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秋後吃什麼蔬菜
立秋節氣過後,人們容易產生秋燥,秋燥侵襲損傷肺,主要症狀為皮膚乾裂,口乾咽燥、咳嗽少痰等,因此立秋後的飲食就應該本著滋陰養肺、潤燥生津的原則進行身體調理。秋季的一些應季水果和蔬菜,正是秋季養生保健的最佳食品。
梨:肉香甜可口,肥嫩多汁,有清熱解毒,潤肺生津、止咳化痰等功效,生食、榨汁、燉煮或熬膏,對肺熱咳嗽、麻疹及老年咳嗽、支氣管炎等症有較好的治療效果。若與荸薺、蜂蜜、甘蔗等榨汁同服,效果更佳。
葡萄:營養豐富,酸甜可口,具有補肝腎、益氣血、生津液、利小便等功效。生食能滋陰除煩,搗汁加熟蜜濃煎收膏,開水沖服,治療煩熱口渴尤佳。經常食用,對神經衰弱和過度疲勞均有補益。葡萄制干後,鐵和糖的含量相對增加,是兒童、婦女和體弱貧血者的滋補佳品。
大棗:養胃和脾、益氣生津,有潤心肺、調營衛、滋脾土、補五臟、療腸癖、治虛損等功效。中醫常用其治療小兒秋痢、婦女臟燥、肺虛咳嗽、煩悶不眠等症,是一味用途廣泛的滋補良葯。
石榴:性溫味甘酸,有生津液、止煩渴作用。凡津液不足、口燥咽干、煩渴不休者,可作食療佳品。石榴搗汁或煎湯飲,能清熱解毒、潤肺止咳、殺蟲止痢,可治療小兒疳積、久瀉久痢等。
柑桔:性涼味甘酸,有生津止咳、潤肺化痰、醒酒利尿等功效,適用於身體虛弱、熱病後津液不足口渴、傷酒煩渴等症,榨汁或蜜煎,治療肺熱咳嗽尤佳。
甘蔗:汁性平味甘,為解熱、生津、潤燥、滋養之佳品,能助脾和中、消痰鎮咳、治噎止嘔,有「天生復脈湯」之美稱。中醫常把其作清涼生津劑,用於治療口乾舌燥、津液不足、大便燥結、高燒煩渴等症。
柿子:有潤肺止咳、清熱生津、化痰軟堅之功效。鮮柿生食,對肺癆咳嗽虛熱肺痿、咳嗽痰多、虛勞咯血等症有良效。紅軟熟柿,可治療熱病煩渴、口乾唇爛、心中煩熱、熱痢等症。
百合:質地肥厚、甘美爽口,是營養豐富的滋補上品,功擅潤肺止咳、清心安神,對肺結核、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及各種秋燥病症有較好療效。熟食或煎湯,可治療肺癆久咳、咳唾痰血、乾咳咽痛等症。
蘿卜:能清熱化痰、生津止咳、益胃消食,生食可治療熱病口渴、肺熱咳嗽、痰稠等症,若與甘蔗、梨、蓮藕等榨汁同飲,效果更佳。
荸薺:可生吃,亦可作菜食用,具有清熱生津、化濕祛痰、涼血解毒等功效,可治療熱病傷津、口燥咽干、肺熱咳嗽、痰濃黃稠等症,與蓮藕榨汁共飲效果更佳。
銀耳:能潤肺化痰、養陰生津,做菜餚或燉煮食用,可治療陰虛肺燥、乾咳無痰或痰多粘稠、咽干口渴等症,與百合做羹食用療效尤佳。
溫馨提示:新鮮果蔬的食用一定要適量,過食或暴食亦會影響身體健康。新鮮水果含糖量較高,老年人、糖尿病及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尤須慎食。
2、立秋養生吃什麼
1、注意養肺、養陰、潤燥、百護肝、葯材可選擇枸杞、麥冬、天冬、玉竹、沙參、細生地、西洋參、山葯、百合、扁豆等。
、飲食應以清熱祛濕、健脾和中、清肺潤燥為主。
3、適當食用糯米、粳米、蜂蜜、乳品、藕、土豆、蘿卜、海帶、木耳、銀耳、芝麻、豬肉、鴨、度雞肉、兔肉、鱔魚、鯽魚、黃魚、柚子、梨、枇杷、菠蘿、蘋果等柔潤食物,以益胃生津。
4、少吃辛辣、煎炸性食物,如姜、蔥、八角、茴香、蒜、韭、椒、炸雞腿、油條。
過了立秋便要吃肉「貼秋膘」,這是我國北方地區的一種傳統習俗。但這種做法不應該長期採用,秋季進補一定要吃對東西。
保持體內內酸鹼度平衡。通常人體中的血液呈弱鹼性,要是吃了太多魚、肉等酸性食物,容易讓血液的酸鹼平衡被破壞,導致高血壓、高血脂、痛風、脂肪肝等病症。在「貼秋膘」的同時,應該適當容補充蔬果,並多食用豆製品、栗子等鹼性食品。
3、二十四節氣養生之立秋,立秋吃什麼養生
立秋節氣適合吃什麼?
