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秋季糖尿病養生,吃什麼好
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禁忌,特別是在飲食方面。但是很多患者都不了解或者了解的不多,因此本文給大家介紹一些糖尿病養生保健知識。
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禁忌,特別是在飲食方面。但是很多患者都不了解或者了解的不多,因此本文給大家介紹一些糖尿病養生保健知識。
糖尿病養生保健知識一:控制飲食
治療糖尿病的關鍵在於控制飲食。通過飲食控制,可促進尿糖消失,空腹血糖降至正常,糾正代謝紊亂,防止各種並發症。
糖尿病患者每天主糧不高於250克。如再感覺飢餓時,可增加些既含有高纖維,又能降血糖的蔬菜量,如洋蔥、芹菜、海帶、菠菜等。蛋白質類副食品如豆製品、牛奶、瘦肉等都可食用,攝入量成人每日每公斤體重1克;孕婦、哺乳期、營養不良及合並感染時,每日每公斤體重1.2至1.5克;兒童為每日每公斤體重2至3克。脂肪攝入量應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而定,一般每日每公斤體重0.6至1克,總量約為50至60克。肥胖病人應少吃脂肪多的食物,每日不宜超過40克,消瘦病人可相應提高脂肪量,但原則上不能超過糖的一倍。
另外要選用各種植物油作烹調油。限制攝入腦髓、蛋黃、魚卵、動物內臟等含膽固醇高的食物,以降低血脂含量,改善血液粘稠度,防止並發高血壓病及冠心病。因主食減少後,維生素B1 攝入量會不足,極易產生手足麻木等症,可給予粗糧、豆類、糙米等富含維生素B1 的食品食用。
糖尿病養生保健知識二:飲食宜忌
煙酒屬辛溫之品,會加重病人口渴、飲水症狀,應戒煙忌酒。忌食糖,包括各種糖果、果醬、蜜餞、各種甜點心、冰淇淋、粉絲、藕粉、土豆、胡蘿卜等含糖量高的食品,可有效地防止血糖增高,減少並發症的發生。忌食蔥、姜、蒜等辛辣刺激之品。飲食宜少鹽清淡,多食新鮮蔬菜,如冬瓜、綠豆、枸杞頭、馬蘭頭等。降糖奶粉有降低血糖作用,平時可服用,每次25克,溫開水沖服。
糖尿病養生保健知識三:勞逸結合
一般病人可參加正常工作,但不宜過度勞累。要節制房事。保持精神樂觀,避免精神創傷。運動可增強對糖的耐受性和降低對胰島素的依賴性,減少胰島素需要量,降低血糖,改善血脂的代謝異常。適當的運動可控制肥胖。選擇慢跑、散步、練功十八法、健身操、太極拳等項目,從短時間,小運動量開始,持之以恆。但空腹時及重症糖尿病人不宜運動,以防發生低血糖休克等疾病。
糖尿病養生保健知識四:尿糖自測
應掌握尿糖的自測方法。設備只需添置酒精燈一架,玻璃試管、滴管、長柄木夾子及試管刷各一隻,一瓶復方硫酸銅溶液(又稱斑氏試劑),95%酒精若干。操作時先用滴管取試劑20滴放在試管內,再加2滴病人的小便搖勻,木夾子夾住試管,試管傾斜45度,將試管底部放在酒精燈上加熱煮沸1分鍾,冷卻後觀察試管內液體顏色變化。如仍為藍色則尿糖陰性,提示尿中無糖分。若綠色則為「+」,尿中有微量糖;黃綠色為「++」;土黃色為「+++」;紅棕色為「++++」。從綠色到紅棕色,提示尿糖量從少到多的變化。通過自測,病人可自我調節飲食量,知曉療效,調整葯物劑量。
2、糖尿病患者秋季應該怎樣保健?
