差,多進稀食是重要的飲食養生方法,因此應當多食粥、喝湯。夏季陽氣旺盛,活動較多,身體消耗大,應當注意補充營養物質,如優質的蛋白質,如魚、瘦肉、蛋、奶和豆類等;充足的維生素,如西紅柿、青椒、冬瓜、西瓜、楊梅、甜瓜、桃、李子、梨等新鮮蔬果。

2、夏季還要攝入足夠的水分和無機鹽,特別要注意多飲水及補充鉀,豆類或豆製品、香菇、水果、蔬菜等都是鉀的很好來源。要多吃些清熱利濕的食物,如西瓜、苦瓜、桃、烏梅、葛根、西紅柿、黃瓜、綠豆等。解暑的飲料中以茶水為最佳,特別是綠茶,具有消暑解渴、清熱瀉火的作用。

三、秋季飲食養生

1、秋季飲食養生的原則 飲食葷素搭配,多食清涼多汁的蔬菜、水果,適量地補充蛋白質和無機鹽。秋季前期較溫燥,飲食養生方法要以清熱滋潤為主,應堅持二粥一湯的飲食方法,即早晚食粥,午餐喝湯,但粥湯的配料有所不同。煮粥時可以加些切碎的梨塊,具有生津止渴、滋陰潤燥、止咳化痰的作用;或者加些百合,具有潤肺止咳、養心安神的作用;加入用水發好的銀耳,亦有滋陰潤肺、養胃強身的作用。

2、羹湯類則以西紅柿雞蛋湯為佳,蛋白質及維生素豐富並且有利於消化吸收。秋季後期較涼燥,飲食養生方法要以祛寒滋潤為主,並適當地增加蛋白質和熱量較高的食物。除了梨粥、百合粥、銀耳粥外,還可增加瘦肉粥以補充蛋白質的消耗,並可食用栗子粥、桂花蓮子粥、龍眼肉粥、紅棗粥等。應多食一些溫性蔬果,如南瓜、蔥、姜、香菜、桃、杏、大棗、荔枝、烏梅等。

四、冬季飲食養生

1、冬季飲食養生的原則 適量地進食高熱量的飲食以補充熱量的消耗;增加溫熱性食物以增強機體的禦寒能力;補充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2、冬季養生的原則是要避寒就暖,斂陽護陰,以收藏為本,是一年四季當中進補的最佳時節。中醫認為,冬季應多食用一些偏於溫熱的食物,特別是能夠溫補腎陽的飲食,以增強機體的禦寒能力。

(6)女性春季養生中醫擴展資料

女生如何正確的養生

1、要保證充足的睡眠

身體和器官都是需要一定休息的,所以每天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做到早睡早起,這樣才能夠及時的解除身體的疲勞,讓身體變得更加的有活力,減少了生病的幾率。

2、要培養自己的興趣

現在的生活節奏快,很多女性受到生活和工作上的壓力,讓他們內心不能得到一定的平靜,經常性的處於緊張狀態就會提前進入衰老期。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應該多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聽聽歌曲或者學習書法,讓自己能夠平靜下來,同時也可以陶冶情操。

溫馨提示

女性朋友平時應該養成正確的養生方法,保證充足的睡眠,合理的搭配飲食,避免情緒的波動,坦然的面對一切,不能有太多的心理負擔。

7、中醫告訴你春季該如何養生?

雨水節氣已過,氣溫逐漸回暖,春意盎然、百花齊放的季節即將拉開帷幕,大眾戶外活動也將逐漸增多,風和日麗的天氣里邀朋郊遊,踏青載酒,看山游水,此皆樂事。

但春季也是禽流感、流行性感冒、麻疹、手足口病等流行性病毒感染疾病的高發季節,除了遠離傳染源、注意個人衛生等自我保健外,中醫養生講求春季養肝、提升陽氣以及鍛煉身體、調整飲食等,對於預防疾病和增強體質都有非常好的效果。

今天,中醫告訴你,春季該如何養生!


養肝護脾氣血調暢

「春天屬木,肝氣旺。」山西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王傑博士說,春季是人體肝陽抗盛之時,因此每年立春過後,容易焦慮、睡眠不好。所以春季應重視調肝養心,保持心情愉悅、積極樂觀,可以使肝氣條達、氣血調暢、身心健康。

春天肝旺,容易克脾而引起脾胃病,增加甘味以增強脾氣,達到增強人體免疫力的效果。春季是禽流感、流行性感冒、水痘、麻疹、手足口病等病毒性感染疾病的高發季,通過養肝可對身體進行有效的調理,增強免疫力,預防疾病。

王傑博士表示——

由於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中醫養生所提及的養肝不是單獨地養護肝臟,而是通過養肝達到整體的調理效果。

雖然氣溫有所回升,但王傑博士提醒大家,這個時候更需要注意保暖。人體腠理開始變得疏鬆,對寒邪的抵抗能力減弱,不宜馬上減去棉服,應該下厚上薄。春季風邪侵襲人體,頭、肩、背、肘等處容易受風而疼痛,這些部位的保暖很重要。

