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萬氏養生四要

萬氏養生四要

發布時間:2020-07-26 00:33:45

1、萬氏家族從古至今最出名的人物有哪些

萬 戶

15世紀末期,明朝的士大夫萬戶把47個自製的火箭綁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雙手舉著2隻大風箏,然後叫人點火發射。設想利用火箭的推力,加上風箏的力量飛起。不幸火箭爆炸,萬戶也為此獻出了生命。
火箭是人類能夠把人送上太空的偉大發明,最早嘗試飛天的應是約600年前的萬戶飛天,西方學者考證,萬戶是「世界上第一個想利用火箭飛行的人。」
萬戶考慮到加上風箏的上升的力量飛向前方,這是很少有人能想到的。為紀念萬戶,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將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以這位古代的中國人命名。
萬 章

齊國人,戰國時期孟子門下的得意弟子,是最早揚名於歷史的萬姓先人。關於他的事跡,史書是這樣記載的:「孟子去齊,絕糧於鄒薛,退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萬 脩

茂陵人,東漢名將。光武帝時歷任信都令、偏將軍等職,因功封槐里侯,為雲台二十八將之一。
萬 回

唐代高僧,曾預言安樂公主將被誅,玄宗可作五十年太平天子等事,其神異類此。傳其一日忽求閿鄉(今屬河南省)河水,飲畢圓寂。
萬全

(1495-1580),號密齋,明代羅田縣(今湖北省)人,明代名醫,出身醫家,父擅兒科,萬全更勝,被譽為「小兒王」。在他20多種醫學著作中,其中《養生四要》提出了養生之法有四點:「寡慾、慎動、法時、卻疾」;並指不知保身、病不早治、治不擇醫、喜峻葯攻(意謂濫用葯物)、信巫不信醫為養生五失,應引以為戒。書中如「養生之要,固護脾腎」,「欲不可縱,縱欲成災,樂不可極,樂極生哀」,「飲食自倍,脾胃乃傷」等,皆為超越時代的養生格言。
萬 勝

元黃陂(今屬湖北)人,初從明玉珍起義,後任玉珍所建夏政權之司馬,因功升右丞相。玉珍去世後,萬勝被珍子明昭矯旨縊殺。
萬 泰

明末浙江省鄞縣人,崇禎年間舉人。明亡後,隱居不仕,著道士服。工文學書法,尤善詩,著有《寒松齋稿》。
萬 表

定遠(今屬安徽省)人,明正德年間武進士,通經術,熟知先朝典故,為明代武臣通儒之佼佼者,著述甚豐,有《海寇議》、《萬氏家鈔濟世良方》、《灼艾集》等。
萬 川

吳江(今屬江蘇省)人,清代著名畫家兼繪畫理論家。博學能文,擅畫花鳥,用筆含蓄,色調柔和清新。著有《繪事瑣言》、《繪事雕蟲》等。
萬 樹

宜興(今屬江蘇省)人,清代文學家、戲曲作家。造詣於詞之格律方面,編《詞律》二十卷,另有傳奇、雜劇二十餘種。
萬 經

歸安人,清傑出學者,康熙年間進士。博通金石性理及金石家言,著《分隸偶成》等。
萬安國

代(今山西省大同市東北)人,北魏官至大將軍、大司馬,封安城王。
萬寶常

隋代音樂家,擅長諸多樂器,尤精琵琶,曾奉詔造諸樂器,以自製的水尺為律尺,以調樂音,撰有《樂譜》。
萬敬儒

廬州(今安徽省合肥)人,唐代大孝子。據傳其母亡,住墓旁,刺血寫佛經,二指斷,母復生,時人稱奇。
萬壽祺

明末書畫家,萬曆年間舉人。明亡後,仍以遺民自居,著儒士服,戴和尚帽,人稱「萬道人」,與閻爾梅同稱「徐州二遺民」,著有《隰西堂集》。
萬承紀

江西省南昌人,清代著名畫家,官至河南同知加知府銜。
萬斯大

清朝經學家。他一生精於經學,對《春秋》、《三禮》尤有研究。為萬斯同之兄。
萬斯同

清代著名史學家,博通諸史,尤精明史。他講求志節,堅決不願在清朝為官。。康熙間,應邀以布衣參修《明史》五百卷,皆其手定。著有《歷代年表》。
萬家寶

筆名曹禺,祖籍湖北潛江,生於天津,現代史上傑出的文藝家、戲劇作家。作品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
萬籟鳴

藝名馬痴,世界動畫大師,藝術大師,中國剪紙藝術第一人,動畫電影創始人,世界著名導演,近代世界500名人之一。江蘇南京人。萬古蟾的孿生兄。作品有《抗戰特輯》、《抗戰標語》、《抗戰歌輯》、《鐵扇公主》等,最著名的一部動畫片是《大鬧天宮》,這是一部完全憑手工製作出來的動畫片的鴻篇巨制,在40年後的今天仍然是一部經典傳世之作。1997年10月7日,97歲高齡的萬籟鳴離開人世。萬籟鳴的墓碑設計成一卷展開的電影膠片,在他的身邊還有那個能夠上天入地、神通廣大的孫悟空的陪伴。

2、被後世人們稱為「醫聖」的人是誰?

