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能自學氣功易筋經十二式嗎?
五禽戲,八段錦,易筋經,呼氣六字訣,一起練最好,尤其是呼氣六字訣與八段錦
2、導引養生功十二法的介紹
3、易筋經十二式名稱??????急求!!!
第一勢:韋馱獻杵第一勢
第二勢:橫擔降魔杵
第三勢:掌托天門
第四勢:摘星換斗勢
第五勢:倒拽九牛尾勢
第六勢:出爪亮翅勢
第七勢:九鬼拔馬刀勢
第八勢:三盤落地勢
第九勢:青龍探爪勢
第十勢:卧虎撲食勢
第十一勢:打躬勢
第十二勢:掉尾勢
(3)養生氣功十二式擴展資料
第一層 文火健身《易筋經》介紹:
文火健身《易筋經》是在古代導引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內氣行走經絡」,打通「十二正經」、「奇經八脈」的氣功導引術。養生之道在於心情、在於筋絡通暢、渾身飄仙,這才是養生的最高境界。
第二層 武火運氣《易筋經》:
練成武火運氣《易筋經》的弟子,可隨意將氣調動到任何部位,產生強大力量,強身防身、鋤強扶弱,也可公開登台進行各種硬氣功表演。
第三層 療傷運氣《易筋經》:
身體的疼痛,除部分外傷引起之外,有很多情況是因筋絡不通、氣血受阻而形成的,中醫理論講:通則不痛,痛則不通。練習《易筋經》第三層次,可使真氣在身體內任意運行,打通任督二脈、奇經八脈,以達到自我修復療傷的目的。
第四層 內氣透發《易筋經》:
由於《易筋經》功夫講究的是氣血運行、練氣養丹,所以久練氣場、磁場會越練越大,通過「內氣透發」方法的修煉,可使丹氣透發,曾強免疫力,打通筋絡,逐漸康復。
中醫理論講,所有的病症都是由「虛」、「實」、「寒」、「熱」引起的。中醫治療,就是辨症施之,通過「補」、「泄」、「點」、「按」等行氣方法使病人陰陽平衡,以達到祛病延年的功效。
4、易筋經十二式的每一式的名稱是什麼?
如下:
韋馱獻杵第一式,韋馱獻杵第二式,韋馱獻杵第三式,四摘星換斗式,五倒拽九牛尾式,劉出爪亮翅式,七九鬼拔馬刀式,八三盤落地式,九青龍探爪式,十卧虎撲食式,十一打躬式,十二掉尾式。
5、求:健身氣功易筋經十二式教學流暢版視頻下載
朋友:
您沒有給出郵箱,我如何為您服務?最好給出QQ郵箱,我是用QQ郵箱發的。你可以追問,我好竭誠為你服務。
6、健身氣功十二段錦都是什麼
第一段錦:閉目冥心坐,握固靜思神。 方法:盤腿坐在蒲團 ( 或大方凳或床上 ) 上,輕閉兩眼,舌舔上齶,摒除心中雜念,調息 ( 輕細無聲 )10 分鍾。坐姿要求身體正直 ( 脊樑挺直,腰不可軟 ) ,身不可向後倚靠。 註:握固,氣功修煉中,手的一種姿態。握固的方法是,屈大拇指於四小指下,或以大指掐中指中節,四指齊收於手心。 靜思:是靜思息慮,神不外馳。 第二段錦:叩齒三十六,兩手抱昆侖。 方法:上下牙齒相叩作響三十六次,有固齒的功能。"昆侖"即指頭部,以兩手十指相叉,抱住後腦 ( 此時兩手掌心緊掩耳門 ) 。呼吸 9 次,氣息微微不使有聲 ( 與叩齒同時做 ) 。 第三段錦:左右鳴天鼓,二十四度聞。 方法:上式畢,呼吸 9 次。放下所叉之手,兩手掌掩在兩耳處,食指疊於中指之上隨即用力滑下,彈在後腦上,狀如擊鼓 ( 此即氣功術語之"鳴天鼓" ) ,左右指同時彈擊 24 次。 