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燉烏雞養生湯

燉烏雞養生湯

發布時間:2020-07-26 01:03:44

1、燉烏雞湯要什麼材料?

烏雞湯基本上是配 香菇和枸杞就可以了。下面我給介紹幾種烏雞湯的做法:烏雞湯的做法
烏雞,是葯、食兩用佳品。它性平、味甘、無毒,滋補肝腎,益氣補血,滋陰清熱,調經活血,止崩治帶,治心腹痛。同時,烏雞也是一種優良的烹飪原料,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可以烹制出色、香、味各異風味別具的多種菜餚。

一、烏雞白鳳湯

主料:烏雞(宰殺干凈)

輔料:枸杞

調料:蔥、姜、雞精、鹽、醋

做法:

將烏雞放入壓力鍋內鍋里,加入蔥、姜、鹽、枸杞、雞精、醋適量清水,壓力鍋調到雞檔,保壓時間15分鍾,出鍋後撒入少許香菜即可食用。

特點:鮮香味美,營養豐富。烏雞營養豐富,老少皆宜。具有較高的葯用價值。

二、烏雞天麻湯
主料:烏雞(宰殺干凈)

輔料:天麻

調料:姜、鹽

特點:烏雞天麻湯極具營養價值,是民間滋補「秘方」。天麻,可治療頭暈目眩、中風偏癱,又滋補,又治病,兩全其美。

三、五彩烏雞絲

原料:烏雞脯肉200克,青椒、胡蘿卜、白蘿卜各一根,雞蛋一隻。

做法:
1、雞肉切絲(順紋切),青椒和紅、白蘿卜分別切絲。
2、雞絲加入精鹽、雞蛋、料酒、濕澱粉上漿,入油鍋中滑散斷生。
3、炒鍋上火,淋少許油,加入姜絲稍煸,青椒絲、蘿卜絲炒制加鹽、味精、放少量水,勾芡,上明油,倒入雞絲翻勺即成。

四、補品三套禽

原料;烏雞、乳鴿、鵪鶉各一隻,枸杞少許,香茹六片。

做法:
1、烏雞、乳鴿、鵪鶉分別宰殺洗凈,加薑片、料酒巴、整姜腌漬片刻後,將鵪鶉從乳鴿開口取臟處塞入乳鴿體內,再把乳鴿從烏雞開口處塞入烏雞體內。
2、取燉盆一隻,將烏雞置入,注放清水,下薑片、蔥結、枸杞、香茹、精鹽、味精、白糖、淋少許油,上籠旺火蒸兩個小時取出,揀出薑片、蔥結,調正味道即成。

五、五味烏雞補血湯

原料:烏雞一隻,當歸、熟地、白勺、知母、地骨皮各15克,蔥、姜、鹽、味精適量。

做法:

1 烏雞洗凈,五味葯材洗凈切片,並用單層紗布裹好備用。
2 將將葯物塞入雞腹、扎緊,置於鍋內,加水1500好毫升,上籠旺火蒸2小時。取出葯物,加調味品,復蒸10分鍾。

六、烏雞煨鱉裙

主料:干鱉裙200克,烏骨雞1000克。

配料:水發木耳50克,火腿絲5克。

調料:料酒、味精、精鹽、胡椒粉、蔥段、薑片、水澱粉、白糖、醬油、雞油、生油、高湯各適量。

做法:①鱉裙發好後,洗凈,撈出。鍋燒熱,放入生油,投入姜、蔥煸香後,烹入料酒,放入清水。燒開,將鱉裙下入鍋中,煨透,取出,瀝干水分,切絲,用水浸泡。烏雞宰殺,去毛、內臟,洗凈,然後放入燒盅內,加入蔥、姜、料酒、鹽、味精、高湯,上籠,蒸1.5小時,取出,冷後,將雞撈出,雞肉切絲,原湯濾凈。②木耳絲連同鱉裙絲、雞絲一起下鍋,加下原湯、味精、鹽、胡椒粉、白糖、醬油。待湯燒成金黃色時,用水澱粉勾芡,加入雞油,起鍋,盛入碗內,撒上火腿絲即成。

