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大暑如何養生

大暑如何養生

發布時間:2020-07-25 22:45:30

1、「大暑」節氣到,怎麼養生

夏季的飲食調養是以暑天的氣候特點為基礎,由於夏令氣候炎熱,易傷津耗氣,因此常可選用葯粥滋補身體。《黃帝內經》有「葯以去之,食以隨之」,「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的論點。

預防中暑

高溫天氣盡量不外出,不進行戶外體育鍛煉或者從事體力勞動。

預防情緒中暑

大暑時節高溫酷熱,人們易動「肝火」,經常會出現莫名的心煩意亂、無精打采、食慾不振等問題,也被稱為「情緒中暑」。「情緒中暑」對夏日養生和身心健康危害很大,特別是老年體弱者,由於情緒障礙時會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血壓升高,甚至還會引發猝死。提醒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一定要避免生氣、著急等極端情緒,盡量做到「心靜自然涼」。

運動量不宜大。

三伏天里有慢性病史的病人,特別是中老年人發生心腦血管意外的可能性遠遠大於年輕人,中老年人在盛夏高溫中健身,也要避免體力消耗過大的運動項目。

要注意開窗通風防暑氣,保護好心神,讓心靜下來,確保精神飽滿。

度苦夏,除了要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睡眠、多喝水外,更要格外注意飲食調理,具體而言,應注意以下幾點。

多吃苦味食物

苦味食物不僅清熱,還能解熱祛暑、消除疲勞。所以,大暑時節,適當吃點苦瓜、苦菜、苦蕎麥等苦味食物,可健脾開胃、增進食慾,不僅讓濕熱之邪對您敬而遠之,還可預防中暑,可謂一舉兩得。此外,苦味食物還可使人產生醒腦、輕松的感覺,有利於人們在炎熱的夏天恢復精力和體力,減輕或消除全身乏力、精神萎靡等不適。

增加清熱解暑

健脾利濕食物的攝入。綠豆湯是我國民間傳統的解暑食物,除了脾胃虛寒及體質虛弱者均可放心食用。此外,像荷葉、西瓜、蓮子、冬瓜等也具有很好的清熱解暑作用。扁豆、薏仁具有很好的健脾作用,是脾虛患者的夏日食療佳品。

益氣養陰的食物不可少

大暑天氣酷熱,出汗較多,容易耗氣傷陰,此時,人們常常是「無病三分虛」。因此,除了及時補水,還應常吃一些益氣養陰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強體質。如山葯、大棗、海參、雞蛋、牛奶、蜂蜜、蓮藕、木耳、豆漿、百合粥、菊花粥等。

2、大暑節氣該如何養生

大暑養生
1、葯粥
著名醫家李時珍推崇葯粥養生,他說:「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虛,谷氣便作,所補不細,又極柔膩,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也。」葯粥對老年人、兒童、脾胃功能虛弱者都是適宜的。所以,古人稱「世間第一補人之物乃粥也」,「日食二合米,勝似參芪一大包」。
《醫葯六書》贊:「粳米粥為資生化育坤丹,糯米粥為溫養胃氣妙品」。可見粥養對人之重要。葯粥雖說對人體有益,也不可通用,要根據每人的不同體質、疾病,選用適當的葯物,配製成粥方可達到滿意的效果。
2、飲水
夏季養生,水也是人體內不可缺少的物質。由於天氣炎熱,人體的水分蒸發消耗過快,需要及時補充水分,平時喝開水最好,也可以飲用綠豆水、菊花茶等清暑葯茶,出汗的較多的飲用糖鹽水、茶水等,適當補充鹽分和礦物質,以維持身體的電解質平衡,避免脫水。
3、盛夏陽熱下降,絪蘊熏蒸,水氣上騰,濕氣充斥,故在此季節,感受濕邪者較多。在中醫學中,濕為陰邪,其性趨下,重濁粘滯,易阻遏氣機,損傷陽氣,食療葯膳以清熱解暑為宜。
4、食材
綠豆
中醫上說:「綠豆味甘,性寒,有清熱解毒、消暑、利尿、祛痘的作用。據《本草綱目》記載綠豆:」厚腸胃、作枕、明目、治頭風頭痛、除吐逆、治痘毒、利腫脹「。
冬瓜
中醫認為,冬瓜味甘、微寒、無毒,有清熱毒、利小便、止渴除煩、祛濕解暑的功效,是一種解熱利尿比較理想的日常食物。連皮一起煮湯,效果更明顯。
苦瓜
苦瓜性平、味苦甘,能清熱、消暑、生津、清心、明目。傳統醫學認為,苦瓜生則性寒,熟則性溫。生食清暑瀉火、解熱除煩;熟食養血滋肝、潤脾補腎,能除邪熱、解勞乏、清心明目、益氣壯陽,還能緩解熱病煩渴、中暑發熱、痢疾、痱子等。