秋高氣爽,秋天是宜人的季節。但白露以後,雨水減少,氣候乾燥,晝熱夜涼,氣候冷熱多變,很不穩定,不少人感到很難適應氣候的變化,若調攝不慎,則會使疾病紛至沓來。糖尿病病人,如果不注意保健,則可能使病情加重或復發。暮秋,氣候漸轉乾燥,日照減少,氣溫漸降,自然界草枯葉落,花木凋零,往往使人觸景生情,在一些人心中引起凄涼、垂暮之感,產生憂郁、煩躁等情緒變化。這些情緒變化極不利於病體的康復,甚至會使病情惡化。糖尿病病人的「多事之秋」可能也與此有關。糖尿病病人在度過盛夏這個相對穩定期後,血糖也像氣候那樣變化無常。因此,如何做好秋季的保健,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關繫到減少糖尿病並發症的發生和發展,並為順利度過冬季打好良好的基礎。糖尿病病人的秋季保健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調攝情緒
為了減緩秋季對人心理上帶來的不良反應,控製糖尿病的發展,減少並發症的發生,關鍵在於培養樂觀情緒,保持神志安定。巴甫洛夫曾說過:「愉快可以使你對生命的每一跳動,對於生活的每一印象易於感受,不論軀體上和精神上的愉快都是如此,可以使身體發展,身體強健。」又說:「一切頑固沉重的憂悒和焦慮,足以給各種疾病大開方便之門。」秋季雖有蕭瑟之感,但也是金風送爽、碩果累累之季。病人要以哲人的眼光看待自然界的季節交替。在秋高氣爽的日子裡,可以和家人一道登高遠眺,飽覽勝景,使心曠神怡,情緒穩定。病人也可靜思收獲之喜悅,增加樂觀的情緒,切莫因疾病纏身而憂郁生火,加重病情。平時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如養花弄草、書法繪畫、弈棋垂釣等,有助於情緒的調攝,有利於血糖的穩定。
預防秋燥
秋天風大雨水較少,是燎氣當令的季節。糖尿病病人多為陰虛燥熱之證,對秋燥的反應更為明顯,應注意預防秋燥。方法是常喝開水、淡茶、果汁飲料、豆漿、牛奶等流質,少量多次,以養陰潤燥。秋燥最易傷人的津液,多數蔬菜性質寒涼,有生津潤燥、清熱通便之功,蔬菜含的大量水分,能補充人體的津液;蔬菜富含維生素C、B及無機鹽、纖維素,可改善燥氣對人造成的不良影響。另外,還可多吃些蜂蜜、百合、蓮子等清補之品,以順應秋天的清肅之性。少吃辛辣煎炸熱性食物,如韭菜、大蒜、蔥、姜、八角、茴香等辛辣的食物和調味品。煎炸的食物,如炸雞腿、炸裡脊、炸鶴鶉等,多食皆會助燥傷陰,加重秋燥。因此,為了安度秋季,最好少吃或不吃此類食物。
適時添衣,預防感冒
「春捂秋凍」,是我國傳統的衣著方式,是指秋季不要過早、過多地加衣,讓機體抗冷功能得到鍛煉,增強禦寒的耐力,能夠防治感冒及其它疾病的發生。但實行起來也應有個「度」,如衣服的添加與否,應根據天氣的變化來決定,以自己感覺不過於寒冷為准。常言「出門須防三九月」,初秋天氣變化無常,即使在同一地區也會有「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況。「若要安逸,勤脫勤著」。糖尿病病人應多備幾件秋裝,做到酌情增減。特別是老年人機體代謝功能下降,血液循環較慢,既怕冷,又怕熱,對天氣變化非常敏感,應及時增減衣被。在深秋時節,風大轉涼。尤其是北方的九月,凄風苦雨,冷空氣勢力日漸增強,有時氣溫會驟然下降,甚至出現雨雪天氣,容易使人受涼感冒,不僅僅出門在外的人要注意防寒保暖,即便在家的人也應避免著涼,這時若再偏執「凍」,不添衣服,那就有違「秋凍」的原意了。
3、糖尿病知識:秋季 糖友如何來保健
秋天對很多人都感傷的季節。秋天白露以後,雨水減少,氣候乾燥,晝熱夜涼,氣候冷熱多變,很不穩定,不少人都會感到很難適應這樣多變的氣候,如若調攝不慎,則會使疾病紛至沓來。尤其是對於糖尿病患者,如果在秋季里不注意保健和保養,則可能使病情加重或復發。那對於糖尿病人來說,秋季里保健是尤其重要了。那又如何保健才合適呢?
