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吞唾養生針對的臟是?
唾液與長壽有密切關系。許多中醫書上都提到,唾液充盈又常含而咽之,能潤五臟,悅肌膚,使人長壽不老。古人十分重視唾液養生。自古以來,養生專家即視口水津液為健康的重要源泉,因此將口水神化異化,賦予它以「金津玉液」、「瓊漿玉泉」等甘霖美名。
唾液,俗稱口水,在中醫眼中,它可寶貴得不得了。中醫向來十分重視津液的保養,自古就有「津液乃人之精氣所化」的記載,認為經常吞咽唾液可以濡潤孔竅,和脾健胃,滋養五臟,滑利關節,補益腦髓,達到延年益壽的作用。
因此,在中醫養生保健十法中就有咽津一法。
2、咽津養生保健方法具有什麼作用
咽津亦稱"赤龍攪海"、"胎食",是古代的一種強身健體方法。
古代養生家認為,咽津可以灌溉五臟六腑,滋潤肢體肌膚;流通血脈神氣,增強消化功能,延緩機體衰老。
其具體做法是:上身自然挺直,安然坐於凳上,兩腿分開如肩寬,兩手輕放於大版腿上,嘴唇微合,全身放鬆,摒除雜念。自然呼吸,輕閉雙目,思想集中在口腔處。
先用舌攪動口齒,一般是圍繞上下牙齒運轉,先左後右,先上後下,依次輕輕攪動各36次,用力要柔和自然,然後用舌尖頂住上齶部1~2分鍾,促使腮腺、舌下腺分泌唾液,待口中唾液滿時,鼓腮含漱36次。
漱津後,將口中津液分3小口咽下,咽時意識由口腔轉移到"丹田"。初練此功時津液不多,久練自增。
此功清晨、午休、睡時都可做,多做效權果更佳。
3、誰知道養生保健小知識有哪些?謝謝啦
1、少吸煙或者是不吸煙
吸煙會使壽命平均減少10年,在百40-50歲之間死亡的人,30%的人因患與吸煙有關的疾病而致命。
2、少喝酒
酒能增加患肝癌,口腔癌和喉頭癌的可能性,酒可增高血壓,從而導致心臟病。
3、多吃水果和蔬菜
水果當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能夠增加人本身的抵抗力。苦瓜、黃度瓜、番茄、茄子、芹菜、生菜、蘆筍、豆瓣菜、涼薯等更利於夏季食用。
4、少喝咖啡
咖啡和心臟病的發病有直接的關系,每天喝6杯咖啡的人死於版心臟衰竭的概率是常人的三倍。
5、常吃魚
魚脂肪少而且多為人體所必須的脂肪,多吃魚能增加人的免疫功能,提高防病抗病能力。
6、少吃鹽
每天使用比身體所需多10倍的鹽,就有患高血壓和心臟病的危險,對有慢性腎病肝病的中老年人更是不利,也可避免下肢浮腫。
7、多喝茶
每天喝兩杯汣味紫葡茶,改善體質,增權強機能,維持人體陰陽氣血。
4、「叩齒吞津保健法」如何做?
