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麼用道德經養生練氣
這跟拿著教育大綱想知道怎樣學好物理中的牛頓第二定律是一類問題。
可能某些字句能啟發某類修煉方法,但道德經不是專門闡述練氣的。
2、老子的道德經里哪一章是養生篇
老子的《道德經》里沒有關於養生的,只是記敘了他的對人生的思考。《莊子》里倒是有養生篇,《庖丁解牛》就是。
3、中華道教文化協會道德經與養生功法演練在哪裡開課?
你可以到網上去搜索一下中華道教文化學會的一些相關內容,就可以去了解了。
4、瘋狂的老子養生中老子道德經全文是什麼?
見素抱朴,清心寡慾
老子雲:「見素抱朴,少私而寡慾,絕學無憂。」(《德道經》第六十三章)
見:《說文》:「視也」。又為「現」的古字。素:指事物的本色,沒有染色的白色絲綢。《說文》:「素,白致繒也。」段註:「帛之白而細者也。」質朴無華的,本質的,平白的等義。抱:用手臂圍住,捧等義。通「保」,保護、愛護、持守之義。 朴:指未經加工的木材。此話大意就是保持素樸天然,減少私心慾望,這樣掌握了絕頂的學問也不會有憂患。輕微的七情六慾對人的心身是有益的,但往往容易過度。古人有一首《十不足》,生動地刻畫了人心的貪得無厭。
這正所謂欲壑難填。「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德道經》第七章)「故知足之足,恆足矣。」(九)知足常樂。所以人真正的幸福就在少私寡慾中。「……味無味。」(《德道經》第二十六章)以恬淡的滋味為滋味。當我們能夠品味恬淡的滋味的時候,我們便會發覺,恬淡的滋味最有味。《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也說:「是以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減少私慾,心安定不害怕,勞動形體而不使其疲倦…… 「其次有聖人者,……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聖人以恬淡愉悅的心境為追求,以自樂自得的心態為有功, 形體就不會敗壞,精神就不會耗散,也可以活到百歲。保持恬淡愉悅的心境對心身非常有益,祛病延年、長命百歲不再是夢。
5、中國老子道德經丹道養生回春修真實修班,在哪裡?費用?
別相信這種學習班,都是騙子招搖撞騙。不是真正的道教舉辦,這種事情是要經過道教協會同意的
6、大醫精誠,道德經,養生論相同點
道德經是後現代的。
道德經講的是人與自然和諧永生的方法。我讀了一遍又一遍道德經,我突然發現,道德經可能是上一代地球文明或者宇宙高級智慧文明寫給人類發展的指導書。像小國寡民(城市規模限制,人口限制),像水(順應規律),無知無欲(不加控制的濫用知識,人性的私慾膨脹,破壞人生存的環境),不自生(友愛互助謙虛尊重),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對宇宙或者黑洞中心,象形化的闡述)。不如守中(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中庸相處)。不言之教、無為(不灌輸非常的「名」,或者「不言」可解釋為不施令,「無為」不違背規律)。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這一段是對物理最小粒子形成與形象的描述)等等,感覺不是遠古蒙昧的人類先祖所能闡釋的。這可能也跟老子是圖書館館長有關,他看到的古籍和圖像可能非常古老,山海經就是一例。
7、仲浩群是誰?有誰了解他講的《道德經》嗎
阿彌陀佛,我就是仲浩群。
