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健康之路,的專家的處方,代茶飲能用嗎?
不能,
專家的處方是葯,
不能代茶飲用的。
2、脾虛的人喝什麼茶能健脾,茯苓玫瑰花茶可以喝嗎?
健脾養胃茶
1、山楂蜜茶
做法:鮮山楂30克、蜂蜜適量。將鮮山楂果研碎去籽,用開水沖泡果肉15分鍾,再過濾取汁,最後依據個人口味調入蜂蜜即可。每日2劑,代茶飲。具有消食化積、強健脾胃的功效,適合脾胃虛弱者。
2、大棗茶
做法:將大棗洗凈切碎,每日取適量用沸水沖泡,代茶飲。最後將碎棗一起吃下。健脾胃,補氣血,尤其適合女性養生食用。
3、木香烏麥飲
做法:木香6克,麥冬15克,烏梅10克,加水煎10-15分鍾飲用。適合萎縮性胃炎病人,有養胃生津,行氣止痛之功。
4、生薑紅茶
做法:將紅茶和磨碎的生薑放入杯中,加入適量的紅砂糖,清晨一杯,有助頭腦清醒。紅茶能夠養胃。胃腸不好的人,紅茶是茶品中的首選。生薑具有發汗利尿的功效。
5、黃芪紅棗枸杞茶
做法:黃芪15g、枸杞15g、紅棗15個、蜂蜜適量。准備材料,泡泡洗凈。砂鍋加水,加黃芪、紅棗、枸杞。大火燒開,轉小火熬煮1小時即可。用濾網濾出茶汁,加蜂蜜拌均勻即可飲用。冬季養生飲用可以健脾養胃。
6、健胃蕎麥茶
做法:蕎麥1錢,黃芪5錢。將蕎麥、黃芪,放入600ml的熱水沖泡,蓋杯燜10分鍾,濾渣取汁。此方可改善身體虛弱、盜汗、腹脹食少,可促進脾胃運作、增加食慾。
7、桂花茶
做法:將七到十朵干桂花加入適量的紅茶、紅糖後,以熱水沖泡。桂花有溫中散寒、暖胃止痛、化痰散淤的作用,對食慾不振、痰飲咳喘、痔瘡、痢疾、經閉腹痛有一定療效。
8、蜂蜜薑茶
做法:生薑一塊(約拇指大),去皮切絲,清水適量煮開30分鍾,加入蜂蜜2~3湯匙即可。經常飲用可溫胃健脾。
9、牛奶紅茶
做法:紅茶3克,牛奶100克,食鹽2克。將紅茶放入鍋中,加水煎煮5分鍾。紅茶葉過濾掉,另以一隻鍋煮牛奶。將牛奶煮沸後加入茶汁,加入食鹽攬拌。加牛奶的紅茶,能消炎、保護胃黏膜,對治療潰瘍也有一定效果。
10、大麥茶
做法:大麥炒熟然後泡水,每天服用就能起到養胃的作用。大麥芽性涼、味甘、咸,歸脾、胃經,具有益氣寬中、消渴除熱、並且有回乳的功效;對滋補虛勞、強脈益膚、充實五臟、消化穀食、止瀉、寬腸利水、小便淋痛、消化不良、飽悶腹脹有明顯療效。
11、茉莉紅茶
做法:茉莉紅茶3克。將茉莉紅茶直接放進杯中,用沸水沖泡2分鍾即可。飯後30分鍾,可少量頻飲。具有提神、消食等功效,適合精神不振、食慾不佳者。
12、陳皮生薑茶
做法:取陳皮5克,生薑2片,加適量紅糖,用沸水沖泡,代茶飲即可,一次一杯,一天兩到三次即可。中醫認為,陳皮性味辛、苦、溫,入脾、肺經;有行氣健脾、降逆止嘔、調中開胃、燥濕化痰之功。
13、四君子茶
做法:黨參10克、茯苓10克、白術10克、甘草10克。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800c.c.的水加熱滾沸後續煮5分鍾即可關火,趁熱飲用。助消化、改善脾胃氣虛症。
3、1,我要找一個視頻——北京電視台養生欄目的一個講肝膽的專家說的。健脾疏肝和胃化濕降脂減肥茶:玳玳花
可能是青葙花。 功效主治:清肝涼血,明目去翳。性微寒,味苦。
還有一種青花,叫荷青花,是祛濕、活絡、散瘀、消腫、止痛的。
北京衛視養生堂每天下午5:23開始。在網上可以下載每次的視頻。
4、家庭中葯養生代茶飲的配方有沒有
一捏枸杞子、兩枚大棗、一小撮金銀花、幾片西洋參……
生活中的你是否也有用這些中葯材泡水喝的習慣呢?