步驟:
1.叩齒:
早晨醒來後,先不說活,心靜什凝,摒棄雜念.全身放鬆.口唇徽閉,心神合一,閉目,然後使上下牙齒有節奏的互相叩擊,鏗鏘有聲,次數不限。剛開始鍛煉時,可輕叩20次左右,隨著鍛煉的不斷進展,可逐漸增加叩齒的次數和力度,一般以36次為佳。力度可根據牙齒的健康程度量力而行。此為完成一次叩齒。
2.吞津:
從傳統中醫養生之道來看,叩擊結束,要輔以「赤龍攪天池」,即叩擊後,用舌在腔內貼著上下牙床、牙面攪動,用力要柔和自然,先上後下,先內後外,攪動36次,可按摩齒齦,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加速牙齦部的營養血供。當感覺有津液(唾液)產生時,不要咽下繼續攪動,等唾液漸漸增多後,以舌抵上齶部以聚集唾液,鼓腮用唾液含漱(鼓漱)數次,最後分三次徐徐咽下(咽津)。
3.時間及次數
以上為完整一次的「叩齒吞津保健法」,每當做時以十次為佳,一天當中早、中、晚各叩齒十次,多做更佳。其中早晨叩齒最重要,因為人經過一夜休息,牙齒會有些松動,此時叩齒即鞏固牙齦和牙周組織,又興奮了牙神經、血管和牙髓細胞,對牙齒健康大有好處。
(4)咽津養生保健擴展資料:
「叩齒吞津保健法」是傳統中醫重要養生術之一。古人認為齒健則身健,身健則長壽。據文獻記載,一千四百年前梁武帝時的醫家陶弘景 ,年過八旬 ,齒緊完好 ,身體健壯 ,他的主要健身方法就是叩齒法 ,他認為「齒為筋骨之餘」 ,叩齒則會筋骨健壯 ,精神爽快。唐代名醫孫思邈主張「清晨叩齒三百下」。
叩齒吞津所發揮的的養生作用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1 健脾: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李東坦《脾胃論·脾胃盛衰論》)。叩齒能健脾胃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叩齒能健齒。齒健,則食物易被嚼細,胃負減輕,從而養胃;二是脾「在液為涎」與胃相表裡,涎為口津是唾液中較輕清稀的部分,具有幫助食物消化的功能。叩齒催生唾液,咽之有助於胃「腐熟水分 (飲食物 )」和脾的「運化、升清」(把水谷化為精微物質並將之「灌溉四旁」、布散全身),減輕脾胃的負擔,達到健脾胃的目的。
2 補腎:腎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叩齒健腎的機理有二:一是「齒者,腎之標」(《雜病源流犀燭·口齒唇舌病源流》),由腎中精氣所充養,腎中精氣充沛,則牙齒堅固而不易脫落;腎中精氣不足,則牙齒易於松動,甚至早期脫落。牙齒健否是腎健否的標志之一,叩齒能健齒、充腎精,故可健腎。二是腎「在液為唾」,唾為口津是唾液中較稠厚的部分,叩齒催生唾液,是謂「金律」,又稱「玉液」,「津」通於「精」,為腎精所化,咽而不吐,有滋養腎中精氣的作用,故可健腎。
3 強骨益腦:腎主骨,「齒為骨之餘」。齒與骨同出一源,為腎精所養。叩齒能健腎,充盈腎精,利及骨骼,持恆進行,能致骨堅,故可健骨。《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腎生骨髓」,而腦為髓海,腎中精氣充盈,則髓海得養,腦發育健全,就能充分發揮其「精明之府」的功能;反之,腎中精氣虧虛,則髓海不足而失養。叩齒能健腎,使腎中精氣得充,故可健腦。
4 聰耳明目:《靈柩·脈度》說:「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腎中精氣充盈,髓海得養則耳聰;腎中精氣虛衰,髓海失養則耳鳴甚或耳聾。又「腎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素問·上古天真論》),「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靈柩·大惑論》),精氣充盈則目能辨五色。叩齒能充盈腎精,故可聰耳明目。
5 美顏榮發:叩齒可活動面肌,加強面部血液循環,改善面膚的營養,進而美顏。發的生長賴於精血,精血充盈,則發長而光澤;精血虛衰,則發白而脫落。腎藏精,「其華在發」,叩齒可使腎精充盈而榮發。
5、吞唾液潤五臟的操作方法以及功效是什麼?
