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98歲老中醫的養生法

98歲老中醫的養生法

發布時間:2020-07-26 11:05:45

1、揉腹也是老中醫最愛的養生秘笈,揉腹有哪些好處呢該如何正確揉?

這個揉肚子我可是深有體會的,以前腸胃不好,看了一個養生的節目,老中醫建議每天晚上睡覺前,早上起床前揉肚子。那時候我的飯量也很少,冷的食物都不敢吃。看完這個後,我想反正也不用吃葯,不就是揉幾下肚子嗎,我就抱著試試看的態度,當時不太相信。

一、按揉腹部利於減肥

按揉腹部可以刺激末梢神經,通過不同力度、輕重緩急的按摩,可以促進腹壁毛細血管血液循環,加速脂肪的消耗。

二、促進腸蠕動,消除便秘

按摩腹部能增加腹肌、腸平滑肌血流量,加大胃腸內壁肌肉張力,刺激直腸神經,增強大小腸的蠕動功能,從而起到促進糞便的排出。

預防和消除便秘,對老年人尤其需要。

手法:

排空小便,洗凈雙手,取站位或仰卧位;

全身放鬆,左手按在腹部,手心對著肚臍,右手疊放在左手上。

先按順時針方向繞臍揉腹50次,再逆時針按揉50次。

按揉時力度要適中,呼吸自然,此法可以緩解便秘。

二、三線摩腹法

三線是指左胸至肚臍,心口至肚臍,右胸到肚臍。

眾所周知,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們在養生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針灸、食療、拔火罐、泡腳等的養生方式在不斷優化。事實上,早在很久以前,人類就有了養生的思想,我國古人創立了很多的養生方法,一直都是延續,其中有一個叫「揉腹治百病」的說法,可見揉腹的好處。於是,有人稱每天揉腹三次,勝吃人參一支,這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揉腹對人體健康益處的思想。

小腹是陰中之陰,是寒氣最愛聚集的地方,所以揉腹很關鍵。手心的勞宮穴是火穴,有溫養的效果,經常以手心按摩小腹至發熱,不但可以有效地驅寒暖腹,還能養元補氣、滋陰培陽。一般是每天早、中、晚各揉一次小腹,先按逆時針方向揉,後按順時針方向揉,揉的次數最低以36遍起,或36的倍數也可以。力度要適中,如果能把腹部的軟組織帶動起來更好,小腹常溫,元氣充實,這樣對於身體健康極為有利,的確是比吃人參的效果還要好。

其實,養陽很簡單,睡覺前做一個動作就可以。這個動作是按摩腹部。具體方法是:仰卧床上,以肚臍為中心,用手掌在肚皮上按順時針方向旋轉,按摩200次左右即可。一來有利於促進消化,排除脾胃濕毒;二來有助於腹部的保暖,改善睡眠質量。

2、央視曾有節目,介紹一個老中醫的養生保健茶的方子(黃芪,枸杞,西洋參,還一味不記得了),請問誰道?

黃芪、黃精、枸杞、西洋參

3、吳永志不一樣的自然養生法是真的嗎?

聽說近來一段時間有個叫吳永志的人出了一本書《不一樣的自然養生法》在國內外賣得很火,推崇一種什麼蔬果的生化素可以抗癌的。聽說五一還要到北京搞養身講座。請各復位真實體驗過人,說句實話,你們有沒有用過書上說的產品,是不是騙人的。在百度上搜索了有關此的很多內容,都沒有確切答案,今天在淘寶上的這個店 ,居然真把這本書上提到的蔬果機拿出來賣,不制知道是不是投機還是確有此功效。我有個阿姨就患有再生障礙性貧血,一直對這個吳永志書中寫道的蔬果汁能治好她的病很痴迷。總在讓我在網上找找書上提到的2200W的蔬果機。我現在特別苦悶!請大家幫幫我,那機子的價格實在是有點貴,再說我一直都不是很相信這個。 就是這個店裡賣的那種!我也看過朋友推薦的這本書,但沒試過,不知道是不是那麼有效.不過多吃蔬菜水果對身體總歸是好的!我也想找一款價格合理,能把食物打成粉末的機器,沒找到呀,有知道的朋友也告訴我一聲.

4、在養生的路上,你是如何從小白變成老中醫的?

要說到養生,那就有許多的養生方法了,其中一個最普通的就是食物養生,眾所周知我們的生活中就會吃到許多的食物,這些食物對我們的身體有很大的幫助,就比如說八寶粥,八寶粥中含有多種食材,它們這些食材放在一起熬制,那麼它們所富含的的營養物質都會被激發出來,人們喝了這個八寶粥就會覺得身體變得異常的舒服。

還有一種養生就是喝茶,因為喝茶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東西,茶裡面也是含有一些微量元素和營養物質,這些會隨著喝入的茶水進入到人的體內,從而溫養人的身體,做到活血化瘀使人的身體精神奕奕,同樣的喝茶也講究一個氛圍,因為喝茶的時候最能靜心,這也就導致了人們喝茶也能養生了,畢竟既能靜心喝茶也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好多人肯定聽說過枸杞,對的枸杞可以拿來泡酒喝,因為枸杞中所富含的營養物質經過酒的發酵就會得到充分的揮發,從而融入到酒當中,當人們喝枸杞泡的酒就會發現很是入味,而且這種酒可以滋潤人的身體,但畢竟是酒所以大家還是不要多喝,因為酒喝多就會對肝臟造成傷害,從而達不到養生反而還生了病,那就得不償失了。

養生講究的是一個養字,我們只需要養好自己的身體就能做到養生,因為人的身體有很多需要去發現的地方,所以做到對自己身體的了解是最重要的,只有這樣才能走好養生這條道路。

5、中醫養生有哪些方法?

