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養生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
養生跟營養接近的,大家都互相利用對方的理論宣傳。
實際養生產業也是營養產業。那就提供摘要:中國營養產業的興起歷史較短,具有技術落後、理念落後、營銷模糊等先天不足。隨著外企的進入,跨國企業的銷售模式滲透,中國營養產業發展出現了不同水平的競爭格局。一方面,以模仿為第一特點的產業出現,稱為C型企業;另一方面以研發和借鑒先進技術,結合國情探索出符合實際的前沿企業出現,形成不平衡的格局,稱N型企業。第三種屬於無力進行研發,也難以規模化模仿發展的企業,由於技術、資金、理念等方面都不具備優勢,採取了相當復雜的模式來發展,挫折和風險高,成為了夾縫生存的類型,稱為J型企業。C型、N型、J型企業構建了中國當代營養產業的格局和狀態。根據目前的分析,C型企業發展最快,N型發展最慢,J型發展模式風險最大。構成了混合模擬指數分散的局面,其離散指數高,具有效率模式偏離的發展特點。
參考資料:[論文]中國營養產業發展報告http://www.syyy36.com/show.asp?id=3903
2、健康行業前景如何?
行業規模年復合增長率高達26.8%
在行業的發展過程中,我國健康服務機構已形成四種經營模式,主要分為醫院模式、醫療模式、以體檢為中心的服務模式以及綜合信息平台經營模式等。
中國健康服務領域的巨大空間以及抗經濟下行周期的特點,吸引了大量參與者。根據中國城市發展研究院城鎮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朱文衛介紹,2013年,我國健康服務業市場規模1.65萬億元左右,同時,根據《投資時報》數據來看,2018年中國健康服務業市場規模達到5.4萬億,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6.8%。
未來市場發展空間廣闊,2020年將突破8萬億元
隨著社會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以及人類生活方式的改變,健康產品的總需求急劇增加。以生物技術和生命科學為先導,涵蓋醫療衛生、營養保健、健身休閑等健康服務功能的健康產業成為21世紀引導全球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產業。近年來,隨著健康服務行業各項促進政策的出台和行業標準的不斷完善,同時也因為行業自我發展能力的不斷增強,使得中國健康服務業發展迅速,呈現出規模持續擴大、結構不斷優化、新產品層出不窮的局面。
根據2016年10月國務院發布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到2020年,我國健康服務業總規模達到8萬億以上,2030年達到16萬億元,行業發展空間巨大。
——更多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健康服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3、健康養生做什麼產品有市場呢
首先質量得有保障的,售後比較好的。效果反饋好的。因為這是健康養生的產品,一定是效果說話
4、互聯網+大趨勢下,健康養生產業將走向哪裡
傳統的養生行業,無疑千篇一律的都是針對單一方面的深挖發掘,在紅海市場中你爭我奪、激烈廝殺,市場競爭已經白熱化,產品、服務同質化尤為嚴重,養生館、養生會所的利潤呈現微薄甚至負利,眾多商家在這樣的市場中競爭、搏殺,價格戰此起彼伏,最後都是兩敗俱傷,真正盈利、賺錢的養生會所沒有幾家。
一批批企業大踏步挺進美容養生行業,陣陣科技風暴和保健風潮席捲而來,行業規范得以加快,產業變革也加速演繹。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已有三百多家企業涉足美容養生產業。然而,在養生行業飛速發展的同時,部分以逐利為目的的美容養生機構魚目混珠、泥沙俱下,使養生行業的技術發展受阻,尤其是同行之間的同質化競爭,產品、技術、營銷手段上的模仿,使越來越多的美容養生門店在原地踏步。
總結起來,在經營過程中所面臨的困難大概是以下幾點:
1、你是否還在因為經營現狀不好而陷入想要改革創新卻不知道該怎麼做的困境嗎?
2、作為老闆還在看技術師的臉色嗎?好的技術師是否很難招到?你是否遇到過技術師一不高興就走人或者被同行挖走?究其原因都是害怕技術流失而導致固定客源流失。
3、作為老闆你是否還在苦苦思索如何推銷出自己的產品來獲得顧客的信任和青睞?
4、你是否還在看到其他同行生意紅火而自己門店冷冷清清而憂心重重?
5、你是否還在因為服務項目單一,面對顧客詢問其他項目並想再次消費時,你卻預言又止,無奈的回答沒有,眼睜睜看著鈔票流失而內心流血呢?