王傑博士表示——

春季陽氣初生,飲食上宜食辛甘發散之品,不宜食用酸收之味。所以在飲食上選擇柔肝養肝、疏肝理氣之品。

比如多吃些大蔥、生薑、韭菜、洋蔥,有助於春天體內陽氣的生發,少吃羊肉及辛辣食物。

至於睡眠,春天人體氣血需要疏通條達,要夜卧早起,就是說可以比冬天睡得稍微晚一些,但早上要早點起來,舒展肢體,多去室外活動,走出冬眠狀態,有助於身心更富有活力和生命力。


多伸懶腰多梳頭

伸懶腰是人體自我保健,特別是對肝臟保健的一種條件反射。王傑博士解釋——

人體睏乏的時候,氣血循環緩慢,這時若舒展四肢,伸腰展腹,全身肌肉用力,並配以深呼吸,有吐故納新、運氣活血、通暢經絡關節、振奮精神的作用。

伸懶腰後,血液循環加快,全身肢體關節、筋肉得到了活動,睡意皆無,這樣也激發了肝臟機能,使肝臟得到「鍛煉」,從而達到保健效果。「伸懶腰時要使身體盡量舒展,四肢要伸直,全身肌肉都要用力。伸展時,盡量吸氣;放鬆時,全身肌肉鬆弛,盡量呼氣,效果會更好。」對老年人來講,經常做這一動作,還可以增加肌肉、韌帶的彈性,延緩衰老。

這個季節,風邪極少單獨存在,與寒同行成為「風寒」,與熱同行成為「風熱」,與濕同行成為「風濕」,如常見的風寒外感、風濕痹痛等。在風邪頻繁侵襲人體的春季,要怎麼躲避風邪襲擊?王傑博士說,梳頭能將風邪「拒之門外」。

人腦後面有三個穴位,兩個風池穴,一個風府穴。中醫上有「風池、風府尋得到,傷寒百病一時消」的說法。經常梳頭,能刺激這幾大穴位,通暢氣血,讓風邪繞道而行。


王傑博士表示——

梳頭時身體可以稍稍前屈或後仰,以促進血液循環。

梳頭的時候把頭發散開,用梳子先梳理散亂的發端,然後用梳子慢慢旋轉著梳攏。開始時,先從前額的發際向後梳,要用全頭梳,就是從發際梳到頸後的發根處。之後再從後頸發根梳到發梢末端,再從左、右耳的上部分別向相反方向梳理。

「要想體質好,鍛煉很重要!」王傑博士說,增強體質要從每日堅持鍛煉開始。不過雖然已經入春,但早晚溫差依然較大,早起鍛煉的時候要注意保暖添衣,「老話說『春捂秋凍』是很有道理的。」

說到鍛煉,王傑博士表示最重要的是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要根據年齡、職業特點、居住環境等來選擇運動方式。而「快走」是普通大眾都比較適合的運動,因為快走過程中始終有一條腿不離地,相對來說對膝關節的壓力沒有那麼大,體重偏重或者膝關節不好的人可以多通過「快走」來運動,「一定要記得循序漸進,不要一開始就給自己上太大的運動量。」

