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年人如何防範養生保健類詐騙
紫陽警方針對一些不法分子以養生保健為名對老年人進行詐騙的案件特點,總結提出以下警示,請老年朋友提高防範意識。◆養生保健類詐騙特點:★嫌疑人實施侵害對象多為老年人,尤其是在家的空巢老人。★嫌疑人針對老年人比較偏好養生保健,虛構或擴大某產品的功能既而對老人巧舌如簧,誘騙老人動心,最後騙取老人錢財。◆防範對策:1、通過媒體,多加了解此類案件案情、特點,提高防範意識。2、除了給予物質保障外,呼籲子女多回家看看,多和老人聊天溝通,對老人更要給予親情關懷,街道、社區則要針對老年人的特點,多培養其興趣愛好,多開展一些老年人喜聞樂見的活動等,呼籲全社會給予老年人更多的人文關懷。
2、很多人說保健品專「坑」老年人,那老人為何容易被騙?
近幾年社會上突然就颳起了養生風,於是大街小巷都是各種保健品,晚上公園里也不乏跳廣場舞的大媽。於是保健品的矛頭自然就指向了老人。其中有這幾點原因:
1,抓住老人都想延年益壽的想法。人活了一輩子,到老的時候能看到兒孫滿堂,自然是最幸福的事了,如果此時的老人都還健康,那麼他們肯定想多活幾年,多看幾年的孫子,因此很多的保健品就打著可以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等各種口號來忽悠老人家。老人的社會經驗不足啊,他們耳根子又輕,說這個吃了對身體好,他們就信以為真了。
2,抓住老年人貪圖便宜的心理。人都會有佔小便宜的心理,那些保健品銷售人員也是恰恰抓住這一點,經常在小區搞一些活動,免費測血壓啦,免費看診啦之類的,就吸引了很多老年人過來看診,於是他們就開始對這些老人下手了,說你血糖高,又或者血壓高,然後就推銷他們的產品,隨便給點小優惠,一般的老年人都會買下來,還覺得自己今天撿到了便宜。
3,抓住老年人的一些老年病。我們都知道人老了,身體的各個器官就開始老化,各種功能都會退化,於是身體難免都會有些毛病,比如高血壓,高血糖,又或者失眠等,他們就抓住老年人慣有的一些毛病,來誇大自己的產品,宣傳說產品專治老年人的這些疾病,而有些老年人被疾病纏身多年,有點病急亂投醫的心理,忽然一聽到有這種葯可以治好自己的病,於是想都沒想就掏錢了。
3、騙老年人買保健品
採用欺騙的手段讓百老人購買保健品是違法的,老人如果受騙可以由子女陪同依據受騙的不同情形向消費者權益保護協會、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物價部門、食品葯品監督部門等地投訴,也可以根據《侵權責任法》的規定提起民事訴訟。情節度嚴重者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如果符合刑法中關於詐騙罪的情節,公安機關會立案偵查。根據2010年7月1日實施的《侵權責任法》第四十七條規定:明知產品存在缺陷仍然生產、銷售,造成他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相應的懲罰性賠償。對於已經被工問商行政部門、食品葯品監督部門查獲的不法分子,老年人除了可以追回自己的損失答外,也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就購買假冒偽劣的保健品造成的其他損失提出賠償;對於已經交由公安機關立案的刑事案件,受害人也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保障自身的權益。法律依據《專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屬規定的,依照規定。
4、為啥有的騙子喪盡天良,專門騙老年人的養老錢,救命錢
因為老年人都有一點養老錢,騙子就想盡辦法騙他們。弄一些偽科學的東西,給老人洗腦,弄得子女都沒有辦法。所以,老年人也要經常看信息,老年人也要學習,不要上騙子的當。
5、向老年人推銷保健品是不是詐騙?
其實這時屬於會議營銷的一種模式!一般賣百的都比正常的價格高出10幾倍!主要是抓住老人一些養生的空子,你舉報也沒有用,不如你替你父母網上度訂購:1,可以顯示你有孝心,你不能制止他們訂購,就像鈣片,蜂膠也是保健品系列,也不能說是全都沒有用,你給他們說別買專,他們不會理解你,不如你自己給他們做個參考.2可以防止別人以次充好,3可以剩下很多錢。權衡利弊。以屬上建議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6、如何識破老人養生騙局
想要避免老人盲目信任保健產品商家,降低老人對死亡的焦慮,子女或親友可以嘗試去做以下幾點:
定期帶老年人去正規的大醫院進行體檢,用「白大褂」的權威駁倒不明商家。
多與老年人進行情感交流,給他們安全穩定的情感聯系,並支持和鼓勵老年人在安全的人際范圍內進行情感交流。有安全感的老人比較不回容易在騙子身上花答費感情。
讓老年人適當勞動,適當做貢獻,增加對自我價值認可,提升自尊水平。這有助於減輕焦慮。
盡可能保證老年人的控制感,即自主決定權。
7、老年人被詐騙一般都是因為什麼事情?
