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個養生誤區,你都知道嗎?
隨著網路的普及,生活質量的提高,很多人越來越注重養生,尤其是老年人,但是,有一些健康「常識」看似幫助老年人養生,其實是誤區,甚至謠言。
專家提醒,下面幾個最坑老人的誤區要擦亮眼睛看清楚。
誤區1:人老不服老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會發生很多退行性變化,肌肉及骨骼功能都會退化。
老年人必須清楚這一點,鍛煉要適當,並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如打太極、散步等。
退休後「發揮余熱」是好事,但如果患有慢性病,還是建議安心享受晚年生活,不可做太多運動。
誤區2:腰酸腿疼不得了
老年人關注身體健康是正常的,但不必太過敏感,我們要明白,疾病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畏懼疾病的心理。
人老了難免腰酸腿疼,不要因為出現某些小症狀就嚇自己。
就算就醫後確診為疾病,也要以樂觀的心態面對,心態好才有利於康復。
誤區3:晨練越早越好
早晨6點前,植物尚未進行光合作用,空氣中積存大量二氧化碳。
此外,早晨冠狀動脈張力高,交感神經較興奮,容易突發心血管疾病。
醫生建議,老年人的晨練時間應在6點後,晨練前吃點東西、喝點水,防止低血糖,地點最好選擇公園或寬闊的廣場。
誤區4:油鹽不進降壓降脂
過度限鹽會導致鈉攝入缺乏,機體細胞滲透壓會失衡,導致水分進入細胞中,誘發腦水腫。輕者出現意識障礙,重者還會出現心率加快、惡心嘔吐等症狀。
因此,老年朋友要學會正確地控油和減鹽。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人每天食鹽攝入量應低於6克,食用油用量控制在25克-30克。
誤區5:勤儉節約太會過
剩飯最好在一天內吃完,剩菜在5-6個小時內吃完,綠葉菜、冷盤不要隔頓。
吃剩飯剩菜前,一定要高溫加熱殺菌。
誤區6:多吃補葯能長壽
老年人進補要視身體情況而定,不分體質和症狀亂補可能適得其反。
一般來說,平衡的膳食足以滿足身體的營養需求,不需額外進補。
即使進補,首選山葯、紅棗等葯食同源的食物,或徵求醫生建議。
誤區7:老了補牙是浪費
牙齒缺失會讓咀嚼功能下降,增加消化負擔,不利於身體所需營養的獲取。
而不注意口腔衛生還會誘發齲齒、牙槽骨萎縮等問題,間接引起大腦、心臟、腎臟等器官的病變。
醫生建議,老年人更加要注意口腔衛生,早晚刷牙,飯後漱口。
如果有缺牙情況,一定要及時修補。
誤區8:鈣補得越多越好
60歲以上老年人,建議每日攝入1000mg鈣。過量補鈣不但對強壯骨骼無益,還會損害健康。
最安全有效的補鈣來源還是食物,適當多吃豆腐乾、奶製品、小白菜等富含鈣質的食物,還要戒煙、適量運動。
2、關於養生都存在哪些誤區?我們平時該怎樣才能做到健康養生?
很多人認為養生就應該少吃多運動,外加多喝水;也有人認為養生就是杜絕一切對身體有害的食物,只吃素食或者健康的食材。殊不知這樣的觀念不僅不會對身體健康起到大的幫助,還有可能因此而營養不良。所以我們在生活中一定要正確地看待養生這個問題,養成一個良好的養生習慣,不能夠聽風就是雨。
現在隨著我們的物質條件變好,以及生活水平提高,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注重我們的身體健康。他們都希望自己能夠健健康康,長命百歲,有更多的時間來享受這便利的美好生活。於是各類養生堂、養生學便開始流行。
養生不僅僅需要我們身處空氣清新的環境中,還需要我們長期的堅持身體鍛煉;養生不僅僅需要我們多吃綠色的蔬菜、水果,還需要我們講究營養的搭配合理,保證身體正常的生長、活動需求。很多人在養生時候喜歡斷章取義,在某處聽到某些食物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以後,便與這類食物絕緣,甚至於讓家人也避而遠之,其實這樣的做法非常不可取。
在我的身邊很多人都是名義上的養生者,在他們身體不舒服時候都會想到通過一些葯物、養生機構來調理身體,總認為他們才是專家級、權威。其實這樣的做法並不可取,也不是說這些養生機構沒有作用,而是通過這類機構養生只能治標,不能治本。若想要長期養生,還需要我們自身養成健康的生活、作息習慣。