首先從飲食開始,糖尿病人飲食應該注意以下兩點:
堅持規律進餐
有些糖尿病患者在秋季往往會出現食慾下降、喜食清淡、愛喝稀飯、願吃水果。作為糖尿病患者,應堅持適量而規律地進餐,尤其是應用胰島素的患者,不可隨意減少主食,否則容易出現低血糖,這對血糖的平穩控制十分不利。糖尿病患者宜多食蔬菜及高纖維素食品,譬如苦瓜、洋蔥、茄子、黃瓜、豆角、西紅柿等,尤其是苦瓜,它本身含有一種胰島素樣的物質,可降低血糖,堪稱是糖尿病患者的食療佳品。在秋季,人們一般喜歡喝粥,但稀粥吸收快,可明顯升高餐後血糖,因此,糖尿病友最好多干少稀,以干為主。
秋季乾燥要補足
秋天氣候相當乾燥,機體失水量較大,因此糖尿病患者應當注意多補充水分。可能有些糖尿病患者擔心多飲會引起多尿,盡管口渴卻不敢喝水,這是非常錯誤和危險的。糖尿病多尿是由於血糖高之故,口渴是體內缺水的表現,如果限制飲水,很容易造成脫水,其不良後果是:加重糖尿病的病情,甚至導致非酮症高滲性昏迷;增加尿路感染的機會。老年糖尿病患者還容易因血液濃縮導致腦血栓形成、腎前性腎功能不全等。所以,糖尿病患者不應限制飲水,應該多喝白開水或茶水,但不宜飲用可樂、雪碧等含糖飲料和汽水。老年糖尿病患者由於失水後渴感不明顯,應注意主動補充水分。
糖尿病人秋季保健在生活起居方面應該注意:
調節情緒
秋季本就是讓人傷感的季節,出現了很多悲秋之氣象,正常人在這個季節都會莫名地憂傷煩躁,而糖尿病人也不例外。因此,為了減緩秋季對人心理上帶來的不良反應,控製糖尿病的發展,減少並發症的發生,糖尿病人應該培養樂觀情緒,保持神志安定。「愉快可以使你對生命的每一跳動,對於生活的每一印象易於感受,不論軀體上和精神上的愉快都是如此,可以使身體發展,身體強健。」,「一切頑固沉重的憂傷和焦慮,足以給各種疾病大開方便之門。」由此病人要以哲人的眼光看待自然界的季節交替。在秋高氣爽的日子裡,可以和家人一道登高遠眺,飽覽勝景,使心曠神怡,情緒穩定。患者也可靜思收獲之喜悅,增加樂觀的情緒,切莫因疾病而憂郁生火,加重病情。平時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如養花、繪畫、下棋、垂釣等,均有助於情緒的調節,有利於血糖的穩定。
預防秋燥
秋天風大雨水較少,是燥氣當令的季節。糖尿病患者多為陰虛燥熱之症,對秋燥的反應更為明顯,應注意預防秋燥。方法是常喝開水、淡茶、果汁飲料、豆漿、牛奶等流質品,少量多次,以養陰潤燥。秋燥最易傷人的津液,多數蔬菜性質寒涼,有生津潤燥、清熱通便之功;蔬菜含的大量水分,能補充人體的津液;蔬菜富含維生素C、B及無機鹽、纖維素,可改善燥氣對人造成的不良影響。另外,還可吃些蜂蜜、百合、蓮子等清補之品,以順應秋天的清肅之性。少吃辛辣煎炸熱性食物,如韭菜、大蒜、蔥、姜、八角、茴香等辛辣的食物和調味品。煎炸的食物,如炸雞腿、炸裡脊、炸鵪鶉等,多食都會助燥傷陰,加重秋燥。因此,為了安度秋季,最好少吃或不吃此類食物。
仔細檢查您的腳
4、冬季糖尿病人適合吃什麼水果
冬季糖尿病人適合吃什麼水果?中醫講究時令養生,飲食要「與時俱進」,糖尿病人的飲食也應如此。每個季節的水果都有不同的功效,吃得適時才能發揮其最大的營養價值。那麼,冬季糖尿病人吃什麼水果呢?一起來看看冬季大量上市的水果有哪些適合糖尿病人吃的吧。
1、獼猴桃
獼猴桃是一種營養價值極高的水果,被譽為「水果之王」。它含有亮氨酸、苯丙氨酸、異亮氨酸、酪氨酸、丙氨酸等十多種氨基酸,以及豐富的礦物質,包括豐富的鈣、磷、鐵,還含有胡蘿卜素和多種維生素。獼猴桃刺激孤立組細胞分泌胰島素,因此,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其粉末與苦瓜粉混合,可以調節血糖水平。獼獼猴桃含有大量的天然糖醇類物質肌醇,能有效地調節糖代謝,調節細胞內的激素和神經的傳導效應,對防止糖尿病和抑鬱症有獨特功效。