張仲景,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被稱為醫聖。

3、姓氏萬的起源

1、源於姬姓,出自周王朝芮伯的後裔芮伯萬,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2、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晉國大夫畢萬,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3、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拓拔部,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4、源於子姓,出自商王朝初期商王湯的屬下萬舞,屬於以官職稱號為氏。

5、源於任姓,出自戰國時期孟子弟子萬章,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6、源於改名,出自宋朝時期南仲丞相幕客趙方,屬於冒姓為氏。

7、源於地名,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傳說,在古代有個叫弈葉的人,曾居住在陰山北面的萬紐於山,他的後代便以居住地為氏,取山名的第一個字「萬」作為姓氏。

8、源於蒙古、回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3)萬氏養生四要擴展資料

1、萬戶

15世紀末期,明朝的士大夫萬戶把47個自製的火箭綁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雙手舉著2隻大風箏,然後叫人點火發射。設想利用火箭的推力,加上風箏的力量飛起。不幸火箭爆炸,萬戶也為此獻出了生命。

火箭是人類能夠把人送上太空的偉大發明,最早嘗試飛天的應是約600年前的萬戶飛天,西方學者考證,萬戶是「世界上第一個想利用火箭飛行的人。」

萬戶考慮到加上風箏的上升的力量飛向前方,這是很少有人能想到的。為紀念萬戶,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將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以這位古代的中國人命名。

2、萬章

萬章,孟子高足弟子。一生追隨孟子,為孟子所喜愛。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封為博興伯,從祀於孟廟西廡。萬章是最早揚名於歷史的萬姓先人。關於他的事跡,史書是這樣記載的:「孟子去齊,絕糧於鄒薛,退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七篇中有「萬章章句」凡十八章,萬章名字出現22次之多;對孟子有「堯以天下與舜」、「伊尹以割烹要湯」、「敢問友」、「敢問交際」等之問達38次之多。《史記》載,孟子晚年,經常同萬章等弟子談論經書,並和萬章等弟子一起著《孟子》一書。

3、萬全

(1495-1580),號密齋,明代羅田縣(今湖北省)人,明代名醫,出身醫家,父擅兒科,萬全更勝,被譽為「小兒王」。在他20多種醫學著作中,其中《養生四要》提出了養生之法有四點:「寡慾、慎動、法時、卻疾」。

並指不知保身、病不早治、治不擇醫、喜峻葯攻(意謂濫用葯物)、信巫不信醫為養生五失,應引以為戒。書中如「養生之要,固護脾腎」,「欲不可縱,縱欲成災,樂不可極,樂極生哀」,「飲食自倍,脾胃乃傷」等,皆為超越時代的養生格言。

4、《養生四要》這本書中有多少食療方

《養生四要》為明呆萬全( 1488 - 1578
)所撰密切結合房事養生的醫書。該書為作者廣泛搜集前人養生學的回資料,匯萃諸家之長,參以己見,並親自實踐而著成。全書共 5 卷,寡慾、慎動、法時、卻答疾、養生總論 5 部分。

5、詩聖書聖醫聖葯王分別是誰?他們生活在哪個朝代

萬密齋 (1499 ~ 1582) 醫聖,原名萬全,明代著名的醫學家。與李時珍齊名。 生於羅田(今屬湖北)大河岸,被國家中醫管理局評定為明清時期30位著名的醫學家之一。他治學嚴謹,醫德高尚,行醫五十年,以兒科、婦科、痘診科享有盛譽,在養生保健理論和實踐方面獨樹一幟,譽滿鄂、豫、皖、贛等各省,名噪明隆慶萬曆年間,後被康熙皇帝嘉封為「醫聖」。所著《萬密齋醫學全書》對臨床醫學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子目有《萬氏兒科》、《婦科摘錄》、《婦科發揮》等10多種,108卷。其專著《養生四要》對養生保健、預防疾病、優生優育等方面具有獨到的見解,他提出的「寡慾、慎動、法時、卻疾」的養生理論不僅要比世界衛生組織提倡的「心理平衡、營養均衡、適當運動、戒煙限酒」的養生理念早幾百年,而且內涵更全面、更先進、更科學,為「中華養生第一人」。
萬密齋在繼承家學的同時,注重臨床實踐,醫學造詣甚深,尤精於切脈、望色。對疑難病症,善於辨析和診斷。兒科方面,他在家傳十三方的基礎上,歸納出小兒的三種病因,提出不濫吃葯、以預防為主的見解;在婦科方面,闡明婦女的生理、病理特點,強調培補氣血,調理脾胃的重要,在中醫婦科史上有深刻的影響。他發明的「萬氏牛黃清心丸」,至今仍為治小兒急驚風的良葯。萬密齋注重於分析病情,靈活運用古方。其處方是施葯少而療效好,創造了不少起死回生的奇跡,因而被時人稱之為「神醫」。
萬密齋用了幾十年的時間,總結和整理了祖輩和自己的醫學理論及臨床實踐經驗,寫出了《萬密齋醫學全書》,共100餘卷,約150萬字,是中國醫學史上繼《千金要方》後的又一部中醫學全書。它匯集並發展了我國16世紀以前的醫學成果。既有中醫理論和醫學典籍的闡述,也有關於疾病的預防、保健、養生、胎教等方面的論述,深入淺出,論證精闢,施方簡要。全書中的許多篇章,是借詩詞歌賦的形式敘述,膾炙人口,對後世和海外,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由於萬密齋醫德高尚、醫術精湛、貢獻多、影響大,故他辭世後,是用「京畿御葬」的形式,安葬於家鄉大河岸廣家崗。鄉民自願築祠於墓旁作為紀念。清康熙皇帝追封萬密齋為「醫聖」。