3、大暑節氣將至,如何正確養生

大暑節氣養生三點:

1、精神調養

大暑時節,天氣酷熱,人們容易心煩意亂、無精打采,有人稱之為「精神中暑」。因此,要做好精神調養,謹守「靜心養生」的原則。所謂「心copy靜自然涼」,避免遇事急躁,避免生氣惱怒,可多想輕松愉快的人或事,也可多參加釣魚、繪畫、書法等活動,可以達到安定神志、調養心氣的作用。

2、起居調養

大暑節氣,天氣炎熱,此時要注意防暑,避免長時間在烈日下勞作,老人及體質虛弱者避免在正午烈日下出門,汗出後及時更換衣物,避免出汗後受涼感冒。同時,室內要注意通風,空調房間溫度與室外溫度相差不百要超過10攝氏度,避免出汗後直對風扇或空調吹風,以免感冒。

3、運動調養

大暑正處於「三伏天」,天氣炎熱,此時宜少運動或選擇低強度的運動項目,如散步、快步走、八段錦、太極拳等,宜在清晨或傍晚在清涼的公園、河邊、林蔭道旁進行,注意避免運動後大汗淋漓,運動過後要補充水分,但應避免進食冷飲,度否則容易出現腹痛、腹瀉等症狀。

4、大暑養生的原則 大暑怎樣養生

大暑要如何養生
既然大暑養生,是以預防大暑後的氣溫變化為目的,那養生的方法就不能生搬硬套了。在大暑養生之中,我們所選擇的方法是滋補為主,通過飲食的變化來調理身體,這樣既可以起到消熱降暑的目的,也可幫助我們預防暑後天氣轉涼,導致寒氣入體這一狀況。
而我們想要找到既可以清熱消暑,又可以預防暑後寒氣入體的食物,雖然不是太好找,但也不是什麼難事,下面就來看一下,哪些食物有這樣的功效吧!
一、蘿卜
蘿卜,有著「小人參」的美譽,甚至有著「蘿卜上市,醫生沒事」這樣的諺語,蘿卜對我們的身體有著很多的好處。要知道蘿卜屬於一味中葯,性涼味甘、清熱消積都是蘿卜的功效。而我們所需要的就是蘿卜清熱的功效,通過蘿卜將身體之中多餘的熱給排除掉,將身體內部的熱維持在一個恆定的值。這樣在大暑後,天氣轉涼時,就不易出現寒氣入體而危害到健康的情況出現了。
二、冬瓜
通過上面的蘿卜,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了,我們在大暑這個時節要多吃的食物都是一些涼性、寒性的食物,通過它們將身體之中的熱散出去,幫助身體將熱量維持在一個恆定的值上,這樣即便天氣轉涼,也不會對我們造成太大的影響。
而冬瓜和蘿卜一樣,都是涼性的食物,我們常食用冬瓜,可以幫助人利尿消炎、清熱解暑,將身體之中多餘的熱給排除出去,達到將身體的熱維持在一個恆定值上,讓寒氣無法輕易的入體!
三、西紅柿
西紅柿有著生津止渴、清熱消毒、涼血平肝的作用,而我們食用西紅柿的目的並不是清熱,而是需要用到西紅柿可以涼血平肝的目的。大暑會導致身體內部的血液升溫,而在這持續不斷的炎熱天氣之中,血液的溫度一直無法降低,而大暑之後天氣轉涼,導致冷熱相激,就會讓身體遭受到損害。
而在大暑多食用一些西紅柿,可以保持血液的溫度,讓血液保持在一種正常的狀態,防止因為寒氣的到來,身體內外出現冷熱相激而導致健康被損害。
四、苦瓜
食用苦瓜可以清內熱、壯陽氣,苦瓜可以清除身體之中無用的熱氣,同時還可以幫助身體補足陽氣。「陽氣」在身體之中佔有著十分的重要地位,而一個人如果陽氣充足,那外在的寒氣是很難侵入身體之中的,而像苦瓜這樣既可以清內熱又可以壯陽氣的食物可不是太多呢!
五、香蕉
食用香蕉也是一種很好的大暑養生法,眾所周知「香蕉」是一種寒性的食物,而且香蕉的寒性是根植在身體之中的。我們在大暑時節食用香蕉,就可以藉助大暑的熱,來磨滅香蕉的寒性,同樣的,香蕉根植在我們身體之中的寒性,也會大量的消耗著因為大暑,而導致身體中變得越來越多的「暑氣」,這些暑氣被消耗了,就可以在大暑時節保護好身體健康,又不會因為天氣轉涼導致內外相激,讓身體出現更大的隱患。可以說大暑時節食用香蕉是一種一舉兩得的好方法。