多謝關注。視頻開始前的引子,是六祖大師的開悟偈,這個告訴大家,對我說的也不必執著,只要有所會心即可。
我說的《道德經》,還有《六祖壇經》、《紅樓夢》、《周易》以及養生、傳統文化等,皆本於個人的生命體悟,這些體悟是真誠的流露,希望對諸位有所啟發。
以下是「網路」中的介紹:
仲浩群
男,山東萊州人,生於1965年農歷11月11日,作協會員。1984年畢業於萊州市第一中學,1988年畢業於西北工業大學。大學時代,曾主編文學社刊物《遠山》,受到趙春迎(詩人路漫)、單元庄、張再林、白暴力諸多老師的深刻影響,開始關注諸如人類心理現象、人心與人性,及社會文明演進等問題,開始詩歌及小說的創作。
自80年代中期開始,先後追隨王瑋、馮耀宗、郝菊庄、張玉茹、王長海、張厚武、楊雲中、釋聖地等師父,修煉太極內功拳法20餘年;推崇內功養生、周易預測、老莊思想及佛道智慧。現任教於廣東石油化工學院中文系,主講中國古典文獻學、武俠小說研究、佛教文化研究、道教文化研究等課程。
網上廣泛流傳著《仲浩群說紅樓夢》、《仲浩群說道德經》、《仲浩群說易經》、《仲浩群說六祖壇經》、《仲浩群說養生》、《仲浩群說傳統文化》等視頻,及太極拳札記《太極仲君書》、《憨山和尚》等小說,及大量的隨筆,涉及其對於生命的體悟,以及對於人心人性,身心修養、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傳統文化及其他一些觀念的感悟,對當今人身心修養,開悟人生大智慧,有較好的啟示意義。
上善若水——仲浩群老師采訪記
作者:王娟
先前的采訪大多安排在辦公室、教室等公共場所進行,但是這次,我們卻在綠草地上完成了我們的采訪;我們采訪的對象是胸襟曠達、率性自然的仲浩群老師。身為仲由(子路)第75世孫,仲老師既是一位學識淵博的老師,也是一位深具憂患意識的傳統文化的繼承者與傳播者;由他本人主持的「仲浩群國學講壇」系列視頻節目,在土豆網等視頻網站播出以來,受到眾多網友的喜歡。春三月,星光點點。身穿淺紅色小立領唐裝,帶著一副金絲邊眼鏡,舉止從容的仲老師如約來到我們面前。
風蕭蕭兮
仲老師說,他是畢業分配,來到廣東石油化工學院的。那是1988年,他才23歲。他說,當年,眼看著火車像一條游龍飛越長江,他將頭探出車窗外,情不自禁地喊出荊軻《易水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不由得淚流滿面。來到茂名學院,仲老師先是任機械繫學生輔導員,並承擔中文教學任務,後到工廠鍛煉了大半年;一年後,他被抽調到了圖書館工作。在學校圖書館,他承擔的是人文社會科學類圖書分類編目工作,幾年後,又承擔了《文獻檢索》課教學任務。剛去圖書館時,他覺得有點屈才。不過,後來,他就想通了,開始踏踏實實工作。圖書館十年,既是仲老師紮根基層的十年,也是其博覽群書,深入參悟國學經典的十年。仲老師說,那時候,他經常隨身攜帶老子的《道德經》,走到哪兒,參悟到哪兒。回想往事,仲老師非常感慨,他說:「人要學會包容,不僅要包容他人,還要包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人在逆境時,會覺得苦,可過後看,恰恰是這種『勞其筋骨,苦其心志』的人生歷煉才讓人變得越發曠達,也越發具有柔韌性。」圖書館十年,為仲老師日後的教學工作,及走向弘揚國學智慧之路,奠定了良好基礎。
廣聞博知