1、吃瓜曰:「咬秋」
杭州江南一帶還有立秋日吃西瓜的習俗。過去在杭州一帶流行食秋桃。立秋時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個,吃完把核留起來。等到除夕這天,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成灰燼,人們認為這樣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天津等地立秋時節流行「咬秋」。
人們相信立秋時吃瓜可免除冬天和來春的腹瀉。清朝張燾的《津門雜記》中記載:「立秋之時食瓜,曰咬秋,可免腹瀉。」人們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湯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於立秋當日吃下,為的是清除暑氣、預防痢疾。 四川東、西部還流行喝「立秋水」,即在立秋正刻,全家老少各飲一杯,據說可消除積暑,秋來不鬧肚子。
2、苦夏後,貼秋膘」
北京立秋後,北方民間素有「貼秋膘」一說。什麼是「貼秋膘」呢?在炎熱的夏季,有厭食之感。一旦立秋,就意味著涼爽的天氣快到了,於是就開始萌發了要做點好吃的想法,用吃燉肉的辦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補回來,所以叫「貼秋膘」。
在北京、河北一帶民間流行「貼秋膘」。伏天人們胃口差 ,所以不少人都會瘦一些。清朝時,民間流行在數伏這天以懸秤稱人。當然大多是稱小孩,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來檢驗肥瘦,體重減輕叫「苦夏」。那時人們對健康的評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標准。瘦了當然需要「補」,彌補的辦法就是到了立秋要「貼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餚,當然首選吃肉,「以肉貼膘」。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燉肉,講究一點的人家吃白切肉、紅燜肉,以及肉餡餃子、燉雞、燉鴨、紅燒魚等。
3、「減秋膘」:吃黃瓜
我國東北地區立秋有吃黃瓜的習俗,希望人們永保苗條身材。夏天天氣炎熱,能量消耗較大,人們普遍食慾不振,造成體內熱量供給不足。到了秋天,天氣轉涼,人們的味覺增強,食慾大振,飲食會不知不覺地過量,使熱量的攝入大大增加。再加上氣候宜人,使人睡眠充足,汗液減少。
為迎接寒冷冬季的到來,人體內還會積極地儲存禦寒的脂肪,因此,身體攝取的熱量多於散發的熱量。在秋季,人們稍不小心,體重就會增加,這對於本身就肥胖的人來說更是一種威脅,所以,肥胖者秋季更應注意減肥。首先,應注意飲食的調節,多吃一些低熱量的減肥食物,如黃瓜、赤小豆、蘿卜、竹筍、薏米、海帶、蘑菇等;其次要增加活動量,達到減肥的目的
立秋節氣養生事項
蜂蜜是大自然贈給我們人類的貴重禮物,它所含的營養成分特別豐富,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兩者的含量達70%。此外,還含有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D等。蜂蜜具有強健體魄、提高智力、增加血紅蛋白、改善心肌等作用,久服可延年益壽。
秋燥時節,一方面要多喝鹽水和蜜水,另一方面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之類的食品,這些食品包括辣椒、花椒、桂皮、生薑、蔥及酒等,特別是生薑。這些食品屬於熱性,又在烹飪中失去不少水分,食後容易上火,加重秋燥對我們人體的危害。當然,將少量的蔥、姜、辣椒作為調味品,問題並不大,但不要常吃、多吃。比如生薑,它含揮發油,可加速血液循環;同時含有姜辣素,具有刺激胃液分泌、興奮腸道、促使消化的功能;生薑還含有姜酚,可減少膽結石的發生。所以它既有利亦有弊,民間也因此留下了「上床蘿卜下床姜」一說。但在秋天,最好別吃,因為秋天氣候乾燥、燥氣傷肺,加上再吃辛辣的生薑,更容易傷害肺部,加劇人體失水、乾燥。在古代醫書中也出現這樣的「警示」:「一年之內,秋不食姜;一日之內,夜不食姜。」
