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基督徒與養生之道

基督徒與養生之道

發布時間:2020-07-25 05:57:15

1、基督徒可以學習道家的養生術嗎?

基督徒可以學習道家的養生術的,養生術不分信仰的,只是對自已身體的保養。

2、基督徒如何與不同信仰的人相處

其實這個問題某程度上是一個偽命題,因為當我們這樣問的時候,就已經先假設了基督徒和非基督徒在相處時是會有問題的,所以才需要想辦法如何相處。那到底會是什麼原因導致我們覺得我們會無法和非基督徒相處呢?又應該如何相處呢?我的看法如下:


義人和罪人的認知問題。有時候基督徒在信主後會覺得自己已經是個義人了,所以非基督徒是罪人,因著他們的不信所以他們做什麼看上去都是在犯罪。所以義人的基督徒就要在非基督徒群體當中彰顯自己如何的義,如何的恨惡罪惡。於是就顯得不合群,自然需要想辦法要和不同信仰的人相處。所以說白了其實這是驕傲的問題。如果我們看以弗所書2:8-9的話,我們就很清晰我們是義人並不是因為我們真的是義人,其實我們很多時候的行為和罪人無異甚至可能更糟糕。我們之所以得救是因為神的恩典,是因為信才被稱為義的。

義人和罪的問題。義人和罪人的關系不等於義人和罪的關系。有時候我們會傻傻地搞不清楚。如果我們看約翰福音17:15,「我不求你叫他們離開世界,只求你保守他們脫離那惡者(脫離罪惡)」。所以,我們要脫離的並不是罪惡的人,我們要脫離的是罪惡。對於罪惡的人,基督徒需要做的是向他們傳福音,為他們能悔改去禱告。如果你都已經脫離了世界,那耶穌的這些吩咐根本無從談起。

基督徒與非基督徒的夫妻關系。有些教會,包括天主教會教導信徒最好和信徒結合成為夫妻。這沒有錯,但聖經也沒有明確告訴我們絕對不能和不信的結合。但是有些基督徒就自然而然覺得非基督徒的配偶是對信仰的攔阻,所以處不好關系。哥林多前書7:14-16告訴我們,如果不信的配偶願意和基督徒在一起,那就不要離棄她/他,要讓他們得救。其實不只是夫妻關系,就算是普通朋友或者陌生人的關系,作為基督徒我們仍然是應該不要離棄他們,向他們傳福音。

耶穌如何看這個問題。我們可以看路加福音7:34--35,「人子來,也吃也喝,你們說他是貪食好酒的人,是稅吏和罪人的朋友。但智慧之子都以智慧為是。」同樣地,路加福音15章,眾稅吏和罪人來聽耶穌講道,法利賽人和文士私下批評耶穌接待罪人又同他們吃飯。耶穌就此舉了幾個意思差不多的比喻。我們重點看15:7,「我告訴你們,一個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這樣為他歡喜,較比為九十九個不用悔改的義人,歡喜更大。」所以,耶穌並不會因為對方是罪人就為了避嫌遠離他們,相反他是接待他們,為他們悔改禱告。更何況我們?

3、請問上一次我聽別人說過有一個基督徒,開設了一個養生館類型的東西,據說這個基督徒以前是,香港的,黑道

有沒有養生館我不知道。吸毒、坐牢的黑幫老大後來成為著名的牧師,這個在香港是有的。

4、基督徒有哪些禁忌?