多食用獼猴桃可以預防老年骨質疏鬆,抑制膽固醇的沉積,從而防治動脈硬化,還可改善心肌功能,防治心臟病等,也能對抗癌起到一點兒作用。多食用獼猴桃,還能阻止體內產生過多的過氧化物,防止老年斑的形成,延緩人體衰老。冬天常吃獼猴桃可以調節人體機能,增強抵抗力,補充人體需要的營養。
2、蘋果
中醫學認為蘋果具有生津止渴、潤肺除煩、健脾益胃、養心益氣、潤腸、止瀉、解暑、醒酒等功效。蘋果中含有豐富的鞣酸、果膠、膳食纖維等特殊物質,鞣酸是腸道收斂劑,它能減少腸道分泌而使大便內水分減少,從而止瀉。蘋果中含有較多的鉀,能與人體過剩的鈉鹽結合,使之排出體外。當人體攝入鈉鹽過多時,吃些蘋果,有利於平衡體內電解質。蘋果中含有的磷和鐵等元素,易被腸壁吸收,有補腦養血、寧神安眠作用。蘋果的香氣是治療抑鬱和壓抑感的良葯。蘋果皮裡面的烏索酸可以控制膽固醇以及血液中的血糖。
3、柑橘
秋冬時節,大量柑橘上市。柑橘的維生素B1含量最高,且其脂肪含量低,富含纖維,能補充每日所需的維生素。新鮮柑橘的果肉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C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同時柑橘還能降低患心血管疾病、肥胖症和糖尿病的幾率。早期的動物研究發現,柑橘的提取物能延緩葡萄糖的吸收,同時也能抑制葡萄糖在小腸和肝臟內的移動。一項來自於動物試驗及初步人體試驗的研究數據表明,每天攝入來源於柑橘的黃酮及檸檬苦素類似物可降低患糖尿病的風險。
更多水果養生知識請查看水果生活網
5、糖尿病人冬天怎麼保養
一、糖尿病人冬天怎麼保養
1. 糖尿病人冬天保養之注意保暖
2. 糖尿病人冬天保養之運動鍛煉
3. 糖尿病人冬天保養之情緒穩定
4. 糖尿病人冬天保養之食療方法
二、糖尿病人運動注意事項
三、糖尿病人的飲食禁忌有哪些
糖尿病人冬天怎麼保養
1、糖尿病人冬天保養之注意保暖
感冒往往是糖尿病患者病情加重的禍根。由於天氣突然變冷,人的交感神經常常會處於興奮狀態,引起腎上腺素分泌增多,同時抑制胰島素分泌,使血糖代謝減慢,血糖水平升高。此外,秋冬季也是糖尿病足的多發季節,所以糖尿病患者在秋冬季應特別注意保暖,防止凍傷;睡前用40攝氏度左右的溫水泡腳,有助於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選擇鞋子應軟硬適度,避免過硬、過緊,經常換襪子,保持腳清潔、乾燥。
2、糖尿病人冬天保養之運動鍛煉
運動強度控製得當,太多或太強的運動,會使血液循環增快,從而引起低血糖症。糖尿病患者一般每天活動兩次、每次30分鍾,秋冬季選擇中午和晚上飯後時間運動最佳。但有心肺疾病的糖尿病患者,不可劇烈運動。
3、糖尿病人冬天保養之情緒穩定
過度的喜、怒和悲傷,都與糖尿病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由於情緒波動造成交感神經興奮,可促使肝臟中的糖源釋放進入血液,而使血糖水平升高,導致病情加重或降低治療效果,所以糖尿病患者要保持情緒穩定。
4、糖尿病人冬天保養之食療方法
4.1、少吃多餐。鼓勵患者加餐,但是以總熱量不增加為前提。尤其是接受胰島素治療的患者,或經常在下一餐前發生低血糖反應的患者,少吃多餐對於預防低血糖發生和維持血糖平穩十分重要。
4.2、增加魚類的攝入。它們是蛋白質、無機鹽和維生素的良好來源,魚類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類似肉類,與人體組織蛋白質的組成相似,因此生理價值較高,屬優質蛋白。魚肉的肌纖維比較纖細,組織蛋白質的結構松軟,水分含量較多,所以肉質細嫩,易為人體消化吸收。