3、養生先排毒,如何正確有效地避開養生誤區?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開始越來越重視健康,但一不留神就會走進「惡補」的怪圈。「惡補」即「猛補」,但養生不是濫用葯物,對於無病也不虛的人來說,基本不需要使用葯物,養生應以非葯物為主,要補先排毒才是關鍵。
醫學研究發現,人體內少量的毒素可以通過排便的方式排出,其餘的大部分都存積在血液中。而臟器是承載血液的最大器官,因此,要排毒單靠排便是遠遠不夠的。國外一些人體保健專家和學者認為:任何人如果不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並且不能經常、定期的清理自己的機體,那麼在他們體內一定存有大量的垃圾。
要注意飲食
飲食方麵包括3個部分,第一飲食的量,注意飲食要節制,拒絕暴飲暴食,防止消化不良。第二在食物加工上,盡量選擇新鮮的食品,減少加工食品攝入,避免油膩厚味,保持少鹽多醋等。第三在食品種類的選擇上,一定注意保持食品的多樣,保證能經常吃一些粗糙的食物,幫助消化系統排毒。
就是保持排便通暢
養成每天定時排便的習慣,每天1到3次都是正常的。要保持排便通暢,注意飲食是最重要的。常吃多吃粗糧和富含纖維素的蔬菜和水果。纖維素高的蔬菜很多,例如韭菜、菠菜、蓬蒿、莧菜、大白菜、空心菜、馬鈴薯、山芋、南瓜、竹筍等等。 特別注意的是水果不能代替蔬菜。
多喝水、多運動、多出汗
人體重量的約60%是水。水喝多了,就可以稀釋血液中的毒素,減輕腎臟的負擔;運動多了,出汗就會多,出汗可以排毒。促進新陳代謝,縮短糞便在腸道停留的時間,減少毒素的吸收,溶解水溶性的毒素。
戒煙、節制飲酒,避免刺激性的食物
煙酒是造成男士體內積毒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了,男士排毒養顏最好的辦法就是盡量避免和節制飲酒,戒煙,減少刺激性食物攝入。
養生不是濫用葯物,過度治療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開始越來越重視健康了,養生的呼聲非常高。客觀地說,這是一件好事。可是,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過分講究補品、保健品,對葯補「痴心不改」,這反而成了個誤區。
中葯「三分毒」在哪裡
是葯三分毒!這個「毒」在西葯來說,是指它的化學成分對某些組織器官的結構或功能造成損害。比如說阿司匹林,它的毒副作用輕則有惡心、嘔吐、上腹不適等胃腸道反應,重則有胃腸道潰瘍、皮膚過敏、肝腎損害等。這些西葯大多是批量生產的化學葯物,說明書會很明確地告訴你可能出現的毒副作用。
而中葯由於受產地、氣候、土壤、炮製加工等因素的影響,葯性會有差別。所以,沒有一個標準的說明書列舉它所有的毒副作用。中葯這個「毒」,更傾向於指它帶有的強烈偏性。中醫是從這方面把握它們的葯物屬性。
4、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養生,日常生活中有什麼常見的養生誤區呢?
現在,注重養生,預防疾病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所以幾乎每個人心中都綳著一根養生的弦,但素不知在我們通俗的觀念里有需要養生方式是錯誤的,這些誤區會讓我們越養生越得病,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我們需要認識一下這些誤區都有哪些?
誤區一:平時忙工作,閑時再鍛煉
好多上班族由於平時工作忙,早九晚五,有的甚至經常加班,五加二、白加黑,身體透支,到自己休假了或者節假日了突擊進行鍛煉,這種觀念是錯誤的。平日里將身體透支到極限後,再突然鬆懈,就像橡皮筋一樣,抻得太緊後,盡管放鬆了,但橡皮筋也已經受到了損傷。
所以我們要糾正對鍛煉的認識,不見得非要跑上幾公里才算鍛煉,平時爬爬樓梯,騎騎自行車,飯後散散步也是鍛煉,將這種輕微鍛煉融入到生活中才能做到張弛有度,做到真正的養生。
誤區二:每天早起,鍛煉身體
早睡早起一直是深入人心的觀念,所以每天早上五六點鍾就能看到一些老爺爺老奶奶到公園里鍛煉了,並且一年四季每天堅持,但這樣其實也是一種錯誤的養生方法。《皇帝內經》說,春天夏天最好是夜卧早起,秋天可以早卧早起,但冬天一定要早卧晚起,而且一定要等到太陽出來才起床,這就是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所以鍛煉養生一定要順從四季的起居規律,尤其是老年人,陽氣虛衰,更容易感受風寒,一旦受涼後,身體就更不舒服了。
誤區三:晚上鍛煉,跑步跳舞