您可別小瞧了這小小一杯中葯泡茶,它們有一個好聽的名字——「中葯代茶飲」。
長期服用這種茶飲對人體日常保健也有著不錯的功效,而且免去了煎熬中葯的麻煩,有病治病,無病調理。也正因為如此,受到了人們的歡迎。
但是,每種中葯代茶飲都有自己的作用,是否充分發揮其功效給健康加分重要的是結合飲用者的個人體質。
請您隨我們一起看看,「中葯代茶飲」您喝對了嗎?
菊花、枸杞茶
春季肝氣當令,菊花枸杞茶有清肝明目、苦寒瀉火的功效,比較適合人們每日飲用。
製作方法:取一小捏枸杞子和菊花10朵左右放入杯中,沖入沸水,待水溫適口時即可飲用。根據浸泡時間,一般泡一次即可,茶中的枸杞可直接吃掉。
適合人群:有熱象、熱征的人,尤其適合肝火旺盛、久對電腦眼睛干澀的人群飲用。
不適人群:常感手腳冰涼、肚子痛、怕冷、脾胃虛寒的寒涼體質者不適合飲用菊花枸杞茶。
金銀花、菊花、麥冬茶
春季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增多,經常飲用金銀花、菊花、麥冬茶對防治上呼吸道感染有比較好的效果。
製作方法:菊花、金銀花、麥冬各取1小捏(3克左右),加入沸水沖泡,待水溫適口後即可飲用。
適合人群:咽喉干痛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或者慢性咽炎患者更適合服用,也可用作疾病的預防。
不適人群:寒涼體質者宜少用。
西洋參、山楂、枸杞茶
西洋參不像人參一樣「大補」,卻是適用面更為廣泛的補氣佳品,山楂有活血的功效,枸杞則性質溫和,不寒不熱、不溫不燥。
製作方法:西洋參片、山楂、枸杞各取1小捏(3克左右),加入沸水沖泡,待水溫適口後即可飲用。
飲後西洋參片、枸杞可食用。
適合人群:此茶有補氣、活血的功效,尤其適合心血管病患者及氣虛血瘀的人群。
不適人群:寒症者不適用此茶,可用黃芪、山楂茶代替,也可達到益氣活血的功效。
另外,對一些慢性病患者來說,用某些葯物代茶可以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代茶飲料的特點是,不像葯那麼難以入口,且起效溫和而持久,可以在不知不覺中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是一種防病治病的好方法。
那麼,哪些代茶飲料具有療病的作用呢?
★ 菊花茶能疏散風熱,平肝明目,解疔瘡毒。代茶飲用可以預防各種流感瘟疫,治頭暈目眩,目赤腫痛。祖國醫學介紹用山楂250克、菊花50克,熬後去渣,加蜜濃縮成膏,製成菊花延齡膏,每次2~3匙,以開水沖服,能清頭目、健脾胃、降血脂,有延壽作用。
★ 柳葉茶味苦無毒,能活血解毒去濕,以少量開水泡飲,可預防感冒、瘡瘍,並輔助治療老年性頭暈目眩。
★ 花生葉茶鮮花生葉一把,水煎代茶,有鎮靜安神作用,睡前飲用可治失眠。
★ 桑葉茶味甘寒無毒,以霜後的未老桑葉為佳,可以疏風清熱,涼血明目,補中利水,開胃祛喘滿。桑葉加桑根皮代茶效果更好。
★ 柿葉茶柿葉含維生素C比茶葉高數十倍,此外它還含有氨基酸、蘆丁、單寧及一些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有理氣利水作用,常服可降低血壓、血脂,並有抑癌作用,還能止呃逆、減肥。
★ 蘇葉茶(以紫蘇葉為好)味辛溫,有特殊的香氣,能發散風寒、理氣健胃,防治一切瘟疫,並可解魚蟹毒。
★ 枇杷葉茶味苦平,可和胃降氣、清肺止咳。用時將枇杷葉曬干,風吹去細毛後,用開水泡飲。
★ 白茅根茶味甘寒,取一大把白茅根洗凈,煮沸當茶飲,有涼血、止血、清熱、利尿作用。
★ 荷葉茶味苦平,以鮮品或干品煎後代茶,能升清消暑,健脾胃,尤其適宜夏季飲用。
★ 金銀花茶可清熱、解毒,經常飲用,可解毒去濁,輔助治療一些炎症瘡瘍,並可利尿去水腫。
★ 槐花茶(取花蕾)有涼血止血功效,治各種出血,尤其適用於痔瘡出血。
★ 陳皮、烏梅茶陳皮數片加烏梅3~4粒,水煎後代茶,可去暑健脾,防治胃腸炎。
★ 決明子茶:性味甘苦咸,含蛋白質、決明子茶鹼、大黃酚等,有清肝膽熱及明目的作用。炒後沏水代茶,能抑菌,降低膽固醇,常服可明目,並治療習慣性便秘。
★ 玉米須茶鮮品及干品皆可,性味甘平,有利水降壓作用,代茶飲用可降血壓、利尿、消水腫。
