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中國傳統養生法

中國傳統養生法

發布時間:2020-07-26 06:19:56

1、中國傳統的健身養生方法有哪些

傳統的養生保健方法一:精神養生法。精神養生法,是指通過凈化人的精神世界,自動清除貪欲,改變自己的不良性格,糾正錯誤的認知過程,調節情緒,使自己的心態平和、樂觀、開朗、豁達,以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精神養生法相當於現代醫學的心理衛生保健法。

傳統的養生保健方法二:起居養生法。起居養生法,是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遵循傳統的養生原則而合理地安排起居,從而達到健康長壽的方法。起居養生法包括居住環境、居室結構、居室環境和氣候、起居有常、飲食有節、其他等。

傳統的養生保健方法三:關於神闕養生。 洗心(放鬆、入靜、入定):固漏(陽關一閉,個個長生)

 有物(丹田火熾乃至六根震動);健康(弱可強,病可愈):逆轉(無精生精,無經復經;體貌頓異,生機盎然)。有詩為證:「金砂入五內,熏蒸達四肢。顏色悅澤好,發白皆變黑。齒落生舊所,老翁復丁壯,耆嫗成奼女」(魏伯陽)。由上可知,丹道築基實乃革新生理,添油續命的重要法門。但是古往今來能真正完成築基功夫者並不多見。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是「真法難聞」,就連孔子也感嘆:「朝聞道,昔死可也。」

傳統的養生保健方法四:葯物煉精化氣一一神闕氣化散。葯功古已有之,如扁鵲服長桑君傳授秘方,三十日獲得透視功能而成為神醫;西藏高僧為弟子開天目也藉助葯功。葯功為歷代養生家、神仙家、武家、術士必修內容之一。人們在修持過程中,如果得到葯物配合,對增長功能功力頗為有益。機體健康是功能提高的基礎和前提。 「神闕氣化散」有生精化氣的作用,溫暖水臟,微生少火,蒸精化氣,還精補腦,配合現代高科技產品「神闕溫灸儀」,置於特定部位對機體產生連續站六時以上的溫熱輻射,將葯力、葯氣源源不斷地輸入神闕,再由神闕輸布於神闕系統,逐步積累和加強元陽之氣,以沖開奇經八脈。同時結合啟動胎息、下神闕養生法使性命(神氣)團聚重返先天丹光圓明的狀態。於此更進一步則進入杳冥而開玄關,天人合發,生命再造。

傳統的養生保健方法五:玄關顯密法。 玄關「入大道之淵微,奪自然之妙用;立丹基於傾刻,運造化於一身也」(白玉蟾《玄關顯密論》);「能知此一竅,則冬至在此矣,葯物在此矣,脫體亦在此亦」(張伯端《金丹四百字.序》)。玄關是古往今來一切成道證聖者的不二法門,可以毫不誇張地講,不開玄關就無法窺見天道。反過來講天下沒有不開玄關的明師。

 然而玄妙莫測之機關又非同「開」、「關」電源那麼簡單,必賴明師相機投法點拔才可把憑。「徐氏神闕養生法」中玄關顯密法專為開玄關一竅而設,望有緣者、有志者得而習之,以身證明「我命在我不由天」、「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並非口號,而是現實可行之「道」。

 古代道家、仙家與醫家本是一家,所以晉朝的葛洪,梁朝的陶宏景與唐朝的孫思邈,都是神仙家,也都是名醫,葛洪著有《肘後方》,陶宏景著有《神農本草經集注》,孫思邈著有《千金方》。因此正確地說,所謂三教,其實包含了傳統的中醫。因此所謂讀經—讀三教經典,應該包含閱讀醫經。現代人若能多多閱讀中醫的經典,必能對養生治病有莫大的助益。中醫的擅長在安養五臟,所以是治本。五臟健康才能得到根本的健康,若五臟衰弱而四肢發達,只不過是外強中干,不能支撐很久。吾人今日讀經,不可不讀中醫葯之經典—《本草備要》。《本草備要》會告訴我們吃哪些中葯來補益五臟,以獲致健康。若能於平常時多吃一些安養五臟的中葯,則可以提升免疫力,減少疲勞感冒,增進工作效率,並使情緒平穩,身心柔軟。

2、中國傳統養生功法,到底有哪些功效,養生之人都應該知道?

傳統養生,可以調理自己的內分泌,新陳代謝快。武術運動,傳統武術,運動最好的形式。門類主要有少林、武當二大派。少林武功以剛為主要,剛度柔韌。武當武功更是重視「氣」,以柔為主,外軟內剛、運動比較緩、柔軟。無論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條件選擇一種武術課程,老人可以選擇太極拳,進行長期訓練,對強者健康體,預防老衰有很大的好處。

螺旋運動、健身伸展運動,根據運動的整體特點,融入輕柔運動的形式,綜合少林、武當武術的風格,並採納氣功培養要訣,創建「螺旋運動健身法」。尤其是老年人或病弱多病的人,如果持續的話,就有了防病健身的能力,當疾病發生時,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影響。

整體運動、形神同時養,老人每天步行、慢跑、騎自行車等,也可以是良好的運動形式,但每次都要達到一定的量和質量。標準是脈沖的節拍每分鍾超過90次,不超過100次,可以根據自身的承載力和習慣確定時間長度,不小於半小時,起到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

每日簡易健身法,1、梳頭法:雙手十指微屈成爪狀,從頭前輕輕梳至後,可反復做。能改善頭部血液循環,防止高血壓。2、沐浴面法:閉上眼睛,前後揉搓手掌,然後從鼻子兩側向上按摩手掌至前額,將e68a847a6431333431373764手掌分別按摩至額頭,按摩至太陽穴,再按摩至下巴,反復18次,能保持面部光澤彈性,消除皺紋。

3、中國傳統養生文化

4、中國古代的養生方法有哪些?

5、傳統五大養生法是什麼

傳統五大養生法
1、葯灸養生
2、靜神養生
3、動形養生
4、飲食養生
5、進補養生

6、中國傳統養生保健方法有哪些

雙手托天理三焦,左右開弓似射鵰。
是傳統養生法「八段錦」的第一二句。
練法:
1、雙手托天理三焦:自然站立,兩足平開,與肩同寬,含胸收腹,腰脊放鬆。正頭平視,口齒輕閉,寧神調息,氣沉丹田。雙手自體側緩緩舉至頭頂,轉掌心向上,用力向上托舉,足跟亦隨雙手的托舉而起落。托舉數次後,雙手轉掌心朝下,沿體前緩緩按至小腹,還原。
2、左右開弓似射鵰:自然站立,左腳向左側橫開一步,身體下蹲成騎馬步,雙手虛握於兩髖之外側,隨後自胸前向上劃弧提於與乳平高處。右手向右拉至與右專乳平高,與乳距約兩拳許,意如拉緊弓弦,開弓如滿月;左手捏劍訣屬,向左側伸出,順熱轉頭向左,視線通過左手食指凝視遠方,意如弓劍在手,等機而射。稍作停頓後,隨即將身體上起,順勢將兩手向下劃弧收回胸前,並同時收回左腿,還原成自然站立。此為左式,右式反之。左右調換練習十數次。

與中國傳統養生法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