6、萬氏的名人排行

萬 戶
15世紀末期,明朝的士大夫萬戶把47個自製的火箭綁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雙手舉著2隻大風箏,然後叫人點火發射。設想利用火箭的推力,加上風箏的力量飛起。不幸火箭爆炸,萬戶也為此獻出了生命。
火箭是人類能夠把人送上太空的偉大發明,最早嘗試飛天的應是約600年前的萬戶飛天,西方學者考證,萬戶是「世界上第一個想利用火箭飛行的人。」
萬戶考慮到加上風箏的上升的力量飛向前方,這是很少有人能想到的。為紀念萬戶,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將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以這位古代的中國人命名。
萬 章
齊國人,戰國時期孟子門下的得意弟子,是最早揚名於歷史的萬姓先人。關於他的事跡,史書是這樣記載的:「孟子去齊,絕糧於鄒薛,退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萬 脩
茂陵人,東漢名將。光武帝時歷任信都令、偏將軍等職,因功封槐里侯,為雲台二十八將之一。
萬 回
唐代高僧,曾預言安樂公主將被誅,玄宗可作五十年太平天子等事,其神異類此。傳其一日忽求閿鄉(今屬河南省)河水,飲畢圓寂。
萬全
(1495-1580),號密齋,明代羅田縣(今湖北省)人,明代名醫,出身醫家,父擅兒科,萬全更勝,被譽為「小兒王」。在他20多種醫學著作中,其中《養生四要》提出了養生之法有四點:「寡慾、慎動、法時、卻疾」;並指不知保身、病不早治、治不擇醫、喜峻葯攻(意謂濫用葯物)、信巫不信醫為養生五失,應引以為戒。書中如「養生之要,固護脾腎」,「欲不可縱,縱欲成災,樂不可極,樂極生哀」,「飲食自倍,脾胃乃傷」等,皆為超越時代的養生格言。[4]
萬 勝
元黃陂(今屬湖北)人,初從明玉珍起義,後任玉珍所建夏政權之司馬,因功升右丞相。玉珍去世後,萬勝被珍子明昭矯旨縊殺。
萬 泰
明末浙江省鄞縣人,崇禎年間舉人。明亡後,隱居不仕,著道士服。工文學書法,尤善詩,著有《寒松齋稿》。
萬 表
定遠(今屬安徽省)人,明正德年間武進士,通經術,熟知先朝典故,為明代武臣通儒之佼佼者,著述甚豐,有《海寇議》、《萬氏家鈔濟世良方》、《灼艾集》等。
萬 川
吳江(今屬江蘇省)人,清代著名畫家兼繪畫理論家。博學能文,擅畫花鳥,用筆含蓄,色調柔和清新。著有《繪事瑣言》、《繪事雕蟲》等。
萬 樹
宜興(今屬江蘇省)人,清代文學家、戲曲作家。造詣於詞之格律方面,編《詞律》二十卷,另有傳奇、雜劇二十餘種。
萬 經
歸安人,清傑出學者,康熙年間進士。博通金石性理及金石家言,著《分隸偶成》等。
萬安國
代(今山西省大同市東北)人,北魏官至大將軍、大司馬,封安城王。
萬寶常
隋代音樂家,擅長諸多樂器,尤精琵琶,曾奉詔造諸樂器,以自製的水尺為律尺,以調樂音,撰有《樂譜》。
萬敬儒
廬州(今安徽省合肥)人,唐代大孝子。據傳其母亡,住墓旁,刺血寫佛經,二指斷,母復生,時人稱奇。
萬壽祺
明末書畫家,萬曆年間舉人。明亡後,仍以遺民自居,著儒士服,戴和尚帽,人稱「萬道人」,與閻爾梅同稱「徐州二遺民」,著有《隰西堂集》。

7、萬密齋的學術思想之養生四要

<

與萬氏養生四要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