4、立秋食譜大全,立秋吃什麼,立秋菜譜
綠豆
要注意防止暑濕,可在做飯的時候,加入少量薏米、紅豆(大便乾燥不要用紅豆)、綠豆、茯苓等祛濕的食物。
茄子
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茄子性涼、味甘,清熱止血、消腫止痛、寬腸利氣,所以吃茄子能降火氣、除秋燥。
豬肉
豬肉是日常生活的主要副食品,具有補虛強身,滋陰潤燥、豐肌澤膚的作用。可用之作營養滋補之品。
梨
梨鮮嫩多汁、酸甜適口,有「天然礦泉水」之稱。在秋季氣候乾燥時,常感皮膚搔癢、口鼻乾燥,梨就是最佳補水護膚品。
花生
古人稱為「人參果」,且花生屬平肝潤肺的食物,故立秋後多吃些花生。腸道傳染病是兒童在夏秋之際的常見傳染病,立秋多吃,能提高抵抗力。
南瓜
《本草綱目》寫道:補中,益氣。秋季養生多吃南瓜,有強身健體、美容瘦身的功效。南瓜營養豐富全面,對腸胃和血管都有很好的保護作用。
藕
有句諺語說:荷蓮一身寶,秋藕最補人。秋季是蓮藕豐收的時節。鮮藕除了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外,蛋白質和各種維生素及礦物質的含量也很豐富。
西瓜
西瓜堪稱「瓜中之王」,人們相信立秋時吃瓜可免除冬天和來春的腹瀉。清朝張燾的《津門雜記》中記載:「立秋之時食瓜,曰咬秋,可免腹瀉。」
5、立秋後適宜吃什麼蔬菜
立秋後吃什麼蔬菜好
1、玉米
玉米含有豐富的纖維素,不但可以刺激胃腸蠕動,防止便秘,還可以促進膽固醇的代謝,加速腸內毒素的排出。玉米胚榨出的玉米油含有大量不飽和脂肪酸,其中亞油酸佔60%,可清除血液中有害的膽固醇,防止動脈硬化。玉米還含有賴氨酸和微量元素硒,其抗氧化作用有益於預防腫瘤,同時玉米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B2、B6等,對保護神經傳導和胃腸功能,預防腳氣病、心肌炎、維護皮膚健美有效。
2、絲瓜
絲瓜是人們餐桌上的家常菜,尤其是夏天。時下正值絲瓜上市的季節,價格相對便宜。絲瓜味甘、性涼,入肝、胃經,有解暑涼血、解毒通便、祛風化痰、潤肌美容、通經絡、行血脈。此外,絲瓜中還含防止皮膚老化的B族維生素,增白皮膚的維生素C等成分,能保護皮膚、消除斑塊,使皮膚潔白、細嫩,是不可多得的美容佳品,故有絲瓜汁「美人水」之稱。
3、節瓜
節瓜又名毛瓜。節瓜的老瓜、嫩瓜均可食用,是種營養豐富,口感鮮美,炒食做湯皆宜的瓜類。嫩瓜肉質柔滑、清淡,烹調以嫩瓜為佳,也可煲湯以作解暑的茶水飲用。在香港,花瓣新鮮未乾的嫩節瓜,更被視為高檔蔬菜看待。它還具有清熱、清暑、解毒、利尿、消腫等功效,是炎熱夏季的理想蔬菜。
4、南瓜
南瓜又名麥瓜、番瓜、倭瓜、金冬瓜,在我國各地都有栽種,為夏季的主要蔬菜之一。南瓜的營養成分較全,營養價值也較高。嫩南瓜中維生素c及葡萄糖含量比老南瓜豐富。老南瓜則鈣、鐵、胡蘿卜素含量較高。常吃南瓜,可使大便通暢,肌膚豐美,尤其對女性,有美容作用,清代名臣張之洞曾建議慈禧太後多食南瓜。
5、苦筍
中醫認為,苦筍味甘,性涼而不寒,具消暑解毒、減肥健身、健胃消積等功效。苦筍是夏季餐桌上的可口菜餚。人們通常用苦筍、排骨,加上鹹菜配製成苦筍煲,苦甘可口,味道鮮美,吃後令人回味無窮。
6、茄子
夏季是茄子上市的季節,你知道茄子的功效嗎?茄子的紫色皮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維生素,是其他蔬菜無法比擬的。其中維生素具有增加毛細血管彈性、改善微循環的作用,對高血壓、動脈硬化及壞血病患者,均有一定的預防作用。而茄子纖維中所含的特殊物質,具有降低膽固醇的功效。
01
立秋後適合吃哪些蔬菜
1、蓮藕
可生食也可煮食,是常用餐菜之一。藕也是葯用價值相當高的植物,它的根根葉葉,花須果實皆是寶,都可滋補入葯。