在中醫養生保健十法中就有咽津一法。具體方法是,每日清晨,用舌頭抵住上齶,等唾液滿口時,分數次咽下。在古籍上已有記載,這種簡單的方法可以滋潤五臟,健脾開胃,補易腦髓,延年益壽。
咽津養生法很簡單。早上起床後清洗干凈,並清空尿液。面對空氣流通場所,春、夏、秋、冬四季分別對應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雙腳分開與肩同寬,手掌重疊在肚臍上。放鬆,用腹式呼吸呼吸。當你做了足夠的准備,你就可以開始用舌頭攪動你的嘴了。舌頭應該伸出你的牙齒,但在你的嘴唇。舌頭先在牙齒周圍上下攪動,然後左右攪動,每次36次。攪拌時,使用溫和的力量。待體液灌滿後,將兩頰沖洗36次,然後用三小口吞下。一段時間後,用雙手分別順時針和逆時針搓揉肚臍3圈。
上述動作可每天進行1-2次,每次重復3次。這套動作可以在早上,中午休息,晚上睡覺前完成。如果長期堅持,可以「滋潤五臟,愉悅肌膚」。唾液從口腔壁產生後,經舌根、咽喉、肺臟轉移到肝臟,進入腎道,儲存在丹田,再轉化為金環丹,形成精髓。這個過程可以健脾健胃,滋潤五臟皮膚,滋補腎臟,滋補大腦。人體有自己的葯。唾液是我們體內的「自助葯房」。它便宜、簡單、有效。只要你早一天咽下唾液,你早一天就會健康。
這種方法是最簡單的保持健康的方式,只要長期堅持下去,必有益處。
6、唾液的作用
作用:
1、具有潤滑口腔粘膜、溶解食物和便於吞咽的作用。
2、還含有澱粉酶和溶菌酶,能幫助消化和具有部分殺菌作用。
3、消化和味覺的作用以及清潔作用,對局部有一定的免疫保護功能,但是並沒有明顯的殺菌作用。
唾液的不好處:
通過帶有病菌的人體,唾液也可傳播疾病。
(6)咽津養生保健擴展資料
唾液的用途:
1、查艾滋病:機體有無受到艾滋病病毒的感染,可以從唾液中查出。引法快速又簡便易行。
2、防病防癌:唾液中的粘蛋白等成分能中和部分胃酸,產生沉澱,附著在胃粘膜上,形成保護層,可防治消化性潰瘍。
3、預報排卵:婦女不論哺乳與否,其唾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均於排卵前5天與排卵後6天急劇增加。這樣,便可預報排卵期,有助於避孕或生育。
7、有關養生保健具體有哪些方面啊?
在保健養生方面,不論是以食療為主的,還是以運動為主的,都是忽悠的多,做到根本性的少。
養生保健,最關鍵的是給你灌輸一種理念,使你認識到養生保健是一種個人習慣,而不是把自己交給什麼機構就完事了。只有養成了好的習慣,才內能主動地管住嘴,邁動腿,以健康容為主旨,抵制住口味的誘惑,改掉懶惰的習慣,在日常生活中形成養生保健的好的生活方式。
8、叩齒和咽津分別是怎樣做的?
1.叩齒就是空口咬牙,是一種較常見的牙齒保健方法,現代醫學來認為這樣可增加牙齒的自潔作用,發揮咀嚼運動所形成的刺激,增強牙體本身的抵抗力。以往的養生論述各有出入,總之,叩齒每日早晚各作一次,每次叩齒數目多少不拘,可因人而異。叩齒的力量也不求一律,可根據牙齒的健康自程度,量力而行。但必須持之以恆,從不間斷,方可見成效。
有一種說法叫"叩齒三十六",就是每天早晚起床睡覺前叩齒三十六下,同時將產生的口水咽下,從小堅持一直到老,可以使牙齒堅固,不生牙病,相傳這還是達摩祖師傳下來的方法。現代科學認為叩齒能興奮牙體和牙周組織的百神經、血管和細胞,促進了牙體和牙周組織的血液循環,增強其抗病能力。
2.咽津是氣功術語。又作咽液。咽口中津液。《悟真篇》:「咽津納氣是人行,有葯方能造化生。度」《淵鑒內涵·道部養生》:「吞景咽液,飲食自然,身必壽。」咽津有潤臟養身之效,又常作為氣功內丹術的輔助手段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