5、大暑吃什麼 應該如何養生

6、大暑節氣該如何養生?

1.多吃苦味食物

苦味食物不僅清熱,還能解熱祛暑、消除疲勞。所以,大暑時節,適當吃點苦瓜、苦菜、苦蕎麥等苦味食物,可健脾開胃、增進食慾,不僅讓濕熱之邪對您敬而遠之,還可預防中暑,可謂一舉兩得。此外,苦味食物還可使人產生醒腦、輕松的感覺,有利於人們在炎熱的夏天恢復精力和體力,減輕或消除全身乏力、精神萎靡等不適。


2.增加清熱解暑


健脾利濕食物的攝入。綠豆湯是我國漢族民間傳統的解暑食物,除了脾胃虛寒及體質虛弱者均可放心食用。此外,像荷葉、西瓜、蓮子、冬瓜等也具有很好的清熱解暑作用。扁豆、薏仁具有很好的健脾作用,是脾虛患者的夏日食療佳品。


3.益氣養陰的食物不可少


大暑天氣酷熱,出汗較多,容易耗氣傷陰,此時,人們常常是「無病三分虛」。因此,除了及時補水,還應常吃一些益氣養陰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強體質。如山葯、大棗、海參、雞蛋、牛奶、蜂蜜、蓮藕、木耳、豆漿、百合粥、菊花粥等。

「冬吃蘿卜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葯方」。自古以來中醫學家和民間有「生薑治百病」之說。因為姜中含有姜醇、姜烯、水芹烯、檸檬醛和芳香等油性的揮發油;還有姜辣素、樹脂、澱粉和纖維等。所以,姜在炎熱時節有興奮、排汗降溫、提神等作用;可緩解疲勞、乏力、厭食、失眠、腹脹、腹痛等症狀;生薑還有健胃增進食慾的作用,夏令氣候炎熱,唾液、胃液的分泌會減少,因而影響人的食慾,如果在吃飯時食用幾片生薑,會增進食慾;

7、大暑節氣應該如何養生?

注意衣著謹防皮炎發生、睡好覺謹防神經系統問題出現。

大暑前後氣溫達到一年四季的高峰,這段時間就算是一動不動,整個人也會流汗不止,那麼,如果這個時候穿著一些尼龍、化纖、緊身之類的衣著,身體留流出來的汗回水則無法正常排出,汗水停留在皮膚上久了就會導致皮膚的分泌物發酵,就很容易引發各種皮炎的出現,尤其是神經性皮炎,以及過敏性皮炎等等。

這些皮炎的治療過程是很漫長的,所以一定要在大暑節氣後注意自己的衣著答,透氣為主,最好是棉麻以及絲綢類衣服,這些衣服對皮膚是很有好處的,且不會出現悶熱不透氣的情況。