基督教徒的十大禁忌:

第一誡 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

第二誡 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麼形像彷彿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侍奉他,因為我耶和華—你的神是忌邪的神。恨我的,我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愛我、守我誡命的,我必向他們發慈愛,直到千代。

第三誡 不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因為妄稱耶和華名的,耶和華必不以他為無罪。

第四誡 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六日要勞碌作你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華—你神當守的安息日。這一日你和你的兒女、僕婢、牲畜,並你城裡寄居的客旅,無論何工都不可作;

因為六日之內,耶和華造天、地、海,和其中的萬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華賜福與安息日,定為聖日。

第五誡 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

第六誡 不可殺人。

第七誡 不可姦淫。

第八誡 不可偷盜。

第九誡 不可作假見證陷害人。

第十誡 不可貪鄰居的房屋;也不可貪鄰居的妻子、僕婢、牛驢,和他一切所有的。

(4)基督徒與養生之道擴展資料

基督教與佛教、伊斯蘭教並稱三大宗教。但是,基督教無論從規模,還是從影響方面,都堪稱世界第一大宗教。基督教在人類發展史上一直有著極為重要且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和深遠影響。至今主要發達國家,除了日本,都是基督教文化主導的國家。

尤其在歐洲、美洲、非洲、亞洲、大洋洲的廣泛地區,無論是政治、經濟、科學、教育、文化和藝術,基督教塑造了人類文明的方方面面。中國也是20世紀除了南美、非洲、亞洲的韓國等地,基督徒人數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

5、怎樣加入基督教,基督教徒平時有什麼習慣和禁忌

能理解並信仰創造天地萬物的神是你唯一真正的神,承認自己是罪人,並且願意接受上帝唯一的兒子耶穌基督作為救世主。願意跟隨耶穌走"人與自然和諧"的道路,然後以耶穌的名義在父神面前作一個"堅定的禱告",就會成為一個基督徒。

加入基督教是一種信仰,就是建立自己與上帝的關系。因此,提及"加入基督教"是不恰當的。應該說,信仰基督;或相信基督,相信耶穌。

習慣:

基督徒當以《聖經》為自己的行為准則,要常常讀經禱告(稱為靈修),每個星期日都要參加基督教教會的「主日崇拜」,聽道、贊美神,使自己的「靈命」能夠不斷成長,過聖潔、得勝的信仰生活。

禁忌:

基督教倫理禁忌通常被劃分為,道德律、禮儀律和民事律三部分。隨著歷史的推演,以及地域文化的差異,基督教倫理禁忌中的禮儀律和民事律部分發生巨大的改變及差異,然而基督教倫理禁忌中的道德律部分卻是永恆不變的。

(5)基督徒與養生之道擴展資料:

基督教主要節日:

1、聖誕節

聖誕節是基督教重要的節日,為慶祝耶穌誕生,定於每年的12月25日為聖誕日。12月24日通常稱為聖誕夜,一般教堂都要舉行慶祝耶穌降生的夜禮拜(根據聖經耶穌降生於晚上)。

2、受難日

受難日是紀念耶穌受難的日子。根據《新約聖經》:耶穌於復活之前三天被釘十字架而死。這天在猶太教的安息日前一天,因此規定復活節前兩天星期五為受難日。基督教多教派都紀念這一日子。

3、復活節

為紀念耶穌復活的節日。根據《新約聖經》記載,耶穌受難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後,第三天復活。根據公元325年尼西亞大公會議規定,復活節在每年春分後第一個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慶祝活動的具體內容各地不一,最流行的是吃復活節蛋,以象徵復活和生命。

4、聖靈降臨節

聖靈降臨節,亦稱五旬節。據《新約聖經》記載,耶穌後第50天差遣聖靈降臨,門徒領受聖靈後開始向世界各地傳布福音。教會規定每年復活節後第50天為聖靈降臨節。

6、基督教和道家、佛教的區別

1、創始人不同。

基督教:公元1世紀,基督教為猶太的拿撒勒人耶穌在今日的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約旦地區所創立,繼承了猶太教的《聖經》和許多文化傳統,信仰上帝(天主)創造並主宰世界。

道家:春秋時期,老子 集古聖先賢之大智慧。總結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華,形成了道家完整系統的理論,標志著道家思想已經正式成型。道家是對中華哲學、文學、科技、藝術、音樂、養生、宗教等等影響最深遠的學派。

佛教: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創。

2、觀點不同。

基督教:上帝在耶穌之肉身中臨到人類的感性世界,而耶穌關於上帝的本質以及人類存在的可能性之問題的宣告,則使其歷史生命成為人們信奉的圭臬。這也是基督教的核心啟示之一。作為完全的神上帝,也是完全的人。他的一生是完美無缺的模範