面對如今的健康養生行業的紅海市場,我們該如何來拯救自己呢?
在這個互聯網+的大趨勢下,健康養生行業的互聯網+如何尋求創新突破?
健康養生產業互聯網+藍海戰略系列沙龍立足於「互聯網+」的改革模式,由健康行業權威機構世界體質自然療協會和中國體質自然療研究中心主辦,中國國際醫療科技研究院、中國脊柱醫學會提供技術支持,由成都鵬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辦,將於2015年7月25日在成都中和十八步島酒店舉辦健康養生產業互聯網+藍海戰略系列沙龍,旨在分享目前健康養生的實踐經驗和專利技術,探討養生門店的管理問題和盈利問題,邀請業內權威專家一道解決與會者在參會前所面臨的健康養生產業互聯網+營銷盈利問題。讓你的店具有更規范化的技術支持與可持續發展性。
會議亮點:
1、國內頂級的中醫葯美容養生保健行業會議;
2、邀請行業專家教授等出席,解決你內心的困惑;
3、會議涉及了養生保健行業的各個領域,對從事中醫養生保健、養生美容、療養等養生機構經營及管理者具有政策指導性,對企業在自身的發展戰略、資源整合、市場定位等方面具有積極的發展價值。
此次「健康養生行業藍海戰略系列沙龍」將從技術、政策、發展動態、經營管理經驗、媒體宣傳、學術交流、項目對接方面入手,致力於美容養生行業的迅速規范,解讀美容養生行業發展趨勢。
此次會議的技術支持由體之道—體質養生專家全程支持,體之道是養生技術創新專家!擁有國家專利,獨創中西結合體質自然療,喚醒身體沉睡的自愈力!體之道自然療技術,是將中西體質科學、西方自然醫學相結合獨家專利技術!是世界第一個中西結合的體質自然療!博採眾家之長,吸納中西精華。形成了一個全方位的養生循環系統!
5、現在養生行業前景怎麼樣?
據相關數據統計,我來國70%的國民處於亞健康狀態,真正健康狀態的人只佔5%,這說明未來市場蘊藏著非常大的健康養生需源求。眾所周知,人的身體伴隨年齡的增長,身體機能便會逐漸衰退,隨之而來的就是健康的下降,最終導致疾病的發生而康需要及時而長久的調理,因此現在養生行業前景是非常可觀的,是個朝陽行業
6、營養健康行業包括哪些?
健康產業是具有巨大市場潛力的新興產業,包括醫療產品、保健用品、營養食品、醫療器械、保健器具、休閑健身、健康管理、健康咨詢等多個與人類健康緊密相關的生產和服務領域。健康產業是輻射面廣、吸納就業人數多、拉動消費作用大的復合型產業,具有拉動內需增長和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功能集體為新形勢、新位勢下的「中國式健康產業體系」進行了重新架構。最後界定為中國健康產業由六大基本產業群體構成:第一,以醫療服務,葯品、器械以及其他耗材產銷、應用為主體的醫療產業。第二,以健康理療、康復調理、生殖護理、美容化妝為主體的非(跨)醫療產業。第三,以保健食品、功能性飲品、健康用品產銷為主體的傳統保健品產業。第四,以個性化健康檢測評估、咨詢顧問、體育休閑、中介服務、保障促進和養生文化機構等為主體的健康管理產業。第五,以消殺產品、環保防疫、健康家居、有機農業為主體的新型健康產業。第六,以醫葯健康產品終端化為核心驅動而崛起的中轉流通、專業物流配送為主體的新型健康產業。健康越來越受到國人的關注和重視,健康產業也極具投資潛力,如今它已成為我國經濟產業中一大「朝陽產業」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保羅·皮爾澤在《財富第五波》中將健康產業稱為繼IT產業之後的全球「財富第五波」。發展現狀隨著社會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以及人類生活方式的改變,健康產品的總需求急劇增加。以生物技術和生命科學為先導,涵蓋醫療衛生、營養保健、健身休閑等健康服務功能的健康產業成為21世紀引導全球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產業。在發達國家,健康產業已經成為帶動整個國民經濟增長的強大動力,健康行業增加值佔GDP比重超過15%,而在我國,健康產業僅佔中國國民生產總值的4%~5%,低於許多發展中國家。我國健康產業發展十分迅速,市場容量不斷擴大,健康產業也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不斷上升,特別是保健品行業,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又一新興動力。據相關統計資料,目前我國共有葯品生產企業6000多家,每年1500多億元的消費市場;保健品生產企業3000多家,每年超過500億元的消費市場。目前我國年銷售額也近600億元人民幣,到2010年,中國保健品年銷售額將達1200億元人民幣。預計2015年健康產業產值將達到1萬億人民幣。雖然我國健康產業發展迅速,但由於涉及的領域眾多,沒有相關比較完善的法律和制度來規范,也沒有相關的標准作為發展的參照,導致行業發展亂,尤其是保健品
7、大健康行業有前景嗎?