「少房事多運動重食療選環境」這是我國唐代著名的醫學家、葯王孫思邈的養生法。孫思邈長期居住民間研究醫學,為人療疾,采種中葯,著書立說,被人們尊稱為「葯王」。同時,孫思邈又是一位著名的養生學家,他提倡養生、食治和怡老,內容豐富,涉及到預防醫學、心身醫學、老年醫學諸方面。由於他身體力行,活到了101歲,從而成為中國歷史上罕見的能將養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長壽老人。具體地說:他的養生理論歸納有如下四點。

1.提倡抑情節欲

孫思邈認為情慾過度是罹疾早衰的重要因素之一,提倡要做到「十二少」,即「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語、少笑、少愁、少樂、少喜、少怒、少好、少惡行」。並強調性醫學保健的重要性,認為房事太過,不僅可以影響本人的身體健康,而且還會影響優生優育、波及下一代的身心發育。為此,他引用彭祖的觀點:「上士別床,中士異被,服葯百裹,不如獨卧。」以說明節制房事的重要性。

2.主張「常欲小勞」

孫思邈說:「養性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堪耳。」他認為運動比營養、休息更為重要,從而把按摩、搖動肢節等全身運動作為養生的重要內容。

3.強調食養重視葯餌孫思邈指出:「安身之本必須於食,救疾之道惟在於葯。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全生;不明葯性者,不能以除病。」可見其對食養與葯餌的重視。在飲食調養方面,他主張飲食清淡,少吃葷、腥,忌吃生、雜。他還力倡「先飢而食、先渴而飲、食慾數而少、不欲頓而多」,認為少食多餐有益身心健康。同時,他把服食具有滋補和防治老年病功效的中葯作為養生的措施之一。

4.環境居處很重要

在住地方面,孫思邈強調要「背山臨水,氣候高爽,土地良沃,泉水清美」及「山林深處,固是佳境」。現在世界各地幾乎都把山清水秀、鳥e68a847a6431333431336661語花香、空氣清新、環境幽靜處作為療養勝地,可見葯王對居住環境的要求是有道理的。在住室方面他又指出:「但令雅素潔凈,無風雨暑濕地為佳。」

總之,葯王孫思邈的養生思想和方法是非常豐富的,他說到了,也做到了,名副其實。

6、老年人養生方法有哪些?

老人養生保健的方法
1、睡:即睡好覺,保證睡眠充足。老年人要學會有規律地生活,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保證一天有8小時的睡眠時間。 
2、保:即保持大腦的活力。老年人要多用腦,如堅持讀報看書,繪畫下棋,培養各方面的興趣愛好。研究表明,一個經常用腦的65歲老人,其腦力並不比不愛動腦的35歲的青年人差。
3、轉:即轉換不同性質的運動。在較長時間的單調工作或讀書、寫作後,應及時轉換另外不同性質的活動,使大腦神經鬆弛而不過分疲勞,使腦力保持最佳狀態。
4、活:是指活動手指,俗話說心靈手巧。經常活動手指,做兩手交替運動及轉動健身球,可以刺激大腦兩半球,有健腦益智、延緩大腦衰老的作用。
5、參:即參加社會活動和體育活動。結交年輕朋友,以接受青春活力的感染,經常保持愉快的情緒,脫離孤僻的生活環境。
6、聽:即聽優美動聽的歌曲。優美的旋律可調節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使人有一種心曠神怡的歡樂感覺。
7、調:即調節飲食。做到粗細混雜,葷素搭配,兼收並蓄,多吃維生素和礦物質豐富的紅棗、牛奶、豆漿、蛋黃、桑椹、芥菜、芝麻、核桃仁、百合、豬腦、豬心、黑木耳以及大部分蔬菜水果;少吃些動物脂肪和含糖類食物。

老人保健注意事項
一忌久坐,久坐者傷肉。
坐是消除疲勞的一種必要的休息,但久坐易使肌肉衰退與萎縮。故老人應多參加適合自己的戶外活動,加強肌肉鍛煉,以增強體質。
二忌久立,久立者傷骨。
老年人氣血運動全靠動靜結合調節平衡,如果一直站立不動,就會影響氣血運行,使人體部分組織和細胞營養失調,出現氣滯血凝,從而招致疾病。 
三忌久視,久視傷血。人到老年,如果久視就會傷血耗氣,產生頭暈目眩等症。故老年人看報或看電視、電影應控制在一至二小時之內,不宜連續觀看。
四忌久卧,久卧傷氣。
適可而止的睡眠對老年人健康有益,久睡則身體軟弱。要順應四時,春夏季晚卧早起,秋季應早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 
五忌久靜,久靜傷神。過分安靜、寂寞、無聊、孤獨的處境,會使老人變得精神不振,性情孤僻,喪失生活信心,導致健康狀況下降。另外,優美的音樂使人輕松愉快,精神煥發。故老年人應有適當的良性聲刺激,以增進身心健康。

與98歲老中醫的養生法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