4.3、增加穀物特別是粗糧的攝入。粗糧含有豐富的不可溶性纖維素,有利於保障消化系統正常運轉。它與可溶性纖維協同工作,可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濃度;增加食物在胃裡的停留時間,延遲飯後葡萄糖吸收的速度。
糖尿病人運動注意事項
1、糖尿病運動治療忌空腹運動。糖尿病患者空腹運動時,體內能量主要靠脂肪進行分解,肌肉還會分解肌糖原以供需要,由此消耗肌肉,造成肝臟負擔。所以,糖尿病患者最佳運動時間,應在進食1小時後進行,應避免空腹和注射胰島素60~90分鍾內運動,以免發生低血糖。運動時記得隨身攜帶糖果,以便出現低血糖時能夠及時糾正。
2、糖尿病運動治療忌盲目運動。很多糖尿病患者認為只要做運動就可以降血糖,其實這種看法是非常片面的。對於有嚴重並發症者來說,盲目地運動很有可能加重病情。應該隨時監測血糖,有計劃地做合理的運動。
比如快走是一種簡單易行又有效的運動方式。同樣,保健操、交誼舞、太極拳、太極劍等運動方式也值得提倡。另外,如果和病友結伴一起運動還會相互激勵,交流信息,增加運動樂趣。
糖尿病人的飲食禁忌有哪些
1、吃糖太多會發病。吃糖和糖尿病並沒有直接關系。目前普遍認為,1型糖尿病是因為胰腺無法產生胰島素引起的,很可能與免疫系統缺陷有關;2型糖尿病則是因為胰島素不足,或者無法正常發揮作用引起的。雖然吃糖過多引起超重會誘發糖尿病,但並非直接誘因。
2、飲食禁忌多。其實,糖友的食譜要求很簡單:根據運動量和服用的葯物調配食品就行,讓血糖濃度盡量接近正常范圍。
3、不宜吃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健康飲食的基礎,而且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品一般也含有其他的重要營養,如維生素、膳食纖維等,因此不該拒絕吃。不過,碳水化合物對血糖濃度影響也最大,因此糖友需要記錄下攝入的數量和時間,並選擇營養最豐富的碳水化合物。
4、不可以可以隨意根據食量調節用葯量。注射胰島素的病人,會根據攝入的碳水化合物量來調節用葯量,但這不等於就可以隨意吃。如果是用其他葯物,沒經醫生同意更不要自行調節用葯量。
6、糖尿病的養生和調理?
就絕大多數患者而言,糖尿病是一種終身的、可影響全身各個臟器和組織的、可防可治的慢性疾病,注意到以下幾點,有利於糖尿病的控制及其並發症的防治。
1、控制脂肪攝入量。糖尿病患者常有高脂血症,高血脂促使大血管並發症的發生、發展。
2、戒酒。酒會加重糖尿病情或引起低血糖並掩蓋低血糖症狀,使血甘油三酯和乳酸水平增高。
3、戒煙。與不吸煙的糖尿病患者相比,吸煙的糖尿病患者發生大血管病變如動脈粥樣硬化、腦中風、心肌梗死、下肢脈管炎和足壞死的危險性大大增加。
4、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生活有規律,飲食有節制,勞逸適度。
5、適當鍛煉。至少每天早、中、晚各散步30分鍾,也可視條件開展其它健身活動。
6、學會放鬆。遇事不急、不怒,保持情緒穩定。大喜大怒會升高血糖。
7、堅持適合自己的科學的治療方法。不道聽途說,不人雲亦雲。
8、每年至少做一次全面檢查。包括測視力,看眼底,查24小時尿白蛋白和神經系統體檢等。
9、定期復查。每月至少復診一次。平時常測尿糖,有條件自測血糖則更好。特殊情況下,如發燒、腹瀉或全身不適,及時就診。經常量血壓,保持血壓在正常值。高血壓可加快糖尿病並發症的發生和發展。
10、另外,最好與醫生保持聯系。有自己經常看病醫生的電話號碼。做好各種記錄,包括飲食和葯物治療、血糖、尿糖和其它有關檢查等。
7、糖尿病的養生之道?