現在每天晚飯後公園里就會有不少跑步、跳舞的鍛煉者,有的甚至晚上9、10點了還有跑步的人,這其實也是違反自然規律的,不僅收不到鍛煉的效果,還會傷身子。《皇帝內經》曰:故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夕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是故暮而收拒,無擾筋骨。可見主張晚上少鍛煉。
晚上百鳥歸巢,精氣神內斂,陽氣收藏,毛孔內閉,這時再拉筋煉骨,跑步跳舞是背道而馳。大家可以在晚上選一些舒緩的運動方式,放鬆身心。
誤區四:為使身體好,補葯不能少
隨著各種補葯廣告的風靡,全民進補成了一種風氣,尤其一些老年人,平時補心腦血管的,補腎的,補鈣的等等一堆的補品等著吃,但是盲目進補不單無益,反而有害。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普遍偏高,身體所需營養從食物中都能攝入,關鍵看身體是否能夠消化吸收。從食譜的設定看,現代人更需要一些粗茶淡飯來調劑大魚大肉帶來的過剩營養,另外,應季的蔬菜對身體是最好的,屬於順其節令而食,正所謂天下無神奇之法,只有平淡之法,平淡之極乃為神奇。
5、誤區五:飯後水果,幫助消化
好多人習慣在飯後吃水果,認為水果能夠幫助消化,這是一大誤區,由於水果含有各類豐富的單糖,必須在小腸中才會被消化吸收,而胃裡由於飯後塞滿了食物,水果就堵在那裡發酵,產生很多氣體,這樣胃脹胃痛胃酸就來了。
所以水果應該放在餐後一到兩個小時,等胃裡東西消化完後再吃水果是不錯的選擇。
5、為了養生「不擇手段」,年輕人有哪些養生誤區千萬要避免?
如今很多年輕人因為不均衡的飲食習慣和不規律的生活作息,他們的身體機能也在逐漸的變差。因而,有些年輕人為了改善身體的狀況,開始了自己的養生之路。不過,養生並不是任何方法都能夠採用的,下面的這幾個誤區要切記避免。
第一,每天喝足夠的水。很多人都覺得每天喝八杯水是人體的標配,但是這個方法並不適用於所有的人。因為如果你沒有辦法吸收這么多水的話,這會給你的腎臟帶來很大的負擔。
並且,喝太多的水也有可能會稀釋我們身體內的電解質。當我們身體內的電解質不平衡時,是會對我們身體造成一定危害的。
第二,多吃沙拉。很多人覺得沙拉是一種很好的食物,因為它不僅能夠達到減肥的效果,而且里邊有很多蔬菜能夠讓我們攝入很多營養元素。但是,我們並不能夠每天都只吃沙拉。
因為我們的身體是需要一定的能量的,而能量最主要的來源就是食物。沙拉所能提供給我們的能量是很少的,如果是為了想要達到養生的目的去吃沙拉,那麼很有可能會得到相反的結果。
第三,運動要到滿身大汗才停止。不得不說,運動確實是養生的一種很好的方式。不過,運動也是需要適可而止的。
如果你已經很累了,但是自己並沒有出太多的汗,就認為自己的運動量還不是很夠,從而繼續的加大運動量。這會對我們的身體技能帶來相應的損耗,這也是一個養生的誤區。
6、養生有那些誤區,會讓身體遭殃,做再多也沒用?
盲目的養生是不對的,不要做出這些錯誤的養生方法,首先天然永遠是最好的,天然食品不含添加劑,所以相對健康。這也是許多人堅持的養生理念。然而,如果你一直這樣想,就很容易陷入誤解。與深加工食品相比,純天然不一定是最好的,因為蘆薈如果不加處理就容易引起腹瀉,黃花菜如果不加工就容易引起中毒,所以我們不應該盲目養生。
其次是醫學准詞維生素比保健品維生素不行,許多的人都有一個很固執的想法,就是沒有低價的好產品,就連維生素也是如此。他們認為兩到三塊錢的維生素肯定不636f70797a6431333431373336好,而花費幾百元的保健品就是好的。事實上,這是一種誤解。只要化學結構相同,維生素或者鈣片的功效並不比那些昂貴的保健品差,價格本身不能定義東西的好壞。
還有早睡早起身體就是健康的。,早睡早起是許多人的一句俗語。事實上,這很合理,但不是絕對的。因為老年人的生物鍾不同於年輕人,所以他們因為身體原因睡眠較少。如果他們被迫早睡早起,這將對他們的健康產生不利影響。生物鍾的形成需要一個過程。要是你強迫自己在一個固定好了的時間點睡覺,它就會影響到你的睡眠狀態。
還有就是長期飲用保健中葯,雖然有些中葯確實有保健作用,但它們總歸是葯有三分毒。許多人自己准備中葯,處方可以從網上找到。他們不看醫生就盲目地喝中葯,這更有可能損害他們的健康。健康保護當然重要,但是盲目的健康保護很容易製造誤區,並對健康產生影響。以上是一些關於養生的常見誤解,希望每個人都避免它們。
7、生活中常見的養生誤區有哪些
8、養生保健的誤區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