8、大暑快要來了,我們該如何養生

大暑要如何養生
既然大暑養生,是以預防大暑後的氣溫變化為目的,那養生的方法就不能生搬硬套了。在大暑養生之中,我們所選擇的方法是滋補為主,通過飲食的變化來調理身體,這樣既可以起到消熱降暑的目的,也可幫助我們預防暑後天氣轉涼,導致寒氣入體這一狀況。
而我們想要找到既可以清熱消暑,又可以預防暑後寒氣入體的食物,雖然不是太好找,但也不是什麼難事,下面就來看一下,哪些食物有這樣的功效吧!
一、蘿卜
蘿卜,有著「小人參」的美譽,甚至有著「蘿卜上市,醫生沒事」這樣的諺語,蘿卜對我們的身體有著很多的好處。要知道蘿卜屬於一味中葯,性涼味甘、清熱消積都是蘿卜的功效。而我們所需要的就是蘿卜清熱的功效,通過蘿卜將身體之中多餘的熱給排除掉,將身體內部的熱維持在一個恆定的值。這樣在大暑後,天氣轉涼時,就不易出現寒氣入體而危害到健康的情況出現了。
二、冬瓜
通過上面的蘿卜,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了,我們在大暑這個時節要多吃的食物都是一些涼性、寒性的食物,通過它們將身體之中的熱散出去,幫助身體將熱量維持在一個恆定的值上,這樣即便天氣轉涼,也不會對我們造成太大的影響。
而冬瓜和蘿卜一樣,都是涼性的食物,我們常食用冬瓜,可以幫助人利尿消炎、清熱解暑,將身體之中多餘的熱給排除出去,達到將身體的熱維持在一個恆定值上,讓寒氣無法輕易的入體!
三、西紅柿
西紅柿有著生津止渴、清熱消毒、涼血平肝的作用,而我們食用西紅柿的目的並不是清熱,而是需要用到西紅柿可以涼血平肝的目的。大暑會導致身體內部的血液升溫,而在這持續不斷的炎熱天氣之中,血液的溫度一直無法降低,而大暑之後天氣轉涼,導致冷熱相激,就會讓身體遭受到損害。
而在大暑多食用一些西紅柿,可以保持血液的溫度,讓血液保持在一種正常的狀態,防止因為寒氣的到來,身體內外出現冷熱相激而導致健康被損害。
四、苦瓜
食用苦瓜可以清內熱、壯陽氣,苦瓜可以清除身體之中無用的熱氣,同時還可以幫助身體補足陽氣。「陽氣」在身體之中佔有著十分的重要地位,而一個人如果陽氣充足,那外在的寒氣是很難侵入身體之中的,而像苦瓜這樣既可以清內熱又可以壯陽氣的食物可不是太多呢!
五、香蕉
食用香蕉也是一種很好的大暑養生法,眾所周知「香蕉」是一種寒性的食物,而且香蕉的寒性是根植在身體之中的。我們在大暑時節食用香蕉,就可以藉助大暑的熱,來磨滅香蕉的寒性,同樣的,香蕉根植在我們身體之中的寒性,也會大量的消耗著因為大暑,而導致身體中變得越來越多的「暑氣」,這些暑氣被消耗了,就可以在大暑時節保護好身體健康,又不會因為天氣轉涼導致內外相激,讓身體出現更大的隱患。可以說大暑時節食用香蕉是一種一舉兩得的好方法。

9、大暑的養生要點是什麼?

大暑的養生要點是化氣生津和化濕除煩。

1、化氣生津

大暑節氣在「中伏」前後,正是酷熱盛行之時。炎熱天氣容易消耗人體的氣津,因此有「暑天無病三分虛」的說法。老人、兒童和體虛氣弱者更難以抵禦酷暑,容易出現頭暈、心悸、胸悶、大量出汗等症狀。此時十分需要適時地化氣生津,補充身體氣津的虧耗,以改善症狀。

2、化濕除煩

大暑時節氣溫高、濕氣大,多出現悶熱桑拿天。中醫認為濕為陰邪,其性趨下,重濁黏滯,阻遏氣機。胸中氣機不展,人就容易心生煩滿,此時可以用新鮮的藿香葉、薄荷葉、佩蘭、艾葉等微微水煎,並用它來泡澡。

這些都是氣味芳香的植物,不僅可以醒神除煩,還可祛濕解表(過敏體質的人慎用)。同時,大暑時節,適當吃點苦瓜、苦菜等苦味食物,不僅可以開胃,還可醒腦,使人產生輕松的感覺,從而起到祛濕除煩的作用。

(9)大暑如何養生擴展資料

大暑的氣候特徵:

通常來說,大暑節氣是華南地區一年中日照最多、氣溫最高的時期,是華南西部雨水豐沛、雷暴最常見、30℃以上高溫日數最集中的時期,也是華南東部35℃以上高溫出現最頻繁的時期。

在江南一帶有「小暑雨如銀,大暑雨如金」、「伏里多雨,囤里多米」、「伏天雨豐,糧豐棉豐」、「伏不受旱,一畝增一擔」的說法。在這炎熱時節,滴雨似黃金。

在北方內陸地區夏季乾燥酷熱,是一年當中氣溫最高的時期;全年降水量多在400-800毫米,降水集中在 7、8兩月。約從大暑節氣開始,我國北方地區陸續進入了全年雨水最多的時段。

與大暑如何養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