冬季糖尿病患者如何養身。
養生之道一:
糖尿病患者在冬季還應特別注意保護腳。即要注意保暖,不能凍傷;睡前用40℃左右的溫水泡腳,有助於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注意修剪趾甲,避免甲溝損傷而引起壞疽;選擇鞋子應軟硬適度,避免過緊、過硬,還應穿防滑性較好的鞋子,以防摔跤。
養生之道二:
寒冷對糖尿病患者會有不少影響,應注意防範。寒冷會刺激交感神經,使之興奮,使體內兒茶酚胺類物質分泌增加,易使血糖升高、血小板聚集而形成血栓,使血壓升高,激發冠狀動脈痙攣,導致冠心病症狀加重,誘發心絞痛等。心腦血管病發生率和由此導致的死亡率將大大增加。一般來說,人體對氣溫下降有一個適應過程,氣溫逐漸下降,人體的反應並不強烈,而且能逐漸適應這種寒冷的環境。如驟然變冷,日平均氣溫比前一天下降7℃或以上,最高氣溫又在5℃以下,人們往往不能適應這種天氣變化。如每年「寒流」襲來時,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便會發生不良生理反應,如血糖、血壓升高,從而出現心肌梗死、腦梗塞和腦出血發病率明顯升高。因此糖尿病患者應注意禦寒,隨時注意天氣變化,及時添加衣服,注意保暖。平時要通過積極的鍛煉,提高機體抗寒和抗病能力。
養生之道三:
天寒地凍,人們的食慾大增,再加上各色美食引人垂涎。面對色香味俱全的飯菜,糖尿病患者在此情況下,往往難以控制食量,致使進食過量。偶爾為之,病情不會有太大的波動。長此以往,就會使病情加重。因此,糖尿病患者必須牢記控制飲食是糖尿病的基礎治療,無論屬何種類型的糖尿病及病情輕重,有無並發症,均應嚴格執行和長期堅持飲食療法。糖尿病患者體內胰島素不足,胰島素是由胰島β細胞分泌的,適當控制飲食可減輕胰島β細胞負擔,因此飲食治療是糖尿病的基礎治療措施之一。糖尿病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根據體重及並發症等情況制定飲食方案,盡量做到合理分配膳食種類和數量,才能有利於糖尿病的病情控制。即使面對美味佳餚,也絕不能盡情包餐,而必須控制有度。
8、糖尿病人秋季注意事項
1.預防秋燥 多飲水
秋天是燥氣當令的季節。糖尿病患者多為陰虛燥熱之症,對秋燥的反應更為明顯,應注意預防秋燥。方法是常喝開水、淡茶、果汁飲料、豆漿、牛奶等流質品,少量多次,以養陰潤燥。
2.秋季保暖 防感冒
在秋季,「春捂秋凍」這句話並不適合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發生感冒,會造成血糖、血脂、血壓波動,有些感冒還會導致酮症酸中毒、高滲綜合征等糖尿病急性並發症,危及病人的生命。因此,糖尿病患者在秋季應注意保暖,按天氣變化適當加減衣服。
3.控制飲食 餐後飢餓可水煮蔬菜
飲食是糖尿病整個治療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輕症病人單純通過飲食調整可達到控制病情效果,要服用降糖葯物的患者,也必須控制飲食,否則,病情易反復。大多數糖尿病患者都希望通過飲食控制血糖。
秋季,同樣要求糖尿病患者飲食定時定量,以少食多餐為主,適當用粗雜糧代替精米精面。一般而言,每餐應該掌握七分飽的原則,一天的飲食總量應該比正常人減少1/3,可選擇優質蛋白質的肉類、奶製品和豆製品。
如果餐後仍有飢餓感,可以水煮白菜、菠菜、菜心、芹菜、生菜、西洋菜、芥蘭、芥菜、冬瓜、絲瓜、白瓜等含糖低的蔬菜充飢,不宜用水果充飢。日常生活中水果也不適合過多食用,如果吃超量了就應減少正餐的主食。
9、糖尿病患者怎樣進行冬季保健?
我們常發現這樣一個現象,糖尿病病人每至寒冷的冬季病情就會加重,相反每到天氣暖和的春夏之時糖尿病的病情則會好轉。為什麼寒冷會使糖尿病病情加重呢?因為寒冷的刺激會使腎上腺素分泌增多,加上冬季外出活動減少,血糖代謝減慢,從而使血糖升高,病情加重。
所以,糖尿病病人在天氣變涼時應注意防寒保暖,日常起居應順應自然界萬物潛藏的特性,晚間早些安卧,早晨稍遲起身,等待日出時再外出活動,以避開寒冷的刺激。並且,要適當參加體育鍛煉,促進血液循環,使氣血運行流暢,才能較好地控制血糖,減少末梢神經炎和足部病變的發生。
冬季要經常曬太陽,在陽光照射下,身體肌膚和暖,血氣剛強,抵禦外邪的能力增強。尤其是糖尿病並發冠心病、下肢壞疽的病人,更要避免寒冷。不要因天寒而深居密室,閉戶塞牖,經久不見日光,使血液循環不暢。曬太陽是最好的紅外線理療,對改善血液循環很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