道家:以「道」為核心,認為大道無為、主張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剛柔並濟等政治、經濟、治國、軍事策略,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

佛教:主張諸法因緣而生,因此命運也是因緣生法。壞的命運可以借著種植善因善緣而加以改變。命運既然可以因為行慈悲、培福德、修纖悔而加以改變,因此命運並不是必然如此不可更改的。再壞的命運也能透過種種的修持而加以改造。

(6)基督徒與養生之道擴展資料:

基督教聖禮,或稱「聖事」,是基督教重要的禮儀。基督教認為聖事是耶穌基督親自定立,並具有一定形式的宗教禮儀,它藉助一定可見的形式賦予領受者不可見的基督的「寵愛」和「保佑」,凡誠心領受者,都能獲得。

天主教和正教認為「聖事」有七件,即聖洗(洗禮)、堅振、告解、聖體(正教稱「聖體血」)、終傅、神品(亦稱「受職禮或祝聖神父、主教」)和婚禮。 [46]  新教一般僅承認洗禮和聖餐為「聖禮」。

7、基督徒的生活習慣和常人有什麼不同?

基督教可以說是和常人生活最接近的一種宗教,所以,基督徒的生活和常人沒有太大的區別。

一般來說,基督徒在日常生活中基本上沒有特別的忌諱,例如日期,基督徒認為,日期沒有適宜或者不適宜的。飲食,一般的飲食都可以,除了不吃血。其他的迷信,對於基督徒也沒有約束。

如果說基督徒的生活習慣中,有何常人不同的,那就是基督徒重視禱告。比較公開的,就是謝飯禱告。私下裡,有自己早晚的禱告。

對於生活和工作,基督徒的原則就是,榮耀神。在這個前提下,不榮耀神的事,不能做。榮耀神的事,要努力做。

8、慕道友與基督徒的區別是什麼?

區別:

1、定義不同

基督徒是指跟隨基督教、天啟宗教以及拿撒勒的耶穌的生平與教誨的天主教、東正教、新教教徒的統稱。

慕道友指的是"追求真理的朋友"的簡稱。

2、是否"決志"

基督徒只要"口裡承認、心裡相信",即作一個"決志禱告"就可以是基督徒了。

慕道友是贊同基督教,但還未接受的人。

3、是否洗禮

基督徒按教會一定宗教程序接受牧師施以洗禮,正式加入教會。

慕道友指雖名義上接受基督教信仰,參加基督教的一些活動,但還未清楚基督教的基本教義,未經牧師施以洗禮的群眾。

(8)基督徒與養生之道擴展資料:

關於基督教而有不同態度的三類人:

1、基督徒,口裡承認心裡相信的人。

2、反對基督教的人士,拒絕接受。

3、贊同基督教,但還未接受的人,這類人通常可以被認為是慕道友。在教會中,通常指是有來聚會,但未接受洗禮的人。

9、基督徒應該如何生活?

我也是一個基督徒,我所知道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基督徒的生活是一個得勝的生活,常在主裡面,必有數不清的恩惠和慈愛伴隨我們。

常常讀經,常常禱告,接受聖靈的引導。

常常聚會,與眾人常在一起交通、禱告、學習,學習到的就要行出來。
按聖經的指導,戰勝世界,戰勝舊我,背上自己的十字架快跑跟隨主,每一天每一天都得更新和安慰。
另外要為更多的人禱告,希望他們也得到這最大的福分。
願神賜福你和你的家庭!

10、基督徒和牧師有什麼區別?

不一樣,凡信耶穌基督的,都可以稱為基督徒,牧師是牧羊群羊的人,帶領牧羊,傳道救靈的。基督徒在不斷的追求逐漸長大,從吃靈糧到吃干糧,開始需要牧師教導明白聖經,聽一些牧師的講道,慢慢明白聖經。羅10:17 可見信道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

與基督徒與養生之道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