熟悉仲老師的人都知道,他大學時主修的是航空電氣工程專業,但後來他轉而學文了。他說,駕馭自己的人生,跟駕馭一架飛機,是差不多的。人這一生能把自己這架飛機駕馭好,就很了不起了。他建議大學生在校期間,盡量打通文理科界限,他說:「無用之用是大用,讀《紅樓夢》,對你來說,一時派不上用場;但是,如果你經由《紅樓夢》,真正弄懂了世道人心,那麼,《紅樓夢》就是你最好的老師。」仲老師說,他既可以講金庸武俠小說,也可以講佛家文化、道家文化,還可以講愛因斯坦,原因就是他文理兼修。他高中念的是理科,上了大學先念工科,後念文科。他說,在念書方面,他喜歡雜食。身為文法學院中文系「文論與寫作」教研室教師及學校重點學科《文藝學》學術骨幹,這些年,仲老師主講了「武俠小說研究、中國古典文獻學、佛教文化研究、民間文學、美學」等課程,並發表了十餘篇學術論文,還承擔了多項科研課題。作為一位富有良知的知識分子,仲老師愛崗敬業,曾榮獲「先進工作者」稱號。
明師引路
「大學需要明師,明師是明明白白的明,不是浪得虛名的名。」在仲老師看來,明師是傳道、授業、解惑,並能以善巧方便,啟迪學生智慧的好老師。仲老師追憶起影響他一生的大學老師,畢業於北大哲學系的趙春迎(詩人路漫)先生。仲老師說趙老師是一位真正的詩人,他和海子、駱一禾、西川等詩人是同一撥的,同屬一個詩歌圈。趙老師寫了許許多多好詩,他還熱衷於搜集整理陝北民歌。趙老師非常喜歡與當時還是學生的仲老師等弟子交流,在趙老師的鼓勵下,大學時期,仲老師走上了文學創作之路,並主編了文學刊物《遠山》。趙老師不僅給學生們開辦文藝講座,還經常邀請西安詩文名家給大家講詩歌,講文學。當仲老師回憶這段經歷時顯得異常興奮,不過,仲老師非常痛惜地說,趙老師如今已仙逝,有一次打籃球,他倒了下去,因腦動脈瘤破裂,趙老師永遠離開了讓他牽念的黃土地,也永遠離開了他的詩,離開了所有摯愛他的人。受趙老師影響,如今,仲老師也成了學校文學社指導老師,他經常為學校社團及外單位舉辦講座,曾獲茂名市教育局授予的「優秀文學社指導老師」稱號。
守中用中
仲老師說,有句電影台詞對他影響很大,這句台詞是:「活下去,勇敢地活下去!像畜牲一樣,勇敢地活下去!」他說:「當你遇到一些溝溝坎坎的時候,可以好好回味一下這句台詞。關鍵時候,這句台詞說不定能救人一命呢。」仲老師又談到大學生找工作問題,他說除了廣結善緣,用心找工作外,年輕人也可以通過發明創造,為自己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存在哪些不便?產品與產品之間,能不能進行嫁接?一支圓珠筆可以讓它發出美妙的聲音,可以讓它顯示溫度、濕度。可以讓鞋子成為減震器,這樣的話,人可以玩從高處落下的游戲而不至於受傷。你也可以讓鞋子有計數功能,現在的人走路少了,如果鞋子帶有計數裝置,能記錄人一天當中走了多少步,再參考專家的建議,就能督促人多走路,多散步,從而有益身心健康。」仲老師還說,做為中國人,大家最好掌握一些中醫養生技術。他說,中醫的『中』是守中、用中的『中』,大家要學會拿著『中』修養身心。
詩性課堂
仲老師善於將詩性智慧與課堂教學相結合,講課既有趣味性,又有深刻內含。上仲老師的課,同學們不會打瞌睡,原因就是非常精彩。有學生評價說:「仲老師講課行雲流水,旁徵博引,順手拈來,想像力之豐富、視野之獨特,令人嘆服。許多光怪陸離的故事,許多高深玄奧的國學智慧,異彩紛呈,每每聽課下來,彷彿喝了許多美酒,獲得的是酣暢淋漓的滿足感。」我問仲老師講課有什麼秘訣,他說,老師要朴實率真地和學生交流,我們都是從學生時期走過來的,知道學生最喜歡什麼樣的老師,也知道學生最喜歡什麼樣的課堂氣氛。教師上課要營造良好的氛圍,講課要有點幽默感,能妙趣橫生更好。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意識,注重喚起學生對美好事物的追求與嚮往,培養學生對他人和社會的關愛之心。他又強調說:教師不要疏遠學生,要和學生心心相印、息息相通。在課堂上,應當盡可能讓學生聽到多種可能性的解釋,以便激發他們的思考與感悟。還有,教師講課要富有韻律和節奏,應當動靜相生,疏密相間,舒捲有致。