功效:滋補強壯。適用於臟腑陽虛,虛火妄動或肝腎不足,婦女經水不調、經閉、血瘀等病症者食用。

烏雞含有人體不可缺少的賴氨酸、蛋氨酸和組氨酸,有相當高的滋補葯用價值,特別是富含極高滋補葯用價值的黑色素,有滋陰、補腎、養血、添精、益肝、退熱、補虛作用。能調節人體免疫功能和抗衰老。自老享有「葯雞」之稱。
對產後虧虛、乳汁不足及氣血虧虛引起的月經不調、子宮虛寒、行經腹痛、崩漏帶下、身體瘦弱等症,均有很好的療效。烏雞對老年人所有的虛損性疾病,都有很好的補虛作用。
烏雞雖是補益佳品,但多食能生痰助火,生熱動風,故體肥及邪氣亢盛,邪毒未清和患嚴重皮膚疾病者宜少食或忌食,患嚴重外感疾患時也不宜食用,同時還應忌辛辣油膩及煙酒等。
烏雞湯的做法:
1、偏方/配方:
烏雞一隻,最好活雞,拋堂開肚(沒有活雞,買宰殺好的也湊合),內置
黃芪20克,當歸15克,沙參20克,麥冬10克,生薑五厚片,大紅棗9枚,
鹽少許,黃酒適量,清水煮開,換掉。再煮,大火燒開,文火清燉2小時,
再放入蔥花少許,攪勻出鍋,此湯最適合婦女服用,尤其產後,失血症尤佳,
禁忌:大小茴香。
若沒有那麼多配料/中葯材,也沒關系,估莫著放些西洋參、大紅棗、生薑等湊手的東西也行,關鍵在煲湯的方法/要決。每天早晚喝一小碗,持續半年,有病治病,無病強身健體。
2、一般煲湯的方法/要決:
煲湯最重要的是原汁原味,不要隨意添加調味品。以肉湯為例,在煲湯之前,最好先將肉用開水清煮一遍,去掉肉腥味,最下鍋文火慢燉,在湯燉好之後,再放入鹽,姜,蔥段之類的物品,並加入青菜潤色,最後出鍋時再添加香菜之類,以保味道清新。

紅棗腩排燉烏雞:
材料:排骨200克、烏雞半隻(約250克)、紅棗12粒、姜2片
調味料:紹興酒少許、鹽適量
作法:1 將排骨、烏雞切開後分別氽燙備用。
2 將紅棗泡水20分鍾備用。
3 把所有材料放入燉盅內,加入水及紹興酒,放進蒸鍋中燉2小時,起鍋前加鹽調味即可。
功能:補血、健皮、調養生機、益氣活血,養顏潤膚

名稱: 烏雞湯
功效: 溫中健脾,補益氣血。
來源: 飲膳正要
出處: 中華葯湯譜
簡介
Title 簡介
用 料 烏雄雞1隻,陳皮3克,良姜3克,胡椒6克,蘋果2枚,鹽、蔥、姜、豉、料酒適量。

制 法 將烏雞宰殺,去毛、內臟、腳爪,放入沸水中,焯去血水洗凈,切成塊。將陳皮等4味用紗布包紮,和雞塊同入鍋,加水共燉,並放入蔥、姜、料酒等,至雞塊熟爛即可。

用 法 飲湯食肉,1日1次服。

注 釋 烏雞亦名烏骨雞、黑腳雞等,為民間熟知的滋補強壯之品。李時珍說:「觀雞舌黑者,則骨肉俱烏,入葯便良。」烏雞入肝、腎經。有養陰退熱,補益肝腎,健脾止瀉的作用。陳皮理氣,良姜溫中,胡椒散寒,蘋果除脹,皆益於健胃理脾,共助烏雞之補力。該湯在《飲膳正要》中記載:「治虛弱勞傷,心腹邪氣」;現多為病後、產後的滋補美食。

適應症: 凡屬婦女產後血氣暴虧而引起的身體虛弱,食慾減退,喜暖嗜卧,動則氣促者,即可輔食之。

2、烏雞湯的功效

3、烏雞和什麼煲湯好

烏雞可以和山葯、黃芪、冬菇一起煲湯。

烏雞湯的好處:

1、美容養顏

烏雞湯的營養價值是非常豐富的,具有美容養顏的功效,只要每天堅持喝一碗烏雞湯就能夠滋養皮膚,讓皮膚看起來更加的光滑和細膩,從而減少了色斑。

2、抗衰抗癌

烏雞營養價值高,裡面含有大量的硒元素以及維生素a,具有抗衰老的效果,能抑制惡性腫瘤細胞的生長,所以說堅持喝烏雞湯具有抗癌症以及抗衰老的效果。另外烏雞屬於高蛋白質以及低脂肪的食物,能夠養生防病。


(3)燉烏雞養生湯擴展資料:

選購烏雞的時候:母雞冠小,如桑葚狀,色特黑;公雞冠形特大,冠齒叢生,像一束怒放的奇花,又似一朵火焰,焰面出現許多「火峰」,色為紫紅,也有大紅者。頭頂長有一叢絲毛,形成毛冠,母雞尤為發達,形如「白絨球」,又似「游泳頭」。

耳葉呈現孔雀綠或湖藍色,猶如佩戴一對翡翠耳環,在性成熟期更是鮮艷奪目,光彩照人,故有人喻為「新婚巧裝」。成年後,色澤變淺,公雞退色較快。在雞的下頜處,長有一撮濃密的絨毛,人們稱之為胡須。

