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民間養生術做一次 等於吃一次十全大補葯

民間養生術做一次 等於吃一次十全大補葯

發布時間:2020-07-25 13:41:16

1、十全大補湯的材料是什麼?

「十全大補湯」選鮮料加入十味中葯,五味小料,五味調料,細火燉制而成,既是一道咸鮮味濃的湯菜,又是一款葯膳,富有營養,滋補身體,久食對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貧血、氣喘、面黃體弱者有一定的療效。

主料輔料:

烹制方法:

1、將雞、鴨、鵝、肚、排骨、肘子剁成核桃塊,同冬筍、墨魚肉一起放入砂鍋內。把黨參、紅棗、花生米用紗布包好,再把花椒、大料用紗布包好,其餘九種葯料也用紗布包好,三個包都放入砂鍋內,加入清水(50克)、蔥、姜、蒜、醬油,砂鍋上旺火燒開去浮沫,加入鹽、料酒改小火燉至熟爛,約1.5小時。

2、撈出調料和葯料包,把黨參,花生米、大棗拆包後再放回砂鍋內攪勻,其餘葯料、調料不要,去凈蔥、姜、入味精、香油,用紫砂鍋裝上桌。

工藝關鍵:

此菜用燉的方法製作,必須用砂鍋燉,燉時注意火候並應加蓋。主料要選用新鮮不經冷凍的精品,並要刮泡沖洗干凈。此菜可一次多製作,出鍋後分盛紫砂鍋內,然後再隨時蒸熱走菜。

2、慢性無菌性前列腺炎除了吃中成葯前列舒樂外還用吃補氣血中成葯如十全大補九?

這個情況不一定的。必須在中醫的辯證檢查後在考慮服用調理。再就是注意避免長期靜坐的。

3、十全大補湯中葯吃多久

一月

4、十全大補是什麼

5、養生的知識可信嗎,可信到什麼程度?有沒有具體的個人實例?

看看中里巴人的書,受益非淺!

6、十全大補湯有什麼功效?

功效作用:治男子、婦人諸虛不足,五勞七傷,不進飲食,久病虛損,時發潮熱,氣攻骨脊,拘急疼痛,夜夢遺精,面色萎黃,腳膝無力,一切病後氣不如舊,憂愁思慮傷動血氣,喘嗽中滿,脾腎氣弱,五心煩悶,並皆治之。此葯性溫不熱,平補有效,養氣育神,醒脾止渴,順正辟邪,溫暖脾腎,其效不可具述。

名方組成:由人參、白術、茯苓、炙甘草、熟地、白芍、當歸、川芎、黃芪、肉桂10味中葯組成。十全大補湯是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的一個流傳較廣的方子。

(6)民間養生術做一次 等於吃一次十全大補葯擴展資料

十全大補湯

緩解疲勞:現代社會人們壓力大,身體和心理負擔都比較重,因此很容易導致氣血不足。韓國人特別喜歡用十全大補湯來舒緩精神緊張、解除疲勞,很多傳統茶飲店將它製成一款茶品,更方便人們隨時飲用,補充體力。

術後調理:一般在手術中,會導致身體氣血受傷,往往術後可能出現氣血兩虛的情況,有時甚至影響手術傷口的恢復。此時用十全大補湯的原料加肉食煲湯,每天服用,可以增強體內的氣血,促使身體恢復加快。

預防癌症:經過研究發現十全大補湯有抗癌作用,也可以作為放療、化療及術後康復的輔助用葯。你可以直接從葯店買用料更講究的十全大補膏,每天早晚各服用一茶匙,幫助身體調理氣血。

特別提醒:十全大補湯偏於溫補,如果有手腳心發熱、夜間經常出汗、口乾舌燥、舌質偏紅舌苔少的症狀,說明是陰虛的人,不宜服用,否則會「火上澆油」。此外,感冒時不宜服用補葯,以免使病情變得復雜。

7、十全大補葯酒配方

1.十全大補酒所需材料

黨參、白術(炒)、茯苓、甘草(蜜炙)、當歸、川芎、白芍(炒)、熟地黃、黃芪(蜜炙)、肉桂。輔料為白酒、蔗糖。

2.十全大補酒材料用量

黨參48克、炒白術48克、茯苓48克、當歸72克、熟地黃72克、炙甘草24克、川芎24克、炒白芍48克、炙黃芪48克、肉桂12克、蔗糖100克、白酒1000毫升。

3.十全大補酒功效

溫補氣血。用於氣血兩虛,面色蒼白,氣短心悸,頭暈自汗,體倦乏力,四肢不溫,月經量多。

(7)民間養生術做一次 等於吃一次十全大補葯擴展資料

注意事項

1、忌食生冷、油膩食物。

2、外感風寒、風熱,實熱內盛者不宜服用。

3、不宜和感冒類葯同時服用。

4、服本葯時不宜同時服用藜蘆、赤石脂或其制劑。

5、本品中有肉桂,屬溫熱葯,因此有實熱者忌用。

6、本品宜飯前服用或進食同時服。

7、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兒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8、服葯期間出現口乾,便干,舌紅,苔黃等症應去醫院就診。

9、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8、一帖十全大補葯可吃幾次{是煮的十全大補葯}

滋補類的中葯,可以煎煮三次。下面是煎中葯的正確方法:煎煮前———

清洗

中葯材是否需清洗,這是很多人的疑問。雖然很多中葯飲片看起來表面會有些灰黑,其實在出售前都經過了加工炮製,所以煎煮之前一般無需清洗。如果實在覺得草葯有些泥沙,可以用水迅速漂洗一下,但切忌浸洗,以免一些水溶性成分丟失,以及一些細小種子類的葯材(如車前子等)被沖走流失。