胸懷寬廣
在仲老師的博客上既不乏由衷的贊嘆,也有一些粗聲粗氣的謾罵。我問老師如何看待,仲老師豁達的笑了,說:「來的都是客嘛,能來,就表明大家有緣。實際上,贊嘆是空,謾罵也是空,不執著即是。」他又說:「一個人能聽到多種聲音,這是一種福氣;就像一片森林,如果其中只長一種樹,反而不爽。真正的森林,高樹矮樹,直樹歪樹,什麼樹都有才好。你在博客上說話,或以視頻的形式談出自己的見解,如同向山谷丟出石子,能聽到一點回聲,就很有意義。人要胸懷寬廣,所謂『心量廣大,能含虛空』是也。」老師講課之餘特別喜歡與學生交流,他也總是樂意回答學生們的各種提問。我問老師有沒有被學生問倒時,仲老師笑著說,我倒是喜歡被學生問倒啊,這樣的話,就表明我們的學生有強烈的求知慾了。他又說:「佛家的『不二法門』 意味深長,老師回答學生提問,關鍵不在於你能不能將標准答案提供給學生,而在於你能不能直指人心,讓學生開悟智慧,從而圓通、圓融一切。」他說如今的大學生探索精神有待加強,創造性思維也有待激發。目前,大學生儲備的知識並不少,若能及時地將知識轉化為智慧,那就意義非凡了。
回報社會
仲老師說大學時期有三件事應當引起重視:其一是平安,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些話怎麼強調都不過分。其二是調養身心,人要有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包括身體的健康,也包括心理的健康,身心都健康了,人活著才有意思。在大學階段,該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養生方法,並培養一種能延續終生的愛好,歡歡喜喜地做下去。其三要在天地自然、社會人生中,好好歷煉,好好發展,進而開悟人生大智慧。仲老師說:「人要有一點俠義情懷,要懂得感恩,要盡可能將個人的追求和社會的發展結合起來,力所能及回報社會。我們應當深入領會天地宇宙人生真諦,與社會達成和解,與生活達成和解,與內心達成和解。我們可以多多接觸經典,多多參悟經典,因為經典可以照亮一切。」仲老師說,通過讀書,一個人能與古往今來的大師對話,這種感覺真是太好了。仲老師還為大家推薦了一些國學經典,諸如《論語》、《道德經》、《易經》、《六祖壇經》、《莊子》等。
和仲老師有說有笑,不知不覺聊了將近兩個小時。仲老師回答問題宛如行雲流水,老師的風趣幽默讓我們歡喜自在、輕松如意。訪談過程中,仲老師隨口引用經典文句,還悉心講解給我們聽,從中我深切感受到仲老師的那份率真與質朴,也感受出他對中華文化的一腔大愛之情。願仲浩群老師在弘揚中華文化的道路上堅實地走下去,繼續以中華文化神韻滋潤人的心田。
仲浩群主持的論壇:
土豆網——「仲浩群國學講壇 」
百度貼吧——「仲浩群吧 」
新智慧教育網——「天馬行空」論壇
8、如何做人做事視頻講座誰的講座比較好
翟鴻燊
我國當代傳統文化的倡導者和傳播者,國學實踐應用專家,經濟與文化學者,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美國國家大學客座教授。翟鴻燊長期致力於推動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國學精髓的傳播。他主講主辦的《國學應用智慧》、《企業家十大修煉》、《道德經的智慧》、《七日禪修功德班》、《國學養生》等課程在國內外知名院校的MBA、EMBA、DBA、總裁研修班、卓越領導力項目培訓中備受歡迎。
此人厲害非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