母雞的胡須比公雞更發達,顯得溫順而莊重。全身披蓋纖細絨毛,鬆散柔軟,雪白光亮,只有主翼羽和尾羽末端的羽支和羽小支鉤連成羽片。由脛部至腳趾基部密生白毛,外側明顯,觀賞者稱之為「毛褲」。

在雞的後趾基部又多生一趾,故成五趾,又稱為「龍爪」。全身皮膚均為黑色。全身肌肉、內臟及腹內脂肪均呈黑色,但胸肌和腿部肌肉顏色較淺。骨膜漆黑發亮,骨質暗烏。

4、烏雞養生湯是怎麼做的

烏雞養生湯做法如下
1.烏雞用水沖洗干凈百,用刀切一半放入鍋中

2.鍋中加水沒過雞,依次加入料酒,蔥段,薑片,大火煮開,去掉浮末

3.撈出之前的蔥和姜度不用,再加入新的蔥姜,然後放進八角、香葉、枸杞,紅棗(用刀劃幾下方便入味),轉成小火內,燉煮50分鍾

4.45五分鍾過後,拿筷子戳雞肉,若骨肉還未分離再燉煮20分鍾

5.再次用筷子查看是否骨肉分離,若是,容最後放入鹽和糖調味後方可關火享用。

5、燉烏雞湯使用什麼葯材最好

烏雞湯的做法

烏雞,是葯、食兩用佳品。它性平、味甘、無毒,滋補肝腎,益氣補血,滋陰清熱,調經活血,止崩治帶,治心腹痛。同時,烏雞也是一種優良的烹飪原料,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可以烹制出色、香、味各異風味別具的多種菜餚。

一、烏雞白鳳湯

主料:烏雞(宰殺干凈)

輔料:枸杞

調料:蔥、姜、雞精、鹽、醋

做法:

將烏雞放入壓力鍋內鍋里,加入蔥、姜、鹽、枸杞、雞精、醋適量清水,壓力鍋調到雞檔,保壓時間15分鍾,出鍋後撒入少許香菜即可食用。

特點:鮮香味美,營養豐富。烏雞營養豐富,老少皆宜。具有較高的葯用價值。

二、烏雞天麻湯
主料:烏雞(宰殺干凈)

輔料:天麻

調料:姜、鹽

特點:烏雞天麻湯極具營養價值,是民間滋補「秘方」。天麻,可治療頭暈目眩、中風偏癱,又滋補,又治病,兩全其美。

三、五彩烏雞絲

原料:烏雞脯肉200克,青椒、胡蘿卜、白蘿卜各一根,雞蛋一隻。

做法:
1、雞肉切絲(順紋切),青椒和紅、白蘿卜分別切絲。
2、雞絲加入精鹽、雞蛋、料酒、濕澱粉上漿,入油鍋中滑散斷生。
3、炒鍋上火,淋少許油,加入姜絲稍煸,青椒絲、蘿卜絲炒制加鹽、味精、放少量水,勾芡,上明油,倒入雞絲翻勺即成。

四、補品三套禽

原料;烏雞、乳鴿、鵪鶉各一隻,枸杞少許,香茹六片。

做法:
1、烏雞、乳鴿、鵪鶉分別宰殺洗凈,加薑片、料酒巴、整姜腌漬片刻後,將鵪鶉從乳鴿開口取臟處塞入乳鴿體內,再把乳鴿從烏雞開口處塞入烏雞體內。
2、取燉盆一隻,將烏雞置入,注放清水,下薑片、蔥結、枸杞、香茹、精鹽、味精、白糖、淋少許油,上籠旺火蒸兩個小時取出,揀出薑片、蔥結,調正味道即成。

五、五味烏雞補血湯

原料:烏雞一隻,當歸、熟地、白勺、知母、地骨皮各15克,蔥、姜、鹽、味精適量。

做法:

1 烏雞洗凈,五味葯材洗凈切片,並用單層紗布裹好備用。
2 將將葯物塞入雞腹、扎緊,置於鍋內,加水1500好毫升,上籠旺火蒸2小時。取出葯物,加調味品,復蒸10分鍾。