以情感為由行騙老人的騙局通常都是先打電話,故意裝熟人,騙取老人的信任,過一兩天,再打電話借錢,有時候不法分子還會以老人的子女、親友發生車禍、欠債等為由,要求老人轉賬救急,所以說這樣的騙局常常會讓老人們暈頭轉向,上當受騙。
以發財為由行騙老人這種騙局常常以撿到大額現金、貴重金屬、珠寶等值錢的物品為誘餌,讓老人參與「見者有份」的分贓,之後騙子們回以分贓現金不足需要籌錢為由,讓老人拿現金或貴重物品作為抵押,保管撿到的貴重物品。事實上,那些所謂的貴重物品或錢財,已經是假貨或者早已被調包。老人們在受騙之後,往往是苦不堪言,不敢對子女說,怕子女說自己,埋怨自己。如今很多不法分子以恐嚇手段威逼利誘的方式行騙老人群體,主要手段包括冒充公檢法,醫保社保等等。
作案人員採用問路的方式選擇對象,借口請求對方帶路,途中趁機以事主「臉色不好」、「近期家裡人可能有災難"等話套事主,稱可幫事主"驅邪消災」,騙的事主信任,然後叫事主回家或到銀行取出財物用以「拜神作法」。在事主拿出財物後,將事主財物放進一個包里,然後以要買幾個蘋果「作法事」等為借口支開事主,取走事主財物,又或者用同樣款式、重量的包將事主包調換後騙走。
作案人員物色到作案目標後,謊稱要急於將歐元、加幣等外幣兌換人民幣救人,博取事主的同情,再以到銀行兌換匯率過低,在與事主平分兌換差價的高利潤打動事主與其兌換,然後將事主帶到附近銀行旁邊,假稱認識銀行的工作人員,然後致電聯系假扮銀行工作人員的同夥出來進一步取得事主信任,在事主取出財物後再以掉包等形式實施詐騙。
8、老年人保健品騙局犯法嗎法律怎麼處理呢
老年人保健品騙局屬於違法行為,情節嚴重的將構成詐騙罪,可追究刑事責任,一般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針對老年人的保健品騙局通常採取免費贈送食品、生活物品,組織所謂「專家」作免費「健康講座」,為老年人免費體檢,組織免費旅遊等方式,取得老年人的信息和信任,進而誇大、虛構保健品效果,向老年人推銷高價保健品來騙取大額資金。
針對老年人的保健品騙局屬於詐騙,即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根據《刑法》第266條,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8)養生詐騙老年人擴展資料:
近年來,保健品詐騙犯罪呈現發案區域不斷擴大、涉案金額不斷增加、作案手法不斷翻新的趨勢。特別是一些犯罪團伙採取公司化模式運營,老年群體深陷「保健品詐騙陷阱」的情況愈發嚴重,成為受害重災區。
多數老年人沒有渠道去了解產品信息,也無法利用網路公開口徑去查證保健品真偽。許多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了老年人信息閉塞,法律意識淡薄,愛「佔小便宜」、盲信權威,固執從眾等心理,針對他們量身定做的騙局。
據公安部數據統計,2018年以來,已破獲針對老年人的保健品詐騙犯罪案件3000餘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900餘人,追贓挽損1.4億余元。
9、針對老年人的保健品騙局 為什麼沒人管
採用欺騙的手段讓老人購買保健品是違法的,老人如果受騙可以由子女陪同依據受騙的不同情形向消費者權益保護協會、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物價部門、食品葯品監督部門等地投訴抄,也可以根據《侵權責任法》的規定提起民事訴訟。情節嚴重者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如果符合刑法中關於詐騙罪的情節,公安機關會立案偵查。根據2010年7月1日實施的《侵權責任法》第四十七百條規定:明知產品存在缺陷仍然生產、銷售,造成他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相應的懲罰性賠償。對於度已經被工商行政部門、食品葯品監督部門查獲的不法分子,老年人除了可以追回自己的損失外,也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就購買假冒偽劣的保健品造成的其他損失提出賠償;對於已經交由公安機關立案的刑事案件,受害人也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保障自身的權益。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知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道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