健康是人類永恆的主題也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健康已成為新世紀人們生活的基本目標。目前,「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政府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大健康產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大健康產業細分領域
我國依託大健康四大產業層級,形成了囊括醫療產品、服務、健康管理、環境、康體養生、智慧養老、商業配套、產業配套等全產業鏈的健康產業譜系。
中國大健康產業市場規模分析預測
作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中國健康產業發展前景極為廣闊。隨著人民收入水平持續提高,中產階級規模不斷擴大,城鎮化推進,人口老齡化,疾病譜變化,環境污染與氣候變化以及政府增加醫療衛生投入等,人民健康意識不斷增強,健康需求規模將持續增加,健康需求日趨個性化、多元化和多層次性。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大健康產業戰略規劃和企業戰略咨詢報告》數據顯示,中國大健康產業尚處於開發初期,發展空間巨大。2017年大健康產業市場規模達4.4萬億元,預計2018年大健康產業市場規模將達5.4萬億元。預計2020年中國健康產業規模有望達10萬億元,2030年有望達到30萬億元,成為全球第一大市場。
健康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引領未來發展的新引擎。到2035年,構建起完善的現代健康產業體系,形成一批具有世界影響力和創新能力的健康企業集團、一批特色鮮明品質高端的健康產業聚集區、一批具有全球健康資源和要素配置能力的區域。
1、構建現代健康產業體系
構建覆蓋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全方位、業態豐富、布局合理、功能強大、結構優化、高質高效的集健康管理、醫療衛生、醫葯、醫療器械、養生、康復、保健食品等為一體的現代健康產業體系。重點構建起完善的現代化學葯、中葯、生物葯、醫療器械、保健食品的研發、生產、流通體系,構建覆蓋城鄉集健康管理、醫療、衛生、康復、養生等為一體的健康服務體系。
2、培育壯大優勢市場主體
做大做強做優醫葯生產企業。推動醫葯流通企業規模化、集約化、智能化發展,並向醫葯物流與醫葯供應鏈企業轉變。促進保健食品企業規模化、品質化、品牌化發展。支持婦幼保健、傳染病防控、公立醫療衛生機構等成為高質量高效率服務組織;支持專業醫療機構專業化、精細化發展,支持社區醫療機構社會化、大眾化、普惠化發展;鼓勵民營資本、外資投資營利性醫療機構;鼓勵健康咨詢研究機構、平台型企業發展。
3、造高質高效健康產業鏈與供應鏈
鼓勵和引導健康產業鏈上下游相關主體良好合作,合理分工,有效集成。支持上下游主體共同構建安全、高質、高效、透明、綠色、共享、有競爭力、創新力的健康供應鏈,消除健康供應鏈環節的短板,實現人流、商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通暢、高效、安全,構建可持續的大健康產業生態系統。
4、推動健康產業與養老、旅遊、文化、餐飲、體育、會展、地產、美容等融合發展
健全醫療衛生機構、葯品生產流通企業、營養機構、康復機構與養老機構之間的業務協作機制。推動二級以上醫院與老年病醫院、老年護理院、康復療養機構之間的轉診與合作。統籌醫療服務與養老服務資源,合理布局養老機構與老年病醫院、老年護理院、康復療養機構等,形成規模適宜、功能互補、安全便捷、醫養深度融合的健康養老服務網路。推動健康產業與旅遊融合發展,支持有條件的地區開展醫療健康旅遊、養生旅遊,建設一批包含健康主題的特色旅遊城鎮、度假區、主題酒店、養生體驗和觀賞基地。推動健康產業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提升健康產業的文化內核,賦予健康產業更多人文關懷特質,促進健康產業與廣播影視、新聞出版、數字出版、動漫遊戲等有效融合。推動健康產業與餐飲有機結合,發展有品牌效應的健康餐飲和養生餐飲。推動健康產業與體育相結合,形成以健康引導體育,以體育促進健康的良性互動格局。支持舉辦代表性強、發展潛力大、符合人民群眾健康需求的中醫葯健康服務展覽和會議。推動健康產業與地產融合發展,促進房地產功能升級。推動健康產業與美容產業融合發展,催生「美麗」產業。