「其次是要堅持,只要堅持運動,一定會有效果的。」只要我們動起來,就比坐著要健康,創造條件多走動,就會比經常靜坐的人更加遠離肥胖、遠離慢性病、流行病、心血管疾病。

8、女性春季養生吃什麼食物好

紅棗等養脾甜食
古有雲:「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意思是說,春季宜少吃酸的,多吃甜的。專家認為春季為肝氣旺盛之時,多食酸味食品會使肝氣過盛而損害脾胃,所以應少食酸味食品。而人們在春天裡的戶外活動比冬天增多,體力消耗較大,需要的熱量增多。但此時脾胃偏弱,胃腸的消化能力較差,不適合多吃油膩的肉食,因此,熱量可適當由甜食供應。紅棗正是這樣一味春季養脾佳品。
蜂蜜
中醫認為,蜂蜜味甘,入脾胃二經,能補中益氣、潤腸通便。春季氣候多變,天氣乍寒還暖,人就容易感冒。由於蜂蜜含有多種礦物質、維生素,還有清肺解毒的功能,故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是春季最理想的滋補品。因此,在春季,如果每天能飲用1-2匙蜂蜜,以一杯溫開水沖服或加牛奶服用,對身體有滋補的作用。
春芽
春日食春芽。孔子說「不時,不食」,意思是,不是這個季節的(東西)就不吃。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也說要「食歲谷」,就是要吃時令食物。春天裡所有的植物都生發出鮮綠的嫩芽,可以食用的春芽有很多,如香椿、豆芽、蒜苗、豆苗、萵苣等。
韭菜
春天氣候冷暖不一,需要保養陽氣,而韭菜最宜人體陽氣。韭菜含有揮發油、蛋白質、脂肪和多種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有健胃、提神、強腎等功效。春韭為韭菜中的佼佼者,味道尤為鮮美。其根白如玉,葉綠似翠,清香馥郁。春韭吃法多樣,既可佐肉、蛋、蝦、墨魚等,又可做蒸包水餃的餡料。炒綠豆芽或豆腐乾時加些春韭,格外芳香可口。
春筍
被譽為「素食第一品」的春筍作為美味佳餚,自古以來備受人們喜愛。文人墨客和美食家對它贊嘆不已,有「嘗鮮無不道春筍」之說。春筍筍體肥厚,美味爽口,營養豐富,可葷可素。做法不同,風味也各異,炒、燉、煮、煨皆成佳餚。地方名菜春筍均佔一席之地,如上海的「枸杞春筍」,南京的「春筍白拌雞」,浙江的「南肉春筍」。不過,北方很難吃到新鮮的春筍,如果是弗爾馬林里泡過的就算了吧。
櫻桃
素有「春果第一枝」的美譽,目前在我國各地都有栽培。櫻桃果實肉厚,味美多汁,色澤鮮艷,營養豐富,其鐵的含量尤為突出,超過柑橘、梨和蘋果20倍以上,居水果首位。櫻桃性溫,味甘微酸,具有補中益氣,調中益顏,健脾開胃的功效。春食櫻桃可發汗、益氣、祛風及透疹。需注意的是,櫻桃屬火,不可多食,身體陰虛火旺應忌食或少食。吃不了櫻桃,草莓也是很不錯的選擇。
菠菜
菠菜是一年四季都有的蔬菜,但以春季為佳,而不是趙本山和宋丹丹說的「秋菠」。「春菠」根紅葉綠,鮮嫩異常,最為可口。春季上市的菠菜,對解毒、防春燥頗有益處。中醫也認為菠菜性甘涼,能養血、止血、斂陰、潤燥。因菠菜含草酸較多,有礙鈣和鐵的吸收,吃菠菜時宜先用沸水燙軟,撈出再炒。
蔥、姜、蒜
 不僅是調味佳品,還有重要的葯用價值,可增進食慾、助春陽,還具有殺菌防病的功效。春季是蔥和蒜在一年中營養最豐富,也是最嫩、最香、最好吃的時候,此時食之可預防春季最常見的呼吸道感染。北方人春天愛吃的小蔥炒雞蛋或小蔥蘸醬,都是很有營養和順應節氣的最佳吃法。
此外,春季對於需要滋補調養的人,可以用西洋參、龍眼肉、黨參、黃芪等燉雞或瘦肉等,但愛過敏的人在春季一定要忌服「發物」,如蝦、蟹、鹹菜等食物。
溫馨提示:以上介紹的是女性春天吃什麼養生,這幾種食物都可以幫女性養生,讓你的青春再次煥發。所以,在生活中,女性們應適當的給自己身體增添一些營養食物。

9、女性春季如何進行養生,可以補血養肝氣色好?

 一、補血和美白


1、阿膠補血養顏


阿膠為內調養顏之上品,具有補血滋陰、潤肺、止血的功效。阿膠當屬東阿阿膠為最佳,「黑如瑩漆,光亮如琥珀,質硬而脆,斷面亮」。對子宮肌瘤、乳腺增生患者也可服用,但須輔佐活血化瘀、 化痰軟堅、疏肝理氣之品,盡力消除不良反應。

服用阿膠容易上火,期間多吃蔬菜、水果,盡量少吃紅糖,嗜甜食者宜用冰糖,膏方輔料選用陳年阿膠為宜,每日5-10克,不可過量。


2、五白散美白祛斑


根據《素問•五臟生成篇》五色應對五臟的論述,色黑屬腎,色暗為瘀。女子之所以會長斑,與肝腎不足和氣滯血瘀有著很大關系,所以又將黃褐斑稱為肝斑。長期處於緊張和壓力狀態下的現代女性,尤其是職業女性,常患有焦慮、易怒、失眠、耳鳴等症,但可排遣情緒的方法卻少之又少,所以女性常常肝氣郁結。


改善黃褐斑,在補血養血的同時,更要重視疏肝補腎、活血養顏。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加用具有美白作用的葯物,如白茯苓、白術、白鮮皮、白芷、白芍等「以白治黑」的五白散。也可選用輕揚活血作用的葯物,如玫瑰花、玳玳花、紅花、白菊花、茉莉花、雞冠花等花類葯物。花朵多生於植物的頂端,「諸花皆升」,質輕上揚,宣暢氣機,涼血活血,實為內調養顏之佳品。

二、食療養肝

1、豬肝菠菜湯


A、豬肝洗凈拭乾水,用刀切成薄片。


B、菠菜去除根部,洗凈後從中間切半,姜去皮切成絲。


C、將豬肝片放入滾水汆燙10秒,去除血水,撈起瀝干水待用。


D、燒熱2湯匙油,爆香姜絲,注入1碗清雞湯和1碗清水,加入1/3湯匙鹽、1/2湯匙料酒、1/3湯匙濃縮雞汁攪勻大火煮沸。


E、放入菠菜拌勻以中火煮沸,再倒入豬肝片攪勻,便可起鍋。


F、喝的時候,可以在按個人口味撒些黑胡椒碎。

與女性春季養生中醫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