浸泡

清洗步驟不能浸泡中草葯,但煎煮之前,卻需要有個浸泡葯材的過程。

煎煮前用涼水浸泡葯材約半小時,可以使水溶性成分析出在湯水中,同時也能增加湯葯的濃度。冬天可以用20-30度的溫水浸泡,以縮短煎煮時間,但切不可用開水浸泡,以免某些植物細胞中的蛋白質受熱凝固,或是部分高分子物質形成膠體,不利於有效成分析出。

浸泡時間不宜超過1小時,特別是在夏天,浸泡時間過長會很容易引起酸敗。

煎煮中———

用水

傳統的「3碗水煮成1碗」,其實不是個科學的標准。因為不同處方的葯味多少、葯量大小各有不同,不同葯材吸水量也有不同。如果真的有人一邊煲葯,一邊不斷把葯汁倒來倒去,作為煲中葯的標准,這樣瞎折騰其實也不可能煲出最佳效果的中葯。

應以水浸過葯材面2-3cm為佳,或者用手輕輕摁住葯材,水面剛好漫過手背。而不是機械地用3碗水煮葯。通常一些花草類的葯物吸水量較大,在浸泡半小時後水位下降,可以另加涼水至標准水位,再開始煎煮。

火候

一般的中葯應先用武火,煮沸後改為文火。控制火候的意義在於,若火候過強,水分蒸發過快,影響有效成分的析出,亦易焦糊。

但一些治療外感的中葯,可以在煮沸之後不改文火,繼續用武火煎煮15分鍾左右即可。時間

中葯煎煮時間,應根據不同葯物和疾病性質、有效成分溶出的難易和用葯情況而定。沸騰後再用文火煲葯的時間,一般中葯,頭煎應在20-25分鍾,二煎15-20分鍾;解表類中葯,頭煎10-15分鍾,二煎10分鍾;滋補類中葯,頭煎應在30-40分鍾,二煎25-30分鍾。

如果有「大頭蝦」不慎煎煮時間過長,令葯湯太濃,這時可以加些白開水再煮沸,就可以避免有效成分反滲透的問題。

復煎

許多老人家習慣於一副中葯「返煎」三四次,一般而言,一副中葯在煎煮兩次後,所含有效成分已大為降低,故以煎煮兩遍為佳。但滋補類的中葯,可以煎煮三次。而一些葯量較大的處方,也可以煎煮三遍。

但需注意的是,如果將頭煎與二煎的葯液分別服用,這樣未能將葯效發揮至最佳。應該將頭煎與二煎的葯液混合,分早晚兩次服用。同樣,煎煮三遍的葯液也相應地改為一天3次服用。

煎煮後———

立即濾取

葯湯煎煮好,應趁熱過濾倒出,不宜久置鍋中。否則含膠體過多的葯液,隨溫度下降產生膠凝,難以過濾,影響葯效,同時也易造成酸敗。

煎煮器———

瓦罐沙鍋最好

最佳煎煮器當然還是傳統的瓦罐、沙鍋,搪瓷、不銹鋼亦可,但忌用鋁鍋、鐵鍋和銅鍋,以防止這些活躍性強的金屬器皿與葯物發生反應,影響葯物療效甚至對人體產生危害。

傳統的沙鍋、瓦罐以及陶瓷,不會與各種中葯成分發生化學反應,而且傳熱均勻緩慢,煎出的湯劑質量好。不銹鋼屬於鈍性元素,也不會容易產生化學反應,現在許多大醫院的煎葯器皆為不銹鋼鍋。但鐵質煎器,雖然傳熱快,但不僅易氧化,化學性質也不穩定,它能與鞣質生成鞣酸鐵,使湯液色澤加深,還會與黃酮類成分生成難溶性絡合物。

對於微波爐加熱是否會影響中葯葯性,目前未有定論,所以亦不推薦以微波爐加熱中葯。

9、十全大補湯是什麼,都補什麼啊?

十全大補湯是四君子湯(人參、白術、茯苓、甘草)+四物湯(當歸、川芎、熟地、芍葯)+黃芪、肉桂,在熬葯的時候再加上生薑、大棗。主要治療氣血兩虛證,且偏陽虛。見面色萎黃,倦怠食少,頭暈目眩,神疲氣短,心悸怔忡,自汗盜汗,四肢不溫,舌淡,脈細弱,以及婦女崩漏,月經不調,瘡瘍不斂等。有這些症狀的可以使用,現在大多數人認為凡是補葯都吃,可是中醫說了是葯三分毒,補葯是不能亂吃的,如果身體真的有什麼不舒服最好還是先請教一下醫生不能亂吃,搞成了濫補體質可不好。

10、兄弟聽我的多吃保健品,比如十全大補丸之類的,反正哪裡虛弱補哪裡!腎虛弱就多吃腎葯,腰不行多吃牛鞭,

必然越吃越虛弱,剛開始吃了很可能慾望很強烈,這是亢奮,亢奮是很不好的現象,如果再去放縱一番,對身體傷害是很大的。腎虛應該禁yu養生,再去吃中葯開葯慢慢調理過來。

與民間養生術做一次 等於吃一次十全大補葯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