第四段錦:微擺搖天柱。 方法:低頭扭頸向左右側視,肩也隨之左右搖擺,各 24 次。 註:天柱就是後頸,頸椎統稱"天柱骨"。 第五段錦:赤龍攪水津,鼓漱三十六,神水滿口勻。一口分三咽,龍行虎自奔。 方法:以舌在口中上下左右攪動,使生津液,然後在口中鼓漱三十六次,分作三次咽下,要汩汩有聲。 註:神水--津液; 赤龍--舌。 第六段錦:閉氣搓手熱,背摩後精門。 方法:吸氣一口,停閉不呼出,兩手互搓至發熱,急分開摩擦背後"精門",一面摩擦一面呼氣,反復練 26 次,做完後收手握固。 註:精門即後腰兩邊軟處--腎腧。 第七段錦:盡此一口氣,想火燒臍輪。 方法:吸氣後閉氣,用意念引此氣向下行至神闕,覺神闕穴發熱後,則將氣由鼻徐徐放出,如此做21次。 註:神闕穴即肚臍,也有泛指下丹田之意。丹田並不是一個點。而是一片,一個區域。 以意引導,即心中暗想之意。初學者若是氣不會行,可用手指點在臍下,以加強條件反射,練習既久,氣自會下行。 第八段錦:左右轆轤轉。 方法:彎曲兩臂,先以左手連肩圓轉 ( 用搖轆轤狀 ) 三十六次,然後再以右手也依法行之。 第九段錦:兩腳放舒伸,叉手雙虛托。 方法:兩腳自然前伸,兩手指交叉反掌向上托。托時要用力,好似向上托舉重物一般,托後緩緩放下,收於額前,連續上托 9 次。 第十段錦:低頭攀足頓。 方法:兩手向前伸,握住雙足,用力扳,扳時身體向前傾,頭向下低,12 次,做完後仍收腿盤膝而坐,收手握固。此式抻筋拔骨,壯腰健腎。 第十一段錦:以侯神水至,再漱再吞津。如此三度畢。神水九次吞,咽下汩汩響,百脈自調勻。 方法:舌抵上齶,閉目靜坐,待津液滿口時,再鼓漱三十六次,作六次咽下。前次一度 ( 即第五段錦 ) ,此次兩度,所以說:"如此三度畢,神水九次吞"。 第十二段錦:河車搬運畢,想發火燒身。金塊十二段。子後午前行。勤行無間斷,萬疾化為尖第。 方法:意念臍下丹田似有一團熱氣 ( 初練此功時,臍下熱感不明顯,一般練功百日後,就會有明顯的感覺,這時真的產生了熱氣團,並非只是意念 ) ,將此熱氣引導下行,沖過會陰穴,過尾閭,沿後背上升腰間命門穴,再升至脊背、後腦 ( 玉枕穴 ) 、頭頂心 ( 百會穴 ) ,然後順著兩太陽穴、經耳根前、面頰、降至喉頭、心窩 ( 膻中 ) ,再下行至神闕,歸於下丹田。存想此一團熱氣如發火燒身,行至何處,熱至何處,一吸一呼,可存想熱氣從身前到身後,上升頭頂,再沿任脈降下,完成一個循環。這最後一式初練時,每次 5 ― 10 分鍾,隨著功夫的逐步加深,時間自然會延長,能坐多久就坐多長,實在坐不住了,就收功,緩緩睜開雙眼,下坐,再散步幾分鍾就全部練完了。
7、養生功十二式每一式名字
預備來勢:第一式 乾元啟運 第二式 雙魚懸閣自
第三式 老驥伏櫪 第四式 紀昌貫虱
第五式 躬身彈靴 第六百式 犀牛望月
第七式 芙蓉度出水 第八式 金雞報曉
第九式 平沙落雁問 第十式 雲端白鶴
第十一式 鳳凰來儀 第十二式 氣息歸答元
8、健身氣功易筋經十二式每天做幾次才能達到健身的效果
早晚各一次就行。不過,其關鍵是要進行熱身運動的前期准備、同時要逐漸使自己達到平靜的狀態時來做,才能達到好的效果。祝你盡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