2、秋葵
秋葵含有鐵、鈣及糖類等多種營養成分,有預防貧血的效果。它含有維生素A和β—胡蘿卜素等,有益於視網膜健康、維護視力。富含有鋅和硒等微量元素,能增強人體防癌、抗癌。還含豐富的維生素C和可溶性纖維,不僅對皮膚具有保健作用,且能使皮膚美白、細嫩。
3、辣椒
辣椒的果實因果皮含有辣椒素而有辣味。能增進食慾。辣椒中維生素C的含量在蔬菜中居第一位,原產墨西哥,明朝末年傳入中國。
4、冬瓜
冬瓜包括果肉、瓤和籽,含有豐富的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以及礦質元素等很高的營養成分。
5、山葯
山葯有滋養強壯,助消化,斂虛汗,止瀉之功效,主治脾虛腹瀉、肺虛咳嗽、糖尿病消渴、小便短頻、道精、婦女帶下及消化不良的慢性腸炎。
6、苦筍
中醫認為,苦筍味甘,性涼而不寒,具消暑解毒、減肥健身、健胃消積等功效。苦筍是夏季餐桌上的可口菜餚。人們通常用苦筍、排骨,加上鹹菜配製成苦筍煲,苦甘可口,味道鮮美,吃後令人回味無窮。
7、地瓜葉
紅薯葉有提高免疫力、止血、降糖、解毒、防治夜盲症等保健功能。紅薯葉可使肌膚變光滑,經常食用有預防便秘、保護視力的作用,還能保持皮膚細膩、延緩衰老。
6、立秋最適合吃什麼蔬菜
立秋吃什麼蔬菜? 到秋季來臨,人們體內維生素A儲備容易減少,如不及時補充,到了冬春季節容易發生夜視能力下降、眼睛干澀、呼吸道容易感染之類的問題。因此要多吃橙黃色蔬菜,比如南瓜、胡蘿卜、西紅柿等。另外,瓜豆類食物維生素C含量也很低,如果維生素C長期缺乏會造成免疫力下降,在換季的時候容易感冒。因此,多吃綠葉蔬菜補足維生素C也很必要,比如芥藍、菠菜、綠菜花等。 1、胡蘿卜 胡蘿卜又稱小人參,還有豐富維生素A、C和胡蘿卜素,具有補脾健胃、養肝明目的功效。胡蘿卜中含有的胡蘿卜素和維生素A是脂溶性物質,在油脂的作用下才能被人體吸收,能增強皮膚的抗損傷能力,還有助於保持皮膚彈性,對健康也有著非常大的幫助。 2、西蘭花 西蘭花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維生素C和胡蘿卜素,對於提高皮膚抗損傷能力、保持肌膚彈性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藕 藕既可當水果,又可作佳餚,生啖熟食兩相宜。藕不論生熟,都具有很好的葯用價值。中醫認為,生藕性寒,甘涼入胃,可消瘀涼血、清煩熱、止嘔渴。適用於煩渴、酒醉、咳血、吐血等症。婦女產後忌食生冷,惟獨不忌藕,就是因為藕有很好的消瘀作用,故民間有「新采嫩藕勝太醫」之說。熟藕,其色由白變紫,有養胃滋陰、健脾益氣的功效,是一種很好的食補佳品。而用藕加工製成的藕粉,既富營養,又易於消化,有養血止血、調中開胃之功效,實為老幼體虛者理想的營養佳品。 4、茄子 立秋吃茄子最去火,茄子不僅是價廉物美的大眾蔬菜,還是種食療佳品。中醫認為,茄子性涼、味甘,有清熱止血、消腫止痛、祛風通絡、寬腸利氣等功能,所以在這個季節吃些茄子能降「火氣」,除秋燥。 5、西紅柿 西紅柿有助於美白、防曬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最新研究證明,西紅柿還有助於展平新皺紋,使皮膚細嫩光滑,並且預防黑眼圈,可謂是一舉多得。
7、立秋吃什麼食物 立秋吃什麼能進補
秋季zd是陽消陰長的過度時期,所以秋季最主要做的是養陰氣,適應自然的規律,為來年做好准備,不要耗損精氣傷陰。要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收斂神氣。
秋季很容易燥,除燥也是首要任務,在飲食版上主要以防燥護陰,滋陰潤肺為主,要少吃辛辣,生冷的食物,多吃一些芝麻、核桃、蜂蜜、甘蔗、梨、銀耳、蓮藕等食物。
秋季的早餐可權以選擇粥類,秋季人體的脾胃比較虛弱,抵抗力也處於下降的階段,所以食用芝麻粥、大米百合粥、核桃粥等,有利於健脾益胃,潤腸通便。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8、立秋應該吃什麼養身好?