★ 森林匙羹藤茶森林匙羹藤是原產印度的一種植物,我國雲南等地也有野生。由於該茶可有效控制熱量攝入,故作為代茶飲料深受中老年肥胖者的青睞。近幾年,在日本風行不衰。
5、喝什麼茶健脾
1、紅茶
人在沒吃飯的時候飲用綠茶會感到胃部不舒服,這是因為茶葉中所含的重要物質――茶多酚具有收斂性,對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在空腹的情況下刺激性更強。而紅茶就不一樣了。
紅茶是經過發酵烘製而成的,茶多酚在氧化酶的作用下發生酶促氧化反應,含量減少,對胃部的刺激性就隨之減小了。紅茶不僅不會傷胃,反而能夠養胃。經常飲用加糖、加牛奶的紅茶,能消炎、保護胃黏膜,對治療潰瘍也有一定效果。
2、普洱茶
《本草綱目拾遺》記載,「普洱茶味苦性刻,解油膩牛羊毒--括腸通泄」,具有消食的功能。普洱茶味性溫和,在適宜的濃度下,飲用普洱茶對腸胃不產生刺激作用,甘滑醇厚的普洱茶進入人體腸胃後,能形成保護膜附著於胃的表層,因此,長期飲用普洱茶可起到養胃、護胃的作用。
普洱茶不僅口味香醇,對健康還頗有好處。大量的科學研究都指出,普洱茶能調節血液中的膽固醇以及脂肪的濃度,起到預防高血脂、動脈硬化的作用。
沖泡方法對普洱茶口味的影響也很大。最好選擇紫砂壺,放入茶葉的量約為壺體積的2/5,加入沸水沖泡片刻即可。煮水時不宜過度沸騰,這樣水中的氧氣過少會影響茶葉的活性。
3、大麥茶
大麥茶還具有極為明顯的健脾作用,生活中很多人經常會因為各種不良生活習慣以及飲食習慣而出現有積食以及消化不良的情況。
專家提醒,這個時候除了可以服用促消化葯物之外,大麥茶同樣具有促消化以及健脾的作用。尤其是一些因為飲食過度而出現胸悶腹脹等症狀的患者,只需要將大麥炒黑研磨服,便可以有效緩解不適症狀。
尤其是對於小兒以及老年人等脾胃功能比較虛弱的人群,在平時生活中更應該多喝些大麥茶,以此來起到調養脾胃的作用,從而預防各種腸胃疾病。
大麥芽性涼、味甘、咸,歸脾、胃經,具有益氣寬中、消渴除熱、並且有回乳的功效;對滋補虛勞、強脈益膚、充實五臟、消化穀食、止瀉、寬腸利水、小便淋痛、消化不良、飽悶腹脹有明顯療效。大麥芽可回乳或減少乳汁分泌,故婦女在懷孕期間和哺乳期內忌食。
(5)養生堂健脾代茶飲擴展資料:
茶對人體的生理調節功能除了早期就眾所周知的提神、明目、益思、除煩、利尿外,近二十多年來,隨著對茶葉研究的深入,它對人體的生理調節作用,特別是對生活水平提高、工作節奏加快後引發的人體代謝不平衡的調節功能不斷被人們認知。
一是殺菌抗病毒,改善腸道微生物環境。茶葉對腸道內微生物環境的作用是雙向的,一方面對霍亂弧菌、痢疾菌、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有害細菌有很強的殺菌和抑菌作用,飲茶濃度就能達到這種殺菌效果。
另一方面,茶對維持腸道健康有重要作用的雙歧桿菌有促進生長和增殖的功效,有利於提高腸道免疫力。茶對引起呼吸道、消化道疾病的病菌也具有很強的抗禦和抑製作用,特別是綠茶作用強於其它茶類。
二是抗衰老,增強免疫力,茶葉中的茶多酚、VC、Ve都是抗氧化活性很強的物質,能有效地清除造成人體衰老的過量的自由基。飲茶還能提高人體的白血球和淋巴細胞數量和活性,增強免疫力。三是降血脂、降血糖。
茶葉中含有兒茶素、茶多糖,兒茶素能抑制人體細胞中膽固醇的合成,因此飲茶可降低血漿中膽固醇總量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兒茶素和茶多糖都能有效地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尿糖水平。此外,飲用綠茶、烏龍茶還能有效地防治皮膚癌、肺癌、肝癌、食道癌等癌症。
6、健脾飲要怎樣製作?
健脾飲:材料:橘皮10克,荷葉15克,炒山植3克,生麥芽15克,白糖適量。
操作:橘皮、荷葉切絲,和山楂、麥芽一起,加水500克煎煮30分鍾,去渣留汁,加白糖代茶飲。
功效:健脾導滯,升清化濁。橘皮理氣健脾;荷葉升清降濁,山楂、麥芽消食導滯。四品組合,功效益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