5、優化健康產業布
根據國內各地健康資源稟賦、自然地理環境、生態狀況、歷史文化、產業基礎和比較優勢,在全國范圍內培育一大批特色鮮明、專業化程度高、配套完善、大中小企業分工協作、優勢明顯的健康產業集群。建立區域間產業合理分布,城鄉互動、東中西聯動、地區協同的健康產業發展格局。推動各地健康產業集群持續升級。
6、推動健康產業國際化
推動健康產業融入全球健康研發、生產、服務、知識網路,高水平引進來和大規模走出去相結合,積極承接國際健康服務和研發外包,在全球范圍內整合醫療衛生、醫葯、醫療器械、生物、研發等優質資源,全面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國際影響力和全球健康服務能力,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區域和世界影響力的健康產業集團。根據各國情況,分類實施多層次、多渠道國家間健康合作戰略和政策,推動構建全球健康共同體,促進全球健康水平提升。
7、推動健康產業現代化
大力發展信息化、網路化、數字化、智能化、精益化、個性化、系統化的健康產品和服務。加強以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移動終端、機器人、人工智慧等為支撐的智能健康服務系統研發和應用,推動全社會健康資源與要素的互聯互通與協同,逐步構建起覆蓋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化健康檔案庫與個人健康狀況實時監測系統。大力發展面向偏遠地區和基層的遠程醫療和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醫療服務,建立區域遠程醫療業務平台和雲中心,發展遠程診療、心電監護、影像、病理診斷、檢驗等支持服務,遠程醫療服務覆蓋所有縣(市、區)。
全面促進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推廣應用人工智慧健康服務新模式新手段,促進智慧醫院建設,發展智慧健康醫療和便民惠民服務。積極發展疾病管理、居民健康管理等網路業務應用,推進網上預約、線上支付、在線隨訪、健康咨詢和檢查檢驗結果在線查詢等便民服務。加強化學葯、生物葯、中葯、醫療器械、營養、康復和基因等領域關鍵技術的創新,推動重點領域創新成果的產業化。
8、現在投資養生行業有市場嗎?有哪些養生項目?風險大么?
世界脊柱健康聯盟第三屆大會於2014年11月15-16日在中國廣州香格里拉酒店舉辦。大會主題為「健康不分國界,脊柱連接世界」。全世界共有三十多個 國家和地區的脊柱健康專家和產業精英一千餘人齊聚廣州,共同探討脊柱健康領域的成果及行業前景。
一直以來,脊柱健康都沒有得到人們應有的重視,現代醫學已經證明,至少有100多種疾病與脊柱不健康有關。善瑞集團的「善瑞理療養生館」多年來在脊柱健康領域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並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善瑞集團是本屆「世脊聯」大會的協辦單位之一。協辦本次大會,也體現了善瑞集團為了脊柱健康事業所做的一份貢獻。
9、國內養生行業發展現狀
養生保健服務業已成為新興的一個朝百陽產業正處於快速發展的上升態勢據初步統計目前全國保健企業至少在10萬家以上,吸納的就業人員1000多萬,而且市場規模擴大的空間依然很大。各地養生保健業的發展對繁榮地方經濟、豐富人民文化生活和改善當地人民的生活質量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養生保健行業在2002年到2006年發展十分迅猛,每年新增企業度數十分可觀。從經營情況看,根據國家相關機構對102家養生保健行業和調查結果顯示,從2003年到2006年養生保健行業整體經營狀況良好,在營業額、利潤和納稅上都有較大的增長。特別是調查企業中前30名養生保健企業在行業中的作用突出,約占調查企業中營業額、利潤額的絕大部分和納稅額的一半,帶動行業增長的作用十分明顯。
在美國2002年的健康產業收益專已達到2千億元,相當於汽車行業的50%,而到2010年將增長到1萬億美元,幾年時間增幅將達到500%。2002年中加健康產業的市場規模已達到了1000億元人民幣,經濟專家預測,到了2010年將增長到2000-3000億人民幣,8年間將會有屬2-3倍以上的增長。
想查看更多養生行業的發展分析參考一下,參考資料吧