現在已經立秋了,天氣稍微轉涼,但「秋老虎」時,依然很熱悶,應該注重養肺,秋天做好養生,對接下來的冬天是非常有幫助的,我們應該吃什麼好呢?下面我來推薦幾個食譜,以供大家參考:
工具/原料
蜂蜜
大棗山葯粥
冰糖銀耳湯
蓮藕花生排骨湯
百合蓮子瘦肉湯
方法/步驟
蜂蜜是大自然贈給我們人類的貴重禮物,它所含的營養成分特別豐富,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兩者的含量達70%。此外,還含有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D等。蜂蜜具有強健體魄、提高智力、增加血紅蛋白、改善心肌等作用,久服可延年益壽。
大棗山葯粥:盛夏時節人體消耗比較大,入秋需要收斂補益,大棗補氣血,山葯健脾胃,兩者搭配,能有效調和機體,常食強身健體,男女老少皆宜
冰糖銀耳湯:秋天乾燥,飲食方面要注意調和,銀耳富含膠質,有潤燥、美顏之功,配以冰糖煮成羹湯,是秋季最適宜的甜品。
蓮藕花生排骨湯:秋天是收獲蓮藕的季節,蓮藕有滋陰補血,美容養顏的功效,花生富含各種維生素和蛋白質,有「長生果」之稱,,蓮藕花生排骨煲成湯是這個季節最適宜不過了,補而不燥,最是養人。
蓮子百合瘦是一道常見的漢族葯膳,肉湯有潤肺、安神、美容、抗癌的功效,養心神,益腎氣,健脾胃。補腎又增加了蛋白質的攝入。
END
注意事項
秋季不要吃辛辣油膩的食物,要以清淡為主
「秋天蘿卜小人參」秋天也是吃蘿卜的最佳季節,多食蘿卜也有養生之功
9、生活小常識:立秋吃什麼好 九種食物最養生
立秋時節,一方面要多喝鹽水和蜜水,另一方面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之類的食品,這些食品包括辣椒、花椒、桂皮、生薑、蔥及酒等,特別是生薑。這些食品屬於熱性,又在烹飪中失去不少水分,食後容易上火,加重秋復燥對我們人體的危害。當然,將少量的蔥、姜、辣椒作為調味品,問題並不大,但不要常吃、多吃。比如生薑,它含揮發油,可加速血液循環;同時含有姜辣素,具有刺激胃液分泌、興奮腸道、促使消化的功能;生薑還含有姜酚,可減少膽結石的發生。所以它既有制利亦有弊,民間也因此留下了「上床蘿卜下床姜」一說。但在秋天,最好別吃,因為秋天氣候乾燥、燥氣傷肺,加上再吃辛辣的生薑,更容易傷害肺部,加劇人體失水、乾燥。在古代醫書中也出現這樣的「警示」:「一年之內zd,秋不食姜;一日之內,夜不食姜。」
10、立秋前後吃什麼好 立秋養生食譜
立秋到,但是「上蒸下煮」的日子並未結束。貼秋膘顯然沒啥胃口,那就咬秋吧,民間有立秋吃瓜的習俗,稱為「咬秋」。營養專家認為,瓜類有清熱、利濕、消暑的作用,立秋前後,適當吃些瓜很好。為您推薦兩種瓜,探親訪友不用送「秋波」了,大大方方拎著秋瓜去。
絲瓜可以從春末專吃到初秋,即使烹飪以後,絲瓜的清香味也很足,而且還有利尿涼血、解毒通便的作用。清蒸絲瓜,加點肉末和蒜末,稍微蒸一下就熟,淋點海鮮醬油,味道非常好。如果喜屬歡辣味,可以放些蒜末。絲瓜汁水豐富,好現做現吃,放置時間別太長,否則會變黑,影響食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