六、烏雞煨鱉裙

主料:干鱉裙200克,烏骨雞1000克。

配料:水發木耳50克,火腿絲5克。

調料:料酒、味精、精鹽、胡椒粉、蔥段、薑片、水澱粉、白糖、醬油、雞油、生油、高湯各適量。

做法:①鱉裙發好後,洗凈,撈出。鍋燒熱,放入生油,投入姜、蔥煸香後,烹入料酒,放入清水。燒開,將鱉裙下入鍋中,煨透,取出,瀝干水分,切絲,用水浸泡。烏雞宰殺,去毛、內臟,洗凈,然後放入燒盅內,加入蔥、姜、料酒、鹽、味精、高湯,上籠,蒸1.5小時,取出,冷後,將雞撈出,雞肉切絲,原湯濾凈。②木耳絲連同鱉裙絲、雞絲一起下鍋,加下原湯、味精、鹽、胡椒粉、白糖、醬油。待湯燒成金黃色時,用水澱粉勾芡,加入雞油,起鍋,盛入碗內,撒上火腿絲即成。

功效:滋補強壯。適用於臟腑陽虛,虛火妄動或肝腎不足,婦女經水不調、經閉、血瘀等病症者食用。

烏雞含有人體不可缺少的賴氨酸、蛋氨酸和組氨酸,有相當高的滋補葯用價值,特別是富含極高滋補葯用價值的黑色素,有滋陰、補腎、養血、添精、益肝、退熱、補虛作用。能調節人體免疫功能和抗衰老。自老享有「葯雞」之稱。
對產後虧虛、乳汁不足及氣血虧虛引起的月經不調、子宮虛寒、行經腹痛、崩漏帶下、身體瘦弱等症,均有很好的療效。烏雞對老年人所有的虛損性疾病,都有很好的補虛作用。
烏雞雖是補益佳品,但多食能生痰助火,生熱動風,故體肥及邪氣亢盛,邪毒未清和患嚴重皮膚疾病者宜少食或忌食,患嚴重外感疾患時也不宜食用,同時還應忌辛辣油膩及煙酒等。
烏雞湯的做法:
1、偏方/配方:
烏雞一隻,最好活雞,拋堂開肚(沒有活雞,買宰殺好的也湊合),內置
黃芪20克,當歸15克,沙參20克,麥冬10克,生薑五厚片,大紅棗9枚,
鹽少許,黃酒適量,清水煮開,換掉。再煮,大火燒開,文火清燉2小時,
再放入蔥花少許,攪勻出鍋,此湯最適合婦女服用,尤其產後,失血症尤佳,
禁忌:大小茴香。
若沒有那麼多配料/中葯材,也沒關系,估莫著放些西洋參、大紅棗、生薑等湊手的東西也行,關鍵在煲湯的方法/要決。每天早晚喝一小碗,持續半年,有病治病,無病強身健體。
2、一般煲湯的方法/要決:
煲湯最重要的是原汁原味,不要隨意添加調味品。以肉湯為例,在煲湯之前,最好先將肉用開水清煮一遍,去掉肉腥味,最下鍋文火慢燉,在湯燉好之後,再放入鹽,姜,蔥段之類的物品,並加入青菜潤色,最後出鍋時再添加香菜之類,以保味道清新。

紅棗腩排燉烏雞:
材料:排骨200克、烏雞半隻(約250克)、紅棗12粒、姜2片
調味料:紹興酒少許、鹽適量
作法:1 將排骨、烏雞切開後分別氽燙備用。
2 將紅棗泡水20分鍾備用。
3 把所有材料放入燉盅內,加入水及紹興酒,放進蒸鍋中燉2小時,起鍋前加鹽調味即可。
功能:補血、健皮、調養生機、益氣活血,養顏潤膚

名稱: 烏雞湯
功效: 溫中健脾,補益氣血。
來源: 飲膳正要
出處: 中華葯湯譜
簡介
Title 簡介
用 料 烏雄雞1隻,陳皮3克,良姜3克,胡椒6克,蘋果2枚,鹽、蔥、姜、豉、料酒適量。

制 法 將烏雞宰殺,去毛、內臟、腳爪,放入沸水中,焯去血水洗凈,切成塊。將陳皮等4味用紗布包紮,和雞塊同入鍋,加水共燉,並放入蔥、姜、料酒等,至雞塊熟爛即可。

用 法 飲湯食肉,1日1次服。

注 釋 烏雞亦名烏骨雞、黑腳雞等,為民間熟知的滋補強壯之品。李時珍說:「觀雞舌黑者,則骨肉俱烏,入葯便良。」烏雞入肝、腎經。有養陰退熱,補益肝腎,健脾止瀉的作用。陳皮理氣,良姜溫中,胡椒散寒,蘋果除脹,皆益於健胃理脾,共助烏雞之補力。該湯在《飲膳正要》中記載:「治虛弱勞傷,心腹邪氣」;現多為病後、產後的滋補美食。

適應症: 凡屬婦女產後血氣暴虧而引起的身體虛弱,食慾減退,喜暖嗜卧,動則氣促者,即可輔食之。

6、養生烏雞湯怎麼做好吃

7、養生烏雞湯怎麼做

8、烏雞燉什麼補氣血

與燉烏雞養生湯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